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十月十九是亥月的巳日,彭祖说“巳不远行,财物伏藏”,是啥意思?这天还有啥特点?
1·谁是彭祖?
相传彭祖本名叫彭铿,是先秦时期道家的先驱人物之一。据说彭铿任殷大夫时就已经七百多岁了,却一点也不显苍老,因为他精于养生之术,所以一直活到800多岁。
古代不少圣人、名家都对他推崇备至,比如庄子曾把他作为养形之人的代表人物。大诗人屈原《楚辞》里也有“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的表述,后人注称:彭祖精于食疗之道,把它献给天帝,天帝赐了他阳寿800年。
除此之外,《史记》这类史书里也有关于他的记载,晋代的《神仙传》还专门为其立传;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里,诗人杨炯的诗文里都曾提到过他,真可称得上是位传奇人物。
更传奇的是,他那些被历代名人所称道的养生理论,一直到现在依然被传统医学所应用,这些理论,不少都出自老年间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奇书《彭祖百忌》之中。
2·“巳不远行,财物伏藏”是啥意思?
《彭祖百忌》主要讲在干支纪日中某日不宜做某事,否则会有某种后果,句子简单好记,又清晰明白。
比如前期有影视剧里出现过的“未不服药,毒气入肠”,意思就是未日或者未时不能服药,否则会伤害身体。
古代人多用草药,而未为木之库,所以古代人认为未时服药就相当于吃到了药的仓库,会有无穷无尽的药要吃。
除此之外,还有像“丙不修灶,必见灾殃”“辰不哭泣,必主重丧”,意思是丙属火,在丙日或丙日修灶,容易招致火灾;辰为水库,在辰日或辰时哭泣,就像打开了泪水之库等。
其中也有钱财相关的,比如“甲不开仓,财物耗散”,认为甲为天干之首,代表事情的初始生长状态,这时候开仓往外放粮,就等于终止了“财物”的增长,结果必是耗散、败亡。
还有“巳不远行,财物伏藏”,意思就是逢巳日,或者一天中的巳时都不宜出门远行,否则容易在路上招惹是非,导致钱财上的消耗。
因为“巳”为孟夏,对应农历四月,这时候巳火强旺,专门克制金,所以金到了火旺的夏季为“死”,只能伏藏不出。
以前的钱币多是用金属铸造而成,强火能融金,也就是让钱财消失;同时“巳”在字形上像是曲曲弯弯的道路,道路曲折不平便为挫折;加之巳的谐音不好,所以人们要出远门就会避开巳日或巳时。
六十甲子里共有五个巳日,分别是乙巳、辛巳、癸巳、己巳和丁巳,而巳时指的是上午的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3·这天有啥特点?
五癸遇破:十月十九是癸卯年、癸亥月的癸巳日,加上丑时和亥时的天干都为癸,所以这天就有五个“癸”,癸为北方寒水,代表寒冷或雨露。
但巳为纯火、亥为纯水,两者相对为破,所以这天就是破日,也是大耗之日。巳破了亥,亥中壬水和甲木便会散出,水生寒、木生风,预示天气多为寒冷多风而无雨。
驿马遇重:亥水生木,巳火生金,木和金相对;亥卯未合木、巳酉丑合金,亥是木局的三合头,巳是金局的三合头,三合头相对就为驿马,速度快、力量猛,容易造成冲撞及损耗,不宜远行,容易有钱财上的消耗等。
并且巳日又在至阳之位,是阳中之阳,所以巳日又是重日,重日和复日都有令事物重复的力量,所以这天的冲撞和消耗也会被加倍。
同时当天又是勾陈黑道日,勾陈对应西方之金,凶恶刚猛,主做事“有始无终,先喜后悲,不利攸往”,所以这天要记得“巳不远行,财物伏藏”。#冬日生活打卡季#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要来到二月。今年甲辰年二月初一,在我国民间信仰中恰逢是“破神”当值的日子,因此今年二月初一被称为“破日”。
在我国民间有“建除十二神”的说法,像我们平常说到的黄道吉日就是根据“建除十二神”来判断的,像很多人在办大事时,如结婚、安葬、搬家、动土等都会翻看日历,人们都会挑选个好日子来图吉利。二月初一是“破日”,根据民俗这个是个大凶的日子,那么这天有什么讲究?
二月初一,我国民间信仰中的“破日”我国民间信仰中,有12位神明轮流当值保护人民平安,这12位神明分别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这12神明统称为“建除十二神”。
建除十二神对应的日期与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有关。立春为寅月起始,因此立春后的第一个寅日起建;惊蛰为卯月的起始,因此惊蛰后的第一个卯日起建;清明是辰月的开始,因此清明后的第一个辰日起建;立夏为巳月的开始,因此立夏后的第一个巳日起建……;小寒为丑月的开始,因此小寒后的第一个丑日起建。
12个地支按照顺序排列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淮南子》记载:“二月卯,则卯为建,辰为除,巳为满,午为平,未为定,申为执,酉为破,戌为危,亥为成,子为收,丑为开,寅为闭,惊蛰是卯月的开始,二月初一正处于惊蛰节气的“癸酉日”,“酉”为“破”,因此今年二月初一是“破日”。
在我国民间常用建除十二神来作为择日吉凶的参考,老话说“建、满、平、收黑,除、危、定、执黄。成,开皆可用;闭、破不相当”,说的就是除日、危日、定日、执日是黄道吉日,成日、开日是次吉日,建日、满日、平日、收日为平日,而闭日和破日为凶日。
二月初一是“破日”,是一个凶日。而二月初二是“甲戌日”,戌对应危,因此二月初二是“危日”,危日是黄道吉日,再加上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因此今年二月二是非常吉祥的日子,可以说诸事皆宜。
二月初一是“破日”,按照民间信仰有3事不宜做一、不宜结婚
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对于很多人来说,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来结婚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结婚择日更是备受关注。人们认为,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结婚,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有助于夫妻关系的和谐和家庭的稳定。
结婚日期的考量,双方家长都会看下日子,如果恰逢“破日”,就会避开。破,有破坏、伤害、矛盾的意思,在破日结婚在人们看来不吉利。破日也并非一无是处,例如破日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寓意把疾病赶走。
二、不宜开张
人们相信,在吉利的日子进行开张,可以为店铺带来好运和繁荣。人们开张都会选个好日子,同时也会避开一些被认为不吉利的日子,如破日。
人们开张自然是希望财源广进,而破日的“破”有“破财”的意思,这个日子开张会显得不吉利,虽然看上去没有科学根据,但是选择个好日子开张也是一种心理慰藉,因此开张日期的选择人们会尽量避开“破日”。
三、不宜远行
在古代,人们由于交通不便和通讯落后,出一趟远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出远门之前,人们会特别重视日期的选择,希望能够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以求平安顺利。
“破日”在我国民俗信仰中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人们会尽量避免在这一天出远门。这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全和顺利出行的渴望,也体现了他们对于自然和命运的敬畏。
总结,以上关于建除十二神的说法虽然说没有科学根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家办大事都会挑选个好日子,人们会尽量避开凶日,这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说择吉文化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人们,人们都想把大事安排在“黄道吉日”。
择吉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了解,不应该把它当成迷信。
己、已、巳和戊、戍、戌、戎怎么读?
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常有人乱用、错用“己、已、巳”和“戊、戍、戌、戎”这七个字。那么,这七个字的正确读音和意思是怎样的呢?
己,拼音jǐ,同纪,如己方、己任等,天干的第六位。
巳,拼音sì,同食,地支的第六位。如巳时,旧式计时法指上午九点到十一点钟的时间。如己和巳合在一起,也是天干地支(六十花甲)的第六位,如中国农历的己巳年(蛇年)。
已、拼音yǐ,同以,如已经、已往、已然、已知数等。
己、已、巳,这三个字,可用三个句话来解释:“巳字不开口、己字张大口,已字半开口。”
戊,拼音Wù,同误,天干的第五位,如“戊更”,是指夜晚五更,如“戊戌变法”,是指1898年的戊戌维新。
戍,拼音Shù,同术,军队守卫的意思;如卫戍、戍边、戍守。
戌,拼音Xū,同须,地支的第十一位。如戌时,旧式计时法,指晚上七点到九点钟这段时间。如戊和戌合在一起,是天干地支(六十花甲)的第三十五位,如中国农历的戊戌年(狗年)。
戎,拼音róng,同溶,是指军事、军队等,如戎行、戎装、戎马、戎首(挑起战争的人)等。
为了便于记忆和识别,请读者朋友记住以下口诀:“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还有一句十字口诀,更为形象、容易识记:“点戍空心戊,横戌十字戎。”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