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紫微斗数

停灵是什么意思 停灵有什么讲究

发布时间:2024-04-15 15:40:42作者:樱花飘落来源:网友投稿

停灵是什么意思 停灵有什么讲究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丧事花圈上只写“奠”而不写“祭”呢?这2字有啥区别?

现在乡间办事吃席,都是请“专业团队”一条龙服务。搭棚子、桌椅板凳、餐具菜品、仪式娱乐等全部外包,几乎不用自己亲力亲为。

红事棚房上是大大的“囍”字,白事则换上醒目的“奠”字,都是热热闹闹好几天。万变不离其宗的奥义,早被民间朴素的仪式感融会贯通。

过度的“热闹”消解了丧事的沉重,许多老祖宗传下的繁冗流程都被简化了。谈及葬礼,似乎只有现场张贴的“奠”字,还保持着死亡的庄严。

言归正传,同样是表示悼念,为什么灵堂与花圈上只写“奠”而不写“祭”呢?

我们通常都把“祭”和“奠”放在一起说,祭奠、奠祭差不多一个意思。然而在古代,“祭”和“奠”分得很清楚——

死者下葬前的祭祀叫作“奠”,下葬之后的祭祀则称为“祭”。

孔子“梦奠两楹”

“奠”到底什么意思?

有个成语叫梦奠两楹,73岁的孔子梦见自己“坐奠于两楹之间”,预感到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果真“寝疾七日而没”。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宋是殷商后代,所以孔子自称为殷人。殷人的殡丧礼节,会将死者棺木停灵在大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之间。

“奠楹、梦奠”后来就成为对德才者死亡的婉称。这里的“奠”,是安置、停放的意思。

奠字的演变

奠是一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形态像一个酒器放置在平地上。后来的金文演变成上、中、下结构,“酋”,代表精心酿制的美酒;“一”代表桌面;最底下多了两点,像桌子的两条腿。

所以奠的本意就是将酒食等放置‬在‬台面‬‬上‬,用来‬祭祀。

《礼记·檀弓下》中有这么一句:“虞而立尸,有几筵。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啥意思呢?

“虞”是下葬后的拜祭仪式,“几”就是几案,“筵”,指铺在地上的席子。

周礼的下葬仪式中,会找一个与逝者有血亲关系或外貌相似的人,担任“立尸”接受大家祭拜,只有这时才会把几案和席子摆放出来。

在这之前,祭品器物都放置在地面上。因为置于地,所以葬前的祭不叫祭,而叫奠——奠,置也。

人初死入殓暂厝后,需要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这个过程叫做奠。

古人认为,逝者没有下葬之前,他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会用对待生者的礼仪对待他,将棺柩停在家里,准备酒食供奉;下葬之后,才是真正的离世,以活人对待他的礼到此结束,而以鬼神对待他的礼从此开始。

清朝的“朴学大师”孙诒让,对于“奠”的流程有具体的介绍:

“丧礼之奠有十,唯始卒及朝夕奠为小奠,其小敛、大敛、朔月、月半、荐新、迁祖奠、祖奠、大遣奠,并有牲体,为殷奠。”

逝者死亡当天和第五天日出、日落的供奉比较简单,是“小奠”;其余的“八奠”是隆重的殷奠,需要大祭,酒食丰盛,要有马、牛、羊、鸡、犬、猪等牲畜。

一言以蔽之,下葬是条分界线:是奠的结束(给‬死者设‬置祭品‬‬),祭的开始(向‬鬼神‬献上‬祭品‬)。

“祭”都有哪些讲究?

古人把葬前之祭称为“丧祭”或“凶祭”,儒家典籍‬《春秋公羊传》中提到‬,一切的丧祭都叫做奠,虞祭之后的仪式才叫祭。

中华民族素来是“礼仪之邦”,凶礼作为儒家的“五礼”之一,自然非常重视,咱们老祖宗可都是讲究人儿。

祭是吉祭,又细分为虞祭、卒哭之祭、小祥祭、大祥祭、禫祭。

一、虞祭

逝者下葬后的当天中午,治丧的家人就要赶回去举行虞祭。虞有“安”的意思,举行虞祭的目的,是为了让亡灵入土为安。

虞祭要举行三次:葬后的第二天再虞,到了第四天要三虞。

二、卒哭之祭

三虞之后,在百天时开始卒哭祭。这里的“卒”是停止的意思。

古人奉孝,如父母尊长过世,一直到下葬后很久都悲痛不已,因为随时随地想哭就哭,所以叫“无时之哭”。

行了卒哭祭后,就不能这样哭了,不合礼节也太伤神,只需在早晚的时候各进行一次哭奠就‬可‬,称为‬‬“有时之哭”。

三、小祥之祭 

小祥,是指父母尊亲去世后一周年的祭祀活动。

祥,吉也。举行过小祥之祭后,孝子们可以渐渐脱去身上的丧服,换上部分吉服,能吃不加调味的菜和瓜果。

三、大祥之祭 

父母尊亲逝世两周年时,要举行大祥之祭。

孔圣人主张,君子面对亲丧,心情肯定要万分悲痛,而好吃的食物、华丽的衣服,一切娱乐休闲都是享受,太不“孝”了!最少应该悲痛个三年,要吃得差、住得孬、天天哭丧个脸才行。

《搜神记》里就讲过一个叫田琰的西晋人,母亲死后得在她坟边搭个草棚住上三年,只吃粗饭和水,连一句话都不能和妻子说。

官员们如果遭逢父母的丧事,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守孝二十七个月,这就叫“丁忧”。要是敢匿丧不报,被发现了就得革职!

孝子们只有在大祥祭后,饭食才可以吃肉类、加酱醋等调味品。

四、禫祭 

大祥过一个月后是禫祭。祭祀后大宴宾客,这时候漫长的丧事才算大致完成,可以完全除去丧服,能够喝甜酒、听曲乐。

《论语·为政》中有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正因为这种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才形成了咱们独有的丧葬习俗。

可能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祭奠流程琐碎到过于僵化,但正是基于这种礼法的约束力,才令以血亲关系为连结的家族组织纽带不断,才构建了封建社会稳固的秩序和制度。

写在最后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其实归根结底,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在形式中赋予的精神寄托。

死亡并不是我们与亲人交往的终点,祭奠便是对于亲人深沉的追思,给生的人一些牵挂的希望,慢慢接受生命的离逝。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于故去的亲者,我们终此一生也并不淡忘,这便是“追远”。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怀庆民俗(人生礼仪)之——葬俗 三、停灵

三、停灵

根据逝者生辰八字或去世日期等情况,由阴阳先生“看”过之后,决定停灵日期,有三天、五天或七天不等,一般上不超七天。

老人过世,孝子们要穿孝衣,裱白鞋。

儿子辈的孝子头戴白布做的倒扎帽,帽前边缀长方形麻包片一块,再缝上未经轧过的棉花,要求含九个籽,俗称“九籽棉”。身穿丈六白布做的孝衣,腰系青麻批儿,白裤扎裤腿。

女婿们都要披幅布。一般上用一丈六尺白布叠成长条,从胸前斜披在肩上。

孙子辈们只穿白孝上衣,头戴白孝帽即可,有的还在孝帽上缀上红线或头上勒红绫,以示辈分区别。

孝子们都要脚穿按规矩裱制的白鞋。若父母均已过世的孝子鞋要鞋脸、鞋帮全裱,若父母一方仍健在的孝子鞋只裱前半截。假如因疏忽大意该裱半截的而全裱了,那就乱了大礼,是在咒仍健在的父亲或母亲,是会被人指责和笑话的。

老人过世,要停灵,孝子们都要戴孝守灵。

灵前设有香案,摆放有逝者的遗像、祭祀供品、香炉。守灵时,灵前要点长明油灯,长明灯是为逝者的灵魂照明引路的。按旧俗,灯火是绝对不能熄灭的,直至出殡。据说灯灭一次,逝者会在黄泉路上摔上一跤。

守灵时,子女用正方形的白纸两角对折,尖角朝上,用麻批儿系在头上;侄儿们是两边对折呈长方形系在头上,以示远近有别。

孝子们守灵的排列顺序是男女分别排列于逝者左右两侧,长幼有序。男孝子列于灵床左侧,女孝子列于灵床右侧。长子、长媳在前,余孝子按顺序排列于后。若非特殊情况,长子及长媳的位置是不可取代的。

出纸。一般在出殡前夜,男性孝子们还要到村内主街的十字路口,焚烧纸钱,哭拜一圈,俗称“出纸”。

为什么人死了要停尸3到7天,其实不全是迷信,原因太令人心酸

相信在很多农村地区,都有停尸的风俗习惯,不过现在实行了火化政策,基本上第二天,甚至当天就要送去火化了,在土葬时期,都是要停尸三天左右的,古代的时候,甚至要停尸七天。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就是我奶奶在临终之前,吩咐我爸爸,在她死后要在家里面停放,因为停尸这种风俗习惯,在老人的心里面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哪怕如今是火化了,很多的风俗都在改进。

但是你知道吗?停尸三天可不全是迷信,因为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教训,而且不但要停尸,还要盖黄纸,这些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不完全是迷信而已,得知真相后或许还令人特别的心酸,或者佩服古人的智慧!

一开始要停尸七天,因为跟头七有关,到底什么是“头七”?

其实一开始古人规定是过了“头七”才可以下葬,那到底什么是头七呢?

因为古代的习俗特别多,生死可是第一大事,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因为死亡就代表结束,很难有人做到不恐惧不重视的,但是人死了之后,一开始要过了头七才可以下葬,家属还要披麻戴孝,表达对亲人的敬意和思念。

很多人都听说过头七,不过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头七,具体指的是什么?根据老人的讲述,头七也就是人死后的第七天,因为古时候科学比较落后,古人对很多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所以他们比较迷信,认为人死了之后还有另外的世界,到了第七天的时候,魂魄就要回家看看。

哪怕是人死了,他们也会舍不得离去,特别的思念家乡和亲人,但是“人鬼殊途”,人们特别的害怕这些传说中的东西,天黑了就要赶紧上床睡觉,不敢出来巡视,还有些风俗就是要准备好吃好喝的,让故人回来的时候有东西吃,否则的话,他是会生气的。

这种传闻被迅速的传开了,所以人们要停尸七天,才敢下葬,既然大家都这样做,很多人都会深受影响,因此,这种风俗也就流传了下来,反正也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到了现代社会了,人们知道人死了就是死,不可能还会有另外的世界可以生活,再说停尸七天也容易让遗体,因此就取消了这种风俗。

不过在以前还有一个改变,就是从七天变成了三天,为何会变成了三天呢?其实这跟扁鹊有关,而且不仅仅是迷信而已,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停尸三天跟扁鹊有关

这种习俗从东周就开始了,相传神医扁鹊有一天来到了虢国,他见到这里的人都阴沉着脸、表情凝重,就好像是遭遇到了重大的创伤一样,令扁鹊感到特别的奇怪,于是拉住了一个人,经过仔细的询问,才知道原来是他们爱戴的太子死了,所以举国上下都陷入了哀痛之中。

可是太子年纪轻轻的,怎么就会突然死亡了呢?他怀着好奇之心,又询问了太子的死因,原来太子是因为血气不通,血气在体内积累过多暴毙而死,扁鹊可是有着神医的名号,他觉得事有蹊跷,非要去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因为有些时候这种情况是还可以救活的。

于是赶紧去到了皇宫里,跟大王说明了情况,大王也二话不说,赶紧让他查看,毕竟那可是他的宝贝儿子,扁鹊说如果还有温度的话,是可能被救活的。

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太子腹股沟处,真的还有一定的温度,于是他就赶紧拿出针插在了太子的穴位上,这样他的气血就被疏通了,太子居然奇迹般的“复活”了,在场的人看了特别的吃惊,对扁鹊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经过他的解释,人们才明白过来,接着消息也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

太子还能被救活,除了是机缘巧合之外,还要感谢大王没有把他及时的埋葬,要不然的话就会酿成惨剧,如此看来,太子并没有彻底的死亡,因为一个人真的死了,是不可能被救活的,要是太子被埋到地下的时候才醒来,那可真的太凄惨了,会被活活闷死的,大王和众大臣想想都觉得后怕,扁鹊也把这些利害关系告知了人们。

从此之后,这个消息就迅速的传开,人们觉得一个人虽然表面上看着死了,但是还有被救活的可能,所以不能立刻下葬,其实这是假死,古代的医疗水平又落后,假死的人,他们是无法分辨的,所以通过停尸的方法,就能让假死的人,避免被活埋!

之所以要改成三天,是因为七天的话,早就腐烂发臭了,所以三天比较合适。

而且盖黄纸的作用更大

停尸的期间还要盖上一张黄纸,这张黄纸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大,主要有以下两点

01、减少恐惧感

人死亡后身体的机能就会停止,于是就会发生改变,脸色变得苍白无力,让人看了十分的害怕,而且古代停尸的时间又那么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尸体就会变得越来越恐怖,通过盖上一张黄纸,就能够减轻人们的恐惧感,同时也保留了死者的尊严,因为没有人愿意自己凄惨的模样被大家看到。

02、防止假死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防止人假死,因为假死的人是很难看出来的,不过他还有微弱的呼吸,放一张黄纸盖在他的脸上,呼气的时候,纸就会被吹起来,毕竟黄纸质量非常轻,这样人们就知道他还活着了!

所以说停尸三天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古代的时候医疗技术不能跟如今相比,既然难以发现,那么可以通过停尸三天,来防止假死,就算有假死现象,被救过来的概率才会更大,如果人一死就下葬了,那么有没有假死都不知道!

真正的死亡,不能单凭心跳和呼吸来查看,只有发生了脑死亡,才是不可逆转的,有些人表面上看着他的心跳都停止了,但是经过抢救,还能让心肺复苏,如果脑死亡都发生了,才回天乏术!

停尸三天除了防止假死,还有见最后一面的作用。

除了防止假死之外,还有悼念和奔丧的作用。人死了是非常令人难过的事情,也是人情感上的一种表现,因为一旦下葬了,就意味着再也见不到了,所以要让亲朋好友来见他最后一面,举行悼念仪式,再说古时候交通不发达,出行基本靠走或者骑马,但是有几个人买得起马?也没有电话可以通知。

如果女儿嫁的比较远的,去通知她来回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假如不停尸的话,他们过来或许就见不到最后一面了,这样是非常遗憾非常难过的,有的儿子在外面做官,也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赶回来,我们中国人都讲究见最后一面,因为那可是自己最亲的人,死的时候不在身边,就很遗憾了,要是埋了都不知道,就更加的悲痛欲绝了!

最后总结

所以说停尸不仅仅是迷信而已,还有一个非常心酸的原因,因为古代没有仪器来检查,经常会出现误判,让一些假死的人被活埋,后来发现了这种现象,就采取了停灵的方法,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如果还没有反应,也就可能是彻底的死亡了,否则就有可能苏醒过来,避免造成一些悲剧。

就算是在当今社会都还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个老人死亡了,被放在棺材里面,谁知道第二天居然不翼而飞了,还把人们吓得不轻,原来她根本没有死,半夜的时候肚子饿,推开棺材去厨房找吃的,因此,假死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古人选择停尸,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土葬风俗中,棺材入土后阳先生需做一件事,听上去十分玄乎!

棺材下葬时的讲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谈了“土葬墓穴位置安排”、“土葬挖坑的讲究”,这篇来说一下整个葬礼中最关键的过程——棺材坐堂。这所谓“坐堂”,就是将棺材放进挖好的坑中,堂谐音“塘”,塘即“坑”。

坐堂虽是降棺入坑,但不能说“降官(棺)”或是“落官(棺)”什么的,那样晦气,官哪能降呢。而“坐堂”则是当官的意思,讨个口彩。

(棺坐堂)

墓穴安排和挖坑都有很多讲究,而讲究更多的是如何将棺材放进墓穴中。挖坑相对简单些,棺入坑要复杂,讲究也多。棺材抬到墓地,由阴阳先生拿出罗盘,看针定准“山向”,接下来就看抬棺那班杠夫了。

杠夫的班头称为“杠头”,在过去北京,杠头与众不同之处是手 拿响尺,这响尺是一种类似梆子的敲打指挥工具,杠头一打响尺,杠夫开始安排了。棺材抬到墓穴旁后,杠头便开始做棺材下葬安排。杠夫在坑口上,先顺放两根大杠。

(清慈禧太后下葬时,杠夫统一着装)

当阴阳先生宣布吉时到,杠头指挥杠夫将杠绳拴好的棺材移至坑口,杠绳的另一头绕在杠上,以为滑车。棺放下放时要注意的是,要调好棺材的方向,如果坑是南北向的话,棺材也要顺着坑的方向,大头(遗体首部所在一端)朝北,小头(遗体脚部所在一端)朝南,与在家停灵的方向刚好相反。

把棺材往墓坑里放,就是技术活了。

杠头会将杠夫分成两部分,多数人在坑上,负责放棺;至少有两人会下到坑底,负责接棺。

(旧时民间杠夫)

如果亡人生前是富贵、官宦之人,其棺材往往大而沉重,抬棺要用48人(48杠)或64人(64杠)的大杠,这样的大棺一般须使用八根杠绳系住棺材,往坑内慢慢下放,老北京称为“八把花”;如果在棺材两头的四个角上,各用一根绳,这叫“口花”。棺材轻的,用两根或四根绳子即可,将绳子直接从棺底穿过,这叫“腰花”。

因为杠绳一抖一松,故将棺材往下放称作“抖花”。我在苏北老家见到情形相对简单,一般都是腰花,绳子捆好棺材后,绳子互挽在大杠上。将棺材抬到坑口上,慢慢放松绳子,棺材便会缓缓地落下,直到平稳地放到坑底。

(准备入坑)

抖花时得小心谨慎,有经验的杠夫会把大绳往腰里一挎,左手握绳,脚蹬在坑口的杠上,听杠头的指挥口令走——

“八把花抬头”——意思是棺材要往下放了,作好准备;

“抖花”——绳松一松,棺材放下放;

“口花吃紧”——棺材两头四角系绳的杠夫要拉紧绳子;

“八把花全散”——棺落定后及时把从杠绳抽出来。

已在坑底的杠夫见棺往下落,得全神贯注,要不时调整棺材的平衡,保证棺材平稳下行,不能失衡。万一坐堂过程中出现不平衡,头高头低的,歪了斜了,那是十分不吉利的,主家会找茬讨说法。

(棺达墓地)

如果见哪头低了,坑底杠夫要用肩将棺材低的一头撑起来;如果棺材幌动,要赶紧制住,用脚登或膝盖顶住,不让棺材与坑沿碰上,这叫“登坑下葬”。

要注意提,在棺材开始往下放的时候,吹鼓手要立即动起来,鼓乐大作。棺材坑底放平后,一声大锣,乐止。至此,在丧礼中有重要作用的乐队就完成任务了,吹鼓手可以收搭器材、行李告退。

(棺材抬到坑口,准备入葬)

棺材落到坑底后,坑底的杠夫会用身体顶、脚蹬,调整好位向,让棺材坐实、摆正。这下是不是就可以填土埋棺了?不可以,在埋之前,阴阳先生还必须最后做一件事,对棺材座向进行校验,看是否与之前定好的吉利山向一致,不得偏离。

这个校验过程,叫“找中”。

如何“找中”?“中”在哪?挖坑时,已找出了坑底的“中”,这“中”实是一条中线,是棺材摆放的方位朝向。“中”与坑两边等距。阴阳先生找“中”,就是在棺材盖上找出棺材的“中”,这“中”与棺材盖的边等距。两点一线,贴上红纸条做为标记。

(出殡途中)

找好“中”后,阴阳先生会拿出装有米一类谷物的瓷盘子,将罗盘放在上面,让指针朝向与“中”线重合。

接着,阴阳先生由主家一人配合,从棺头拉一根线到棺尾,这线叫“卧线”。卧线与罗盘指针、中线是一致的,卧线从棺材两头垂下去,线上挂有坠子(铜钱),直垂坑底。如果棺材刚好摆在正“中”位置,这个线坠就必然落在坑底的“中”线上,术语叫“三线归一”。

(入葬)

“三线归一”就说明,棺材摆放到位,完全坐堂了——术语叫“正位”。如果三线不一致,要对棺材进行调整,直到“三线归一”。如果要调整的幅度比较大,有时要用杠子撬棺。

“三线归一”了,阴阳先生便要请亡人本家年长者出来验视了。老北京的阴阳先生要对主家主事者说:“爷,您看,三线归一,天地相合。您吉祥普照啦!”

(入葬)

主家主事者点头说“好”,阴阳先生与拉线的一起,把卧线扯断。到时,阴阳先生的任务完成了,主家主事者会拿出准备好的黄包——用黄火纸包的现金,谓之“喜钱”,塞给阴阳先生,当报酬。

下面的事情就是填土埋棺了,也有很多讲究。这会以后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继续聊。

(注,图片部分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