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被宋高宗下诏赐死,其子岳云、爱将张宪也一同遇害。提及岳飞之死,许多人都会将矛头对准奸相秦桧,他不但一直反对岳飞的北伐事业,还为了换取同金国议和的机会对其不断打压。在收获了来自宋高宗的支持后,秦桧毫不犹豫将岳飞迫害致死,并从此成为了千古罪人。
如今,在杭州西湖边的岳飞墓前设置有四座铁铸的人像,除了罪魁祸首秦桧之外,其余三座的形象分别是秦桧之妻王氏、张俊以及万俟卨。值得一提的是,万俟卨的姓氏并不是常见的“万”,而是读音同“陌奇”的“万俟”。这个姓氏虽然十分罕见,但在历史还真的出过几个名人。
首先,我们不妨追溯一下“万俟”这一姓氏的起源,关于这个问题,各类典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说法。根据《姓谱》、《姓纂》的记载,万俟本是鲜卑族拓跋氏分出的一个小部落,部落成员以族名为姓,便有了万俟这个奇特的姓氏。而《魏书官氏志》则表示万俟氏乃是生活在东汉末年,后被追尊为北魏献帝的拓跋邻的三弟的后裔,且主要分布在开封。
第三种说法出自二十四史之一的《北史》,书中写道:“万俟,其先匈奴之别种也。”由此看来,万俟氏的先祖不是出自鲜卑就是发源自匈奴,且很有可能属于北魏宗室的一支。而在史书中寻找,可以发现有据可查的首个万俟氏名人便是北魏末年的少数民族起义首领万俟丑奴。
万俟丑奴生于原州高平镇,也就是今天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一带。北魏正光四年(523),沃野、怀朔、武川等北方边境六大重镇的戍边将士与众少数民族发动起义,一时间关陇、河北等地也纷纷响应,史称“六镇起义”。同年四月,高平镇也加入到起义的行列当中,当地人胡琛被推举为领袖,而万俟丑奴而是其麾下的得力干将。
孝昌二年(526),各路义军在北魏朝廷的挑拨下爆发内讧,胡琛死于争斗之中,而万俟丑奴则继承了他的势力。军事才能出众的万俟丑奴数次击败北魏军队,为自己赢得了极高威望。于是,次年关陇地区的主要义军领袖莫折念生不慎被叛徒所杀后,原本从属于他麾下的部队便纷纷投靠了万俟丑奴。
建义元年(528),万俟丑奴在高平自立为帝,此时恰好有一队波斯使者运送着打算进献给北魏朝廷的狮子经过被其扣留。认为截获狮子是一大吉兆的万俟丑奴当即定年号为“神兽”。次年,万俟丑奴攻克东秦州城,由此几乎完全掌控了泾、渭之地。永安三年(530),北魏朝廷派出名将尔朱天光领兵出征,万俟丑奴与之数次交战不敌,在逃回高平的途中被勇猛的北魏将领侯莫陈崇单骑生擒。
万俟丑奴虽一度称雄关中,但最终还是被诛杀并传首洛阳,下场可谓十分凄惨。相比之下,在他之后的万俟普、万俟洛父子就要体面多了。万俟普生于太平郡太平县,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一带,他早年间也参加了六镇起义,但在估计起义必将失败后选择了及时归降北魏朝廷,并“因功”被封为后将军、第二领民酋长。
普泰元年(531),高欢在信都起兵对抗尔朱氏集团,并拥立宗室子弟元朗为帝。听闻这一消息,万俟普很快带着儿子万俟洛前去拜见高欢,并得到了后者的优待。此后,高欢成功消灭尔朱氏集团,并掌握了北魏的大权。永熙三年(534),没有忘记万俟普当年对自己支持的高欢加封其为司空、秦州刺史。
北魏为东、西两部分后,高欢掌控东魏部分,万俟普率部协助其攻打西魏,并受封河西公。高欢去世后,其子高洋建立北齐,身为老臣的万俟普官至太尉、朔州刺史。再说万俟普之子万俟洛,他年少时跟随父亲参加六镇起义,投降北魏后被封为显武将军。后来,他跟随尔朱荣四处征战,凭借战功晋升汾州刺史、骠骑将军。
投奔高欢加入东魏阵营后,万俟洛受封建昌郡公、领军将军。元象元年(538),万俟洛参加河桥、邙山之战,并随军夺取了洛阳城。后来东魏兵败急忙撤退时,万俟洛独守黄河上的河桥,并对前来追击的西魏军队大喊道:“万俟洛在此,能来可来也。”勇猛的万俟洛成功逼退追兵后,高欢为表彰其功绩特意下令建造了一座“回洛城”,《北齐书》也盛赞他道:“慷慨有气节,勇锐冠时,当世推为名将。”
除此之外,宋哲宗、徽宗时期的万俟咏以诗赋闻名,屡试不第后他放弃仕途,反而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同样生活在北宋末年的还有万俟湜,他曾于宋徽宗大观年间出任复州知州,且颇有政绩,以勤奋清廉为人称道。综上所述,历史上姓万俟的名人有的骁勇善战,有的文采斐然,有的则勤政爱民,唯有万俟卨臭名昭著,实在可谓玷辱门庭。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被宋高宗下诏赐死,其子岳云、爱将张宪也一同遇害。提及岳飞之死,许多人都会将矛头对准奸相秦桧,他不但一直反对岳飞的北伐事业,还为了换取同金国议和的机会对其不断打压。在收获了来自宋高宗的支持后,秦桧毫不犹豫将岳飞迫害致死,并从此成为了千古罪人。
如今,在杭州西湖边的岳飞墓前设置有四座铁铸的人像,除了罪魁祸首秦桧之外,其余三座的形象分别是秦桧之妻王氏、张俊以及万俟卨。值得一提的是,万俟卨的姓氏并不是常见的“万”,而是读音同“陌奇”的“万俟”。这个姓氏虽然十分罕见,但在历史还真的出过几个名人。
首先,我们不妨追溯一下“万俟”这一姓氏的起源,关于这个问题,各类典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说法。根据《姓谱》、《姓纂》的记载,万俟本是鲜卑族拓跋氏分出的一个小部落,部落成员以族名为姓,便有了万俟这个奇特的姓氏。而《魏书官氏志》则表示万俟氏乃是生活在东汉末年,后被追尊为北魏献帝的拓跋邻的三弟的后裔,且主要分布在开封。
第三种说法出自二十四史之一的《北史》,书中写道:“万俟,其先匈奴之别种也。”由此看来,万俟氏的先祖不是出自鲜卑就是发源自匈奴,且很有可能属于北魏宗室的一支。而在史书中寻找,可以发现有据可查的首个万俟氏名人便是北魏末年的少数民族起义首领万俟丑奴。
万俟丑奴生于原州高平镇,也就是今天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一带。北魏正光四年(523),沃野、怀朔、武川等北方边境六大重镇的戍边将士与众少数民族发动起义,一时间关陇、河北等地也纷纷响应,史称“六镇起义”。同年四月,高平镇也加入到起义的行列当中,当地人胡琛被推举为领袖,而万俟丑奴而是其麾下的得力干将。
孝昌二年(526),各路义军在北魏朝廷的挑拨下爆发内讧,胡琛死于争斗之中,而万俟丑奴则继承了他的势力。军事才能出众的万俟丑奴数次击败北魏军队,为自己赢得了极高威望。于是,次年关陇地区的主要义军领袖莫折念生不慎被叛徒所杀后,原本从属于他麾下的部队便纷纷投靠了万俟丑奴。
建义元年(528),万俟丑奴在高平自立为帝,此时恰好有一队波斯使者运送着打算进献给北魏朝廷的狮子经过被其扣留。认为截获狮子是一大吉兆的万俟丑奴当即定年号为“神兽”。次年,万俟丑奴攻克东秦州城,由此几乎完全掌控了泾、渭之地。永安三年(530),北魏朝廷派出名将尔朱天光领兵出征,万俟丑奴与之数次交战不敌,在逃回高平的途中被勇猛的北魏将领侯莫陈崇单骑生擒。
万俟丑奴虽一度称雄关中,但最终还是被诛杀并传首洛阳,下场可谓十分凄惨。相比之下,在他之后的万俟普、万俟洛父子就要体面多了。万俟普生于太平郡太平县,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一带,他早年间也参加了六镇起义,但在估计起义必将失败后选择了及时归降北魏朝廷,并“因功”被封为后将军、第二领民酋长。
普泰元年(531),高欢在信都起兵对抗尔朱氏集团,并拥立宗室子弟元朗为帝。听闻这一消息,万俟普很快带着儿子万俟洛前去拜见高欢,并得到了后者的优待。此后,高欢成功消灭尔朱氏集团,并掌握了北魏的大权。永熙三年(534),没有忘记万俟普当年对自己支持的高欢加封其为司空、秦州刺史。
北魏为东、西两部分后,高欢掌控东魏部分,万俟普率部协助其攻打西魏,并受封河西公。高欢去世后,其子高洋建立北齐,身为老臣的万俟普官至太尉、朔州刺史。再说万俟普之子万俟洛,他年少时跟随父亲参加六镇起义,投降北魏后被封为显武将军。后来,他跟随尔朱荣四处征战,凭借战功晋升汾州刺史、骠骑将军。
投奔高欢加入东魏阵营后,万俟洛受封建昌郡公、领军将军。元象元年(538),万俟洛参加河桥、邙山之战,并随军夺取了洛阳城。后来东魏兵败急忙撤退时,万俟洛独守黄河上的河桥,并对前来追击的西魏军队大喊道:“万俟洛在此,能来可来也。”勇猛的万俟洛成功逼退追兵后,高欢为表彰其功绩特意下令建造了一座“回洛城”,《北齐书》也盛赞他道:“慷慨有气节,勇锐冠时,当世推为名将。”
除此之外,宋哲宗、徽宗时期的万俟咏以诗赋闻名,屡试不第后他放弃仕途,反而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同样生活在北宋末年的还有万俟湜,他曾于宋徽宗大观年间出任复州知州,且颇有政绩,以勤奋清廉为人称道。综上所述,历史上姓万俟的名人有的骁勇善战,有的文采斐然,有的则勤政爱民,唯有万俟卨臭名昭著,实在可谓玷辱门庭。
“尉迟(wèi chí)恭,你好!”
“你说什么?有胆你再说一遍!”
生活中,你肯定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念错了别人的名字,尚可求得原谅
可如果念错了别人的姓
那就尴尬咯
中国有几百个姓氏
有的是多音字
有的是生僻字
有的还很容易读错
今天,教你这些姓氏怎么读
多音字:读音相异
中国人的姓当中,有一些是多音字。这里总结了一些一字多音的姓氏给大家。
仇,读【qiú】,不读chóu。如明代著名画家仇英。
朴,读【piáo】,不读pǔ。此姓朝鲜族多见。
单,读【shàn】,不读dān。如《说唐》中的单雄信。
解,读【xiè】,不读jiě。如明代才子解缙。
区,读【ōu】,不读qū。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的区寄。
查,读【zhā】,不读chá。如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
繁,读【pó】,不读fán。如写《定情诗》的汉末诗人繁钦。
瞿,读【qú】,不读jù。如革命家瞿秋白。
员,读【yùn】,不读yuán。如唐代诗人员半千。
能,读【nài】,不读néng。如宋代名医能自宣。
阚,读【kàn】,不读hǎn。如三国时吴国学者阚泽。
都,读【dū】,不读dōu。如明代进士都穆。
乜,读【niè】,不读miē。
缪,读【miào】,不读móu。
句,读【gōu】,不读jù。如宋代进士句克俭。复姓句龙,也读gōu。
阿,读【ē】,不读ā。
多音字:声调不同
还有一些多音字,声调不同,用于姓氏时也容易读错。
任,读【rén】,不读rèn。如《笑傲江湖》女主角任盈盈。
要,读【yāo】,不读yào。如春秋时著名刺客要离。
华,读【huà】,不读huá。如数学家华罗庚。
过,读【guō】,不读guò。
应,读【yīng】,不读yìng。如香港艺人应采儿。
曲,读【qū】,不读qǔ。如唐代司空曲环。
訾,读【zī】,不读zǐ。如元代有名孝子訾汝道。
哈,读【hǎ】,不读hā。如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
钻,读【zuān】,不读zuàn。
谌,读【chén】,不读shèn。如羽毛球运动员谌龙。
一字多音,姓氏读多音
同样,一字多音,姓也不同。
折,一读【shé】,一读【zhé】。
盖,一读【gě】,一读【gài】。一般念【gě】,如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
隗,一读【kuí】,一读【wěi】。
乐,一读【yuè】,一读【lè】。一般念【yuè】,如战国时燕国大将乐毅。
种,一读【chóng】,一读【zhǒng】。一般念【chóng】,如北宋末年名将种师道。
覃,一读【tán】,一读【qín】;一般读【qín】。
召,一读【shào】,得姓始祖为周武王之弟召公姬奭(shì)。一读【zhào】,为傣族姓。
相,一读【xiāng】,一读【xiàng】。
容易错认的姓
这些容易认错的字你都读对了吗?
逄,读【páng】。
桓,读【huán】。如东晋大将桓温。
蒯,读【kuǎi】。如汉初谋士蒯通。
殳,读【shū】。
厍,读【shè】。如北周大臣厍狄峙。
靳,读【jìn】。如演员靳东。
郄,读【qiè】。
昝,读【zǎn】。如清代书画家昝茹颖。
逯,读【lù】。如汉代大臣逯普。
郦,读【lì】。如汉初名臣郦食其(lì yì jī)。
麹,读【qū】。如隋代高昌国国王麴伯稚。
璩,读【qú】。
郗,读【xī】。但古籍中也有读chī的。
妫,读【guī】,不读wěi。
郏,读【jiá】。如清代著名画家郏伦逵。
郜,读【gào】。如国足运动员郜林。
易读错的复姓
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复姓也很容易读错哦。
令狐,读【líng hú】,不读lìng hú。如令狐冲;令单独作姓时读lìng。
尉迟,读【yù chí】,不读wèi chí。如唐初大将尉迟恭;尉单独作姓时读wèi,如战国时著名军事理论家尉缭。
万俟,读【mò qí】,不读wàn sì。如南宋万俟卨(mò qí xiè)。
澹台,读【tán tái】,不读dàn tái。如孔子弟子澹台灭明。
皇甫,读【huáng fǔ】,不读huáng pǔ。如晚唐诗人皇甫松。
长孙,读【zhǎng sūn】,不读cháng sūn。如唐初名臣长孙无忌。
宰父,读【zǎi fǔ】,不读zǎi fù。如孔子弟子宰父黑。
亓官,读【qí guān】。如孔子的妻子亓官氏。
毌丘,读【guàn qiū】,不要读作 wú qiū 或 mǔqiū,也不要写作“毋丘”或“母丘”。
怎么样,会读了吗
你还知道哪些难读的姓氏
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吧^_^
萬、万古为二字,亦为二姓。今“萬”简化为“万”,故今之萬姓亦含万姓。如《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注“萬”为“万”。
万俟姓和万姓是一回事吗?
当然不是一回事。万姓读Wàn,是纯粹的汉姓。万俟读mò qí,是鲜卑姓氏。
万在百家姓中读万wàn,在中国历史上,万姓名人众多,灿若星河。从春秋时期的孟子弟子万章,到近现代的话剧作家万家宝(笔名曹禺)、著名演员万梓良。
重庆有个万州,海南岛五指山有万泉河,还有个万宁县,香港有一间连锁超级市场叫“万宁”(mannings)
万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我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位列第86位,属于大姓系列。万姓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百分之零点二五,人口为三百余万。
万又读mò,用于复姓“万俟”。万读作mò时无繁体字形态。
万俟(mò qí)莫奇,姓 ,复姓,万俟,粤语同音读“麦其”,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姓氏,源出敕勒族的一个分支氏族。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409位。
万姓源流十二
源于鲜卑姓氏万俟氏,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枝万姓读mò不读Wàn,也不可写作繁体的萬。广东新会等地有此姓。
“广东新会等地有此姓”。说明广东新会的万姓是源于鲜卑族姓氏万俟氏。为检验这句话的真伪,
特曾向新会朋友了解,新会是不是有姓万的人。新会的朋友说:有,新会区档案馆馆长叫万春玲。她虽然是朝鲜族人,她也知道万姓有其他读音,但从小到大,其姓已按汉族这样念。
其实,万馆长祖籍黑龙江。她不敢肯定新会万姓是源于万俟氏。查新会县志,新会万姓属于客家人,属于汉族,县志并无万姓源于鲜卑族的记录。如果万姓是源于万俟复姓,那么,万姓就不读Wàn,而应该读mò,粤语读作麦。但现在都已按照汉字的读法都读Wàn了。
《百度百科》显示:万(拼音:wàn, mò)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简体“万”和它的繁体(以下作“萬”)最早分别为两种不同的字形。
萬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像蝎子,后来另造形声字“虿”(读作chài)表示“萬”的本义,而万假借为数词,万是极大的数字,所以万也指数量极多。
“万”亦始见于甲骨文,本义不明,至春秋战国时期仍作为数量词在使用,在这个意义上与“萬”同义。以上义读wàn。
万又读mò,用于复姓“万俟”。万读作mò时无繁体字形态。
简体“万”和它的繁体(以下作“萬”)最早分别为两种不同的字形。
简体“万”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汉魏南北朝的碑文里已常用“万”字;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中出现了“万(简体)”字;宋代文学家苏轼手迹中也留下了“乍寒万万自重”的诗句。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