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已经过去,崭新的2023年开始走来。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公历2023年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共有365天。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全年共有384天。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公历和农历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历法规制。公历每4年设一闰年。通常情况下,凡公历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2月有29天;除不尽的年份为平年,2月有28天。2023年不能被4除尽,所以是平年,共有365天。
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也称回归年、太阳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为了使农历年的长度和公历年的长度接近,古人采用增加闰月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作闰年。这样一来,19个农历年和19个公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
至于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两者相间排列。加闰月的规则是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农历癸卯兔年的“闰二月”没有中气,所以就是上一个月二月的闰月。
记者在天文年历上看到,由于被安排了一个“闰二月”,农历癸卯兔年全年共有384天,从2023年1月22日开始,至2024年2月9日结束。
农历癸卯兔年天数较多,还使得这个农历年出现了两个立春的历法现象,即“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统计发现,19个农历年中有7个年头是“双春年”,有7个年头是“无春年”,其余的5个年头是正常的“单春年”。
“‘双春年’和‘无春年’都只是正常的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无关。”赵之珩强调。
转自:新华社
来源: 南宁晚报
光明网讯(记者 丛芳瑶)经过数天紧张的筹备工作,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于4月22日在河南省郑州新郑黄帝故里如期举行。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光明网入口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由郑州市人民政府、政协郑州市委员会承办,新郑市人民政府协办。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7届,吸引了数十万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激发了全球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和自信,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世界和平发展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据了解,本届大典将于22日上午9点35分左右开始,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先后进行“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9项仪程,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向世界庄严传递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好愿景。
活动全过程将进行全球直播,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央视四套)、凤凰卫视、河南卫视以及河南18地市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央视频客户端、光明网等平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等全国20余家省市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平台在内的主流媒体及重要网络平台均将同步直播,报道当日拜祖大典盛况。
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还可登录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网上拜祖平台,通过访问官方网页、扫描二维码、登录微信“云拜祖”小程序,以及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等合作媒体设置的入口,直接登录“云拜祖”平台,开启拜祖之旅。
来源: 光明网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北京时间2月4日10时42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此时节,大地逐渐苏醒,万物开始复苏,“间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关于立春,民谚有“春打五九尾(尽),春打六九头”之说。其意是,立春这一天要么在五九的最后一天,要么在六九的第一天。
今年的立春属于哪一种情况?“我国民间有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的习俗。2022年12月22日冬至,数一数会发现,2023年2月4日是五九的最后一天,很明显2023年立春是‘春打五九尾’。冬至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如果2022年的冬至出现在12月21日,那么,2023年立春就是‘春打六九头’。”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说。
立春在公历年中的日期基本固定,绝大多数年份为2月4日,个别年份为2月3日或2月5日。因此从公历来说,不论是平年还是闰年,每年都会出现一次立春,而农历闰年,一年中则会出现25个节气,年初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民间称这种情况为“一年两头春”“双春年”或“两春夹一冬”。
刚刚到来不久的癸卯年就属于这种情况,癸卯年的正月十四立春(2023年2月4日)和同年的腊月二十五立春(2024年2月4日)。巧合的是,癸卯年的第二个立春也落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因此,2024年的立春也是“春打五九尾”。
杨婧表示,“春打五九尾”和“春打六九头”是经常而又不规则地交替着,但无论是“五九尾”还是“六九头”,立春的到来,都是农民朋友准备新一年耕种的时候。提前做好各项农事安排,有利于农作物更好生长。
立春,是时序轮转、日夜更迭的漫漫光阴里具有仪式感的一天。对我国古人而言,春耕如晨钟,秋收似暮鼓,立春之日寓意盛大。
立春之日,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鞭春”“打春”的习俗,也就是鞭打春牛,也称鞭打土牛,寓意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莫误农时。
统筹:刘心惠、刘元旭
记者:周润健
海报制作:方金洋
编辑:李民
新华社国内部、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节令工作室出品
视频加载中...
记者从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将于4月5日(清明节)九时五十分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隆重举行。
来源: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起点新闻
起点新闻记者∶翟羽佳、钢 编辑 吴炜 实习生 谢亚蓉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原文首发于2022年4月4日,原标题为《清明,竟是北宋首都的“双十一”?》。
作者:彭恒礼(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北宋大艺术家喜欢玩“神秘”,人生仿佛“剧本杀”。就拿著名的《千里江山图》来说,画火得一塌糊涂,绘者身世却充满疑云。
通常认为是宋人王希孟,但据最权威的史料——画作上蔡京的题跋:“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瞧瞧,“希孟”,没有“王”字,作者到底是姓“希”名“孟”?还是叫“王希孟”呢(绘者为王希孟的说法始于清人顾复,去北宋已近七百年,且不知所凭为何)?其他如生卒年月、画作所绘时间、所绘何地等,皆为争论不休的话题。
与“希孟”同时代的张择端,神秘值有过之而无不及。“希孟”好歹还出自同时代人记述。关于北宋张择端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北宋灭亡五十八年以后的金“大定丙午”年(1185)。同样是大画家,同样在宋徽宗的东京画院工作,张择端仿佛穿上“隐身衣”,在宋人的文字记载中,凭空消失了。此为“神秘”之一。
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全景
“神秘”之二是版本。明人李日华《味水轩日记》卷一载:
《清明上河图》临本余在京师见有三本,景物布置俱各不同而俱有意态。当是道君时奉旨令院中皆自出意作图进御,而以择端本为最,供内藏耳。
照李日华所说,《清明上河图》创作时不止一部,以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质量最佳。清孙承泽撰《庚子消夏记》亦云:
《上河图》乃南宋人追忆故京之盛而写清明繁盛之景也,传世者不一而足,以张择端为佳,上有宣和天历等玺,余于淄川士夫家见之,宋人云:京师杂卖铺,每《上河图》一卷,定价一金。所作大小繁简不一,大约多画院中人为之。
孙承泽也猜测《清明上河图》并非只有一个版本。他所说的“宋人云”如果属实,《清明上河图》在宋代被当成商品在杂货铺定价售卖!这么多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哪个是张择端真迹呢?时期的文物考古大家董作宾先生考证,他在美国芝加哥见到的“元府秘本”为张择端真迹,不过,现在通常认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是真迹。
《清明上河图》1997年在河北省唐山市复制成功。经故宫博物院专家比较鉴定,认为此复制品最接近原作,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新华社记者周文广摄
围绕《清明上河图》的争议还出现在画作名称上。“清明”与“上河”,均存在争议。先说“清明”,目前至少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解释为“清明节”。持这种观点的目前粉丝最多,拥趸者众。主要从字面义、节气特征与图中景物的相符度等作解。
第二种,解释为“政治清明”。以当代文史学者史树青为代表,他认为,“清明”非指清明节,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第三种意见,认为“清明”指北宋开封的“清明坊”。以开封文史专家孔宪易为代表。他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指出:
据《宋会要辑稿》及其他私人著述中记载,当时东京内、外城及郊区,共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为三坊,第一坊是清明坊……这样一来《清明上河图》便可以解作从清明坊到虹桥这一段的上河景色了。
游客在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内游玩。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2020年3月16日摄)
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令人费解。再说“上河”,有人认为“上河”指上坟。如明人李东阳在《清明上河图》的题跋中说:
清明上河图一卷,宋翰林画史东武张择端所作,“上河”云者,盖其时俗所尚,差令之上塚然,故其盛如此也。
“上塚”就是“上坟”,又称“扫墓”。清明有墓祭传统,但若认为“上河”便是扫墓,何不直接命名为《清明扫墓图》,非要绕着说“上河”呢?
还有人认为“上”是“去”的意思,就像我们说“上街”“上班”一样。清明有踏青传统,“上河”就是去黄河踏青。《清明上河图》中确实描绘有一组踏青归来的游客,在图右侧田畴边,林中小道上,走来一队七人,最前是一顶轿子,轿顶插满柳条。后五人中,一人乘马,头戴斗笠,应为家中男主亦或管家。则轿中所坐,很有可能是主人(男主或女主)。其余为轿夫或随从。
开封汴河考古发掘现场,右侧如针刺状排列的突起就是古人为保护汴河设立的木篱遗迹。彭恒礼摄
何以知其为踏青归来?因为开封过去有清明踏青插柳习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记载:“清明节……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另据乾隆四年《祥符县志》记载,清明节令,开封人“攀折柳条,攒捆成束,载于乘车,归插屋檐,且佩戴焉,下逮犬猫不遗。”《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是开封清明踏青插柳习俗。
问题在于,这支踏青小分队只是图中众多人物中很小的一支,焉能凭此断定整幅图都是在描绘清明踏青?
关于“清明”与“上河”的正解,窃以为不能望文生义或主观臆断,应结合北宋开封历史和城市实况去理解。“清明”指清明节气,这个毫无疑问,图中描绘的春天景象,尤其是泛青的柳树和人们的穿衣打扮已能提供证明。现在主要需要解释“上河”以及“上河”与“清明”的关系。
清明上河园内的大宋东京梦华表演
“上”,本义为高,指高处(《说文解字》),作动词用时,指从低处到高处。“上河”指从河的低处到高处。哪条河?自然是图中描绘的汴河。看一下地形图就会明白,汴河依地势,西高东低,在开封西北的荥阳附近引黄入汴,自西向东横穿开封,一路自流至安徽的泗河,并通过泗河入淮,完成千里跃进。如果从开封到汴河下游的楚州、泗州,那是由高到低,顺流而下,是“下河”。如果从下游的淮河、长江流域运粮进京,就成了由低到高,逆流而上,是谓“上河”。说到这里就明白《清明上河图》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了——汴河漕运。
汴河是北宋首都的生命线,京师的粮食主要靠汴河输运。汴河漕运的重要性,与包拯同朝为官的张方平(张方平曾做过包拯的顶头上司,后来因为坐买豪民产,被包拯弹劾而罢官)对此有清醒认识。他说:
广济河所运多是杂色粟豆,但充口食马料,惠民河所运,止给太康、咸平、尉氏等县军粮而已,惟汴河所运一色粳米,相兼小麦,此乃太仓储积之实。
广济河运马料,惠民河运军粮,惟汴河所运是京师百万人口的口粮。俗话说,仓里有粮,心中不慌,故张方平说:“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之于京城,乃是建国之本。”汴河是京城赖以存在的根基,是国之本,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说明张方平绝非庸才。
2021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 4月3日,演员在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式《清明之韵》篇章中表演。新华社记者张浩然 摄
作为开封的大动脉,汴河不能全年通航。冬季北方河流会结冰,汴河漕运便处于停航状态。这就意味着冬季的开封主要靠太仓存粮度日。仓中有存粮,加之还有陆路运输作为补充,京师的粮食供应虽不至断绝,但常险象环生。
开宝五年(972)年,京师存粮不足,只够吃到来年二月,宋太祖闻言大怒,严斥负责官员,要求加派漕船,增加运力。想要增加运力谈何容易,据《宋史》记载“楚泗至京千里,旧定八十日一运”,漕船从楚州和泗州出发,逆流上河,人拉马拽,到开封需要八十天时间,一年满打满算只能跑三趟。
冬季汴河封冻,漕船无法进京,开封就进入了“冬眠期”,虽不会成为死城,但是随着存储物资的大量消耗,柴炭、粮食价格大涨,百姓苦不堪言。《宋史》记载其惨状云:
冬中京师薪炭殆绝矣,不若募舟之坚者漕粮,其损败者任载薪炭,则公私俱济。今市米腾贵,官价斗钱七十,贾者失利,无敢致于京师,虽居商厚储,亦匿而不粜,是以米益贵,民将饿殍。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由于生活必需品匮乏,开封城内发生了通货膨胀,为缓解市民恐慌,官府对米价进行了干预,不准涨价,结果导致外地商人不愿意把米运进京师。本地粮商看到米价飞涨,故意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天灾加上人祸,开封的老百姓都要成“饿殍”了。
这让我仿佛看到了上海解放初期新中国政府与囤积居奇旧商人之间那场惊心动魄的粮食大战。解放初期粮食战争的胜利者是政府和人民,北宋的胜利者却是那些脑满肠肥的巨商大贾。指望他们发善心降粮价是不可能的,只能指望漕运恢复,江淮米粮抵京。
什么时候运粮船才能抵达京师呢?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宋朝负责漕运的发运司规定:每年发运的第一批漕船于清明日入汴。也就是说,只要到清明,开封城内的日用消费品价格就会大幅回落,降至正常水平。
这时就能明白,宋朝的开封人为何如此喜欢清明,如此喜欢《清明上河图》。清明是京城的“解封日”。正如画幅中央虹桥处描绘的那样,十九艘漕船连帆接橹,载着堆积如山的粮食缓缓驶入京城。
开封鼓楼夜市。
伴随漕粮到来的,还有来自南方的客商,他们带来数不尽的的丝绸、金银、香药、犀角、象皮、干鲜果品、奇珍异宝、日用百货。汴河两岸,开封市民围着漕船拼命地奔跑,呼号,雀跃,像迎接久违的亲人。城郊码头,歇业已久的码头工褪去春装,赤膊上阵,手提肩扛,将一袋袋商品搬入仓储。这是属于开封人的购物狂欢节!
像这样的日子,从公元960年算起,开封人共经历了一百六十五次,一百六十五年。
如今,汴河与它创造的东京梦华早已深埋地下,汴河故事以小说、戏曲、曲艺等形式在这块大地上流传。今人通过现古将舟桥和部分汴河河道发掘出来,供后人凭吊。在汴河考古现场,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木岸”——古人为保护河堤免遭流水冲蚀,在河两岸打下木桩,以木篱护岸,形成千里汴河的“木岸”奇观。这些当年为保护汴河设置的木篱遗迹,如今静静地,如鲸骨般深埋于地,印证着汴河在开封人心头的地位与分量。
考古工作者从汴河河床中挖掘出土的各类文物,以食物加工、餐饮器、棋子骰子等娱乐用具居多。彭恒礼摄
↓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