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小贴士之四:怎样区分平年和闰年
一般地,年份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如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2020年、2024年......特别地当年份数末尾是00的需要被400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900年、2100年.......虽然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所以象1900年、2100年不是闰年。不是闰年那么就是平年,平年二月份有28天,全年共365天;闰年二月份29天,全年共366天。全年中1、3、5、7、8、10、12月份有31天,其余除2月份外有30天。即全年中4、6、9、11月份有30天。(谚语: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都不差)。
同学们以上知识点你能记住吗?记住以上知识点才能解决智慧园的一类题目,
如:2019年10月1日是星期二,你能算出2020年5月1日是星期几吗?(要有步骤)
解答:因为2019年10月、11月、12月、2020年1月、2月、3月、4月分别有31+30+31+31+29+31+30 = 213天,另加上5月1日1天共214天。
214÷7=30……4;
余1 是星期二
余2 是星期三
余3 是星期四
余4 是星期五。
答:2020年5月1日是星期五。真诚地希望家长同志们关注一下老师发布的数学小贴士。
在前几天说到“绝大多数人农历生日和公历生日每隔19年能重合在同一天”的话题时,涉及到了“平年”和“闰年”两个概念。有的网友问:怎样才能知道以前或今后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具体方法是:公历年份数能够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例如2020年、2024年就是闰年;反之不能被4整除的就是平年,例如2021年、2022年、2023年就是平年。对于公历年份尾数是“00”的年份,就要用400去除,能被整除的就是闰年,不能被整除的就是平年。
可能会有人问: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为什么要用公历年份数除以4而不是去除以5或6呢?这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是365.2422天,这就是所谓的“一回归年”。而公历的平年是365天,比“一回归年”少了0.2422天,把0.2422天累积4年才能凑够1天;同时,要把这1天加在第4年的2月末使本月变为29天(平年2月份均为28天),从而使第4年全年达到366天(比平年多1天),那么这一年就是闰年。以上就是用公历年份数除以4的奥秘所在。
在此基础上,我们同样可以推导出“尾数是00的公历年份,必须要用400去除,从而判断出这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的理论依据。我觉得,这些都是历法上早已规定好的,是“死规矩”。作为普通百姓,掌握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的判断方法即可,理论依据只是作为一般了解。
#头条讲真的#
2024年就要到来了。2024按照中国的传统属相,这是个青龙年。龙,是中国人的图腾。我们汉族人都是”龙的传人“。
一. 关于闰年但是,2024又是一个闰年。什么是闰年呢?
按照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公历,每个普通的年份应该是365天。但是,公历却有闰年一说。2024年恰好就是闰年,也就是有366天,比普通的平年多了一天。
这是为什么呢?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每一周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所以,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运行周期短约0.2422 日,因此,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故四年于2月份加1天,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
地球绕太阳公转
所以,2024年的2月份有29天。
闰年的判断规则是:普通年份能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闰年,世纪年份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是世纪闰年。由于2024能被4整除,根据闰年的规定,2024年是普通闰年。
二. 关于闰月说到闰年,我们又会联想到闰月。闰月,来自于中国农历的历法。
农历为了保持与公历的回归年同步,必须每隔几年就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就叫做闰月。闰月是在农历中的某一年增加一个月,这一年就有了13个月。
如何判断闰哪个月份呢?
农历每一个月都有可能是闰月,要结合二十四节气来定。
按照传统农历来说,将24个节气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比如,立春是第一个节气,是单数,则属于“节气”,雨水是第二个节气,是双数,则属于“中气”,以此类推。
一般情况下,每个月都会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果,在某个月份中,只包含了节气,而不包含中气,也就是只有一个节气,就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重复上个月份。
即将到来的2024年,农历中并没有闰月。农历就是平常的12个月。
三. 所谓“无春年”根据农历,2024年的立春时间是2月4日,当天所对应的农历时间为2023年腊月二十五。而2025年立春时间是2月3日,当天所对应的农历时间是2025年正月初六。所以,2024年这一年当中,就没有出现“立春”这个节气了。
所以,2024就被称为“无春年”。在民间,关于无春年有种种传说。
1. ”无春年”在部分地区又被称为“寡妇年”,民间有农谚“寡年不婚嫁”的说法。至于原因流传有多种。据说如果在无春年结婚说明没有开始,因此注定不幸福。
2.“无春不起房”。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在无春年的年份,不建议盖房子。“起房”指新盖房屋的意思。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没有了春天的年份,寓意着无始无终,不利于入住新房。
3.“闰年不动土”。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年是闰年(并没说无春),那么则不利于动土——“迁坟”,会破坏家族运势。
不过,从现在社会来说,不论是“无春年”还是“闰年”,都是正常的历法演变,与婚丧嫁娶、吉凶福祸并无关系,以上3种不宜做的事也并不可信,只能作为参考。
欢迎大家阅读,欢迎留言讨论,记得关注我哦。[呲牙][作揖]
说起闰年,估计一些朋友会很糊涂。好像隔个一两年就有闰年,结果闰来闰去,闰得头都快大了。到底什么是闰年?闰年该怎么计算呢?
实际上,闰年是公历的一个计算方式,也就是常说的阳历,或者叫西历也可以。在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中,也就是常说的阴历,其实是没有闰年的,只有闰月。
不过现在大多时候,我们把农历的闰月,也称之为闰年。
那么,公历和农历该怎么计算闰年呢?概括起来有3种方法,是分别用来计算公历和农历闰年的。
整除法这是公历闰年的计算方法,具体就是用年数,去除以4,如果得到的是整数,那这一年就是闰年。比如公元1992年,除以4以后是498,所以公元1992年就是闰年。
怎么闰呢?就是在二月多加一天,成了29天。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方法,当遇到年数是100的整数倍时,及必须去除以400,如果得到的是整数的话,这就是世纪闰年;如果不是整数,就不是闰年。
比如公元1600年,是100的整数倍,除以400以后是4,所以公元1600年也是闰年。
置闰法具体就是“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这是农历独有的闰年计算方法,每三年设置一个闰月,五年设置两个闰月,十九年设置七个闰月。如此不断循环。
古人为什么搞这么复杂,而且还不规律的计算方法呢?
古人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让农历,更加实用。因此他们把阳历和阴历合在一起,并创造性的发明了24节气。
只不过,24节气和阳历是一致的,就是把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周的时间,计算为一年。然后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把黄道面分成24个节点,用来代表24节气。而阴历则是把月亮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计算为一个月,一年为12个月。
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为365.25天。而月亮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29.5306天,再乘以12,也就是354.3672天。照这样算下来,一年就相差11天左右,三年就相差33天左右。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古人想到了设置闰月。
怎么设置闰月呢?
就是在农历中,当这个月的中气,出现在月末时,必然会导致下一个月只有节令没有中气,而中气出现在下下个月的月初。于是,就把下个月算作这个月的闰月。
比如说刚过去的2020年,为什么是闰四月呢?
就是因为农历四月的中气(小满),出现在了农历四月二十八,结果导致下一个月只有节令(芒种),而中气(夏至)出现在了下下个月的月初。
于是,就把只有芒种节令的这个月,算作是农历四月的闰月,叫做闰四月。
同理,等到2023年,因为中气(春分)出现在农历二月末,导致下个月只有节令(清明),谷雨出现在下下个月的月初。
因此,公元2023年,是农历闰二月。
以上这两种,就是公历和农历中,闰年的计算方法。相比之下,公历的闰年计算方法要简单得多,但农历闰年的计算方法虽然复杂,但却胜在实用性强。
本文为“索彦聊诗词”原创,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