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堂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堂字五行属什么寓意

发布时间:2024-06-25 03:04:17作者:煮酒送别来源:互联网

堂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堂字五行属什么寓意

本文目录一览:

一日一字一图(常 cháng)字 字源及五体书法图文解析

一日一字一图

汉字笔画小知识:笔顺与笔顺编号

笔顺。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下(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笔顺编号。笔顺编号基本规则:将汉字的5种笔画(横、竖、撇、捺、折)分别用1、2、3、4、5表示。注意:提为横,亅为竖,丶为捺,竖提为折。

按笔顺给汉字编码即可,如“常”字的笔画编码是竖捺撇捺折竖折横竖折竖,转换成编号是:24345251252。

一日一字一图,【常 cháng】字的正确五体字形及词解:

一日一字一图【常 cháng】字的正确五体字形

常 cháng,汉语常用字。

图形常字

常字字源演变

常姓图腾

常字田字格

常字米字格

常字动态演示图

常字动态笔顺演示

常字静态示意图

常字静态笔顺显示

异体字常字

裳 :cháng shang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

附: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

常字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常

拼音:cháng

吉凶寓意:吉

五行:金。(以孩子的八字和五行的喜忌来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每个汉字都是和五行相对应的,因而五行缺什么就会在名字中找到该属性的字来补足)

异体:㦂、裳

部首:现代汉语词典归部,(传统归巾部。说文解字归巾部)

拼音 cháng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笔顺: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丨フ丨

笔顺编码:竖,点,撇,点, 横撇,横钩,竖,横折,横, 竖,横折钩,竖。

按笔顺编号这么写:(竖,捺,撇,捺,折,竖,折,横,竖,折,竖)

笔顺编号:24345251252

结构:上下结构 (也有认为是上中下结构)

汉字部件构造 :冖口巾

首尾分解查字:尚、巾

注音: ㄔㄤˊ

五笔:IPKH

仓颉:FBRLB

造字法:形声

规范汉字编号:2257

郑码:KOJL

四角号码:90227

统一汉字码:U+5E38

注:常字有二个不常用的异体字:㦂、裳

常字的异体字:㦂、裳

基本字义:

说文解字

常,『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七】【巾部】常

下帬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市羊切)。

常『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常,下帬也。释名曰。上曰衣。下曰裳。裳,障也。以自障蔽也。士冠礼。爵弁。服纁裳。皮弁。服素积。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礼记深衣。续衽钩边。要缝半下。今字裳行而常废矣。从巾。尙声。从巾者,取其方幅也。引伸为经常字。市羊切。十部。

佛教解释

常,常者,无尽期故。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尽故,亦说为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巾字部】 常;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333第12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又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又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又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又【廣韻】倍尋曰常。 又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又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又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又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汉字释义

常,拼音cháng,属于常用字,本意是古人穿的下裙,基本义有永久的、固定不变的,引申指一般的,普通的,再引申出经常、平常的意思。由永久不变引申为规律、准则,特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如三纲五常。此外还指古代军中一种绘有日月形、象征君王的大旗,也叫太常。

字源解说

常字字源解说

字形演变

常字字形演变

字源字形

常字字源字形

常字书法欣赏

常字书法欣赏1

常字书法欣赏2

常字书法欣赏3

词性引申线索

词性引申线索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遮蔽的古代流行长裙。 本义只见于古文

纪于太常。——《书 • 君牙》

载是常服。——《诗 • 小雅 • 六月》

②形容词:长时间的,经久的。 常常 常年 / 经常

常,质也。——《广雅》

鲁邦是常。——《诗 • 鲁颂 • 閟宫》

天命靡常。——《诗 • 大雅 • 文王》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 • 尚贤》

③形容词:普遍的,一般的。 常会 常委 常规 常轨 常理 常情 常识 常态 常量 常数 常人 常事 常务 常温 常性

其有常。——《诗 • 唐风 • 鸨羽》

则维其常。——《诗 • 小雅 • 十月之交》

日月以为常。——《国语 • 越语》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 • 韩愈《杂说》

圣人无常师。——唐 • 韩愈《师说》

④名词:长久、普遍适用的理论、道理。 / 伦常 三纲五常

陈常于时夏。——《诗 • 周颂 • 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 天论》

⑤副词:长久地,时时地,不时地。 常备 常任 常设 常言 常住 常客 常青 常来常往 / 四季常青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 • 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 • 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 • 韩愈《杂说》

一日一字一图(常 cháng)字 字源及五体书法图文解析

一日一字一图

汉字笔画小知识:笔顺与笔顺编号

笔顺。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下(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笔顺编号。笔顺编号基本规则:将汉字的5种笔画(横、竖、撇、捺、折)分别用1、2、3、4、5表示。注意:提为横,亅为竖,丶为捺,竖提为折。

按笔顺给汉字编码即可,如“常”字的笔画编码是竖捺撇捺折竖折横竖折竖,转换成编号是:24345251252。

一日一字一图,【常 cháng】字的正确五体字形及词解:

一日一字一图【常 cháng】字的正确五体字形

常 cháng,汉语常用字。

图形常字

常字字源演变

常姓图腾

常字田字格

常字米字格

常字动态演示图

常字动态笔顺演示

常字静态示意图

常字静态笔顺显示

异体字常字

裳 :cháng shang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

附: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

常字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常

拼音:cháng

吉凶寓意:吉

五行:金。(以孩子的八字和五行的喜忌来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每个汉字都是和五行相对应的,因而五行缺什么就会在名字中找到该属性的字来补足)

异体:㦂、裳

部首:现代汉语词典归部,(传统归巾部。说文解字归巾部)

拼音 cháng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笔顺: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丨フ丨

笔顺编码:竖,点,撇,点, 横撇,横钩,竖,横折,横, 竖,横折钩,竖。

按笔顺编号这么写:(竖,捺,撇,捺,折,竖,折,横,竖,折,竖)

笔顺编号:24345251252

结构:上下结构 (也有认为是上中下结构)

汉字部件构造 :冖口巾

首尾分解查字:尚、巾

注音: ㄔㄤˊ

五笔:IPKH

仓颉:FBRLB

造字法:形声

规范汉字编号:2257

郑码:KOJL

四角号码:90227

统一汉字码:U+5E38

注:常字有二个不常用的异体字:㦂、裳

常字的异体字:㦂、裳

基本字义:

说文解字

常,『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七】【巾部】常

下帬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市羊切)。

常『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常,下帬也。释名曰。上曰衣。下曰裳。裳,障也。以自障蔽也。士冠礼。爵弁。服纁裳。皮弁。服素积。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礼记深衣。续衽钩边。要缝半下。今字裳行而常废矣。从巾。尙声。从巾者,取其方幅也。引伸为经常字。市羊切。十部。

佛教解释

常,常者,无尽期故。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尽故,亦说为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巾字部】 常;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333第12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又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又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又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又【廣韻】倍尋曰常。 又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又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又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又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汉字释义

常,拼音cháng,属于常用字,本意是古人穿的下裙,基本义有永久的、固定不变的,引申指一般的,普通的,再引申出经常、平常的意思。由永久不变引申为规律、准则,特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如三纲五常。此外还指古代军中一种绘有日月形、象征君王的大旗,也叫太常。

字源解说

常字字源解说

字形演变

常字字形演变

字源字形

常字字源字形

常字书法欣赏

常字书法欣赏1

常字书法欣赏2

常字书法欣赏3

词性引申线索

词性引申线索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遮蔽的古代流行长裙。 本义只见于古文

纪于太常。——《书 • 君牙》

载是常服。——《诗 • 小雅 • 六月》

②形容词:长时间的,经久的。 常常 常年 / 经常

常,质也。——《广雅》

鲁邦是常。——《诗 • 鲁颂 • 閟宫》

天命靡常。——《诗 • 大雅 • 文王》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 • 尚贤》

③形容词:普遍的,一般的。 常会 常委 常规 常轨 常理 常情 常识 常态 常量 常数 常人 常事 常务 常温 常性

其有常。——《诗 • 唐风 • 鸨羽》

则维其常。——《诗 • 小雅 • 十月之交》

日月以为常。——《国语 • 越语》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 • 韩愈《杂说》

圣人无常师。——唐 • 韩愈《师说》

④名词:长久、普遍适用的理论、道理。 / 伦常 三纲五常

陈常于时夏。——《诗 • 周颂 • 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 天论》

⑤副词:长久地,时时地,不时地。 常备 常任 常设 常言 常住 常客 常青 常来常往 / 四季常青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 • 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 • 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 • 韩愈《杂说》

一日一字一图(常 cháng)字 字源及五体书法图文解析

一日一字一图

汉字笔画小知识:笔顺与笔顺编号

笔顺。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下(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笔顺编号。笔顺编号基本规则:将汉字的5种笔画(横、竖、撇、捺、折)分别用1、2、3、4、5表示。注意:提为横,亅为竖,丶为捺,竖提为折。

按笔顺给汉字编码即可,如“常”字的笔画编码是竖捺撇捺折竖折横竖折竖,转换成编号是:24345251252。

一日一字一图,【常 cháng】字的正确五体字形及词解:

一日一字一图【常 cháng】字的正确五体字形

常 cháng,汉语常用字。

图形常字

常字字源演变

常姓图腾

常字田字格

常字米字格

常字动态演示图

常字动态笔顺演示

常字静态示意图

常字静态笔顺显示

异体字常字

裳 :cháng shang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

附: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

常字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常

拼音:cháng

吉凶寓意:吉

五行:金。(以孩子的八字和五行的喜忌来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每个汉字都是和五行相对应的,因而五行缺什么就会在名字中找到该属性的字来补足)

异体:㦂、裳

部首:现代汉语词典归部,(传统归巾部。说文解字归巾部)

拼音 cháng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笔顺: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丨フ丨

笔顺编码:竖,点,撇,点, 横撇,横钩,竖,横折,横, 竖,横折钩,竖。

按笔顺编号这么写:(竖,捺,撇,捺,折,竖,折,横,竖,折,竖)

笔顺编号:24345251252

结构:上下结构 (也有认为是上中下结构)

汉字部件构造 :冖口巾

首尾分解查字:尚、巾

注音: ㄔㄤˊ

五笔:IPKH

仓颉:FBRLB

造字法:形声

规范汉字编号:2257

郑码:KOJL

四角号码:90227

统一汉字码:U+5E38

注:常字有二个不常用的异体字:㦂、裳

常字的异体字:㦂、裳

基本字义:

说文解字

常,『说文解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

【卷七】【巾部】常

下帬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市羊切)。

常『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常,下帬也。释名曰。上曰衣。下曰裳。裳,障也。以自障蔽也。士冠礼。爵弁。服纁裳。皮弁。服素积。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礼记深衣。续衽钩边。要缝半下。今字裳行而常废矣。从巾。尙声。从巾者,取其方幅也。引伸为经常字。市羊切。十部。

佛教解释

常,常者,无尽期故。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尽故,亦说为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巾字部】 常;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333第12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又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又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又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又【廣韻】倍尋曰常。 又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又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又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又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汉字释义

常,拼音cháng,属于常用字,本意是古人穿的下裙,基本义有永久的、固定不变的,引申指一般的,普通的,再引申出经常、平常的意思。由永久不变引申为规律、准则,特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如三纲五常。此外还指古代军中一种绘有日月形、象征君王的大旗,也叫太常。

字源解说

常字字源解说

字形演变

常字字形演变

字源字形

常字字源字形

常字书法欣赏

常字书法欣赏1

常字书法欣赏2

常字书法欣赏3

词性引申线索

词性引申线索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遮蔽的古代流行长裙。 本义只见于古文

纪于太常。——《书 • 君牙》

载是常服。——《诗 • 小雅 • 六月》

②形容词:长时间的,经久的。 常常 常年 / 经常

常,质也。——《广雅》

鲁邦是常。——《诗 • 鲁颂 • 閟宫》

天命靡常。——《诗 • 大雅 • 文王》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 • 尚贤》

③形容词:普遍的,一般的。 常会 常委 常规 常轨 常理 常情 常识 常态 常量 常数 常人 常事 常务 常温 常性

其有常。——《诗 • 唐风 • 鸨羽》

则维其常。——《诗 • 小雅 • 十月之交》

日月以为常。——《国语 • 越语》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 • 韩愈《杂说》

圣人无常师。——唐 • 韩愈《师说》

④名词:长久、普遍适用的理论、道理。 / 伦常 三纲五常

陈常于时夏。——《诗 • 周颂 • 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 天论》

⑤副词:长久地,时时地,不时地。 常备 常任 常设 常言 常住 常客 常青 常来常往 / 四季常青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 • 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 • 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 • 韩愈《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