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艮卦。止住背部,没有获得身体。走在庭院中,没有见到人。没有灾难。
艮卦和震卦都是纯卦,是一组覆卦关系。艮是山,也是停止的意思。在艮卦三爻中,九三是背,初六、六二是前面,初、二的位置是内,三是外,两艮相叠,都是面向前面,背在后面;像两个人排队一样,只看到前面排队者的背后,没有看到他的身体,所以说“艮其背,不获其身”。艮代表停止,人活着就要动,但是有时候也必须停止,可以使人“无咎”。《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震卦为动,动久必止,止有停止、阻止的意思,古人行动时遇山则止,何况二山相重?艮卦的覆卦是震卦,震卦由临卦变来,所以艮卦是由临卦的覆卦观卦变来,观卦的九五和六三换位,成为艮卦。观卦下坤,坤为母,母怀孕称为“有身”,所以坤也代表身;变成艮卦之后,坤象消失,这就是“不获其身”。艮是坚多节木,坚硬又有很多关节的木头,好像我们背的脊椎有很多骨节一样。
艮卦本身二艮相叠,艮是门阙,二门之间有庭院,走在庭院里面;又有互卦震,震为行,引申为行人;还有互卦坎,坎是隐伏,藏在看不到的地方,没有看到人。合而言之,就是走在庭院里面没见到人。
彖传《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彖传》说:艮卦,是止住的意思。该停止时就停止,该行动时就行动,动与静都没有错过时机,他的道路就会坦荡光明。艮卦所谓的止,是要止得其所。上位者与下者互相敌对,没有应合,不能彼此搭配,因此说没有获得身体。走在庭院中没有见到人,所以没有灾难。
艮卦是止住的意思,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行动的时候就行动。这是艮最特别的地方,不只有停止,也包括行动,特别注意到“时机”,动与静都没有错过时机,道路就会坦荡光明。艮卦所谓的“止”,就是要止得其所。
上位者与下位者没有应合,不能彼此搭配,所以不获其身也不见其人,无往无来,是以“无咎”。每一个纯卦的各爻都无法相应,但只有在艮卦特别指出“上下敌应”,因为要强调完全不应,所以一定要停止。
象传《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象传》说:两座山重叠在一起,这就是艮卦。君子由此领悟,思考问题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论语》里出现过两次类似的活动。《论语·泰伯》、《论语·宪问》都提到,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应做自己职位上该做的事;后者是曾子补充的:“君子思不出其位。”指的是君子不要考虑超过自己职位的事情。因为换个位置,自然会得到不同的讯息;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就有不同的想法。
爻辞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初六。止住脚趾,没有灾难。适宜长久正固。
《象传》说:止住脚趾,是没有失去正当做法。
艮卦的爻辞是以人的身体作为取象的材料。止卦第一步怎么可能行动呢?初六和上面的并不相应,不适合行动,适宜长久正固,这样做没有失去正当性,因为初六本身是阴爻在刚位,在最初的位置,没有能力去行动。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六二。止住小腿,不抬起来又须随着动。内心不痛快。
《象传》说:不抬起来又须随着动,是因为没有人退一步听从它。
“腓”是小腿。六二处在小腿的部位,居中守正,必须依卦而止,但是小腿即使不抬起来,也必须随着股(大腿)而进退。六二在观卦里面本来有九五正应,变成艮卦之后变成无应,心中当然不痛苦。六二希望九三够听从它,但九三本身在互卦震里,很有行动力,所以继续往前走。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
《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九三。止住腰部,撕裂脊肉,有危险而忧心如焚。
《象传》说:止住腰部,是危难使人忧心如焚。
“限”代表腰部,古人认为腰部是身体上下的分界处,将它作为上下之间的限制。六二和九三的爻辞都出现“心”,代表有想法不能实现。九三位处腰部,居上下艮之间,原是非止不可的位置,但它以阳爻居刚位,动向极强,在互卦震中,震为行,因此出现撕裂之苦。
九三也在互卦坎里,坎是美脊马,脊对人来说就是“夤”,所以说“列其夤”。坎也为险,对人就是加忧与心病,合之则是“危熏心也。”程颐说:“行止不能以时,而定于一,其坚强如此,则处世乖戾,与物睽绝,其危甚矣。”意思是行动或是停止,不能按照时机来安排,非要强硬规定下来不可,这样不知变通,将会在待人接物上违背常理,内心常受煎熬,有如被火熏烤。
。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止住身体,没有灾难。
《象传》说:止住身体,就是要止住自己。
以阴爻居柔位,可以顺着全卦的时势而止住身体。以位置来说,在腰部以上,上半身包括心脏在内,所以说“止诸躬”。有趣的是三爻谈到心,四爻才谈身,其实第四爻更具心的位置。能够止住自己的话,自然就“无咎”了。位正,为什么仅得“无咎”?因为乘刚,两相抵消,无法有作为。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六五。止住上牙床,说话有条理,懊恼消失。
《象传》说:止住上牙床,是因为居中行正。
六五有懊恼是因为阴爻居刚位,和底下六二又不应,幸而上面还有上九可以依靠。“辅”与“车”是上牙床和下牙床,上牙床不动,表示说话有条理,所以可以“悔亡”。六五位在上卦艮,也在互卦震,能止也能动,代表“言有序”,大概可以避开孔子所说的“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不该说话就说叫急躁,该说话而说叫隐瞒,没看脸色就说话叫做瞎子。也就是说话要看时机、看场合,还要看脸色。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上九。笃实地止住,吉祥。
《象传》说:笃实地止住而吉祥,是因为以厚重来结束。
在艮卦里只有上九特别说到“吉”。“敦艮”就是笃实地止住,因为艮卦的上九在整个卦中是最重要的位置,两座山在一起非常厚重,可以充分发挥停止的要义。以厚重来结束本卦,是理想的结束,所以说是吉。
伏羲观察宇宙间天、地、风、雷、水、火、山、泽(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种现像,画出八卦。并为每个卦配上(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位,加以配合。
地图方向与八卦方向
伏羲八卦的图案,乾卦代表天在上,坤卦代表地在下,它的方位,和现代我们所用的地图,上为北方、下为南方的情形,恰恰相反。八卦的方位,上面是南方,下面则是北方(天南地北)。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易经》又名《周易》相传为周文王在羑里坐牢时所做,因文王为周人,故名《周易》。又说《周易》的周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年代久远,说法众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伏羲八卦图因为没有文字而被称为无字天书,后世有很多人企图用文字,对八卦图进行注解,但较为完整的流传至今的,只有周文王所写的《易经》,所以我们又把《易经》称为《周易》。现今所用八卦方位也为”文王八卦“方位,称为“后天八卦“。伏羲八卦便称“先天八卦”。
八卦方位
”先天八卦“的数字排法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八个数字如果连接起来,它的顺序方向是一条线自正南乾起,走向东南兑,而东方离,而最后至东北震,这是顺。另一条线,是起自西南的巽卦,而走向西方的坎,而西北艮,终于正北的坤,这是逆。九在中央。为什么这样排,因为先天八卦的排布本就是以中国为本位的,你想想中国地理,就能排出来先天八卦了。
这八个大卦,是古我古人告诉我们,天地间就是这八个大现象在变化,这些图案都是相对的,如乾卦三条完整的代表完全的阳,而对面三条中间断裂的代表完全的阴,两卦的现象是相对的,坎、离是相对的,震与巽、艮与兑都是阴阳相对的。
”后天八卦‘的卦,还是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个卦,可是图案上摆的位置完全不同了。坎卦在北方,离卦在南方,震卦在东方,震挂对面的西方是兑卦,东南是巽卦,东北是艮卦,西南是坤卦,西北是艮卦。
“先天八卦”等于表明宇宙形成的那个大现象,“后天八卦”是说明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内为先天,外为后天。
假使学《易经》学到需要在某一方面应用,而且用得有功效,就要特别研究后天八卦了。现今将《易经》知识运用到风水、八字等方面都是用的后天八卦方位。但先天八卦方位也得记于心,因为《易经》是一门变化的学问。
有人问我:能用梅花易数推测天气吗?当然能,邵康节先生在《梅花易数》一书的第二卷,用相当长的篇幅写了“天时占”,其中的总论是这样写的:
凡占天时,不分体用,全观诸卦,详推五行。离多主晴,坎多主雨;坤乃阴晦,乾多晴明。震多则春夏雷轰,巽多则四时风烈。艮多则久雨必晴,兑多则 不雨亦阴。夏占离多而无坎,则亢旱炎炎;冬占坎多而无离,则雨雪飘飘。
体用在梅花易数中相当重要,往往一个卦排出来,都是先分出体用来,再根据五行生克来断吉凶。然而在“占天时”时,邵先生告诉我们:“不分体用,全观诸卦,详推五行。”
这一句话,便告诉了我们占天时的基本原则:不看体用,只看卦象和五行。
卦象怎么看?“全观诸卦者,谓互变卦”,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卦,包含主卦、互卦和变卦,三个卦合起来看,就叫做“全观诸卦”。结合五行,比如全卦中离卦占多数,而离卦五行主火,那么可推断出天气晴和。又如,全卦中坎卦占多数,而坎卦五行主水,那么可推断出将会是雨水天气。
以此类推,根据万物类象中的“天时”来对应八卦,即可知是什么样的天气。
另外,在断卦时,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在断天气时,如果是夏天占卦,全卦离卦诸多,夏主离火,这便加重了离火之气,如果卦中又无坎,那么将会是”亢旱炎炎“,即炎热而大旱。
反之,“冬占坎多而无离,则雨雪飘飘”,如果占卦时是冬天,占出来的卦坎多却无离,那么这个冬天将会是雨雪飘飘,少有晴和之日。
还有,因《易经》主变,世间万物,无不变化多端,天气更是如此,有时一日三变,阴晴不定,这又要怎么才能断出来呢?
邵先生对此有更详细的说明:“夫以造化之辨固难测,理数之妙亦可凭。”天地万物虽然看起来变幻莫测,但有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就是“理数”,也就是既要看“理”,又要看“数”。
“理”就是自然之道理,也就是卦象所代表的天理;“数”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数目之多少。
前面说到“离多主晴,坎多主雨”,如果是平分呢?比如离和坎各一半,那要怎么断?很简单,那就是时晴时雨,晴雨相间。这是第一种“理数”结合的断法。
第二种“理数”结合的断法是把四时与卦数结合,比如秋天占到乾兑卦,说明秋高气爽,冬天占到乾兑卦,则说明冬雪凛冽。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乾兑都是金,秋天也是金,秋天占到金,说明恰逢其时,所以是正常天气。冬天占到本属于秋的乾兑,加重了肃杀之气,所以是凛冽的极寒天气。
第三种“理数”结合的断法是把爻辞和数目结合。比如占到的卦是“艮巽重逢”,即以艮卦和巽卦居多,那么又不需要看四时了,因为爻辞中有“云从龙,风从虎”和“艮为云,巽为风” 。所以,无论是哪个季节,都会是飞沙走石的天气,有如沙尘暴,其道理就是风云际会、龙虎相斗,当然会遮天蔽日、天昏地暗。
还有第四种“理数”结合的断法,即卦辞和数目的结合。比如全卦中既有地天泰卦,又有水天需卦,两相结合,则是昏蒙之象,因为需的意思是“遇雨不进”。泰卦虽然有安泰之意,但遇上需卦,就有下雨前的昏蒙之象。还比如全卦中既有水山蹇卦,又有山水蒙卦,则“百步必须执盖”,走不出百步就要打伞,意即雨马上就要来了,而且不会是蒙蒙细。因为蹇有寸步难行之意,加上蒙卦的遇雨不进,结合起来就是大雨使得行走困难。
这就是“占天时”断卦的复杂多变,不能用一种固有的模式去断,用邵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可执迷一理”,要去认真分析,看所占之卦应用哪种理去断。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奥妙,就掌握了“占天时”的方法,“得斯文者,当敬宝之”,得到这段文字的人,要像敬重珍宝一样来对待。
具体的还请大家细看《梅花易数》第二卷的“天时占第一”,我依据的是九州出版社的故宫珍藏善本。
我喜欢这个版本,不仅因为排版、字体等给了我非常好的阅读体验,还因为它小巧,日常翻阅和携带都非常方便,我有时候遛狗都会带上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下面是京东的购买链接,点击即可下单购买。
第三十八卦睽
【原文】睽,离上兑下,火泽睽。
【原文】睽:小事吉。
睽卦是火在上,泽在下的卦象,象征乖异、离异。中年的女人和年轻的女人住在一起,表面上看起来和睦,但内心却不相合。而且五个阴爻都居于尊贵的位置,小人得势,所以只有小事才能顺利。如果自己行为不端正,怎么能够教导别人呢?威严和仁爱能够带来吉祥,就是说要反省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过错。
【原文】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但是它们都有生长衰败、舒缩变化(荣枯舒惨),所以它们的事情是相似的(其事类也)。在这种乖离分离的时候(睽之时),要能够像天地、男女、万物那样互相配合、调节、适应(用),才能达到大吉大利(大矣哉)。
【原文】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离卦是火的象征,兑卦是泽的象征。离火在兑泽之上,就像火在水上一样。火往上升,水往下流,两者相反相违,这就叫做睽卦。睽卦的意思是乖离、分离、矛盾。君子看到这个卦象,就知道虽然万物都有不同的性质和情感,但是也有相通的地方。比如说,同胞兄弟虽然血缘相近,但是性格爱好可能不同;道德高尚的人虽然志向不同,但是原则相同。这就是道德的真谛。
【原文】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原文】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九在兑的下面,是刚强的乾卦的开始,原来的爻没有变化,没有得到也没有失去,事情可以及时改正。乾卦是马的象征,三个阴爻是坤卦的柔顺,变成了少女,而乾卦的马就丧失了。但是兑卦的上面是夬卦,还有乾卦的渐进,如果是剥卦就会回到坤卦,如果是夬卦就会回到乾卦,不要追求就会自然恢复,因为原来的爻没有动。初爻和四爻相应,但是两个阳爻没有交流,占据有利地形张开弓箭,想要做强盗,是坏人。但是见了他也没有什么祸害,因为人们讨厌他就会怀疑他,一定要把不见他当作遗憾,见了他就会消除怀疑和遗憾,所以可以避免祸害。
【原文】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原文】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六五是君主的位置,是主人。九二是阳爻在中间,和阴爻正好相应,正好在田野里,还没有送出礼物。而在小路上遇到了主人,说的就是阴爻得到了中位,和阳爻相应,有了相应就会有遇合,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市场上,这是在小路上遇到,而不是在野外相合,没有什么祸害的征兆。在小路上遇到主人,九二阳爻在中间,没有失去道理。
【原文】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原文】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
六三在兑卦的上面,和离卦相互交错,住在坎卦的第一爻,也和坎卦相互交错,离卦是牛的象征,坎卦是车的象征,三爻和上九相应,按理说可以会合,但是车被拉在前面,牛被拖在后面,不能前进。巽卦是发的象征,艮卦是鼻的象征,而四爻是阴爻升到五爻,巽卦的发不能成长,五爻是阳爻降到四爻,艮卦的鼻不能接近,这个人的天命就要被割掉头发和鼻子。天命要求他做事情,而他不听从,就会被剃光头发和割掉鼻子。不听命令就不能前进,而且要受到鼻子的刑罚,地位处于险恶的阴暗之中,应该被毁灭和折断,这就是他的兆头,睽卦的极端了。但是他没有开始就有结束,三爻是兑卦的结束,上爻是离卦的结束。虽然开始不好,也应该结束好,后来一定会合。看到车被拉着走,是因为三爻的位置不对。没有开始就有结束,是因为遇到了上九的阳刚。
【原文】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原文】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九四在离卦的下面,和兑卦的第一爻相应,但是两个阳爻没有交流,这就叫做睽孤,说的是他孤独而没有伴侣。第一爻和第四爻都是阳爻,没有配偶,都是寡夫。第一爻住在卦的开始,是最初的夫人。九四遇到了他,同样的气质相合,他们的交往非常诚信,但是都没有得到合适的位置,难免有危险和困难。但是没有什么祸害,交往诚信就没有祸害,因为坎卦的志向让他们得以实现。坎卦是志向的象征。所谓有志向的人,事情最终会成功。
【原文】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原文】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六五在离卦的中间,正好在正位,后悔可以消除,下面和九二相应,但是被坎卦的险阻挡住,不能会合。幸好六三和他是同族,相似的,同气相助,用兑卦的嘴巴吃东西,卦象是猪在坎卦里,咬皮伤肉,去掉阻碍的东西。兑卦是嘴巴的象征,六三是兑卦的柔顺,所以叫做咬。往前也没有什么祸害。他和同族咬皮,就可以和二五相会,往前有喜庆。说的就是阴爻进而上行,得到中位,和阳爻相应的这个爻。坎卦的难消除而离卦的快乐完成,这是开始睽孤而结束合好的。
【原文】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原文】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上九在离卦的结束,下面和六三相应,虽然睽孤,但是不是真的孤独,而也叫做睽孤,是因为地位阻碍而多有怀疑。他开始看到一个封住的猪在沼泽边,住在兑卦的上面,身上沾满了泥土,后来又载着许多鬼在水边,住在坎卦的下面,一起载着一辆车,先张开了弓,拔出箭要射击,后来松开了弓弦,脱掉了箭头,收起弓不射了,是不是真的呢?怀疑而不确定,不知道这是不是要对付敌人还是要结婚。他看到的猪和鬼,都不是真实的形象。坎卦是雨的象征,往前遇到雨就吉祥。没有什么祸害,遇到雨的吉祥,坎卦的象征显现而群疑消失。坎卦是猪的象征,也是怀疑的象征,也是车的象征,也是弓的象征,也是敌人的象征,也是雨的象征。乾卦是神的象征,坤卦是鬼的象征,坎卦用乾卦陷入坤卦中间,神隐而鬼现。坤卦是众多的象征。坎卦是车的象征。所以有众多鬼乘车的形象。猪和鬼都消失了,结婚就显现了,也是开始睽孤而结束合好的。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