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生肖

哈萨克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哈萨克族)

发布时间:2024-08-11 22:56:08作者:鹰视狼顾来源:网友整理

哈萨克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哈萨克族)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甘肃哈萨克”?| 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地球知识局——什么是“甘肃哈萨克”?

NO.1625-“甘肃哈萨克”

作者:杔格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酒泉市是甘肃省一幅靓丽的旅游名片,其下辖的每个县区都有不少可以拿得出手的旅游资源。

以“河西四郡”而出名的酒泉(肃州)自然不必多说,敦煌莫高窟、油城玉门也是老牌旅游景区。肃北马鬃山的黑戈壁、瓜州锁阳城以及和“东风航天城”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金塔,这几年也已是甘肃旅游圈的新锐。

其实现在的酒泉市包含了敦煌

是个面积相当大的行政区▼

然而还有一个县却默默无名,这就是酒泉最南端的县——阿克塞。其实它也有着自己特殊的旅游资源。这里的老县城早已成为户外旅游者的心头好。

但即使是在这些人里,意识到阿克塞是哈萨克族自治县的人也并不多。

就是这里了

(图片:google map)▼

离疆

20世纪初期,新疆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阿勒泰(承化寺)、巴里坤(镇西)等地区,这些地方都属于北疆的范畴。他们之中的一些零散牧民和商贾出于游牧习性以及商贸目的,来到甘肃西部一带。

从北疆到甘肃西部▼

第一批进入甘肃的哈民来自于巴里坤草原。他们进入安西(瓜州)一带游牧,因草场争夺,不能长期驻守,只在这里住了短短两年,便撤退回去。此后又有两批人来到甘肃,但都是零星的队伍,不久之后又回到新疆。

巴里坤虽然受东天山水源的滋养,水草丰美

但总体规模有限,季节变化较大

有必要到周边地区草场游牧,甘肃西部是不错的选择

(底图:NASA)▼

如此反复几次,只是这个时代新疆牧民生活的缩影,他们本不会定居甘肃。但到了上世纪30年代,新疆政局剧变,出现了各种混乱局面,期间伴随着盛世才上台,无奈的哈民只得出离家园。

这时候,北疆的一部分哈民大致分为四次逃离新疆。这些人大多不是北疆当地生活优渥的那一批哈族群体,多数都是贫困潦倒的普通老百姓。

虽然牛羊作为主要财产便于转移

但少一块牧场也是巨大损失

在这个整体干旱的地区草场永远不够用

(图片:山色空蒙716 / 图虫创意)▼

由于新疆与甘肃毗邻,且不绕远,所以每一批逃离者所选的第一个落脚点都在甘肃境内。他们到了甘肃之后,其后续各有选择,有的最终留在甘肃,有的最终迁至青海,有的后期回到新疆,还有的继续逃亡至国外。

虽然政区将这里分做了不同部分

但以游牧社会的生产来看

这个交界地带反而可以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区域▼

来到口里之后的哈民,面对的显然是一个新环境——与他们打交道的官方人士一共有三波。盛世才旗下的新疆势力、掌管青海以及甘肃西部河西走廊地区军政大权的“西北三马”(有时也称“新五马”)之一“青马”马步芳势力、甘肃省政府。

这三波人马当中,和哈民关系最为缓和的是甘肃省政府,双方之间很少爆发冲突;盛世才对于哈民而言,自然是水火不相容,后来盛世才下台,哈民与新疆当局的关系才有所缓和;至于与马步芳,则是前期相互提防,后期彻底恶化(后来马步芳势力退出河西走廊)。

盛世才(左)与马步芳(右)

一个纵横新疆,一个纵横甘肃西部和青海

(图片:wikipedia)▼

面对一大批新移民的到来,总要有一些管理政策。甘肃省政府在30年代末于玉门县上赤金设立哈民管理局,属甘肃第七区专署管辖,时期的专署大致类似于现在的地区(地级市),第七区也就是酒泉专署。

但是由于哈民游牧迁徙不定,经费困难及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管理局的基本功能实现的部分并不多,运营三年左右即被裁撤。此后,甘肃省就把哈民管理的任务交给了酒泉当地及驻军。

游牧生产本就居无定所

古代都是在部族中找代理人间接管理

不过民族国家需要更紧密凝聚的上层建筑

虽然经济基础仍然相当落后....

(图片:山色空蒙716 / 图虫创意)▼

为了方便管理,他们对蒙藏哈三地的牧场实行强制划定,区域设置也极其粗略,哈民牧场范围为青头山以西,祁连山北麓。这虽然暂时缓解了当地各种矛盾,但哈民居住地和草场长期不明确,使得其生活、生产极度不顺利。

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尔腾牧场

(图片:沙绿 / 图虫创意)▼

除了三大官方势力,祁连山脉南北两侧长期也是多民族混居的地区,和其他民族打交道也必不可少,纠纷冲突不可避免,甚至远到额济纳、阿拉善等地也有争端。

最典型的当属草场纠纷,尤其是祁连山北麓地区。在历史上,虽然有部分哈民偶尔游牧到此地,但均非常驻人口,和周边同为游牧民族的常驻群体(如蒙古族、藏族、裕固族等)并未发生明显冲突。但是随着大批量哈族牧民进入祁北草原,与周边民族的纠纷在所难免。

这里与青海海西地区联系紧密

信仰藏传佛教的民众在这里也是很多的

(青海天峻舟群草原,图片:青海藏人 / 图虫创意)▼

进入甘肃的哈族人口分布也随着时间而时进时退,从初始进入到分散于祁连山北麓,一直到解放前期只分布在敦煌附近的深山之中。

建县

新中国成立前不久,敦煌迎来解放。待局势逐渐稳定之后,规划以及发展成为下一步要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甘肃哈族同胞的事情逐步被提上议程。

1953年3月24日至4月3日,西北局、西北行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青新三省边境哈萨克族头人联谊会暨各民族团结会,会议的主持人便是“西北三马”之一的“甘马”马鸿宾。他曾任甘肃省主席,在解放军解放宁夏之时就率部起义,此时已是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也算哈族民众的老朋友了。

解放前,1942年,在宁夏

左二是马鸿宾,右二是马鸿逵

(图片:wikipedia)▼

本次会议,甘青新三省七个民族的126名代表参加,其中哈萨克族代表69人,蒙古族代表27人,藏族代表21人,裕固族、回族、维吾尔族、汉族代表共19人。

经过充分协商,最后拟定了《甘、青、新边境各族代表关于民族团结,安置边境哈族的协议意见》,正本四份,用汉、蒙、藏、哈四种文字书写,由各族推选头人和代表们签字。

《协议意见》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关于哈萨克族在甘肃敦煌居住和放牧区域的规定:以海子为中心,东至哈尔腾东端的托逊堡,西至安南坝,南至海子的南端,北至燕都尔地区为哈族居住和放牧区域;哈族和肃北自治区蒙族放牧区的分界,呈南哈北蒙(以乌兰达坂为界)、东蒙西哈(以由希雪向南北引伸之线为界)的形势。

今日肃北和阿克塞的县界雏形就是由此奠定的。

今天酒泉内部的阿克塞与肃北

早期阿克塞更小,只有西南一角▼

这份协议还具有另一项重大意义:它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份有关解决边界纠纷的重要书面协议,同时使甘肃境内的哈族民众彻底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漂泊流浪生活。

区域范围划定后,另一件大事随之而来。1954年4月27日,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区(县级)正式成立,于1956年改称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县城设于博罗转井。

博罗转井卫星图,其实已经废弃,成了一个废墟景区

(图片:google map)▼

县城搬迁

博罗转井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正处于甘肃敦煌-青海格尔木的交通要道上,无论是旧时的古道,还是今日的G215国道、柳格高速、敦煌铁路均在其附近通过。

这里位于祁连山支脉的当金山北坡,地势高寒,无霜期极短,在生产方面并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地质上,因地处阿尔金山地震断裂带,曾发生过8级大地震。

肃北、博罗转井、今天的阿克塞

都位于柴达木盆地通向敦煌这个交通节点上▼

此外,这里还属于鼠疫源地区,是全国重点监测的22个重点疫区之一,而且当地水质含有高浓度的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导致县城居民的肿瘤发病率高,严重危害着当地民众的身体健康。

博罗转井今天的样子(已经废弃)

(图片:wzkDREAM / 图虫创意)▼

鉴于此,当地于1998年将阿克塞县城从海拔2700多米的博罗转井镇搬到海拔1500多米的红柳湾镇。

这几个地方离得很近

(图片:google map)▼

红柳湾镇这里不光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且离敦煌和肃北更近,饮用水方面也有水量大、水质好、成本低的优点,可以满足新县城发展规模扩大的需要。

新县城确实开阔

阿克清真寺已成为这里的重要地标

(图片:Liuleiphotography / 图虫创意)▼

伴随着新县城的建设工作,当地也在着手改善山区、草原牧民的生活条件。

利用国家生态移民项目,当地将散居在山区、草原上的牧民集中到红柳湾镇定居,其中一部分牧民安置于民族新村社区。牧民大多来自新县城周围,如:安南坝地区、阿克旗乡(原和平乡)的东格列克村、阿克旗村、多坝沟村等。

整整齐齐的新居

(图片:Liuleiphotography / 图虫创意)▼

2001年,另一件大事在阿克塞县发生。甘肃阿克塞和青海海西的省界重新划定,哈萨克族先民曾游牧的红崖子和花海子(苏干湖附近)等地区正式划归阿克塞县管辖,这里距离青海省唯一的哈萨克族村——马海村,并不遥远。

在此之后,搬迁入新县城的阿克塞居民过着新的生活,路过此地的游客也往往只是把这里当做一个普通地名或是中转点对待,至于老县城也就由此荒废了下去无人问津。

过路之地

(图片:Liuleiphotography / 图虫创意)▼

转机直到五年前,随着一部冒险动作片《九层妖塔》的热播,昔日的荒废县城华丽转身为知名景点“石油小镇”(其实阿克塞县本身无石油资源),此后陆续又有多个影片在此地取景拍摄。

经典地标了

(图片:微光先生 / 图虫创意)▼

可能令当年参与县城搬迁的当事人也没有想到的是,今日的阿克塞老县城已经成为了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正在建设中的柳格高速还在荒芜的老县城附近专门设了一个出入口。

曾经的县政府

(图片:Maggie_zhu10 / 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朱娜.被“捕获”的哈萨克族——以时入甘的哈萨克族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2]王禄明,陈乐道.哈萨克族迁甘始末[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1:19-22.

[3]徐世华.抗战时期哈萨克入甘初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9-15.

[4]阿布都力江·赛依提.时期哈萨克族部落分布与迁徙[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55-60.

[5]冉腾.阿克塞县牧民定居后生活方式变迁研究——以民族新村社区为个案的调查[D].兰州:兰州大学,2013.

[6]高米力,杨俊诚,顾八明.饮用水中铀、钍和镭的分析[J].原子能农业应用,1985,3:59-63.

[7]民政部.关于甘肃省将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红柳湾镇的批复[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5,2:63-63.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Liuleiphotography / 图虫创意

END

哈萨克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

哈萨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和传统文化。哈萨克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深受草原自然环境和民族历史的影响,展现出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头条创作挑战赛#

首先,骑马文化是哈萨克族的重要特色。他们是著名的骑马民族,骑马是他们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族人善于驯养和驾驭马匹,并且骑马技术高超。骑马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用于狩猎、牧羊、比赛等活动。他们举行的马术比赛和马球比赛吸引了众多观众和游客。

其次,插花艺术是哈萨克族人的传统技艺之一。他们善于用各种鲜花和植物制作出精美的花束、花环和花饰品,以表达美好祝福和喜庆之情。哈萨克族的插花艺术注重色彩搭配、形状设计和材料选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音乐舞蹈也是哈萨克族的重要文化表达形式。他们的音乐以马头琴、唢呐、手鼓等乐器为主,歌曲内容多以赞美自然、颂扬英雄和爱情为主题。而他们的舞蹈则以旋转和跳跃动作为特点,舞蹈动作优美而有力量感。哈萨克族的音乐舞蹈常常在节日、婚礼和庆典等场合上演,展示出他们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才华。

另外,哈萨克族是典型的牧民民族,他们以畜牧业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以养马、养牛、养羊为主,以草原为家园。哈萨克族人善于制作马奶酒、奶酪等乳制品,同时也有丰富的牧歌和牧民传统。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与草原紧密相连,体现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外,哈萨克族人还有喝奶茶的习惯,奶茶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饮品之一。哈萨克族的奶茶制作工艺独特,口感浓郁香甜,成为了他们待客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哈萨克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家庭和民族的热爱和传承。这些文化不仅丰富了哈萨克族人的生活,也为中国的多元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哈萨克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者的关注,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民俗民风」好看的哈萨克族服饰了解一下

哈萨克族服饰简介

哈萨克族保留至今的些服饰样式,与他们的祖先相匈奴人、乌孙人、塞人的服饰密切相关。哈萨克族的服饰别具一格。哈萨克男子的服饰主要有皮大衣、皮裤、夹毛大衣、衬衣、长裤、坎肩、袷袢等,衬衣和长裤多用白布制成,衬衣系套头式、青年男子的衣领上喜刺绣五颜六色的花纹图案。由于哈萨克族居住地区气候寒冷,即便夏季男子也喜欢在衬衣外面穿棉坎肩或皮坎肩,还喜欢穿一种布里布面、内絮驼毛的大衣“库普”。冬季,外面套穿不带布面的羊皮大氅或大皮袄,下穿大裆皮裤,也有的穿以黑条线为面的皮衣、皮裤,富有者还穿羊羔皮、狼皮、狐狸皮等贵重兽皮或马驹皮缝制的圆领皮大衣。

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异彩纷呈,极其讲究,喜穿用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制作的连衣裙。连衣裙的种类也很多,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子绣花、下摆缝有荷叶边的连衣裙。夏季,在连衣裙外套穿无袖或短袖的绣花坎肩。这种坎肩多用平绒、金丝绒等高档布料缝制,并在领口或襟边绣上哈萨克人喜爱的图案。冬天则穿棉衣,外出时穿皮大衣。过去,年轻妇女爱穿绣花的套裤。姑娘们还喜欢在衣眼的前襟上缀珠宝玉器、贝壳、银币等作为装饰品。

1

图马克

牧人冬天戴的帽子,一般是一顶长尼麻的四校尖顶帽,左右有两个耳扇。这种帽子里面大都用水獭皮、狐狸皮以及绵羊羔皮做成,但面子全都是各种颜色的绸子和缎子,顶部又饰以鵰鸮(diaoxiao)羽毛,十分美观。这种“图马克”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暖有而戴的:另一种是为了装饰而戴的,一般这种“图马克”全采用狐理、貂等珍稀动物的四肢皮子制作的,比较轻便。

2

焦图马克

是形似圆锥体的尖顶帽,里面也缝有狐狸皮或黑绵羊羔皮,而面子仍使用各种颜色的绸子和缎子。这种帽子的做工简单、质地柔软,适于各季节戴用。

3

吃特

到了夏天,一般剃光头,扎三角布制的头巾。这种“吃特”一般不限年龄。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带这种“吃特”的人也比较少了。还有的姑娘扎包巾,包中有三角形和方块形两种。“吃特”角上都镶有花纹图案。姑娘定婚时,要举行扎“吃特”仪式,既男方准备好条“吃特”,由前去定亲的妇女给姑娘戴在头上。“吃特”上亦缀有猫头鹰羽毛。

4

标尔克

是下沿大、上沿略小、呈圆斗形的帽子,分男式和女式两种。女式的帽壳较硬,帽顶用金丝线绣着花,并用珍珠菜口镶成各种美丽图案。这种帽子,一般用红色、绿色或者黑色绒布制作,帽顶上插着猫头鹰羽毛,象征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男式的图案不多。帽顶上一般不插猫头鹰羽毛。

5

塔禾亚

是用绸、布和水獭皮做的圆顶帽子,帽顶上有猫头鹰毛,与帽子相接处有红珠子或玛瑙珠子,中间是空的,羽毛固定在其中。男子戴的比较简单,绣看各种美丽哈萨克传统的图案。

6

沙吾克烈

姑娘出嫁时戴的帽子比较美丽独特,这种帽子是用毡子做的。外面是丝绒或绸缎,上面绣着花,并以金银珠宝装饰,帽子正上方饰有串珠垂挂额前。

7

开米西克/祁老什

婚后一年换戴花头巾,生了孩子后便同中年妇女一样戴白色包巾,这种头巾比较宽大,分为前后两片,前面的一片叫“开米西克”,从头上一直垂到胸口;后面的一片叫“祁老什”,从后脑勺一直垂到臀部以下。戴上这一包巾,仅露出面颊、眼睛、鼻子和嘴巴,很像沙特妇女的装束。

一杯茶,一本书。时光,安好!

作者:阿利·阿布塔里普

编辑:赵聪玲

审核:赛提汗

「民俗民风」哈萨克族舞蹈

哈萨克族舞蹈

初夏的海子草原绿草茸茸,像块巨 型的绿色毛毯, 铺展在塞什腾山脚下。两块明镜似的姊妹湖,深嵌在绿毯上。无数只白天鹅从南方飞来,停歇在苏干湖畔,她们在这里短暂休憩后,要继续向北飞翔。她们在湖面,或展翅滑翔,或引颈高歌,或用嘴梳理羽毛,或把脑袋深埋在翅膀底下睡觉...这诗情画意的天鹅湖美景,被智慧的哈萨克族编创成了一段优美的女子舞蹈《天鹅舞》。

哈萨克族舞蹈意境优美,动律性强,大部分创作灵感来源于草原生活,只要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动物和劳动,都可以用来模仿。

哈萨克族爱马。长期的游牧生活,使马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朋友和伴侣。《卡拉角勒哈》(汉语注音:《黑走马》)是哈萨克族著名的民间舞蹈,舞步轻快有力,刚健苍劲,动作潇洒优美。哈萨克族男女老少无人不晓,不论是家中亲朋聚会,还是在大型歌舞晚会,这支舞蹈必不可少,已经成为哈萨克族民间文化的象征。舞蹈多用“动肩”,步法上多用“马步”,风格粗犷剽悍,表现的是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各种骄健姿态。

舞蹈是哈萨克族表现力量的另外种形式。哈萨克族的生活、生产、劳动等各种活动都在舞蹈艺术中得以体现。《擀毡舞》 就是民间手工艺人的擀毡工序,把打毛、铺毛、洒水、捆绳、拴绳、晒毡等整个擀盐过程,用舞蹈体现出来的。相应的还有《挤奶舞》、《剪毛舞》等,富有浓郁的草原风情。相似的还有《劳动舞》哈萨克语称“也翁别克比”,是一个集体舞蹈,表现出忙碌而又快的劳动场面。 狩猎也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生产活动,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他们仔细观察各种动物,掌握了动物的各种特性,并积累了丰售的经验,这些都被哈萨克族编成了舞蹈。如《熊舞》、《斗熊舞)《瘸熊舞》等,人们模拟熊出洞时步履蹒跚的样子,跳出熊窥补四周猎物的模样,甚至模仿熊梳理鬃毛、威慑吼叫的形象,这些惟妙惟肖地各种舞蹈动作,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

哈萨克族的《鹰舞》,对鹰的刻画非常真实感人。舞蹈把鹰在空中朝翔、在暴风雨中搏击、捕获猎物的动作刻画得十分逼真。从这个舞蹈中使人感受到雄鹰就是这个民族的象征。

哈萨克族崇拜图腾。猫头鷹是吉样的象征。白天鹅是纯洁的象征。猫头鹰和白天鹅的羽毛是哈萨克民族服装珍贵的装饰品。在哈萨克族女子舞蹈中,较多手部动作,是单手在头顶运动作抚摸羽饰状,典型的动作有“摸羽毛”、“ 换耳环”、“波浪 手”、“腕花”、“顺风花”等。这些轻盈飘逸的动作造型在哈萨克族女子舞蹈《天鹅舞》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位美丽的哈萨克族少女,身着白色的哈萨克族百褶长裙,头戴高贵洁白的羽毛,把自己比作天鹅,模仿天鹅各种优美的动作和肢体语言,表达哈萨克族对大自然的无比崇敬之情。

作者:苏瑜搜集整理

编辑:赵聪玲

审核:塞提汗

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因时而动,南北转场,千里迁徙

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萨克人,

世上搬家最勤的人是哈萨克人,

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游牧中谱写的,

哈萨克人的繁荣就是在迁居中诞生的,

哈萨克民族用自己的双腿丈量着世界,追随着生命的绿色!

——哈萨克族著名诗人 唐加勒克

天刚蒙蒙亮,新疆福海县大批哈萨克族牧民告别生活了2个多月的春秋牧场,赶着牛羊开始向夏牧场转场。成千上万的牛羊在哈萨克族牧民的驱赶下,浩浩荡荡,所经之地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转场的牲畜叫声、蹄声响彻整个山谷。转场队伍连绵几十公里,场面极其宏大、气势磅礴。

新疆福海县齐干吉迭乡牧民一大早在萨尔布拉克达坂转场。

在新疆阿勒泰,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逐水草而迁徙。牧场按季节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牧场。“转场”,即哈萨克牧民依据牧草生长周期,有序地为牲畜转移草场。转场的规律一般是从高处往低处走。春天把羊赶放到山顶上,夏天转到山腰,秋天到山坡或山下,冬天在山脚下“守窝子”。每年3月底至4月初,大批牲畜又必须从冬季牧场再次出发,开始新一年的转场生活。

浩浩荡荡的牛羊群在哈萨克族牧民的驱赶下连绵几十公里。新疆牧民大转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四季的变迁、草场的转移,牧民离开冬季草场向夏季草场迁移。

哈萨克族是世界上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千百年来,他们逐水草而居,因时而动,南北转场,千里迁徙。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牧民年复一年地上演着牲畜转场的画面,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衍生出极具特色的草原游牧文化。对于很多牲畜来说,这是一生一次的迁徙;对哈萨克族人来说,这迁徙年年往往,直到生命终老。

每到转场季节,牧民们纷纷驮着行囊,赶着畜群,长途跋涉,举家迁徙。赶羊洗澡、给羊治病都是转场过程中必须做的事情。有条件的家庭,妇女和孩子会事先坐上转场车辆,拉上瘦弱病畜提前赶到目的地安营扎寨;而男人们则赶着畜群,驮着全部家当,浩浩荡荡,尘土飞扬地徐徐前行,到了晚上,走到哪儿,便在哪儿宿营。

哈萨克族妇女骑着马,带着家什,走在转场队伍的前面。

牧民马丁古丽一家途中小憩。

牧民阿热勒拜一家在转场途中煮奶茶小憩。

哈萨克族牧民因逐水草而居的生产习惯,一直对自然环境持有敬畏之心,他们会有意识地去保护一草一木,保护自己所居住草场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生活在阿勒泰的牧民们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积极响应政府禁牧政策的号召,开始减少牲畜数量,改良牲畜品种,逐渐实现牧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天然草原总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可利用面积2166万亩,禁牧面积460万亩,草畜平衡面积1706万亩,目前最高饲养量84.5万头只。为了保证草畜平衡成功实施,达到草畜平衡、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福海县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草畜平衡工作,引导养殖行业从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绿色养殖模式转变。

(内容来源:《人民画报》2018年7期 阿尔达克 摄影报道)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