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怎么给孩子取一个好听,而又不显得太土的名字,是很多父母都头疼的问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过许多好听典雅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好听的名字吧!
第1名【纳兰容若】
身份:清代词人
第2名【王羲之】
身份:东晋书法家
第3名【陶渊明】
身份:东晋诗人
第4名【张可久】
身份:元朝散曲家、剧作家
第5名【柳如是】
身份:清代女词人
第6名【顾恺之】
身份:东晋杰出画家
第7名【颜渊】
身份:孔子徒弟,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第8名【白居易】
身份:唐代诗人,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第9名【钟子期】
身份:春秋战国樵夫
第10名【韩非】
身份:战国末期思想家、哲学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第11名【沈从文】
身份:文学家,代表作《边城》。
第12名【林徽因】
身份:近代诗人、建筑学家。
第13名【马致远】
身份:元代戏曲家
第14名【卢照邻】
身份: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第15名【萧子良】
身份:南朝齐武帝萧赜的次子。
第16名【完颜盈歌】
身份:金朝皇帝
第17名【刘令娴】
身份:南北朝时南梁女诗人
第18名【蔡文姬】
身份:汉末三国时期才女
第19名【鱼幼薇】
身份:唐代女诗人
第20名【高渐离】
身份:战国末燕人,荆轲的好友 ,擅长击筑。
第21名【宋若昭】
身份:唐代女学士
第22名【杜如晦】
身份:唐代贞观年间贤相
第23名【颜真卿】
身份:唐代书法家
第24名【阴丽华】
身份:东汉光武帝皇后
第25名【温庭筠】
身份:晚唐著名词人,开创花间派。
第26名【柳永】
身份:北宋词人,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
第27名【李之仪】
身份:北宋词人,代表作《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第28名【张若虚】
身份:唐代诗人,代表作《春江花月夜》。
第29名【周邦彦】
身份:北宋词人,号清真居士。
第30名【叶梦得】
简介:宋代词人,代表作《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第31名【孟浩然】
身份:唐代诗人,代表作《春晓》。
第32名【刘长卿】
身份:唐代诗人,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第33名【檀道济】
简介:东晋末年名将
第34名【叶清臣】
身份:北宋大臣,与范仲淹交好。
第35名【苏曼殊】
身份:近代作家、诗人
第36名【谢道韫】
身份:东晋时女诗人,宰相谢安的侄女,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第37名【文与可】
身份:北宋画家
第38名【卞之琳】
身份:近代诗人,代表作《断章》。
第39名【郭子仪】
身份:唐代名将,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
第40名【崔琰】
简介:东汉末年名士
第41名【王安忆】
身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长恨歌》。
第42名【关汉卿】
身份:元代戏剧作家
第43名【徐志摩】
简介:近代诗人,代表作《再别康桥》。
第44名【李格非】
身份:宋代大臣,李清照之父。
第45名【元好问】
身份:宋金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
第46名【谢灵运】
身份: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第47名【柳宗元】
身份:唐代文学家、诗人。
第48名【张大千】
身份:当代画家
第49名【长孙无忌】
身份:唐代贞观年间名臣
第50名【曹雪芹】
简介:《红楼梦》作者。
第51名【周亚夫】
身份:西汉名臣
第52名【李清照】
身份:南宋女词人,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53名【李叔同】
简介:近代音乐家、美术教育家。
第54名【梁思成】
身份:近代建筑学家
第55名【诸葛孔明】
身份:诸葛亮,三国时蜀国丞相。
第56名【张九龄】
身份:唐代诗人,贤相。
第57名【许平君】
身份:汉宣帝皇后
第58名【王昭君】
身份:西汉美女,嫁于匈奴呼韩邪单于,和亲塞外。
第59名【张子房】
身份:西汉名臣张良
第60名【仓央嘉措】
简介:六世,民歌诗人。
第61名【林风眠】
身份:当代画家
第62名【贺知章】
身份:唐代诗人,代表作《咏柳》。
第63名【陆羽】
身份: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第64名【徐羡之】
身份:刘宋开国功臣
第65名【赵飞燕】
身份:汉成帝皇后
第66名【陆探微】
身份:南朝刘宋时期画家
第67名【林和靖】
身份:北宋诗人、隐士。代表作《山园小梅》。
第68名【王世贞】
身份: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第69名【黄庭坚】
身份:北宋诗人、词人,代表作《寄黄几复》。
第70名【戴望舒】
身份:近现代诗人,代表作《雨巷》。
第71名【郑愁予】
身份:诗人、作家。代表作《错误》。
第72名【张居正】
身份:明朝政治家
第73名【东方朔】
身份:西汉辞赋家
第74名【上官婉儿】
身份:唐中宗后妃,唐代才女。
第75名【宋之问】
身份:唐代诗人
第76名【钟离昧】
身份:楚汉之际项羽手下将领。
第77名【朱淑真】
身份:南宋著名女词人
第78名【张彤云】
身份:东晋才女,与谢道韫齐名。
第79名【贺双卿】
身份:清代女词人
第80名【虞世南】
身份:唐代贞观年名臣,诗人。
第81名【孙思邈】
身份:唐代医学家,世称“药王”。
第82名【狄仁杰】
身份:唐代武则天时期名臣
第83名【晏殊】
身份:北宋词人
第84名【周娥皇】
身份:李煜皇后,史称大周后。
第85名【孤独信】
身份:西魏、北周时期名将,八柱国之一。
第86名【南怀瑾】
身份:当代国学大师
第87名【李商隐】
身份:唐代诗人,代表作《锦瑟》。
第88名【李嘉祐】
身份:唐代诗人
第89名【扶苏】
身份:秦始皇长子
第90名【宋玉】
简介:楚国文人,辞赋作家,楚国士大夫。
第91名【卓文君】
身份:西汉才女,司马相如之妻。
第92名【辛弃疾】
身份: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93名【司马相如】
身份:西汉辞赋家,代表作《子虚赋》。
第94名【公孙子都】
身份:郑国公族大夫,春秋第一美男。
第95名【孤独伽罗】
身份:隋文帝皇后
第96名【白行简】
身份: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之弟。
第97名【徐悲鸿】
身份:近代画家
第98名【李季兰】
身份:唐代女诗人李冶,代表作《八至》诗。
第99名【刘采春】
身份:唐代女诗人
第100名【吴文英】
身份:宋代诗人,代表作《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读友们,你们还听哪些好听的人名呢?留言区告诉我们吧!
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
编辑:浅浅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导读:老一辈的人,喜欢取名叫建国、秀英、和平,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给小孩取名叫轩宇梓涵等等,感觉都不如古人的名字好听,比如张九龄、贺知章、陶渊明、李商隐,还有卓文君、李清照等等,一听就有种超凡脱俗之感,怎样才能像古人一样取一个既好听又高雅的名字呢?
姓名,是为了区分彼此而设定的个人符号,而这个符号,往往会和他的主人一生相伴,有些名字从不被人记起,有些名字却流芳百世。
古人
在识别功能之外,中国人的名字,还包含了很多文化与精神的内涵,让名字不单单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所以说“取名字,学问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在给孩子取名时,会将许许多多的寓意和祈盼融入其中,希望通过姓名里的寥寥数字来承载更多的美好。
如何起一个好名字?来看看古人取名的智慧,学学古人是怎样起名的!不知道你留意过没有,不同时代人的名字也有不同的风格,比如五六十年代的人特别喜欢叫建国、秀英,七八十年代的人喜欢用伟、丽、艳、勇等单名,然后现在的年轻父母流行给孩子取名轩宇、梓涵等等。
古人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出现重名的几率也越来越大,所以现在还有四个字五个字甚至六个字的姓名出现,尽管每一位父母在取名的时候都会绞尽脑汁,还有人不惜花大价钱请所谓的大师帮忙,但很多人还是会觉得,无论怎么起,都不如古人的姓名那样高雅那样有气质,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取名的呢?
父母对孩子的姓名,通常都不会随便胡乱起一个就完事,给孩子取一个什么样的好名字,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是随便翻一翻历史,就会觉得很多历史人物的名字真是非常有水平。古人的姓名,当然不是随口取一个就刚好有这么优雅,而是因为他们有取名的“章法”。
古人
《左传》当中记载,取名要遵循“五法”和“六避”,简单来说,就是取名有五个大的原则,以及六个必须避讳的事项。《左传》的原文是:“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名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这是取名的五个大原则,那么“六避”是哪六避呢?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左传》中记载,取名要遵循“五法六避”,“五法”是指“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我们逐一来看,“有信”,就是以身体的一些先天特征来取名,比如身上的胎记,手上的指纹等等,西周时晋国始祖姬虞的名字,就是因为出生时手掌的纹路像一个“虞”字而得名;
古人
然后第二个取名方法,叫“有义”,有义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有意义”,比如用一些祥瑞和代表福德的文字来取名,你像周文王的名字叫昌,昌就是一个很美好的汉字,代表兴旺和繁荣之意;
第三种方法,叫“有象”,就是以外貌特征来命名,比如孔子出生的时候头顶是凹陷下去的,看上去像个小小的山丘,所以就叫“孔丘”;第四种方法“有假”,就是假借身外之物的名字,比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是因为当时有人送来了一条鲤鱼作为贺礼,于是孔子干脆就给儿子取名为孔鲤;
最后一种方法,“有类”,根据婴儿和父亲的某种共同点、或者和父亲名字相关联的一些文字来取名,那么以上呢,就是左传中关于取名的五个方法。
古人
接下来是 “六避”,也就是取名的六个忌讳,左传当中的原文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翻译过来,就是说在取名的时候,名字当中不要有国家的名称,也不要用官职的名称,还有不要用各地的山川之名,不用难言之隐的疾病为名,另外还有不用牲畜和礼器玉帛之名。
除此以外,古人取名还有其他的避讳,比如要避开皇帝的名字,要避开父母或者祖上的名字,还有避开古代圣贤的名字,至于起名时具体选用哪个字,其实都藏在诗书礼易等各种古籍经典当中,但前提是取名的这个人要有足够的文化修养作为基础,当然现代人取名已经没有过去那样多的讲究,无论取什么样的名字,都包含着父母对儿女最朴素、最真挚的祝愿,只要是父母用爱、用心给儿女取的名,都是好名字!
今天的人们大多只有一个姓名,就是父亲的姓氏,再加上父母或家中长辈取的名字,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此外,有的人还会有小名,不过只限于家中称呼,一般不会主动告知外人。
但我们知道,古人大多不止一个名字,除了基本的姓名,他们还会另取“字”、“号”。
例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为什么古人要取这么多名、字、号?有什么讲究吗?
姓氏、名字、号涵义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姓、氏、名、字是四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比如我国古代著名谋士姜子牙,就是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
而姓氏与名字是直到近代才合并为两个单元的。那该如何区分古人的姓与氏、名与字?
01
姓
姓的历史比氏悠久许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母系社会,代表着一种血缘关系。
当时,每个部族都有着共同的女祖先。那时繁衍后代的方式与今天不同,成年女子只需留在本部族,其他部族的同辈男子要前来女子的部族,与女子生育后代。
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子女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都是随母取姓。
02
氏
后来随着人口繁衍扩大,为了更好地管理,各部族就分出了不同的支系,每个支系会为自己设立另外的称号,这就是氏的来源。
氏的来源多样,有的源自祖先的职业,如巫、陶等。有的源自祖先的称号,如轩辕。有的取自封地之名,如晋国时期大臣赵盾的弟弟赵括,被分封到屏地后,又将分封地作了自己新的氏,因此他就是赢姓,屏氏。
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会有完整的姓、氏,普通百姓是没有的。例如《通志·氏族略序》中提到“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战国以后,礼崩乐坏,姓氏文化逐渐没落,上古时期的姓逐渐消失,氏成为了人们今天使用的“姓”。
姓与氏逐渐合并统一。
03
名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意思是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无名无字,出生三个月后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这就是幼名。
04
字
字,也叫表字,别名,是由自己取的。为了避讳直呼人名,才有了字的出现。
如果说“名”是为了分别彼此,那么“字”就带有了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等级的体现。
社会责任是说取了字,就说明这个人已经长大成人,可以步入社会承担责任了。
在古代,男子的成人礼在二十岁,叫冠礼。女子的成人礼在十五岁,叫及笄。男女只有行成人礼后,才能取字。
古代有个词叫“待字闺中”,意思就是说女子还没满十五岁,没到取“字”的年纪,不能出嫁。
社会等级是说,一个人的名不能随意称呼,只有君王,父亲,长辈等尊者可以称其名,其他平辈、晚辈只能称呼字。
《礼记·士冠礼》中这样解释:“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字的起法有很多,一般遵循对名的进一步解释、意义的进一步提升、名的含义过高进行降调等方法。
例如,颜回,名回,字子渊,“回”与“渊”就同义。韩愈,字退之,“愈”有胜过,好过的涵义,“退之”就是对“愈”的谦虚之语。
其实,字的产生是出于尊崇长辈显贵的伦理需要。而现在的我们“有名无字”也恰恰是因为传统的尊卑秩序被完全否定,以明尊卑为主要功能的“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依据。
05
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字号(自号),也就是自己再给自己取个号。当字已经不足以表达自我时,古人就会再取一个号来抒发自己特定时期的志趣或情感。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号、别号,起什么,起多少,都没有要求。
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一个人的全部品格,是文化意蕴、生活情怀的体现,所以古人在取名、字、号时如此讲究也就不足为奇了。
例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居士就是苏轼被贬时,自己给自己取的号,以抒发其超然物外的心境与志趣。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因宅边有五柳树,而且陶渊明田园,以树为号,也能体现他这种淡泊天然之情。
第二种是谥号,是死后别人为自己取的号。
谥号只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身份尊贵之人才会配有,朝廷会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
例如,岳飞冤狱平反后,被追赠了谥号“武穆”,这就是美谥。秦桧的谥号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名、字、号传统用法
晚辈对长辈,自称只能用“名”,不能用“字”、“号”。称呼对方只能用“字”、“号”,不能直呼其名,否则就是一种冒犯。
长辈对晚辈,如果是有直接亲属血缘关系的,可直呼其名。如果没有亲属关系,是上下级关系,道义上可以直呼名,但一般都是叫对方的“字”、“号”,表示尊敬与认可。
例如刘备从未直呼诸葛亮全名,而是常以“军师”相称。
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的名字,暗含了许多深意,对一个人的称呼也有许多学问。
今天的我们虽然取消了“字”、“号”等形式,但如何称呼对方,称呼是否得体,仍然需要注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姓氏”和“名字”的演变,是华夏民族不断繁衍生息的写照!而如何为子女取名,如何称呼对方,也值得我们研究探索。
来源:微信公众号“品读诗词歌赋”
作者:向小园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现在的中国人,通常只有姓和名,比如王立伟,王是姓,立伟是名。
但古人除了姓名外,还有字和号。
“少有名,长有字。”古时候,“名”是幼时起的,用来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就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他要进入社会了,这时就要另起一个“字”,供社会交往中使用。
名一般是家长起的,而字一般是自己起的。
在起“字”的时候,有以下多种情况:
1、意思相同(如周瑜,字公瑾;如张飞字翼德,用翼德来说明,取名飞就是代表飞翔);
2、意思相近(如诸葛亮,字孔明。如关羽,字云长,羽意为翅膀可以飞翔,云长代表天高云舒,连起来可理解为展翅翱翔。如,字润之,“泽”与“润”含义也相近);
3、意思相关(如岳飞,字鹏举);
4、意思相反(如韩愈,字退之。如朱熹,其名熹,字元晦,“熹”明亮之意,而“晦”则是昏暗的意思);
5、拆解,即字为名的拆解(如清代戏曲家尤侗字同人,诗人朱奇字大可)。
当然,还有其它名与字的联系,一般来说,取名择字必有联系,能做到“闻其名而知其字,闻其字而知其名”。
下面是一些古代人物的名,感兴趣的话自己分析一下吧:
孔丘 字(仲尼 ) 司马迁 字(子长)刘向字(原名更生,字子政)曹操字(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 陶潜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柳宗元字(子厚 ) 杜牧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 )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刘基字(伯温)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
人在自称的时候用“名”,称呼对方多用“字”,以示尊重。
女子长大后,就要离开母家而许嫁,因此,未出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女子等到十五岁许嫁时,要举行笄礼(笄,即簪子;笄礼,即汉族女孩的成人礼)。因为要和他人交往,上层女子常常也要取“字”。但总的来说,女子有“字”的情况并不多,就连著名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也没有字。
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