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北天极是什么意思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4-06-02 12:41:09作者:龙行天下来源:网友投稿

北天极是什么意思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多少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北极星千百年来一直不动?

因为北极星位于北天极附近,而北天极是北半球星空旋转的虚拟中心点(见下图)

这是经长时间曝光的星空图,可以看出中间有一点是不动的,那就是北天极,很显然,如果我们能在那个点附近找到一个明亮的恒星,那么就能当做天然的“指路明灯”,于是我们给这颗恒星起名叫“北极星”

那么这个北天极又是怎么来的呢?那个星空照片为什么有个中心呢?

因为这是以地球自转轴为标准制定的,我们设想一下,将自转轴北极无穷远延伸,再加上地球绕自转轴自转,于是很合理的在天空处就形成一个中心点,这个就叫北天极。

那么我们现在的北极星叫什么呢?

叫小熊座阿尔法(也叫勾陈一)

那勾陈一永远都是我们的北极星吗?

并不是,在一万两千年后北极星将会被织女星取代。

为什么呢?

因为地球存在进动,也就是说地球除了本身的自转外,它的自转轴(地轴)也在绕着一个垂直于黄道面的轴在转(叫做黄轴),而这个旋转一个周期约25700年,因此北极星也是在不断更新轮换的。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什么关系?

见下图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北极星为何一直不动?太阳系和北极星在银河系中都位置固定?

曾经恒星是对于在天空中位置不变的星星的称呼,当然现代天文赋予了恒星新的意义,将它与行星等天体区别开来!但事实上所有的星星都在不断的运动中,无论是天球上的其他位置,还是地轴北天极所对应的北极星!

这是北斗七星以及猎户座和南十字座在过去的五万年和未来的十万年内位置的变化,但这个时间单位是以万年为单位的,而我们人类有文字记载的也不过数千年而已,因此这个位置变化对于用肉眼观测的古代来说是无法发现位置变化的,因此用恒星来描述没有毛病!

但北极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天体,因为在现阶段地球的北天极指向这颗天体,因此我们称它是北极星,但它并非一直都是地球北天极指向的天体,在12000年之后,织女星将成为地球的北极星!但却并非因为恒星的运动,而是地球自转的进动所导致!

地球的进动约以2.6万年为一个周期,在天球上轨迹就是一个圆周!在有亮星指向的时代,就存在北极星,而进动轨迹在亮星之间时则就是没有北极星的时代,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南天极的指向就没有一颗亮星!

地球进动在星图上上的轨迹,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即使是现在北极星依然距离真正的北天极指向有一个角度,而1.2万年后的织女星其实距离北天极角度更远!

上图是南天极的指向,这个位置目视看不到什么天体,但南十字座与半人马座的配合下也可以辅助指向!

巴纳德星位置变化,从1985年到2005年这短短的20年内位置变化,它是全天区自行变化最明显的恒星!而且它是往太阳系方向而来,不过它在到达距离太阳系3.8光年后将再次远离,因为它并非直直的冲太阳系而来……而最关键的是银河系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的运动中,而且其之间并无任何联系,它们的运动只相对于银心!因此太阳系附近的所有天置都是变化的!

上图是八万年内太阳系附近天置的变化!所以天上也没有不散的筵席哦!

磁北和正北到底有哪些不同?生活十万个为什么

地磁北极(North Magnetic Pole)是地球表面地球磁场方向垂直向下的点,地磁北极并不是地理北极。地理北极又称北极点(North Pole),这是地球表面上最北的点,这是地球自转轴在北半球和表面相交会的点。

在实际应用中,真正的北极点很难测量到,需要用到卫星辅助测量,因此我们日常用的地图用到是磁北。

北极点则是地球的自转轴和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之一,地理的北极是纬度在北纬90°的点,也就是真北方向,在此点所指的任何方向都是南方。北极位于北冰洋内,由于北极并没有土地,在常年冰封的冷水下的冰层下流动,所以也没有永久的北极驻地。

天文学上真正的北方标记在北天极的空中,这和北极星位置相差约1°,所以恒星在每个恒星日会在天空中追踪一个小圆圈。

图、地磁北极位置变化图

事实上,地磁北极并不是固定的一点,而是每天以20.5米的速度移动。由于地球磁场并不是完全对称的,地磁北极和地磁南极也处在不同的对跖点位置。例如2001年,地磁北极处在加拿大北部埃尔斯米尔岛附近;2005年时,地磁北极位于加拿大北方的北冰洋上;2009年,地磁北极向北移动;2016年,地磁北极向俄罗斯方向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地磁北极是物理上的磁场南极,因为人们在发现磁极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规律之前就定义了第磁北极。人们认为指南针指向的地理北极一端为磁场北极,所以根据北方的地磁场几点接近地理北极定义了极点为地磁北极。

然而,当人们发现磁场同性相斥的原理后,地磁北极被认为习惯用语保留下来。所以,地磁南极实际上是物理的磁场北极。2007年,俄罗斯曾使用和平号潜艇测量过北极海域的深度,约为4261米。距离北极最近的陆地在格陵兰北部的卡菲克卢本岛。

菊 跳脱秋生腕底香

作者:吴川淮(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这是曹雪芹写的一首《咏菊》的诗,借菊抒怀,表达了自己的孤傲不俗之气。

菊花图扇(中国画)恽寿平

咏菊和画菊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绘画的永恒主题。托物明志,借菊写心,菊花在他们的笔下,是一丛丛的生灵,也是文人自我精神的写照。

《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四十八》对菊花的名称就有十种:“一名治藓,一名日精,一名节花,一名傅公,一名周盈,一名延年,一名更生,一名阴成,一名朱嬴,一名帝女花。”在古人的文献里最早的“菊”字的写法并不同,而是“蘜”“鞠”。《礼记·月令》说:“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尔雅·释草》:“蘜,治蘠也。”晋郭璞注:“今之秋华菊。”《初学记·卷二七》引晋周处《风土记》曰:“日精、治蘠,皆菊之花茎别名也。”宋陆佃《埤雅》云:“菊,本作蘜,从鞠。蘜,穷也。”其言中秋之后,各类花卉已开尽,而菊花是一年四季所开的最后之花。

历代文人所看重的是菊的“凌霜之志”,而自古迄今文人在绘画中所要表现的就是菊花的这种意态与精神。对于菊花所赋予的精神意蕴也是不同的,儒家所崇尚的君子之德,道家所推崇的隐逸之风,普通人所追求的健康长寿,都是借菊花之态而抒自我之追求。菊花一旦画在纸面上,就有了不同的意趣,它已经不是普通的花卉,而是君子之花、隐逸之花、长寿之花。

菊香(中国画)乔宜男

最早赋予菊花精神者,古代有三个重要的人物:屈原、陶渊明、钟会。屈原借菊花寄托理想,体现菊花纯洁与高古。《楚辞》:“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体现自己洁身自好、不随流俗的品德节操。陶渊明对于菊花,有一种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与屈原共同的是把菊花比作为一种“君子”,与自己的精神相契,在《和郭主簿》诗中赞美菊:“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历代所画陶渊明,都离不开菊花相伴。同时,陶渊明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也是以菊相伴,种菊、赏菊、咏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与人同,人以菊在,高洁淡泊、孤傲隐逸。三国的钟会,在罗贯中笔下是一个武将,但他其实是一个文人,他的《菊花赋》对菊花所赋予的精神描述应该最为全面:“故夫菊有五美焉: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五美”之中,除了对君子隐逸养生提及之外,更增加了“准天极也,纯黄不杂”的王者之气。而到了周敦颐《爱莲说》之所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则仅仅只说了菊花精神的一个方面,菊花与莲花,同为古人审美情境中的“君子之花”。

菊竹立幅(中国画)方薰

正因为在中国文化中菊花很早就被赋予了浓浓的文化之气,画菊也成为一种传统,延续了千年以上。唐宋时期,黄荃、赵昌、徐熙、滕昌佑、朱绍宗等名家也都是画菊高手,但都以工笔见胜,《宣和画谱》记载,黄筌《寒菊蜀禽图》,画得十分精美。宋末元初的郑思肖,以善画兰花著称,其父号“菊山”,郑思肖自号“菊山后人”,承其父志。他画兰亦画菊,曾有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成为古代咏菊中的名篇。元代赵彝斋、李昭、柯九思、王若木、苏明远、盛雪蓬、朱樗仙诸逸士也是画菊高手。元代之后,文人画家多以写意取代唐宋所沿袭的工笔,另开新局,明代画菊是以吴门画派的陈淳和王榖祥为代表,陈淳《菊石图》和王榖祥《翠竹黄花图》都以菊为题材。徐渭,以大写意画菊擅长,干湿浓淡,出神入化,既把菊花的冷峻突傲,独立自善的情态表现生动,又把菊花自身的和野逸之气表现得透彻淋漓。清初恽寿平以“色晕水染”之法画菊花,兼工带写,打破多年传统,自然而神态微妙。清季以来石涛、朱耷、任伯年、奚冈、恽寿平、郑板桥、赵之谦、蒲华、虚谷、高凤翰、徐玟、邹一桂,以及“扬州八怪”的罗聘、李方膺、李鱓、边寿民、金农等在画菊的一项上都各擅胜场,皆占一格,其后,吴昌硕金石笔法,齐白石温润蕴藉,潘天寿空间构图,李苦禅浓笔带染,林风眠中西融合,娄师白恬淡雅致。此外,还有陈师曾、张大千、王一亭、诸乐三、吴茀之、冯超然、符铁年、汪慎生、陈之佛等近代名家,都各得其法。当代花鸟画创作也是突飞猛进,沉浸传统而出新意,新气象新意象迭出,如吴悦石、张立辰、郭石夫、乔宜男等。

墨花九段图(局部)(中国画)徐渭

对菊花画法的总结,传统中最为全面的是《芥子园画谱》,集当时名画家沈心友、王概、王蓍、王臬之经验,但以现代眼光来看,他们总结的甚为精彩,但在表现上并没有达到当代花鸟画的表现的程度与境界。菊花作为草本花卉,有标准菊、盆栽菊、悬崖菊、金钱菊等,颜色有白、绿、黄、红、紫等,其形态有球形,有盘形,花头有平顶长瓣花、高顶攒瓣花,有含蕊、将放、初放、全放、残放等几个花期。花瓣有尖瓣、团瓣、折瓣、细瓣、卷瓣,形态有正面、侧面、背面、上仰、下俯等。画家画菊,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要在有力、有神、有笔、有墨中表现其神态。书法的中锋用笔,画面的透视关系,都是表现菊花精神意蕴的关键,寄性情于有无虚实之间,将不同时段、不同形态的菊花赋予一种生命蓬勃的意境之中。唐代张彦远论吴道子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虽笔不周而意周也。”明代高濂说:“士林中能作隶家画品,全在用神气生动为法,不求物趣,以得天趣为高。”清代恽寿平说:“今人用心在有笔墨处,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倘能于笔墨不到处观古人用心,庶几拟议神明,进乎技已。”这些古人对于绘画笔墨的论述,依然是画菊包括一切花鸟画之准则与经验。古人认为,一个艺术家要具备才、胆、识、力,但对于事物的认识上,要具备理、事、情三方面的把握权衡,“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叶燮《原诗》)。对于画菊之道来说,也有其独到的道理。

王原祁艺菊图像卷(中国画)禹之鼎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诗)。古人在众多的花卉中选择了梅、兰、竹、菊四种作为“花之君子”,而菊花又以其特殊的形态,成为文人诗歌绘画中吟咏和描述的对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菊花是花,但它更给予了人们的情怀寄托,文学家与画家要去共同构筑一幅精神的图画。

《红楼梦》中薛宝钗这个文学人物也作了一首《画菊》诗:“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这本身也是曹雪芹的诗,说薛宝钗诗后戏笔画菊,乃乘一时之逸兴不经意所作,“泼墨”“攒花”都是画菊画法的经典词汇。

中国人对菊花的欣赏,也有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诗人对菊花的咏怀,文人对菊花的静默描述,画家对菊花的生动描绘,都呈现了中国人对美的深深追求。美感是人的心理能量与文化因素互为因果的关系,兴之所至,物我两忘,心我化一,情铸其间,审美在长时间延宕,在空间中缓冲,审美成为了不含欲望或者较少欲望的一种快感的过程,在静默的观赏之中体味着“此在”的丰盈与虚淡,这就是东方审美特有的心态,也是由古及今以菊花为主题所带来的不同的文化现象的归结。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2日0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