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曾有一部热剧名为《锦绣未央》,大魏的皇室都姓拓跋。拓跋氏来自长城以北的那片苦寒之地,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
如果把苻坚放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应该说他并没什么了不起的,比他强的人有很多。
但在五胡十六国那样一个众多王朝并立,迅速出现又迅速灭亡的时代中,苻坚却显得异常耀眼。
以皇族成员的身份上位,杀得人头滚滚,最终坐稳了皇位。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苻坚制订了有利于迅速扩张的战略,使得前秦帝国的威势很快就达到了巅峰。
向西发展,灭掉了立国五十八年的前凉帝国,并同时派吕光率军西征;
坚既平山东,士马强盛,遂有图西域之志,乃授光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率将军姜飞、彭晃、杜进、康盛等总兵七万,铁骑五千,以讨西域。——《晋书》·卷一百二十二·载记第二十二
向东发展,灭掉了立国十八年的前燕帝国,并将中原和华北地区纳入了前燕帝国的板块;
向北发展,打败了长城以北的霸主拓跋氏,并将长城以北纳入了前秦帝国的版图;
向南发展,打败了东晋帝国,并将他们逼回了江淮以南。只是最后的南征功亏一篑,前秦帝国也因此土崩瓦解。
凉州地区相对较独立,在整个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中,凉州也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长城以北地区的历史地位,其实与凉州地区差不多。但由于下一个历史主角——北魏帝国就是从这里起家的,所以我决定详细介绍一下长城以北地区的历史。
拓跋氏在长城以北地区生活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东晋帝国建立之前,他们就已经成为了北方举足轻重的一股势力。刘聪、刘曜曾与拓跋猗卢相争,结果是一败再败。参考一下前秦帝国的苻氏,前燕帝国的慕容氏,这两个家族在立国之前,似乎并不比拓跋氏强。
公元315年,晋愍帝司马邺封拓跋猗卢为代王,如果拓跋氏借着打败刘聪和刘曜的机会入主中原,也有一定的胜算。但不幸的是:在这关键的时刻,拓跋氏发生了内讧。
拓跋六修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拓跋氏的族长拓跋猗卢,拓拔氏自此便陷入了长期的内讧而无法自拔。虽然曾一度有过复兴的迹象,但很快又有新一轮的内讧拉开序幕。
九年,帝召六修,六修不至。帝怒,讨之,失利,乃微服民间,遂崩。——《魏书》·卷一·帝纪第一·序纪
当苻坚带领前秦帝国崛起的时候,拓拔氏终于结束了内讧,拓跋什翼犍成为了拓跋氏的新一任族长,也带领拓跋氏走上了漫长的复兴道路,并再次成为长城以北地区的顶级家族之一。
但今时不同往日,拓跋氏无法在长城以北地区唯我独尊。因为还有两位强势的匈奴首领——刘卫辰和刘库仁存在,他们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如果华夏大地还处于之中,拓跋什翼犍也许还有机会战胜刘库仁和刘卫辰。但不幸的是:就在拓跋氏的事业处于上升期之时,前秦帝国灭掉了前燕帝国,统一了长城以南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方。在这种背景下,拓跋氏统一长城以北地区的计划自然会受到影响。
因为强大而统一的前秦帝国绝不希望长城以北地区也实现统一,所以他们通过支持刘卫辰和刘库仁等匈奴首领的方式,不停地干预长城以北地区的军政事务。
扩张事业遭遇瓶颈,家族成员本应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可就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拓跋氏居然又开始了内讧。这次内讧的影响十分恶劣,拓跋氏再次失去了统一长城以北地区的机会。
这次内讧的源头,还要追述到石虎时代的后赵帝国。
公元329年,拓跋翳槐成为新任代王,并在同年将自己的弟弟拓跋什翼犍送往后赵当人质。之所以选择之所以选择让拓跋什翼犍前往后赵帝国当人质,是因为拓跋什翼犍在拓跋氏内部拥有重要的地位。石虎在位期间,北方也是大致统一的局面。为了不得罪石虎,拓跋氏必须选用一位重要人物当人质。
公元338年,拓跋翳槐病重,临终前留下遗命,希望族人把拓跋什翼犍接回来继承自己的位置。可代国重臣梁盖等人认为:拓跋什翼犍已经离开了十年,后赵又太远,为了避免引起,决定另选一位新首领。
拓跋翳槐有三个弟弟,二弟拓跋什翼犍在后赵当人质,留在身边的是三弟拓跋屈和四弟拓跋孤,大家认为拓跋屈狡诈,留下他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而拓跋孤为人仁厚,是不错的人选。于是大家杀死了拓跋屈,并希望拓跋孤能够继承拓跋翳槐的位置,但拓跋孤并未接受。
及崩,群臣咸以新有大故,内外未安,昭成在南,来未可果,比至之间,恐生变诈,宜立长君以镇众望。次弟屈,刚猛多变,不如孤之宽和柔顺,于是大人梁盖等杀屈,共推孤。——《魏书》·卷十四·列传第二
拓跋氏向后赵帝国送人质,就是用实际行动向石虎表示臣服。推举新首领是一件大事,如果拓跋孤没有得到后赵帝国的首肯,他绝不敢擅自称王。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拓跋孤决定前往后赵帝国当人质,换回自己的哥哥拓跋什翼犍,让他回去当新首领。
烈帝崩,帝弟孤乃自诣邺奉迎,与帝俱还。——《魏书》·卷一·帝纪第一·序纪
很多人称赞拓跋孤的这种行为,认为拓跋兄弟之间情深义重。但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政治行为,拓跋孤用这种行为加深石虎的印象,同时留在石虎身边,以便获得后赵帝国的认可和支持。
当拓跋孤来到邺城(后赵首都)的时候,石虎感到很惊讶,当他听到拓跋孤的诉说之后,也大为感动。于是石虎下令,让拓跋兄弟一起回家。
孤曰:“吾兄居长,自应继位,我安可越次而处大业。”乃自诣邺奉迎,请身留为质。石虎义而从之。——《魏书》·卷十四·列传第二
石虎真的被感动了吗?不好说,我倾向于未被感动。如果石虎将拓跋兄弟之一留在邺城,放另一个回去,回去的那个就是无可争议的新首领。如果拓跋氏停止内斗,他们就很有可能重新夺回长城以北地区的霸权,这对于后赵帝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把两个都放回去,事情反而好办了。因为这会涉及到一个重大问题:谁来做新首领呢?
拓跋什翼犍很好,因为他本就是拓跋氏的重要人物;拓跋孤也很好,因为拓跋氏的族人都很支持他。
这兄弟俩都没有完全压倒对方的实力,最终的结果是:两人各自分摊一部分权力。这个结果谈不上多好,但也不算坏,因为兄弟俩一直维持着家族内部的和平稳定。
但在拓跋孤去世之后,问题出现了。拓跋孤留下的军政资源并没能传给自己的儿子拓跋斤,反而被他的哥哥拓跋什翼犍全盘接收。
面对这种鸡飞蛋打一场空的局面,拓跋斤非常不高兴,就想找个机会杀了自己的伯父拓跋什翼犍。
可拓跋什翼犍实力太强,拓跋斤没什么机会,于是他就开始挑拨拓跋什翼犍的儿子们互斗。
此时的拓跋什翼犍已经年过半百,他的嫡长子早亡,嫡长孙的年龄又太小,其他几个儿子正在为争夺继承权而大打出手。在这种背景下,拓跋斤就给自己的堂兄——拓跋什翼犍的庶长子拓跋寔君传递了一个假消息:拓跋什翼犍要立一个小儿子为继承人,很担心拓跋寔君会作乱,所以打算杀死拓跋寔君。
帝将立慕容所生,而惧汝为变,欲先杀汝,是以顷日以来,诸子戎服,夜持兵仗,绕汝庐舍,伺便将发。吾愍而相告。——《魏书》·卷十五·列传第三·昭成子孙
拓跋斤煽风点火之后,立刻给拓跋寔君出了个主意:老家伙没几年好活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
拓跋寔君采纳了这个建议,不但杀了拓跋什翼犍,还把与自己争权夺利的几个弟弟全部杀光。
这场内讧使得拓跋氏元气大伤,苻坚趁机率军攻打拓跋氏,拓跋氏抵挡不住,拓跋寔君和拓跋斤都被苻坚杀死,前秦帝国也借此机会征服了长城以北地区。
苻坚闻之,召燕凤问其故,以状对。坚曰:“天下之恶一也。”乃执实君及斤,轘之于长安西市。——《魏书》·卷十五·列传第三·昭成子孙
虽然被前秦帝国征服,但苻坚对待拓跋氏依旧采用了怀柔政策,并未过多损害拓跋氏的既得利益。拓跋氏也借着这个机会休养生息,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随着苻坚在淝水惨败,前秦帝国在瞬间土崩瓦解。拓跋氏借着这个机会,趁机打败了刘卫辰和刘库仁等匈奴首领,再度控制了长城以北地区。
曾有一部热剧名为《锦绣未央》,大魏的皇室都姓拓跋。拓跋氏来自长城以北的那片苦寒之地,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
如果把苻坚放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应该说他并没什么了不起的,比他强的人有很多。
但在五胡十六国那样一个众多王朝并立,迅速出现又迅速灭亡的时代中,苻坚却显得异常耀眼。
以皇族成员的身份上位,杀得人头滚滚,最终坐稳了皇位。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苻坚制订了有利于迅速扩张的战略,使得前秦帝国的威势很快就达到了巅峰。
向西发展,灭掉了立国五十八年的前凉帝国,并同时派吕光率军西征;
坚既平山东,士马强盛,遂有图西域之志,乃授光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率将军姜飞、彭晃、杜进、康盛等总兵七万,铁骑五千,以讨西域。——《晋书》·卷一百二十二·载记第二十二
向东发展,灭掉了立国十八年的前燕帝国,并将中原和华北地区纳入了前燕帝国的板块;
向北发展,打败了长城以北的霸主拓跋氏,并将长城以北纳入了前秦帝国的版图;
向南发展,打败了东晋帝国,并将他们逼回了江淮以南。只是最后的南征功亏一篑,前秦帝国也因此土崩瓦解。
凉州地区相对较独立,在整个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中,凉州也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长城以北地区的历史地位,其实与凉州地区差不多。但由于下一个历史主角——北魏帝国就是从这里起家的,所以我决定详细介绍一下长城以北地区的历史。
拓跋氏在长城以北地区生活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东晋帝国建立之前,他们就已经成为了北方举足轻重的一股势力。刘聪、刘曜曾与拓跋猗卢相争,结果是一败再败。参考一下前秦帝国的苻氏,前燕帝国的慕容氏,这两个家族在立国之前,似乎并不比拓跋氏强。
公元315年,晋愍帝司马邺封拓跋猗卢为代王,如果拓跋氏借着打败刘聪和刘曜的机会入主中原,也有一定的胜算。但不幸的是:在这关键的时刻,拓跋氏发生了内讧。
拓跋六修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拓跋氏的族长拓跋猗卢,拓拔氏自此便陷入了长期的内讧而无法自拔。虽然曾一度有过复兴的迹象,但很快又有新一轮的内讧拉开序幕。
九年,帝召六修,六修不至。帝怒,讨之,失利,乃微服民间,遂崩。——《魏书》·卷一·帝纪第一·序纪
当苻坚带领前秦帝国崛起的时候,拓拔氏终于结束了内讧,拓跋什翼犍成为了拓跋氏的新一任族长,也带领拓跋氏走上了漫长的复兴道路,并再次成为长城以北地区的顶级家族之一。
但今时不同往日,拓跋氏无法在长城以北地区唯我独尊。因为还有两位强势的匈奴首领——刘卫辰和刘库仁存在,他们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如果华夏大地还处于之中,拓跋什翼犍也许还有机会战胜刘库仁和刘卫辰。但不幸的是:就在拓跋氏的事业处于上升期之时,前秦帝国灭掉了前燕帝国,统一了长城以南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方。在这种背景下,拓跋氏统一长城以北地区的计划自然会受到影响。
因为强大而统一的前秦帝国绝不希望长城以北地区也实现统一,所以他们通过支持刘卫辰和刘库仁等匈奴首领的方式,不停地干预长城以北地区的军政事务。
扩张事业遭遇瓶颈,家族成员本应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可就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拓跋氏居然又开始了内讧。这次内讧的影响十分恶劣,拓跋氏再次失去了统一长城以北地区的机会。
这次内讧的源头,还要追述到石虎时代的后赵帝国。
公元329年,拓跋翳槐成为新任代王,并在同年将自己的弟弟拓跋什翼犍送往后赵当人质。之所以选择之所以选择让拓跋什翼犍前往后赵帝国当人质,是因为拓跋什翼犍在拓跋氏内部拥有重要的地位。石虎在位期间,北方也是大致统一的局面。为了不得罪石虎,拓跋氏必须选用一位重要人物当人质。
公元338年,拓跋翳槐病重,临终前留下遗命,希望族人把拓跋什翼犍接回来继承自己的位置。可代国重臣梁盖等人认为:拓跋什翼犍已经离开了十年,后赵又太远,为了避免引起,决定另选一位新首领。
拓跋翳槐有三个弟弟,二弟拓跋什翼犍在后赵当人质,留在身边的是三弟拓跋屈和四弟拓跋孤,大家认为拓跋屈狡诈,留下他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而拓跋孤为人仁厚,是不错的人选。于是大家杀死了拓跋屈,并希望拓跋孤能够继承拓跋翳槐的位置,但拓跋孤并未接受。
及崩,群臣咸以新有大故,内外未安,昭成在南,来未可果,比至之间,恐生变诈,宜立长君以镇众望。次弟屈,刚猛多变,不如孤之宽和柔顺,于是大人梁盖等杀屈,共推孤。——《魏书》·卷十四·列传第二
拓跋氏向后赵帝国送人质,就是用实际行动向石虎表示臣服。推举新首领是一件大事,如果拓跋孤没有得到后赵帝国的首肯,他绝不敢擅自称王。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拓跋孤决定前往后赵帝国当人质,换回自己的哥哥拓跋什翼犍,让他回去当新首领。
烈帝崩,帝弟孤乃自诣邺奉迎,与帝俱还。——《魏书》·卷一·帝纪第一·序纪
很多人称赞拓跋孤的这种行为,认为拓跋兄弟之间情深义重。但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政治行为,拓跋孤用这种行为加深石虎的印象,同时留在石虎身边,以便获得后赵帝国的认可和支持。
当拓跋孤来到邺城(后赵首都)的时候,石虎感到很惊讶,当他听到拓跋孤的诉说之后,也大为感动。于是石虎下令,让拓跋兄弟一起回家。
孤曰:“吾兄居长,自应继位,我安可越次而处大业。”乃自诣邺奉迎,请身留为质。石虎义而从之。——《魏书》·卷十四·列传第二
石虎真的被感动了吗?不好说,我倾向于未被感动。如果石虎将拓跋兄弟之一留在邺城,放另一个回去,回去的那个就是无可争议的新首领。如果拓跋氏停止内斗,他们就很有可能重新夺回长城以北地区的霸权,这对于后赵帝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把两个都放回去,事情反而好办了。因为这会涉及到一个重大问题:谁来做新首领呢?
拓跋什翼犍很好,因为他本就是拓跋氏的重要人物;拓跋孤也很好,因为拓跋氏的族人都很支持他。
这兄弟俩都没有完全压倒对方的实力,最终的结果是:两人各自分摊一部分权力。这个结果谈不上多好,但也不算坏,因为兄弟俩一直维持着家族内部的和平稳定。
但在拓跋孤去世之后,问题出现了。拓跋孤留下的军政资源并没能传给自己的儿子拓跋斤,反而被他的哥哥拓跋什翼犍全盘接收。
面对这种鸡飞蛋打一场空的局面,拓跋斤非常不高兴,就想找个机会杀了自己的伯父拓跋什翼犍。
可拓跋什翼犍实力太强,拓跋斤没什么机会,于是他就开始挑拨拓跋什翼犍的儿子们互斗。
此时的拓跋什翼犍已经年过半百,他的嫡长子早亡,嫡长孙的年龄又太小,其他几个儿子正在为争夺继承权而大打出手。在这种背景下,拓跋斤就给自己的堂兄——拓跋什翼犍的庶长子拓跋寔君传递了一个假消息:拓跋什翼犍要立一个小儿子为继承人,很担心拓跋寔君会作乱,所以打算杀死拓跋寔君。
帝将立慕容所生,而惧汝为变,欲先杀汝,是以顷日以来,诸子戎服,夜持兵仗,绕汝庐舍,伺便将发。吾愍而相告。——《魏书》·卷十五·列传第三·昭成子孙
拓跋斤煽风点火之后,立刻给拓跋寔君出了个主意:老家伙没几年好活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
拓跋寔君采纳了这个建议,不但杀了拓跋什翼犍,还把与自己争权夺利的几个弟弟全部杀光。
这场内讧使得拓跋氏元气大伤,苻坚趁机率军攻打拓跋氏,拓跋氏抵挡不住,拓跋寔君和拓跋斤都被苻坚杀死,前秦帝国也借此机会征服了长城以北地区。
苻坚闻之,召燕凤问其故,以状对。坚曰:“天下之恶一也。”乃执实君及斤,轘之于长安西市。——《魏书》·卷十五·列传第三·昭成子孙
虽然被前秦帝国征服,但苻坚对待拓跋氏依旧采用了怀柔政策,并未过多损害拓跋氏的既得利益。拓跋氏也借着这个机会休养生息,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随着苻坚在淝水惨败,前秦帝国在瞬间土崩瓦解。拓跋氏借着这个机会,趁机打败了刘卫辰和刘库仁等匈奴首领,再度控制了长城以北地区。
众所周知,来自于鲜卑的拓跋氏(元氏)家族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不过有人奇怪的是,拓跋氏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建立了多个(拓跋鲜卑、代国、北魏、东魏、西魏)。那么拓跋氏的拓跋鲜卑、代国、北魏、东魏、西魏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东汉中后期,鲜卑取代匈奴成为北方草原上最强大的游牧民族。与匈奴相比,鲜卑一直没有成为统一的游牧。青龙三年(235年),鲜卑在轲比能死后成多部。后世一般是以统治家族的姓氏区分鲜卑各部,比如慕容鲜卑,而拓跋氏统治的部落就被称为“拓跋鲜卑”。
西晋末年,进入中原的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与汉人军阀割据一方,天下大乱。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拓跋鲜卑在西晋末年没有在中原割据,依然向西晋中央效忠。建兴三年(315年),晋愍帝册封拓跋鲜卑的首领拓跋猗卢为代王,拓跋鲜卑此后便被称为“代国”。
西晋灭亡之后,代国(拓跋鲜卑)在拓跋什翼犍统治下逐渐强盛并南下进入中原,设置百官,制定法律。建国三年(340年),拓跋什翼犍定都云中盛乐城,代国正式从游牧转变为中原割据。建国三十九年(376年),代国被前秦灭亡,拓跋鲜卑并入前秦。
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因为“淝水之战”的失败而崩溃。登国元年(386年),拓跋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即代王位,代国正式复国。同年四月,拓跋珪改国号为“魏”,后世称为“北魏”,拓跋珪就是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经过多年奋战,北魏最终在太武帝时期统一北方。
北魏统一北方后与南朝开始了长期对峙,中国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的汉化改革达到顶峰。然而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吸收了士族门阀的积弊,导致北魏社会矛盾趋于激化。正光四年(523年),北魏爆发了“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虽然被镇压,但北魏的统治也被起义摧毁,以尔朱荣为代表的军阀控制了北魏实权。经过一番激烈的内战,高欢和宇文泰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不过出于各种原因,高欢和宇文泰都尊奉北魏皇室成员为名义上的皇帝,他们两个直到去世都是控制实际权力的权臣。
正因如此,北魏的灭亡是成了高欢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东魏后来成了北齐,西魏成了北周。综合来讲,拓跋鲜卑是拓跋氏出身的鲜卑部落,代国是拓跋氏建立的过渡性,北魏是拓跋氏建立的朝代,东魏和西魏则是北魏灭亡后的两个傀儡。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正统王朝是个什么来头?
建立了北魏拓跋氏,祖先是鲜卑人还是汉族人?又或者是突厥人?
古代民族史鲜卑篇,咱们今天就来唠唠,建立了北魏和柔然的鲜卑拓跋氏。
我们前面几期说过,檀石槐时代的鲜卑,更像是一个军事联盟,而不是一个我们现代观念里的民族。而鲜卑的突然崛起,也是融合了如匈奴等其他民族的一大批人。这和后来的契丹、蒙古都很像。
后来鲜卑逐渐分化成了东、北、西三个部分,其中北 鲜卑主要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拓跋氏。
那这个鲜卑拓跋氏是从哪儿来的呢?
关于拓跋的起源,史书中大概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北朝人自己写的,多为北魏官方的自述。说自己的祖先,也就是鲜卑的祖先,是黄帝的后裔。其实在上古时代给自己找个神仙祖宗这事,很多突然崛起的部族都这么爱干。但这也就会出现个问题,自己最原始的那个神仙祖宗,和自己可考的正统祖先之间,是存在明显断代的。比如在日本天皇的神话体系中,第一个神武天皇就是个神话人物,一直到第十代崇神天皇才找到了存在过的证据。从神话到信使,中间断代特别大。
拓跋也有这个问题,《魏书》里就记载了一大堆只有名字的祖宗,完全不可考。
另一种是来自南朝人的描述,其实更不靠谱。说拓跋氏是汉武帝时期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的后代。就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司马迁也因为他受的宫刑。
南朝人说,李陵投降之后娶了个叫拓跋的匈奴女人,但李陵不喜欢他的后代说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后人就以自己匈奴人老妈的名当了姓。这完全是汉人的的价值观嘛。
这种说法被记载在《宋书》和《南齐书》中,比较像是南朝人为了埋汰北朝人瞎编的。
这就像北朝人会管和他们同样出自拓跋的柔然人叫蠕蠕的原因。
很显然,北魏官方是认同,自己所属的鲜卑族,是来自于被匈奴赶到大兴安岭的东胡。
但我们前面也说了,后期的鲜卑其实是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所以同属鲜卑的不同部族很可能有着不同的源头。
那拓跋氏到的祖先,有没有可能不是鲜卑人呢?
这就要从拓跋一词的的来源说起了。
拓跋一词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历史典故+方言翻译说
《魏书》开篇就说:“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资治通鉴》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大概意思就是说,魏孝文帝自己解释,我鲜卑拓跋氏是黄帝之后,黄帝时期五行属土,我们把土念作拓,古人管君王叫后,我们把后念作跋,所以我们叫拓跋,就是“土德之王”的意思。
在商朝之前,后这个字,确实是指君王的。比如《诗经·玄鸟》中就有一句,“商之先后,受命不殆…”这里的先后,就是先王的意思。《左传》里也有一句:“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夏后就是夏王的意思,皋是夏朝第十五任君主,夏桀的爷爷。
所以射日的那个后羿,就是君王羿意思。哟,还是个倒装句,后羿莫不是个山东人?
所以按这个解释,拓跋就是土之王者的意思,并不是土的后代,或者土的媳妇。后有皇上媳妇这个意思都是周朝时候的事了。
扯远了,我们说回来。
这个解释其实听起来挺牵强的,所以很多后世学者认为,这只是北魏皇室为给自己脸上贴金搞的一个强行解释。还有更扯的,《广韵》里说:“或说自云拓天而生,拔地而长,遂以氏焉。”这直接开天辟地了。
这和咱们上期讲慕容鲜卑的时候,说到的《晋书》里对慕容一词由来的(其中一种)解释很像:“或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氏。”
就都,很牵强附会。
所以近代的语言学家们就给出了另一种解释。
(第二种:)突厥语音译说
19世纪末,考古学家在今天蒙古国境内鄂尔浑河与图拉河流域,发现了几块用鲁尼(Ruinc)字母所写的古突厥文石碑,这些石碑上的碑文给了拓跋一词新的解释。
几块石碑上都有一个词代指唐朝,也就是当时的中国。
那这个词的本意是什么呢?
这个词转写成罗马字母写成这样(Tabγač),也就是《长春真人西游记》里中亚人称呼汉人“桃花石”一词的由来。而这个词在中西亚的一些国家中,特指南宋,称为马秦或者蛮秦。(Māsīn)
所以一些西方学者就认为,拓跋一词是一个突厥部落的名称(《十三世纪以前突厥语语源辞典》),其部落名称的读音,音译成了中文中的拓跋二字。
可这就又有个问题了。突厥第一次与拓跋氏建立正式联系,都是公元545年的西魏时期了,非正式接触也不会早太多。这时候,拓跋王室改姓元,都已经过去78年了(467年),突厥人应该不知道眼下这个已经汉化了的鲜卑王朝姓拓跋。
就算通过他们其他国家,比如柔然,打听到有拓跋这么一个名称,但面对这个官方国号叫魏,皇室姓元的国家,有必要故意称呼他们为拓跋吗?
所以最合理的一种推测是,拓跋一词源于其部落首领获得的称号或官名,其后代便慢慢开始以这个官名为姓。这种事在北方的草原民族中还是例证的。比如《太平御览》引《十六国春秋·北凉录》就记载了十六国时期的匈奴人北凉,其皇室姓氏的由来:“其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这个左沮渠就是匈奴时期的一个官名,这个官还是世袭的,都是由匈奴贵族须卜氏担任,汉化之后很多人改成了今天的卜姓。
关于拓跋,史书中也是有一些证据的,比如《旧唐书·突厥传》中在介绍阿史那·社尒ěr时说他,“拜为拓设”,这里的拓就是官名的用法。
那是不是说明拓跋一词确实来自突厥语呢?其实也不是。
比如跋(beg)这个词,在突厥语中是找不到词源的,很可能是从其他语言中来的借词。比如今天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其中的巴格(beg)很可能就和拓跋的跋(beg)是一个用法,在波斯语中,是神的意思。
所以我们就给个推测吧,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拓跋最早就是拓跋氏这一支部落祖先的官名或者是称号,后来慢慢变成了他们的姓氏。
而拓跋本身是个复合词,这两个词很可能来源于两个不同民族,甚至是不同语族的语言。
其本来的意思,可能和魏孝文帝自己解释的差不多,土地的主人之类的。
但黄帝之后什么的,就是为给自己的统治找合法性的强行联系了。
至于拓跋氏到底是什么人?
我们就从现代人类学的研究结果中找答案吧。
根据复旦大学一项DNA研究报告可知,拓跋人的染色体类型更接近今天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人(11.11%)、内蒙古海拉尔的蒙古人(9.26%)、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的阿勒泰人(12.50%)和铁列乌特人(9.09%)。和汉族人的相似度非常低。(图)
是黄帝之后,或者说,和汉人同种同源的说法基本就排除了。
同时,从结果中也能看出。距今约5000-3000年前,鲜卑拓跋氏确实是从外贝加尔湖到呼伦贝尔这一地区的土著。这个时间也很符合史书中对东胡活跃时间的记载。
再加上其他一些论文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确定,东胡-鲜卑-室韦确实是继承关系的。
所以,鲜卑就是东胡,而东胡不是匈奴,也不是突厥。
拓跋这一支的祖先也确实是真鲜卑人,只不过名字有可能在和其他民族的交融中,吸收了外来词汇。
在东北地区活跃的鲜卑人,也确实是从外贝加尔迁徙过来的。
那搞清楚拓跋氏是怎么来的了,那他们后来又创造了那些辉煌呢?
他们和柔然的战争又打的怎么样呢?
他们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这些,都要从一个女人讲起了。
关注我,我们下回接着说。
参考文献:
《论拓跋鲜卑之得名》 罗新
《拓跋鲜卑早期史地综考》 陶丽根
《隋代鲜卑遗骨反映的拓跋部起源》 韩昇/蒙海亮
文/王凯迪
拓跋鲜卑是北魏王朝的创立者,也是北方十六国纷乱局面的终结者,在中国中古时代,堪称北方最负盛名的非汉族群。然而,在中国古代历史典籍中,经常将这支鲜卑人归入匈奴后裔之中,甚至直言拓跋就是披着鲜卑名号的纯种匈奴人。那么,拓跋鲜卑真的是匈奴人么?
01.史家探微
在以北方正统观念为历史记载角度的《魏书》与《北史》之中,将拓跋氏祖先拔高到了所谓的黄帝后裔,记载为“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并宣称“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这种说法将拓跋氏归尊为鲜卑正统,且是货真价实的黄帝后裔。
而在南方历史视角下,据《宋书·索虏传》:“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南齐书·魏虏传》:“魏虏,匈奴种也,姓托跋氏⋯⋯“初,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故虏为李陵之后。这种历史表述则有模有样的把拓跋氏的源头追到了汉将李陵为父系的匈奴族属之中。
02.崔浩的说法
关于拓跋鲜卑的匈奴说,其实来源于北魏自身。北魏初年,作为中原汉地大儒的崔浩被太武帝拓跋焘敕令编纂国史。崔浩在国史中“称拓跋之祖,本李陵之胄”,将拓跋鲜卑的始祖直接安放在了汉朝名将的身上。这种说法在北朝大臣中遭到了抵制,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崔浩被杀的“国史之狱”。
后来,“有窃其书以渡江者,沈约撰《宋书·索虏传》仍传伯渊(崔浩)所述。”也就是说,匈奴来自鲜卑的南朝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鲜卑人治下汉人的记述。而这种记述当然也并非是崔浩纯粹的胡编乱造,而是与当时鲜卑内部的族属情况有关。
图/崔浩
03.匈奴与拓跋的紧密联系
既然崔浩在“匈奴说”中大肆强调了匈奴女“拓跋”这支母系力量的重要性,那么调和拓跋与匈奴的关系,强调拓跋与“匈奴女”之间血脉的传承,才是“匈奴说”宣讲的重点。
有可靠证据表明:直到北魏迁都洛阳之际,“匈奴说”在拓跋内部仍未绝迹,这就证明“匈奴说”即使在国史案之后依旧有很大的市场存在,其实暗示了匈奴与拓跋之间的紧密联系所在。
首先,拓跋氏的祖先在东汉末年为檀石槐鲜卑联盟的西部大人,即拓跋推演。而在这之前,匈奴人虽然已经被逐出漠北,但是“匈奴及北单于遁逃后,余种十余万落,诣辽东杂处,皆自号鲜卑兵”。这就造成了匈奴血统从西到东对鲜卑血缘的渗透,处在漠北西部的拓跋部落必然受到这一浪潮的冲击,也难保就是这一混合浪潮的产物。但当时的拓跋部落依旧归属于广泛的鲜卑联盟之中,真正让匈奴族属的力量占据主流则是发生在十六国时期。
什翼犍建国三十九年(苻坚建元十二年,376),前秦发兵攻灭代国,拓跋什翼犍下落不明,很可能被俘虏至长安城中。《魏书·道武帝纪》:“坚军既还,国众离散。坚使刘库仁、刘卫辰分摄国事。拓跋鲜卑的沦陷时代里,实际上是刘库仁、刘卫辰两人将代国的土地和人民一分为二进行治理,其中治理河东代国核心地区的便是刘库仁。
刘库仁系独孤酋长,刘虎一族, 姚薇元先生据以考证:“独孤氏本匈奴族,即《晋书·匈奴传》十九种匈奴中之屠各种。”直到魏太祖拓跋珪重新崛起之前,都是匈奴独孤部的刘库仁管辖拓跋鲜卑余众,并且照料后来的拓跋珪一家,更为明显的是,拓跋珪的母亲所出的贺兰部同样是匈奴部落中的贺赖部。这也就必然造成了本就与匈奴部落关系复杂的拓跋鲜卑产生了集体的“匈奴历史文化”回忆,后世流传的匈奴说便由此而来。
图/北魏壁画
北魏复国之后,匈奴族系的贺兰、独孤等部依旧在北魏的军国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长期霸占后族的位置。因此,匈奴祖先的说法在北魏中期之前依旧广泛活跃在北魏上层并获得大量人群的认可。这种说法既是一种政治选择,也是对拓跋部落内部大量匈奴血亲成为的认可。
图/《独孤皇后》剧照——独孤氏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隋唐早期
参考文献:
1.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
2. 陈勇:《拓跋种姓“匈奴说”的政治史考察》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