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惊蛰是几月几日2024(惊蛰是几月几日)

发布时间:2024-04-14 22:24:48作者:几分真心来源:网友投稿

惊蛰是几月几日2024(惊蛰是几月几日)

本文目录一览:

惊蛰

【字说节气】

作者:董婧宸(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副教授)

二十四节气中,惊蛰紧跟着立春和雨水,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随着土地解冻,雨水滋润,春雷始震,动物从漫长的冬眠之中苏醒过来,惊蛰便是因为这些物候变化而得名。

惊蛰 草虫/绘

追溯早期的汉字,“惊”和“蛰”都是形声字,在它们各自的义符和声符里,寓含着古人的生活经验。

惊,古代写作“驚”,《说文解字》:“惊,马骇也。从马,敬声。”在汉字中,“惊(驚)、骇”二字皆以“马”为义符,本义是指马受到惊骇而狂奔,引申指惊惧,也可指使人受到惊吓。早期汉字中,“惊”之所以取“马”为义符,反映出造字时对心理动词的独特取象:象形、指事、会意这些形象可感的造字方法,很难为丰富而又细微的心理情绪造字。如孟子所言,“心之官则思”,先民认为,“心”是思考的器官,故汉字中绝大部分和心理有关的字,是取“心”为义符的形声字。同时,汉字中也有一小部分和心理有关的字,是取和动物有关的义符的形声字。比如“惊、骇”以马为义符,就体现出了古人对马匹状态的观察;“猜、狂、狷”以犬为义符,记录了猜疑、骄狂、狷介等心理,又反映出古人对狗之天性的理解。“惊”的声符是“敬”,敬、警、惊等词同源,词源意义是一瞬之间的震动——敬,是心头肃然的震动;警,是言语警戒的触动;惊,既是内在心理的震动,又表现为言谈举止的惊动。

蛰,《说文解字》:“蛰,藏也。”“蛰”的本义,指动物冬眠,而它的特点,也蕴含在汉字部首和汉语词源中:“蛰”的义符是“虫”,在古代,“虫”是宽泛的总名,可以包括鸟兽虫鱼等不同门类的动物,而“蛰”字从“虫”,正与古人观察到许多动物有冬眠习惯有关。“蛰”的声符是“执”,垫和蛰等词同源,词源意义是沉潜在下——垫,是地势低洼,处于下陷之处;蛰,是寒冬凛冽,动物潜藏在洞穴和土地深处冬眠,为来年的活动积蓄力量。

顾名思义,惊蛰就是惊醒了冬眠蛰居的动物。惊蛰,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名字:它既展现出“惊”之迅速、突然,又勾连起“蛰”之潜藏、蛰伏。是谁,迅疾而突然地唤醒了蛰伏在大地中的动物们呢?是阵阵春雷。先民很早就在农业生产中注意到了春雷和惊蛰之间的联系,如《淮南子·天文训》中有“雷惊蛰”的记载,《月令》中也有“雷乃发声,始震雷,蛰虫咸动,启户而出也”的描写,道出了春雷和惊醒蛰虫的物候关联。

惊蛰是春光美好的时节。在尘封千年的敦煌石窟里,有一组托名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其中《惊蛰二月节》中说:“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在春意盎然的季节,大自然正徐徐展开它的美丽画卷。

惊蛰也是忙碌开始的时节。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中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草长莺飞,田家开始了新一年的耕种。

惊蛰更是充满生机的时节。春雷声声,唤醒了冬眠的动物,也唤醒了我们心中潜藏的干劲。让我们昂扬振奋,砥砺前行吧!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8日 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惊蛰

【字说节气】

作者:董婧宸(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副教授)

二十四节气中,惊蛰紧跟着立春和雨水,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随着土地解冻,雨水滋润,春雷始震,动物从漫长的冬眠之中苏醒过来,惊蛰便是因为这些物候变化而得名。

惊蛰 草虫/绘

追溯早期的汉字,“惊”和“蛰”都是形声字,在它们各自的义符和声符里,寓含着古人的生活经验。

惊,古代写作“驚”,《说文解字》:“惊,马骇也。从马,敬声。”在汉字中,“惊(驚)、骇”二字皆以“马”为义符,本义是指马受到惊骇而狂奔,引申指惊惧,也可指使人受到惊吓。早期汉字中,“惊”之所以取“马”为义符,反映出造字时对心理动词的独特取象:象形、指事、会意这些形象可感的造字方法,很难为丰富而又细微的心理情绪造字。如孟子所言,“心之官则思”,先民认为,“心”是思考的器官,故汉字中绝大部分和心理有关的字,是取“心”为义符的形声字。同时,汉字中也有一小部分和心理有关的字,是取和动物有关的义符的形声字。比如“惊、骇”以马为义符,就体现出了古人对马匹状态的观察;“猜、狂、狷”以犬为义符,记录了猜疑、骄狂、狷介等心理,又反映出古人对狗之天性的理解。“惊”的声符是“敬”,敬、警、惊等词同源,词源意义是一瞬之间的震动——敬,是心头肃然的震动;警,是言语警戒的触动;惊,既是内在心理的震动,又表现为言谈举止的惊动。

蛰,《说文解字》:“蛰,藏也。”“蛰”的本义,指动物冬眠,而它的特点,也蕴含在汉字部首和汉语词源中:“蛰”的义符是“虫”,在古代,“虫”是宽泛的总名,可以包括鸟兽虫鱼等不同门类的动物,而“蛰”字从“虫”,正与古人观察到许多动物有冬眠习惯有关。“蛰”的声符是“执”,垫和蛰等词同源,词源意义是沉潜在下——垫,是地势低洼,处于下陷之处;蛰,是寒冬凛冽,动物潜藏在洞穴和土地深处冬眠,为来年的活动积蓄力量。

顾名思义,惊蛰就是惊醒了冬眠蛰居的动物。惊蛰,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名字:它既展现出“惊”之迅速、突然,又勾连起“蛰”之潜藏、蛰伏。是谁,迅疾而突然地唤醒了蛰伏在大地中的动物们呢?是阵阵春雷。先民很早就在农业生产中注意到了春雷和惊蛰之间的联系,如《淮南子·天文训》中有“雷惊蛰”的记载,《月令》中也有“雷乃发声,始震雷,蛰虫咸动,启户而出也”的描写,道出了春雷和惊醒蛰虫的物候关联。

惊蛰是春光美好的时节。在尘封千年的敦煌石窟里,有一组托名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其中《惊蛰二月节》中说:“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在春意盎然的季节,大自然正徐徐展开它的美丽画卷。

惊蛰也是忙碌开始的时节。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中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草长莺飞,田家开始了新一年的耕种。

惊蛰更是充满生机的时节。春雷声声,唤醒了冬眠的动物,也唤醒了我们心中潜藏的干劲。让我们昂扬振奋,砥砺前行吧!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8日 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春雷响,万物生!“惊蛰”养生要点请收藏~

惊蛰节气到来,春雷响,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此时节要注意哪些养生要点?

一起跟着专家学养生细则和穴位保健要点~

医学顾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

张天宏

张晓天 主任医师

惊蛰,昭示大地回暖、万物苏醒。恰如《礼记·月令》所云:“仲春之月,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而出。”人体之内阳气勃发,新陈代谢如春水涌动般加速。

01 养生要则

此时节,人们应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合理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与适当的活动,以便滋养肝脏,舒畅情志。

在饮食养生方面,春季宜吃清淡甘平之物,少酸多辛,以助肝气疏泄、脾胃运化。

例如吃新鲜蔬菜、芽菜及温补性质的食物,如枸杞、红枣等,既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又能协助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

02 穴位保健

在惊蛰时节,穴位保健是强化身体功能、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下面介绍关键穴位。

蠡沟穴

蠡沟穴,是肝经上的重要穴位,刺激此穴可疏通肝经气血,对改善疝气、肿痛、月经不调、小便不利、下肢拘挛等有良好效果。

取穴

蠡沟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5寸(约6横指宽),胫骨内侧面中央。左右各一,对称分布。

刺激蠡沟穴可采用两种方法:

①按摩法

用指腹或小鱼际部位揉按蠡沟穴,力度适中,每个穴位按摩约3-5分钟,直至穴位周围有酸胀感。

②艾灸法

采用温和灸法对准蠡沟穴施灸,距离皮肤2-3厘米,每次灸治10-15分钟,以温热不灼烫为原则,同样适用于日常保健或症状改善。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三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交会穴,对调节肝脾肾三脏功能有重要作用,尤其对改善脾胃虚弱、月经不调、带下病、失眠多梦等具有显著效果。

在惊蛰时节,刺激此穴,有助于滋养阴血、调畅气机、增强免疫力。

取穴

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约4横指宽),胫骨内侧面后缘。刺激三阴交穴可采用两种方法:

①按摩法

以拇指按揉三阴交穴,力度适中,每次100-200次,每日早晚各一次。

②艾灸法

将点燃的艾条置于穴位上方2-3厘米处,温和施灸,每次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每周2-3次。

最后,为大家送上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许丽莉实验员创作的节气诗,期待为大家的健康生活增添诗意与诗美。

惊蛰

许丽莉

惊雷敲冻土,冬蛰嗅新芽。

万物皆寻道,更堪柳岸花。

节气|今日春分

3月21日凌晨5时24分

春分至

春分时 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0°

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

这一天

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

所以叫春分

自此以后

春意盎然

气温升高

温暖驱散了寒意

昼夜相伴

春色中分

一川瀑布

一陇田埂

一簇繁花

生机盎然的三月

装点了烂漫的春天

让我们穿过梯田、茶园、花海……

一起去春游吧!

工人日报客户端工人日报记者陈子蕴

来源: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