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袖里藏刀是成语吗 袖里藏刀指什么生肖

发布时间:2024-07-05 10:48:40作者:往事如风来源:网友投稿

袖里藏刀是成语吗 袖里藏刀指什么生肖

本文目录一览:

袖里乾坤大,古人的袖子里到底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你知道吗

引言:

中国有句古语叫:“袖里乾坤大”,意思是说,小小的衣袖中却藏着一个大大的乾坤。

据说,这句古语最早是出自于《西游记》。孙悟空与猪八戒因为嘴馋偷吃了五庄观中的人参果,结果师徒四人被镇元大仙施展法术收入袖中。从这个故事中,便生出了袖里乾坤的说法。镇元大仙的袖子可以收纳乾坤、呼风唤雨,当然是艺术化的手法。

但我们古人的衣袖里,也确实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历史上那些袖子的故事

古汉语中关于衣袖的成语典故特别多,比如袖里藏刀、袖手旁观、拂袖而去、红袖添香、两袖清风、长袖善舞。史书中也有很多关于袖子的故事。

刘发借助袖子赢得封地

长沙定王刘发是汉景帝的第六个儿子,他母亲本是程姬的侍女,身份很低微。有一次,景帝想要宠幸程姬,但程姬正碰上有月事,就让侍女唐姬替自己服侍皇帝就寝。当时,景帝已经醉了,所以就把唐姬当成了程姬,没想到唐姬因此怀孕了,并生下了刘发。

子因母贱,既然唐姬身份低微,她的儿子自然也不受重视。刘发就被景帝分封到偏远的长沙,这个地方不仅面积狭小,而且土地贫瘠,人烟稀少。

公元142年,汉景帝过生日。遵照惯例,各地的藩王都要去到长安给皇帝朝觐。在景帝的寿宴上,藩王们按照顺序依次来到景帝的面前,翩翩起舞,为景帝祝寿。

轮到长沙王刘发的时候,他却只是扬了扬衣袖,把手举了几下。在当时,朝野上下都流行长袖舞,刘发的这种简单随意的舞蹈方式,立即遭到了其他人的嘲笑。景帝感到疑惑不解,便询问缘由。

刘发跟景帝说:“不是我不想为父王舞蹈啊,而是地方太小,施展不开啊。”景帝听后沉默良久,便生出怜悯之情。过了一段时间,便将武陵、零陵、桂阳三地都划给了刘发。

刘发只是甩了几下袖子,就得到了三块封地,可见刘发也是个聪明之人。

唐太宗袖里藏鸟

在唐代,也有一个关于袖子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得到一只鹞鸟,这只鸟长得既漂亮又奇特,所以太宗很喜欢。这一天,太宗正在把鸟放在手臂上把玩,突然看到魏征从远处走来,便快速把鸟藏到了袖子里。

魏征其实已经看到了鹞鸟,他走到太宗跟前,开始跟他讲起古代帝王玩物丧志,以至于国破身亡的故事。太宗因为特别敬重魏征,所以就没有打断他的话。直到魏征说完话,转身离开的时候,太宗才把鸟从袖子中拿出来,鹞鸟竟然被捂死了。

崇祯袖中藏饼

刘发靠袖子赢得了封地,唐太宗借袖子掩藏爱鸟,崇祯却因为袖子保住了性命。

1627年,朱由检接受明熹宗的遗命,成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登基之初,大明政局危机四伏,朝中魏忠贤权势滔天,对新上台崇祯皇帝虎视眈眈。

崇祯第一次入宫,周围的人都劝他要小心谨慎,皇后还告诫他不要吃宫里的食物。于是,崇祯便在袖子里藏了一张麦饼,吃饭的时候就拿麦饼充饥。这样,魏忠贤便没有了谋害崇祯的机会。最终,崇祯诛杀了魏忠贤,这件大袖子的衣服也算是立下了功劳。

二、袖子的妙用

我们常常在一些古装剧中看到剧中人物身着长袖翩翩起舞,也会欣赏到戏剧舞台上的水袖艺术,还经常能看到主人公从袖子里拿出各式各样的物品,什么银两、书信、折扇,甚至武器。

那袖子到底在古人那里,有着什么样的用途呢?

口袋的作用

我们看到的袖子在古人生活中最直观的一个作用,便是口袋的作用,可以用它来装东西。

古人用衣袖来装藏东西的习俗很早就有了。我们常常会看到古装剧中的人物,从袖子中拿出几两银子,或者捧出一封书信。

为什么古人会把东西放到袖子里,而不是像现在人一样放到口袋里呢?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古人比较讲究礼仪,尤其那些穿长袖的王公贵族们,如果是直接像现代人一样从口袋里摸出东西,是比较不雅观的。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古人的袖子里就有口袋。表面上看,只是一个衣袖,实际上里面还缝了放东西的口袋。

毛巾、手帕作用

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剧中人物用衣袖来擦汗、擦泪、遮阳,这时候,衣袖起的就是毛巾、手帕的作用。

屈原在离骚中说:“长太息以掩涕兮”,白居易则有:“满座重闻皆掩泣”。这里的掩涕、掩泣,其实就是用衣袖擦拭自己面部眼泪的意思。

礼仪规范的作用

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又极其讲究礼仪的时代。中国服饰文化是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衣袖的差异,可以体现不同层级的特点,从而起到礼仪规范的作用。

又长又肥的袍袖,往往会给人以庄严、稳重之态,所以,只有那些王公贵族、读书人才会穿宽长袖,普通的老百姓都是穿窄袖,里面并没有口袋。人们在朝拜、成婚、寿庆时也会换上宽大袍袖的礼服。

指代、比喻的作用

古人经常用不同特点的衣袖代指某一类人。比如红袖添香中的红袖就是指女性,没有男人穿着带有红色衣袖的衣服。长袖善舞则是喻指善于经营。如果说一个人很廉洁,就用两袖清风,偌大一个袖子里什么都没有,还不算廉洁吗?

就连同性恋,都可以用衣袖来暗喻,叫断袖之癖。为什么叫断袖之癖呢?这里有个典故。

据《汉书》记载,汉哀帝有个男宠董贤,他们每天同睡同起。有一次哀帝先醒了,为了不惊动董贤,便将被董贤压在身下的衣袖割断了。

三、袖子里的东西为何掉不出来?

大家都知道,能放东西的衣袖一定是那种又肥又大的衣袖,但是衣袖那么大,而且是敞口的,怎么才能保证里面的东西不掉出来呢?这似乎是一个很棘手的难题。

这个看起来棘手的问题,其实根本难不住聪明的古人。

他们只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机关,便解决了这个难题。什么机关呢?就是在袖子里面缝了一个口袋,而且是个很特殊的口袋。

我们现在穿的衣服上,一般都有很多口袋,有上衣的口袋,有裤子的口袋,甚至还有内衣的口袋。这些口袋,有的主要是从实用的角度设计的,就是用来装东西的,有的是从美观的角度设计的,只是为了衣服更加好看。

古人的口袋却很独特。他们没有像我们一样把口袋缝在衣服的外侧,而是缝在衣服的里面。如果口袋露在外面,一方面会破坏衣服的整体性,毕竟口袋会和衣服显得不协调。另一方面,装满东西的口袋鼓鼓囊囊的,很不美观。

如果口袋缝在里面,上面两个问题就解决了,别人根本就看不到口袋的存在。

但是口袋缝在哪个地方好呢?如果把这只口袋缝在胸口,直接从胸口取东西,对于女性和一些有身份的贵族来说,这样显得极度不雅观。从腰间拿东西似乎可以接受,但会让整个身体显得臃肿。

找来找去,只有一个位置最合适,那就是缝在袖口。如果口袋缝在袖口,那就既没有不雅观的问题,也没有略显臃肿的问题。但从袖口缝一个口袋,是否就能保证东西不会掉在地上呢?很明显,还是不能彻底解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说一下古人设计的口袋的独特之处。

首先,口袋的开口方向跟袖口方向是相反的。这样,口袋里的东西就不可能从袖口掉出来。其次,口袋的形状是一个上窄下宽的梯形,这样不仅增大了口袋的容量,还能防止东西从开口处掉出去。

最后一点,口袋和袖子并没有完全缝合,它们其实是相对独立的。即使动作幅度再大,也可以保证口袋可以下垂,确保东西不会掉下去。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古人放在袖子里的东西不会掉出来了吧?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设计,却蕴含着古人长期生活中总结积累的经验。

结语:

单是一个衣袖就蕴含着古人这么多的经验智慧,承载着古人这么多生活经验,沉淀着中华文明这么久的文化底蕴,隐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现代人的衣袖已经跟古人的衣袖有了很大的区别。再没有人通过衣袖去判定别人的阶层、身份,也没有人再去穿那种又肥有长的袍袖,更没有人会在袖口里缝口袋、装东西。

除去在古装剧中,在戏剧舞台上,我们已经很少能再看到古人的衣袖了。但在古人的衣袖里,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我们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发扬。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