说起公孙燕国,许多即使是老三国迷也未必知道,但说是辽东公孙家很多人就印象深刻了。因为曹操很早就有一段战史牵涉到他们,那就是曹操为追杀袁绍两个儿子而北征乌桓的事,其中还藏着一条“锦囊妙计”。
一、公孙康的投名状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大败乌桓,迫使乌桓单于与袁尚、袁熙两兄弟率余部数千骑投奔辽东的公孙家。部下建议曹操乘胜追击,曹操却说不必了,追呢恐怕会有恶战,不追呢公孙康反而会送二袁的人头来,不必劳师动众。便从柳城班师了。后来的事果如“老奸巨猾的”曹操所料,公孙家真的砍了袁氏兄弟并送人头来表效忠了。诸将于是请教曹操为何“退军却能杀死袁尚、袁熙”?曹操说:“公孙家一向畏惧袁家,我如果急攻,他们就会合力抵抗;反而不攻呢,他们就会自相残杀;这是形势所使然。”这里说了一个道理,就是在敌人与“敌人的敌人”之间要懂得借力打力。把敌人逼成联盟是下策,放松鸭梨让敌人自相残杀才是上策。
公孙康的投名状
其实吧,曹操妙计虽好,还得事态向他设想的方向发展,以及有懂得兵家权谋的人来配合才行。当时事态的发展恰恰是,袁氏两兄弟作为军阀惯将,命都顾不上了,去投奔公孙家居然还惦记着要夺占人家的地盘。——据说袁氏兄弟去见公孙康之前商议说要“见机下手”。恰巧公孙家也是两兄弟(公孙康与公孙恭)也在商议怎么处置袁氏的事,他们怕曹操来打,所以商议说如果曹操来攻就决定联合袁氏一起抵御,如果曹操不来攻呢,说明曹操没有吞并公孙家的意思,那么就应该向曹操示好,而现成的表忠大礼不就是袁氏两兄弟的头颅吗?结果是曹操妙计在前,袁氏从黑道跑到黑店在后,被公孙家的“包了饺子”。这个事至少说明公孙家的人是深晓兵家谋略的。
公孙家的地盘
二、公孙度的缓称王
公孙家雄霸东北是从第一代公孙度获得董卓任命的辽东太守开始的。
不管合没合法,也为了掩盖出身低微和立威服众,恶人公孙度“鸡毛当令箭”,采取了乱世重典的打法,不惜对内血腥镇压,消灭了一百多家土豪,并对外实力扩张,史称其割据旧汉四郡(包括辽东、玄菟、乐浪),“籍田治兵”,“东伐高句骊,西击乌桓,威行海外”。甚至还渡海占领了山东半岛东莱地区。在划地而治过程中,客观上也起到了“守护汉土,威行域外”的历史作用。
懂得韬光养晦的公孙度
虽然公孙度也说过:“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但事实上公孙度对自立为王、行僭越之事还是比较谨慎的。治下曾经有人为了迎合他的心思而特意“献上祥瑞”,声称在襄平县(今辽阳)延里祀社神的地方突然冒出了一块大石头,长一丈多,下面有三块小石头像它的鼎足。献瑞(媚)的人对公孙度说:“这块石头的形状类似汉宣帝的皇冠。社是祀土地神的地方,表明您应该拥有天下的土地,还有三公作为辅佐。”公孙度听到后很高兴,但也只是“一笑置之”。
后来打下“江山”,公孙度也只是封自己为辽东侯、平州牧而已,并没有称王。还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顺便设立了汉高帝、汉光武帝之庙,在郊外祭祀天地。
襄平古城
根据三国志《凉茂传》,凉茂被曹操派往辽东要去接手乐浪郡(今北朝鲜)被公孙度拦下时两人曾经探讨过“逐鹿中原”的问题,公孙度问:凭我家十万大军能否进攻中原、有多少胜算?凉茂虽然没有做兵棋推演,但是从道义上就给以了否定答复。从公孙度爽快打消进攻念头来看,他的基本“国策”就是韬光养晦、和远离中原战火以自保。事后看,这的确是他的上上策。
由于公孙度的韬光养晦和苦心经营,使辽东地区在三国的战乱年代,获得了意外的政治清明,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也使寒冷东北有了暖暖人气。史称“辽东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
时值天下大乱,中原人士多避难于辽东,其中就有管宁、邴原、王烈、太史慈等知名人物。公孙度还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一方霸主自居。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公孙度去世,位置传给了儿子公孙康。
辽东地界示意图
三、公孙家的雄张海东
作为有志青年,公孙康承袭父位后,本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史称其“恃远不服”。但是奈何其他势力特别是曹操发展更快。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派张辽接收山东海滨一带,就横扫了公孙度所置的营州刺史柳毅,使公孙家失去了经营多年的山东东莱诸县地盘。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不仅大败袁氏兄弟,收服了广大的华北地区,还挥师北征,大败强大的乌桓,名震漠北,简直就要宣告其为新世界之主一样,这对于公孙家不可能不震恐。
正是掂量到自己根本不是曹操对手,所以才发生前面斩杀二袁的一幕。反过来说,不追二袁也许也是曹操抛过来的一个机会,就看公孙康识不识相、接不接招了!果然这一“投名状”,杠杠赢得了曹操以天子名义的封赏,公孙康因此成为了汉家的襄平侯,授左将军。
公孙康戎装想象图
接受封侯就意味着自己是曹家假汉的封疆之吏,和戍边人。
既然不能向内发展就向外雄张吧!好在公孙家干这个是传统,还一直干得不错。
辽东郡地处与多个游牧民族共存的境地,周边扇形排开有乌桓、鲜卑、扶余、高句丽、女真、朝鲜等。自父亲公孙度开始,辽东郡就对这些少数民族几乎就挨个揍了个遍,现在还剩下谁不服呢?
对了,好勇斗狠的高句丽,反复反叛的主,至今还在不断侵扰辽东,正好可以拿来立威!其最近还接纳了从辽东逃过去的胡人五百多家!正在谋划呢,想不到高句丽居然就突发了:“(高句丽王子)拔奇怨为兄而不得立,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诣康降”,也就是说,这位王子因位居长子却没能继承王位而造反,与“涓奴加”一起带领了六万多人归附公孙康这里来了,高句丽共五个部族就此废了两部。这真是“天助我也”!
雄张东北亚
建安十四年(209年),公孙康出军进攻高句丽。按说高句丽当时人口30万兵力也不弱了,但居然被公孙康打得满地找牙,并一举攻破其都城,焚烧邑落,迫使高句丽把都城及防线从今沈阳迁到了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国内城”。——别看后世的高句丽挺能折腾的,一汉当五胡时期,一家诸侯就能把他们揍趴下奇怪咧。
又,东汉末年,朝鲜南部的韩濊壮大起来,竟然敢威胁我乐浪郡,郡官约束不住,百姓大多流入朝鲜半岛。于是建安中,公孙康将乐浪郡从屯有县以南的荒地划分为带方郡(今朝鲜京畿道、忠清道范围),派手下公孙模、张敞等人收集各地流民,起兵讨伐韩濊,把韩人赶回去了海边。“是后倭、韩遂属带方”。也就是说公孙康不仅征战到了朝鲜半岛的南部,让韩国做了属国,而且声望波及到倭国而去了!当时倭国主政的还是一枚香艳的女王叫卑弥呼直接就跟公孙家接洽上了,(顺便说卑弥呼其人及其“邪马台国”也是因为这个接洽才得以在世界史留名)。
难怪公孙家被史评为“控弦十万,奔走之力,信能右折燕、齐,左震扶桑,輮轹沙漠,南面称王。”
你好,我是倭国卑弥呼
四、公孙渊之左右逢源
公孙康死得早儿子尚幼,所以位置传给了弟弟公孙恭。但是公孙康的长子公孙渊长大后还是发动夺回了“王位”(太和二年,228年),并被曹魏封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生逢三国似乎就喜欢上了三国游戏和权谋。
公孙渊在掌权不久后便开始与吴国来往。所谓远交近攻也。
太和七年(233年),公孙渊声称要向吴称臣,以其为外应。孙权则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其实孙权看中的是辽东地区的战马。“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孙权甚至派遣大将(张弥、许晏等)开船队,携金玉珍宝,前往辽东去巴结公孙渊。想不到公孙渊见财起心,遂了吴使全军,吞没了吴方送来的珍宝财物。顺手还将张弥等人的首级献给魏明帝,做了一次“二五仔”。并因此升官为大司马,封乐浪公。
公孙渊的标配就是珠宝和权剑
但是,魏明帝派遣过来的册封使者却令公孙渊杯弓蛇影。因为做得小人多,当听说“曹魏使团中有位叫左骏伯的人,力大无穷,不是普通人,可能是刺客。”时,公孙渊大为惊恐,生怕被斩首行动干掉,于是带领甲士,包围了使者居住的学馆,才出来见客,把一出“有客自远方来”演绎成了“有刺客自远方来”。使者回洛阳汇报工作后,魏明帝曹叡果然雷霆震怒,后果很严重......
玩三国当然是曹家第一。景初元年(237年),魏明帝派幽州刺史毌丘俭“带兵”去征召公孙渊。所谓征召就是要调虎离山这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还带兵!公孙渊闻讯,立刻发兵,在辽隧阻击毌丘俭的部队,并与之展开了激战。居然打败了声名显赫的毌丘俭,逼其退兵而去!
撕下伪装的公孙渊终于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并设置百官,遣使持符节分赴各方,甚至还懂得授予鲜卑乌桓等单于印绶,发动边区游牧民族去侵扰魏国的幽州。同时还不忘了再玩孙权一把,再次称臣于吴,希望得到外援。
终于坐上王位的公孙渊
坚持了三代的伪装终于撕下!公孙燕这个名字终于“揭竿而起”!当然揭竿得有点迟所以被历史忽视了不好意思。
五、司马懿之马踏公孙燕
公孙渊大概以为曹了世上就没有恶人了。想不到还有在曹操槽里吃粮壮大的司马家。
听说司马懿带甲四万前来远征。公孙渊决定玩一把三国决胜大梭哈。
司马懿的马来了
他自己重兵把守都城襄平,派遣卑衍、杨祚二将领兵一万前往辽隧迎敌。二将在辽隧阵地前方,挖了一条深沟大壕又砌了一堵墙,妥妥的马奇诺防线做好,就以为能够困住司马懿这匹“马”了。
但是马是会跑的啊!根据各种记载司马懿用的正是一招简单的“金蝉脱壳”,抛下空城计的军营,一下就绕开了马奇诺防线,直奔都城襄平而去,对啊,他当然是来擒贼先擒王的。但是当辽隧守军去追赶的时候,“这匹马”忽然又来了一个回马枪,妥妥地干翻了辽隧守军和他们的马奇诺不防线。然后剩下就是著名的襄平围城战了。
征讨公孙燕国
古时的辽东地理形势,光是一片水网泛滥成灾的辽河就能阻挡千军万马,因为那条河水位很奇怪,水低的时候马过不去,水高了又不够船过去!这真正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事。想不到司马懿来的时候(六月)辽河刚好发大水,魏国的战船居然能够从渤海开进辽河到达辽隧这个位置!所以司马懿军粮充裕得狠,反而把公孙家经营几十年的襄平老窝给围得弹尽粮绝了去!
顺便说,之前公孙家崛起时揍过的游牧民族一看“朝廷势大”,就纷纷抛弃了公孙家的封赏归附了曹魏朝廷,出兵出力一起来打公孙家报仇了!所以后面的事就很简单了。公孙渊想求和,司马懿不同意。辽东军团土崩瓦解之后,公孙渊与儿子突围被擒杀。三国时代的第四国就此败亡。
司马懿襄平围城战
想不通,打游牧民族像揍小孩一样,祖孙三代南征北战经营了五十年,山高皇帝远兼披甲十万的王国,愣是抗不过一支小小的王师!可见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
西晋文豪孙楚留下这样的文字:昔公孙氏,世居东裔,拥带燕胡,凭陵险远,讲武游盘,外通南国,乘桴沧海,交酬货贿,葛越布于朔土,貂马延于吴会。
看起来公孙家在三国时期在东北是创下了一个小盛世的。
所以司马懿“马踏公孙燕”也备受争议,因为其对汉人的和强迁汉人回中原的行径也破坏了东北的风水,给后世留下了后患的......
文 | 江隐龙
三国时期之所以被后人命名为“三国”,乃是源于当时并存的曹魏、蜀汉、孙吴三大。不过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三国历史都不仅仅是三个政治实体之间的对抗——在曹魏的东北方,还屹立着一个强大的军事割据,那就是公孙氏所统治的辽东。
这一因其地理方位和统治者身份而被称为辽东公孙氏,事实上以其自封的国号而论,称辽东公孙氏为“燕国”亦无不可。当然,这个“燕国”君主虽然曾至百官有司并改元为“绍汉”,但并未像魏蜀吴三国的君主一样践位称帝,所以若将燕国视为一国的话,那“三国”就应该被称为“三朝一国”了。
虽然在国体上比魏蜀吴“低”了一等,但辽东公孙氏并不简单。自初平元年(190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始至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平辽东,辽东公孙氏前后历四任君主共存续四十九年,比起蜀汉四十三年国祚还要长了六年。蜀汉经诸葛亮理政之后兵力也不过十万二千,而辽东公孙氏以半部幽州,在全盛时坐拥近十万兵力,与蜀汉几乎不相上下。从辽东公孙氏来综合实力来看,“燕国”尚达不到与魏吴蜀“四足鼎立”的程度,但它的存在,却的确是三国历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道风景;而这道风景的极致,则体现在公孙渊与曹魏、孙吴两国来往的“国书”之中。
三国中的四方势力
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
辽东公孙氏的“开国”君主,是公孙度。在《三国演义》中,称雄幽州、武艺超群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似乎更为出名,但在历史上,却是公孙度及其后裔留下的印迹更深。
两位公孙将军都出身于辽东,但彼此间并无宗亲关系:公孙瓒是辽西郡令支县人,破刘虞后占领幽州西部,成为中原诸侯之一;而公孙度是辽东郡襄平县人,后于幽州东部分疆裂土,将其统治范围“升格”为平州,自称平州牧。幽州本已相对偏远,公孙度自设的平州又位于幽州边陲,是故其统治时间虽长,却一直不为中原诸侯所在意。
东汉末年,能成为一方诸侯的大多为门阀贵族,相比之下公孙度的出身就显得单薄很多。公孙度最初只是玄菟郡的一任郡吏,后因为同郡徐荣的举荐才得以担任辽东太守——这个徐荣也非等闲之辈,在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为董卓效力,曾有着大败曹操、孙坚的骄人战绩。显然,徐荣非但精通兵法,同样也有识人之明,公孙度任辽东太守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趁中原混乱之时很快便在辽东站稳了脚跟。
公孙度游戏概念图
三国时期的魏吴蜀看似呈三足鼎立之势,其实蜀汉西南大部为南中蛮族,孙吴中部有山越,真正称得上中原王化之地的区域几乎尽数在曹魏治下。公孙度居于相对偏远的辽东,其领土自然也与周边的少数民族犬牙交错。东汉末年,朝鲜半岛上的“汉四郡”大多已被东北少数民族所占据,公孙度任太守后以雷厉风行之势攻掠高句丽、乌丸、夫余等国,恢复一定范围的汉朝故土,迅速成为了东北亚的霸主。
从战斗力来看,高句丽一直是东北亚的一支劲旅,在与中原的战事中屡屡挫败朝廷大军,公孙度得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称雄东北亚,其军事统帅才能可见一斑。初平元年(190年),“东伐高句骊,西击乌丸,威行海外”的公孙度自认为在辽东已经没有人能与之抗衡,遂“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父亲公孙延为建义侯。立汉二祖庙,承制设墠于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治兵,乘鸾路,九旒,旄头羽骑”。
“汉二祖”指的是西汉高祖刘邦和东世祖刘秀,公孙度虽然自立,但依的还是汉朝官制,尊的还是汉朝的正朔,所以为两汉的两位开国君主立庙。这是一着相对文件的政治选择:一方面,公孙度可以借此证明自己并无叛汉之心;另一方面,一旦天下有变,公孙度也可以以汉室忠臣的身份收揽人心。
东汉光武帝刘秀像
早在中原初显乱象的时候,公孙度表达“汉祚将绝”,并鼓励部下“当与诸卿图王耳”;而在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之后,其仪仗更近于天子王公之间。鸾路即鸾辂,九旒指九旒冕,指天子王侯所乘之车和所戴之冠;旄头为天子仪仗中担任先驱的骑兵,羽骑更是天子御林军。孙度虽然只是自立为侯,但其仪仗排场已经能与汉帝相媲美,这表明“立汉二祖庙”一事只是虚假的标榜。
事实上,此时的公孙度在辽东已与天子无异。这一年比袁术称帝还早七年,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政治图景更没有展开。当中原诸侯还在为董卓乱政而眼红时,公孙度便已说出了“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这样的豪言壮语,其野心不言而喻。
赤壁之战后,鲁肃在与孙权谈论天下大势时说了相似的一句话:“汉室不可复兴。”而此时距公孙度自立,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八年,由此也能看出公孙度的战略眼光。公孙度死后,其子公孙康、公孙恭分别继位,辽东经过公孙氏的三代经营,以超然于中原之势自成一体,形成了一股稳定而强大的军事力量。
《三国》中的鲁肃与孙权
我王辽东,何永宁也
公孙度称雄辽东时,曹操曾以汉帝名义封其为永宁乡侯,深信“汉祚将绝”的公孙度曾放言“我王辽东,何永宁也”,言下之意公孙度宁可选择自立的“王位”,也不要汉帝所封的侯位。虽然乱世之中当以实力说话,但公孙度的选择依然需要勇气:公孙度不过是一郡吏出身,这在极其看重门第的时代,是成就霸业的巨大短板。当时的曹操代表朝廷封公孙度为乡侯,这是提高自己门第出身的重要契机,而公孙度就敢断然拒绝,这背后既有不愿从属于曹操的政治考量,也有对自身实力的自信。
更为巧妙的是,公孙度之子公孙康即辽东侯后,将永宁乡侯这个爵位封给了他的弟弟——也就是辽东公孙氏的第三代君主公孙恭。这一转封其实正是“我王辽东,何永宁也”的升级:曹操能封公孙度为侯是因其背后矗立着汉帝和朝廷,而此时公孙康封其弟为侯,背后的自立之心已不言自明。只是公孙恭渐渐“病阴消为阉人,劣弱不能治国”,于是在公孙康之子公孙渊的胁迫下让位,辽东由此步入公孙渊时代。
公孙渊成功之时,东汉已经灭亡。这一年是曹魏太和二年(228年),但这并不是九州大地上唯一的年号——同样并行的还有蜀汉建兴六年、孙吴黄武七年。曹魏与蜀汉的君主均已称帝,此时分别是两国的第二任君主魏明帝曹叡和蜀汉怀帝刘禅,孙吴君主孙权则在相机而行,天下早已不是公孙度时期的那个天下了。
公孙渊游戏概念图
僭位之后,公孙渊立刻上报曹魏朝廷。天下虽未统一,但仅有曹魏与辽东相邻,且曹魏的开国君主曹丕的皇位,是通过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禅让所得,这使得作为辽东侯的公孙渊面对曹魏朝廷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是向曹魏称臣,还是进一步自立?根基未固的公孙渊自然选择了前者。
而曹叡也力克众议,承认了公孙渊僭位这一既成事实,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加以拉拢,这使得公孙渊能够消解外患,专心清理公孙恭的残余势力。
以公孙渊的视野放眼天下,除去辽东之外的江山已经三分,且依然处于多事之秋。就在这一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兵出祁山,拉开了蜀汉北伐战争的序幕,后《出师表》也正写于这一年;魏吴边境则爆发了石亭之战,孙吴大将周鲂断发诈降,最终大败曹休大军。三足鼎立的战略态势还刚刚稳定下来,便再次步入了动荡的洪流。
曹叡游戏概念图
除了战事上的再次活跃,魏吴蜀三国的政治局势也暗流涌动。曹魏文帝曹丕刚刚逝世,尚在过渡阶段,没有完全平稳;蜀汉刚刚平定南中,诸葛亮在北伐的同时也在努力平衡着朝廷益州、荆州两派大臣的冲突;而孙吴则处于更为微妙的时期——曹丕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受汉献帝禅位称帝,刘备于次年以汉献帝已遇害、四海无主为名于成都称帝、继承汉统,三分天下中唯有孙权依然只是吴王,其地位无法与魏蜀两国的君主相提并论。事实上,孙吴的国力还要强于蜀汉,魏蜀两国君主已然都称帝,孙权纵然自己没有野心,其臣僚也要劝进了。
孙权之所以迟迟未称帝,原因之一是名分不足。曹丕有汉献帝禅位,刘备为汉室后裔,此二人称帝皆可谓水到渠成,而孙权在荆州争夺战之后为防蜀汉复仇而只得暂降于曹丕受封吴王,称帝实在拿不出一个像样的理由;原因之二是是曹魏的实力大于蜀汉、孙吴两方的总和,孙权需要在军事上联蜀抗魏以求生存,此时若贸然称帝,很可能对吴蜀联盟的破裂。
吴蜀联盟破裂意味着三国终结
但在228年,情势变得不一样了。诸葛亮的北伐意味着蜀汉已经接受了失去荆州这个事实,转而专心对付曹魏;而石亭大战中陆逊大败曹休又使得孙权有了与曹魏翻脸的底气与雄心。于是在蜀魏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下,孙权终于在黄武八年(229年)改元称帝,从此魏吴蜀三国鼎立终于名正言顺。
但是,孙权称帝毕竟在法统上还是输给了曹丕与刘备一筹。曹魏占有中原,蜀汉占有血统,那孙吴除了扬荆交三州的统治权还有什么能与两个对手相比呢?就在孙权纠结之时,遥远的辽东送来了一份大礼:太和七年(233年),公孙渊称臣了!
孙权
臣不负魏,而魏绝之
这一年,是公孙渊僭位的第六年。千里之外,这位辽东事实上的统治者派使者踏浪而来,向孙权进了一份言语极其谦卑的表称臣:
“臣伏惟遭天地反易,遇无妄之运;王路未夷,倾侧扰攘。自先人以来,历事汉、魏,阶缘际会,为国效节,继世享任,得守藩表,犹知符命未有攸归。每感厚恩,频辱显使,退念人臣交不越境,是以固守所执,拒违前使。虽义无二信,敢忘大恩!陛下镇抚,长存小国,前后裴校尉、葛都尉等到,奉被敕诫,圣旨弥密,重纨累素,幽明备着,所以申示之事,言提其耳。臣昼则讴吟,宵则发梦,终身诵之,志不知足。季末凶荒,乾坤否塞,兵革未戢,人民荡析。仰此天命将有眷顾,私从一隅永瞻云日。今魏家不能采录忠善,褒功臣之后,乃令谗斗得行其志,听幽州刺史、东莱太守诳误之言,猥兴州兵,图害臣郡。臣不负魏,而魏绝之。盖闻人臣有去就之分;田饶适齐,乐毅走赵,以不得事主,故保有道之君;陈平、耿况,亦鷪时变,卒归于汉,勒名帝籍。伏惟陛下德不再出,时不世遇,是以慺慺怀慕自纳,望远视险,有如近易。诚愿神谟蚤定洪业,奋六师之势,收河、洛之地,为圣代宗。天下幸甚!”
有了辽东,魏国后方不稳
这封表即《表吴主权》,将公孙渊得不到曹魏朝廷信任而不知依附于何方的迷茫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臣伏惟遭天地反易”二句,意在述说自身在乱世中保持忠勇,同时明确曹魏代汉并非正朔,“符命”——也即天命未明;“每感厚恩”二句,又解释了自己先前未归顺实在是因为客观地理因素。从“陛下”一词开始,公孙渊一方面直截了当地承认了孙权的帝位,并开始为孙权的恩德功绩大唱赞歌,另一方面又开始指现曹魏忠奸不分、政治昏暗,所以不得不寻找孙权这位“有道之君”。
《表吴主权》中反复引用了田饶、乐毅、陈平、耿况四个历史上著名的降将来美化自己“人臣有去就之分”的立场。公孙渊如此引经据典、对孙权歌功颂德,自然是因为急于外联孙权。但公孙渊为什么会突然如此急迫?
从《战略》中“太和六年(232年),明帝遣平州刺史田豫乘海渡,幽州刺史王雄陆道,并攻辽东”记载可以看出端倪:太和六年,曹叡曾派田豫、王雄分别率兵从海陆两方进攻辽东。这一次军事行动虽然没有取得足够的战果,但足以让公孙渊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处境,次年,公孙渊向孙权进表称臣,也便不足为奇。
三国帝王,孙权称帝最难
客观而论,公孙渊称臣的形式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与蜀汉不同,辽东与孙吴相距冀、青、兖、徐四州,只能通过海运交流,在军事上很难呼应。然而但在政治层面,这一封表,对于孙权来说犹如久旱之逢甘霖。正如孔子所言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公孙渊的称臣给了孙权帝位以极大的理论支持,在魏蜀吴三国的正朔竞赛中,孙权终于在形式上扳回一局。
几千年后的人们透过《江表传》所载的孙吴君臣间的一段对话,很容易能感受到当时孙权的利令智昏:
“是冬,群臣以权未郊祀,奏议曰:‘顷者嘉瑞屡臻,远国慕义,天意人事,前后备集,宜脩郊祀,以承天意。’权曰:‘郊祀当於土中,今非其所,於何施此?’”
《三国演义》中的张昭
就在公孙渊称臣的同一年,志得意满的孙权似乎已经感觉匡定中原的日子已经不远,连例行的郊祀祭天活动都不愿意进行,理由是郊祀应当在“土中”,也就是中原进行。言下之意,既然中原唾手可得,何不待平定天下之后再进行郊祀呢?
在一片反对声中,孙权执意册封公孙渊为燕王——正如同公孙康封公孙恭为永宁乡侯一样,孙权既然能封他人为王,他自己这个帝位自然也便水到渠成了。
(因篇幅过长,分为两篇推送。欢迎关注“切割地球”,收看下篇《代州平定:魏吴外交的海外战场》)
公孙渊,字文懿,辽东割据势力。公孙度之孙,公孙康之子,228年,夺叔公孙恭位,遣使通吴孙权,反而斩杀东吴使者,237年,叛魏,公孙渊自立为燕王,置百官。238年,魏明帝司马懿率军四万攻打辽东公孙渊,公孙渊战败,被斩杀。今天一起来看看辽东公孙渊家族有哪些人物吧!
公孙渊
家族资料:曾祖父:
公孙延,公孙渊曾祖父,公孙度之父,逃避郡吏追捕而来到玄菟郡,从此定居于此。
祖父:
公孙度,字升济,公孙渊祖父,少随父迁居玄菟郡。190年,同乡徐荣向董卓举荐公孙度,任辽东太守。公孙度打击豪强势力,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开疆扩土,204年病逝。
父亲:
公孙康,公孙度长子,公孙渊之父,继任辽东太守,207年,擒杀袁尚、袁熙兄弟,献给曹操,209年,公孙康攻陷高句丽国都,后来去世由弟弟公孙恭继任。曹丕时期,魏国追赠公孙康为大司马。
叔父:
公孙恭,公孙度次子,公孙康之弟。公孙康去世后,职位由弟弟公孙恭继承。因身体虚弱无法政务,被长大成人的公孙渊胁逼退位并囚禁,公元238年,司马懿平定公孙渊叛乱后,将公孙恭释放。
兄长:
公孙晃,公孙度之孙,公孙康之子,公孙渊之兄。在洛阳为官,公孙渊反叛后,被赐死。
儿子:
公孙修,公孙渊之子,公孙渊战败后,出逃被擒斩。
结语:公孙渊曾祖父公孙延因逃避郡吏追捕而来到玄菟郡,从此家族定居于此,他的祖父公孙度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威震辽东,从此此地成为公孙家族地盘,他的父亲公孙康继续巩固辽东,在三国乱世中,俨然成为另一个强大势力,他的父亲去世前,公孙渊还小,职位给了他的叔父,不过长大后,公孙渊又夺回辽东控制权,此时他错估形势,最终毁掉公孙家族!
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张仪作为政治对手的人是苏秦。还有人说,苏秦和张仪是同学,都曾一起就读于鬼谷子的门下。不过,据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也就是说,张仪已经在战国政坛叱咤风云了,苏秦还是个一文不名的年轻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可能做对手了。
而真正作为张仪政治对手,又同样是出色纵横家的人,是公孙衍。
(公孙衍剧照)
作为纵横家的张仪,一生努力奋斗的事业,是连横。也就是让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某一国或者某几国联合起来,攻打别的国家。同样作为纵横家的公孙衍,一生做的事情,则是合纵,也就是让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朝。
奇怪的是,公孙衍虽然一生都在致力于做合纵的事情,但是,他曾经是在秦国发迹的,曾被秦王任命为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中的第十六级,算得上是高级军官,白起就曾担任过这样的军官。而曾率军攻打赵国的王陵是九级五大夫、王龁是十级左庶长。可见,公孙衍这样一个爵位实在是不小的。
而且,公孙衍是作为商鞅变法事业的接班人,存在于秦国的。
那么,公孙衍已经当上了秦国的高级军官,又是商鞅变法事业的接班人,为什么后来却背叛秦国,一生致力于反秦抗秦呢?
我们先来看看公孙衍做过哪些反秦抗秦的事情。
公孙衍做的第一件著名的抗秦的事情,就是“五国相王”。当时魏国早已称王,韩国也已经称王,公孙衍便让魏国拉拢韩国,以及赵国、燕国、中山国四个国家一起称王。这样也就抬高了赵国、燕国、中山国的地位。这件事,最终由于秦国、楚国、齐国都反对,虽然最后失败了。不过,公孙衍却打出了自己的国际名声,为他后来提倡东方六国合纵,打下了基础。
(张仪剧照)
当时张仪为了实现连横,在担任秦国宰相的同时,又回魏国担任宰相。当他担任魏国宰相后,秦国便想借道魏国与韩国,攻打齐国。不过秦军最终被齐威王的军队打败。于是,公孙衍便奔走呼吁,促成东方国家驱逐张仪。最终魏国把张仪驱逐,公孙衍担任了魏国宰相。
公孙衍担任了魏国宰相以后,就让魏国联合赵国、韩国、燕国、楚国合纵,组成五国抗秦。不过,由于当时的国家对合纵的概念不深,因此,实际参加抗秦的只有韩、赵、魏三个国家,而且最终也被打败了。
由于在魏国失败,公孙衍只好逃到韩国,担任韩国宰相。他在韩国依然积极地联合魏国、楚国合纵抗秦。
这时候,秦国已经发现了公孙衍主张的危险性,因此出面攻打韩国。虽然楚王出面救援,但是在秦国的强力攻击下,韩国打败。公孙衍的那些政敌,于是主张割地求和,最后韩王同意此做法。公孙衍在韩国呆不下去,只好逃走。
公孙衍虽然连韩国宰相都不能当了,不过,他依然不放弃抗秦的做法。又撺掇秦国西边小国义渠趁秦国与东方国家作战的时候,从背后偷袭秦国。由于秦国国内空虚,义渠竟然打败了秦国。
公孙衍在韩国失败逃走后,又回到魏国。最终被魏国宰相田需嫁祸而被杀掉。
(秦王剧照)
那么,公孙衍为何至死都要和秦国对抗呢?
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当初公孙衍在秦国的时候,曾帮助秦国打败魏国。后来,由于魏王割让土地给秦王,同时又由于魏国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说,可以趁秦魏和好的时机,先进攻别的国家。
但这时候,张仪也来到秦国。他为了取代公孙衍的地位,于是对秦王说,公孙衍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损伤秦国的利益,同时把魏国保起来。秦王相信了张仪的话,拜张仪为客卿,驱逐了公孙衍。公孙衍才不得不回到魏国。
当然了,除了这种直接的原因以外,公孙衍之所以后来一直坚持合纵,还有为了实现自己主张,与张仪一争高下的想法。
毕竟他们两人都是纵横家的代表,谁能成为纵横家中执牛耳的人,公孙衍无论如何都要和张仪比一比。所以,此后一生,他都主张合纵,和张仪的连横对抗。
只可惜当时东方六国人心不齐,公孙衍没能实现理想。如果当时六国齐心,可能战国后期的形势,将是另外一番光景。
(参考资料:《史记》《韩非子》《战国纵横家书》)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