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邹姓的历史名人 邹姓男宝宝取名

发布时间:2024-04-14 12:42:41作者:行尸走肉来源:互联网

邹姓的历史名人 邹姓男宝宝取名

本文目录一览:

邹氏是怎么来的,这里有最全的介绍,99%的邹家人都转了

邹字来源

《说文解字》:邹,指春秋时鲁国驺县,即古时的邾娄国,颛项帝的后裔受封在此。驺是主管宫室或宫府养马及驾车的人。

刍,本义是割草,其甲骨文字形是左边为一株断裂为两处的小草,右边是一只手。草是用来饲养牲畜的。驺是一种兽,生活在北方一带的古兽。

邹人的先祖有虞氏是崇奉驺虞,即驺为氏族仁兽图腾,这种兽到汉朝末已不见于文献记载,可能已经灭绝了。

邹氏简介

邹姓,中华姓氏之一,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位,源流很多,有一支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

舜擅长占卜预测,亦称姚舜。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是商朝的诸侯国,姓名名典《姓觽》:“邹国,舜后,姚姓。

西周初有一支源于子姓,是商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弟弟微子仲食邑于邹邑的后人,是为主要来源,是“以邑为氏”邹氏。

邹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舜擅长占卜预测,亦称姚舜。姚地大概在今河南濮阳西的濮城镇。 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

明朝姓名名典《姓觽》:邹国,舜后,姚姓。 是殷(商朝)的诸侯国,邹国古城在今山东邹城 东南的古邾城。 春秋初,邹国为曹姓邾人所夺,邹人被迫迁到今山东邹平南, 后为齐国所灭, 子孙以国为氏,称邹姓,姚姓之邹的历史至少也有3500年,是最早的邹姓。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鲁穆公所改设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分封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曹挟建立了邾国,又称邾娄国,初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陬村),春秋中期又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县纪王城)。

邾娄国势小力单,后为大国鲁国的附庸国,并屡受鲁国的欺压和掠夺,到战国时期,邾娄国以邾、娄合音鲁国人读作“邹”,因而鲁国君主鲁穆公姬显在孟子的建议下,强行改邾娄国为邹国。周烈王姬喜七年~周显王姬扁二十九年间(公元前369~前340年间),楚宣王熊良夫亲率楚军灭了邹国,即邾、小邾二国。

掳走“二邾”的国君臣民,押解向荆楚西南方向迁移,经过数月长途跋涉到当时楚国的偏远荒芜地区居住,并在其地以邾国遗民之名建立了邾城(今湖北黄冈黄州乡禹王城)。邹国为楚国所吞并后,故国子民以原国之名为姓氏,称邹氏,世代相传至今,与曹氏、朱氏同宗同源,是为荆州邹氏。

源流三

源于子姓,出自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地邹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据《史记·殷本纪》及《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周公旦平定武庚的叛乱后,把商都附近地区分封给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建立宋国,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子仲继位。据考证,微子仲的七世孙是正考父,为宋国上卿,正考父的儿子中有孔父嘉和宣靖父,后长子孔父嘉(孔子六世祖)世袭为大司马,宋国发生内乱被害,为避祸其弟宣靖父带着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等家族成员逃到鲁国,得食邑于邹(今山东邹县),他们的后代中有以邑名“邹”为姓氏,是为山东邹氏。

当今的江西、湖南、河南邹氏,很大一部分是以邑为氏邹氏,尊宣靖父(或正考父)为得姓始祖。此源流早于曹挟后裔数百年,为主要来源,约占邹姓百分之七十以上。

源流四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列女传》记载:满族邹佳氏,亦称组佳氏,满语为Joogiya Hala,世居铁岭(今辽宁铁岭),属于满族老姓之一。

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邹氏、组氏、铁氏等。

邹氏祖训

立身:人生天地间,首要养正气。持躬务严谨,蓄德心地宽。切戒自私心,损人即害己。待人宜宽厚,律己深自省。临财须廉介,见色守本分。掌权勿恋栈,浮名少牵心。胸怀无邪念,风雨立得定。踏实沿正道,迈步有前程。

为学:人于初生时,浑然无所知,牙牙学语始,积学懂世事。诗书开智慧,技艺凭传习,学者靠博学,专业赖精研。最怕懒与散,蹉跎好年华,不学必无术,愧对养育恩。读书在明理,不在中科第,事事有学问,好学万事成。

就业:百业无贵贱,士农工商等,行行出状元,贡献受尊敬。创业最可靠,守成亦非易,尽心竭力做,成败均安心。道路须自选,切莫随波流,人各有志趣,才能自知眀。方向既坚定,坚持勿松懈,乐在敬业中,有志事竟成。

治家:亲情贵逾金,家和万事兴。波澜寻常事,家规作准绳。尊老敬长辈,爱幼戒偏心。祖宗年代久,感念须永恒。子孙有贤愚,教导务尽心。宗族同血脉,不以贵贱分。互励共上进,持家赖勤奋。淳朴立家风,忠孝传久长。

社会:社会大家庭,百姓共组成,祸福常相依,一姓难独成。公益共扶持,急难同关切,矜恤鳏寡孤,协助残老幼。亲和众乡邻,诚信交友朋,见义勇援手,排难助解纷。去蛀除仇寇,守身如守玉,崇德遵法纪,齐家国治平。

乡国:居安须思危,家国难永恒,富贵无三世,承平鲜百稔。红毛船炮利,倭寇时窥伺,明清五百载,警讯未停息。身处海湾边,祸福不由己,颱洪岁岁来,灾难常天降。未雨先绸缪,有备减损伤,男儿当自强,保国卫家乡。

建国勿忘功臣!致敬邹氏抗战英烈—邹氏抗战英雄名录

又是新的一年,自从新中国成立,我国已经走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到今天的2022年十月一日,已经是我国的第73个寿辰了。而战争的烙印还未曾从我们的记忆中抹去,那些一个个英雄的名字值得我们所有人去高歌、赞扬!在长达八年的抗战历史中,在我们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我们的英雄以血肉之躯前行,抵挡外敌入侵,前部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无数气吞山河的壮阔诗篇!

在国家的生死存亡之际,我们邹家儿女也位列一席,他们的名字将在我们每一个邹家儿女的心里熠熠生辉,他们的精神将永远被家族铭记!致敬我们的邹氏抗战英烈!!

邹衍

1915年11月,邹衍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霞光村

1930年参加红军,历经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历任沈阳军区装甲兵政委、第50军政委、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原沈阳军区副政委

1988年,从军队领导岗位上离休

2022年4月1日20时20分,邹衍在沈阳逝世,享年106岁。

邹韬奋

男,汉族,本名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祖籍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潢溪乡渡口村委会沙塘村,1895年出生于福建永安。近代中国记者和出版家。

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在上海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56年上海市政府出资修复邹韬奋的故居,并在隔壁建立了韬奋纪念馆。

2009年邹韬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邹嘉甫

河北蔚县人,在县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群众参加抗战。任广灵县委书记兼县游击大队政委,先后动员万余名青壮年参加八路军,并将所组建的抗日游击队分批编入八路军正规部队。

1939年4月,获悉100余名日军到狼虎坪杀掠,即率县游击大队突袭日军,毙伤日军多名,迫其仓惶溃退。

9月29日,率部配合八路军在张家湾伏击日军,歼日军正亚大佐联队一部,击毁汽车数10辆。

10月28日,又率队配合八路军于邵家庄伏击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击毙日军少将旅团长常风宽治,毙伤日军数百人。

1940年,开展瓦解伪军的工作。同年10月26日,促使邵家庄据点28名伪军打死日军指挥官,弃暗投明。

1943年1月24日,带数人到陈庄子工作。次日上午遭日军"扫荡"大队包围,于突围作战中牺牲。时年28岁。

邹鲁风

邹鲁风在“西安事变”前负责在东北军开展工作,并协调东北军在北平招收学兵,成立学兵队。西安事变之后,党派他到东北军一〇五师开展工作。“一二二五”事件发生后,邹鲁风曾被一O 五师扣押,不久获得释放。抗日战争爆发后,邹鲁风奔赴延安,后来在抗日前线开展斗争。

1945年抗战胜利后,调往东北工作担任过辽阳市长和县长(第二任市长)、辽南行署专员、1948年任辽宁省政府副主席等职。

邹大鹏

邹大鹏(1909-1967),又名邹君绰、邹蕴华,化名王小雨。辽宁辽阳人。1921 年入省立凤凰城第二师范学校就读。1925年秋毕业后考入汉阳兵工专门学校,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6年11月加入中国, 任支部书记。

邹宝骧

邹宝骧,(1913-2009) 1913年生,受其兄邹大鹏、邹鲁凤革命活动的影响,于1936年7月进关参加东北军西安学兵队,任指导员,立志抗日救国。同年11月加入中国。

1939年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后任教员。抗战胜利后被派回东北。1945年11月建立地方,任辽阳县七岭子区区长、区委书记,后任辽阳市联合中学校长、辽阳市师范学校校长、辽阳县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78年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著有《伏枥集》等3部诗集和50余万字的《三块石》一书。为黑龙江省高校的理论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很大贡献。

邹大鹏、邹鲁风、邹宝骧三人均是早期投身革命,成为当地群众盛赞的“辽阳三邹”三兄弟,在全国也非常著名,人称“邹氏三杰”。

邹世勇

邹世勇,1928年出生,山东龙口人。1946年底入伍,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朝鲜战争等。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在各级部队从事政治宣传工作。1964年,进入总政治部政治工作研究处工作,直至离休。

邹毕兆

邹毕兆,原名邹实基,新邵县严塘镇夏家村人,1915年1月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仅15岁,主席和总司令会亲切地叫他“红色小鬼”,后任二局报务员、科员、副科长、科长等职,专事技侦工作。1931年7月入红军总部无线电学校学习。在江西瑞金四次反围剿战斗中多次截获破译敌人军事密电码,1933年副主席亲手授予他“红星勋章”。1934年10月随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成功截获破译敌方无数密电码,被称为破译工作“三杰”之一。

邹国厚

邹国厚(1908—1999),汉族,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8年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

邹习祥

邹习祥,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栗元草场人,原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等功臣,在朝鲜战场的上甘岭阵地上,用二百零六发子弹,先后击毙二百零三个美、李匪军,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立下了功劳,为志愿军开展冷枪杀敌树立了榜样,赢得了冷枪英雄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