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所谓个人层次,即是在多个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规划,知道自己的一生要如何度过。
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生活中,那些富有内涵、具有层次感的男人往往会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青睐。所以说,一个男人的层次高低往往决定了他的命运。心理学细化研究显示,带有以下几种恶习的男人往往层次极低。
一、盲目自大、自负
郭德纲曾说过:三十岁之前不狂,这个人没有出息。三十岁之后还狂,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年少轻狂、恃才傲物有时候并不是贬义词,更多的代表了年轻人的远大理想和自信,对于男性来说,他们往往要更多地承担家庭的责任,所以自古以来,男性对实现抱负的渴望是无比强烈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许多男性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就变得目中无人,盲目自大,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别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然而自负是他们层次低的表现。
首先,自负是自卑心理的极端表现,他们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评估过高,通过高调的对外表达来掩盖自己的缺点,渴望以这种方式得到周围人的信任和好感。事实上,个体意志需要得到尊重,盲目自大和过分自恋很容易得到周围人的反感和厌恶。
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自大会使人不能客观地审视现状,容易因为一时意气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保持谦卑才能让自己更加充实。
二、脾气暴躁
心理学上认为,发脾气是对现状感到无能为力的一种表现,通过情绪宣泄来威慑周围环境,想通过这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但这往往是一种愚蠢的做法。真正层次高的男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他们是情绪的主人,而不是由情绪来支配自己。
脾气暴躁、乱发怒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等到冷静下来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认为,我们的情绪即是我们本身。
很多时候,对于高层次的人来说,他们也同样会感受到气愤,但他们更会审时度势,通过对现状的把控来刺激自己进行情绪的处理,寻求事情的最佳解决办法,而不是乱发脾气。
交际心理学认为,我们对情绪的把控会极大地影响别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所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冷静的临场决断和出色的情绪控制会让我们得到更多人的信任。
三、没有长远的规划
很多人认为,只有满足当下的生活需求才有余力规划未来。其实,这种言论是片面的,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019年AMOLED技术峰会的主题为“The Future is Now(未来既是当下)”。对于那些层次低的人来说,未来太远,他们等不及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于是沉浸在当下之中。
对于很多人来说,信心满满地制定计划然后习惯性荒废成为一种常态,正所谓未来的身材不如今天的美食更诱惑。
英国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对75名成功人士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延迟享受心理”,他们懂得控制自己当下的欲望来得到更大的回报,这与犹太财商教育观念极为相似。
对于层次高的男人来说,他们懂得取舍,对未来的清晰规划刺激他们放弃当下的享受,转而将精力投入自己的计划之中,每一天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这在短时间内可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但假以时日,你和身边的人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
四、悲观主义
并且,层次低的人往往都是悲观主义者,在他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有无数的坏事发生。
美国思想家、诗人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说过,在悲观的人看来,天空里明亮的彩云上总悬着一颗黑色的灾星。
心理学上认为,人的主观认知对个体影响深远,同样一件事,对待它的态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层次低的人总是将问题放大化和复杂化,将其多次阐述而非寻找解决方法,除了增添紧张和焦虑别无作用。
最近身边发生了两件事情,都是关于子女教育的问题,也想写写自己的感受:
一是自己的小区里,一位20多岁的孩子,因为跟父母吵架,结果想不开跳楼自杀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痛苦不堪;
二是一位朋友的孩子,上初中后,突然从“乖乖女”变成了父母眼里的“陌生人”,撒谎、叛逆、顶嘴、烦躁,甚至开始交往坏朋友。父母焦急,朝孩子发脾气,克制不住怒火,发完火却止不住流泪,感觉自己做父母特别失败。
这两个案例,以前总是觉得距离我们很遥远,现在自己的孩子也在逐渐长大,发现做父母的,即使设想的再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的挑战,与我们理想中状态出现\"拉锯式\"挣扎。
很多时候,父母不知道与孩子沟通的问题,到底源于什么,那么,家长就很容易用不恰当的方式来对待。
比如下面的场景是否有感触:
父母自我要求严格,各项事务都安排井然有序,如果遇上孩子拖拖拉拉,做事丢三落四,就容易上火和失去耐心;
为了孩子小升初,跟孩子报名了很多的辅导班,还有一对一的辅导,砸了不少钱,结果孩子落选了,父母内心感到巨大的失望;
在家给孩子精心准备一个生日聚会,邀请很多小伙伴,结果孩子身体不舒服,生日聚会没有按期举行,父母虽然克制着脾气,但还是心情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
看孩子写作业,马虎错了好几道题,讲了几遍还答不上,忍不住就火冒三丈,一气之下把孩子笔也扔了。
家里好像有着炸弹般,谁也不知道何时就会炸了?孩子感觉父母总是莫名其妙就爱发火,情绪容易失控。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落入了一种育儿僵化的思维中却不知,我们渴望孩子按照我们内心所想去表达自己,我们觉得自己所做都是为了孩子好,我们总是不经意间把自己想法强加给孩子。
这些都是家长陷入了“自负感”中,却自身没有意识到。
01家长“自负感” 产生。“这就是我的孩子。”当父母的,很多时候都是这么想的,也难免不产生“自负感”。
如何来理解“自负感”呢?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教育专家萨巴瑞,在《父母的觉醒》这本书中,“自负感”是一种盲目的情绪,是我们对自我形象的一种观照,也就是我们脑海中的自己。我们的情感特征、思维方式及行为举止都根植于自我形象之中。
可以说,我们当了父母后,会把很多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我们会把自己相像成为为了孩子牺牲事业、辛勤为孩子付出的角色,而一旦我们陷入这种想法或思维模式,我们的自负感便会开始运作。
很多时候,如果没有情感触动,家长意识不到自己已经陷入其中,所以,愤怒、焦虑、控制欲或者是开心等情况,就会以“正当感”存于我们脑海中,让我们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而陷入自负感中。
例如:在《小欢喜》中的英子的妈妈宋倩,就是打着“为你好”、“爱你”的名义,控制和囚禁着女儿,却不自知。一旦女儿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会出现强大的情绪反抗。
我们家长如果生活在自负的状态中,就会想当然的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所做都是准确的,都是最合适的。
就如同上一代的父母,总是在给孩子选择职业规划时,首选就是考公务员、事业编和老师岗位,因为他们内心独白就是:工厂干了一辈子,累却工资低,好多厂子还倒闭了,还是事业单位稳定,不会下岗。
我们的自负感,是源于我们内心最深处恐惧和追求的部分。
我们如果想要找到与孩子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就需要彻底的接纳孩子,就需要推翻我们的自负感,让真实的自我释放出来。
02自负感的表现方式不同,对孩子杀伤力都很大。萨巴瑞在书中提到,我们的感情生活、工作、房子、车子,以及其他身外之物,如果变成了我们幸福的基础,那我们就成了自负感的奴隶;如果它们的存在是服务于我们正当的目的,那它们就成了我们真实自我的延伸。
自负感在每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不同,但却有着共通之处。
第一、自我形象的自负感:
这种情况,常常是许多父母将自己的尊严,同孩子的行为混杂在一起。当孩子的行为违背常规的时候,我们就感到自己应当承担责任。如果我们不能将具体情况和内心的自负感分离开来,就会处理失当。
举个例子:周末时候,同事小李突然接到电话,孩子在门口小卖部买本子时,偷了一支钢笔,被发现了,让家长去认领。同事根本无法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偷东西,她感到羞愧和挫败。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是到了小卖部,还没说上两句话,她感觉自己受到了人身攻击般,沟通变的特别情绪化,她开始指责小卖部诬陷自己孩子,坚持自己孩子是不会偷东西的。在超市,跟人大吵起来。当家长有了自负感,就会暗示自己在人前做一个优秀的家长。一旦出现情况,感到自己不够完美时候,就会感到特别焦虑,感到自己被看低了,就容易表现的特别的情绪化。
第二、完美主义的自负感:
这类家长平时对自己和孩子的要求都特别的高,什么事情都是按照计划和规矩来,处理各种事情像受控的机器人一样有条不紊、毫厘不差。
一旦达不到这个理想,家长就会烦躁,态度变得偏激过火。而家长往往意识不到,凡事都期望童话般的完美结局,其代价也许是损害亲人的幸福。
比如:家长给孩子订立了很完善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计划,要求孩子每天都是按照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有固定的时间安排。一旦孩子做不到,没有达到家长预期的效果,家长就会变得烦躁,朝着孩子发脾气,强迫孩子执行计划安排。家长自己沉浸在“完美生活”的枷锁里,也拖着孩子一起进入,却忘记了生活本身是没有完美可言的。
第三、父母身份和渴望控制的自负感。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是僵化的,衡量标准经常是:高收入的工作、豪华的汽车、高档的住房等。一旦孩子工作不如意,或者考试不理想,没有达到家长预期,家长会觉得孩子 似乎一无是处,对孩子充满失望感,会通过言行进行打压。
比如:现在的孩子,很多压力都是家长给的,小学需要上各种辅导班,以便于顺利考上小升初;上了初中,家长各种打听和辅导,为了考上理想的高中和大学;上了大学,临近毕业就忙着孩子的读研或者公,似乎孩子的人生就是唯一这样一条直的路线。父母觉得自己这么过年,很多走过的坑,都希望孩子不要再犯了,想什么都给孩子安排好。却不知这是侵犯了孩子自己探索生活的权利。
03家长的自负感该如何破解呢?首先,用心思索当下,接纳孩子和自己。
当我们在自负感情绪下,我们经常这样说话:
讲大道理:“如果我是你……”
发表意见:“要是你问我的话……”
作出判断:“我喜欢……”或“我不喜欢……”
发出命令:“不要难过。”“不许哭。”“不要害怕。”
施加控制:“如果你这样做,我就会……”或“我不能接受你这个样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思考状态,认清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比赛,不需要完美,从言行上进行接纳自己,接纳孩子。
接纳对方,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我了解你。”
接纳对方真实的自我:“我懂得你。”
尊重对方真实的自我:“我听见你了。”
赞赏每个人完整的自我:“你就是你自己。”
认识到生命本身的美好:“我们俩在一起,这一刻真完美。”这个方法亲测过,真的很有效果,家长可以在家长尝试用起来,会收获孩子的惊喜和自我的救赎。
其次、时刻自我觉察和保持平和心态。
试想一下,当家长自己经常处在焦躁、挫败、疲乏的状态下,是不是很容易就将身边自己的事情和管教孩子都搞得一摊糟糕呢?
而当我们家长处在平和的状态时,反而对孩子的行为,会作出恰当的反馈。
我们经常尝试问一下自己:
我们的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在教育孩子时,是否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私有财产,而忽略了孩子的想法?我们是否允许孩子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呢?我们是否客观的看待孩子的行为,不是以大人的标准来看待呢?经常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将焦点放到自己身上来,让自己找到当下最真实和放松的自我,我们能够无条件地去爱孩子,也充分的享受当下的生活,让自己觉醒起来。
最后,摆脱过往,修复并向前看。
每个家长身上都或多或少留有原始家庭的影子,也会在成长路上遇到很多的挫折,也会有很多的焦虑与迷茫,但这是都是需要我们学会与当下生活和解和放手。
身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会守住当下的美好,学会聆听自己的声音,我们要与生活达成和解:我们爱生活,生活同样会反馈给很多的美好给我们。
当孩子发现父母不刻意去追求什么,活的真实又纯粹时,孩子自然也会是这样。
父母需要承认自己是平凡的,学会欣赏自己的平凡,也同样欣赏孩子的平凡。
只要家长凡事沉住气,孩子自然就能学会处变不惊;
只要家长凡事很平和,孩子自然会感受到内心平和;
只要家长凡事很热爱,孩子自然会体验到生活美好。
愿每个家长都自我觉醒后,给孩子插上爱的翅膀,让孩子更加快乐成长。
《自私的父母》第一版出版后,很多读者热切地给我留言。综合这些留言,我写了一封给那些自恋型父母的信,刻画了他们的孩子在成年之后的很多感受。有些话写给母亲,有些话写给父亲。
看看下面这段话能不能引起你的共鸣:
“都是为了我,你确保一切都是为了我!你的所想所需才是重点。每件事必须按照你想要的来,否则就不能接受。你不曾想到,别人也是有权利的!你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并且认为自己永远正确,而我不得不赞同你,否则你就会愤怒、不满、失望。
你完全只为自己着想。你利用一切情况满足自己的需要。你对他人的需要和情绪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你最擅长操纵他人。你费尽心思让我感到羞愧、愤怒、伤心、耻辱,并且确认我就如你希望的那样。你时刻都在贬低我、指责我、批判我,在你身边我一无是处。
我想讨好你,但似乎永远也不可能。你就像龙卷风,我知道你会爆发,所以我做好准备迎接一切。然而无论我怎么准备都是徒劳,你离开之后,我满心委屈地收拾残局,而你依旧我行我素,全然不知或者不关心你对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我多希望得到一些信号,表明你喜欢我、爱我,但是和你在一起的这些年,我从来也没有感受到。这种缺失对我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我成长的过程中,你从来没有理解过我的感受,当我试图让你理解的时候,你要么忽略、轻视我的感觉,要么勃然大怒,说我不懂得感恩,说我这是教训你,对你不尊重。
现在我是一个成年人了,我依然渴望你的爱。我知道你不会改变,但这并不会影响我渴望一个更令人满足的、有爱的亲子关系。”
这些读者大多都意识到,童年的经历对他们成人后的生活有着持续的伤害和负面影响,他们希望做些什么来减弱或者消除这些影响。
《自私的父母》第一版中描述了破坏性自恋型父母的许多行为态度,这种行为态度造成了孩子痛苦的经历。
这一系列行为态度被描述为破坏性自恋模式(Destructive Narcissistic Pattern,简称DNP)。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明显意识到父母给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影响仍然侵蚀着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效能感。我在描述这些问题的同时,也会提出指导和建议来帮助成年子女应对这些负面影响,进而建立和稳固他们的成人自我,以免受进一步的伤害和情绪上的腐蚀。
自恋的定义
自恋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自恋可以被定义为成年人的自爱、自尊以及对核心自我的感受。自恋的一头是一种健康成熟的自恋(Kohut,1977);另一头是一种极其不成熟、不现实且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的自恋。
两极的中间是尚未完全发展的自恋,其中某些方面正向健康的自恋进步,另一些方面则属于不成熟自恋的范畴,剩下的还处于发展阶段。
我们认为,通常在婴儿和儿童身上表现出的行为态度,一旦出现在成人身上,就说明这是不成熟、未发展的自恋。比如,不断地炫耀自己、期望他人心甘情愿地立即满足自己的要求以及冒不必要的风险伤害自己。
自恋的定义不是评价性的、不是判断好坏,它仅仅描述了一系列态度和行为,揭示了一个人如何评价自己,一个人感受到与他人的分离程度以及如何感知和评价他人。
本书的重点是描述这些有揭示意义的行为和态度,逐渐理解它们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这些行为态度的发展是如何缺失的,如何促进它们的成长。缺失可能是无意识的,当事人并未察觉。
而这一点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为他人带来难题,因为一个有着不成熟、未发展自恋的人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态度非常幼稚;对他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他们会漠然处之。
本书提供的信息和策略将对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以及他人的互动交往提供重要的帮助。但是没有一本书可以代替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可以指导你的个人发展。
他们的工作会使你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发生深刻的改变,我鼓励你寻求专业的服务和指导。这本书不能取代专业的帮助,但是可作为一个很好的开始、可作为你心灵旅途中的盟友,让你慢慢走出自恋型父母的阴影。
自恋型父母的特征
如果一个人几乎在所有情况和场合下,都持续、极端地关注自我,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恋(自我陶醉)。
自恋者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甚至所有情况下都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即使有些行为看上去是在为别人着想。这本书展示了这种持续的、极端的自我中心,就是我们所说的破坏性自恋模式(Brown 1998,2001,2006)。
以下是关于破坏性自恋型模式的行为态度的描述。
夸大自我:这种人倾向于把自己看作超人,对自己的成就、表现、财富等有着不合理的期望。他们觉得自己每次都得赢,自认为知道什么才是对别人最好的。
特权感:这种人认为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延伸,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人存在的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没说出口的需要。不把他人看作独特的、与自己不同的个体。他们期望、要求别人偏向自己,觉得自己的需要优先于别人的需要。
缺乏同理心:他们说话刻薄,让人没面子,无视自己批评、贬低的话语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却期望自己被理解。出现差错和不可改变的情况时总是责怪别人。
自我延伸:自恋的人意识不到自己与他人是分离的,希望别人与己方便,却又不肯回报人情。他们发号施令,指望他人唯命是从。他们期望每个人都可以与自己心灵感应,不用说别人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总是探听别人的私事,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不尊重别人的私人财产和底线。
贫瘠的自我:贫瘠的自我表现为经常抱怨自己如何被剥削、被忽视、被轻视,即使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他们会自我贬低,但是一旦得到认同,他们就会感到愤怒、受伤。他们贬低自己,其实是想让别人不同意,进而表扬自己。
寻求关注:因为自恋的人总是或经常表现出寻求注意的行为态度,所以很容易被人注意。他们不仅说话大声,而且一说起来就停不下来;他们进出都吵吵嚷嚷,打扮很扎眼,动作也很夸张。
寻求仰慕:寻求仰慕是为了得到公开的认同和赞许,自恋的人把这看作是一种信号,意味着自我价值、优越感等。他们吹嘘自己的成就,抬高自己来获得夸奖和认同。他们积极回应别人的奉承,却看不出有些恭维其实言不由衷。
情绪贫乏:这种人表现和体验到的情绪不多,一般只有愤怒和恐惧。尽管他们知道描述情绪的词汇,但这些词汇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意义。
嫉妒:这种人言语之中透露出对他人成功、成就、财富或机会的憎恨,说白了就是嫉妒,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配得上这些成就。嫉妒的感受会引发贫瘠的自我。
蔑视:蔑视是优越感的一部分,觉得别人不配、不值得、没有价值。他们会说一些负面的、贬低人的话,比如穷人不配得到帮助。
自大:这种态度指的是感觉自己比别人高出许多,往往以高人一等的傲慢口气讲话,如果对方觉得被鄙视,他一点儿也没有负罪感,言谈中经常提及自己的优越性。
内心空虚:内心空虚的人认为与别人交往是为了图自己方便,与人多是泛泛之交,无法有真正的沟通和交流。他们很难建立和维系有意义、令人满足和经得住考验的人际关系。这种人独处时非常焦虑,似乎非常渴望社交。
亲职化(ReverseParenting):认为孩子要对父母的幸福感负责,而不是反过来的正常情况。如下的话语表明了亲职化现象:“如果你爱我,你就会……”“你……的时候,我就会爱你……”“难道你不希望我爱你吗?”“你……的时候我很高兴。”“我不喜欢你让我失望。” “你就不能照我说的做吗?”
沉浸在孩子的荣誉里:家长要求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做出自己希望的行为,比如,希望孩子在运动或学业方面出类拔萃或者有其他才能。孩子必须成功,否则家长就觉得不满意。而他们对孩子的需要和愿望却漠不关心,甚至完全忽视。
不能容忍子女的价值观、需求等:他们不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认为是自己的一部分。不能容忍任何批评或反对意见,好像自己在别人眼中永远是完美的。一旦孩子觉得父母不是完人,也会犯错误,父母就会责备孩子。
利用他人:这种行为态度其实反映了不能把他人看作一个单独、与众不同、有价值的个体。把他人视作为自己谋福利的垫脚石和利用的对象,比如爱占别人便宜、操纵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想要不劳而获。
用以上定义来测测你的父母吧。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已经意识到,父母只有其中的部分特征,他们在某些特征上表现并不明显。
你也可能意识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使得你自己也有其中的部分特征。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后台有很多人提问的问题:自卑。
有一些人的自卑,在言行举止中很容易被看出来。有一些人的自卑就会隐秘许多:你发现他们自身符合大众眼里的优秀,却频频找一些“实在不怎么样”、对他们并不好的对象或者明明有很好的工作机会却总是选择一些在别人看来低于他们能力的工作;或者更微妙的,你觉得他有些遥远,似乎总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都有可能是自卑。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什么是自卑感?人为什么会变得自卑?以及,你也许不知道的是,自负很可能只是自卑的一种伪装。
自卑感:是一种“比不上”的感觉,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来源于“比较”,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它可能是在你与别人的比对时,所产生的一种“比不上”或者“比较弱”的感受,也可能是在你与自己的理想中标准的对比中,所感受到的“无法实现”或者“能力不足”。这种比不上或能力不足,就可能威胁到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存在的价值。许多人还会将这种自卑感压抑到潜意识的层面。
同时这种“比不上”的感觉,也会让我们做出一系列行为,来补偿它所带来的脆弱和羞耻感。不同的人在面对自卑时的补偿行为有所不同:
有些人会仍然通过加倍努力来证明自己,哪怕取得小小的收获也是对这种脆弱和羞耻的抵御。另一些人则选择以回避他人的方式来逃避自卑感。他们认为只要不与他人往来、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就能够避免“比较”的场景,也就不会产生自卑了。在结果上,前者更有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自卑感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种内在的动力;而后者就有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孤僻不合群的人,自卑感让他们变得更自私、更自我为中心。同时,后者也更容易成为那些有自卑情结的人。
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其实是每个人都会体验,也是正常且健康的。而自卑情结却往往会是不健康的。
更负面的恶性循环: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源于人们的自卑感,但它更持续,有自卑情结的人会在很多方面、很多时候、持续感到自卑。它更像是一个让人难以逃脱的恶性循环,最终使得我们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或否定。
陷入自卑情结的人会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以下是一些常见表现:
1. 做事十分害羞、胆怯、犹豫不决,甚至无法承担任何个人或与工作有关的责任。
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种自我怀疑也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
2. 从社交圈消失,拒绝与他人往来。
因为他们会认为,就是因为有了与他人的比较才会使自己陷入自卑的困扰,如果脱离社交,自己就可以避免受到自卑的困扰了。
3. 与前一种人相反,有些有自卑情结的人会需要通过持续地、过度地寻求他人的关注,来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长期以来的自卑和低自尊,使得他们没有办法肯定自己的价值,只能依赖外界的关注/评价来对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
4. 异常的争强好胜,攻击性强。
还有一些有自卑情结的人会表现出很强的好胜心,他们希望通过表现得强大来弥补内心自卑的感觉,这也被看做是一种个体希望打破循环做所的补偿式的努力。
自负很可能只是自卑情结的一种伪装自卑情结的人内心充满了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一方面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成功,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做出很多努力来减轻自卑带来的不适。例如,前文提到的,他们可能会表现得比常人有更强的好胜心,这就是他们所做的一种补偿式的努力。
当这种补偿用力过猛的时候,就会发展出一种“自负”,也就是把自己伪装得比别人优秀,来掩盖内心的自卑感。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很弱小,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他感到自己很强大,那就是去使得别人都感到他们自己很弱小。
所以,那些以言语贬损他人、抬高自己的人,用暴力胁迫他人的人,或者认为世界上唯有自己最具魅力的人,看似表现得很自负,其实这些行为都可能是他们内心自卑的伪装,也是他们为了逃离自卑情结所做的努力。真正的强大,不需要通过让别人感到弱小来获得。
最后我们想说,自卑对人的影响并不是全部是负面的,自卑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能够给我们一些努力的动力。而持久稳定的亲密的关系是我们应对自卑的缓冲器。对于有自卑情结的人而言,朋友的肯定都是对他们努力改变的一种肯定和正向强化。
以上。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知我心理学》的关注,我们将给所有关注我们的粉丝献上知识大礼包『免费心理学习精选资料包』,想领取的小伙伴们,欢迎关注并私信我们领取。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