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战姓起源 战姓排在百家姓第几位

发布时间:2024-06-27 14:56:13作者:孤独是毒来源:网友投稿

战姓起源 战姓排在百家姓第几位

本文目录一览:

|杂谈|“姓”甚至哉(一)—「战」天斗地-战氏起源

姓氏,是国人标识自身的重要方式,每个姓氏都有着自己远流长的来源,而每个姓氏都有着自己不一样的故事。

古时姓、氏殊意,“姓”代表母系来源;而“氏”则是因家族子孙繁多,各分支为标志自身而取的称号。秦、汉后姓氏合一,唐、宋定型,即为当今“姓氏”。但无论是古之“姓”、“氏”还是今之“姓氏”,都是我们寻根溯源的解码器。

我国姓氏众多,不常见的姓也为数不少,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讲一个“霸气外漏”的姓氏——【战】

一、文字

战;戰[繁]

二、起源

每个姓氏都有起源,只不过有的复杂、有的相对简单,而“战”姓就是一个来源多样的姓氏。

起源1.上古官位

“战”字为一“单”、一“戈”,单兵持戈,是为“战”。

因而,古代排兵布阵的战争、战役指挥官,因负责战事,而谓“战官”。

某一位战官子孙后代的其中一支,遂以祖先或者家族官职为氏,称战氏。

此来源各支战氏基本没有血缘关系,因而互不相属,仅凑巧而已。

起源2.姬姓大夫

西周时期,周朝姬姓王室一支封于毕城,其后人便以封地为氏,称毕氏。

战国时期,毕氏迁居滕国(今山东滕州),毕氏有一位族人名叫毕战,为彼时滕国国君滕文公效力,是滕文公手下掌管滕国井田事务的大夫,因治田有功,受封大片土地,因而家族繁茂。

在毕战的后裔中有一支以祖先之名为氏,称战氏。此支战氏被认为是战氏正宗。

据考证,古滕国、今滕州附近的烟台、威海、日照、临沂等地有很多以“战”命名的村落,如“战家庄”、“战家疃”、“战家夼(kuǎng)”、“前、后战家”、“大、小战家”等,均为滕国战氏的后人。

此战氏为姬姓后裔。

起源3.避祸改氏

周成王少子姬臻的一只后裔,封于单地,以地为氏,是为单氏。

一直到清朝时期,世代为单氏,尔后遭奸人陷害,被抄家处斩。幸好家中有年轻的兄弟三人死命逃出。

为了躲避追杀和陷害,并且提醒后代子孙祖先的劫难,于是将“单”姓后加“戈”字,以示警戒,遂称“战”姓,兄弟三人也改名战龙、战虎、战青。

逃亡期间战青失踪,下落不详,已死或再次改姓不得而知。战龙、战虎逃到山东登州府永成县(今荣成)定居,此支战姓逐渐壮大,清末有后裔迁居山东其他地区和辽宁等地。

此支战姓亦为姬姓后裔。

起源4.满族汉化

金国时期,女真族阿典部,清建国入关后,阿典部依满语汉化为战姓。

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的阿克占氏,源于女真阿典部。阿典部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满语为“Akjan Hala”,汉语译为“雷”,世居哈达、叶赫等地,后满姓汉化冠以“战”、“雷”等姓。

此支战姓由少数民族汉化所来,清初成型,历史并不长。

起源5.突厥汉化

突厥是南北朝兴起、隋唐时活跃在北方与西域的游牧民族。西魏文帝大统八年(公元542年),“突厥”这一称谓开始出现在史籍《周书·宇文测传》中。

突厥人崇尚勇敢,尊奉拜火教神祇轧荦山,并将轧荦山视为战神,许多突厥女子婚后都会向轧荦山祈祷,生子后更是取名“轧荦山”。

西突厥灭亡后,绝大多数族人归附唐朝,逐渐与汉族融合,姓氏也逐渐汉化,“轧荦山”汉意“战士、战神”,因而很多突厥后裔以名为姓,称“战”姓。而这些突厥后裔中,就有安禄山(突厥名“轧荦山”)的后代子孙。

此支战姓亦是少数民族汉化而来,由唐朝而始,历史悠久。

三、轶闻

在明清时期,莒州(今日照莒县)为商业重地,当地曾有一支战氏显赫一时。

莒州战氏初居莱阳,此支一世祖叫战完。迁居之前即为书香门第之家,战完之父战文魁,据记载曾“授涿州儒学正堂”,“儒学正堂”是明、清时期一州之学官,主掌文庙、祭祀、教育等事业。

战完在莱阳时为庠生,古代学校称庠,学生称庠生,是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虽一生未做官,但育有五子,精心教育。战完五子分别叫做懋易、懋书、懋诗、懋麟和懋孔。

战完死后被葬于莱阳县房野村,之后战完的妻子姜氏携五子迁至双庙庄(今属莒县招贤镇);明崇祯年间,四世孙战维宁举家移居北汶村(时名“北文”)。《战氏族谱》中记载姜氏携五子迁居的原因:“懋易祖以布衣而病于催科,势不能支,合图全逃”。即因课税太甚,无法承受而离开,因而迁居莒州时战氏家族为富裕的士绅家族。

莒州战氏,自明代迁莒,经过三代到战国儒时,在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中岁贡,外出做官,授郓城县训导,战氏家族开始兴起。其后,四、五、六、七、八世后代中,不断有考名或外出做官者。

只不过从第九世之后直至清末,史籍和族谱中都没有记载有考名和外出做官的人,因此从第八世之后,莒州战氏便没有再出现有影响的人物,莒州战氏在莒州境内的名声逐渐淡出。

四、历史名人

战兢:东汉人。官至谏议大夫。

战贻庆:五代人。曾中进士。

史书记载:“其……、战贻庆、………………等诗赋稍优,宜放及第。”

战德淳:本书院人。著名北宋画家。

史书记载,战德淳的画作:因试蝴蝶梦中家万,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遂魁。能著色,人物甚小,青衫白裤,乌巾黄履,不遗毫发。又作红花绿柳,清江碧由,一扇之间动有千里光景,真可爱也。

战慎:祁县人。明朝官吏。

《湖广志》记载:“洪武初,官扬州知府。”

战正:字德义,高密人。明朝著名孝子。

《山东志》记载:“父恩没太宁,正遍访弗获,忽有老人备告之,果得骨归。后中乡举,不仕。”

战翱:字滕霄,战正之子。明朝官吏。

史书记载:“父复敬卒,翱庐墓三年,母卒亦如之。明景泰四年中举乡荐,任冀州训导,因上述陈言,论宦寺之祸,遂被罢官,以受徒终其生。”

战符:苏州人。明万历南京户部司务。

战符有著作《罗公祠记》。《氏姓谱》记载:“阅其文,有官留都之句,是官南京者。大足县宝顶山,有战符灵湫泉诗碑,又有圆觉洞石壁诗,署衔云:忠州刺史楚人战符。是又官忠州知州也。”

战效曾:号鲁村,乾隆年间举人。清朝官吏。

历官归安、嘉善、 富阳知县。后升海宁州知府。

战锡侯:战完六世孙;莒州人(今山东莒县)。清朝学者,年史学家,莒州战氏七世祖。

清雍正年间《莒州志》的主要分纂者。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李方膺重修《莒州志》。战锡侯主要分纂,其广览博采,收集大量资料,使一部地方文献《莒州志》流传于后世。

五、字辈排行

山东莱阳战氏一支字辈:“国毛云京文忠孝”。

山东莱阳战氏一支字辈:“仕先世德可光忠功”。

山东永成战氏字辈:“重治云功文明祖德积善裕庆永世齐昌枝兰正茂万古流芳”。

山东黄县战氏字辈:“忠奉一景怀永可(文)大世绍凤嘉经承衍庆祥宏伟盛兆民荣德基万年”。

山东济宁战氏字辈:“玉兴则允忠(中)厚传家”。

山东龙口战氏字辈:“之福寿永长久”。

山东东平战氏字辈:“嗣传继兴(庆)东祥元”。

山东东原、梁山、枣庄战氏字辈:“运洪邢平明魁(仁豹洪清明)守德凭永树大文怀玉传(全)继兴(庆)东祥元士立金殿瑞景成家隆忠厚兆学广恩锡有道清”。

山东莒县、黑龙江牡丹江战氏字辈:“承(兴)光(广)毓(玉)祥立士廷纪守存金平治田世百志代勇全”。

山东威海战氏字辈:“永国仁克德一字兆守邦振源应万吉天锡福立长人之初本善其正大同昌”。

山东烟台战氏字辈:“宏文字兴积善余庆永世其昌芝兰正茂万古流芳”。

山东梁山战氏字辈:“运洪邢平明魁守得领印绪(纬)复(树)大文怀玉(毓嗣)传继庆(兴)东祥”。

辽宁建平战氏字辈:“父慈子孝诚唯一家之政兄宽第忍堪称百代之宗”。

辽宁盖州战氏字辈:“国守长凤殿家庆永升平天恩祖德厚贤孝百世荣”。

辽宁营口战氏字辈:“永国希广照胜”。

吉林延吉战氏字辈:“振云山明文”。

吉林九台战氏字辈:“会国胜世立荫乃大树权瑞兆丰年泰荣光迪吉祥”。

黑龙江大庆战氏字辈:“景义福寿……”

黑龙江双城战氏字辈:“德守志成士邦国殿福君绩玉兴义广恒太录阳坤”。

姓氏,不只是代表了血缘,更代表了文化。通过姓氏,我们知道了自己的源头,知道了祖先的变迁,最重要的我们还知道了,自己是谁。

┃往期:

|杂谈|死后让敌国君主痛哭的皇帝—宋仁宗赵祯(二)

|杂谈|“仁”也是一个本事—宋仁宗赵祯(一)

|杂谈|“文艺”的“灵幻画手”乾隆

|杂谈|用力“文艺”的弹幕青年—乾隆

|杂谈|战国“特种兵之起落”—魏国之殇

|杂谈|战国“特种兵之崛起”—吴起的魏武卒

|杂谈|吴起(二)—“命运多舛”的千古军神

|杂谈|吴起(一)—有本事的“渣男”

|杂谈|智伯灭亡后的小插曲

|杂谈|智伯的灭亡与三家分晋

|杂谈|智宣子的“失算”和赵简子的“妙棋”(二)

|杂谈|智宣子的“失算”和赵简子的“妙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