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手上经络的准确位置图 手掌部位图解大全

发布时间:2024-07-02 12:38:19作者:几分真心来源:网络

手上经络的准确位置图 手掌部位图解大全

本文目录一览:

九宫手诊脏腑图,附手诊歌诀!几乎失传的手诊,非常有用

手掌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大部分病在手上都会有表现,真可谓五脏六腑均历历在"手"也。在传统中医理论中,中医诊病有望、闻、问、切,望排第一位;手诊主要是指对手部的望诊,这种方法中西方都有。

手诊歌诀

手心出汗肺脾虚,指肚泛红血脂高;

五指关节青筋暴,末梢循环定不好。

消化吸收看五指,指间有缝肠胃虚;

指甲竖棱肝病变,指根凸起大便差。

大鱼际,有深纹,心律不齐易心慌;

手腕延伸小鱼际,青筋明显会腰痛。

指甲颜色常泛白,记得补血补肾脏;

右手虎口手掌面,定位肝脏快又准。

视力不好有粗纹,有了细纹筋腱差;

手心颜色红青灰,胃部定是有疾患。

拇指指根纹理乱,胃部疾病早防范;

左手虎口手掌面,脾脏就是好判断。

早晚按揉健身体,口气清新免疫强;

女性乳腺看右手,手腕横纹摸两旁。

不平滑,有疙瘩,乳腺增生早预防;

食指指甲脑血管,凸棱明显是硬化。

女性痛经和血块,中指指根青筋暴;

生殖疾病最难查,男左女右记心上。

手诊怎么望诊?

当一个人伸出双手到你跟前,首先就是望诊。健康人的手掌应该是白里透着粉红、润泽、有弹性的。

当你看到一个毫无光泽的手掌,颜色偏黄或偏白时,就是气血两亏、营养不良的人。掌肉的质感很差,干巴巴的手掌,消化系统肯定好不了。脾主肌肉嘛,所以特别是脾胃的问题最大。

如果手掌的颜色明显偏红,说明这是一个阴虚火旺、内热重的人,肝火盛也比较容易发火。

如果红得像朱砂掌,那就更加严重,但是你一定要问问这是不是偶尔发红,是不是最近多喝酒或者补品吃得多之类造成的。

如果手伸出来,过一会儿手指头的颜色变得比手掌的颜色深,发紫、发暗时,说明这人身体内寒重,血液运行已变得缓慢,血液的粘稠度高。

望诊的重点在青筋,就是人体皮下可以看见的静脉血管。青筋的存在说明人的身体内的一种瘀血、瘀湿、热毒、积滞等生理废物不能排泄出体外,这是人体内废物积滞的表现。

手掌上都能见到数条青筋,说明长期排便不畅。青筋越粗,代表问题越重。青筋凸起就更加严重了。如果一天拉几次的话,青筋就会凹下去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青筋就会消失。

大拇指外侧或指关节缝有青筋,代表头部供氧供血不足,经常头痛、头晕。理由很简单,这个位置代表颈脑结合部,是颈动脉与头部供血的反应区,所以这里出现青筋,主要表现在头部问题。

其中大拇指外侧的青筋比较对应供氧不足,指关节缝的青筋比较对应供血不足。如果大拇指根部有青筋,代表心脏动脉硬化。这里是心脏反应区。

青筋越粗,代表问题越重。青筋细浅,代表患病时间短。这时病人的心脏不会有明显不适,只是在劳累和心情不好时会有些胸闷或心痛,休息过后就会好转。

食指根部属于肝区,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就说过。其实食指主要是消化系统的反应区,要注意肝其实就是最大的消化器官。也不知祖先们有意还是无意,食指反应的刚好就是与“食物”有关的消化问题。

如果青筋是从食指根部正下方往上延伸,那么就比较对应肝胆的问题。但如果是由食指外侧有青筋往上延伸,那反应的就是胃与大肠的问题。

青筋越长、颜色越深的话,说明病人在小时候身体不好,消化功能弱,营养不良,常常生病,体质很弱。

有的地区,孩子生病时,就用针扎破这根青筋挤血。不论是感冒、发热,还是腹痛、腹泻,将两只手此处的黑血挤出,孩子的病就会减轻。

过一天再挤一次,挤的血只要是鲜红的,孩子的病就基本痊愈了。如果还是有黑血,过两天再挤一次,直到挤出鲜红的血为止。这叫做放血疗法。

在治疗期间,孩子要多喝温水,不能吃寒凉的食物,食物要尽量做到细、软、烂,有利于消化吸收。

食指中部指关节缝有青筋,也需要认真看看是不是由食指外侧有青筋往上延伸而来,如果是的话就比较对应肠胃的问题,如果不是的话,这里是对方右眼反应区(我们看过去是左边,但对应患者却是右边),那这个地方的青筋当然代表着右眼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代表着肝胆的问题。

所谓肝开窍于眼嘛,所以这里主要是代表肝胆的解毒排毒功能出现的问题。

手掌九宫定位

1、乾宫(内分泌区)〔月亮丘〕:位置在小鱼际和腕横纹的上方,主要反应糖尿区和阑尾区--在手掌小鱼际乾宫中间部位。

2、坎宫(泌尿生殖系统)〔地球丘〕:位于腕横纹中间的上方一个大拇指的地方,主要反应肾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状况。属水配肾的,肾--中指垂直平分线下焦区上方的左右两侧,手掌纹路过多、凹陷过重,男性很容易出现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女性就容易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不妊不育,膀胱--在左右肾区的下方,卵巢以及输卵管--在子宫部位的两侧。

3、艮(gen)宫(腰腿区)〔金星丘〕:心脏--手掌大鱼际处,拇指横纹下方,如大拇指大小。腰腿区--在大鱼际底部,靠拇指侧,这里肌肉发暗发青,说明腰酸。

4、震宫(肝胆区)〔第一火星丘〕:生命线上来一个指的地方。肝--在生命线拇指侧及生命线与头脑线的夹角区域,如拇指头大;胆--在拇指左侧缘垂直线与生命线交点的大鱼际侧。肝胆有问题的话这个地方就发暗,女的还有乳腺增生、胸闷、口苦、口干、肝炎、肝癌、肝硬化。

5、巽(xun)宫(素质区)〔木星丘〕:食指下来的地方。肩周炎--在手掌上部两侧,食指下方左侧为左肩,小拇指下方右侧为右肩。如果这里没什么肉,就说明血压偏低,而且容易疲劳。失眠、多梦、疲劳、困乏--在手掌食指近掌节的区域以及该段下方。

6、离区(头面区)〔土星丘〕:中指下来的地方。主管头面五官的情况,眼睛--在手掌中指下方鼻手诊部位两侧,鼻--在中指下指掌交界线中点的下方,牙--在鼻手诊的下方,咽手诊的上方,咽喉、扁桃腺--在中指竖直平分线与手掌感情线的交点处偏上。

7、坤宫(胸肺区)〔太阳丘和水星丘〕:无名指和小指下来、感情线上面的地方,主管呼吸系统的问题。支气管--在无名指与小指的分界线上,感情线的上方呈一条线状,肺--在支气管手诊的两侧,无名指与小指的下方,感情线的上方。女同志要注意的是,这地方没有肉的往往不妊、不育的比较多。

8、兑宫(肚腹区)〔第二火星丘〕:升结肠靠小鱼际环指侧,横结肠靠小鱼际感性线下方,降结肠靠小鱼际小指侧,小鱼际中间属小肠区。如果这个地方有任何异常点,特别是红白相间,说明是大肠的功能紊乱。

9、中宫(消化区)〔心和胃〕:胃区在手掌中心,头脑线下方,如拇指大。这里如果有很多的纹路而且很乱的话,纹乱心乱,说明有情智上的困扰,就是七情所困,常因忧郁以致失眠,身体虚弱,吸收功能不好。如果中宫潮红则虚火上升,多见于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或慢性消耗性疾病;中宫寒凉,干枯苍白,提示心气不足,脾肾阳虚,多见于循环系统衰弱,消化不良,内分泌功能低下。中宫青暗提示胃病发作。大部分的颜色叫做常色,我们学会仔细观察哪些地方的颜色有异常变化,特别晦暗的、没有光泽的说明那个区的地方问题严重。喜欢我的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哦,每天为您分享更多好内容!

手上反射区对照解析,作用都说清楚了,快收藏起来

手上有个“长寿开关”,1穴顶5穴,可通经、补肾、固精气

前些天有小伙伴留言说半夜总是突然惊醒,发一身汗,床上湿了一滩,又臭又黏,连带着第二天焦躁不安,胡思乱想,烦得直挠头。

问晚上发汗有危害吗?是什么原因?怎么补救?

首先,晚上发汗肯定是不正常的!

中医讲,汗血同源,汗就是血,血就是汗。

不知道朋友们发现没有,运动完口会非常的干,身体无力,这是出汗导致身体水液流失严重导致的。

当然,平时我们运动发汗都是身体主动的,把垃圾毒气排出来,没有危害。

而晚上发汗是被动的,说明身体出现漏洞,锁不住精气,无时无刻不在透支生命。

怎么办?

我给这位小伙伴推荐了固身止汗的第一大穴——阴郄穴,坚持了一段时间,这位朋友身体就不再“耗命”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推荐这个穴位吗?这个穴位还有哪些神奇功效?下面听我一文讲清,教你用好这个大穴。

人体重要的“交通要道”,阴郄穴

阴郄穴又叫“石宫”,最早出于《千金要方》。

位于前臂,我们掌心向上摊平,在腕横纹内侧,尺侧腕屈肌腱上,往胸口方向取半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就是阴郄穴。

石,指肾,肾主水也;宫,宫殿,看着门小,但里面却很大。

具体什么意思?

地部经水通过这个细小的孔流入地之深部的巨大场所,也就是从地之天部流入肾骨所处的地之地部,孔隙中流出的细小水流汇入了肾水的大海之中,故名石宫。

作为与心经经脉相通,手少阴心经上郄穴,通畅全身气血,把垃圾淤堵清除、稳固“生命之本”是它最主要的作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红绿灯,车(气血肾水)都要听它的指挥,才能井然有序的通行(五脏六腑正常运转),而如果不听从指挥,就乱了套,问题接踵而来。

总结一下,阴郄穴就是能活血行气、止痛安神、强肾滋阴止盗汗的天然急救穴。

简单了解阴郄穴,下面就教你们一步步去用好这个穴位。

止痛安神的“镇心丸”

夏主养心,一到了夏天,医馆就多了不少心脏不舒服、心绞痛的朋友。

最近这段时间也是胸闷得不行,像胸口压了一块大石头,还时常头晕目眩。

后来找老师诊断,才知道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夏季心神耗费太大,加之夏天炎热,血脉运行受阻,大家都知道心主血脉,主神明,气血流通不畅,心神自然也好不起来。

这时出现失眠、心悸心绞痛、心梗、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

之后,老师就给我推荐了阴郄穴,郄穴善治痛安神止血,而阴郄穴作为手少阴心经上的郄穴,心痛,神志病,血症,都可以尽管找它!

第一步,我们用手指拇指前端按压阴郄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边按边揉,让刺激能达到穴位深处,激活穴位的功能,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即可。

第二步,在按揉完后,我们再弹拨阴郄穴,手指伸直,指端点于穴上,垂直用力点压后,随即手指关节屈曲向前,似下跪状,再弹起。

像弹拨琴弦一样地向身体内部拨动,有点拨经的感觉,在弹拨时,顺势旋动前臂,加强指压的弹拨感觉,持续3秒后,轻揉放松。

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左右交替,每次按揉弹拨86下,坚持一段时间,能有效调理失眠、身体麻木、心绞痛等病症。

还能作为定心安神的“镇心丸”!有的小孩子受惊吓了,恐惧,忧虑,悲伤,多按按此穴就会好起来。

强肾滋阴止盗汗的“六味地黄丸”

你有没有半夜起床觉得湿漉漉、黏糊糊,浑身难受?

还伴有手脚心热、两颊潮红、口咽干燥、容易心烦等问题,中医称之为“盗汗”。

盗汗最早出自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

“盗”有偷盗的意思,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也就是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像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之前调理过一位被盗汗困扰的女性朋友,她以为盗汗是身体虚的原因,去买了很多补品吃,但就是不见好。

这能好才奇怪,你缺锅却去买碗,没抓到重点。

汗平白无故地,怎么就会被偷了呢?

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盗汗主要是由于“肾阴虚”所致。阴虚之后,人体内聚合阳气的场所就不坚固了,从而出现汗液外泄的情况。

精气一泄,腰酸背痛、腿脚无力、气短、食欲差、以及心脏问题自然而然就会缠上你。

我告诉她,“阴郄穴就能轻轻松松的引起到汗的根本问题给解决掉。”

《百症赋》曰:“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

我们知道,中医各脏器中,心为火,肾为水。

而作为郄穴的阴郄穴,具有由外到内沟通心脉的功能,使得心火下行,肾水上提,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目的,盗汗自然就好转了。

我们选择保健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对准要灸的部位,距离皮肤2cm,让皮肤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烫感为佳。

一般每次灸10分钟,灸到皮肤温热微红即可,通过艾灸能让阴气滋长,阳气得到调整,使阴阳平衡,强肾滋阴,巩固身体,锁住精气不外泄。

当然,肾阴虚不是一朝一夕能调理好的,所以记得要坚持艾灸一段时间哦!

关键时刻的急救穴

有急病的时候,阴郄穴就是最神的药!

如果心脏病忽然发作,昏过去了,怎么办?

这时无论是去找哪个医生,都得要耗费一些时间,很多时候,争的就是这一点时间。

再比如急性哮喘,发作的时候,人的感觉简直是生不如死,痛苦万分,而病魔是不等人的。

真正的急救,是当场救治!

而通过中医的取穴点穴,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急救方法。

人体哪一种穴位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阴郗穴。“郄”在中医里为急救的意思。

《针灸甲乙经》:凄凄寒嗽,吐血,逆气,惊,心痛,手少阴郄主之。

阴郗穴是我们人体专门用于急救的大药,当胃痛翻来覆去,心脏病,心痛突发,咳血尿血,女子崩漏、头痛.....使劲按揉阴郄穴,可迅速缓解病情。

怎么做呢?

找到阴郄穴,用拇指指端按在穴位上,先逆时针揉8下,再顺时针揉8下,然后松开,如此反复揉5分钟,力度对比保健养生要稍微大一些,有酸胀感为佳。

如果你身边有小伙伴急性哮喘、突发心绞痛或者是逆气昏迷等关键时刻,你都可以通过按揉阴郄穴来调理。

五指通全身,秘密都在这

现在有很多人按摩特别信精油等按摩用油,我更强调按摩要好好用手。

人所有的大秘密全都在手上,手的所有指尖全是经脉相交汇之所。现在,对运动员有一种测法,是专门测试指尖气血的,如果里面有轻微的跳动感,这种就算通了。

指尖脉跳动得越厉害,把脉越准,它对生命感知的能力就越强。其实我们平常没事应该多锻炼指尖,像拍手啊、鼓掌啊,这些都是很好的动作。十个指尖的头相碰,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地防治老年痴呆,因为气血全都在指尖上。

跷大拇指,要么是夸赞别人,要么是傲慢!

大拇指为肺经,肺经从云门、中府出来,所以,锁骨与肩之间这个部位疼痛就是肺气被憋,应该双手交叉拍这个部位,把肺气给拍顺了。

肺经从云门、中府出来以后,沿着手臂里侧的上缘一直走,到大手指的外端,同时有另一个支脉,从列缺穴处流到大肠经去。大拇指为肺气所主,所以大拇指主傲慢,跷大拇指,要么是夸赞别人,要么是傲慢。

很少有人敢把戒指戴在大拇指上,只有皇帝,他敢那么牛,敢在大拇指放一个大扳指,把戒指戴在大拇指上就是从来不倒的意思。

食指跟本能有关

食指是大肠经。那么,把戒指戴到食指对不对?有一些女孩子比较喜欢这样。

大肠跟本能相关,有的人在做决断的时候,他老用食指敲桌子,实际上他是在拼命地调动本能来帮他做决断,这件事不是靠理智能解决的,所以要靠本能来解决。

我们中国人有时候,说自己肚里有数,指的就是大肠。把戒指戴到食指上的人,实际上通常有一点宗教倾向。

心越跳得厉害反而是心脏轻症

中指指什么呢?中指是心包经,心包经就相当于心脏的外围。我们为什么要学老子?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表现出来的事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背后的事情,就是没有表现出来的。

一个人要是修行修得很好,一眼就能看出事物本身背后的东西。比如心包经的问题,心脏外围如果有病,反而在病症上表现得特别强烈,哐当哐当心跳得慌,好像跳得特别严重,会让人产生得了心脏病的错觉。但是,事实也许不是这样,心越跳得厉害也许是心包的病,反而是心脏的轻症。

心脏病的重症平常没有表现,突然出现心下急痛,这才是重症。心脏病的重症主要表现是在小指上。心经跟小肠经都走小指,有时候小指麻木、小指出问题,反而是心脏病的重症。

当然这个要先排除脊椎的问题,因为脊椎受压迫也会造成小指的麻木。如果中指会麻木,反而是心脏轻症。所以,有时候反应强烈病症反而轻,不强烈病症反而重,这就是身体的问题。

手的握力越大,肝气越足,人越长寿

有一个结论,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手的握力越大越长寿,所以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应该经常锻炼自己的手握力。但是,西方人只是做了统计,得出结论,却不知道这里面的原因。

为什么手的握力越大人越长寿呢?

不知有没有人留意,小孩子出生的时候手都是什么样子的?小孩子出生的时候啊,握拳是没有错的。那是怎么握的呢?我们一定要学小孩的握拳法。小孩的握拳一定是大拇哥放到无名指的指根处,然后握住。

这个方法是道教里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握拳方法,叫做握固法。初生孩子为什么都不用教,就是妈妈不用去教孩子:我要生你了,你一定要握固出来啊。

不用教,每个孩子都是这么出来的。当然也有张着手出来的,张着手出来的小孩体质偏弱。其实一般小孩子,懂得自保的,都是握着出来的,这是先天的东西,不用父母去教。

在学中国古代养生法的时候,曾经问过那些老师,道教说这是握固。我问这握固是怎么来的,他们也不知道,只教给我们就这样握着就可以了,因为这样可以定魂魄。

等我生完孩子以后,一看孩子那样握着手出来,我一下就开悟了。人的手首先得能攥住,肝气才会足。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体自保功能。

人死的时候是撒手而去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肝主血,就是肝主藏血。肝是很重要的,人一生一死其实全跟肝相关。现在就记一个概念,是什么呢?就是人能够从母腹里出来,第一条肝气足,才能攥住拳头。

人死的最后一瞬间是什么样子呢?是撒手而去,就是手啪一下散开了,肝气全散。所以人死前最后绝的一条经脉一定是肝经。这是一个原则性的东西,跟肝有关。

人握紧拳头是握固,那么固是固什么呢?中医是讲神明的,那么肝的神明叫做什么呢?叫做魂。什么叫神明?就是肝气特别足了以后,它所外现出来的能量叫做魂。

肝气肝血特别足以后,人的魂就不会飞掉,因为它的固摄能力强。平时我们该怎么来固肝魂呢?记住啊,无名指的指根处就是肝的窍,所以呢,如果把手压在这儿,就等于是固肝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