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孙悟空的优点与缺点有哪些 孙悟空的优点举例说明

发布时间:2024-04-20 19:39:09作者:风里有诗句来源:网友分享

孙悟空的优点与缺点有哪些 孙悟空的优点举例说明

本文目录一览: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优点很多,缺点也不少,值得了解一下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性格复杂,经历曲折,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性格极具代表性,给人们留下深深的烙印。

孙悟空乃天地灵石孕育而生,无名无姓,后拜菩提祖师为师,得名孙悟空,学会72变化、筋斗云等法术,大闹龙宫获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方勾划生死簿,又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反省,经观音点化,由唐僧救出且收为大徒弟,取名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惩恶扬善,不畏艰难,经过81难终修成正果,被封为战斗胜佛。

孙悟空的性格极其复杂,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孙悟空性格的优点

1坚毅勤勉、机智过人

孙悟空为学法术,漂洋过海,远涉天涯,勤勤勉勉苦学礼仪和论道,而且非常好学,在数载的学艺过程中,从不偷懒,勤学好问,最终学有成就。在取经图中,经理各种困难,从未退缩,都表现出其坚毅勤勉的性格特点。孙悟空与妖怪战斗时,并非逞匹夫之勇,大多采用智斗,不是蛮干硬干,比如打牛头虫时,知道自己水性不好,变把怪物引出水面在打,还有盘丝洞一节中,和蜈蚣精换茶杯的细节,都表现出其机智过人的性格。

2嫉恶如仇、英勇无畏

孙悟空爱憎分明,憎恨为祸人间的妖怪,正如车迟国的众僧所称颂的:专秉忠良之心,铲锄人间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在比如在比丘国救出了1111个小孩的性命,在火焰山为当地老百姓解决炎热颗粒无收之苦,对于祸害老百姓的白骨精,即使因师傅反对,也要铲除,和老百姓有深厚的感情,在降妖伏魔的过程中,从未退缩,被蜈蚣精将眼睛弄瞎了,也坚持战斗,例子太多,不一一列举,这些都提现了孙悟空嫉恶如仇、英勇无畏的性格特征。

3善恶分明,敢作敢当

孙悟空本性善良,《西游记》第14回,因看不管强盗欺凌父母妻子,便将6个强盗杀死,在取经途中,与其他师兄弟精诚合作,但是,孙悟空总是冲在前面,还有,《西游记》第二十四回,因偷吃人参果,敢于承担一切责任,在打击邪恶势力时,从不畏缩,信念坚定,不屈不挠,善恶分明,敢作敢当。

4意志坚强、求实务真

孙悟空,有志向、有追求、有梦想,能够抵御各种诱惑,财、色、权都不会为之所动,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比如在取经途中女儿国,还有天宫的弼马温,本可以潇洒度日,但是孙悟空放弃,依然投入到战斗之中,真乃战斗胜佛也。

孙悟空性格的缺点

1爱慕虚名、急功近利

吴承恩在刻画孙悟空人物性格时,考虑到了人性的两面性,所以也赋予了孙悟空一些人性的弱点,比如孙悟空在学艺时,总想一天学有的东西,还有贪图名号,比如在花果山自封为“美猴王”,后有封为“齐天大圣”,追命头衔,虚名。

2桀骜不驯、好争好斗

比如大闹天宫就把他的性格弱点暴露的淋漓尽致,还有,唐僧刚首孙悟空的时候,根本不服驯化,即使观音菩萨给其带上紧箍咒,还想持金箍棒打死唐僧,在于妖怪战斗中,总想马上见分晓,遇事总是打为主,从未和解解决战斗。

3狂妄自大、人缘极差

孙悟空凭借一身本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比如总把玉皇大帝叫“玉帝老儿”,甚至不把如来放在眼里,以为自己一个筋斗云天下无敌,其实还是在如来手掌心里打转,撒一泡尿以为自己到了天边了。各路神仙没有一个和他关系好的,见到总想躲的远远的,比如地府阎王、太上老君等,总是避之不及,即使有神仙出手相助,也是奉命行事或者不堪其骚扰,不得已而为之,没有谁愿意心甘情愿站在朋友的立场去帮助他。

以上是本人对孙悟空性格的分析,总是觉得分析的不够透彻,因为这个性格确实太复杂,我知道,大神总是在评论中,希望能够在评论中进行补充和斧正。

西游孙悟空身上有哪三个重大缺陷,导致大闹天宫必然失败?

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最为广大读者喜爱。只是,那个时期的孙悟空身上毛病也最多。

头一个毛病,是狂妄,狂妄到没边。

他本只是花果山上一个修行数百年的猴妖,仗着筋斗云遁术无双,七十二变迎风变化就胆大欺心,要夺了玉皇大帝宝座。这就有如一个刚刚靠搬砖挣了一万块的毛头小伙,就扬言自己要击败王健林做中国首富一般。

如来佛祖劝孙悟空切莫胡说,孙悟空则自信满满,反问如来,自己如何做不得天庭之主?

事实上,天庭诸神中实力堪比孙悟空者比比皆是。二十八宿中的奎木狼、佑圣真君麾下王灵官都可以和孙悟空短期大战不分胜败,灌口二郎真君更是武艺、神通都媲美孙悟空。

可惜孙悟空不明白自己在仙界的真正地位,一直到青牛精故事之后,才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所谓狂妄者多无知,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就是如此。

 第二个毛病,是自私。

花果山大战时,孙悟空拿七十二洞妖王的兵马做炮灰。因七十二洞妖王兵马死光了,群猴兔死狐悲,悲伤不已。孙悟空却说:“捉了去的头目乃是虎豹狼虫、獾獐狐狢之类,我同类者未伤一个,何须烦恼?”

孙悟空不单是对非同类冷漠,对自家猴子猴群一样薄情。他受邀上天做齐天大圣,一去就是一百六七十年。在那些年中,孙悟空吃遍大中小号蟠桃,一次也没想起群猴;大闹蟠桃会时,孙悟空吃遍仙肴仙酒,一次也没想起群猴;闯入兜率宫中,孙悟空一口气吃掉五葫芦金丹,一次也没想起群猴。

等醉醺醺反出天庭回到花果山,孙悟空把自己这些“壮举”告诉群猴,自吹自擂,得意非凡。

他是因为吃多了仙酒,觉得花果山美酒无法入口,才再上天庭,盗了八瓶仙酒回花果山。猴群中领头几位才稍稍蹭了几杯仙酒。

所谓自私者必狭隘,做人处事只想着自己,注定无法走得长远。 

 第三个毛病,是多疑。

太白金星第一次邀请孙悟空上天,玉帝敕封孙悟空为弼马温。当时,孙悟空不过是天仙初期修为,对天庭毫无贡献。可一上天就成为中央直属部门正印长官,玉帝对孙悟空其实不错。可是,御马监的那些官员,尤其是御马监丞不忿孙悟空一个外来者抢了他即将到手的肥差,故意嘲讽、激怒孙悟空,说弼马温如何如何小。孙悟空一听就炸了,当即反下天庭。

回到花果山后,孙悟空气愤难平。忽然冒出一个独角鬼王跑来对孙悟空说,以孙悟空的本领就算做齐天大圣也无妨。

自号“齐天”,乃谋逆大罪。不过,孙悟空出身草根,对于天庭诸仙有着天生的自卑感。越是自卑,孙悟空越是多疑,越是多疑,就越容易轻信他人。

结果,孙悟空一口答应,竖起“齐天大圣”旗号,与天庭做对。结果自然是伤人害己,不但自己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还害的花果山十万生灵遭受灭顶之灾。

孙悟空大闹天宫最终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孙悟空自身性格具有重大缺陷,是一个重要原因。

 唐僧三个徒弟,为何只有孙悟空一人成佛?叶之秋精彩品西游首发微信公众号:叶之秋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