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曰:“生生之谓易”。
一年冬去春来,太阳东升西落,世间万事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
顺天时而为, 接地气而活,便把握了顺应天道的人生智慧。
01
【子时】夜半(23时至01时)
夜半,是两天的临界点,地支名为子时,又称子夜、中夜。
鼠,在这时间最活跃,会悄悄出洞活动。
“古历分日,起于子半”,子时,有孕育之意。
此时的天空,黑得最为纯粹,孕育新的白昼。
睡眠,是培植元气的最好方式,孕育元气满满的新一天。
02
【丑时】鸡鸣(01时至03时)
丑,本意为“扭”,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
古时,农家在丑时会起身喂牛。
古代秉烛夜读的士子,在此刻也释卷酣睡了,万籁俱静,是天地间最安静的时刻。
丑时,肝经当令,人卧则血归于肝,令人体精气生发。
最好的状态,当是在深度睡眠之中。
03
【寅时】平旦(03时至05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夜日交替,太阳即将露出地平线。
熬过黑暗,天蒙蒙亮,老虎也蠢蠢欲动。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城门一打开,城市就醒来了。
小贩挑着担子进城,赶路的士子和商人,也经由城门向目的地进发。
这个时辰,属于那些勤劳坚持,热爱生活的人。
04
【卯时】日出(05时至07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太阳冉冉初升,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
古时,农夫开始耕作,官员要上早朝,清点人数,称“点卯”。
晨光初露,应于这个时辰起床,看天气寒暖穿衣。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是生活最本真的面目。
05
【辰时】食时(07时至09时)
食时,又名早食。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食两餐,且早饭是主餐。
此时易起雾,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之时。
中医认为,辰时胃经当令,此时,早饭对身体来说,便如同春雨一样珍贵。
早餐一定要在辰时吃,且“早宜粥,宜淡素”。
饭后,心情愉悦地开始做事,不为小事动气。
06
【巳时】隅中(09 时至11时)
隅中,又名日禺,临近中午,大雾散去,艳阳当空。
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造字时,“巳”被画成了蛇的象形。
此时的古人,艳阳清风,诗词歌赋,不亦乐乎。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正是一天中第一个黄金时段,工作效率最高。
以最饱满的精气神,做一天中最重要的事。
07
【午时】日中(11时至13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太阳运行到天宇之中,阳气达顶点,阴气渐生。
《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
上古时候,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作为到集市交易的标志。
古人认为,此时动物们都休息了,只有马还在集市上为人服务。
午时天地气转,心经当令,宜休息吃午餐,饭后小憩,静坐,安神养心。
08
日昳(13时至15时)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日过中天,渐渐往西跌落。
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乾,正是放羊的好时光。
此时的古人,身体已得食物滋养,便开始读史明智,鉴以往知未来。
经过午时的小憩,会感觉清爽,做事也游刃有余。
这是一天中的第二个黄金时段,时不再来,应高效工作。
09
【申时】哺时 (15时至17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秦汉时期,人们只吃两餐,申时是吃第二餐的时间,故名“哺时”。
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叫声最为清亮。
在这一天中最为惬意之时,或闲坐室内,或信步庭外,随心所欲的吟诵,不失为消遣时光,享受生活之美事。
10
【酉时】日入(17时至19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日落时分,天地间有种磅礴的宁静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古人将“日出”和“日入”作为劳动和休息的标志。
鸡开始归巢,忙碌一天的人开始返家。
“宜晚餐勿迟,量饥饱勿过”,晚餐不宜过晚,不要过量。
饭后,静坐反思,收纳天地之精神。
11
【戌时】黄昏(19时至21时)
太阳已经落山,万物朦胧,天地昏黄,故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
天地清静,万物收敛,人们临睡之前,带着狗巡视一番。
白天的事已做完,黄昏一到,人易感伤,感叹光阴易逝、人生多舛。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黄昏宜约会,男女之情,亦或朋友之约,只为对抗人生中最深的孤独。
12
【亥时】人定(21时至23时)
人定,又名定昏,天地悄然,一日忙碌,至此可歇。
据说,这时候猪睡得最香甜,发出鼾声最响亮。
人定,就是人静。切勿心浮气躁,清空心中一切杂念,让血液归心,以获安宁。
泡泡双脚,做深呼吸,避免剧烈运动和大量饮水。
此时安眠休憩,百脉可休养生息。
儒风君说: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时辰,不只是周而复始的轮回,更演绎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一天,一年,一生......
把握了一天的十二时辰,也就把握了人生。
有书君语: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点击链接,即可参与活动
大家知道古人没有手表、手机,是怎么分辨时间的吗?答案是通过纪时法“十二时辰制”。现代有24小时制,其实古代也有专属的纪时法——“十二时辰制”。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两个小时。早在西周的时候,古人就有时间的概念了,但是到汉代,人们才统一以“十二地支”为序来表示十二时辰,而且给每个时辰都赋予了优雅别致的名字,从十二时辰的名字也能看出古人一天的生活。本文将分别为大家讲解中国古代十二时辰中每一个时辰相对应地支、时间、作息活动等相关内容。
十二时辰之夜半(yè bàn)夜半,也叫“子夜、中夜”,用地支表示为“子时”(zǐ shí),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对应时间为23:00-1:00。成语“夜半三更”就与这个时辰有关。顾名思义,在这个时辰,大家基本上就休息了,而趁着人们睡着后,老鼠就偷偷摸摸出来找吃的了。
十二时辰之鸡鸣(jī míng)鸡鸣,也叫“荒鸡”,用地支表示为“丑时”(chǒu shí),对应时间为1:00-3:00。
“鸡鸣”一词作时间使用,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一句。到这个时候,通常天开始慢慢变亮,鸡也在这个时间段开始打鸣。而家养的牛习惯夜间吃草,农户就需要在这个时候起床为它们添加草料。
十二时辰之平旦(píng dàn)平旦,表示“黎明、早晨”,用地支表示为“寅时”(yín shí),对应时间为3:00-5:00。
《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旦之气”,是迄今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平旦是夜晚与白天的交替之际,天蒙蒙亮的时刻,人们逐渐从睡梦中醒来。熬过了黑暗,终于迎来新的一天,也寓意着新生和希望,催人奋进。正如陆游诗里所写:
《晨起》
宋 · 陆游
老尚贪书课,黎明即下床。
不惊天乍冷,更觉意差强。
蟾滴初添水,螭炉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开卷就窗光。
十二时辰之日出(rì chū)日出,也叫“日始、破晓、旭日”,用地支表示为“卯时”(mǎo shí),对应时间为5:00-07:00。
日出一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这个时候是古代官员上朝时间(公务员出门打工),官员来到衙门,首先要清点人数,因为点名时恰好是卯时,所以“点卯”一词就被用来表示上班报到,一直沿用至今。而普通人则是日出而作,开始一天简单的劳动生活。
十二时辰之食时(shí shí)食时,又叫“早食”,用地支表示为“辰时”(chén shí),对应时间为7:00-09:00。
“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便已出现了,顾名思义,这是到该吃早饭的时候了。要知道咱们现在的人通常一天会吃3顿饭,但是汉朝时期,民间一天只吃两顿饭,而且还是以早饭为主餐。
十二时辰之隅中(yú zhōng)隅中,也叫“日禺”,用地支表示为“巳时”(sì shí),对应时间为9:00-11:00。“隅中”一词最早出现于《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这会儿,是我们一天中的第一个黄金时刻,工作效率最高、状态饱满,像小朋友在这会儿,就是坐在学堂里读书写字。
十二时辰之日中(rì zhōng)日中,也叫“日正、中午”,用地支表示为“午时”(wǔ shí)对应时间为11:00-13:00。最早“午时”是人们去集市交易的时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这个时候,也是午餐和午休的时间;古代人们忙着赶集,等到烈日当空,非常炎热的时候,才会停下手头的事情,休息一阵再开始下午的劳作。
十二时辰之日仄(rì zè)日仄,又叫“日跌、日央”,用地支表示为“未时”(wèi shí)对应时间为13:00-15:00。到日中时人们会有些困沌,到日仄时,大家逐渐褪去睡意,恢复精力。
十二时辰之哺时(bǔ shí)哺时,也叫“日铺、夕食”,用地支表示为“申时”(shēn shí),对应时间为15:00-17:00。这个时间是大家吃第二顿饭的时候,古人吃完饭也会出门散散步、消消食。
像杜甫诗句里提到,“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白居易也说,“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虽然日光西斜,但也要享受这大好时光呀。
十二时辰之日入(rì rù)日入,表示“日落、日沉”,用地支表示为“酉时”(yǒu shí)对应时间为17:00-19:00。这时太阳落山,天色渐黑,人们开始收工返家。因此,《庄子·让王》中才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说法,“日出”和“日入”分别表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
十二时辰之黄昏 (huáng hūn)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所以称之为“黄昏”,也叫“日夕、日暮”,用地支表示为“戌时”(xū shí)。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屈原,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黄昏是一天中最闲适的时候,就像咱们现在大多会在这个时候看看书、刷刷剧,古人也会在这个时刻安静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享受一天中最后的惬意。说起黄昏,人们也会想起欧阳修的那句“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
宋 ·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十二时辰之人定人定,也叫“定昏、夤[yín]夜”,用地支表示为“亥时”(hài shí),对应时间是21:00-23:00。这是十二时辰中的最后一个时辰,是安歇入眠的时刻,正如《孔雀东南飞》中写道:“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总结以上就是中国古代十二时辰的全部内容介绍,十二时辰是中国先民们的大智慧,虽然大家已经习惯于现代的24小时制,但也要了解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可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时间桃花源”。
目击陨石,是指被人看到坠落并找到的陨石,根据国际陨石学会网站的数据,截至目前中国境内的目击陨石一共是71个,其中包括Yc(确认为目击,Confirmed fall),Yp(很可能为目击,Probable fall),Np(发现型,可能为目击,Find, possible fall),Nd(发现型, 不确定为目击,Find,doubtful fall)。
中国古籍中天上掉陨石的相关记录很多,但是很可惜,古代的陨石没有一块保留至今。例如:
《竹书纪年》记载:夏禹八年夏六月,“雨金于夏邑”,距今已有4000多年。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里记录更为详细: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中国古代这方面的记录非常多,可以查看《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这本书。
中国近现代真正有目击、有实物的陨石记录是从1890年的建始铁陨石开始,根据国际陨石学会网站的数据,截至目前中国境内的目击陨石一共是71个,见下表(按省份排序):
序号 | 名称/类型/质量 | 降落年份 | 地点 |
1 | 当涂陨石(Po-wang Chen),LL,665 g | 1933 | 安徽 |
2 | 毫县陨石(Bo Xian),LL3.9,7.5 kg | 1977 | 安徽 |
3 | 阜阳陨石(Fuyang),Stone-uncl,2.5 kg | 1977 | 安徽 |
4 | 天长陨石(Tianzhang),H5,2.23 kg | 1986 | 安徽 |
5 | 导河陨石(Nan Yang Pao),L6,52.9 kg | 1917 | 甘肃 |
6 | 阳江陨石(Yangchiang),H5,20 kg | 1954 | 广东 |
7 | 岩庄陨石(Yanzhuang),H6,3.5 kg | 1990 | 广东 |
8 | 安龙陨石(Anlong),H5,2.5 kg | 1971 | 贵州 |
9 | 清镇陨石(Qingzhen),EH3,2.6 kg | 1976 | 贵州 |
10 | 花溪陨石(Huaxi),H5,1600 g | 2010 | 贵州 |
11 | 任丘陨石(Renqiu),L6,355 g | 1916 | 河北 |
12 | 饶阳陨石(Raoyang),L6,4.91 kg | 1919 | 河北 |
13 | 武安陨石(Wuan),H6,50 kg | 1986 | 河北 |
14 | 兴隆泉陨石(Xinglongquan),L3,2 kg,*Yc | 2008 | 河北 |
15 | 武陟陨石(Wuzhi),Stone-uncl,未知 | 1931 | 河南 |
16 | 信阳陨石(Xingyang),H6,75.5 kg | 1977 | 河南 |
17 | 渑池陨石(Mianchi),H5,1100 g | 1980 | 河南 |
18 | 老城镇陨石(Laochenzhen),H5,14.25 kg | 1987 | 河南 |
19 | 肈东陨石(Zhaodong),L4,42 kg | 1984 | 黑龙江 |
20 | 兰西陨石(Lanxi),L6,1282 g | 1986 | 黑龙江 |
21 | 府河陨石(Fuhe),L5,23 kg | 1945 | 湖北 |
22 | 恩施陨石(Enshi),H5,8 kg | 1974 | 湖北 |
23 | 枣阳陨石(Zaoyang),H5,14.25 kg | 1984 | 湖北 |
24 | 随州陨石(Suizhou),L6,260 kg | 1986 | 湖北 |
25 | 京山陨石(Jingshan),H5,2.3 kg,*Nd | 2006 | 湖北 |
26 | 常德陨石(Changde),H5,1810 g | 1977 | 湖南 |
27 | 茶峒陨石(Chadong),L6,3.7 kg | 1998 | 湖南 |
28 | 荷叶塘陨石(Heyetang),L3,2.5 kg | 1998 | 湖南 |
29 | 洮南陨石(Taonan),L5,3.85 kg | 1965 | 吉林 |
30 | 双阳陨石(Shuangyang),H5,3.9 kg | 1971 | 吉林 |
31 | 敦化陨石(Dunhua),Stone-uncl,未知 | 1976 | 吉林 |
32 | 吉林陨石(Jilin),H5,4 t | 1976 | 吉林 |
33 | 曲家陨石(Quija),H,17.45 kg | 1990 | 吉林 |
34 | 松源陨石(Songyuan),L6,36.9 kg | 1993 | 吉林 |
35 | 丰县陨石(Fenghsien-Ku),H5,82 g | 1924 | 江苏 |
36 | 如皋陨石(Min-Fan-Zhun),LL6,5.5 kg | 1952 | 江苏 |
37 | 东台陨石(Dongtai),LL6,5.5 kg | 1970 | 江苏 |
38 | 射阳陨石(Sheyang),L6,605 g | 1976 | 江苏 |
39 | 溧水陨石(Lishui),L5,498 g | 1978 | 江苏 |
40 | 启东陨石(Qidong),L/LL5,1275 g | 1982 | 江苏 |
41 | 南通陨石(Nantong),H6,529 g | 1984 | 江苏 |
42 | 寺巷口陨石(Sixiangkou),L5,630 g | 1989 | 江苏 |
43 | 余干陨石(Yukan),LL6,4.8 kg | 1931 | 江西 |
44 | 庄河陨石(Zhuanghe),H5,2.9 kg | 1976 | 辽宁 |
45 | 光明山陨石(Guangmingshan),H5,2.91 kg | 1996 | 辽宁 |
46 | 郑家堡陨石(Zhengjiabu),H5,17 kg,*Np | 1982 | 辽宁 |
47 | 巴林陨石(Palinshih),Iron,18 kg | 1914 | 内蒙古 |
48 | 吉兰泰陨石(Jartai),L6,20.5 kg | 1979 | 内蒙古 |
49 | 西乌珠穆沁陨石(Xi Ujimgin),L/LL6-an,5.9 kg | 1980 | 内蒙古 |
50 | 东乌珠穆沁陨石(Dong Ujimqin Qi),Mesosiderite,128.8 kg | 1995 | 内蒙古 |
51 | 内蒙古陨石(Inner Mongolia),L6,3 kg | 1963 or 1962 | 内蒙古 |
52 | 西宁陨石(Xining),L5,100 kg | 2012 | 青海 |
53 | 班玛陨石(Banma),L5,10.05 kg,*Yc | 2016 | 青海 |
54 | 菏泽陨石(Hotse),L6,180 g | 1956 | 山东 |
55 | 莒南陨石(Junan),L6,950 g | 1976 | 山东 |
56 | 广饶陨石(Guangrao),L6,1900 g | 1980 | 山东 |
57 | 鄄城陨石(Juancheng),H5,100 kg | 1997 | 山东 |
58 | 宁强陨石(Ningqiang),C3-ung,4.61 kg | 1983 | 陕西 |
59 | 马子川陨石(Mazichuan),Diogenite,3.28 kg,*Yc | 2016 | 陕西 |
60 | 长兴岛陨石(Changxing),H5,27.9 kg | 1964 | 上海 |
61 | 剑阁陨石(Jiange),H5,222 g | 1964 | 四川 |
62 | 建始陨石(Jianshi),Iron, IIIAB,600 kg | 1890 | 湖北 |
63 | Tulung Dzong陨石(Tulung Dzong),Stone-uncl,未知 | 1944 | 西藏 |
64 | 古姆陨石(Gumu),H6,39 kg,*Np | 2018 | 西藏 |
65 | 七泉湖陨石(Qiquanhu),Eucrite,847 g,*Yp | 2021 | 新疆 |
66 | 路南陨石(Lunan),H6,2.52 kg | 1980 | 云南 |
67 | 广南陨石(Guangnan),L6,未知 | 1983 | 云南 |
68 | 施甸陨石(Shidian),CM2,1809 g,*Yc | 2017 | 云南 |
69 | 曼桂陨石(Mangui),L6,50 kg,*Yc | 2018 | 云南 |
70 | 宁波陨石(Ningbo),Iron, IVA,14.25 kg | 1975 | 浙江 |
71 | 东阳陨石(Dongyang),H5,230 g | 2002 | 浙江 |
参考资料:国际陨石学会网站,《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
作为电热毯的升级版产品,水暖毯最近两年开始有一种崭露头角的感觉,不少朋友都蠢蠢欲动,想要给家里安置一下。但和电热毯不同,很多人对水暖毯的认知几乎为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甚至有部分人人认为水暖毯就是“智商税”。
作为一个正在使用水暖毯的用户,今天就围绕“水暖毯是智商税吗?哪个牌子质量好?用惯了电热毯,需要换吗?”这几个问题简单来聊聊。
关于水暖毯简单来说,水暖毯是一种通过水循环取暖的设备,其通过使用主机将水加热,然后通过贯穿内部的水管将热量传递给人体,最后回到主机再次加热,如此循环,有点类似于我们家中使用的“地暖”,原理是比较类似的。
水热毯的优点在于其与电热毯相比更为舒适,不会过于干燥,而且隔绝了电源,没有触电漏电的风险和辐射问题,非常适合老人和孕妇使用;支持水洗,不易损坏,而且控温准确,能够节省电力;不过作为前沿技术产品价格较高,而且需要定期往里面加水。
对于选购水热毯的建议,适合小孩、老年人、孕妇使用,或者不喜欢电热毯过于干燥的使用体验感,建议选择水暖毯。在选购水暖毯时,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安全性、舒适度、能耗、品牌信誉、用户评价、尺寸和保修期等因素,以确保选购到合适的产品。
综上所述,水暖毯并不是智商税,用惯了电热毯的朋友,如果不喜欢电热毯过于干燥的使用体验感,建议更换为水暖毯。
关于品牌之选综合品牌影响力、用户满意度、市场份额、品牌性价比等因素来看,史密斯、彩虹、海尔三大品牌可以优先考虑,旗下水暖毯均拥有可靠品质、优良设计,以及合理定价。
史密斯3.0全新水暖毯
采用进口BLDC变频水泵的先进产品;水泵搭载陶瓷轴心和防震架泵体设计,静音效果和升温速度表现出色;搭载精准温控的进口CPU,使用简单方便;使用航空材质水箱,耐温高达147℃,经久耐用。
同时其采用高档席梦思面料和五重结构设计,几乎感觉不到内部管路的存在;最底部的微吸盘防滑底衬起到耐脏、耐磨、防滑的作用。此外还有倾倒断电保护、恒温功能、放热保护等15重安全防护;支持烘被和除螨,是一款适合一年四季使用的优秀产品。
彩虹水暖毯D173
彩虹水暖毯D173具有许多令人惊叹的特点,能够在五分钟内快速加热,无需长时间等待;采用防回水硅胶塞设计,有效防止水回流,使用更便捷、省心;采用高支高密磨绒布面料,亲肤绵软,平滑柔顺,带来舒适的触感。
同时其使用了DC直流电机,噪音小,寿命长;而且当温度升至65℃时会自动开启高温加热除螨模式,有效杀灭螨虫,保护健康;使用食品级PVC软管,舒睡不硌人。
海尔水暖毯HBC-B107
海尔水暖毯HBC-B107采用加厚无胶弹性床垫,软硬适中,体感舒适,面料添加了抑菌竹炭纤维,有效呵护健康肌肤‘S形加长PVC水管排布密集,加热十分均匀,采用开槽埋管工艺,不硌身体;支持超12小时自动断电功能,对老年人和儿童特别友好。
同时其主机接口处采用双向自锁卡扣接头,轻松快插防漏,拔下时主机和床垫也不会漏水;BLDC无刷直流泵和悬浮式固定结构设计使噪音减震,低噪运行;LCD显示屏可显示时钟和温度,还具有定时和记忆功能;先进的BLDC无刷直流泵和悬浮式固定结构设计,噪音和震动减少到最低等等。
侃哥叨叨在选购水暖毯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产品的安全性、舒适度、能耗、品牌信誉、用户评价等因素,以确保选购到适合自己使用的水暖毯。同时对于广告和促销信息,消费者应该保持理性,不要被夸大的宣传所迷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注:文中图片部分来自官网搜索,侵权删图;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