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清明团子的草叫什么(清明团子)

发布时间:2024-07-12 09:59:00作者:孤独是毒来源:网友分享

清明团子的草叫什么(清明团子)

本文目录一览:

立春以后,这种野草在田间随处可见,采来做清明团子,软糯清香

立春以后,在农村的田野间,处处可见一种野草,叫“鼠曲草”,除此以外,还有各种有意思的名字,比如鼠麹草,鼠耳草,软荞草,水泥花,毛香,软雀,白蓬,三月艾,棉丁菜等等。在我老家那边,我们叫它“清明花”。

鼠曲草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尤其是在南方很多地区,用鼠曲草做的点心非常具有当地的饮食文化特色。比如在我国的闽南和台湾等地区,每逢清明前,当地人民就会去田野里采摘鼠曲草做成一种类似于糯米糍的小吃,取名叫“茶粿”,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客家小吃。

在我老家,清明节前两天,村里的不管大人小孩,全家出动,提着篮子遍地跑,就是为了采上一篮子清明花,拿来做清明花粑粑。菜市场,美食街等地方,也会看到有人推着车,车上放着一个大蒸笼,里面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清明花粑粑,特别受欢迎。离开家乡以后,就再也没吃过了,上次去到乡下,看到田间长满了清明花,激动到不行,采了两大篮子回来。

清明花粑粑好吃,要想做好,也是颇有讲究。小时候看到妈妈做过,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到她用柴火的灰来兑水,然后把水过滤出来,用来和面。那个时候开始就觉得清明花粑粑是一种特别神奇的食物,用灰水做出来的东西居然这么好吃,也从来没去想过为什么。直到这次自己来做才明白,原来这“灰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呈碱性,是天然的苏打水。加了它,清明花就可以保持翠绿不变色。不得不佩服老一辈的智慧啊!不过我自己来做,灰水是自然没有的,为了让成品的颜色翠绿,我们可以用小苏打来替代。一起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吧!

清明花粑粑(团子)

面团:糯米粉160g,粘米粉160g,清明花110g,水200g,小苏打1g

馅心:腊肠(腊肉)100g,香葱25g,白糖40g

制作步骤:

第一步:清明花在清水中泡十来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tips:采来的清明花会有一些杂物泥土之类的,在择取清洗的时候,需要仔细耐心一些,泡一泡,把缝隙里的杂质都泡出来,然后多冲洗几遍。

第二步:洗净的清明花切成末备用。

第三步:锅里倒入200g清水,放入清明花,1g小苏打,煮沸以后关火。

第四步:待冷却至不烫手的状态后,加入糯米粉和粘米粉,先用筷子搅拌成絮状,然后用手揉至光滑不粘手的状态。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放在一旁备用。

tips:粉的用量大家要灵活调整,不是固定的,因为清明花洗后携带的水分,粉的吸收性的不同,都会影响粉的使用量,可以多次少量的加,只要揉到基本不粘手的状态就可以了。

第五步:香肠洗净,放入蒸锅蒸熟,切成小丁,香葱切成末,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入白糖,搅拌均匀,馅儿就做好了。

tips:好吃的清明花粑粑,一咬开是会流油的状态,这个流油状态,就主要靠的是白糖融化后的糖水,所以,白糖的量需要多一些。香葱可以增加香味,也可以中和一下糖水和香肠的腻感。

第六步:取一块70g左右的糯米团,按扁,放入1勺腊肠丁,捏紧收口,搓成有点扁扁的圆形即可。

第七步:蒸锅上汽以后,蒸20分钟左右,香喷喷绿油油的清明团子就做好啦!

成品:口感软糯有度,清明花的清新味十足,馅儿的状态也是极好。一锅刚出炉马上就吃完了,强烈建议大家做来吃!

清明花粑粑制作要点总结:

成功的清明花粑粑,就三个标准,口感,颜色,味道(馅心),掌握以下三点,小白也能成功。

1.糯米粉和粘米粉的比例怎么把握?关于糯米粉和粘米粉的比例,这个没有固定,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感调整。想要糯一点的,糯米粉多一点,粘米粉少一点。但是我觉得1:1的比例刚刚好,有糯性,但是也不至于糯得粘牙。

2.如何做出绿油油的清明团子?记住这几个字“先切再煮,煮后的水和面”。清明花一定要先切碎,切碎后再去煮,煮后的水就会非常绿。为了保持清明花的颜色,我还加了一点小苏打,做出来的团子不管放多久都是绿油油的。

3.如何做出流油的美味馅心?馅心的组成非常简单,就是腊肠(或者腊肉),香葱和白糖。关于腊肠的挑选,首先,我建议使用原味或者五香味的,不要用麻辣味的,因为麻辣味会盖掉清明花的清香味;其次,要用偏瘦的。因为为了保证流油,要放很多的白糖,如果香肠太肥,吃起来就会非常腻口。

结语:

2020,正好是“鼠年”,而我们今天用的这个野草,因为叶片的形状和老鼠的耳朵相似,所以被称为“鼠曲草”,“鼠麹草”。鼠年之初,就让我们用这特别的野草做个美食,去迎接春天,期待我们可以早点肆无忌惮出门感受春天!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了,愿大家好胃口好心情!关于我的菜谱有任何疑问或者做法的讨论,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另外,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也请您关注,点赞,收藏,转发,谢谢您的支持!

民风民俗话清明

清明节既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清明也是踏青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春光明媚的时候,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自然。今天我们邀请了广大网友一起来畅聊清明节丰富多彩的习俗。

慎终追远不忘本,中华文明代相传

网友“东湖区董家窑街办”: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追思逝去的先辈。正视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

追忆历史(网友“大力水手”提供)

网友“醉美袁河水”:清明祭祖扫墓,这是传统的习俗。我们家是个大家族,每年这个时候在外工作的人只要路途不是太遥远都会赶回来,头一天晚上,奶奶就会把扫墓用的肉、鱼等饭菜酒水备好,第二天由家里的青壮年和小孩子们开始扫墓活动,大家翻山越岭到先祖们的坟墓上祭拜。通过扫墓,让一大家子人又聚在一起,记住大家的血脉里流淌着相同的血,感受血脉情怀,增强大家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网友“禹港人家”:清明,万物至此皆清洁而明,“清”与“明”寓意清白为人、廉洁奉公。在我的老家,清明前后,全村人都要先到祠堂祭祖,寓意以先祖大德、乡贤懿风净心明志。

网友“涂姗姗”:清明是整个中华民族祭祖扫墓、缅怀先人的重大节日,几千年来不曾改变。每年清明扫墓,我们在缅怀先人的同时,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及荣誉的传承。世世代代不忘祖辈,世世代代不忘中华民族。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凝聚力,我们也必将继续从祖辈手中承袭好这一传统。

文明祭祖倡新风,清明时节须“清廉”

网友“清风正气拂面来”:清明祭奠的本义乃在于表达对亲人的感念与尊敬。形式可以不同,内涵却是不变。鲜花祭奠、绿树祭奠渐成新风,“微博祭祀”“时空邮箱”等受人追捧,清新自然的祭祀,符合时代新趋势,也契合社会新要求。只要缅怀先人、尊老孝亲的真心真情在,鲜花可代替纸钱、音乐可代替鞭炮、网络遥拜可代替舟车劳顿,清明节更可收获环境之“清”、心灵之“明”,获得更为丰富的内涵。

缅怀先烈(网友“唐学科”提供)

网友“正气祥云”:在我的老家,这两年一直倡导“文明祭祀,绿色清明”,在清明这天,全村村民集中在祖坛前,不焚烧纸钱,不燃放鞭炮,采取上一炷香、献一束花、敬一杯酒等形式缅怀逝者。祭祀结束,再一起到堤上植一棵树,把清明过成传承中华美德与树立文明新风的节日。清明节慎终追远的核心是传统的“孝文化”,无论是纸钱香烛,还是现代网祭,仅是形式不同。缅怀先人不必拘泥形式,心存感恩才是真正的节日精神。

敬献鲜花(网友“王勇”提供)

网友“鄱湖小镇稻香联圩”: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注重的是精神洗礼。广大党员干部在廉洁过节的同时,还要移风易俗、厉行节俭、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让清明节更加清正廉洁。不但要积极抵制清明祭拜中的各种不良风气,还要主动承担起引领新风尚的责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明祭拜的参与者和引领者,让清明节真正文明起来。要带头文明祭奠、低碳祭扫,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开家庭追思会、网络祭奠等文明、高尚、环保、安全的祭祀方式寄托哀思、缅怀亲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

网友“磬乡镜明”: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人心和作风建设的持续深化,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款祭祀、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等不正之风在清明时节几近无踪影,廉洁过节意识在党员干部中持续生根发芽,党风政风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也推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向好,拂面而来的清明之风也让“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清明节正本清源,真正回归本真。

食得“清明果”,当不忘“清明”

网友“落叶知秋AA”:每到清明时节,在我的家乡有吃芥菜团子的习俗。芥菜团子是一种风味小点,是将芥菜捣碎后,用小磨磨之,挤压出汁,再用汁水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蒸至半成熟,取出揉匀,再用模具做出团子的形状。芥菜团子颜色呈青色,糯软香甜,外酥里嫩,它寓意春天、绿色,也寓意着我们做人、做事一直清清白白。

清明节美食——青团(网友“一粒米粒儿”提供)

网友“风起豫章”:我的家乡萍乡,每至清明,几乎家家要做“艾米果”,采摘新鲜的艾叶,洗净捣碎揉入米粉中做成糕团,甜、咸两种口味,大家围坐一团,吃着清香扑鼻的艾果,这既是独特的清明味道,更是和家人相处的幸福味道。

艾米果(网友“易菊梅”提供)

艾米果(网友“大器成景”提供)

网友“映日荷花别样红”: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清明燕,端午蛋,正月十五捏豆面”这是山东胶东的一句民谚。清明时节春燕回迁,借柔软的面团、用灵巧的双手,蒸出面燕来迎接春天。清明捏面燕儿,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捏面燕儿(网友“饶文波”提供)

做面贡(网友“饶文波”提供)

网友“谢诗琦”:我们乐平百姓过清明节,会按传统制作一种食物——“清明果”。在清明节前几天,用糯米粉和成粉团,用馅料包成圆状清明果,外表呈翠绿色,散发浓郁的野菜清香味,一盘清明果,寓意“清明”,提醒大家清明节不忘节俭、清廉过节。

出锅青团(网友“一诺千金”提供)

加餐“清明果”(网友“唐学科”提供)

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清明文化独具特色

网友“君山湖畔忆清风”:在我们当地有一句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节,是一年最好的时节。这个时候,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是万物生长萌芽最活跃的时候,是春耕春种的最好时节。每到清明,人们纷纷来到野外忙活农事,扎起裤脚下禾田、挽起袖子种豆苗。

种瓜点豆(网友“君山湖畔忆清风”提供)

网友“炒粉店巫掌柜”:清明时节,家乡一直都有放风筝的习俗,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期望给自己带来好运,也是人们都春天、对希望的一种向往。

放风筝(网友“炒粉店巫掌柜”提供)

结伴赏花(网友“我爱草莓酱”提供)

清明踏青(网友“莲花坞”提供)

网友“炒粉店巫掌柜”: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每到清明时节,春暖花开,家乡的人们都会结伴到郊外赏花踏青,既追思先人,又有益身心。小朋友们在绿色田野和金色花海中开跑,尽享一份自然美景,放飞一份好心情。

郊游(网友“炒粉店巫掌柜”提供)

网友“清正芦溪日尧云”:在我们家乡,每到清明,总有一些小朋友玩碰鸡蛋的游戏,就是将两个鸡蛋对在一起,互相捏,看谁能把对方的鸡蛋捏破,因为不能吃热食,所以这个游戏成了小朋友们的最爱,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清明碰蛋(网友“萍乡巫坚”提供)

网友“新建清风”:乌镇的清明节有“蚕花会”的风俗,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人们在这个祭祖追思先人的日子,开展各种活动弘扬孝道亲情,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蚕花节(网友“一诺千金”提供)

(以上留言摘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留言板”|马冬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