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是一月份,May是五月份,这两个单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那它们合起来January and May,难道就是\"一月和五月\"的意思?
这是妥妥的中式翻译,童鞋们千万不要犯这种错误啦,不然老外会笑话你。
其实,它真正的意思可有点小内涵呢……
Alex Basov/unsplash
January and May
那一月跟五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放在一起说?它们关系还真挺亲密的。
其实这个俚语起源于一个典故,January和May是该故事中的两个人的名字。前者是一位男爵,他在60岁时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名叫May的年轻姑娘。
他们相爱了,所以,January and May也就变成人们调侃的“老夫少妻”了。
更接地气一点说,就是老牛吃嫩草~
He is 19 years older than Mary. It's a January and May marriage.
他比Mary大19岁,因此可以说他们是老夫少妻了。
我们也可以用December and May来表示,因为December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所以用来类比老年、晚年也会更形象,而May-December romance就是忘年恋啦~真爱不分年龄嘛。
To have January chicks
其实,还有很多月份俚语也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比如这个to have January chicks,也不是翻译成一月生小鸡。
联系回上面January and May\"忘年恋\"的故事,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所以chick不是小鸡,而是孩子的意思,那就是\"老来得子\"咯~
His parents gave birth to him when they were fifty-five. He is really a January chicks.
他的父母55岁时生了他。他可真是(父母)老年得到的孩子。
A cold day in July
盆友们,这不是\"七月中寒冷的一天\"的意思,七月份都热死了,怎么还会寒冷呢?用这个例子来形容它真正的意思,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所以这是指不太可能发生,几率很小的事情的意思哦~
Joe got an A+ this semester?That's a cold day in July.
Joe这个学期得了A+?这不可能。
That Monday morning feeling
这个字面意思就是星期一早上的感觉,实际意思也差不多啦,一般是用来形容“让人不开心的周一综合症”。
大家想想自己周一上班是什么心情,就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了吧,这种unhappy的情绪,希望大家都能处理好,不要因此过度影响工作效率哦~
I've got that Monday morning feeling.
我现在有周一综合症。
(来源:英语口语小镇 编辑:yaning)
来源:英语口语小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经典在现如今看来,仍旧充满了智慧。
一年有十二个月,你知道古人是如何称呼这十二个月的吗?
不知道也没关系,今天就让文苑君给大家介绍一下,十二个月的那些唯美至极的雅称吧!
顺便看看你出生的月份叫什么名字!
1
一 月
孟春、柳月、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岁始、肇春、初阳。
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正月又称端月,那是秦朝为避始皇之忌讳,“正”与嬴政的“政”谐音,故而把正月改为端月。柳月:正月银柳插瓶头,称柳月。
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
——韩愈《和崔舍人咏月》
2
二 月
仲春、卯月、如月、夹钟、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人叶绍翁诗句中的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
《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又据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阴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
3
三 月
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余春。
春夏秋冬四季,三个月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三月叫做季月。
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4
四 月
孟夏、巳月、余月、中吕、初夏、麦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
农历四月为麦子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说:“ 孟夏之月麦秋至。”
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释为:“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四月便称麦月。
从季节气候而言,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阴雨时间较长,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
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树也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有人称四月为“槐月”。四月:四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
——贯休《寄王涤》
5
五 月
仲夏、午月、皋月、蕤宾、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种。
农历五月最常用的别称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
本月五日为端午节,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
《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故五月又称为皋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韩愈《题榴花》
6
六 月
季夏、未月、且月、林钟、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荷月、伏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便称之“伏月”或“荷月”。
在《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7
七 月
孟秋、申月、相月、夷则、瓜月、初秋、桐秋、桐月、兰月、肇秋。
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
古时,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
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秋月。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林杰《乞巧》
8
八月
仲秋、酉月、壮月、南吕、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
农历八月。此时月桂花盛开,故称桂月。
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
乡间山歌里唱道:“八月里来桂花香”,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
桂月危悬,风泉虚韵。
——庾信《终南山义谷铭》
9
九月
季秋、戍月、玄月、无射、菊月、暮秋、凉秋、杪商、秋末、残秋。
九月菊花傲秋霜,又称菊月。
农历九月,万木萧瑟,落叶纷纷,独有那婀娜多姿、热烈怒放的菊花给人们以活力和温暖,“菊月”被世人看作是九月的代称。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绰约仙姿描写得美妙绝伦,其摄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经得起严寒考验的特性。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
10
十月
孟冬、亥月、阳月、应钟、露月、冬、早冬、首冬、始冬、开冬、新冬。
农历十月,因秋去冬来、露水多生而得名。
阳月:十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
乡间开冬之后,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便选在入冬,此时收成已毕,正值农闲,良辰美景多可入选。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杜甫《萤火》
11
十一月
仲冬、子月、辜月、黄钟、霜月、寒月、葭月、正冬、畅月。
《礼记-月令》:“ 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
葭月是农历十一月的美称,因为冬月里的葭草才会吐出“绿头”,所以十一月称之为葭月。
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
忆长安,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
——刘蕃《忆长安·十一月》
12
十二月
季冬、丑月、涂月、大吕、腊月、暮冬、梅月、暮岁、岁杪。
杜甫《腊日》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以后沿袭之。
自古以来,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
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
—— 卢象《竹里馆》
看完了仲春,季夏,梦秋......你更喜欢哪个月份的雅称呢?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