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9月2日20:05,五集纪录片《城门几丈高》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持续热播。
昨天播出的是第二集《城门开》。
这一集的主题是重庆“城事”。
何谓“城事”?
悠悠巴渝三千年,这个主题就像一首岁月长歌,贯穿了其中大部分时光。
早在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之后,便在渝中半岛筑城,此为重庆城之缘起。
明朝初年,将军戴鼎在渝中半岛按照“九宫八卦”布局,依山围城、以江为池修建了十七座城门,其中九座开门、八座闭门,由此形成了此后数百年重庆城“九开八闭”的格局。
和平原地区的“方城子”不同,重庆城依托群山大江,在城郭形制上似乎并没有遵循任何规制。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经过考证,重庆古城的建筑“密码”终于展现在世人眼前。
原来,咱们重庆城看似“不规则”,实则于大开大合之间严谨遵循着中华古代建筑的逻辑和美学。
悠悠数百年间,“九开八闭”的重庆古城雄踞于群山大江之畔,以“古渝雄关”的磅礴气势,扼守着长嘉交汇之地。
那时候,重庆城固若金汤的城门,似乎永远也不会敞开。
时间一晃,就到了1900年。
这一年,第一集里就曾出场的洋商立德乐,又造了一艘更适合川江航运的轮船“肇通”号。并以英国人蒲兰田为船长,于当年6月20日驾驶“肇通”号抵达朝天门码头。
在众多有识之士面前,一个前无古人的巨大机遇轰然到来——谁能在湍急的川江推行近代航运,谁就能在长江上游和中国广袤的西南内陆地区占得先机!
这一历史重任,最终落到了轮船“蜀通”号身上。
这艘由中国人运营的客轮,船长是前面提到的蒲兰田,船员则多是川江航行经验丰富的中国船工。
此后,这艘“东西合璧”的轮船遨游在湍急川江之上、穿行于浩渺高峡之间,在完成运输任务的同时,记录下了川江航行的宝贵水文数据,也制定了川江标准化航运的一系列规制规范。
在蒲兰田团队等航运先驱的不懈奋斗下,近代化动力船舶在水面上划开的航迹,终于成为狂野川江上不再缺席的风景。
随着川江航道被打通,近代航运业蓬勃发展,雄踞长江上游的重庆,自然而然地成为航运重镇。
那时候,来自国内外的货物要进入四川多从重庆中转。
物流和商业的勃兴,推动重庆城市快速发展。
到上世纪20年代,开埠前夕仅有五万余市民的重庆城,已经成为一座拥有三十万人口的大城市。
因为人口激增,拥挤、混乱成为彼时重庆的常态。
这让当时主政重庆的名将潘文华决定:顺应城市发展需要,打破“九开八闭”的束缚,扩建城市!
于是,重庆城以通远门为突破口,冲出了“九开八闭”的格局,开始向古城门之外拓展空间。
此后大半个世纪,重庆城顺应发展潮流,一直在不断地拓展和优化自身的轮廓,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城门,是一种象征——
在封建农业文明时期,城门就是封闭的标志,是老迈帝国固步自封的余威。
而当工业化、全球化浪潮拍击两江四岸,昔日威严的城门竞相洞开,又一座座被停船卸货的港口码头取而代之,则是这座城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写照,也是其开放包容精神的一大源头。
在去往更加美好的明天的道路上,像这样不时“回望”过去,必定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思考和借鉴。
好啦,听小编吧啦吧啦这么久,亲们有没有想要一睹《城门几丈高》的风采呢?
那就今天晚上20:05分打开电视,在央视9套纪录频道收看这部纪录片的第三集《潮水来》,来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穿越”吧!
文/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张义 陆睿
上一篇文章《谈谈四象,回答三个问题。论象数思维的基础》,讲述了四象的深刻含义。读过这篇文章后,对四象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读过之后,最少应该有两点体会。
第一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连入门都不够。
第二点:四象起源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只能吓唬人。
这一篇文章,接着讲一下四象应用。谈一谈随处可见的8字舞。
四象图中的8字轨迹。按照四象的先天序列(老阳、少阴、少阳、老阴),依次连接四象图中的四象,就会得到一个标准的8字型轨迹。
这个8字型轨迹,在太极图也是有体现的。如下:
太极图中的8字轨迹
八卦中的8字型轨迹。四象应用的第一站,就是八卦。按次序连接先、后天八卦中的四象,就会在八卦图中得到8字型轨迹。如下:
(关于次序的详细情况,请参考前一篇文章)
八卦中的8字轨迹
可以看出来,两个八卦图中,8字形状很标准,但略有倾斜。先天八卦向左倾斜、后天八卦向右倾斜。
河图、洛书中有两条8字型轨迹。四象应用的第二站,就是河图洛书。把河图、洛书中小的数(1,2,3,4)依次连接,大的数(6,7,8,9)依次连接,就会得到两个8字轨迹。如下:
河图、洛书中的8字轨迹
观察一下,可以发现,
河图中的8字型很标准,且倾斜角度与先天八卦一致。
而,洛书中的8字型则有一头大、一头小的情况,且倾斜角度与后天八卦一致。
这表明,洛书表达的情况比河图复杂。套用现代化学语言就是:河图是纯净物,洛书是化合物。生活中纯净物比较少见,化合物比较常见。与这个相对应,洛书的应用也比河图广泛。但要进行细腻分析,那还得提纯。所以,古人就有了河图为体、洛书为用的说法。
真实世界中的8字舞。
四象图、八卦图、河图、洛书这些图形中描述的8字轨迹,全是理论方面的探讨。真实世界中有这种8字型轨迹也很常见。比如最明显的观察对象太阳的轨迹就是8字型的。如果每天定时测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就会发现,一年内,太阳在空中的位置是一个8字型。如下:
太阳的8字舞步
这个是北半球上午的时候记录太阳位置的结果,观察到的8字型,上小下大。如果在南半球观察,则观察到的轨迹是一个上大下小的8字。
不同的时间做观察,这个8字的倾角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南纬30度观察,上下午观察到的情况如下。
南纬30度,观察到的太阳位置。
太阳在天空中的这个8字舞轨迹,在天文学中有一个专用的名称:太阳视运动。意思是地球人看上去的太阳运动。
关于太阳视运动,现在的经典解释是: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面有夹角。这些不是本文的重点,感兴趣的朋友请自行搜索相关内容。
地球的公转与自转
有趣的,复杂的巧合?众所周知,河图还对应了四季(春夏秋冬)。而四季的方位与在北半球记录而来的太阳视运动的方位是一致的。
更有趣的是洛书中的8字型轨迹,表现出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下大上小,一种是上大下小。而洛书中的方位季节对应,与下大上小的太阳视运动一致,而下大上小的8字型又与北半球的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一致。
读过前面一篇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八卦图、河图、洛书中的8字型轨迹,都可以通过四象的理论推导出来。而太阳视运动却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现象。一个理论推导出的形状和真实的自然现象吻合得如此好,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
视频加载中...
你们家孩子回家都干什么呢 我家反正不是学习,回来各种“钻研”研究纸飞机✈️怎么折叠,怎么飞得高,找视频观看,边学边研究……研究八卦阵的画法,跑题到了八卦阵棋盘,我也不懂啊,最后找到一个立体八卦阵图,又“种草了”,估计和我相中某件衣服一样的心态[耶]
视频加载中...
朗读《声声慢》宋·李清照,不要求背诵,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熟读成诵,这点可取。
背诵《夏昼偶作》唐·柳宗元,果不其然今天背下来了。
今天的练字
自己夸自己最后一个“红”写的好。我说只要用心写就都是这样的。
每日口算一张
每天雷打不动的口算题卡,问题是你总出点错,这是什么原因,不会吗?不会吗?真的吗?
英语作业
英语终于写的有点样子了,之前写70分水平,今天能90了,老师昨天夸了,说有进步,这个可记住了,回来就说好消息:老师说书写有进步了!看样子孩子还是喜欢被夸的呀!
新概念书到了
陪娃用的新概念课本到了,一起冲鸭
鸡飞狗跳的纸飞机
学视频的纸飞机效果不好,又自己造了一个“远征一号”你这口号起的棒有想法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按照正常今天应该是学习思泉语文第一课的,棋盘好久了,但是课本还没有到呢,看下物流,最晚明天到,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先浅尝一下咯,开了一课
思泉课程
由于时间关系,先上一小节,希望和你一起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枯燥又充实的一天!
李白有诗云“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这其中“卧龙”与“孔明”的用典,正是说刘备在卧龙岗上得了“孔明”这条卧龙的辅佐,得以一挽汉朝之颓运。“孔明”——正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又作伏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
同时,他也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他在公元181年出生于琅琊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他三岁时母亲病逝,八岁丧父,跟随叔父生活。后来,叔父病逝,他便移居河南南阳卧龙岗或湖北襄阳的隆中隐居,以农耕维持生计。
至于诸葛孔明的隐居之处到底在何处,至今未有定论。关于孔明故居的历史纷争,不如就像清代顾嘉蘅所写的对联一样“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使之并存,留名千古。
诸葛孔明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传颂至今,是当之无愧智慧与人格都令人敬佩的人物。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会对诸葛孔明给予如此高的赞誉。
诸葛亮,因《隆中对》里提出的战略规划,以军事家的身份留名青史;又因《出师表》中文采飞扬、情深入骨的字句占据文学史上的一席之地。但他在文学与军事上的杰出表现与成就,无法掩盖他在发明创造上的过人智慧。
由于军事家的身份,他的发明创造的物品多用于军事用途,如木牛流马、孔明灯、经他改造的连弩等,但除去发明物品,他在军队调遣、排兵布将上也有着极高的造诣。因此,他才能发明九宫八卦阵,以八卦图作为依托,将中华文化中最神秘玄妙的“易学”与军事战争巧妙结合,在对敌作战中将八卦阵运用如飞。
用这样的方法让敌人不知所措、溃不成军,诸葛亮也算得上前无古人,后少来者。有诗圣之称的杜甫就曾以“八卦阵”为题写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太极生两仪八卦阵,学名为九宫八卦阵,是由诸葛亮发明的一种军事阵法。一般认为,通常有四四一十六种变法。“九”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数,在中国古代为数之极。《易经》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而变六十四爻,从此周而复始变化无穷”。
九宫八卦阵,正是由此得名,取以有穷变无穷之意。阵列如何变化,全凭将领指挥。若指挥不当,对己方而言无疑是自乱阵脚;但若指挥得当,八卦阵便能在千变万化中显出它的特有威力来。因此,为了更好观察列阵情况,诸葛亮在阵中设下指挥使台,由弓箭手与步兵共同守护,以确保万无一失。
八卦阵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该当如何破解?从正东的“生门”打入,往西南的“休门”杀出,复从正北的“开门”杀入,即可破阵。
听起来十分容易,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八卦阵在冷兵器时代,多用于攻克那些看起来无往不利的马上骑兵。高头大马固然会给步兵带来压倒性的伤害和心理压制,但这仅限于步兵陷入随时可能被骑兵冲散、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时。
八卦阵中的将士们,都事先经过以步卒应对马军的针对性训练。当对方冲击时,他们会有意识的在战线的某些位置让出破绽,以薄弱地带引诱敌方的骑兵下意识的朝这些真空地带前进。当敌方骑兵杀入阵中时,八卦阵能保持着形散神聚的状态,既在骑兵两侧集结固守我方军队,同时让出前方空间任敌人冲刺搏杀。
这样,通过事先操练确定,以及战时的灵机应变、有意引导,将骑兵横冲乱撞的长驱直入,变成我方主导下的阵内环形路线。与几乎是铜墙铁壁的敌军的无穷接触,在敌军阵内不得破局的长期往返,都会逐渐消耗掉骑兵的气势与体力。
《左传·庄公十年》中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从古至今,战事皆不过此理。八卦阵,正是利用了对敌军士气的消耗,才能一次又一次的一举得胜。
《三国演义》中的八卦阵提起三国,提起诸葛亮,提起八卦阵,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在三国演义中,八卦阵一共用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夷陵之战以后,为了追袭,刘备余勇误入了八卦石阵,幸得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将他引出。
第二次是在《武侯斗阵辱仲达》那一章,司马仲达与诸葛孔明大展身手、各摆阵法。司马仲达摆混元一气阵,诸葛孔明摆九宫八卦阵。诸葛亮让司马仲达来破,怎料九宫八卦阵奥妙无穷,变化多端,让司马仲达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第三次的九宫八卦阵,则是出自诸葛亮的徒弟姜维之手,在第一百一十三回《姜维斗阵破邓艾》中,邓艾虽识得九宫八卦阵,却仍要逞能破之,最后几乎是全军覆没,差点性命难保。由此可见,九宫八卦阵的威力无穷。
沈阳百年八卦街九宫八卦阵,不仅仅只在小说家的笔下和说书人的口中得以一见。近日,在几张航拍图中,我们得以一窥沈阳百年八卦街的全貌,也重新掀起了一段灰尘扑扑的历史。
1918年,当时的北洋军阀张作霖为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下令开辟南市场、北市场。东北军阀汤玉麟、吴俊升等人皆是戎马一生,他们在建筑规划上提出主张,表示在南市场的兴建中要渗入兵家的谋略理念,使其成为既有御敌除邪之徒,又有消遣娱乐之意的市场。
于是,负责执行的工程科长何逸夫决定按照八卦图的内容,在市场中心设华兴广场,由华兴广场延伸出四条大街,分别命名为乾元路、艮元路、巽从路、坤后路,此为四相路。再由四相生八卦,即所谓八隅的坎生路、震东路、离明路、兑金路。这八条路,合称八卦街。
八卦阵的难题由古至今,现在,在沈阳繁华的南市地区,这条呈现出八卦散射形状的街道,依然仿佛一个大的迷宫。让进入的人在一瞬间就迷失方向,唯有半空俯瞰的航拍图能够让人清晰辨认。
文/斋晗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