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张宏杰老师的《简读中国史》。
前面一篇文章,我们讲到了中国人的两个文化基因:血缘家族和祖先崇拜。接下来,今天我们聊聊奠定中华文化基因的三个朝代: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有在制度和文化上有什么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这三个朝代奠定了中华文明此后几千年的文化基调,到底是什么呢?
夏朝大约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经历了大概500年;而商朝大约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也经历了500年左右;到了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大概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统一秦王朝,周朝是三个朝代中最长的800年左右。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夏朝、商朝还是周朝,都超过了500年,而后面的大部分朝代都很难超越之前的,短的十几年,多的300多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讨论。
今天我们先聊聊夏商周三个朝代。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这三个朝代类似,都是封建社会,也被称之为“黄金三代”。生活在后代的人们,都梦想着有一天能回到这样的朝代。我们对周朝比较了解,尤其是周朝后期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是中华文化的黄金时代。其实在差不多的时代,在欧洲的古希腊也正经历这样的辉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出现,也奠定了今天欧洲思想和文化的根基。
虽然我们认为夏商周三个朝代在政治制度上类似,但是其实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夏朝其实很少有历史记载,因为一直未能出土类似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所以夏代的历史在今天看来还是模糊不清的。学术界一般认为,虽然实现了形式上的家天下,但中国历史上的首个国家夏,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只是部落联盟而已。而当时的政治结构并不紧密,对人们的管理能力也缺乏经验,实际上没有建立起完善“分封制度”,所以虽然说是“封建社会”,但实际上还是自治的比较多,统一对各个部门的管控能力并没有那么大。
到了夏朝统治的后期,在东部有一个叫商的部落兴亡了起来,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族的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夏桀。边缘部族乘中原衰弱入主中原,并继承中原的文化传统,“边疆和中原”的循环,中国历史的这一永恒主题,其实从商代夏就开始了。“殷因于夏礼”,商人在攻灭了夏之后继承了夏的文化遗产,并且将其发展壮大。
商汤灭夏朝建立起来了商朝,商王朝和夏朝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商王朝更依赖于血缘的力量。商汤在征夏的过程中征灭了那些邦国之后,商朝发明了分封制,商王把自己的一些兄弟叔伯分封到各地,从而使商王族直接控制的地区比夏王族控制的大了数倍。这样,商朝的统治就比夏朝更有力而且更稳定。所以从商朝开始,我们可以把中国叫作“封建社会”。
但商朝的封建社会和周朝比较起来,还是不算完善的。在商朝早期,王室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曾经多次被迫迁都,王位的继承制度也并不完善,经常出现因为争夺王位而出现内乱,比如著名的“九世之乱”。因为商朝的王位继承制是“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这两种制度的混用,造成王位继承处于混乱状态。 这一历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乱”。九世之乱延续近百年,直到盘庚迁殷后才最终结束,但九世之乱使商朝国家衰落,诸侯莫朝。
公元前1064年,周武王率军讨伐商纣王,推翻了商朝统治,建立了我国历史统治最长的王朝:周王朝。当然周朝推翻商朝也是边缘对中原的胜利。在政治治理上,周朝比商朝更加成熟,尤其是分封制度上。而分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王朝的稳定和安全,“封建”就是“封建侵权,以藩屏周”的意思。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论关系还是自己家的比较铁,所以,王室把自己的亲人分封到各地管理,这样其实也是一种家族式传承,在西周建立的时候,天下71个邦国中,其中53个都是周王家族的,也都是“自己人”,所以其对国家的控制力当然很大。
除了“分封建国”这个制度设计以为,文化当然也是不可缺少的,除了我们前面讲到的“血缘家族和祖先崇拜”以为,周朝还有更加完备的礼仪和宗法制度。周朝建立后不久,以周公为首的主要官员在剖析前代兴亡得失经验教训的同时,对前几代的典章制度礼仪规定作了系统详细地归纳总结,并结合新王朝的需求制作了《周官》和《仪礼》两部礼法,形成了一整套政治制度和礼仪准则,被后世誉为治世经典,百年大法。
《周官》详细规定了如何建国定都,王室与封国的关系,各个官职的设置和职责等一系列政治制度,可以说是一部理想的治国大纲。《仪礼》对祭祀,丧葬,婚嫁,酬宾等人们许多生活活动作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如婚嫁需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每个环节如何做都有具体的规定。再比如《冠礼》规定男子十八行成人加冠礼,表示已成人,可以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士相见礼》中规定了人们相互请见回访的礼节等等。
《周官》和《仪礼》问世后即成为人们政治生活以及日常行为的指南。人们代代相传研习。孔子就曾以此两部经典传授学生。孔子的学生们在研究学习这两部经典的时候,作了很多纪录。这些记录有研习时的心得,有对两部经典的解释,还有一些礼仪上的补充。所有这些加起来整理成为《礼记》。后人遂将《周官》改称《周礼》与《仪礼》,《礼记》合称 “三礼”。我们经常说我们是“礼仪之邦”,当然不是浪得虚名的。
除了文化和制度上周朝和之前朝代的区别以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夏商两代都非常信奉鬼神和占卜,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由鬼神主宰的,但是到了周朝,这个思想观念就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什么转变呢?是:天命。
“天命”这两个字,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都有很多体现。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论语》里面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及“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天生德于予”等等。总之“天命”这个观念在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那这个观念是如何而来的呢?
夏商两代的鬼与神,基本都与祖先有关。甲骨文中经常出现“帝”或者“上帝”,用来称呼天上的最高神灵。但是这个“上帝”并不是教的神,而是商族的祖先。因为甲骨文中,“帝”是花蒂的意思,瓜熟蒂落的那个“蒂”,也即祖先,部族的根。
商代贵族认为,神或者说上帝,是商族的祖先,因此只保佑商族。神的统治是不可能被人类推翻的,所以他们只要好好祭祀,别让天上的祖宗不高兴,就可以永远统治下去。所以商代统治者不太重视统治手段,只顾恣意享受,酒池肉林,醉生梦死,这从商代青铜器中那众多精美的酒器就可以看出来。
而周朝则把上帝从商人的上帝变成了所有人的上帝,从而创造了“天命”这个说法。在《诗经·大雅·文王》里说,“天命靡常”。上天或者上帝并不是商族一个民族的祖先,而是普天下各民族共同的主宰。天下各族都是平等的,哪个民族能入主中原,关键是看他有没有德行,获没获得天命。
当初商汤因为有德行,所以被上天选中了当了天子。然而商纣胡作非为,已经耗尽了祖先的道德资源。而周人因为有德行,所以成功地实现了改朝换代。
然而周人既然凭借这套说辞夺取了,这套意识形态自然就对周朝的形成了制约。既然天下各族都有可能获得天命,那么这就要求周朝的统治者要自我约束,要好好干,否则就有可能被推翻。因此,“天命”这种文化是具有革命性、突破性、开创性的文化。它把人的命运主动权从鬼神的手中夺回,掌握在人的手中。
如果说夏商两朝的鬼神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话,那么“天命”给了人们以确定性,而且还赋予了至高无上的道德权威,不仅可以主宰一个人的命运,同时也可以主宰一个国家的命运。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我们分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个朝代,夏商周,他们在制度设计,思想文化方面的一些差异。从制度方面,从夏朝的部落家长制,到商朝的不成熟封建制度,最后到周朝的成熟的封建制度,一个好的制度经历了近2000年的演化;另外,在文化方面,从夏商两朝的“鬼神论”,逐渐演化到周朝的“天命”论,并且赋予了“天命”以道德感,这种文化理念的设计是具有开创性和革命性的。它让我们的命运从不确定的鬼神手中,掌握到了我们自己的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而所有的天命也遵循统一的道德规则。一句话说,天命及自然,众生平等。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为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张宏杰老师的《简读中国史》。
前面一篇文章,我们讲到了中国人的两个文化基因:血缘家族和祖先崇拜。接下来,今天我们聊聊奠定中华文化基因的三个朝代: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有在制度和文化上有什么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这三个朝代奠定了中华文明此后几千年的文化基调,到底是什么呢?
夏朝大约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经历了大概500年;而商朝大约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也经历了500年左右;到了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大概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统一秦王朝,周朝是三个朝代中最长的800年左右。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夏朝、商朝还是周朝,都超过了500年,而后面的大部分朝代都很难超越之前的,短的十几年,多的300多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讨论。
今天我们先聊聊夏商周三个朝代。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这三个朝代类似,都是封建社会,也被称之为“黄金三代”。生活在后代的人们,都梦想着有一天能回到这样的朝代。我们对周朝比较了解,尤其是周朝后期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是中华文化的黄金时代。其实在差不多的时代,在欧洲的古希腊也正经历这样的辉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出现,也奠定了今天欧洲思想和文化的根基。
虽然我们认为夏商周三个朝代在政治制度上类似,但是其实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夏朝其实很少有历史记载,因为一直未能出土类似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所以夏代的历史在今天看来还是模糊不清的。学术界一般认为,虽然实现了形式上的家天下,但中国历史上的首个国家夏,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只是部落联盟而已。而当时的政治结构并不紧密,对人们的管理能力也缺乏经验,实际上没有建立起完善“分封制度”,所以虽然说是“封建社会”,但实际上还是自治的比较多,统一对各个部门的管控能力并没有那么大。
到了夏朝统治的后期,在东部有一个叫商的部落兴亡了起来,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族的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夏桀。边缘部族乘中原衰弱入主中原,并继承中原的文化传统,“边疆和中原”的循环,中国历史的这一永恒主题,其实从商代夏就开始了。“殷因于夏礼”,商人在攻灭了夏之后继承了夏的文化遗产,并且将其发展壮大。
商汤灭夏朝建立起来了商朝,商王朝和夏朝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商王朝更依赖于血缘的力量。商汤在征夏的过程中征灭了那些邦国之后,商朝发明了分封制,商王把自己的一些兄弟叔伯分封到各地,从而使商王族直接控制的地区比夏王族控制的大了数倍。这样,商朝的统治就比夏朝更有力而且更稳定。所以从商朝开始,我们可以把中国叫作“封建社会”。
但商朝的封建社会和周朝比较起来,还是不算完善的。在商朝早期,王室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曾经多次被迫迁都,王位的继承制度也并不完善,经常出现因为争夺王位而出现内乱,比如著名的“九世之乱”。因为商朝的王位继承制是“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这两种制度的混用,造成王位继承处于混乱状态。 这一历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乱”。九世之乱延续近百年,直到盘庚迁殷后才最终结束,但九世之乱使商朝国家衰落,诸侯莫朝。
公元前1064年,周武王率军讨伐商纣王,推翻了商朝统治,建立了我国历史统治最长的王朝:周王朝。当然周朝推翻商朝也是边缘对中原的胜利。在政治治理上,周朝比商朝更加成熟,尤其是分封制度上。而分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王朝的稳定和安全,“封建”就是“封建侵权,以藩屏周”的意思。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论关系还是自己家的比较铁,所以,王室把自己的亲人分封到各地管理,这样其实也是一种家族式传承,在西周建立的时候,天下71个邦国中,其中53个都是周王家族的,也都是“自己人”,所以其对国家的控制力当然很大。
除了“分封建国”这个制度设计以为,文化当然也是不可缺少的,除了我们前面讲到的“血缘家族和祖先崇拜”以为,周朝还有更加完备的礼仪和宗法制度。周朝建立后不久,以周公为首的主要官员在剖析前代兴亡得失经验教训的同时,对前几代的典章制度礼仪规定作了系统详细地归纳总结,并结合新王朝的需求制作了《周官》和《仪礼》两部礼法,形成了一整套政治制度和礼仪准则,被后世誉为治世经典,百年大法。
《周官》详细规定了如何建国定都,王室与封国的关系,各个官职的设置和职责等一系列政治制度,可以说是一部理想的治国大纲。《仪礼》对祭祀,丧葬,婚嫁,酬宾等人们许多生活活动作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如婚嫁需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每个环节如何做都有具体的规定。再比如《冠礼》规定男子十八行成人加冠礼,表示已成人,可以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士相见礼》中规定了人们相互请见回访的礼节等等。
《周官》和《仪礼》问世后即成为人们政治生活以及日常行为的指南。人们代代相传研习。孔子就曾以此两部经典传授学生。孔子的学生们在研究学习这两部经典的时候,作了很多纪录。这些记录有研习时的心得,有对两部经典的解释,还有一些礼仪上的补充。所有这些加起来整理成为《礼记》。后人遂将《周官》改称《周礼》与《仪礼》,《礼记》合称 “三礼”。我们经常说我们是“礼仪之邦”,当然不是浪得虚名的。
除了文化和制度上周朝和之前朝代的区别以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夏商两代都非常信奉鬼神和占卜,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由鬼神主宰的,但是到了周朝,这个思想观念就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什么转变呢?是:天命。
“天命”这两个字,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都有很多体现。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论语》里面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及“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天生德于予”等等。总之“天命”这个观念在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那这个观念是如何而来的呢?
夏商两代的鬼与神,基本都与祖先有关。甲骨文中经常出现“帝”或者“上帝”,用来称呼天上的最高神灵。但是这个“上帝”并不是教的神,而是商族的祖先。因为甲骨文中,“帝”是花蒂的意思,瓜熟蒂落的那个“蒂”,也即祖先,部族的根。
商代贵族认为,神或者说上帝,是商族的祖先,因此只保佑商族。神的统治是不可能被人类推翻的,所以他们只要好好祭祀,别让天上的祖宗不高兴,就可以永远统治下去。所以商代统治者不太重视统治手段,只顾恣意享受,酒池肉林,醉生梦死,这从商代青铜器中那众多精美的酒器就可以看出来。
而周朝则把上帝从商人的上帝变成了所有人的上帝,从而创造了“天命”这个说法。在《诗经·大雅·文王》里说,“天命靡常”。上天或者上帝并不是商族一个民族的祖先,而是普天下各民族共同的主宰。天下各族都是平等的,哪个民族能入主中原,关键是看他有没有德行,获没获得天命。
当初商汤因为有德行,所以被上天选中了当了天子。然而商纣胡作非为,已经耗尽了祖先的道德资源。而周人因为有德行,所以成功地实现了改朝换代。
然而周人既然凭借这套说辞夺取了,这套意识形态自然就对周朝的形成了制约。既然天下各族都有可能获得天命,那么这就要求周朝的统治者要自我约束,要好好干,否则就有可能被推翻。因此,“天命”这种文化是具有革命性、突破性、开创性的文化。它把人的命运主动权从鬼神的手中夺回,掌握在人的手中。
如果说夏商两朝的鬼神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话,那么“天命”给了人们以确定性,而且还赋予了至高无上的道德权威,不仅可以主宰一个人的命运,同时也可以主宰一个国家的命运。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我们分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个朝代,夏商周,他们在制度设计,思想文化方面的一些差异。从制度方面,从夏朝的部落家长制,到商朝的不成熟封建制度,最后到周朝的成熟的封建制度,一个好的制度经历了近2000年的演化;另外,在文化方面,从夏商两朝的“鬼神论”,逐渐演化到周朝的“天命”论,并且赋予了“天命”以道德感,这种文化理念的设计是具有开创性和革命性的。它让我们的命运从不确定的鬼神手中,掌握到了我们自己的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而所有的天命也遵循统一的道德规则。一句话说,天命及自然,众生平等。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为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
作者:刘有升
柳宗元,字子厚,号河东,又称“柳柳州”,是中唐时期的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从为学、为文、为师、为人等“四为”视角简析柳宗元的治学之道,可为我们增强学习本领提供重要启迪。
为学:“利于人,备于事”
柳宗元在《时令论》中提出,“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如斯而已矣。”利于人和事,是柳宗元治学的要旨,章士钊就曾用“有益于世”来评价柳宗元。
抱负宏大。他抨击“学而为己”“决科求仕”观念,立志“延孔子之光烛于后来”。他传道利民,“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贬谪中“行则膝颤,坐则髀痹”,但他穷且益坚,“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写就《永州八记》等佳作。
突破创新。他以批判革新为治学风气,《天对》回答了屈原《天问》中的170余个疑问,《天说》批驳了韩愈的天命论,发展了朴素辩证法和朴素唯物论。称赞说,“屈原写过《天问》,过了一千年才有柳宗元写《天对》,胆子很大”,“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
爱憎分明。他任柳州刺史时,针对两税法运行乱象,“定经界,核名实”,清查土地数量和贫富户口,切实按贫富差异纳税。他对弱者深切同情,为“手刃父仇,束身归罪”的徐元庆鸣不平,驳斥谏臣陈子昂“诛之而旌其闾”的荒唐见解,认定“达理闻道”不应治罪。柳宗元赞赏吴武陵的文采,却毫不客气地批评其的观点。
为文:“文者以明道”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里总结,“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这既反映了他的写作态度,又折射出其写作技巧。
改进写作态度。一方面,目的从“以辞为工”转变为“明道”,更为注重阐明道理,正所谓“凡为文,以神志为主”。另一方面,重心从形式演进为内容,改变重句式而轻内容的歪风,不再一味苛求形式及文辞,避免在学术上误入歧途。
提升写作技巧。柳宗元注重“羽翼夫道”,考究方法。比如,规避“轻心”“怠心”“昏气”“矜气”,使文章深厚、严谨、清晰、谦敬;讲求“抑”“扬”“疏”“廉”“激”“固”,让文章含蓄、明快、通达、精简、清雅、庄重。着重“取道之原”,深汲精髓。譬如,借鉴《尚书》的质朴、《诗经》的情理永恒、《三礼》的内容合理、《春秋》的褒贬、《易经》对趋势的把握,阐明思想应当源于五经等儒家经典和尧舜孔子等儒道本原。侧重“旁推交通”,知一万毕。他遵循儒学思想,又兼习百家之言,力推融会贯通。例如,学习《谷梁传》的气势、《孟子》《荀子》的通畅、《庄子》《老子》的视野、《国语》的趣韵、《离骚》的幽深和《史记》的简洁。
为师:“不敢为人师”
柳宗元在十多篇论著里阐述了师道,如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明确表态“不敢为人师”。这固然有他自身的深层考虑,但也映射出其对师道的深刻感知。
重视师道。他痛心疾首于“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的师道衰微现象,认为反对从师的人就像“邑犬群吠”。他自称,以前在长安时,每天有时会有几十个后辈学者到他家门前求教。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记载,“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可见,柳宗元所培育的后辈学者数量多、效果好。
力戒虚名。柳宗元提议“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坚守“取其实而去其名”“去其名,全其实”。这充分显示出他对避师之名而就师之实的期待。由此可知,他排斥老师学生的名义,不愿接受学生的尊师礼节;更关注的是能否尽为师之实、给学生带来实际的帮助。
遵循规律。他提倡“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种树诀窍,凸显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柳宗元倡议“交以为师”“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彰显出对亦师亦友的希冀、对学生主体性的推崇。他强调日积月累,做实做深做透文献的搜集、整理、比较和综合,以量的积累换取质的提升。
为人:“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柳宗元在《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中写道,“大都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力主人品决定文品,将德行特别是真诚视为文学修养的根本。
端正心态。柳宗元告诫秀才“慎勿怪、勿杂、勿务速显”,也就是慎重对待,不贪图怪异、不杂乱无章、不急于扬名。由此看来,他将一以贯之的内心净化和实践历练作为学问之基。
持续学习。尽管柳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但仍非常重视学习。他指出,“圣人之道,学焉而必至”,表达了学习圣人之道并学成的决心。他绘制了由六经到《论语》《孟子》,再到《左传》《国语》《庄子》《楚辞》,最后到《谷梁传》《史记》等的学习图谱,供后辈学者熏陶思想、陶冶情操。
知行合一。他期望妻弟杨诲之“圆其外而方其中”,并表示“恒中者轴”。“方”即车箱,“圆”为车轮,“轴”是平衡用的车轴。“轴”牵制“方”“圆”,而“中”则是备受各家认可的“大中之道”。这些映射出知行关系,涵盖内在境界和外在处事方略:在认知上“方其中”,在践行中“圆其外”,二者有机统一于“大中之道”。(刘有升)
在摆脱各自欧洲宗属国的束缚以后,美国和墨西哥都试图找到自己的定位。抛出这样一个概念——天命论,迎合了民众心理,但这种天命的获得却并不简单,暴增的人口和拓荒精神促使美国要求更多的东西。前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开始面临领土控制问题,得克萨斯的人口对墨西哥政府来说尤其是一个问题,这里的人大多是美国移民,他们充满着自由、和平等的观念。随着越来越多的墨西哥人来到这里,那些占据多数的美国人成为了麻烦。
到了1835年,紧张局势达到高潮。为了维持对其边远地区的控制,墨西哥政府禁止所有合法的美国移民进入得克萨斯。更糟糕的是,在安东尼奥•洛佩斯•德•桑塔•安纳的新统治下,高度集权让国家和各省的自由希望破灭。与此同时,得克萨斯也变得富裕起来,棉花和兽皮的出口额达到了50万美元。这对墨西哥来说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但对美国政府来说,尝试夺取得克萨斯倒似乎成了一个选择。
不久之后,紧张局势演变成为彻底的敌对状态,墨西哥政府试图加强对得克萨斯的控制,1835年开始了得克萨斯革命。这场革命历时较短,却足够血腥。阿拉莫之战是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战役。200多名得克萨斯士兵面对数量几乎是他们十倍的墨西哥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最终被桑塔·安纳的人无情得。这场战役,或者更贴切地说,这场大激发了得克萨斯对墨西哥统治的进一步反抗,甚至直到今天也被铭记在孤星州的民间传说中。
圣哈辛托战役:1836年4月21日,在山姆·休斯顿的带领下,一支规模较小的得克萨斯队伍对桑塔·安纳的军队发动了突袭。仅仅18分钟的战斗后,墨西哥军队就被击败。得克萨斯宣布独立。
萨拉多溪战役:1842年9月17日,在再次当选墨西哥总统后,桑塔•安纳试图夺回以前的得克萨斯省。然而,阿德里安·沃勒(Adrián Woll)带领的墨西哥军再次败北。图为桑塔•安纳将军。
美国吞并得克萨斯:因为承诺带领美国进行西部扩张,詹姆斯•波尔克赢得总统大选。波尔克就职时正是美国、墨西哥和英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之际。与得克萨斯共和国进行谈判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将得克萨斯接纳为一个州的提案。1845年底,得克萨斯正式成为美国领土。
1845年,12月波尔克派遣一名特工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的领土。墨西哥总统何塞•华金•德•赫雷拉因有意进行此交易而被罢免。后来,他在战争期间担任将军。
桑顿事件:1846年4月25日,扎卡里·泰勒将军在里奥格兰德河北岸扎营,特遣队队长赛斯·桑顿带领的一小队龙骑兵遭到攻击,并被全部抓获。这就给了波尔克总统一个宣战的理由。
革命的炮火终于让墨西哥和美国发生了碰撞,接下来的战争将决定这个大陆的形状,并对未来几代人产生影响。美国天命论是其在北美大陆统治地位的自我实现预言,并需要在帕洛阿尔托、塔巴斯科等其他许多战场上实现。很快,墨西哥城就落入美队手中,墨西哥政府被迫投降。图为1846年叛乱时加利福尼亚第一面正式的州旗。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