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测算

1602年是什么朝代(1602年)

发布时间:2024-04-13 23:24:58作者:煮酒送别来源:用户分享

1602年是什么朝代(1602年)

本文目录一览:

万历年间的矿税是怎么回事?居然能使不同派系摒弃成见,一致对外

所谓“矿税”,自明初起就存在。但在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万历皇帝朱翊钧把“开矿”和“榷税”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矿税,并派遣太监采矿和收税。

说起明末的官场,那真是乌烟瘴气一团糟。可令人惊讶的是:当万历皇帝决定收矿税之后,整个大明帝国的官僚们团结了起来。

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或齐楚浙党,他们纷纷放弃了彼此间的成见,打破了党争的界限,众志成城地反对万历皇帝收矿税。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总会觉得天都塌了:不是说正邪不两立吗?为什么明末这些党派居然团结起来了?

所谓的正邪不两立,其实只是利益点不一致;一旦利益点一致,那么所谓正邪也会联手合作的。比如说矿税一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万历皇帝得了重病,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于是告诉首辅沈一贯,一定要好好辅佐太子,并下令立刻停止征收矿税,让太监拟旨交给沈一贯。沈一贯拿着圣旨出来,所有官僚都很开心。

迨三十年二月,皇太子婚礼甫成,帝忽有疾。一贯叩头起居讫,帝曰:“先生前。朕病日笃矣,享国已久,何憾。佳儿佳妇付与先生,惟辅之为贤君。矿税事,朕因殿工未竣,权宜采取,今可与江南织造、江西陶器俱止勿行,所遣内监皆令还京。法司释久系罪囚,建言得罪诸臣咸复其官,给事中、御史即如所请补用。朕见先生止此矣。”——《明史》·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六

但等到第二天,万历皇帝的身体有所好转,于是立刻命令太监急召沈一贯,命他交还圣旨。换言之,万历皇帝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危险了,想赖账。

翼日,帝疾,廖悔之。中使二十辈至阁中取前谕,言矿税不可罢,释囚、录直臣惟卿所裁。——《明史》·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六

沈一贯急了,并不打算交还这道圣旨。但万历皇帝就是不放弃,传令太监前后一共来了十几波。有的太监跪在沈一贯面前磕头,头都磕破了,只求沈一贯赶快交还圣旨。沈一贯逐渐顶不住了,只好无奈地交还圣旨。

一贯欲不予,中使辄搏颡几流血,一贯惶遽缴入。——《明史》·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六

此时此刻,还有一位好汉在宫中和皇帝硬顶,他的名字叫田义。面对万历皇帝的出尔反尔,田义据理力争:“君无戏言,你怎么能说改就改呢?”气得万历皇帝要拔剑砍死田义,但田义毫不畏惧。

当帝欲追还成命,司礼太监田义力争。帝怒,欲手刃之。——《明史》·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六

正当田义打算继续据理力争的时候,发现传令太监已经带着圣旨回来了。无奈之下,田义只要磕头赔罪,此事算暂时揭过。

义言愈力,而中使已持一贯所缴前谕至。——《明史》·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六

几天之后,田义见到了沈一贯,当场痛骂他:“你只要再多坚持一会,矿税就撤销了。此次行动功亏一篑,全是因为你这个软蛋!”

后义见一贯唾曰:“相公稍持之,矿税撤矣,何怯也!”——《明史》·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六

如果不带感彩,单看这个故事,大多数人一定会对田义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好男儿!”可实际上,田义并不是什么好男儿,他是司礼太监。换言之,阉人一个。

你说这事儿邪性不邪性?沈一贯是浙党重要人物,田义这个阉人却积极帮沈一贯打气。最后事不可为,田义破口大骂,沈一贯也不敢还嘴,这和大家心目中的明末官场不太一样啊!

事实上,不止是田义和沈一贯反对征收矿税,整个大明从中央到地方,不计其数的人反对征收矿税。有没有人赞成征收矿税呢?史书没写,估计只有几个万历皇帝的亲随赞同。

这段历史,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大明帝国的官员们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许多太监也是有良知的。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团结一致。

这段历史的症结就在这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什么背景下,会发生这种事情呢?答曰:在利益相同的背景下。

在我看来,所谓的矿税误国误民,只是谎言千遍成真理的典范。想要弄清楚矿税的真实面目,就应该抛弃这些政治宣传的内容,用一种更符合常理和情理的方法来解读。

比如说,在矿税背后,官僚集团和大宦官们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矿税又有哪些利益冲突呢?

这世间有一种经济,名曰“黑色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政府无法掌控的经济。简言之,就是违法行为的非法收入。

所有的“黑色经济”,都有一个共同点:利益巨大,不用挂牌照也不用交税。

可是所谓的不用交税,只是说不用交税给政府,却一定要交税给相关保护伞,否则“黑色经济”就该改名为“独食经济”,有什么资格继续存在呢?

“黑色经济”和潜规则相结合,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如果相关执法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同流合污,更容易获得官场的认可。如果相关执法者从严从重对其进行打击,必然会受到排挤和打压。

更严重的是,如果相关执法者敢较真,大家都会怀疑他的动机:你是不是不愿意把好处分润给大家,想自己独吞,所以才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

潜规则也是规则,如果相关执法者真要这么做事,那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和拦路抢劫有什么区别呢?

万历皇帝收个矿税,为什么会惹得人怨呢?就是这个道理。

在小农社会中,政府并不会鼓励人们开矿,反而会对此加以各种限制。原因很简单,矿井通常都离市区较远,且需要大多数人长期聚居在当地(比如说安源煤矿)。

大批人长期聚居在偏远地区,意味着政府的管理成本会增加。在小农社会那种交通和媒介都相对落后的环境中,如果出现了大量的安源煤矿,很容易让政府陷入不稳定的状态中。

可问题是:开矿意味着巨大的利益。政府不让做,总会有人偷偷地做。就好像花街柳巷,在大多数朝代都属于违法犯罪,或者只能官营。但在任何时代,都有人半公开地去做。

如果官僚默许花街柳巷半公开存在,或许还要承担一定道德风险。可如果官僚默许开矿半公开存在,却不必承担道德风险。因为拿到台面上说:开矿可以利国利民,也有利于地方财政的发展,解决当地就业,改善当地民生。

反而是政府限制开矿的理由不太容易说出口,总不能说,我不让开矿是担心你们聚众造反。在这种背景下,开矿比所有黑色产业更红火,也更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

这些“黑矿”都是不挂牌不交税的,但是每年必然有大批银两被相关执法者拿走,然后逐级上交,保证每一层都能分润到好处。

但是这笔好处只能分给官僚,却不能分给皇帝。道理很简单:肉就那么多,分一点少一点。如果分给皇帝,那肯定得给他最大的一份。这样一来,其他人受到的损失谁来补偿呢?

如果皇帝只是偶尔吃一次,那也就算了。可万一皇帝上顿下顿吃顺口了,直接把盛肉的盘子给端走了,大小官僚们又该怎么办呢?万历皇帝收矿税,其实就是想从大小官僚面前端走盘子。

家里养过宠物狗的朋友应该都清楚,别管这狗你养了几年,你要是敢在它吃饭的时候拽它尾巴,它一样会冲你吼叫。狗尚且如此,何况那帮官僚呢?

万历皇帝本来还打算忽悠一下官僚集团:总而言之,我不抢你们的肉盘子,我打算重新做几个肉盘子(多开几个矿井)。大家各吃各的,谁也别眼红。

简单来看,万历皇帝这个做法也不错。这毕竟是朱家的天下,大家吃得满嘴流油,皇帝眼馋也是正常现象。

可实际上,这种事情在执行起来,却是难而又难的。

虽然政府一直对开矿加以限制,可由于“黑色经济”的存在,优质的矿产早就名花有主了。皇帝派人下去折腾半天,也开不出几个像样的矿来。可问题是:皇帝正等着吃肉呢,这下该怎么办呢?

万历皇帝的做法很简单,承认黑矿的合法性,然后派人下去收重税,这一下当然是捅了马蜂窝。

社会违禁开矿早已蔚然成风,政府能严查吗?不能。因为在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中,获利的人实在太多了,大家早已用黑钱打通了整个官场。

政府想办事,总得用人。可任何一个官僚都不会站在皇帝一边的,因为触及利益远比触及灵魂更深刻。如果哪个官僚胆敢帮着皇帝作恶,那么等待着这个官僚的下场只有一个:家破人亡,遗臭万年。

万历皇帝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不能依靠官僚,所以他一直派太监去收税。可问题是:如果太监只是孤立的存在,他一个人(或几个人)又能在当地成什么气候呢?

到时候再制造一点人为冲突,莫名其妙地死上几个人,又有什么奇怪的?

官僚们开口老百姓,闭口老百姓,仿佛万历皇帝收了矿税,就是对不起天下百姓。实际上呢?矿税跟老百姓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利益相关的只有官僚集团和大宦官。

而官僚集团和大宦官为了捍卫自己的既得利益(非法收入),把各种昏君和暴君的帽子,使劲儿地朝万历皇帝头上扣。

在这种背景下,官僚们团结一致,跟万历皇帝玩了一出指鹿为马的把戏:陛下请注意,您面前的是一匹马。

某些心向皇帝的宦官小声地说:陛下,那是一只鹿。

于是官僚集团和大宦官爆发了:陛下,这种奸猾小人,不杀他难道留着过年吗?

万历皇帝实在被逼得没辙,大发雷霆地说:那就是一只鹿,你们想把我当白痴还是怎么着?

话说到这个份上,那就谁也别装孙子,谁也别扮可怜,有什么招尽管使出来吧!

于是万历皇帝派出了传说中最为邪恶的太监,到处敲诈勒索,恨不得石头里榨出牛奶来。手下是这幅德性,万历皇帝又能好到哪去呢?

十多年后,首辅叶向高对天启皇帝说:“当初我不理解皇祖(万历皇帝)为什么要大肆敛财,现在我们居然沦落到连辽饷都发不出来,突然觉得皇祖很英明。”

叶向高这番话有吹牛拍马的嫌疑,但这确实也是事实,如果没有内廷源源不断地向辽东输血,明朝的边境形势恐怕早就恶化了。有人说,大明帝国因此续命二十余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往期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万历皇帝大战官僚集团,官员缺失导致国家混乱

孙丕扬邀名失败,万历皇帝重拳出击

万历皇帝遥控首辅,潜规则治国成笑柄

24位中国历朝历代属虎的皇帝,你能记住的有几位

24位中国历朝历代属虎的皇帝,你能记住的有几位

2022年是虎年先祝大家虎年大吉,新年快乐。今天我们盘点一下历史属虎的历代帝王,我们从秦统一六国之后说起。

第一位:秦始皇--嬴政

生于公元前259年卒于公元前210年,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第二位:汉景帝--刘启

生于公元前188年卒于公元前141年。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采纳晁错建议实行削藩。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世史家将其和文帝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

第三位:汉宣帝---刘勋

生于公元前91年卒于公元前48年。西汉第十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十七岁登基。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登基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刘询曾联合乌孙打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各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

第四位:汉质帝--刘缵

生于138年卒于146年东汉王朝第十位皇帝,永憙元年(145年),汉冲帝病逝后,刘缵被外戚权臣梁冀拥立为帝,年号本初。本初元年(146年),因称梁冀为"跋扈将军"而被梁冀毒死,谥号孝质皇帝,年仅九岁 ,葬于静陵。

第五位:魏齐王--曹芳

生于232年卒于272年,魏明帝曹睿的养子,明帝无子,死后由8岁的曹芳即位。在位时被司马懿篡权,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254年,曹芳被司马师所废,274年死,时年43岁。

第六位:晋废帝---司马奕

生于342年卒于386年东晋第七位皇帝,东晋唯一一位在位期间被废的皇帝。在位六年,为大司马桓温所废,降封东海王。咸安二年(372年),降封海西县公。太元十一年(386年),在吴 县病逝,终年四十五岁。

第七位:前秦哀平帝--符丕

生于354年卒于386年,秦宣昭帝苻坚庶长子 ,前秦第四位皇帝,太元十年(385年),苻坚去世,苻丕登基,大赦境内,改元太安,设置百官。太元十一年(386年),因猜忌苻纂,担心会被苻纂所杀,于是率几千骑兵南奔东垣,被东晋扬威将军冯该击败并斩杀,谥号哀平皇帝。

第八位:后秦文恒帝--姚兴

生于366年卒于416年,曾一举灭亡前秦、西秦、后凉诸国及窦冲、强熙等割据势力姚兴一朝为后秦鼎盛时期。

第九位:南陈陈文帝--陈蒨

生于522年卒于566年,南陈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较为强盛,史称“天嘉之治”

第十位:北魏孝明帝--元诩

生于510-卒于528 幼年继位,随着权臣元乂、母后胡氏相继擅权乱政,大失人心,引发六镇起义,国势日衰。武泰元年(528年),不满胡太后专权,密诏岳父尔朱荣进京勤王。密诏外泄,遭到灵太后毒杀,年仅十九岁。

第十一位:北魏节闵帝---元恭

.

生于498年卒于532年即魏前废帝,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四任皇帝,高欢入洛,被废,之后被杀。西魏的执政宇文泰谥其为节闵皇帝,史称魏前废帝,在位一年。

第十二位:北魏孝武帝--元修

生于510年卒于534年,北魏末代皇帝,博学多才,喜好武事,沉稳厚重。 不满高欢,迁都长安,投奔关中大行台宇文泰。被丞相宇文泰所弑,年仅二十六岁。

第十三位:北齐幼主--高恒

生于570年卒于578年,齐后主高纬之子,母为皇后穆邪利,北齐末代皇帝。

第十四位:北周明帝--宇文毓

生于534年卒于560年,北周王朝第二位皇帝,继位后励精图治,崇尚节俭,澄清吏治,修撰典籍。后为权臣宇文护弑杀,年仅二十七岁。

第十五位:唐代宗--李豫

.

生于726年卒于779年,唐朝第九位皇帝,为人仁孝温恭,大败史朝义部叛军,收复洛阳及河北诸郡,至次年彻底平定安史之乱,随后起用郭子仪击破吐蕃,仆固怀恩之乱。此后藩镇势力壮大,开中晚唐藩镇割据之先河。

第十六位:唐宣宗--李忱

生于810卒于859,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孜孜求治。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击败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并接纳归唐的河湟,设置归义军。为人明察沉断,从谏如流,且能恭谨节俭,使局势稍安,号称“小太宗”。

第十七位:南平武信王--高季兴

生于858年卒于929年,南平开国国君。早年曾为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后因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

第十八位:元定宗--贵由

生于1206年卒于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史称“贵由汗”。1266年忽必烈追尊贵由庙号为定宗,谥号简平皇帝。

第十九位: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生于1326年卒于1332年,元朝第十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四位大汗,元明宗次子。因为新帝年幼,卜答失里太后临朝称制,成了元王朝的实际统治者.1332年12月14日,元宁宗在大都病逝,年仅7岁,在位仅53天。

第二十位:明宣宗--朱瞻基

生于1399年卒于1435年,号长春真人,明成祖朱棣之孙,明朝第五位皇帝,书画家,年号“宣德”。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在政治上,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任用“三杨”、蹇义、夏原吉等;教导宦官读书参政。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对外关系上进行第七次郑和下西洋。

第二十一位:明孝宗--朱祐樘

生于1470年卒于1505年,明朝第九位皇帝,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第二十二位:明绍宗--朱聿键

生于1602卒于1646年,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后世称为隆武帝,也称唐王,并在同年开铸隆武通宝钱。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清军入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掳,绝食而亡,享年44岁。

第二十三位: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生于1638年卒于1661年,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六岁登基,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 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十年(1653年)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顺治十四年(1657年),又积极鼓励垦荒。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进占云南省城。 [77] 除地处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外,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武装力量基本被平定。

第二十四位:清宣宗(道光)--爱新觉罗·旻宁

生于1782年卒于1850年.旻宁在位期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战争,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广州和约》《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答应割地、赔款、五口通商。还有《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近代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到底有多少个,属于哪些国家的

“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这段话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英国评论家邓宁格的话,这里的它指的是资本,但是把资本换成东印度公司,同样非常适用。

东印度公司作为在近代史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角色,有人以为它指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有人以为是荷兰东印度公司,那么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到底是哪个国家的呢?

上图_ 1600年至1707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旗帜

上图_ 1707年至1801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旗帜

1、到底有多少个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表面上看是贸易公司,实际上它只是披着贸易外衣实为掠夺和殖民的半政府商业组织。而在欧洲历史上,17到19世纪间存在过七家东印度公司。

最早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它的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由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许可状,于1600年12月31日成立,而同时期的中国还处于明神宗朱翊钧统治时期;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

丹麦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16年;

葡萄牙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28年;

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64年;

瑞典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731年;

奥地利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775年;

在欧洲各国风起云涌争夺殖民地时期,意大利和德国还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因此并没有赶上这一波殖民红利。

这些为了掠夺和殖民建立的东印度公司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政府的影子,他们成立后被授权贸易垄断,如同一个个吸血的蚂蟥,将欧洲以外的地区瓜分。

上图_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2年9月22日—1506年5月20日),意大利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

2、为何都喜欢叫东印度公司

我们的历史书在介绍哥伦布的时候,把他塑造为一个为了探索世界而不畏艰险的探险家,实际上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也不过是海外贸易的前锋。

新大陆用他发现吗?南美本来就在那里,土著在那里生活的好好的,所谓的新大陆不过是对于欧洲诸国来说,多了一个掠夺的地方而已。

1492年,哥伦布到了中美洲的西印度群岛,他以为那里就是传说中的印度,后来发现了真正的印度后,欧洲人为了区分美洲的加勒比群岛和印度,便称美洲为西印度,真正的印度为东印度,甚至在西方人的认知,东印度不仅包括印度还包括东南亚和东亚诸国。

而欧洲17、18世纪殖民和掠夺的主要地方就是这些国家,因此欧洲各国负责“海外贸易”的公司便被称为东印度公司。

上图_ 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所在地巴达维亚,地图下方为海上所见岛上风貌

3、各个东印度公司的争霸之路

英国最先成立东印度公司,并且得到政府的强力支持。

荷兰作为17世纪的海上贸易霸主,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它不甘于落后英国,仅在两年后即1602年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

作为最早两家成立东印度公司的国家,英国和荷兰在短短几年内便通过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引起了其他欧洲国家的嫉妒和眼红,纷纷效仿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但后来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均没有太大的成功。

上图_ 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

作为金字塔顶端的两家东印度公司,又存在差别,荷兰东印度公司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主要势力范围在南洋,即今天的东南亚,总督设在巴达维亚。

而英国东印度公司则更多的参与掠夺和殖民,设立于印度的加尔各答,主要势力范围在印度,后来发展为比现代任何一家商业公司都要厉害的商业帝国,在印度几近于统治者。

即使主要势力范围不同,但为了争夺海上霸主地位,两国无可避免的爆发了战争,英国在17世纪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法国利用他们的战争获得了大片殖民地和海外贸易,而18世纪英国对荷兰的第四次英荷战争,荷兰落败,英国彻底取代荷兰成为海上霸主,这场战争也间接导致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解散。

上图_ 荷兰东印度公司 商船

4、东印度公司的消亡

欧洲诸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时间不同,发展状况也不同。

存在时间最长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1874年才解散,存在了274年,碾压现在所有的百年企业。

存在时间最短的是葡萄牙东印度公司,仅成立5年便解散,奥地利东印度公司也仅存在10年。

除了跟风不成功的奥地利和葡萄牙外,其他国家的东印度公司都存在了很长时间,获得的利益至今仍让西方国家受益。

但是没有什么能够永恒,曾如日中天的东印度公司也不例外。

上图_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伦敦的大楼

上图_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储藏仓库,用于在华的贸易

作为东印度公司最厉害的三个国家,英国、荷兰、法国最终都迎来了东印度公司的消亡。

1794年,法国的东印度公司经过法荷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双重打击,终于破产,由法国政府接收。

1799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由于英荷战争致使国内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大减,不足以支撑东印度公司的海外贸易,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而宣布解散。

而庞然大物——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其他国家的东印度公司都消亡近百年后,才于1874年解散,它的消亡有多方面的原因,公司治理中出现的愈加严重的贪污和,被殖民地区日益兴起的反殖民化运动,国内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压制,让这个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终于不堪重负宣布解散,它也算是很圆满的完成了英国政府的“重托”。

上图_ 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路线

5、给后世带来的影响

虽然它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它的传说。

沾满了血腥的东印度公司已消亡百年之久,但它的阴影仍持续的影响着后来的世界。

曾被东印度殖民过的印度现在还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

由东印度公司输入而引发战争的中国到现在还处于发展中国家。

曾因东印度公司获利巨大的英荷法丹等国家,则摇身一变,成为了高度发达和高福利的“文明国家”,那时掠夺的财富让他们的后人仍受余荫。

从长远来看东印度公司这种高度垄断的商业模式甚至影响了全球自由贸易的进度。

上图_ 荷兰东印度公司 股票

当然东印度公司在历史中也并不是全然无用,至少它实践了股份制这一公司形式的可能性,也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例子,可以说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绝对离不开东印度公司的案例。

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沾满血腥的公司,必须连同它的国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文:尔雅

参考资料:

【1】《英国东印度公司史论》 西村孝夫

【2】《荷兰东印度公司发展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海上马车夫:曾经垄断了世界贸易的荷兰人,是如何被英国掏空的?

欢迎关注“环球情报员”,更多环球地理、历史、人文知识待你发现

17世纪上半叶,统治了半个欧洲的西班牙帝国逐渐解体。在西班牙帝国的废墟上,荷兰人创造了一段商业传奇。

荷兰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引起了英国的敌视,两国关系很快便从盟友转变为生意上的竞争对手,全方位对抗在所难免。

一、蜜月期:共抗西班牙

中世纪时期,尼德兰地区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经过复杂的王室联姻,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了尼德兰。1516年,哈布斯堡的查理五世继承了西班牙王位,尼德兰也随之置于西班牙的掌控下。

西班牙在尼德兰地区推行残酷的封建统治,尼德兰人民怨声载道。1568年—1648年,尼德兰人民为反抗西班牙帝国的残酷统治,展开了长达80年的独立战争。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保住了自己也保住了尼德兰

英格兰与尼德兰仅仅隔海相望,西班牙在尼德兰的军事存在一直令英格兰感到如芒在背。另一方面,英格兰与尼德兰同为新教国家,如果尼德兰的新教事业被镇压,英格兰的新教事业也岌岌可危。

英格兰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对尼德兰方面给予大量军力与财力的支持。英西两国在海洋与陆地上多次大打出手。

1588—1601年,西班牙发起了五次针对英格兰的无敌舰队远征,均以失败告终。

1648年,在英格兰和尼德兰的联合打击下,西班牙与尼德兰签署了《明斯特和约》,荷兰共和国诞生,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为主权国家。

“海上马车夫”由此开始了传奇的商业扩张之路。

二、大树底下好乘凉

16-17世纪,荷兰是欧洲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几乎也是唯一的)贸易中心。荷兰的贸易地位主要来自两个地理因素:

一、荷兰位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中段,欧洲的中心,是地理意义上的西欧、中欧与北欧的分界点,是欧洲各大区货物沟通的必经之路。

▲荷兰在欧洲的地理位置极佳,因此也常沦为战场

二、 荷兰还位于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的入海口,从莱茵河到威尼斯的商路连接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两大贸易圈,这条商路通过众多支线商路辐射了欧洲大部分人口,而荷兰恰好位于该商路在大西洋一侧的起点。

▲直布罗陀海峡时而受到对岸穆斯林的侵扰,不太稳定,很多商人更愿意通过意大利翻越阿尔卑斯山,运用莱茵河水运把货物运输到入海口的尼德兰地区

英格兰的地理位置同样适合作为大西洋贸易的中转站,为什么17世纪的英格兰没有取得荷兰的商业地位呢?原因在于荷兰海运业相比英国海运业,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

英格兰与西班牙自1588年便展开了半个多世纪的海上拉锯战,英格兰商船随时会征做军舰使用,也经常被西班牙海军追着打。

所以,英格兰商船造的与军舰别无二致,建造与运营成本都很大。

而荷兰人既是英格兰的盟友,又是西班牙的臣属,两国海军都不会为难荷兰商船。

因此,荷兰商船可以搭载更少的火炮和水手,船体也不用造的太厚,省下来的重量都可以用来装货,海运成本非常低。

英国商人做海运生意根本做不过荷兰人,就连英属殖民地的贸易也被荷兰商人垄断了。17世纪初,由于英国航运业的份额丢失,英国造船业也呈现衰落的迹象。

在本土争取独立的过程中,荷兰商人也不忘从西班牙帝国的软柿子葡萄牙身上揩油。

▲葡萄牙最先掌控了通往远东的商路,但因国力弱小,最终被荷兰独占了远东贸易

西葡两国曾于1493年划分了一条教皇子午线,葡萄牙独享东半球的殖民利益。1580年西葡合并后,葡萄牙也置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于是,葡萄牙也成了荷兰的敌人。

荷兰商人敏锐地发现,小国寡民的葡萄牙,在东半球享有巨额的贸易利润,但军力十分薄弱,荷兰人遂起了打劫的心思。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这个国营海盗团伙在随后的40年间,逐渐从葡萄牙手中抢来了雅加达、台湾、马六甲、好望角等贸易重镇。

▲荷兰人长期垄断日本的国际贸易,因此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把所有来自西方的知识都统称为“兰学”

17世纪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17世纪的荷兰人口常年徘徊在200万左右,国内市场非常小,主要从事的是转口贸易。

在1670年,荷兰海运业年运载量达到56.8万吨,占到全欧洲航运吞吐量的一半;商船2万艘,占欧洲总商船吨位的3/4,世界总商船吨位的1/3,荷兰的贸易网络遍布全世界。

发达的转口贸易业,使大量闲置资金沉淀在荷兰,金融业应运而生。1609年,阿姆斯特丹出现了人类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同年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现代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荷兰成为了整个欧洲的金融中心。

▲荷兰大帝国

三、《航海法案》— 英国优先

荷兰人不仅在贸易问题上占英国人的便宜,最可气的是荷兰渔船竟然在英国海域肆意捕鱼,再高价卖给英国人。忍无可忍的英国人终于决定反击了。

1651年,克伦威尔领导的英格兰议会通过了影响深远的《航海法案》。

▲护国公克伦威尔

该法案规定,只有英国本土和殖民地拥有的船只可运载英国殖民地的货物,英国殖民地的货物只允许贩卖至英国本土和殖民地,运往英国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本土发出。

简而言之,《航海法案》将荷兰商船排除出英国市场,所有发往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要通过英国中转,裸的抢了荷兰人的生意,保住了英国岌岌可危的航海业和造船业。

该法案还使得英国本土成为殖民地商品的唯一市场,而英国殖民地恰好大量出产羊毛和棉花。在本土获得大量原材料供给后,英国商人纷纷转向投资纺织业,英国工业开始蓬勃发展,最终孕育出工业革命。

即使在工业革命发生前,英国纺织业的生产效率也远高于欧洲同行,自17世纪末,英国经济便以进出口加工业为核心,而同时期的荷兰仍躺在转口贸易的巨额利润上醉生梦死。

与此同时,英国加紧扩军备战,等着与荷兰来一番真刀真枪的较量。

四、英荷战争—商业资本主义的反击

1652年5月,两国海军在多佛海峡擦枪走火。英国凭借船坚炮利的优势强行封锁英吉利海峡,荷兰经济陷入瘫痪。1654年,两国签署《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认输并承诺遵守《航海法案》。

在随后的20余年间,两国又爆发两次战争,荷兰人凭借海军上将德·勒伊特的神勇发挥,两次战争均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但是,荷兰始终无法逼迫英国废除《航海法案》,英国最终在18世纪取代了荷兰的海洋霸主地位,两国贸易战实际上是以英国的胜利划上了句号。

▲“抗英奇侠”德 ·勒伊特,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夜袭泰晤士河,英国海军一夜之间损失8艘主力舰

英荷战争充分展现了两国不同的优势,这种热战的碰撞最终为日后的两国命运的此消彼长奠定了基础。

英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国家机器通过关税壁垒、出口退税、财政补贴、军事干预等手段增强本国工商业的竞争力。

荷兰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没有关税壁垒,也反对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为了维持自由贸易,荷兰多次与设置关税壁垒的国家发生战争。

英国之所以输掉了两次英荷战争,却最终赢得了贸易战,主要得益于英国的战争模式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在与荷兰的战争中英国海军部坚持采购大批专用战舰,这类船只造价不菲,英国政府为了筹钱大量发行国债。

发债令英国政府债台高筑,但是军火订单刺激了英国造船业和军事工业的蓬勃发展,英国工人的生产效率,尤其是造船业工人,第一次追上了荷兰同行的水平。

军火订单还充实了英国工业资本家的钱包,使得工业资本家在英国的影响力大大提高。

海峡对岸的荷兰也需要通过发债维持战争。荷兰与英国不同的是,荷兰是一个商人共和国,国家机器完全掌握在商人手里,发售债券的人和认购债券的人其实都是同一拨人,荷兰议会可以把利息定的很低。

另外,由于荷兰有欧洲最发达的金融业,荷兰议会可以撬动的资金规模远大于英国政府。

但是荷兰的战争模式对经济没有任何促进作用。荷兰海军没有专用战舰,战时征调商船组成舰队,战争款也主要用来支付征调商船的费用。

战争没有促进荷兰工商业的发展,只是消耗了荷兰的社会总财富而已。

▲第三次英荷战争期间,荷兰军舰的数量比法国和英国海军加起来都多

与船坚炮利的英国海军比,荷兰海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数量庞大。在战争中,荷兰多线开战,英国海军顾此失彼,英国在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的贸易据点纷纷被荷兰扫除。

然而,持久战令荷兰商人长期背负着军费开支,海运生意的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占。

英国的日子更不好过,因为战争欠了一屁股债,英国政府只能加税。无法忍受加税的资产阶级新贵们在1688年发动光荣革命,赶走了英王詹姆斯二世。

光荣革命后,荷兰总督威廉三世通过其妻子玛丽公主的血缘关系,继承了英国王位,英荷两国结为同盟。按理说,荷兰人当了英王,荷兰这回算是彻底战胜英国了吧?然而并不是。

五、英荷同盟—工业资本主义最终胜出

威廉三世刚到英国,他敏锐的商业眼光马上就发现,英国远离欧陆纷争,纺织品畅销欧洲,人口规模也更大,这是一个比荷兰更适合赚钱的地方。在威廉三世的带领下,荷兰的金融业人才、资本家、航海人才等纷纷涌向英国。

▲威廉三世虽是亲王,但他深受荷兰商业文明影响,本质上就是个商人

16世纪中叶,美洲白银大量涌入造成了欧洲出现了严重的通胀,而到17世纪70年代,由于欧洲工业的迅猛发展,物产极大丰富,欧洲地区又出现了严重的通缩。

此时荷兰地区有大量热钱,当地的工资远高于欧洲大陆。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抵消了低廉的造船成本带来的竞争优势。而威廉三世远走英国,无意间带动了荷兰本土去工业化,荷兰在造船业上积累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也逐渐丧失了。

▲早在英荷战争前,荷兰本土工业就已停滞,荷兰人宁可炒作郁金香也不愿投资本土工业

到18世纪,荷兰海运业不可避免地没落了,而荷兰资本早已飞速逃离本土,大举涌向英国。

在荷兰人才与资本的助力下,英国海军实力和工业生产能力均显著提升,18世纪英国赢得了一系列战争,新的日不落帝国崛起。

讽刺的是,成为世界霸主后,英国也放弃了国家保护下的重商主义政策,转而拥抱自由主义经济了。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的应对策略。

18世纪以后的英国,正是凭借在两种政策之间灵活切换,将世界霸主的位置维持了整整两百年。

作者: 李中堂 编辑: Thomas (唐)

—(End 结)—

海上马车夫:曾经垄断了世界贸易的荷兰人,是如何被英国掏空的?

欢迎关注“环球情报员”,更多环球地理、历史、人文知识待你发现

17世纪上半叶,统治了半个欧洲的西班牙帝国逐渐解体。在西班牙帝国的废墟上,荷兰人创造了一段商业传奇。

荷兰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引起了英国的敌视,两国关系很快便从盟友转变为生意上的竞争对手,全方位对抗在所难免。

一、蜜月期:共抗西班牙

中世纪时期,尼德兰地区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经过复杂的王室联姻,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了尼德兰。1516年,哈布斯堡的查理五世继承了西班牙王位,尼德兰也随之置于西班牙的掌控下。

西班牙在尼德兰地区推行残酷的封建统治,尼德兰人民怨声载道。1568年—1648年,尼德兰人民为反抗西班牙帝国的残酷统治,展开了长达80年的独立战争。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保住了自己也保住了尼德兰

英格兰与尼德兰仅仅隔海相望,西班牙在尼德兰的军事存在一直令英格兰感到如芒在背。另一方面,英格兰与尼德兰同为新教国家,如果尼德兰的新教事业被镇压,英格兰的新教事业也岌岌可危。

英格兰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对尼德兰方面给予大量军力与财力的支持。英西两国在海洋与陆地上多次大打出手。

1588—1601年,西班牙发起了五次针对英格兰的无敌舰队远征,均以失败告终。

1648年,在英格兰和尼德兰的联合打击下,西班牙与尼德兰签署了《明斯特和约》,荷兰共和国诞生,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为主权国家。

“海上马车夫”由此开始了传奇的商业扩张之路。

二、大树底下好乘凉

16-17世纪,荷兰是欧洲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几乎也是唯一的)贸易中心。荷兰的贸易地位主要来自两个地理因素:

一、荷兰位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中段,欧洲的中心,是地理意义上的西欧、中欧与北欧的分界点,是欧洲各大区货物沟通的必经之路。

▲荷兰在欧洲的地理位置极佳,因此也常沦为战场

二、 荷兰还位于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的入海口,从莱茵河到威尼斯的商路连接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两大贸易圈,这条商路通过众多支线商路辐射了欧洲大部分人口,而荷兰恰好位于该商路在大西洋一侧的起点。

▲直布罗陀海峡时而受到对岸穆斯林的侵扰,不太稳定,很多商人更愿意通过意大利翻越阿尔卑斯山,运用莱茵河水运把货物运输到入海口的尼德兰地区

英格兰的地理位置同样适合作为大西洋贸易的中转站,为什么17世纪的英格兰没有取得荷兰的商业地位呢?原因在于荷兰海运业相比英国海运业,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

英格兰与西班牙自1588年便展开了半个多世纪的海上拉锯战,英格兰商船随时会征做军舰使用,也经常被西班牙海军追着打。

所以,英格兰商船造的与军舰别无二致,建造与运营成本都很大。

而荷兰人既是英格兰的盟友,又是西班牙的臣属,两国海军都不会为难荷兰商船。

因此,荷兰商船可以搭载更少的火炮和水手,船体也不用造的太厚,省下来的重量都可以用来装货,海运成本非常低。

英国商人做海运生意根本做不过荷兰人,就连英属殖民地的贸易也被荷兰商人垄断了。17世纪初,由于英国航运业的份额丢失,英国造船业也呈现衰落的迹象。

在本土争取独立的过程中,荷兰商人也不忘从西班牙帝国的软柿子葡萄牙身上揩油。

▲葡萄牙最先掌控了通往远东的商路,但因国力弱小,最终被荷兰独占了远东贸易

西葡两国曾于1493年划分了一条教皇子午线,葡萄牙独享东半球的殖民利益。1580年西葡合并后,葡萄牙也置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于是,葡萄牙也成了荷兰的敌人。

荷兰商人敏锐地发现,小国寡民的葡萄牙,在东半球享有巨额的贸易利润,但军力十分薄弱,荷兰人遂起了打劫的心思。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这个国营海盗团伙在随后的40年间,逐渐从葡萄牙手中抢来了雅加达、台湾、马六甲、好望角等贸易重镇。

▲荷兰人长期垄断日本的国际贸易,因此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把所有来自西方的知识都统称为“兰学”

17世纪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17世纪的荷兰人口常年徘徊在200万左右,国内市场非常小,主要从事的是转口贸易。

在1670年,荷兰海运业年运载量达到56.8万吨,占到全欧洲航运吞吐量的一半;商船2万艘,占欧洲总商船吨位的3/4,世界总商船吨位的1/3,荷兰的贸易网络遍布全世界。

发达的转口贸易业,使大量闲置资金沉淀在荷兰,金融业应运而生。1609年,阿姆斯特丹出现了人类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同年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现代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荷兰成为了整个欧洲的金融中心。

▲荷兰大帝国

三、《航海法案》— 英国优先

荷兰人不仅在贸易问题上占英国人的便宜,最可气的是荷兰渔船竟然在英国海域肆意捕鱼,再高价卖给英国人。忍无可忍的英国人终于决定反击了。

1651年,克伦威尔领导的英格兰议会通过了影响深远的《航海法案》。

▲护国公克伦威尔

该法案规定,只有英国本土和殖民地拥有的船只可运载英国殖民地的货物,英国殖民地的货物只允许贩卖至英国本土和殖民地,运往英国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本土发出。

简而言之,《航海法案》将荷兰商船排除出英国市场,所有发往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要通过英国中转,裸的抢了荷兰人的生意,保住了英国岌岌可危的航海业和造船业。

该法案还使得英国本土成为殖民地商品的唯一市场,而英国殖民地恰好大量出产羊毛和棉花。在本土获得大量原材料供给后,英国商人纷纷转向投资纺织业,英国工业开始蓬勃发展,最终孕育出工业革命。

即使在工业革命发生前,英国纺织业的生产效率也远高于欧洲同行,自17世纪末,英国经济便以进出口加工业为核心,而同时期的荷兰仍躺在转口贸易的巨额利润上醉生梦死。

与此同时,英国加紧扩军备战,等着与荷兰来一番真刀真枪的较量。

四、英荷战争—商业资本主义的反击

1652年5月,两国海军在多佛海峡擦枪走火。英国凭借船坚炮利的优势强行封锁英吉利海峡,荷兰经济陷入瘫痪。1654年,两国签署《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认输并承诺遵守《航海法案》。

在随后的20余年间,两国又爆发两次战争,荷兰人凭借海军上将德·勒伊特的神勇发挥,两次战争均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但是,荷兰始终无法逼迫英国废除《航海法案》,英国最终在18世纪取代了荷兰的海洋霸主地位,两国贸易战实际上是以英国的胜利划上了句号。

▲“抗英奇侠”德 ·勒伊特,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夜袭泰晤士河,英国海军一夜之间损失8艘主力舰

英荷战争充分展现了两国不同的优势,这种热战的碰撞最终为日后的两国命运的此消彼长奠定了基础。

英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国家机器通过关税壁垒、出口退税、财政补贴、军事干预等手段增强本国工商业的竞争力。

荷兰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没有关税壁垒,也反对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为了维持自由贸易,荷兰多次与设置关税壁垒的国家发生战争。

英国之所以输掉了两次英荷战争,却最终赢得了贸易战,主要得益于英国的战争模式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在与荷兰的战争中英国海军部坚持采购大批专用战舰,这类船只造价不菲,英国政府为了筹钱大量发行国债。

发债令英国政府债台高筑,但是军火订单刺激了英国造船业和军事工业的蓬勃发展,英国工人的生产效率,尤其是造船业工人,第一次追上了荷兰同行的水平。

军火订单还充实了英国工业资本家的钱包,使得工业资本家在英国的影响力大大提高。

海峡对岸的荷兰也需要通过发债维持战争。荷兰与英国不同的是,荷兰是一个商人共和国,国家机器完全掌握在商人手里,发售债券的人和认购债券的人其实都是同一拨人,荷兰议会可以把利息定的很低。

另外,由于荷兰有欧洲最发达的金融业,荷兰议会可以撬动的资金规模远大于英国政府。

但是荷兰的战争模式对经济没有任何促进作用。荷兰海军没有专用战舰,战时征调商船组成舰队,战争款也主要用来支付征调商船的费用。

战争没有促进荷兰工商业的发展,只是消耗了荷兰的社会总财富而已。

▲第三次英荷战争期间,荷兰军舰的数量比法国和英国海军加起来都多

与船坚炮利的英国海军比,荷兰海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数量庞大。在战争中,荷兰多线开战,英国海军顾此失彼,英国在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的贸易据点纷纷被荷兰扫除。

然而,持久战令荷兰商人长期背负着军费开支,海运生意的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占。

英国的日子更不好过,因为战争欠了一屁股债,英国政府只能加税。无法忍受加税的资产阶级新贵们在1688年发动光荣革命,赶走了英王詹姆斯二世。

光荣革命后,荷兰总督威廉三世通过其妻子玛丽公主的血缘关系,继承了英国王位,英荷两国结为同盟。按理说,荷兰人当了英王,荷兰这回算是彻底战胜英国了吧?然而并不是。

五、英荷同盟—工业资本主义最终胜出

威廉三世刚到英国,他敏锐的商业眼光马上就发现,英国远离欧陆纷争,纺织品畅销欧洲,人口规模也更大,这是一个比荷兰更适合赚钱的地方。在威廉三世的带领下,荷兰的金融业人才、资本家、航海人才等纷纷涌向英国。

▲威廉三世虽是亲王,但他深受荷兰商业文明影响,本质上就是个商人

16世纪中叶,美洲白银大量涌入造成了欧洲出现了严重的通胀,而到17世纪70年代,由于欧洲工业的迅猛发展,物产极大丰富,欧洲地区又出现了严重的通缩。

此时荷兰地区有大量热钱,当地的工资远高于欧洲大陆。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抵消了低廉的造船成本带来的竞争优势。而威廉三世远走英国,无意间带动了荷兰本土去工业化,荷兰在造船业上积累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也逐渐丧失了。

▲早在英荷战争前,荷兰本土工业就已停滞,荷兰人宁可炒作郁金香也不愿投资本土工业

到18世纪,荷兰海运业不可避免地没落了,而荷兰资本早已飞速逃离本土,大举涌向英国。

在荷兰人才与资本的助力下,英国海军实力和工业生产能力均显著提升,18世纪英国赢得了一系列战争,新的日不落帝国崛起。

讽刺的是,成为世界霸主后,英国也放弃了国家保护下的重商主义政策,转而拥抱自由主义经济了。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的应对策略。

18世纪以后的英国,正是凭借在两种政策之间灵活切换,将世界霸主的位置维持了整整两百年。

作者: 李中堂 编辑: Thomas (唐)

—(End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