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哪一年闰七月农历(哪一年闰七月)

发布时间:2024-06-01 07:12:16作者:倚势凌人来源:网友整理

哪一年闰七月农历(哪一年闰七月)

本文目录一览:

2023闰二月,2024年闰年,2025闰六月,有啥说法?

导语:2023闰二月,2024年闰年,2025闰六月,有啥说法?

斗转星移,节气更迭不止,转眼间已经进入寒露时节了,下一个节气是霜降。老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冷空气越来越频繁,早晚已经很凉了!

不知道是发没发现,2023癸卯年是闰二月,明年2024年是闰年,而到了2025乙巳年(蛇年)又是闰六月,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种现象只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置正”安排的结果,和其它的并无关联。

中国历史上有过100多种历法,每个历法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汉武帝的《太初历》,元朝的《授时历》,清朝的《时宪历》等等。

这些历法从天文数据上会有些区别,但设计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和现在我们现行的农历差不多。

经过发展,到了的时候开始改用西方的历法——公历,就是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那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

那么,为什么要“置正”?闰哪个月是由什么决定的?有哪些说法呢?

1、为什么要闰月

阳历是平年是12个月约365天,闰年是约366天。

阴历是一年12个月约354天。

也就是说,阳历年的长度要比阴历年的长度要长约11天,这样常此下去,必然会出现在与四季脱节的情况。

为了防止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古代历法学家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方法来平衡。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缺陷,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就废除了这种固定闰周的方法,而是采用无节令月置闰,每2至3年置1闰的方法。

而我们现行农历就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约354天,有闰月的年份是约384天。有了阴阳历,农民种地再也不用只看太阳或月亮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它表明了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最适合指导农事活动。

有了二十四节气,人们就可以在相邻的两个冬至日之间安排播种、耕耘、收获和冬藏,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

2、闰哪个月是由什么决定的?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和十二个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

例如:2023年3月21日,农历二月三十日,是中气“春分”,再隔一个月后,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谷雨”,而当中这一个月(2023年3月22日——2023年4月19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二月后面,所以叫闰二月。因此,2023癸卯年闰二月,农历年的长度是约384天。

在比如,2025年7月25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是中气“大暑”,再隔一个月后,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处暑”,而当中这一个月(2025年7月23日——2025年8月22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六月后面,所以叫闰六月。

简单点说,闰哪个月是由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中气”决定的。例如,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九月节令,霜降是九月“中气”,如果九月里没有“中气”霜降,就要闰一个九月,让霜降出现在农历九月里,这样才能适应寒暑的变化,才能保持和公历(阳历)的回归年同步。

3、民间有哪些说法?

由于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要“置正”,才能保持和公历(阳历)的回归年同步。所以,就出现了有的农历年里有立春节气,有的农历年里没有立春节气,也就是民间说的“双春年”和“无春年”。

关于“双春年”和“无春年”在民间也有很多农谚,比如“一年两个春天,毛贵如”,“双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寡年无春腊月寒,来年六月天不闲”,“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两春夹一冬,没被暖烘烘”等等。

当然,上面这些农谚只不过是一种民间的说法,而“双春年”和“无春年”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要“置正”的结果,并不能用来判断年景,就当一种民间文化来了解就行,不能作为判断天气和年景的依据。

此外,需要了解的是,如果当年是“闰六月”的话,那么,部分年份是火把节最早的年份,也是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最晚的年份,这点是一定的。

二、2024年是公历闰年

公元2024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3周。

为什么要设计闰年?

因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回归年),而公历的平年只有365天,比回归年短了大约0.2422天。这样一来,4年下来就会累积出来一天,故在第四年的2月末加1天,使当年的时间长度变为366天,这一年就是闰年。

由于现行的公历,我们在日历上只能看到一个大写的阿拉伯数字,没有农历内容那么丰富,不知道闰年在民间有什么说法!

您知道闰年在民间有什么说法吗?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2023闰二月,2024年闰年,2025闰六月,有啥说法?

导语:2023闰二月,2024年闰年,2025闰六月,有啥说法?

斗转星移,节气更迭不止,转眼间已经进入寒露时节了,下一个节气是霜降。老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冷空气越来越频繁,早晚已经很凉了!

不知道是发没发现,2023癸卯年是闰二月,明年2024年是闰年,而到了2025乙巳年(蛇年)又是闰六月,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种现象只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置正”安排的结果,和其它的并无关联。

中国历史上有过100多种历法,每个历法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汉武帝的《太初历》,元朝的《授时历》,清朝的《时宪历》等等。

这些历法从天文数据上会有些区别,但设计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和现在我们现行的农历差不多。

经过发展,到了的时候开始改用西方的历法——公历,就是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那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

那么,为什么要“置正”?闰哪个月是由什么决定的?有哪些说法呢?

1、为什么要闰月

阳历是平年是12个月约365天,闰年是约366天。

阴历是一年12个月约354天。

也就是说,阳历年的长度要比阴历年的长度要长约11天,这样常此下去,必然会出现在与四季脱节的情况。

为了防止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古代历法学家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方法来平衡。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缺陷,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就废除了这种固定闰周的方法,而是采用无节令月置闰,每2至3年置1闰的方法。

而我们现行农历就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约354天,有闰月的年份是约384天。有了阴阳历,农民种地再也不用只看太阳或月亮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它表明了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最适合指导农事活动。

有了二十四节气,人们就可以在相邻的两个冬至日之间安排播种、耕耘、收获和冬藏,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

2、闰哪个月是由什么决定的?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和十二个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

例如:2023年3月21日,农历二月三十日,是中气“春分”,再隔一个月后,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谷雨”,而当中这一个月(2023年3月22日——2023年4月19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二月后面,所以叫闰二月。因此,2023癸卯年闰二月,农历年的长度是约384天。

在比如,2025年7月25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是中气“大暑”,再隔一个月后,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处暑”,而当中这一个月(2025年7月23日——2025年8月22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六月后面,所以叫闰六月。

简单点说,闰哪个月是由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中气”决定的。例如,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九月节令,霜降是九月“中气”,如果九月里没有“中气”霜降,就要闰一个九月,让霜降出现在农历九月里,这样才能适应寒暑的变化,才能保持和公历(阳历)的回归年同步。

3、民间有哪些说法?

由于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要“置正”,才能保持和公历(阳历)的回归年同步。所以,就出现了有的农历年里有立春节气,有的农历年里没有立春节气,也就是民间说的“双春年”和“无春年”。

关于“双春年”和“无春年”在民间也有很多农谚,比如“一年两个春天,毛贵如”,“双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寡年无春腊月寒,来年六月天不闲”,“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两春夹一冬,没被暖烘烘”等等。

当然,上面这些农谚只不过是一种民间的说法,而“双春年”和“无春年”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要“置正”的结果,并不能用来判断年景,就当一种民间文化来了解就行,不能作为判断天气和年景的依据。

此外,需要了解的是,如果当年是“闰六月”的话,那么,部分年份是火把节最早的年份,也是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最晚的年份,这点是一定的。

二、2024年是公历闰年

公元2024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3周。

为什么要设计闰年?

因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回归年),而公历的平年只有365天,比回归年短了大约0.2422天。这样一来,4年下来就会累积出来一天,故在第四年的2月末加1天,使当年的时间长度变为366天,这一年就是闰年。

由于现行的公历,我们在日历上只能看到一个大写的阿拉伯数字,没有农历内容那么丰富,不知道闰年在民间有什么说法!

您知道闰年在民间有什么说法吗?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千年闰月表

1645年 闰五月,1648年 闰四月,1651年 闰正月,1653年 闰六月,1656年 闰五月

1659年 闰三月,1661年 闰八月,1664年 闰六月,1667年 闰四月,1670年 闰二月

1672年 闰七月,1675年 闰五月,1678年 闰三月,1680年 闰八月,1683年 闰六月

1686年 闰四月,1689年 闰三月,1691年 闰七月,1694年 闰五月,1697年 闰三月

1699年 闰七月,1702年 闰六月,1705年 闰四月,1708年 闰三月,1710年 闰七月

1713年 闰五月,1716年 闰三月,1718年 闰八月,1721年 闰六月,1724年 闰四月

1727年 闰二月,1729年 闰七月,1732年 闰五月,1735年 闰四月,1737年 闰九月

1740年 闰六月,1743年 闰四月,1746年 闰三月,1748年 闰七月,1751年 闰五月

1754年 闰四月,1756年 闰九月,1759年 闰六月,1762年 闰五月,1765年 闰二月

1767年 闰七月,1770年 闰五月,1773年 闰三月,1775年 闰十月,1778年 闰六月

1781年 闰五月,1784年 闰三月,1786年 闰七月,1789年 闰五月,1792年 闰四月

1795年 闰二月,1797年 闰六月,1800年 闰四月,1803年 闰二月,1805年 闰七月

1808年 闰五月,1811年 闰三月,1814年 闰二月,1816年 闰六月,1819年 闰四月

1822年 闰三月,1824年 闰七月,1827年 闰五月,1830年 闰四月,1832年 闰九月

1835年 闰六月,1838年 闰四月,1841年 闰三月,1843年 闰七月,1846年 闰五月

1849年 闰四月,1851年 闰八月,1854年 闰七月,1857年 闰五月,1860年 闰三月

1862年 闰八月,1865年 闰五月,1868年 闰四月,1870年 闰十月,1873年 闰六月

1876年 闰五月,1879年 闰三月,1881年 闰七月,1884年 闰五月,1887年 闰四月

1890年 闰二月,1892年 闰六月,1895年 闰五月,1898年 闰三月,1900年 闰八月

1903年 闰五月,1906年 闰四月,1909年 闰二月,1911年 闰六月,1914年 闰五月

1917年 闰二月,1919年闰七月, 1922年 闰五月,1925年 闰四月,1928年 闰二月

1930年 闰六月,1933年 闰五月,1936年 闰三月,1938年 闰七月,1941年 闰六月

1944年 闰四月,1947年 闰二月,1949年 闰七月,1952年 闰五月,1955年 闰三月

1957年 闰八月,1960年 闰六月,1963年 闰四月,1966年 闰三月,1968年 闰七月

1971年 闰五月,1974年 闰四月,1976年 闰八月,1979年 闰六月,1982年 闰四月

“闰四月”来了!还有更惊喜的……

细心的小伙伴在翻日历时可能会发现,23日,我们并没有迎来农历五月,而是“闰四月”的第一天。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解释说,在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个回归年,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而我国传统的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12个月为354天或355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

为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每隔2年到3年,就必须增加1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

“置闰”的规则是依据二十四节气来定。农历以十二个中气分别作为十二个月的标志,即各个月都有一定的中气。如果一个月里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个月就称为上一个月的“闰月”。

2020年5月20日,农历四月二十八,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后,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而当中这一个月(5月23日至6月20日)只有一个节气“芒种”,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作为一种历法现象,“闰四月”比较罕见,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长相隔38年出现一次。就21世纪来说,“闰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壬辰年),再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

受“闰四月”影响,庚子鼠年内的农历节日,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在阳历中的对应日期相较去年来说,都将向后推迟18天。而2020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也将会在同一天,大家期待的“双节合一”,终于要来了!

还有网友发现,农历四月生的人能多过生日,简直是意外之喜!

今起进入农历闰四月 下一次闰四月要到2058年

2020年5月23日,是农历闰四月第一天。天文专家表示,“闰四月”较罕见,但属正常历法现象,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长相隔38年一次。受“闰四月”影响,今年端午、七夕、重阳等农历节日的阳历对应日期比去年推迟18天。网友:农历四月出生的可过两次生日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北京晚报微信公号)

2023闰二月,2024年闰年,2025闰六月,有啥说法?

导语:2023闰二月,2024年闰年,2025闰六月,有啥说法?

斗转星移,节气更迭不止,转眼间已经进入寒露时节了,下一个节气是霜降。老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冷空气越来越频繁,早晚已经很凉了!

不知道是发没发现,2023癸卯年是闰二月,明年2024年是闰年,而到了2025乙巳年(蛇年)又是闰六月,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种现象只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置正”安排的结果,和其它的并无关联。

中国历史上有过100多种历法,每个历法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汉武帝的《太初历》,元朝的《授时历》,清朝的《时宪历》等等。

这些历法从天文数据上会有些区别,但设计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和现在我们现行的农历差不多。

经过发展,到了的时候开始改用西方的历法——公历,就是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那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

那么,为什么要“置正”?闰哪个月是由什么决定的?有哪些说法呢?

1、为什么要闰月

阳历是平年是12个月约365天,闰年是约366天。

阴历是一年12个月约354天。

也就是说,阳历年的长度要比阴历年的长度要长约11天,这样常此下去,必然会出现在与四季脱节的情况。

为了防止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古代历法学家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方法来平衡。不过,这种方法有一定缺陷,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就废除了这种固定闰周的方法,而是采用无节令月置闰,每2至3年置1闰的方法。

而我们现行农历就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约354天,有闰月的年份是约384天。有了阴阳历,农民种地再也不用只看太阳或月亮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它表明了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最适合指导农事活动。

有了二十四节气,人们就可以在相邻的两个冬至日之间安排播种、耕耘、收获和冬藏,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

2、闰哪个月是由什么决定的?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和十二个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

例如:2023年3月21日,农历二月三十日,是中气“春分”,再隔一个月后,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谷雨”,而当中这一个月(2023年3月22日——2023年4月19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二月后面,所以叫闰二月。因此,2023癸卯年闰二月,农历年的长度是约384天。

在比如,2025年7月25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是中气“大暑”,再隔一个月后,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处暑”,而当中这一个月(2025年7月23日——2025年8月22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六月后面,所以叫闰六月。

简单点说,闰哪个月是由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中气”决定的。例如,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九月节令,霜降是九月“中气”,如果九月里没有“中气”霜降,就要闰一个九月,让霜降出现在农历九月里,这样才能适应寒暑的变化,才能保持和公历(阳历)的回归年同步。

3、民间有哪些说法?

由于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要“置正”,才能保持和公历(阳历)的回归年同步。所以,就出现了有的农历年里有立春节气,有的农历年里没有立春节气,也就是民间说的“双春年”和“无春年”。

关于“双春年”和“无春年”在民间也有很多农谚,比如“一年两个春天,毛贵如”,“双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寡年无春腊月寒,来年六月天不闲”,“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两春夹一冬,没被暖烘烘”等等。

当然,上面这些农谚只不过是一种民间的说法,而“双春年”和“无春年”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要“置正”的结果,并不能用来判断年景,就当一种民间文化来了解就行,不能作为判断天气和年景的依据。

此外,需要了解的是,如果当年是“闰六月”的话,那么,部分年份是火把节最早的年份,也是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最晚的年份,这点是一定的。

二、2024年是公历闰年

公元2024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3周。

为什么要设计闰年?

因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回归年),而公历的平年只有365天,比回归年短了大约0.2422天。这样一来,4年下来就会累积出来一天,故在第四年的2月末加1天,使当年的时间长度变为366天,这一年就是闰年。

由于现行的公历,我们在日历上只能看到一个大写的阿拉伯数字,没有农历内容那么丰富,不知道闰年在民间有什么说法!

您知道闰年在民间有什么说法吗?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