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2020—2021学年全国计划招募4800名讲学教师。
银龄讲学计划自2018年实施以来,招募了一批优秀退休教师奔赴广大乡村学校,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讲学活动,在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发挥着作用。
事实上,早在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就开展了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的“常青树计划”。作为银龄讲学计划的试点之一,成都市10年探索形成的经验,或许能够为银龄讲学计划的更好推行提供参考。
——编者按
日前,成都市中小学陆续迎来学生返校,今年65岁的余业果又开始忙碌起来。查资料,写教案,和“徒弟”——边远乡村学校的校长、教师们交流探讨,从早到晚,他乐此不疲。这样“退而不休”的工作状态,余业果已经保持了10年。
2010年,成都市以政府名义、以市级财政为保障,由成都市教育局组织,面向全国公开招募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并将其命名为“常青树——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计划”,对该项计划寄予厚望。时任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在常青树计划动员大会上表示:“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区,让城乡的孩子都能接受均衡的教育,需要我们探出路子。”
发挥退休名优教师余热,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都率先迈开了步。从简阳市综合实验学校校长岗位上退休的余业果,了解到常青树计划后心潮澎湃,报名参加了首批计划,开启了全新的退休生活。10年来,已有322名像余业果一样的银龄教师,行走在山村田野,奔忙于村小课堂,成为提升乡村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常青树”。
“常青树”为什么能够常青?在成都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李全看来,瞄准乡村学校需求,制订科学的援教计划,最大限度发挥退休教师在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常青树”能够持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从这个角度看,常青树计划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支教活动,而是以退休教师为突破点,全域协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地区流动的系统性构筑。”李全说。
观察一:老教师要不要给学生上课?
学生稀疏的教室里,不时传出粉笔敲击黑板的声音,工整的板书上圈圈点点画满标记。讲台上,两鬓斑白的教师声嘶力竭:“这里很重要,快记下来!”讲台下,学生瞪大了眼睛一脸茫然……这是常青树计划实施之初,不少支教老教师曾经历过的情景。
余业果回忆,按照计划当时的要求,老教师是要走上讲台给学生上课的,并要保证一定的课时。“一是老教师精力有限,二是师生匹配度不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余业果所说的“匹配度”,是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要能够互相匹配。有研究表明,师生匹配度越高,越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李全认为,老教师要不要上讲台给学生上课,反映的是常青树计划的“立足”和“定位”问题。“我们招募的都是退休名优教师,他们的特长是什么?他们到农村能发挥什么作用?怎样才能实现支教效益最大化?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中厘清的。”
10年前的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平原、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中心城区、近郊和远郊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2010年对于不少成都远郊薄弱学校来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当时,不少在“5·12”汶川地震中受损的学校已经完成了灾后重建,一幢幢现代化教学大楼矗立乡间,各种先进的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可这些学校却缺乏优质的师资,被当地人打趣为“硬件真硬,软件太软”。
美丽的乡村呼唤优质的师资,培养出一支本土化教师人才队伍是最紧迫的事。“农村学校最缺的不是上课的人,而是上好课的人。”李全说,在实践中,常青树计划逐渐明确了定位,就是“带名师,促发展”,以名优退休教师带动一批乡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提升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让乡村孩子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基于这样的认识,常青树计划创新老教师岗位设置,选拔具有教育管理经验的名优校长作为“学监”,全年驻守各设岗区(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注和指导整个学区教育,侧重培养乡村中小学优秀校长,并负责整个学区常青树计划团队的组织和牵头工作。此外,选拔具有教育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名优教师作为“导师”,全年驻守乡村学校,根据“导师”专业优势和乡村学校需求,设置“学科导师”“科研导师”“班主任导师”“校长导师”等工作室,培养乡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青年教师。
作为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老校长,余业果被聘为“学监”,十年来见证了一批批乡村学校校长的成长。在他的指导和鼓励下,有的乡村学校校长人生第一次穿上正装,用标准的普通话给全校教师作报告;有的第一次明白了校园文化建设对教学管理的影响竟然那么深刻;有的第一次参与了科研课题、发表了学术论文;有上千人次中青年校长、教师成长为省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或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在不少乡村学校实现了零的突破……
“离岗退休,不是教育人生的终结,通过常青树计划,我的教育生命在更多年轻人身上延续。”余业果深有感触地说。
观察二:老教师到岗后由谁来“管”?
第一次了解到常青树计划的负责部门是教育人才服务中心时,李全心里有些纳闷。当时他认为,老教师下乡支教主要发挥教学研究的特长,“由教育科研业务部门主管似乎更为适合”。
事实上,教研支持只是常青树计划的一部分内容。在常青树计划特聘专家、乐山师范学院退休教授徐文基看来,要达到引导优质资源向乡村薄弱学校流动的目的,仅靠老教师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
“老教师的背后必须要有有力的支持平台,换句话讲,成都中心城区的名校名师资源,乃至全省、全国范围内的名师、专家资源,老教师们能不能调用?能调用多少?这是问题的关键。”徐文基说。
常青树计划在支教机制上的创新,让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老教师身后,成都市着力搭建了全市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平台、乡村教师教育科研促进平台和青年教师教研教学展示平台。“如果把常青树计划比作成都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剂‘药方’,名优退休教师就是其中的‘药引’。”徐文基说。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常青树计划的主管单位来说,“管”不仅意味着管理,更重要的是服务和支持。近年来,成都市组织了30多名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乃至多名国外教育专家为乡村学校教师开展培训和指导教育教学;不少乡村学校第一次申报成功成都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有的乡村学校有了历史上第一个正高级的教师顾问……
2017年初到成都泡桐树小学蒲江分校,“导师”黄科瑛就发现了这里教师队伍的短板——“年轻老师还没有成长起来,老教师只知埋头教书,教学骨干出现了断层”。
经过调研,黄科瑛发现,以往的支教活动,以专家主题讲座和零散的送教下乡为主,很难就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性问题,展开聚焦的、持续的、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在成立“导师工作室”,手把手带徒弟的同时,黄科瑛根据学校的师培需求,向成都市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名师支教申请,策划组织了系列名师送教活动,实现了“送培一体化”,极大促进了当地教师的专业成长。让黄科瑛感到踏实的是,在常青树计划的构架下,老教师并不是孤立的,“全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都能为我所用”。
作为老教师支教成果的展示和检验平台,每两年一届的“常青树”讲课比赛都让黄科瑛记忆深刻。2019年4月23日,成都市“常青树”导师工作室学员的赛课活动分别在大邑县南街小学和都江堰青城山学校拉开序幕。黄科瑛团队的教师抽到的是二年级语文课文《小毛虫》和五年级体育课程“篮球行进间运球”。
从疏导紧张情绪,到解读教材、分析教材、撰写教案、试讲演练……天黑了,夜深了,黄科瑛还带着团队研讨:如何引导孩子们深刻理解小毛虫破茧成蝶的艰辛?如何让学生在行进间运球完成绕杆动作?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借班上课孩子的积极性?
第二天,在成都市“常青树”工作室学员课堂教学大赛中,经过激烈角逐,黄科瑛团队教师脱颖而出,分别获得成都市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成绩公布后,泡桐树小学蒲江分校的教师们欢喜雀跃,流下了眼泪。他们感叹,在常青树计划的支持和帮助下,边远乡村小学终于“打了个翻身仗”。
观察三:老教师如何融入乡村教育?
常青树计划的实践探索,也曾坐过冷板凳,经历过迷茫。
成都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赖萍长期对接老教师下乡的服务和保障工作。她记得,常青树计划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有老教师住在学校里,学生放学后就剩下他一个人;有的老教师到岗位后,被‘晾’在一边,无事可做;还有的乡村学校校长、教师认为老教师是‘空降’下来的‘钦差大臣’,对其敬而远之……”
融入乡村学校的教育生态,是“常青树”们发挥其作用的前提。
徐文基在《基于区域教师均衡发展的“常青树计划”实践研究——以成都市为例》中,对老教师难以融入乡村教育的原因做过系统分析。他认为,作为退休人员,老教师在乡村学校被认可和接纳的程度不高;从乡村学校层面来看,不同学校、不同的在职教育管理者,面对老教师时心态各不相同,双方需要对接、磨合;从老教师自身来看,不少人退休前在业界已经有很高的名誉和地位,潜意识仍停留在在职校长或名优教师的角色定位,缺少角色的转化,难免会产生心理反差与潜在的冲突。
为解决上述矛盾,每年,成都市都会对新一届“学监”和“导师”进行岗前培训。徐文基在培训中总是要强调“尊重,是因为我们是老者,但要别人敬重,需要展示出我们的经验、才干和智慧”。
余业果每年也应邀和新“学监”、新“导师”交流经验,他以自身经历帮助老教师们转变角色和心态:“到农村学校后,要有‘三个学会’,学会交朋友、学会当参谋、学会当学监(导师)。”
常青树计划驻简阳学监、四川省特级教师、原四川省政协委员唐顺发认为,要提升乡村学校对老教师的接纳度,关键在于老教师下乡后要为乡村教师成长、乡村学校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不是“走过场”,“这就决定了帮扶的内容和手段,一定是从乡村学校的需求中生发的”。
201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2016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从这份报告中,唐顺发了解到,简阳市四年级学生每月的课外阅读量在4本及以上的比例为61.3%,低于全省均值8.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均值8.9个百分点;简阳市八年级学生每月的课外阅读量在4本及以上的比例为44.3%,低于全省均值4.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均值3.7个百分点。
“这让我很吃惊。”于是,唐顺发在简阳三星学区开展调研,进一步了解简阳乡村学生阅读的现状,他以此为突破口,向三星学区督导组提出建议,大力推进学区内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国学诵读和课外阅读活动。
这样的建议,直击简阳市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痛点,督导组非常重视并赞同唐顺发的想法,委托他代拟了《简阳市三星学区初中语文阅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
2017年12月13日,三星学区督导组在简阳全市率先举行了国学诵读暨推进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从此,学区内各学校开始广泛开展学生国学诵读和课外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中,不少乡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了落脚点,学校发展找到了“生长点”,办学品位越来越高。
唐顺发还把阅读活动和教师培训联系起来,让工作室教师参与编写学生读本,写心得,编写个人成果集。“编写教材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写心得和个人成果集又是总结、提炼、升华的过程,年轻老师因此成长飞快。”
找准了乡村教育的需求,切实帮助乡村学校解决了问题,几年下来,唐顺发不仅在乡村学校“留住了、干好了”,更赢得了当地师生的尊重和敬仰。
■专家观点
因地因人施策推进银龄讲学计划
容中逵
银龄讲学计划为广大乡村学校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有效缓解了乡村学校优质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矛盾,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招募活动是按计划分指标进行的,但2018年以来全国各省份招募数量并没有达到计划预期。例如,湖南省这项工作是做得较为出色的,但2018年计划招募300人,实际招募259人;甘肃省也很重视这项工作,2019年在教育部网站发布100人的招募计划,但只招募到21人。
此外,《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规定的资格条件是“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以高级教师为主”,但从目前相关省份情况看,所募教师多为中级职称。例如湖南省2018年招募的259名教师中,高级教师有20人,占7.72%;甘肃省2019年招募的21名教师中,没有高级教师。
之所以产生上述现象,是因为招募对象实际情况的差异性。退休教师身体状况不一、家庭情形各异、对退休后的生活追求及规划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其对招募活动的态度。因身体不适、子女反对、享受退休生活等原因,不应招募者多有存在,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更是如此。
如何保证银龄讲学计划的有效实施?建议考虑如下措施:一是细致统筹。在招募方式上,建议将国家贫困或“三区三州”地区所处地域的相关自然条件、办学状况及招募教师的岗位需求予以细致统筹并做出公示,以便受募人员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二是明确分类。在招募教师所尽职责上,建议将所募教师分为课堂教学与教育指导两类。课堂教学类集中解决乡村学校课堂教学的具体学科及其课堂教学指导问题;教育指导类集中解决乡村学校的课程规划、师资培养、学校管理等相关能力水平提升问题。三是追踪成效。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形成追踪机制,及时掌握招募教师在所属服务区域及学校的基本动态,其目的不在于考核,而在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今后该项工作的完善提供改进意见和措施。
但招募退休教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教师的有效供给问题。在确保乡村教师有效供给方面,一个基本的思路是,在当前社会发展总体态势和既定制度框架下,乡村教师的持续有效供给不能依据从教者本身的意愿来实现,而要从宏观上采取国家干预的方式来解决。具体需采取三类制度:一是入职阶段师范生的国家计划分配制度,主要解决乡村师资的基本供给问题,目的是确保广大乡村有师可教。二是从教阶段乡村教师的自然分层分流制度,主要解决乡村师资的动力问题,目的是确保广大乡村教师所求可达。三是退出阶段乡村教师的社会公平保障制度,主要解决乡村师资的效应辐射问题,目的是确保广大乡村教师无忧可顾。
(容中逵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采访整理)
■基层探索
帮助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少走弯路
谢作塘
2018年,得知银龄讲学计划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报了名。我是特级教师,也是全国优秀教师,报名的初心就是把几十年的教育经验,尤其是乡村教育的理念释放出来,去指导青年教师。
近些年,乡村学校有一大批新到岗的青年教师,他们有干劲,但缺乏经验。他们白天承担课时多,晚上备课、改作业,还要照顾学生生活、参与各种事务性工作,能静下心来自主研究教材教法的时间少,工作压力很大。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在职业发展中少走弯路,我与几位退休教师组建了银龄讲学团,到本县岩泉、玉溪镇乡村学校开展帮教活动。每到一所乡村学校,我们都会去听课,课后和教师交流,发现他们备课、讲课存在什么短板,就一点点去讲怎么做会更有效,然后再上示范课,这样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基于这些年的实践,我建议县级教育部门可以牵头组建3—5人的银龄讲学团,了解每个乡镇的教育薄弱环节后,由讲学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退休教师体力不如青年教师,上讲台给学生授课容易疲劳,但指导青年教师是没有问题的。
此外,除了国家拨款,如果本地教育行政部门能够给退休教师提供一些补助,会吸引更多教师参与银龄讲学计划。
(谢作塘系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玉溪镇学校退休教师,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采访整理)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09日第4版
作者:本报记者 鲁磊
作者:郦国义
《梦见》是文艺评论家汪守德所著的关于军旅作家周振天的创作艺术论。读完这部三十八万字的专著,对这两位久已熟悉的艺术家和评论家又增添了一份敬佩之意!周振天是以长篇小说为起始步入创作生涯的著名剧作家,他在文学、话剧、电影、电视剧等诸多创作领域,不断攀越艺术高峰,其精品力作迭出,而且“门类广、数量多、质量高、份量重、影响大”(见李准的《梦见·序一》),成为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故业界有“周振天现象”之说。汪守德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长期在解放军总政治部从事文艺创作的组织管理服务工作,是一位专家型的领导,在文艺评论领域又颇有声誉。他熟悉了解周振天,以多年关注和评论周振天创作的积累,倾情倾力完成了这部论著。
《梦见》让人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周振天的创作成就,了解周振天的人品文品,感知他的文化立场和艺术良知。《梦见》绝非仅仅是为周振天而著,其意义也不只是在于仅为文艺研究奉献了一本厚重的艺术家作品论。这是评论家汪守德抓住周振天这难得的典型,通过分析研究他诸多的创作范例,探究他不断攀越高峰奉献佳作的成功因由。这对文艺界如何以提高作品质量为生命线,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以催生更多的精品力作,具有寻梦创作范式的意义和价值!这是《梦见》最主要的贡献!这也昭示了一位军队的资深文艺工作者、一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初心和担当!
创作轨迹的探究——详实又发人启迪
《梦见》对周振天创作历程的追寻和梳理,从追溯他的青少年时光开始。
“青少年时光的文化之旅”“蔚蓝色的从军行”,书中这些追忆的章节不乏诗意的笔触。而引人关注和发人深思的是周振天的那些常人难以经历的生活境遇和人生故事。这是生活在周振天年轻的心田里赐予播下的种子!
周振天十八岁那年,分配进了天津市公安局属下的一个农场工作。领导不忍心让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年轻直接面对那些背景复杂的人员,便安排他去档案室整理这些人的档案。档案堆积如山。整整两年多,周振天在那里逐页仔细阅读,一边整理,再一边装订成册。这些审讯笔录、坦白交代、证词等案卷,是一份份罪恶人生的实录,也是一份份活生生的人心人性的病理报告。这给周振天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认识人生、洞察人性的特殊窗户。这经历对于之后将终身从事编剧生涯的周振天而言,犹如高尔基童年就读的“人间大学”。
1978年周振天被特招进入海政话剧团担任创作员,在经历了南海艇队驱逐艇和北海艇队扫雷艇的生活体验之后,又为创作潜艇题材的作品被任命为东海艇队的276号潜艇代职副政委。这段经历,更刻骨铭心。他与战士们一起生活战斗在这个由钢板、钢梁、电缆和管道构成的逼仄空间里。他与战士们一起随潜艇深潜海下,不时忍受艇壳因受深海高压挤压而变形发出的恐怖响声,不断经受潜艇受压后渗油、漏水、艇门变形等种种令人心惊肉跳的考验。当然,他也体会到了在那人世间最狭窄的空间里战友之间最亲密的人际关系,那是一辈子都难忘的生死关爱!凡看过话剧《深海》的观众,无不被这部以“深潜海下三百米极限”为“戏核”、着力刻画潜艇总设计师崇高精神境界的话剧所感动所震撼!这灵感的火花,就来自周振天和战士们在那像沙丁鱼罐头那样上下相叠的铺位中骈肩累足的日日夜夜!
《梦见》对周振天创作轨迹的勾勒和表述是细密详实而又发人启迪的。
周振天多专多能,他的创作涉及文学、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电视专题和电视综艺策划等六个门类,涉猎各种题材和多种审美表现样式。《梦见》对六个门类的创作逐个予以论述。考虑到周振天是我国第一个运用电视连续剧的样式,将海军题材搬上荧屏的艺术家;他又堪称整个电视剧编创队伍中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因而对他的电视剧创作这一门类,又根据题材的不同分列四章进行专门论述。对这九章六个门类,汪守德收集了五十三部作品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细致的评析,大都围绕思想内容、艺术呈现和人物塑造这三个方面展开,但对不同的作品又选择不同的视角和维度。
他的探究分析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既注意横向的比较,往往将其个案放在同一时期同类作品的创作态势中进行长短得失的衡量褒贬;又注意纵向的贯通,尤其注重主题立意的开拓深化和艺术呈现的探索创新,指出其对同类题材创作的提升和业态发展的推进所作出的贡献,进而揭示提高创作质量的某些规律。这显示了他深湛的美学素养、宽阔的艺术视野和对艺术发展的识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梦见》注重汲取了各方对周振天作品的研究成果,博采诸多评论家的高见和哲论。话剧《深海》2020年6月在广州首演,这是一部以健在的共和国功勋人物、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作为主人公,把一个真名实姓的伟大科学家搬上舞台,艺术地展现其精神风貌、智慧才华和人格魅力的话剧力作。《深海》的成功是对当时某些英模题材创作同质化的一个有力反拨!它跳出了新闻报道的思路,不因袭老套路的事迹罗列和概念苍白的颂扬,也不回避历史的暗影和命运的痛点,更不是那种给观众递上一杯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的“温吞水”就“应付交差”的敷衍之作!《深海》首演后,在业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先后被邀请在上海、北京巡演,并举行了深入的研讨。在这个创作个案中,汪守德先后汇录了两地研讨会十多位专家学者的评点作为互证和参照,深刻阐述了《深海》为在舞台上塑造新时代性格丰满的英模人物、尤其是新中国一代优秀知识分子光辉形象所作出的可贵的示范!
成功原由的核心——心志胸襟和情怀
“时代镜像、民族良心”,“经典风范、大家气派”。这是汪守德对周振天作品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其创作成就和贡献所作的高度概括。汪守德参加过一系列国家级重大奖项的评审,在文艺创作有“高原”少“高峰”的现状有待继续改观、人民群众期盼更多精品力作的愿望更亟待满足这样的情势面前,他深知周振天这样的剧作家之难得和可贵,这样的艺术家是繁荣文艺创作的重要支撑和希望!而作为一个评论家,他自然更明白,周振天之所以成为卓有成就众所瞩目的艺术家,是为多种因素所决定的,破译解读这些“密码”,探究明了他成功的因由,可为培养造就更多这样的艺术家提供范式和借鉴,这便是汪守德撰著《梦见》的初衷,是他不忘评论家言责的初心所在!
汪守德认为,造就周振天成功的重要因素,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
重视和践行深入生活,是周振天数十年一以贯之的坚守他将深入生活视为创作最重要的前置,是他创作每部作品前必做的“功课”。他用发现的眼睛和倾听的耳朵,去进行全身心的观察、捕捉和感受,了解生活中蕴藏的大量宝贵的真相、细节、趣味和意蕴,感受作品所要展现的时代精神与人物的生活底色。周振天自己深有感慨:“生活的丰富积累,是我创作成功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亲身的体会和感悟,又何来与众不同的灵感和思路呢?”
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博采众长的谦逊态度和坚持不懈的艺术追求,加之日积月累、博观约取的兼收并蓄,积聚夯实了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编剧功底。他广泛阅读经典名著,留意关注国内外的文艺思潮、创作动向和各类代表作品,始终是一名好学的求知者,如饥似渴地汲取有益的思想文化艺术素养融入其创作之中,使他的创作不断与时俱进,呈现出时代的青春态和当下感,使艺术之树充满常青的活力。
勤于又善于思考,关注对历史的洞察和对现实的观照,又十分讲究叙事的策略和角度。这使他的作品既有深邃的思辨性,又具备很高的艺术性和很强的吸引力。周振天的作品常常表达或蕴含宏大的时代主题,却又往往都是以小见大,以小切口来展示大视野,以小人物来折射大历史,让观众从舞台展示的这个小小的窗口,领略激荡的时代风云,感察时代的肌理和民族的悲欢,从而思考历史脉络和现实的走向!
积极探求人物形象的典型化塑造,注重对各种人物的性格刻画,又不断超越自己对创作的个性化追求,从而塑造了众多性格独特、富有创意的典型人物。话剧《天边有群男子汉》的那群兵,电视剧《潮起潮落》中的鲁明宽、简小荷,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和《张伯苓》中的主人公,还有话剧《深海》中的黄旭华,话剧《危机公关》中的许达年,都来自历史或当代的生活。周振天凭着他深厚的文化情愫和不懈的艺术追求,注重描绘他们所处的历史或现实的典型环境,刻画他们典型的生活细节与性格表现,呈现了深刻的艺术真实,使之成为典型形象,给观众以深刻印象和启迪。
纵观《梦见》全书,汪守德对周振天成功原由的分析,最为关注的就是对他的胸襟和情怀的解读。中囯古代文论推崇“知人论世”。鲁迅对此阐述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梦见》的写作,遵循的正是这样的方。汪守德对周振天作品的分析、对其成功原由的探究,始终联系其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而且尤其注重考究“作者的全人”。而这“全人”,在汪守德看来,最核心的就是要着眼于“艺术家的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与艺术的统一”这样的维度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全面地认识其人、认识其作品!
对话剧《危机公关》的个案分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是一部直击心灵的话剧。五年间两次在北京上演,都场场爆满。《危机公关》被评论家誉为“一次当代人灵魂深度叩击与价值观剖白的精神拷问”“是一部深切关注民生、关注社会,为人民发声的好作品”。汪守德具体联系并分析了剧目创作时社会环境和业态状况,指出这部剧是警示人们: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财富的同时不要迷失人的本性!而周振天面对当时舞台和荧屏上某些以低俗浅薄换取票房和收视率的现象,深感焦虑不安,他大声疾呼:要对百姓的欢乐与疾苦保持应有的敏感和锐度!《危机公关》就是在周振天这种不吐不快的心境下奋笔而作的。对艺术家这样的情怀,汪守德深情实录,并予以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一个剧作家心系人民、念念不忘人民之呼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为了让人们更全面具体地了解和感受周振天的情怀,了解他的文化立场和艺术良知,并深入领会这一切与创作成就的因果关联,汪守德为《梦见》编撰了压轴之章“镜鉴——作为创作者的艺术观”。这一章汪守德别具匠心,收录了周振天在参加各种会议、论坛,或接受采访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直抒心意道出的许多切中肯綮的真知灼见。这本是周振天的寸心所得,不轻易示人。但汪守德费心荟萃集纳,又略加点评,供大家共享。这样内容的篇章在当下的创作艺术论专著中还难得一见。这其中有一段周振天怎么看待编剧这个行当的坦诚心语:“二十多年前,我写电视剧《李大钊》,在李大钊长子李葆华家里看到李大钊的一副对联,至今刻骨铭心:‘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觉得,这作为从事我们这个职业的人的座右铭是很合适的。我们的‘道义’是什么?就是在为千百万电视观众娱乐服务的同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乃至人类文明的一切精华。还有真实反映老百姓对社会公正的迫切追求,对于美好人生的感情寄托……”这段心灵独白,让人想起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上的讲话中,总书记引用的那则古人诗话:“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真可谓:“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诗,如此。剧,不也如此吗?!周振天的创作历程及其成就,就是明证!(郦国义)
来源: 文汇报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