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963年日历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8日讯(记者 李丹 摄影报道)镌刻着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老工业建筑,记载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2017年5月,成都市规划局在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告》中,首次公布了成都在近现代工业建设中留下的27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1月,成都公布第九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首次将工业遗产纳入名录。在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被保护和利用的工业遗产,不仅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已日趋成为城市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之一。
成都牌电视机
成都牌电视机、1983年布票
睹似曾相似物件 思最纯真年代
双燕牌冰箱、敦煌牌缝纫机、成都牌电视机、搪瓷茶盅……2018年6月,在成都东郊记忆的游客中心内,四川新闻网记者见到了许多老物件,这是80年代一个东郊工人家庭的室内陈设,以前一个家庭有这四样设备,可以算得上富裕家庭了。面对这些似曾相识的物件,厚重的记忆瞬间袭来,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最纯真的年代。
老式收音机、黑白建筑照片、1963年的日历、1964年的人物合照、1978年的奖状,“工人一双手,平地起高楼;农民一双手,瘦地出香油”的标语,还有各个年份的生产建设工作照,仿佛能再见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熊熊燃烧的工业之火点燃成都东郊的热血之景。
而各个年份的票证,又能将人拉回到那段记录在票证方寸之间的特殊岁月。1955年,新中国正式发行粮票,从此开始各种各样的票证时代,吃饭要粮票,穿衣服要布票,买自行车需要有工业券……直到1993年,国家粮油价格放开,走过38年的粮票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成都市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东郊记忆前身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8年。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一。工厂按照莫斯科灯泡厂的图纸,将其完整复制而修建的。我国的第一只黑白显像管和第一只彩色显像管都诞生于此。在研究“两弹一星”时所使用的仪器屏幕也是由红光电子管厂所生产。至今在游客中心还展示着当年留下的产品。
随着成都工业遗址保护的推进,成都市委、市政府以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相结合为方向,成都东郊记忆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先后获得“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4旅游景区”、“国家级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授牌,成为工业遗址主题旅游地、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我住在成都的西门,周末的时候,会经常和老伴、朋友一起过来参观一下。”在东郊记忆内,四川新闻网记者碰到了逛完一圈后正在休息的成都市民房阿姨,她介绍,自己今年65岁了,以前在东方锅炉厂上班,对于老建筑老物件特别感兴趣,“我们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些老车间,还是很有感情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东郊记忆游客中心展示的老物件
在传承中保护 在保护中利用
工业遗址已成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
在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告》中,有包括国营132厂、二仙桥沿线铁路、东郊记忆、69信箱、机车车辆厂厂房等在内的成都市近现代工业建设留下的27处工业遗产。这27处工业遗产,分为保留、再利用、待保护、已保护4种,涵盖了迄今为止成都市区内留存最好的一批工业遗产项目。
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出台表明,成都不仅有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还有独特的工业文明。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这27处工业遗产中有14处位于成华区境内,而大部分又分布于八里庄文化创意发展区。目前,成华区正深刻把握从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城区转型发展的脉络,深度挖掘从古蜀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文化底蕴,努力让成华传统文化的优雅从容、工业文明的创新创造、信息文明的前卫时尚“水融、交相辉映”。
“历史的东西,是城市的记忆,文化的载体,如果消失,以后就找不到了。” 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童浩向四川新闻网记者介绍,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遗产在保护层级和理念上都需要更新,“肯定要保护,但我认为不应是单纯保护下来参观。”童浩直言,因为保护的对象有可能是文物,有可能是历史建筑,也有可能是工业遗产,门类比较多,“需要因地制宜的保护,有些老建筑就更适合在保护中利用,把现在的文化元素植入进去,在保护中实现它的人文价值提升。”
因此,童浩认为,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此前,成华区曾“悬赏”300万元奖金,面向全球公开征集辖区三处工业遗产保护点位项目创意策划概念方案。目前征集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方案的筛选。如何有效保护利用好这些镌刻着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老工业建筑呢?成华区一直在努力之中,例如工业遗址禾创街坊区,根据规划,未来将与开发用地统一打造为以影视和动漫为主的“国际传媒影视文创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传媒影视产业总部基地、国际动漫数字技术中心及泛娱乐文化流通中心、数字影视制作基地和国家数字内容服务贸易平台四个产业板块。
而作为成都市成华区打造的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的重要载体,当前,成华区正全力构建东郊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音乐戏剧、影视传媒、电竞动漫三大主题,打造“成都东郊·音乐里”、“成都1950·时光里”、“成都味道·幸福里”及“电子科大-理工大创智走廊”——“三微城一走廊”产业格局,打造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色圈、充满活力的“文旅成华”新引擎。
就在上周,由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组委会(WCCF)、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在成都东郊记忆举行,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22个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9个“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代表和近400名国内外知名文创机构代表、文化名人等齐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50多家媒体、150多名记者现场采访报道。东郊记忆,正和一处处被保护利用的工业遗址一样,成为成都新的地标,也成为成都文化传承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东郊记忆展陈的火车头
各个年代的奖状
各年代的布票、购货券
具有年代感的老式缝纫机
、
老式28杠自行车
1963年日历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8日讯(记者 李丹 摄影报道)镌刻着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老工业建筑,记载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2017年5月,成都市规划局在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告》中,首次公布了成都在近现代工业建设中留下的27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1月,成都公布第九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首次将工业遗产纳入名录。在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被保护和利用的工业遗产,不仅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已日趋成为城市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之一。
成都牌电视机
成都牌电视机、1983年布票
睹似曾相似物件 思最纯真年代
双燕牌冰箱、敦煌牌缝纫机、成都牌电视机、搪瓷茶盅……2018年6月,在成都东郊记忆的游客中心内,四川新闻网记者见到了许多老物件,这是80年代一个东郊工人家庭的室内陈设,以前一个家庭有这四样设备,可以算得上富裕家庭了。面对这些似曾相识的物件,厚重的记忆瞬间袭来,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最纯真的年代。
老式收音机、黑白建筑照片、1963年的日历、1964年的人物合照、1978年的奖状,“工人一双手,平地起高楼;农民一双手,瘦地出香油”的标语,还有各个年份的生产建设工作照,仿佛能再见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熊熊燃烧的工业之火点燃成都东郊的热血之景。
而各个年份的票证,又能将人拉回到那段记录在票证方寸之间的特殊岁月。1955年,新中国正式发行粮票,从此开始各种各样的票证时代,吃饭要粮票,穿衣服要布票,买自行车需要有工业券……直到1993年,国家粮油价格放开,走过38年的粮票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成都市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东郊记忆前身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8年。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一。工厂按照莫斯科灯泡厂的图纸,将其完整复制而修建的。我国的第一只黑白显像管和第一只彩色显像管都诞生于此。在研究“两弹一星”时所使用的仪器屏幕也是由红光电子管厂所生产。至今在游客中心还展示着当年留下的产品。
随着成都工业遗址保护的推进,成都市委、市政府以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相结合为方向,成都东郊记忆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先后获得“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4旅游景区”、“国家级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授牌,成为工业遗址主题旅游地、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我住在成都的西门,周末的时候,会经常和老伴、朋友一起过来参观一下。”在东郊记忆内,四川新闻网记者碰到了逛完一圈后正在休息的成都市民房阿姨,她介绍,自己今年65岁了,以前在东方锅炉厂上班,对于老建筑老物件特别感兴趣,“我们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些老车间,还是很有感情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东郊记忆游客中心展示的老物件
在传承中保护 在保护中利用
工业遗址已成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
在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告》中,有包括国营132厂、二仙桥沿线铁路、东郊记忆、69信箱、机车车辆厂厂房等在内的成都市近现代工业建设留下的27处工业遗产。这27处工业遗产,分为保留、再利用、待保护、已保护4种,涵盖了迄今为止成都市区内留存最好的一批工业遗产项目。
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出台表明,成都不仅有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还有独特的工业文明。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这27处工业遗产中有14处位于成华区境内,而大部分又分布于八里庄文化创意发展区。目前,成华区正深刻把握从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城区转型发展的脉络,深度挖掘从古蜀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文化底蕴,努力让成华传统文化的优雅从容、工业文明的创新创造、信息文明的前卫时尚“水融、交相辉映”。
“历史的东西,是城市的记忆,文化的载体,如果消失,以后就找不到了。” 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童浩向四川新闻网记者介绍,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遗产在保护层级和理念上都需要更新,“肯定要保护,但我认为不应是单纯保护下来参观。”童浩直言,因为保护的对象有可能是文物,有可能是历史建筑,也有可能是工业遗产,门类比较多,“需要因地制宜的保护,有些老建筑就更适合在保护中利用,把现在的文化元素植入进去,在保护中实现它的人文价值提升。”
因此,童浩认为,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此前,成华区曾“悬赏”300万元奖金,面向全球公开征集辖区三处工业遗产保护点位项目创意策划概念方案。目前征集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方案的筛选。如何有效保护利用好这些镌刻着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老工业建筑呢?成华区一直在努力之中,例如工业遗址禾创街坊区,根据规划,未来将与开发用地统一打造为以影视和动漫为主的“国际传媒影视文创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传媒影视产业总部基地、国际动漫数字技术中心及泛娱乐文化流通中心、数字影视制作基地和国家数字内容服务贸易平台四个产业板块。
而作为成都市成华区打造的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的重要载体,当前,成华区正全力构建东郊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音乐戏剧、影视传媒、电竞动漫三大主题,打造“成都东郊·音乐里”、“成都1950·时光里”、“成都味道·幸福里”及“电子科大-理工大创智走廊”——“三微城一走廊”产业格局,打造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色圈、充满活力的“文旅成华”新引擎。
就在上周,由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组委会(WCCF)、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在成都东郊记忆举行,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22个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9个“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代表和近400名国内外知名文创机构代表、文化名人等齐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50多家媒体、150多名记者现场采访报道。东郊记忆,正和一处处被保护利用的工业遗址一样,成为成都新的地标,也成为成都文化传承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东郊记忆展陈的火车头
各个年代的奖状
各年代的布票、购货券
具有年代感的老式缝纫机
老式28杠自行车
双燕牌冰箱
古代劳动人民把前个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称”节气”;而后个节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称为“中气”。
两个中气之间平均为365.2422÷12=30.4368日,则30或31天。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在近日点(春分、秋分)运动快,两个节气间距时间最多可长31.45日。而农历的一个朔望月平均只有29.5306日,农历小月29天,大月30天。这样便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月份(一般是小月)开始时上个中气已经过去,结束时下个中气还没来。譬如,2001年(辛巳蛇年)小满是5月21日(农历四月二十九),下一农历月份初一是5月23日已经错过小满,可是这个农历月结束在6月20日,而夏至是6月21日,那么这个农历月便没有“中气”,又在农历四月之后,便称闰四月。根据这样的置闰规则,2006年闰7月、2009年闰5月、2012年闰4月、2014年闰9月、2017年闰6月、2020年闰4月,2023年闰2月。
1944年闰四月, 1963年闰四月, 1974年闰四月, 1982年闰四月, 2001年闰四月, 2012年闰四月, 2020年闰四月
1963年闰四月,2020年闰四月两年阴历和阳历全年日历一模一样。
1944年润四月初一
1963年润四月初一
1974年润四月初一
1982年润四月初一
2001年润四月初一
2012年润四月初一
2020年润四月初一
1963年闰四月,2020年闰四月两年阴历和阳历全年日历一模一样。
1963年日历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8日讯(记者 李丹 摄影报道)镌刻着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老工业建筑,记载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2017年5月,成都市规划局在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告》中,首次公布了成都在近现代工业建设中留下的27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1月,成都公布第九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首次将工业遗产纳入名录。在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被保护和利用的工业遗产,不仅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已日趋成为城市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之一。
成都牌电视机
成都牌电视机、1983年布票
睹似曾相似物件 思最纯真年代
双燕牌冰箱、敦煌牌缝纫机、成都牌电视机、搪瓷茶盅……2018年6月,在成都东郊记忆的游客中心内,四川新闻网记者见到了许多老物件,这是80年代一个东郊工人家庭的室内陈设,以前一个家庭有这四样设备,可以算得上富裕家庭了。面对这些似曾相识的物件,厚重的记忆瞬间袭来,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最纯真的年代。
老式收音机、黑白建筑照片、1963年的日历、1964年的人物合照、1978年的奖状,“工人一双手,平地起高楼;农民一双手,瘦地出香油”的标语,还有各个年份的生产建设工作照,仿佛能再见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熊熊燃烧的工业之火点燃成都东郊的热血之景。
而各个年份的票证,又能将人拉回到那段记录在票证方寸之间的特殊岁月。1955年,新中国正式发行粮票,从此开始各种各样的票证时代,吃饭要粮票,穿衣服要布票,买自行车需要有工业券……直到1993年,国家粮油价格放开,走过38年的粮票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成都市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东郊记忆前身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8年。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一。工厂按照莫斯科灯泡厂的图纸,将其完整复制而修建的。我国的第一只黑白显像管和第一只彩色显像管都诞生于此。在研究“两弹一星”时所使用的仪器屏幕也是由红光电子管厂所生产。至今在游客中心还展示着当年留下的产品。
随着成都工业遗址保护的推进,成都市委、市政府以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相结合为方向,成都东郊记忆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先后获得“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4旅游景区”、“国家级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授牌,成为工业遗址主题旅游地、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我住在成都的西门,周末的时候,会经常和老伴、朋友一起过来参观一下。”在东郊记忆内,四川新闻网记者碰到了逛完一圈后正在休息的成都市民房阿姨,她介绍,自己今年65岁了,以前在东方锅炉厂上班,对于老建筑老物件特别感兴趣,“我们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些老车间,还是很有感情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东郊记忆游客中心展示的老物件
在传承中保护 在保护中利用
工业遗址已成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
在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告》中,有包括国营132厂、二仙桥沿线铁路、东郊记忆、69信箱、机车车辆厂厂房等在内的成都市近现代工业建设留下的27处工业遗产。这27处工业遗产,分为保留、再利用、待保护、已保护4种,涵盖了迄今为止成都市区内留存最好的一批工业遗产项目。
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出台表明,成都不仅有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还有独特的工业文明。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这27处工业遗产中有14处位于成华区境内,而大部分又分布于八里庄文化创意发展区。目前,成华区正深刻把握从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城区转型发展的脉络,深度挖掘从古蜀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文化底蕴,努力让成华传统文化的优雅从容、工业文明的创新创造、信息文明的前卫时尚“水融、交相辉映”。
“历史的东西,是城市的记忆,文化的载体,如果消失,以后就找不到了。” 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童浩向四川新闻网记者介绍,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遗产在保护层级和理念上都需要更新,“肯定要保护,但我认为不应是单纯保护下来参观。”童浩直言,因为保护的对象有可能是文物,有可能是历史建筑,也有可能是工业遗产,门类比较多,“需要因地制宜的保护,有些老建筑就更适合在保护中利用,把现在的文化元素植入进去,在保护中实现它的人文价值提升。”
因此,童浩认为,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此前,成华区曾“悬赏”300万元奖金,面向全球公开征集辖区三处工业遗产保护点位项目创意策划概念方案。目前征集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方案的筛选。如何有效保护利用好这些镌刻着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老工业建筑呢?成华区一直在努力之中,例如工业遗址禾创街坊区,根据规划,未来将与开发用地统一打造为以影视和动漫为主的“国际传媒影视文创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传媒影视产业总部基地、国际动漫数字技术中心及泛娱乐文化流通中心、数字影视制作基地和国家数字内容服务贸易平台四个产业板块。
而作为成都市成华区打造的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的重要载体,当前,成华区正全力构建东郊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音乐戏剧、影视传媒、电竞动漫三大主题,打造“成都东郊·音乐里”、“成都1950·时光里”、“成都味道·幸福里”及“电子科大-理工大创智走廊”——“三微城一走廊”产业格局,打造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色圈、充满活力的“文旅成华”新引擎。
就在上周,由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组委会(WCCF)、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在成都东郊记忆举行,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22个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9个“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代表和近400名国内外知名文创机构代表、文化名人等齐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50多家媒体、150多名记者现场采访报道。东郊记忆,正和一处处被保护利用的工业遗址一样,成为成都新的地标,也成为成都文化传承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东郊记忆展陈的火车头
各个年代的奖状
各年代的布票、购货券
具有年代感的老式缝纫机
老式28杠自行车
双燕牌冰箱
1963年日历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8日讯(记者 李丹 摄影报道)镌刻着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老工业建筑,记载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2017年5月,成都市规划局在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告》中,首次公布了成都在近现代工业建设中留下的27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1月,成都公布第九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首次将工业遗产纳入名录。在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被保护和利用的工业遗产,不仅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已日趋成为城市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之一。
成都牌电视机
成都牌电视机、1983年布票
睹似曾相似物件 思最纯真年代
双燕牌冰箱、敦煌牌缝纫机、成都牌电视机、搪瓷茶盅……2018年6月,在成都东郊记忆的游客中心内,四川新闻网记者见到了许多老物件,这是80年代一个东郊工人家庭的室内陈设,以前一个家庭有这四样设备,可以算得上富裕家庭了。面对这些似曾相识的物件,厚重的记忆瞬间袭来,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最纯真的年代。
老式收音机、黑白建筑照片、1963年的日历、1964年的人物合照、1978年的奖状,“工人一双手,平地起高楼;农民一双手,瘦地出香油”的标语,还有各个年份的生产建设工作照,仿佛能再见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熊熊燃烧的工业之火点燃成都东郊的热血之景。
而各个年份的票证,又能将人拉回到那段记录在票证方寸之间的特殊岁月。1955年,新中国正式发行粮票,从此开始各种各样的票证时代,吃饭要粮票,穿衣服要布票,买自行车需要有工业券……直到1993年,国家粮油价格放开,走过38年的粮票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成都市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东郊记忆前身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8年。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一。工厂按照莫斯科灯泡厂的图纸,将其完整复制而修建的。我国的第一只黑白显像管和第一只彩色显像管都诞生于此。在研究“两弹一星”时所使用的仪器屏幕也是由红光电子管厂所生产。至今在游客中心还展示着当年留下的产品。
随着成都工业遗址保护的推进,成都市委、市政府以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相结合为方向,成都东郊记忆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先后获得“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4旅游景区”、“国家级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授牌,成为工业遗址主题旅游地、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我住在成都的西门,周末的时候,会经常和老伴、朋友一起过来参观一下。”在东郊记忆内,四川新闻网记者碰到了逛完一圈后正在休息的成都市民房阿姨,她介绍,自己今年65岁了,以前在东方锅炉厂上班,对于老建筑老物件特别感兴趣,“我们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些老车间,还是很有感情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东郊记忆游客中心展示的老物件
在传承中保护 在保护中利用
工业遗址已成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
在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告》中,有包括国营132厂、二仙桥沿线铁路、东郊记忆、69信箱、机车车辆厂厂房等在内的成都市近现代工业建设留下的27处工业遗产。这27处工业遗产,分为保留、再利用、待保护、已保护4种,涵盖了迄今为止成都市区内留存最好的一批工业遗产项目。
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出台表明,成都不仅有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还有独特的工业文明。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这27处工业遗产中有14处位于成华区境内,而大部分又分布于八里庄文化创意发展区。目前,成华区正深刻把握从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城区转型发展的脉络,深度挖掘从古蜀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文化底蕴,努力让成华传统文化的优雅从容、工业文明的创新创造、信息文明的前卫时尚“水融、交相辉映”。
“历史的东西,是城市的记忆,文化的载体,如果消失,以后就找不到了。” 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童浩向四川新闻网记者介绍,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遗产在保护层级和理念上都需要更新,“肯定要保护,但我认为不应是单纯保护下来参观。”童浩直言,因为保护的对象有可能是文物,有可能是历史建筑,也有可能是工业遗产,门类比较多,“需要因地制宜的保护,有些老建筑就更适合在保护中利用,把现在的文化元素植入进去,在保护中实现它的人文价值提升。”
因此,童浩认为,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此前,成华区曾“悬赏”300万元奖金,面向全球公开征集辖区三处工业遗产保护点位项目创意策划概念方案。目前征集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方案的筛选。如何有效保护利用好这些镌刻着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老工业建筑呢?成华区一直在努力之中,例如工业遗址禾创街坊区,根据规划,未来将与开发用地统一打造为以影视和动漫为主的“国际传媒影视文创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传媒影视产业总部基地、国际动漫数字技术中心及泛娱乐文化流通中心、数字影视制作基地和国家数字内容服务贸易平台四个产业板块。
而作为成都市成华区打造的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的重要载体,当前,成华区正全力构建东郊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音乐戏剧、影视传媒、电竞动漫三大主题,打造“成都东郊·音乐里”、“成都1950·时光里”、“成都味道·幸福里”及“电子科大-理工大创智走廊”——“三微城一走廊”产业格局,打造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色圈、充满活力的“文旅成华”新引擎。
就在上周,由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组委会(WCCF)、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在成都东郊记忆举行,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22个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员城市、9个“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代表和近400名国内外知名文创机构代表、文化名人等齐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50多家媒体、150多名记者现场采访报道。东郊记忆,正和一处处被保护利用的工业遗址一样,成为成都新的地标,也成为成都文化传承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东郊记忆展陈的火车头
各个年代的奖状
各年代的布票、购货券
具有年代感的老式缝纫机
老式28杠自行车
双燕牌冰箱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