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八大明王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
一、孔雀明王
1、得名原因
因身坐孔雀而得名。
2、能力
能息灾除难,护持佛法,利益众生。
3、形象
与一般明王呈忿怒形相不同,此明王为慈悲的菩萨相。以此明王为本尊的修持法,是密宗最重要的修持法。
二、马头明王
1、得名原因
是印度神话中的毗湿奴。
2、能力
能除一切众生之灾厄,镇一切众生恐怖,解除一切众生危难。
3、形象
此明王头戴白马头,头发如怒吼之狮。
三、不动明王
1、得名原因
传说乃大日如来之教令轮身。
2、能力
此明王能够摧毁邪魔,教化众生,并引导迷妄众生归佛途。
3、形象
是东南西北中五大明王中,居中镇守之明王。
四、降三世明王
1、得名原因
是镇守东方之明王,有时也称此明王为胜三世或金刚摧破。
2、能力
修习此一明王法,有打胜仗、除病、得人敬爱等功德。
3、形象
其形像三面八臂,或四面八臂,色青。手执各种武器,背负火焰。
五、军荼利明王
1、得名原因
镇守南方的明王。军荼利是梵文,意为‘甘露’。
2、能力
此明王能摧伏魔障,以大慈悲方便心显现忿怒之形,令修行者得以速得成就。
3、形象
又因为现忿怒像,形貌似夜叉身,所以也称为军荼利夜叉明王。
六、大威德明王
1、得名原因
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焰魔尊。
2、能力
有大威德力,能断除一切魔障,摧伏一切毒龙。
3、形象
六臂六首六足。镇守西方。
七、金刚夜叉明王
1、得名原因
又名金刚尽,金刚啖食,配于北方。
2、能力
能啖食秽恶,消灾除难,摧伏邪浊。
3、形象
三面六臂,五眼怒张。手持金刚铃,表示以般若之智警悟群迷。
八、无能胜明王
1、得名原因
相传是释迦牟尼化身,无能胜意既无不可破。
2、能力
有无比自在之神力,能降服众生烦恼魔障,显现愤怒之形以对治恶魔。
3、形象
四臂四面,每面各有三目,青蛇环绕,发如火焰。因明王借佛的智慧光明摧破众生之烦恼业障,所以称为‘明王’。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241234的马头明王唐卡:
何谓明王?
明者,光明之义,以智慧而名,有以智力摧破一切魔障之威德,故云明王,是通于诸教令轮身忿怒尊之称也。
作为佛教万神殿中的忿怒神祇,明王是伴随着密宗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密宗认为,佛可以显现三身,即自性轮身、正身和教令轮身。所谓自性轮身,是指诸佛住于自性的法身,也就是诸佛的真身,比如大日如来。所谓正身,是指诸佛为教化众生而显化为菩萨,以正法度人,如大日如来显化为般若菩萨身。所谓教令轮身,是指为教化受魔障遮蔽的众生,呈现忿怒象,以喝醒众生和吓退魔障,如大日如来显化为不动明王。
明王,就是佛、菩萨的教令轮身,显现威猛忿怒之形,幻化无边神通之力,驱除魔障,驾驭无明,调伏刚强众生,佑持佛门教义。
水陆中的十大明王
记载明王的佛典众多,按密教经典和仪轨创作的明王像以通行的五大明王和八大明王居多。
北宋初年,大量来自印度的梵文经卷传入中国,宋太宗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开设译经院,来自印度的天息灾、施护、法天等人主持翻译了大量梵文佛经,如《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佛说瑜伽大教王经》、《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同时期契丹国慈贤翻译了《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这几部都属于密教无上瑜伽部的经典,对十大明王的名号、真言咒语、方位、形象都有具体的描绘,十大明王系统正式形成。
宋代是水陆的盛行期,水陆仪轨在原有唐密汉传八大明王基础上,结合新传入的无上瑜伽部经典,创制出属于水陆的十大明王系统,其图像也开始出现在水陆画中。
“大雄氏水陆缘起...此斋供养法界诸佛、十方菩萨、缘觉声闻、明王八部、欲界无色...”,在《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明王排在佛、菩萨、缘觉声闻之后,是水陆中重要的正位神祇。
在宝宁寺水陆卷轴画中,诸位神祇多是成组地出现在一幅画面中,而十大明王却享受诸佛、菩萨同等待遇,每位都独占一幅。
在水陆壁画格局中,十大明王大多占据整面北墙,位于主尊的扇面墙之后。比如永安寺的十大明王,一字排开显得气势非凡,形象相比东西两壁的神祇显得非常高大,每位明王都达到两米左右的高度。
浑源大云寺的十大明王则占据了整个壁画的东西两壁和部分南墙,成为壁画的主题内容。
公主寺十大明王壁画释读
公主寺大雄殿中一堂水陆,四壁满绘。在看过东壁、西壁和南壁之后,让我们绕到殿内主尊塑像的背后,来看北壁所绘各神祇。
北壁壁画为三大整幅,中间较宽,所绘为六子闹弥勒。此弥勒已是世俗化后的布袋和尚形象,右手抚膝,左腿横盘,呈自在姿凸肚安坐,诸童子在其身边攀援牵扯,嬉戏打闹。周旁有山石树木皴染点擦,极有笔墨意趣。可惜此图右侧已有损毁,弥勒面目也模糊了。
六子闹弥勒是常见的图像表达,又称六贼闹弥勒,六贼即眼耳鼻舌身心是也。《金瓶梅》中就有《六贼闹弥勒》演剧,《西游记》有一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也是取此意。
在六子闹弥勒图两侧各绘五身明王,皆三头六臂,须发横飞,眦目獠牙。颜色以石绿朱砂为主,浓墨重彩,勾画细致。构图样式为五身一组,居中一尊稍大,其余四尊分列四角。
由于大殿漏水等原因,这十大明王中仅有五尊形象完整且有清晰的榜题,西侧有两尊更是色彩脱落,仅存线条。下面结合图像、榜题并参考佛典、仪文辨识略作辨识。
大力明王释迦牟尼佛,该明王位于北壁西侧中心位置,榜题依稀可辨,图像稍许漶漫。
此尊明王三面六臂,手中持剑、戟、索、箭、弓、镜等法器。身黑,青绿色头光,周饰白色火焰纹。怒发上扬,发中现本尊像,白色披帛,红色下裙,端坐于黑牛身上,右腿上还攀援一红衣猴面小鬼。
仪文中有载“南无-一心奉请,莲乘七步,树下六年,坐乘大力之牛,手结威灵之印。西北方释迦牟尼佛变现,忿怒大威德大力明王。”此尊即是释迦牟尼佛的化现。
无能胜明王地藏菩萨,位于大力明王左上方,此尊像虽有剥蚀,但形象与榜题可辨。此尊一面六臂,通身赤色,身下无坐骑。所谓无能胜,即无不可破,有无比自在之神力,能降服众生烦恼魔障。
该明王右手分持钺斧、降魔杵,左手举托钵,持禅杖。托钵、禅杖正是地藏菩萨的标志物。
步掷明王普贤菩萨,位于大力明王左下方,榜题图像清晰。该明王通身青绿,蓝色披帛。两主手合十向右,左上手食指顶一风火轮,左下手握一经卷。右上手捏一颗宝珠,右下手持箭向下。游戏坐于六牙白象之上,左脚下踩着一蓝色红发小鬼。六牙白象、经卷正是普贤菩萨标志物。
所谓步掷,即放开步伐,可济度六道,有使罪人发现其菩提心及降伏恶魔的力量。
大笑明王虚空藏菩萨,位于大力明王右上方,漶漫严重,榜题缺失,色彩脱落几尽,头光上残留斑驳青绿,其余仅能靠墨线条分辨。明王面部能看出有三目,右边勉强能看到一手持棒,一手持剑。
棍棒是八大明王中大笑明王的持物,《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称“尔时虚空藏菩萨,现大笑金刚明王。放灰黑色光明。口现大笑形二牙上出。以左手柱一青棒,右手把索。”觉山寺塔壁画中的大笑明王右手也是持棒。
仪文中称“南无一心奉请,明空了性,证悟法音,常兴秘迹之容,足蹑火轮之印。东南方虚空藏菩萨变现,忿怒大威德大笑明王。”依仪文,大笑明王足下应有火轮,但因空间不足,此像中并未表现。
焰鬘德迦明王文殊菩萨,位于左侧五尊中右下方,受损严重,榜题缺失。勉强可辨识出右方最上手持一金铎,最下方一手持剑。右脚踩一小鬼,坐骑为一黄狮。
此尊明王右手所持宝剑的剑柄为三股金刚杵的形状。此剑名为金刚剑,是文殊菩萨所持的法器。结合狮子坐骑,则此尊明王为文殊菩萨化现。
作为文殊菩萨的教令轮身,焰鬘德迦明王在藏密中即是著名的大威德金刚,又称牛头明王,是格鲁派主要本尊之一。
甘露军吒利明王阿弥陀佛,北壁东侧中心这一尊榜题、画面皆清晰。“军咤利”又作军荼利,意译为“瓶”,瓶在密宗里是甘露的象征。
此尊明王三面六臂,正面三眼圆睁,张口露齿。怒发上扬,顶上现本尊像。两主手胸前合十,左上手持金刚杵,左下手握一长杆戟,右上手持宝铎,右下手持三连珠法器,不知为何物。左腿弯曲,下有带翅夜叉托举;右腿伸展,骑乘黑龙,龙头向上。
大轮明王弥勒菩萨,位于东侧左上角,榜题已失,图像一半缺损。此身明王通身赤红,青绿披帛。左上手两指捏宝珠,主手张开,左下手握蓝色索。右上手勉强能看出上举一金轮。
仪文中称“南无-一心奉请,应机说法,当济群生,慈悲见住陀天,忿怒来临。下方弥勒菩萨变现,忿怒大轮明王。”大轮明王由弥勒菩萨化现。《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中有具体描绘:“尔时慈氏尊菩萨,现作大轮金刚明王,遍身黄色放大火,右手持八辐金刚轮,左手柱一独股金刚杵。”
降三世明王金刚手菩萨,位于大轮明王下方,虽榜题缺失,但图像基本完整。此尊三面六臂,两主手于胸前合十,左上手持短柄双头三叉,左下手持弓。右上手持宝剑高举过头,右下手握三根箭。右腿弯曲,左腿伸展坐于磐石上,左脚踩一匍匐小鬼。
按照《大日经疏》中的解释,降三世明王中“三世”有三层含义,既是指贪嗔痴三毒,又指代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还代表了欲界、、无三个世界。经书中称,降三世明王从毗卢遮那佛额头白毫中化现,在“三界”及“三世”中都化身为拥有无量眷属的大天主,以“大怖畏”的形象降服三世界主和芸芸众生,因此名为“降三世明王”。
双头三叉、三支箭都是降三世明王的法器特点。如真言宗明王部诸尊图像中的降三世明王特别强调了双头三叉。
不动尊明王除业障菩萨,位于北壁东侧右上方,榜题、画面皆清晰。所谓不动尊,指慈悲心坚固,使侵扰众生之邪魔畏惧而远离,令众生于修行路上善念菩提心无可撼动。
仪文中称:“南无一心奉请,慈悲不退,深念凡情,手持缚外金绳,称念摩诃般若。东方除业障菩萨变现,忿怒大威德不动尊明王。”除业障菩萨即是常见的八大菩萨之一的除盖障菩萨。此尊明王所持法器有斧、有剑、有刀,却无仪文中所提到的缚外金绳。
马首明王观世音菩萨,位于不动明王下方,榜题、图像皆清晰。大正藏中对其描述为“尔时观自在菩萨于顶上现作马头金刚明王,碧色放赤色光明,以右手高于顶上,横把一莲华,作打势,左手把军持印。”
该明王三面六臂,正面相三眼眦目圆睁,顶上有白马头,焰发飘举,通身泛蓝,游戏坐于金毛吼之上。左上手举宝镜,左主手放在大腿上,左下手握蓝色净瓶。《释氏要览》中讲:“净瓶,梵语军持,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这一净瓶正对应着仪文中所说的“军持”。
右上手持红色索,右主手持宝剑,右下手拿杨柳枝。马首明王为观音菩萨化现,净瓶和杨柳枝正是观音菩萨图像中的标志物。
在逐个辨识后,公主寺十大明王壁画的排列规律就比较清楚了,东西两侧分别以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化现的明王居中,四角分别围绕四大菩萨化现的明王。明王在这样一场水陆中,既承担了保卫道场、守护结界的作用,又代表了本尊佛菩萨的出现。
明王为佛、菩萨的忿怒身,“由起大悲现威猛故”。明王之用,在《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的描述其实最为清楚:
盖闻十大明王者,神通莫测,变化无穷,大身充满于虚空,异相威严于法界,或现三头六臂,或现跨虎乘龙,狰狞而脚踏火轮,忿怒而神威慥恶,或持宝印,或掌金轮,或擎玉杵降魔,或振金铃护法,是以如来示相催邪而威震天魔,菩萨现形断障而安扶正道,所冀闻兹志信,有感必通,显示慈悲,无违誓愿,共驾白牛之驭,同离金色之乡,早降宝坛,证明功德,会首上香,殷勤设拜。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723537的阿弥陀佛唐卡:
何谓明王?
明者,光明之义,以智慧而名,有以智力摧破一切魔障之威德,故云明王,是通于诸教令轮身忿怒尊之称也。
作为佛教万神殿中的忿怒神祇,明王是伴随着密宗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密宗认为,佛可以显现三身,即自性轮身、正身和教令轮身。所谓自性轮身,是指诸佛住于自性的法身,也就是诸佛的真身,比如大日如来。所谓正身,是指诸佛为教化众生而显化为菩萨,以正法度人,如大日如来显化为般若菩萨身。所谓教令轮身,是指为教化受魔障遮蔽的众生,呈现忿怒象,以喝醒众生和吓退魔障,如大日如来显化为不动明王。
明王,就是佛、菩萨的教令轮身,显现威猛忿怒之形,幻化无边神通之力,驱除魔障,驾驭无明,调伏刚强众生,佑持佛门教义。
水陆中的十大明王
记载明王的佛典众多,按密教经典和仪轨创作的明王像以通行的五大明王和八大明王居多。
北宋初年,大量来自印度的梵文经卷传入中国,宋太宗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开设译经院,来自印度的天息灾、施护、法天等人主持翻译了大量梵文佛经,如《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佛说瑜伽大教王经》、《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同时期契丹国慈贤翻译了《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这几部都属于密教无上瑜伽部的经典,对十大明王的名号、真言咒语、方位、形象都有具体的描绘,十大明王系统正式形成。
宋代是水陆的盛行期,水陆仪轨在原有唐密汉传八大明王基础上,结合新传入的无上瑜伽部经典,创制出属于水陆的十大明王系统,其图像也开始出现在水陆画中。
“大雄氏水陆缘起...此斋供养法界诸佛、十方菩萨、缘觉声闻、明王八部、欲界无色...”,在《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明王排在佛、菩萨、缘觉声闻之后,是水陆中重要的正位神祇。
在宝宁寺水陆卷轴画中,诸位神祇多是成组地出现在一幅画面中,而十大明王却享受诸佛、菩萨同等待遇,每位都独占一幅。
在水陆壁画格局中,十大明王大多占据整面北墙,位于主尊的扇面墙之后。比如永安寺的十大明王,一字排开显得气势非凡,形象相比东西两壁的神祇显得非常高大,每位明王都达到两米左右的高度。
浑源大云寺的十大明王则占据了整个壁画的东西两壁和部分南墙,成为壁画的主题内容。
公主寺十大明王壁画释读
公主寺大雄殿中一堂水陆,四壁满绘。在看过东壁、西壁和南壁之后,让我们绕到殿内主尊塑像的背后,来看北壁所绘各神祇。
北壁壁画为三大整幅,中间较宽,所绘为六子闹弥勒。此弥勒已是世俗化后的布袋和尚形象,右手抚膝,左腿横盘,呈自在姿凸肚安坐,诸童子在其身边攀援牵扯,嬉戏打闹。周旁有山石树木皴染点擦,极有笔墨意趣。可惜此图右侧已有损毁,弥勒面目也模糊了。
六子闹弥勒是常见的图像表达,又称六贼闹弥勒,六贼即眼耳鼻舌身心是也。《金瓶梅》中就有《六贼闹弥勒》演剧,《西游记》有一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也是取此意。
在六子闹弥勒图两侧各绘五身明王,皆三头六臂,须发横飞,眦目獠牙。颜色以石绿朱砂为主,浓墨重彩,勾画细致。构图样式为五身一组,居中一尊稍大,其余四尊分列四角。
由于大殿漏水等原因,这十大明王中仅有五尊形象完整且有清晰的榜题,西侧有两尊更是色彩脱落,仅存线条。下面结合图像、榜题并参考佛典、仪文辨识略作辨识。
大力明王释迦牟尼佛,该明王位于北壁西侧中心位置,榜题依稀可辨,图像稍许漶漫。
此尊明王三面六臂,手中持剑、戟、索、箭、弓、镜等法器。身黑,青绿色头光,周饰白色火焰纹。怒发上扬,发中现本尊像,白色披帛,红色下裙,端坐于黑牛身上,右腿上还攀援一红衣猴面小鬼。
仪文中有载“南无-一心奉请,莲乘七步,树下六年,坐乘大力之牛,手结威灵之印。西北方释迦牟尼佛变现,忿怒大威德大力明王。”此尊即是释迦牟尼佛的化现。
无能胜明王地藏菩萨,位于大力明王左上方,此尊像虽有剥蚀,但形象与榜题可辨。此尊一面六臂,通身赤色,身下无坐骑。所谓无能胜,即无不可破,有无比自在之神力,能降服众生烦恼魔障。
该明王右手分持钺斧、降魔杵,左手举托钵,持禅杖。托钵、禅杖正是地藏菩萨的标志物。
步掷明王普贤菩萨,位于大力明王左下方,榜题图像清晰。该明王通身青绿,蓝色披帛。两主手合十向右,左上手食指顶一风火轮,左下手握一经卷。右上手捏一颗宝珠,右下手持箭向下。游戏坐于六牙白象之上,左脚下踩着一蓝色红发小鬼。六牙白象、经卷正是普贤菩萨标志物。
所谓步掷,即放开步伐,可济度六道,有使罪人发现其菩提心及降伏恶魔的力量。
大笑明王虚空藏菩萨,位于大力明王右上方,漶漫严重,榜题缺失,色彩脱落几尽,头光上残留斑驳青绿,其余仅能靠墨线条分辨。明王面部能看出有三目,右边勉强能看到一手持棒,一手持剑。
棍棒是八大明王中大笑明王的持物,《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称“尔时虚空藏菩萨,现大笑金刚明王。放灰黑色光明。口现大笑形二牙上出。以左手柱一青棒,右手把索。”觉山寺塔壁画中的大笑明王右手也是持棒。
仪文中称“南无一心奉请,明空了性,证悟法音,常兴秘迹之容,足蹑火轮之印。东南方虚空藏菩萨变现,忿怒大威德大笑明王。”依仪文,大笑明王足下应有火轮,但因空间不足,此像中并未表现。
焰鬘德迦明王文殊菩萨,位于左侧五尊中右下方,受损严重,榜题缺失。勉强可辨识出右方最上手持一金铎,最下方一手持剑。右脚踩一小鬼,坐骑为一黄狮。
此尊明王右手所持宝剑的剑柄为三股金刚杵的形状。此剑名为金刚剑,是文殊菩萨所持的法器。结合狮子坐骑,则此尊明王为文殊菩萨化现。
作为文殊菩萨的教令轮身,焰鬘德迦明王在藏密中即是著名的大威德金刚,又称牛头明王,是格鲁派主要本尊之一。
甘露军吒利明王阿弥陀佛,北壁东侧中心这一尊榜题、画面皆清晰。“军咤利”又作军荼利,意译为“瓶”,瓶在密宗里是甘露的象征。
此尊明王三面六臂,正面三眼圆睁,张口露齿。怒发上扬,顶上现本尊像。两主手胸前合十,左上手持金刚杵,左下手握一长杆戟,右上手持宝铎,右下手持三连珠法器,不知为何物。左腿弯曲,下有带翅夜叉托举;右腿伸展,骑乘黑龙,龙头向上。
大轮明王弥勒菩萨,位于东侧左上角,榜题已失,图像一半缺损。此身明王通身赤红,青绿披帛。左上手两指捏宝珠,主手张开,左下手握蓝色索。右上手勉强能看出上举一金轮。
仪文中称“南无-一心奉请,应机说法,当济群生,慈悲见住陀天,忿怒来临。下方弥勒菩萨变现,忿怒大轮明王。”大轮明王由弥勒菩萨化现。《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中有具体描绘:“尔时慈氏尊菩萨,现作大轮金刚明王,遍身黄色放大火,右手持八辐金刚轮,左手柱一独股金刚杵。”
降三世明王金刚手菩萨,位于大轮明王下方,虽榜题缺失,但图像基本完整。此尊三面六臂,两主手于胸前合十,左上手持短柄双头三叉,左下手持弓。右上手持宝剑高举过头,右下手握三根箭。右腿弯曲,左腿伸展坐于磐石上,左脚踩一匍匐小鬼。
按照《大日经疏》中的解释,降三世明王中“三世”有三层含义,既是指贪嗔痴三毒,又指代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还代表了欲界、、无三个世界。经书中称,降三世明王从毗卢遮那佛额头白毫中化现,在“三界”及“三世”中都化身为拥有无量眷属的大天主,以“大怖畏”的形象降服三世界主和芸芸众生,因此名为“降三世明王”。
双头三叉、三支箭都是降三世明王的法器特点。如真言宗明王部诸尊图像中的降三世明王特别强调了双头三叉。
不动尊明王除业障菩萨,位于北壁东侧右上方,榜题、画面皆清晰。所谓不动尊,指慈悲心坚固,使侵扰众生之邪魔畏惧而远离,令众生于修行路上善念菩提心无可撼动。
仪文中称:“南无一心奉请,慈悲不退,深念凡情,手持缚外金绳,称念摩诃般若。东方除业障菩萨变现,忿怒大威德不动尊明王。”除业障菩萨即是常见的八大菩萨之一的除盖障菩萨。此尊明王所持法器有斧、有剑、有刀,却无仪文中所提到的缚外金绳。
马首明王观世音菩萨,位于不动明王下方,榜题、图像皆清晰。大正藏中对其描述为“尔时观自在菩萨于顶上现作马头金刚明王,碧色放赤色光明,以右手高于顶上,横把一莲华,作打势,左手把军持印。”
该明王三面六臂,正面相三眼眦目圆睁,顶上有白马头,焰发飘举,通身泛蓝,游戏坐于金毛吼之上。左上手举宝镜,左主手放在大腿上,左下手握蓝色净瓶。《释氏要览》中讲:“净瓶,梵语军持,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这一净瓶正对应着仪文中所说的“军持”。
右上手持红色索,右主手持宝剑,右下手拿杨柳枝。马首明王为观音菩萨化现,净瓶和杨柳枝正是观音菩萨图像中的标志物。
在逐个辨识后,公主寺十大明王壁画的排列规律就比较清楚了,东西两侧分别以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化现的明王居中,四角分别围绕四大菩萨化现的明王。明王在这样一场水陆中,既承担了保卫道场、守护结界的作用,又代表了本尊佛菩萨的出现。
明王为佛、菩萨的忿怒身,“由起大悲现威猛故”。明王之用,在《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中的描述其实最为清楚:
盖闻十大明王者,神通莫测,变化无穷,大身充满于虚空,异相威严于法界,或现三头六臂,或现跨虎乘龙,狰狞而脚踏火轮,忿怒而神威慥恶,或持宝印,或掌金轮,或擎玉杵降魔,或振金铃护法,是以如来示相催邪而威震天魔,菩萨现形断障而安扶正道,所冀闻兹志信,有感必通,显示慈悲,无违誓愿,共驾白牛之驭,同离金色之乡,早降宝坛,证明功德,会首上香,殷勤设拜。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723537的阿弥陀佛唐卡: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