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易经可信吗知乎(易经可信吗)

发布时间:2024-07-16 04:57:24作者:未及挽留来源:互联网

易经可信吗知乎(易经可信吗)

本文目录一览:

《易经》没有科学依据,而且极其落后

《易经》有科学依据吗?当我看见这个提问的时候,刚刚想做一点解答,就发现在解答区有一个ID叫做 @花心大辣椒 的网民 ,他给出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不仅仅是因为他认为易经是“真理”,是“超越科学的科学”,而且其思维方式一开始就出现了偏差。比如,他认为现在大家所认为的“科学”,大多数都会被将来推翻,变成另一个“科学“,将来又会出现更新的“科学”再推翻之前的“科学”。正因为科学总是被“推翻”,所以,科学是“比较低级的概念”。@花心大辣椒 进而提出,所以易经是与科学有所不同的。“科学就是被推翻,而易经永远无法被推翻。”

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其实都和这个@花心大辣椒 一样,在逻辑上就出现了混乱。我记得有一个粉丝30多万人头条号,他自称是一位医生,他在认证自己信息的时候,用了一句话“用玄学的思维思考”。连“玄学思维”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做公开标榜,不以为耻辱,反以为荣,真是咄咄怪事!很多人他们其实一直都是用玄学的思维思考,而这种玄学思维,讲究脱离现实、无拘无束、否认理性,本质上是一种极其主观,以个人喜好为判断事物标准的思维方式。

“河图”“洛书”其实就是一些黑白点

那么,科学真的如这个 @花心大辣椒 所说的可以被“推翻”吗?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古往今来,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科学理论被彻底推翻过。所谓被“彻底推翻”的,不过是一些哲学理论(或者玄学理论)。有些人类历史上的“主流理论”,虽然曾经统治了欧洲思想界上千年之久,但只要它并非建立在实验和观测基础上,不讲究测量,而仅仅是在哲学家的头脑之中构思,就不配称之为科学理论。

为什么科学理论就不可能被彻底推翻呢?

因为科学不是意淫。没有判断能力的人,才会说出“今天的科学,是未来的迷信;而今天的迷信,是未来的科学”这样的鬼话。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被实验所严格论证成立,在一定适用范围内被证明完全有效,所以,科学理论可以被更新、补充扩展,但不会被完全推翻。

某易学“大师”

对现象的解释才会被证伪,而现象不会。而这就是为什么科学不会被推翻的原因。

比如,我们看见了风,科学解释为,这个是由于气压产生了气体的流动。而超自然信仰人士会解释说,风是风神在天上施法。这不就是意淫吗?而科学之所以说风是气压造成的自然现象,是因为科学家会观察、预测现象,通过量化实验来重复现象,让解释经得起后人的检验。所以,科学是对现象的解释,它不是意淫。

像牛顿力学定律这样的被无数次实验论证成立的科学理论,它是永远有效的,也是永远不可能被“推翻”的,只能在适用范围上被修正。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定律,只是做了适用范围上的修正,而不是“推翻”。如果真的推翻了,则牛顿力学定律是应该完全失效的。但是,它根本没有失效,它只是在其他特殊的领域(微观或者高速领域)不再适用,需要用其他科学理论来补充。对科学理论的补充,绝对不是做推翻。

科学是永远不可能被推翻的,而易经恰恰可以被彻底推翻。@花心大辣椒 所谓的“易经不可能被推翻”,完全是他个人的主观意淫。这是因为,易经本身就是一个意淫的产物。易经除了有一点微乎其微的哲学思维,在生产实践上没有起到过任何作用。它的预测(主要是人事)也没有被证明是准确的,所以易经完全是一个意淫。

当然,有些易经爱好者很不服气,他们会提出这样的反驳意见,说易经比科学历史悠久,所以易经是科学之母。但是,错误并不会随着时间的进程被自动纠正错误。易经的历史再古老,它也是错误的理论。科学会不断的创新,而易经还在脚踏原地。

还有人说,易经是哲学,而哲学可以指导科学,所以易经是科学之母。这种话更是无比荒唐,杨振宁先生首先就不会同意。

杨振宁博士

首先,易经并不是哲学,哲学也不可能指导科学。真正的哲学,其核心是方,需要以理性和逻辑为基础。而中国古代恰恰缺少理性和逻辑的文化。易经、阴阳五行,充其量算是朴素而模糊的理性萌芽,还没有来得及长出理性的参天大树,就被神秘主义化了,沦落为骗子的工具。可以说,易经中的哲学成分,连微乎其微都谈不上,其阐述的道理,只要是一个初中生都可以轻易掌握,并没有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东西在里面。

其次,至于说“哲学指导科学”,更是一个滑稽可笑的言论。我在《为什么哲学家都很愚蠢?》一文(链接: /d/file/gt/2024-03/cufpvtxf5i4 )中指出:“哲学家在16世纪以前那种愚昧黑暗的历史阶段,还能稍微代表一些智识,在科学还没有到达的地方,哲学可以继续忽悠一下人们,给腿脚不利索的人当拐杖。但到了科学崛起之后,哲学立即就暴露出了无法弥补的短板,那就是哲学无法做实证。”“科学家们即使偶尔在酒余饭后探讨且吹嘘一下'人生的意义''美的哲学'之类的哲学话题,不过是一种人文情怀,把哲学做装B的利器,但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的用哲学思想去做科研工作。否则的话,干脆科研工作就不要继续下去了,阴阳五行、易经八卦可以造出波音747飞机吗?”所以说,哲学仅仅在几千年前对人类起到一点智识启蒙,根本就不能对科学予以所谓的“指导”。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家提出的新问题都是任何哲学都解决不了的,他们甚至都无法想象。弦理论被发明之后,就完全突破了哲学家们的脑际。如今的实情是,哲学在拼命追着科学后面跑,想沾一点光,科学在给哲学带路。科学根本不需要哲学的指导,因为科学的维度在哲学之上。科学也不是起源于哲学,而是从人类社会出现之后,就从生产实践中诞生了。

可能有人要说我“不懂哲学”,说我“胡说八道”,但是我论及哲学怎么样的文章,得到了原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王国政秘书长的高度赞同,他认为我对哲学的一系列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我还给英国科学哲学学会写过信,他们也赞同我的观点。我之前还在大型哲学论坛做过管理员,下面很多研究哲学的人文学科博士生。可以说,我是真正懂哲学的,知道哲学是到底怎么一回事。

而至于易经,连哲学都算不上,只不过是朴素的推演工具,怎么可能是“超越科学”“指导科学”“科学之母”呢?可以直截了当的判断:易经没有科学依据。

既然易经不是哲学,那是什么呢?是玄学。玄学的维度比哲学还要低得多。

易经里面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哲学启蒙思维,但是在萌芽阶段就被掐断,直接转化为玄学大杂烩。而玄学思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所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创始人杨振宁博士说过,易经的思维模式使得中华文明得不到更好发展,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中国人没有对人类科学做出重要贡献,对此易经以及它衍生的神秘主义文化,要负有重要责任。易经中没孵化出数学,而是一种叫做数术之学的东西,弄得阴阳鬼气,不但无法指导生产实践,更是让国人思维模式陷入神秘主义的死胡同。

估计肯定有人要拿莱布尼茨说事,说什么他受到了易经或者邵雍《先天图》的启发才提出的二进制。实际上,这种谣言早就被辟谣了几亿、几十亿次!莱布尼茨的二进制与易经毫无关系,他在提出二进制很多年之后才知晓东方有个易经。何况,莱布尼兹在当时也仅仅把易经看成是类似于哲学的东西,而非科学意义上的。

易经原本就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代表了古代农业社会的思维文化,与现代工业社会不再兼容。它的很多概念只适用于农业社会,且被证明有极大误差。易经自己口口声声说探寻“变化”的规律,但只是些非常模糊的概念,也就“到此为此”了,没法迭代升级。由于从来没有任何量化和实践的研究,所以易经体系几千年停滞不前,没有成为可以精确指导生产实践的工具,反而堕落成为算命先生忽悠人的玩意。

易经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

算命先生喜欢易经,是因为他们很相信易经可以做“预测”。但实际上,易经根本不具备预测功能。易经的预测方法,与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实质联系。它仅仅是在数字游戏而已,认为某种方法能预知事物发展,并美其名曰“天人合一”。这种世界观及方,实质上就是巫术玄学,是人类早期的思维认知方式。天有天的法则,人有人的规律,二者之间绝不相通,把不相干的东西牵强附会到一起,绝非现代人的理性态度。大自然的规律和人事没有直接联系,这是一个认知的基础。

为什么说易经不具备预测功能?我们的宇宙、世界是一个混沌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未来都是不可预测的。甚至天气预报都不可能绝对精确,在新几内亚山谷中的一只蝴蝶轻轻的扇动几次翅膀,也许一个月后阿根廷境内将迎来一场龙卷风。其内层机制涉及到分形的原理。

“三体”问题也是永远不可能解决的,再高超的数学工具,再运算功能强大的计算机,都不能破解“三体”问题。总之,未来的一切都具备了不确定性,是无法被预测的。易经吹嘘自个可以“预测”,其实不过是简单幼稚的自以为是,小学生还幻想自己长大后拿100个诺贝尔奖呢,易经不过是小学生的思维罢了。

三体系统

你别不服气,易经的知识和道理,还真的不如何高大上,请看《别瞎吹了,《易经》中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一文(链接: /d/file/gt/2024-03/gbithypwh1q ),把易经里面的内容,包括卦辞和爻辞解读的明明白白,并且指出来:“今人用以解释世间万物的学术工具,已经进步为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易经》时代那种以简单的“象征性对应”来构筑世界观的方式,早就被淘汰了——不过,这并不是说《易经》没有价值,只不过,它的价值在于文明史上的地位,而非在现实世界中有什么作用。”

易经还是很多伪科学的理论来源。当年那么多的特异功能大师或者气功师都集体推崇易经,易经是他们骗钱的法宝。

有人会说,你把易经贬低的一钱不值,但它总得有点益处吧?恕我直言,我还真的没有看出易经有什么好的地方。

为什么我们说科学厉害,是因为科学确实有用,可以切切实实的解决问题,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比如,科学直接推动了人类历史上的几次工业革命。没有科学,工业革命就要失败。有了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的基础,工业革命才会发生。牛顿爵士建立起牛顿力学的王国,随后发展了热力学,这才有了蒸汽机。有了蒸汽机,才会有第一次工业革命,一下子把社会生产力解放、提升了几十倍上百倍。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效应,还发明了电动机,麦克斯韦用方程式建立了经典电动力学,特斯拉改进了高频率电动机,这才有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爱因斯坦创造了相对论,柏林、哥本哈根和其他地区的物理学家发展了量子力学,才有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可以说,有了科学,才有工业革命,才有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

蒸汽机推动历史发展

请问,易经解决过哪些具体的问题呢?易经又引导了什么革命呢?

公道自在人心。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老老实实的承认,易经并没有给我们这个国家带来富强的力量,不能拯救民族危亡,不能诞生近现代科学,反而让国人的思维长期“被附魅”了。最终的结果就是鬼气重重、阴风阵阵,“劣币驱逐良币”,让迷信泛滥、科学精神远遁,这无益于民族的进步。

作者:怀疑探索者

《易经》没有科学依据,而且极其落后

《易经》有科学依据吗?当我看见这个提问的时候,刚刚想做一点解答,就发现在解答区有一个ID叫做 @花心大辣椒 的网民 ,他给出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不仅仅是因为他认为易经是“真理”,是“超越科学的科学”,而且其思维方式一开始就出现了偏差。比如,他认为现在大家所认为的“科学”,大多数都会被将来推翻,变成另一个“科学“,将来又会出现更新的“科学”再推翻之前的“科学”。正因为科学总是被“推翻”,所以,科学是“比较低级的概念”。@花心大辣椒 进而提出,所以易经是与科学有所不同的。“科学就是被推翻,而易经永远无法被推翻。”

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其实都和这个@花心大辣椒 一样,在逻辑上就出现了混乱。我记得有一个粉丝30多万人头条号,他自称是一位医生,他在认证自己信息的时候,用了一句话“用玄学的思维思考”。连“玄学思维”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做公开标榜,不以为耻辱,反以为荣,真是咄咄怪事!很多人他们其实一直都是用玄学的思维思考,而这种玄学思维,讲究脱离现实、无拘无束、否认理性,本质上是一种极其主观,以个人喜好为判断事物标准的思维方式。

“河图”“洛书”其实就是一些黑白点

那么,科学真的如这个 @花心大辣椒 所说的可以被“推翻”吗?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古往今来,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科学理论被彻底推翻过。所谓被“彻底推翻”的,不过是一些哲学理论(或者玄学理论)。有些人类历史上的“主流理论”,虽然曾经统治了欧洲思想界上千年之久,但只要它并非建立在实验和观测基础上,不讲究测量,而仅仅是在哲学家的头脑之中构思,就不配称之为科学理论。

为什么科学理论就不可能被彻底推翻呢?

因为科学不是意淫。没有判断能力的人,才会说出“今天的科学,是未来的迷信;而今天的迷信,是未来的科学”这样的鬼话。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被实验所严格论证成立,在一定适用范围内被证明完全有效,所以,科学理论可以被更新、补充扩展,但不会被完全推翻。

某易学“大师”

对现象的解释才会被证伪,而现象不会。而这就是为什么科学不会被推翻的原因。

比如,我们看见了风,科学解释为,这个是由于气压产生了气体的流动。而超自然信仰人士会解释说,风是风神在天上施法。这不就是意淫吗?而科学之所以说风是气压造成的自然现象,是因为科学家会观察、预测现象,通过量化实验来重复现象,让解释经得起后人的检验。所以,科学是对现象的解释,它不是意淫。

像牛顿力学定律这样的被无数次实验论证成立的科学理论,它是永远有效的,也是永远不可能被“推翻”的,只能在适用范围上被修正。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定律,只是做了适用范围上的修正,而不是“推翻”。如果真的推翻了,则牛顿力学定律是应该完全失效的。但是,它根本没有失效,它只是在其他特殊的领域(微观或者高速领域)不再适用,需要用其他科学理论来补充。对科学理论的补充,绝对不是做推翻。

科学是永远不可能被推翻的,而易经恰恰可以被彻底推翻。@花心大辣椒 所谓的“易经不可能被推翻”,完全是他个人的主观意淫。这是因为,易经本身就是一个意淫的产物。易经除了有一点微乎其微的哲学思维,在生产实践上没有起到过任何作用。它的预测(主要是人事)也没有被证明是准确的,所以易经完全是一个意淫。

当然,有些易经爱好者很不服气,他们会提出这样的反驳意见,说易经比科学历史悠久,所以易经是科学之母。但是,错误并不会随着时间的进程被自动纠正错误。易经的历史再古老,它也是错误的理论。科学会不断的创新,而易经还在脚踏原地。

还有人说,易经是哲学,而哲学可以指导科学,所以易经是科学之母。这种话更是无比荒唐,杨振宁先生首先就不会同意。

杨振宁博士

首先,易经并不是哲学,哲学也不可能指导科学。真正的哲学,其核心是方,需要以理性和逻辑为基础。而中国古代恰恰缺少理性和逻辑的文化。易经、阴阳五行,充其量算是朴素而模糊的理性萌芽,还没有来得及长出理性的参天大树,就被神秘主义化了,沦落为骗子的工具。可以说,易经中的哲学成分,连微乎其微都谈不上,其阐述的道理,只要是一个初中生都可以轻易掌握,并没有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东西在里面。

其次,至于说“哲学指导科学”,更是一个滑稽可笑的言论。我在《为什么哲学家都很愚蠢?》一文(链接: /d/file/gt/2024-03/cufpvtxf5i4 )中指出:“哲学家在16世纪以前那种愚昧黑暗的历史阶段,还能稍微代表一些智识,在科学还没有到达的地方,哲学可以继续忽悠一下人们,给腿脚不利索的人当拐杖。但到了科学崛起之后,哲学立即就暴露出了无法弥补的短板,那就是哲学无法做实证。”“科学家们即使偶尔在酒余饭后探讨且吹嘘一下'人生的意义''美的哲学'之类的哲学话题,不过是一种人文情怀,把哲学做装B的利器,但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的用哲学思想去做科研工作。否则的话,干脆科研工作就不要继续下去了,阴阳五行、易经八卦可以造出波音747飞机吗?”所以说,哲学仅仅在几千年前对人类起到一点智识启蒙,根本就不能对科学予以所谓的“指导”。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家提出的新问题都是任何哲学都解决不了的,他们甚至都无法想象。弦理论被发明之后,就完全突破了哲学家们的脑际。如今的实情是,哲学在拼命追着科学后面跑,想沾一点光,科学在给哲学带路。科学根本不需要哲学的指导,因为科学的维度在哲学之上。科学也不是起源于哲学,而是从人类社会出现之后,就从生产实践中诞生了。

可能有人要说我“不懂哲学”,说我“胡说八道”,但是我论及哲学怎么样的文章,得到了原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王国政秘书长的高度赞同,他认为我对哲学的一系列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我还给英国科学哲学学会写过信,他们也赞同我的观点。我之前还在大型哲学论坛做过管理员,下面很多研究哲学的人文学科博士生。可以说,我是真正懂哲学的,知道哲学是到底怎么一回事。

而至于易经,连哲学都算不上,只不过是朴素的推演工具,怎么可能是“超越科学”“指导科学”“科学之母”呢?可以直截了当的判断:易经没有科学依据。

既然易经不是哲学,那是什么呢?是玄学。玄学的维度比哲学还要低得多。

易经里面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哲学启蒙思维,但是在萌芽阶段就被掐断,直接转化为玄学大杂烩。而玄学思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所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创始人杨振宁博士说过,易经的思维模式使得中华文明得不到更好发展,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中国人没有对人类科学做出重要贡献,对此易经以及它衍生的神秘主义文化,要负有重要责任。易经中没孵化出数学,而是一种叫做数术之学的东西,弄得阴阳鬼气,不但无法指导生产实践,更是让国人思维模式陷入神秘主义的死胡同。

估计肯定有人要拿莱布尼茨说事,说什么他受到了易经或者邵雍《先天图》的启发才提出的二进制。实际上,这种谣言早就被辟谣了几亿、几十亿次!莱布尼茨的二进制与易经毫无关系,他在提出二进制很多年之后才知晓东方有个易经。何况,莱布尼兹在当时也仅仅把易经看成是类似于哲学的东西,而非科学意义上的。

易经原本就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代表了古代农业社会的思维文化,与现代工业社会不再兼容。它的很多概念只适用于农业社会,且被证明有极大误差。易经自己口口声声说探寻“变化”的规律,但只是些非常模糊的概念,也就“到此为此”了,没法迭代升级。由于从来没有任何量化和实践的研究,所以易经体系几千年停滞不前,没有成为可以精确指导生产实践的工具,反而堕落成为算命先生忽悠人的玩意。

易经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

算命先生喜欢易经,是因为他们很相信易经可以做“预测”。但实际上,易经根本不具备预测功能。易经的预测方法,与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实质联系。它仅仅是在数字游戏而已,认为某种方法能预知事物发展,并美其名曰“天人合一”。这种世界观及方,实质上就是巫术玄学,是人类早期的思维认知方式。天有天的法则,人有人的规律,二者之间绝不相通,把不相干的东西牵强附会到一起,绝非现代人的理性态度。大自然的规律和人事没有直接联系,这是一个认知的基础。

为什么说易经不具备预测功能?我们的宇宙、世界是一个混沌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未来都是不可预测的。甚至天气预报都不可能绝对精确,在新几内亚山谷中的一只蝴蝶轻轻的扇动几次翅膀,也许一个月后阿根廷境内将迎来一场龙卷风。其内层机制涉及到分形的原理。

“三体”问题也是永远不可能解决的,再高超的数学工具,再运算功能强大的计算机,都不能破解“三体”问题。总之,未来的一切都具备了不确定性,是无法被预测的。易经吹嘘自个可以“预测”,其实不过是简单幼稚的自以为是,小学生还幻想自己长大后拿100个诺贝尔奖呢,易经不过是小学生的思维罢了。

三体系统

你别不服气,易经的知识和道理,还真的不如何高大上,请看《别瞎吹了,《易经》中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一文(链接: /d/file/gt/2024-03/gbithypwh1q ),把易经里面的内容,包括卦辞和爻辞解读的明明白白,并且指出来:“今人用以解释世间万物的学术工具,已经进步为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易经》时代那种以简单的“象征性对应”来构筑世界观的方式,早就被淘汰了——不过,这并不是说《易经》没有价值,只不过,它的价值在于文明史上的地位,而非在现实世界中有什么作用。”

易经还是很多伪科学的理论来源。当年那么多的特异功能大师或者气功师都集体推崇易经,易经是他们骗钱的法宝。

有人会说,你把易经贬低的一钱不值,但它总得有点益处吧?恕我直言,我还真的没有看出易经有什么好的地方。

为什么我们说科学厉害,是因为科学确实有用,可以切切实实的解决问题,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比如,科学直接推动了人类历史上的几次工业革命。没有科学,工业革命就要失败。有了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的基础,工业革命才会发生。牛顿爵士建立起牛顿力学的王国,随后发展了热力学,这才有了蒸汽机。有了蒸汽机,才会有第一次工业革命,一下子把社会生产力解放、提升了几十倍上百倍。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效应,还发明了电动机,麦克斯韦用方程式建立了经典电动力学,特斯拉改进了高频率电动机,这才有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爱因斯坦创造了相对论,柏林、哥本哈根和其他地区的物理学家发展了量子力学,才有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可以说,有了科学,才有工业革命,才有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

蒸汽机推动历史发展

请问,易经解决过哪些具体的问题呢?易经又引导了什么革命呢?

公道自在人心。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老老实实的承认,易经并没有给我们这个国家带来富强的力量,不能拯救民族危亡,不能诞生近现代科学,反而让国人的思维长期“被附魅”了。最终的结果就是鬼气重重、阴风阵阵,“劣币驱逐良币”,让迷信泛滥、科学精神远遁,这无益于民族的进步。

作者:怀疑探索者

驳《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张其成讲读《周易》 易道主干”,2007年出版。

封面:易学大家,国学导师,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

定价39.80元,特价13.00元。

书中第一章,《周易》: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周易》即周文王六十四卦,《史记》称《易》,包括六十四卦卦符、卦辞、爻辞。儒家四书五经之一,又称《易经》。

今本《周易》,托名孔子《易传》与托名周文王《易经》合为一书,误导世人,《易传》当作《易经》念。

张其成先生承认《易经》与《易传》有区别,却又玩“狭义”和“广义”文字游戏:

“《周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经文部分,称为《易经》(狭义),一是传文部分,称为《易传》。一般所称的《易经》是广义的,包括了经文和传文,是对《周易》的尊称。本书所称《易经》主要指狹义的经文。”

第一章中论述“《周易》的性质”一节,例举了历史上种种观点,《周易》是卜筮书、是哲学书、是历史书,是百科全书。然后说:

“以上种种观点,虽各执一词,各据其理,但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经’与‘传’不加区分混为一谈,其实‘经’与‘传’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其性质完全不同,应该分开来论述”。

经与传应该分开来论述,张其成先生却继续玩“广义”、“狭义”文字游戏:

“分而言之,《周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经文部分,称为《易经》(狭义),是一部占筮书,以占筮成分为主;《易传》是一部哲学书,以哲学成分为主。一般称的《易经》是广义的,包括了经文和传文,是对《周易》的总称。”

虽然“狭义”的《易经》不包括《易传》,但是“广义”的《易经》包括经文和传文。如此这般,《易传》传文当作《易经》经文。

《易经》无“阴阳”一词,阴阳的概念也没有。《易经》唯一一个“阴”字,在中孚卦九二爻辞,“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但此“阴”不是“阴阳”的阴,应为树荫的荫,繁体,蔭。

第三章“阴阳”一节,张其成先生承认这一点,但又含糊其辞:

“《易经》实际上反映了‘阴阳’观念的产生,只是还没明确提出‘阴阳’的概念” 。

接着:

“《易传》第一次系统地以阴阳解《易》,将‘阴阳’提升为说明宇宙万物变化运动和自然界普遍联系的基本范畴。正如《庄子.天下篇》所言,‘《易》以道阴阳’。”

张其成先生说“《易经》实际上反映了‘阴阳’观念的产生,但承认《易经》无阴阳,是《易传》第一次系统地以阴阳解《易》,后面却引庄子的话证明《易》道阴阳。

一些易学专家喜欢引道家庄子的“《易》以道阴阳”来证明《易经》道阴阳。然而,《庄孒.夭下篇》对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持批评态度:“道术将为天下裂”。并且,庄子的话,不能证明是《易经》道阴阳,因为《易经》卦辞、爻辞无“阴阳”二字,阴阳的概念也没有。

张其成先生,混淆《易》,《易经》、《易传》、易学的概念,把《易传》里的“阴阳”认作了《易经》里的“阴阳”。

《易经》、《易传》、“易学”,张其成先生称之“中华文明的三个乐章”。其实,《易传》属“易学”,儒家易学。易学还有道家易学,道教易学。与儒家易学不同,道家易学借《周易》之名,宣扬道家的黄老之术。道教易学,则否定周文王的《周易》及孔子的《易传》,尊不立文字的伏羲《易》。

伏羲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皆称《易》。什么是“易”,虽然易学有“简易、不易、变易”三易之说,但显然指的是卦符:八卦,六十四卦。

据《史记》的说法,周文王在伏羲《易》八卦基础上作六十四卦,孔子为周文王《易》即《周易》作《易大传)即《易传》。

六十四卦是周文王作的吗?张其成先生引《史记》周文王囚羑里“益之八卦为六十四卦”之说,又引《淮南子.要略训》“然而伏羲为之六十四变”。即,一说为周文王作六十四卦,一说为伏羲作八卦并变为六十四卦。

张其成先生把《易传》当作《易经》念,却对《易传》否认周文王作六十四卦,视而不见。《易传.系辞下》有先于周文王的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五位圣人已经使用了六十四卦之“离、益、噬嗑、乾、坤、涣、随、豫、小过、睽、大壮、大过、夬”等卦的文字描述。如:“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大过,今本《周易》第二十八卦。

考古发现多个不同的《周易》,阜阳汉简,上搏馆楚简,两个《周易》残缺,但从残存的资料看,二者不同,与今本也不同。马王堆帛书《周易》保存较完整,已出版发行,与今本几乎完全不同。帛书《易传》仅《系》篇名同,但文字不同,其它篇名完全不同。并且,《易传》与《周易》分离。

同一个周文王,怎么可能作几套不同的《周易》?同一个孔子,怎么可能作两套不同的《易传》?如张其成先生所说,其实“经”与“传”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孔子与周文王相差几百年,不可能合作作一本叫作《周易》的书。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有《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这句家喻户晓的成语,易学大家们,视而不见,或见了却装聋作哑。

史马迁记载的《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如今任何版本的《周易》都不见,说明司马迁读的是另一本不同的《周易》。

这么多不同的《周易》,哪一本才是真的中华文化的源头?

侯宗原易经课正统吗?

虽然市面上的国学易经课总是备受争议,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候宗原国学易经课是其中比较正规的。候宗原从6岁开始就跟随启蒙老师学习风水技法,长大之后先后在几位颇有名气的风水大师带领下学习,是具有正规传承的的国学大师。

一直生活在云南农村,但是我一度对风水非常痴迷,对风水学习有着狂热的兴趣。但是市面上的风水知识很少也很浅薄,靠自己自学很难达到我心里的标准,我一直对自己很怀疑,也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学到哪一步学的对不对,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在候宗原国学易经课学习之后,我才发现正统师承的重要性。老师不仅会通过自己经历过的真实案例穿插讲述理论知识,让零基础的学员也能听得懂,并且生动有趣,很能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理论告一段落联系一定时间之后,候宗原老师还会带领学员们实地考察,根据现场的情况加以指导,通过实训课让学员印象更深,也更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把理论知识学透了并且融会贯通于实际。

网络上的信息真真假假参差不齐,根本无法判断。想要学习国学,学习易经,主要在于自己是否感兴趣,是否了解。只有专注于自身,努力提升自我,跳脱出认知局限,学习才能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