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文王问卜解签姻缘(文王问卜解签)

发布时间:2024-07-14 11:51:57作者:脾气很大来源:用户分享

文王问卜解签姻缘(文王问卜解签)

本文目录一览:

《说文解字》第621课:细说“卜”字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只讲一个字,即“卜”部的部首汉字“卜”,“卜”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

卜。读音有三个:

(一)bǔ。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卜,烧灼龟也。象灸龟之形。一曰象龟兆之纵横也。”象形字。本义的解说,许慎有两说:一是认为“卜”是置龟于火上进行灼烧;二是“卜”字象灼烧后龟甲上显示的纵横裂纹。两说一般认为后者为确。或者可以统一起来,“卜”的本义指的是殷周时期的一种用火灼龟甲、兽骨取兆以占吉凶的迷信行为。

看一下字形演变:

(卜字的字形演变)

“卜”字的甲骨文字形,不管横向的一笔向左或向右,均象火灼烧龟甲所出现的裂纹的形状。

在殷商时代,人们崇尚神灵,逢时一定要向行占卜,比如出行、打猎、生育、天气预测等都需要问卜。问卜的方式是搜集龟甲兽骨,经过清理、刮削和磨光之后,在其反面进行钻凿,现在我们发现的甲骨,甲骨进行烧灼之处,一定是先凿后钻,只凿不钻和只钻不凿的很少。

(甲骨背面的钻凿孔)

然后,是对其进行烧灼,烧灼的炭火,集中在钻凿处灼烧,因为钻凿处比其他部分薄,烧灼时甲骨受热,各处厚薄不同而冷热不均,钻凿处率先爆裂,使甲骨的正面呈现出“卜”字形的裂痕,这就是甲骨文“卜”字象形的由来。实际上,“卜”的读音也是描摹甲骨爆裂时发现的声音的。

(甲骨正面的“卜”裂纹)

“卜”人,即负责占卜的人再根据裂纹判断吉凶。这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占卜过程。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象卜之兆,卜兆皆先有坼而后出歧理,歧理多斜出,或向上,或向下。”说的是同样的事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灼剥者,谓灸而裂之。”

《书·洪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孔传:“龟曰卜,蓍曰筮。”用卜、筮解决疑惑的方法:选择建立掌管卜、筮的官员。这里的“卜”,指的是用烧灼龟甲的方式占卜;“筮”指的是用分筹蓍草的方式占卜。

(占卜用的蓍草)

《诗·大雅·文王有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惟龟正之,武王成之。”郑玄笺:“稽疑之法,必契灼龟而卜之。”占卜我王求吉祥,定都镐京好地方,依靠神龟确定工程,武王完成堪颂扬!在远古,确定国都这样的大事,是一定要通过灼龟甲的方式进行占卜的。

本义之外,“卜”的用法还有许多:

(1)占卜。这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引申义,借由“卜”来指代所有的预测吉凶的各种迷信行为。如:卜卦;求签问卜。

(占卜摊)

《史记·龟策列传》:“蛮、夷、氐、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蛮、夷、氐、羌,虽然没有华夏式的君臣上下等级,但也有决断疑惑的占卜习俗。有的用金石,有的用草木。

(2)选择。《左传·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住宅不需要选择,只有邻居需要选择。

(3)推测;预料;试探。《三国志·吴志·孙权传》:“以此卜君,君果有辞。”借以试探您的诚意,您果然推辞了。

(4)赐与。《尔雅·释诂下》:“卜,予也。”郭璞注:“卜,赐与也。与,犹予也。”《诗·小雅·楚茨》:“卜尔百福,如几如式。”郑玄笺:“卜,予也。”一说报答。清代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双声叠韵字代本字例》:“卜之训予虽本《尔雅》,然其义绝远……《大田篇》‘秉畀炎火’,《韩诗》‘秉’作‘卜’,卜,报也。‘卜尔’之‘卜’,亦当训报。‘卜尔’者,报尔也。以双声字代本字也。”

(5)方言。量词。相当于株、棵。柳青《种谷记》:“有一回填种树的表,他问:‘你栽活了几卜?’回答是‘七八卜’。”

(种了一卜树)

(6)通“仆”。《礼记·檀弓上》:“卜人师扶右。”郑玄注:“卜,当为仆,声之误也。”就是(搀扶生病的国君,)太仆之官扶着右边。

此外,卜还是姓氏。《通志·氏族略四》有载。

(二)pū。象声词。如:卜卜;卜通(现多写作扑通。)

(三)bo。“蔔”的简化字。如:萝卜。

(新鲜的萝卜)

卜的小篆写法如图:

(卜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21,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求解!三平祖师75签

三平祖师——姓杨名义中,陕西高陵人。少年时随父宦居泉州,出家为僧。青年时代即遍访高僧,研究佛教经、律、论,钻研医学,医术高超,常出游为民治病。唐宝历二年,义中在漳州紫芝山创建了“三坪真院”。会昌五年,武宗反佛,寺院被毁,义中避居平和九层岩山。朝廷恢复佛教后,义中于咸通七年,在九层岩大柏山建“三平寺”。后屡毁屡建,今寺为清末所重建。寺院依山而筑,分三进,主次分明,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有山门、钟鼓楼、僧房、大雄宝殿、祖师斋堂、塔殿等。寺处深山密林之中,显得古朴、清幽。

义中因热心救民,于大中三年,被宣宗敕封为“广济大师”,咸通十三年十一月初六圆寂,享年九十二岁。

民间称义中为三平祖师,俗呼祖师公。传说他原为如来弟子,跟佛祖学经。学成后欲择地建寺。佛祖叫他闭目骑在一根禅杖上,嘱咐他禅杖落地才能睁开眼睛,就地建寺。祖师公依言骑上禅杖,飞腾起来,耳边只闻呼呼风声,一会杖触地落下,但见身处深山密林之中,杳无人烟,到处是蛇虫猛兽,实在不是建寺的地方。但他恪守佛祖嘱咐,收伏了毒蛇猛兽,就地辟建了佛寺。又以他的高超医术和慈悲心在附近救苦救难,深受当地人民爱戴。

三平寺香火长盛不衰。当地人都虔信祖师公,说他极为灵验,有求必应,并且能预卜凶吉祸福。三平祖师在海外亦有广泛影响,每年都有不少侨胞前来敬香。祖师公行善除魔的种种事迹,在民间家喻户晓。据说当初被祖师公收服的蛇,也成为他的使者。现在当地仍有一种蛇,被称为“祖师公蛇”,在路边、民宅中随处可见,与人和睦相处。当地人从不伤害这种蛇,有时它爬进水缸或钻进被窝,也只轻轻挑开,随它自去。今天在三平寺塔殿所祀的祖师公坐像旁,仍立着蛇、虎二侍者。

三平寺附近山川,亦极绮丽雄伟,有龟蛇峰、和尚潭、虎跑泉、仙人亭、侍郎亭、毛氏洞、龙瑞瀑布等八大胜景。

三平寺庙里祖师公神像前的供桌上,摆放着若干个签筒,每个筒里面装着75支刻有签诗顺序符号用以占卜的小竹片,叫做签。求的签,根据签上标明的第次找解签人。解签人以应问卜者所求,问卜者无所不问,解签人有求必应。据传十分灵验。

以下是72支签刻诗文

1.姜太公在天水宫学道

姜太公在渭水河钓鱼

2.苏东坡赤壁游舟

韩信钩于城下

3.太阳偏自恨枝无叶

宋太祖被困河东

4.杨宗保得病在三关

杨文广得病回宋朝

5.朝文公拜将相

韩文公受封王

6.唐太宗看白袍将

薛仁贵受封元帅

7.梁武帝为君要作佛

杨文广被困柳州城

8.王母仙桃八仙赴会

9.樊梨花下山救丁山

樊梨花夜破金光阵

10.大舜耕田后为国君

11.董永遇仙女送麟儿

徐文瑞遇仙女登天台

12.唐三藏往西天取经

如来收大圣往西天

13.薛仁贵计取摩天岭

14.萧何月下追韩信

刘秀入瓦窑出关后忠臣回国

15.双包现观音佛祖收鲤鱼精

16.孟宗哭竹冬笋生

17.孔明请东南风

六国齐王

18.吕蒙正瓦窑暂居

19.广济祖师随杖三平开基

姜太公受封神

20.韩湘子扫霜雪

韩湘子渡江游船

21.明正德君游江南

乾隆君嫖白牡丹

22.姜太公遇文王

23.五鼠闹东京

24.薛刚二祭铁丘坟

25.庞涓败于马陵道

薛刚大闹花灯

26.曹操华容道遇关公

六使番邦取骨骸

27.庐陵王招附马

薛蛟薛葵徐达受封元帅

28.三藏收伏两界山

观音收伏大鹏鸟

29.薛仁贵回瓦窑见妻

30.楚霸王在乌江自杀

31.三藏初到西天拜佛

孙悟空仙山炼丹

32.杨令公七子救驾六子成

昭君娘娘送往和番

33.唐明皇游月宫

李太白作诗醉酒

34.郭子仪卸甲封王

郭子仪皇恩拜寿

35.樊梨花下山救丁山

庐陵王求天保庇长寿

36.徐丁追杀孔明请东南风

吕布辕门射戟救刘备

37.曹操八十三万兵败江南

马谡失街亭

38.吕蒙正回家被奸陷害

刘备东吴招亲

39.孙悟空大闹天宫

孙行者收牛魔王

40.宋仁宗登位君臣行礼

万历君请海瑞入朝

41.刘秀斩铫期

庞统败于落凤坡

42.目连和尚救母

43.海瑞犯罪北海外充军

孔明拜斗

44.赵子龙接军师回川

吕布辕门射戟救刘备

45.伍子胥入齐议相

刘秀窑选正宫

46.凤娇入庙遇李旦

刘禅央孔明派兵守朝天岭

47.刘备煮酒论英雄

马超攻取冀州城

48.包公审郭槐

49.乾隆君游山东

赵子龙救阿斗

50.封神榜万仙阵

齐王请孙膑

51.唐皇游地府施舍

刘全进瓜果

52.李旦盗宝大破火轮阵

张松献西川地图

53.如来佛祖西天收鬼怪

薛仁贵中镖

54.唐三藏五行山收悟空

唐三藏坐龟船过江

55.宋真宗金莲星降生

金莲星坠落河北省

56.法海禅师救许汉文

姜子牙宋家收五鬼

57.广济祖师三平开基

祖师在三平收鬼怪

58.薛丁山入山学道

薛丁山与窦仙姑成婚

59.薛刚闹花灯踢死太子

薛刚逃走九炎山

60.明正德无嗣立嘉靖

石巩先起九层岩塔

61.李世民看凤凰鸟

李世民接见白袍将

62.孔明七檎孟获

郭子仪封王做寿

63.梁武帝西方成佛

许梦蛟拜塔白娘升天

64.石敬塘回家封两国王

薛仁贵封王

65.马超尽起西凉兵复仇

王莽篡汉

66.姜子牙下山初到周营

曹操赤壁江失利

67.张士贵包藏白袍将

魏徵斩龙王

68.祖师公初入三平乡

准提佛祖收孔宣得道

69.薛刚三祭铁丘坟

司马光训子

70.彭祖焚香祝寿长

郭子仪平安禄山

71.麻姑骑鹿采仙花

白蛇盗仙草救夫

72.唐三藏过火焰山

73.伍子胥过昭关

程咬金讨救兵

74.李世民游地府

杨令公归位

75.刘璋请刘备守西川

刘璋被刘备取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