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作为中医传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功效和疗效。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草药的研究和实践,中医师们总结出了许多重要的方剂和草药。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80种中药的功效,并用一句话简洁明了地概括每味药的主要功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人参:补气养血,健脾益肺。
2. 何首乌:滋补肝肾,乌发明目。
3. 枸杞子:滋阴补肾,明目补血。
4. 当归: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5. 白芍药:养血安胎,活血化瘀。
6. 川芎:活血祛瘀,止痛定志。
7. 熟地黄:滋阴补肾,益气生津。
8. 白术:健脾消食,止泻安胎。
9. 黄芪:益气固表,抗疲劳。
10. 枳实:化湿燥湿,理气和胃。
11. 桂枝:温阳散寒,活血通经。
12. 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13. 茯苓:利水消肿,健脾化湿。
14. 三七:止血散瘀,活血化瘀。
15. 熟地:益肾填精,补血养阴。
16. 长白山人参:补气养血,清热解毒。
17.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18. 茯神:安神定志,清热化湿。
19. 五味子:补肾涩精,固涩止泻。
20. 当归:补血调经,养颜美容。
21. 丹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2. 青皮:行气散瘀,温经活络。
23. 桑叶:清肝明目,养血和胃。
24. 泽泻: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25. 龙骨:镇惊安神,强筋壮骨。
26. 甘草:益气养阴,和中止咳。
27. 桃仁:活血祛瘀,润燥通便。
28. 红参:补气养血,健脾胃。
29. 牛膝:活血强筋,止痛定痛。
30. 醋陈皮:理气健脾,化痰止咳。
31. 山楂:健胃消食,化湿和胃。
32. 炒白术:健脾益胃,止泻安胎。
33. 炙甘草:益气养阴,和中止痛。
34. 炒枳实:化湿健脾,理气止呃。
35. 红花: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36. 牛黄: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37. 菊花:清热解毒,明目降压。
38. 香附子: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39. 地黄:滋阴补肾,养血安胎。
40. 飞蛾翅:清热解毒,润燥通便。
41. 进口人参:补气养血,益肺止咳。
42. 鸡血藤:活血化瘀,消痈肿毒。
43. 莪术:固涩止泻,行气止痛。
44. 白果:润肺止咳,健脾宽肠。
45. 炒黄连:清热燥湿,泻热解毒。
46. 冬虫夏草:补肾壮阳,滋阴补气。
47. 沉香:安神定志,理气和胃。
48. 鳖甲:涩精止梦,益肾暖阳。
49. 炙黄芪:益气补血,固表止汗。
50. 辣木籽:通经活络,暖阳养颜。
51. 豆蔻:暖阳理气,行气散寒。
52. 黄精:滋阴补肾,益气生津。
53. 炒香附子: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54. 人参果:开窍益气,健脾祛湿。
55. 炒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不止。
56. 槟榔心:开窍化痰,止呕安胃。
57. 远志:安神定志,健脾宽胸。
58. 虫草花:补气养血,调经止痛。
59. 炙甘草:益气养阴,和中止咳。
60. 参:补气生津,清心安神。
61. 炒川桂枝:温阳散寒,通经活络。
62. 炙麦冬: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63. 五味子:固肾涩精,健脾益肺。
64. 炒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65. 炙黄芪:益气活血,健脾化痰。
66. 制首乌:补血益肾,乌发明目。
67. 炒枸杞子:滋阴补肾,明目养颜。
68. 炸白术:健脾利水,祛湿活血。
69. 炙甘草:益气养阴,和中止痛。
70. 茯苓:理水消肿,健脾化湿。
71. 山楂:健胃消食,开胃安神。
72. 海螺:祛蚊避邪,健脾温阳。
73. 山大黄:泻火通便,疏肝清热。
74. 生甘草:益气养阴,和中止泻。
75. 炒山药:养阴补肾,补中益气。
76. 炒苍耳子:利水消肿,祛痰降压。
77. 正宗人参:滋阴补肾,益气补血。
78. 黄精:滋阴补肾,益气生津。
79. 炙甘草:补中益气,健脾养肺。
80. 炒芡实:健脾益肺,温肾固精。
以上是80种中药的主要功效,每味药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和疗效。在中医治疗过程中,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草药组合进行治疗。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中药的功效有所帮助。
#健康#
参考文献:
1.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2015).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China Medical Science Press.
《神农本草经》(汉)
《吴普本草》(汉*吴普)
《本草经集注》(南北朝*陶弘景)
《雷公炮炙论》(南北朝)
《药对》(隋*徐之才)
《药性论》(隋*甄权)
《新修本草》(唐*苏敬等)
《本草拾遗》(唐*陈藏器)
《海药本草》(唐*李珣)
《食疗本草》(唐*孟诜)
《日华子本草》(唐)
《开宝本草》(宋*)
《嘉佑本草》(宋)
《图经本草》(宋)
《证类本草》(宋*唐慎微)
《本草衍义》(宋*寇宗奭)
《珍珠囊》(金*张元素)
《药类法象》(元*李东垣)
《用药心法》(元*李东垣)
《汤液本草》(元*王好古)
《本草衍义拾遗》(元*朱丹溪)
《本草发挥》(明*徐彦纯)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1596年)
《神农本草经疏 》(明*缪希雍)
《本草集要》(明*王纶)
《本草蒙筌》(明*陈嘉谟)
《本草发明》(明*皇甫嵩)
《本草发挥》(明*徐彦纯)
《本草通玄》(明*李中梓)
《雷公炮制药性解》(明*李中梓)
《本草会编》(明*汪机)
《本草品汇精要》(明*刘文泰)
《本草汇言》(明*倪朱谟)(1624年)
《药鉴》(明*杜文燮)
《本草乘雅半偈》(明*卢之颐)
《本草正》(明*张介宾)
《本草述》(清*刘若金)(明末清初)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清*徐大椿)
《本草备要》(清*汪昂)
《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
《本草从新》(清*洛)
《本草崇原》(清*张志聪)
《本草逢原》(清*张璐)
《本草求真》(清*黄宫绣)
《本草分经》(清*姚澜)
《本草思辨录》(清*周岩)
《得配本草》(清·严洁、施雯、洪炜)(1761)
《神农本草经读》(清*陈修园 、伍悦)
《本经疏证》(清*邹澍)
(王世杰整理)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