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今天阳历几月几号了呀(今天农历几月几号)

发布时间:2024-06-01 00:12:34作者:孤僻成性来源:用户分享

今天阳历几月几号了呀(今天农历几月几号)

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兔年竟然有384天 谁晓得多出来的19天哪来的?

近日,不少网友发现,下一年的春节离今年春节有384天,这个发现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一年不是只有365天吗,这多出来的19天哪来的?”有网友感叹,“这多出来的都是打工人的辛酸泪堆成的!”

1月30日,上游新闻记者查阅日历发现了2024年的春节(农历大年初一)在2月10日,2023年春节(农历大年初一)在1月22日,两者相差384天。

为什么发生这种现象?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系副教授邹登顺。

邹登顺介绍,人们所说的一年365天是按公历计算,而春节是中国农历年的节日,农历以月亮绕地球转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为了使农历年接近公历年的长度,中国古代古人采用了增加闰月的方法。

按照农历的计算方法,在19个农历年中有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做闰年。

至于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农历每个月中,不含中气的月份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今年是农历癸卯兔年,是“闰二月”,所以是384天。

邹登顺介绍,今年还是一个“双春年”,也就是一年之内出现两个立春节气。根据统计,19个农历年中有7年达到384或385天,有7年是“双春年”。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来源: 重庆晨报

今年兔年竟然有384天 谁晓得多出来的19天哪来的?

近日,不少网友发现,下一年的春节离今年春节有384天,这个发现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一年不是只有365天吗,这多出来的19天哪来的?”有网友感叹,“这多出来的都是打工人的辛酸泪堆成的!”

1月30日,上游新闻记者查阅日历发现了2024年的春节(农历大年初一)在2月10日,2023年春节(农历大年初一)在1月22日,两者相差384天。

为什么发生这种现象?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系副教授邹登顺。

邹登顺介绍,人们所说的一年365天是按公历计算,而春节是中国农历年的节日,农历以月亮绕地球转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为了使农历年接近公历年的长度,中国古代古人采用了增加闰月的方法。

按照农历的计算方法,在19个农历年中有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做闰年。

至于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农历每个月中,不含中气的月份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今年是农历癸卯兔年,是“闰二月”,所以是384天。

邹登顺介绍,今年还是一个“双春年”,也就是一年之内出现两个立春节气。根据统计,19个农历年中有7年达到384或385天,有7年是“双春年”。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来源: 重庆晨报

今年兔年竟然有384天 谁晓得多出来的19天哪来的?

近日,不少网友发现,下一年的春节离今年春节有384天,这个发现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一年不是只有365天吗,这多出来的19天哪来的?”有网友感叹,“这多出来的都是打工人的辛酸泪堆成的!”

1月30日,上游新闻记者查阅日历发现了2024年的春节(农历大年初一)在2月10日,2023年春节(农历大年初一)在1月22日,两者相差384天。

为什么发生这种现象?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系副教授邹登顺。

邹登顺介绍,人们所说的一年365天是按公历计算,而春节是中国农历年的节日,农历以月亮绕地球转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为了使农历年接近公历年的长度,中国古代古人采用了增加闰月的方法。

按照农历的计算方法,在19个农历年中有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做闰年。

至于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农历每个月中,不含中气的月份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今年是农历癸卯兔年,是“闰二月”,所以是384天。

邹登顺介绍,今年还是一个“双春年”,也就是一年之内出现两个立春节气。根据统计,19个农历年中有7年达到384或385天,有7年是“双春年”。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来源: 重庆晨报

报载: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1949—2021年)资料汇编(69)

社区文化聚人心

——走进社区(三)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大学习大讨论调研组 周居霞执笔

社区的凝聚力在哪里?在于优美整洁、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在于邻里互帮互助的亲情,在于多姿多彩的文化氛围。

--题记

赤峰市红山区站前街道办事处党委一直在思考;在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再用说教式做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灵了,但这块阵地我们必须占领。他们想方设法以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来充实居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不但寓教于乐,还能提高居民的素质和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社区文化社区办,他们着重调动起四个方面的力量。首先成立区域共建理事会,请驻区单位和居民代表参加。由居委会牵头,定期以区域共建理事会的名义召集辖区单位商议开展各种活动。

其次是发挥好辖区单位的优势作用。街道党委多次到驻区单位宣传动员,得到多数单位的认同和配合。赤峰师专在校庆后,顾不上休息,就为社区居民搞了一次专场演出;市老干部局夕阳红艺术团的老同志,不顾风吹日晒,精心排练,以精彩的节目献给社区艺术节;迎宾路居委会将辖区的三个专科学校和一所小学组织起来,联手搞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校园文化;武警支队的官兵也将他们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风采展现在社区居民面的。电影公司和二四三地质大队还为居民义务放映电影。铁路俱乐部对开展社区文化要场地给场地,要舞台给舞台,会标会场音响灯光无私奉献。他们说:“只要是为了活跃咱们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什么时候用尽管说。”

他们还着重发挥好离退休干部的作用。请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与居委会干部共同做工作,组织活动,出面协商单位之间的关系,这往往会事半功倍。许多老干部不计名利,无私奉献。铁西区没有驻街单位,居住着960多户铁路职工,经济条件也较差。但小区的离退休老党员杨树忱、王兴洲、杨新田、牟谦、刘心田等一些老同志,经常协助居委会组织居民开展文体活动,引导居民自娱自乐,假期组织孩子们上法制课,开展球类比赛、读书、讲故事、种花种草、搞卫生,做好事等等。不但使小区文化活动非常活跃,也增进了居民之间的团结友爱。

搞社区文化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居民自身的积极性。许多居民对文化活动有很强的参与欲望,只是苦于无人牵头。街居干部就把这些人组织动员起来,自娱自乐开展文体健身活动。西立交居委会组织居民开展健身操和大秧歌活动,群众踊跃参加,队伍不断扩大;梅园小区有一支自发组成的老年腰鼓队,刚开始不足10人,居委会给他们提供表演机会,很快就使

队伍发展壮大起来。

社区文化活动为人们交流沟通、融洽感情提供了机会,也使居民在休闲娱乐中得到理想信念和关的教育与熏陶,无形中居民们增强了“社区”意识,使社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大大增强。如今,社区党组织搞什么活动,都能随叫随到,一呼百应。

2001年1月19日 18910期 第2版

抓管理 上规模 增效益

——昆区街镇经济形成新格局

曾晓凡

包头讯 包头昆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抓管理,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使全区街镇经济形成新格局。

足等问题,为此,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契机,明确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大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力度,促进科技与街镇经济的紧密结合,保持街道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管理上,以推进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重点,积极改造和优化街镇企业的决策机制、投资机制和用人机制。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调整经济结构,1997年昆区街道经济中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街道经济总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1.7%和38.3%;到1999年已分别发展为51.2%和48.8%,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了1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了10.5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始终是昆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到1999年底,全区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9774户,年纳税额达2522万元,营业额达11亿元。为了不断提高广大私营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街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昆区政府还特别聘请专家为个体私营业主和街镇企业的厂长(经理)讲解了《市场营销学》、《企业创新》、《企业战略》等课程,参加培训的人共达478人,为街镇企业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横向联合,是昆区街镇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的主要途径。去年以来,昆区抓住国家西部开发和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技术转让、对口支援、联合开发的机遇,全方位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积极面向港、澳、台和国外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去年已完成三项招商引资项目:一是从韩国引进100万元,搞中药材的种植和深加工;二是市洁达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从中科院兰州石油化工分公司引资50万元,生产精细化工系列产品;三是煤气厂神华集团引资300万元。此外,从马来西亚引资1000万元建设精细螺丝,从台州引资50万元建设处理废旧塑料加工厂等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2001年2月1日 18923期 第2版

面对下岗,她没有消沉

不论干啥,她都不失一个员的本色

——姜艳萍,街区办起便民店

王世荣

去年7月以来,在乌海市乌达区苏海图新工人村,又新添了一家经营五金土产的门市部。门面虽不大,但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光顾这里的客人络绎不绝。这家门市部是由下岗职工、员姜艳萍自筹资金开办的。

姜艳萍原在苏海图煤矿文化站工作,丈夫现任该矿副矿长。她没有因丈夫是领导干部而托春说情留岗,而是以大局为重,积极响应矿里的号召,带头下岗,不给矿领导出难题。

常言道:条条道路通罗马。下岗后有一段时间她也曾心灰意冷,闷闷不乐。但事后她想,矿务局这样做也是为全局职工着想,如果你也不下岗他也不下岗,处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年年亏损,企业就永远走不出困境。她通过调查发现,新工人村虽有几家个体户经营五金土产,但种类不太齐全,许多市民为了购置自己家中所需的物品,不得不到几里外的商店购买。为此,她决定自筹资金开设一个比较齐全的五金土产批零部。她的想法得到解决丈夫、老人和亲朋好友的大力支付。

俗话说:“卖钱不卖钱,就怕货不全。”为满足不同顾客的各种需求,她既经营日用百货、妇女用品、厨房用品、水暖配件,部分日用家电和零部件,还经营摩托、人力车和自行车配件约1200多种。为提高服务质量,无论顾客购买什么商品,她都要当场检验,凡有漏、坏、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可随时调换。为确保商品质量,她严把进货质量关,从不到私人或关系户那里进货。

为方便顾客随时购货,她每天是7点开门,中午不休息,直到晚上10点多关门。凡光顾该店的客人都做到来有问声,走有送声。购买商品时做到百问不烦,百拿不厌,拿到家中的商品凡不合适的可及时更换。她还在门市部安装了电话,凡顾客需要的商品没有时间来取,可打电话联系免费送到家中,她的这一做法,受到附近市民的好评。

2001年2月14日 18936期 第6版

搭起再就业新舞台

——科尔沁区发展社区服务经实

张 成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通辽市科尔沁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增多,面对严峻的现实,科尔沁区一方面加大企业改革盘活力度、加大企业内部安置力度,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广开就业渠道。其中,通过社区服务就业就是他们解放思想、不断探索而闯出的一条新路子。据统计,到2000年,科尔沁区通过社区服务业共安置下岗职工1650余人,社区成了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施展才能的舞台。

设施和网点是开展社区服务的阵地,科尔沁区于1995年就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各街道办事处都建起了5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他们还千方百计地增加社区服务网点和设施,基本形成了包含敬老服务、托幼服务、青少年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服务、居民生活服务、丧葬服务、家政服务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系列化服务体系。目前,城区内建有各类社区服务网点3218个,经常接受社区服务的居民已达10万多人。

蓬勃发展的社区服务业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在社区服务中,较多地安置了待业青年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这个区东郊街道办事处位于工业区,下岗职工较多。为了妥善安置下岗职工,他们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到目前已建成社区服务网点186个,共安置下岗职工385人。这个办事处扶持发展社区服务实体15家,安置下岗职工45人;他们还会同消防、技术监督等部门设立定点液化气点11家,安置下岗职工22人。1999年,水清街道办事处八委创办了幼儿园,现有教职工15人,安置下岗职工6人。2000年春天,罗曼饭店开业,经办事处协调,安置7名下岗职工。创建于1997年的进前超市,当时有职工42人,其中下岗职工20人。由于企业效益好,该超市不断发展壮大,到2000年底,企业已发展到有职工68人,其中安置下岗职工31人。到2000年,该办事处先后建立社区服务中心3个,服务站12个,创办经济实体54个,便民服务网点129个,开展了30多个服务项目,共安置下岗职工398人。

科尔沁区第一毛纺织厂下岗职工包金花于1998年5月办了托老所,7个入托老人中有3个生活不能自理。包金花不嫌脏、不怕苦,满腔热忱地为老人们服务,以可口的饭菜,整洁的卫生环境和胜似儿女的孝心,赢得了老人及其儿女的信任和称赞。现在,包金花的托老所办得有声有色。她的丈夫下岗了,加入到托老所服务工作中;她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也帮助父母开他托老事业。在方便居民群众的同时,他们自己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在安置下岗职工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社会上许多岗位,但由于下岗者信息不畅,有时不易找到。而街道居委会和社区志愿者,由于跟社会各方面接触较多,容易得到这些信息,他们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搜寻岗位。辖区内饭店、商店开业,谁家需要家政服务,新楼交工,谁家需要居室装修等等,这些信息都能以第一时间,传递给辖区内下岗职工。2000年仅这一项就安置下岗职工142人。东郊街道办事处还在全区率先成立了社区求助中心,设立了求助电话。他们聘用一名下岗职工陶俞龙负责中心的工作。陶俞龙在办事处的指导下根据社区需求和社区资源储备情况等设立21个档案簿,做到有求必录,有求必应,全力扶持下岗职工和求职者。短短几个月,已对全街道的下岗职工和居民摸透并登记造册,通过求助中心介绍为20多名下岗职工找到了工作。

在社区服务业中安置了下岗职工,在科尔沁区已经走上良性发展轨道。通过在社区就业,一方面使下岗职工重新找到人生的舞台,实现了自我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参与社区服务人员的增多。使社区服务走上社会化、规范化、产业化的路子,使社区服务工作向高标准、深层次方向发展。同时,社区服务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永清办事处创办的进前超市,2000年上缴税金13万元。据统计,2000年科尔沁区社区服务业上缴税金达100多万元。

2001年2月15日 18937期 第4版

西街办事处社会区服务出新招儿

——健康讲座受欢迎

托 雅

脚指上出现蓝色班点,是体内血栓形成的征象,得加紧输入深栓液体;经常便秘怎么办?按摩手腕相应的位置,就能见效;心脏病人最佳急救期为犯病的5分钟内,错过这一黄金时刻则事倍功半;高血压病人在室内墙面以淡蓝色做装饰,可起到血压平稳的保健功能……这是2月12日下午,在呼市新城区安全厅家属院老干部活动中心,由西街办事处新宾居委会举办的老年健康保健知识专题讲座的部分内容。

先后在内蒙古卫生厅、市红十字会工作,有40年临床经验的医学专家赵榆生在“踣反射区挂图”前,对脚部60多个反射区与人体各器官的关联及上病下治的保健方式进行了通俗而生动的讲解,使在场的老年人明白了;只有对身体有准确的估价,才能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同时要增强、掌握自救及救人的意识和科学方法。

于不久前选派到居委会工作的年轻办事处主任吴东东告诉记者,这是为管区居民举办的第一次社区服务活动。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年人居多的社区服务中,倡导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水平,于社会、家庭、子女都有着积极意义,也为今年尽快成立社区医疗服务队,做好社区服务进行了铺垫。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在场人员一致要求今后多举办类似融科学性、知识性为一体的保健活动,并说还要把老伴叫来一起听。一些老人圈在赵榆生身边咨询养生之道,直到夜幕降临才缓缓离去。

2001年2月15日 18937期 第5版

社区服务

——就业岗位新卖点

高雪芹 张静红

一种奇怪的翻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方面,我们的周围出现了许多外地的生意人和本地进程打工的农民。他们给城市带来活力和居民生活的种种便利,也为自己确立了生存的位置;另一方面,城市里大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因找不到再就业的岗位而愁眉紧锁。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出现29.5万人,实现再就业的职工人数为15.78万人,再就业率为60.9%。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两会”代表和委员。

“主要是个观念问题。”政协委员刘玉蓉说:“外地生意人和本地农民从事的工作,在许多下岗职工眼里根本不算职业或根本不叫工作。这里面有两方面的愿意:一是被动、依赖、不愿担风险、唯求安稳的心态在作怪。另外就是社会上的偏见,对自谋职业、尤其是选择了又脏又累的服务性行业的个体劳动职业,被人们瞧不起,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直接影响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或工作不过是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场所,而只要有社会需求,又能满足个人谋生需要的,就是好职业好工作。下岗职工的择业观确实该变一变了,眼光放得宽一些,广一些。现在不少下岗职工投身社区服务这一新型的‘朝阳’产业,我挺看好。这里面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人大代表王维山说:“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看,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就业岗位的增长点由过去的国有企业逐步转向集体企业、私营个体企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中,社区服务业又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因此,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就成为扩大就业机会、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途径。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看,城镇居民对社区服务业的需求数量客观。我从一份资料上看到,有关部门对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城市的居民家庭进行了社区服务业需求抽样调查。汇总分析结果,需要社区清洁、家电维修、上门送报、社区保安、房屋维修等19项服务的家庭数量占到40%,据此,四城市中各项服务累计可以提供大约200万个临时就业机会,而目前尚空缺100万个。以此推算,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43个人口在50至100万的大城市的需求,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192个中等城市和400多个小城市,需求潜力就更为巨大。比如我区的呼包二市,就大有这方面的潜力可挖。”

王维山代表还说:“下岗职工之所以可以在社区服务领域大显身手,除了城镇居民有广泛的消费需求外,还在于社区服务业对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需求相对较低,绝大多数下岗职工通过短期职业培训均可以达到上岗要求。”

政协委员白晶芳说:“通辽市在这方面摸索出了很好的经验。他们提出‘退二进一还三’的再就业工作新思路。即,鼓励从第二产业下岗的职工到农村承包荒地,从事种养业,再向第三产业要收入。全市投入1.1亿元,建起112处种植养殖、商贸流通、社区服务基地,1万多下岗职工愉快上岗。”刘玉蓉委员说:“今年,呼市政府在安置下岗职工方面也有大举措,除了实施政府买岗,即政府通过对行政事业性单位中的一些临时岗位用工给予政策性补贴的办法来安置部分下岗职工为,还要增强社区就业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安置下岗职工的能力。”

2001年2月21日 18943期 第2版

新城区青少年社区教育丰富多彩

聂春明

近年来,新城区动员一大批老同志走出家门,参加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对青少年的社区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效果。目前已有1173名老同志参加到全区的492个关工组织之中。各办事处(乡)、居委会(村委会)、一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部建立了关工委,50%的驻区单位和单位较集中的家属院也建立了关工委或关工小组,为加强社区教育形成了组织网络和有力的工作队伍。

为了使教育经常化,新城区关工委协调教育局和办事处,制定了双休日和寒暑假中小学生参加社区活动鉴定表,由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对每位学习参加社区教育的次数,德才表现写出评语,反馈到学校,作为学习评优条件之一,极大调动了中小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有活动,必先有阵地。新城区先后建立国防教育中心一个,素质教育基地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6个,活动屋室45个,辅导站100个。各居委会协调家属楼院关工小组,依托各类辅导站、办事处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社区专栏板报等阵地开展日常的青少年教育活动。并且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落实,有记载,有总结。

1998年新城区关工委组织了35OO名中小学生参加的拥军优属大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爱军意识;2000年组织了15个部门和5家民营企业参加的献爱心活动,向小井、保合少、毫沁营三乡的100名贫困儿捐款11800元,为青少年办了一件实事。国防教育中心接待参观学习25万人次,素质教育基地每年接待5000名中小学生前来学农、锻炼。新城区关工委组建的老警官法制教育报告团,主旋律报告团经常深入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作报告。目前,每个学生平均每年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主题征文、书法、绘画、讲故事、小制作、手抄报、雏鹰小队、护院小卫士、假日夏令营、冬令营、社区益民服务等活动达16次,参加各类体育、文娱比赛达11次,阅读各类图书达22本,使青少年养成了爱国、爱家、爱集体,主动参加社区活动的良好习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精神面貌焕然-新,个人素质明显提高。

2001年3月2日 18952期 第5版

准格尔旗“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受欢迎

赵霞 潘爱斌

近几年,伊盟准格尔旗认真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一是为下岗女工寻找就业门路,创办了妇联社区服务中心,组织下岗女工和待业女青年搞手工业编织,使她们拥有一计之长;二是在女职工中开展以岗位成才、岗位建功、岗位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巾帼建功”活动,培养树立一批“巾帼创新业”带头人。榆树湾水泥厂职工张美英下岗后,乡妇联积极为她联系贷款,帮她制订发展计划。现在,她养的兔子已达上千只,并正在筹建暖棚兔舍,发展规模养殖。三是继续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优质服务员”等行业竞赛活动。今年“三八”期间,该旗评选出工行等10个单位为“巾帼文明示范岗。”

2001年3月17日 18967期 第4版

石拐区选聘14名复员军人充实居委会

白晓清 郑瑜

包头市石拐区街道居委会首批公开选聘的14名复员军人,已全部安置在5个街道办事处,走上居委会工作岗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踏实肯干,受到当地居民的好评。

选聘工作是在区委统一领导下,由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劳动局、民政局及街道办事处党委具体组织实施的复员军人上岗前,进行了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者,街道办事处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一年试用期。在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中,由街道办事处党委负责进行,并建立居委会干部考核档案。在待遇与奖励方面,参照事业单位对被选聘为居委会干部的报酬同工作实绩挂钩;对实绩优秀突出的年轻干部,根据需要可破格提拔为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

2001年3月29日 18979期 第5版

七个女人一台戏

——记社区服务先进集体内蒙古日报社卫生所

湘 茹

“前不久召开的全区卫生工作会议上,内蒙古日报社卫生所被誉为社区服务的好典型,前来参观的代表络绎不绝。这件事提醒记者该为自家人写点什么。

内蒙古日报社卫生所现有医务人员7人,清一色的娘子军。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床位21张。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报纸和报人都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永远不变的是卫生所医务人员的服务精神。她们始终坚定地担负着为全社职工、家属,特别是为那些辛勤的采编人员进行医疗保健的任务,给他们重的身心以温暖和慰藉。她们那种一切为了一线采编人员的健康,一切为了全社职工家属健康的工作精神,多少年来始终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

随着新世纪新春的到来,医改的春风也吹到了内蒙古日报社,卫生所的全体医务人员以高昂的斗志,火一样的热情,谱写了社区服务的新篇章。1999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卫生局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把内蒙古日报社卫生所定为西街办事处第七社区卫生服务站。这对一直处于封闭管理、自我服务动作状态下的卫生所来说,既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社党委认为,卫生所要充分利用现胡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勇敢地承担起社区服务的重任。按照社区服务“六位一体”的要求,转换服务机制,扩大服务辐射面,面向社区,走进家庭,把服务送到每个人的身边。因此,她们在原有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又承担起了2个居委会、1851户、5597人的社区医疗服务任务。

为了搞好社区服务,她们首先为社区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分楼到人,责任到人,挨家挨户进行调查登记,牺牲休息时间为每个家庭成员填写健康状况登记表,做到“社区服务、心中有数”。去年以来,她们已对556户、1753人进行了调查登记,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她们每周开展一次健康教育讲座,讲座内容采用专题讲座、现场咨询解答及播放电视科教片等形式进行,对广大群众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宣传教育,使其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一些患者则通过听讲座、看录像进一步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去年底,卫生所对639人进行了健康普查,然后又根据摸底情况对17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并要求患者每星期测量血压2-3次,同时指导用药、建立门诊日志、定期复查心电图、脑血流图、血糖、血脂,再根据检查结果研究制定治疗方案。这种周到细致的服务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

搞好社区服务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服务”二字,也正是为了搞好服务,这个卫生所除正常门诊外,星期、节假日从不休息。她们心里总是放心不下那些患者,尤其是对那些行动不便宜的老年患者,她们常年坚持送医送药上门,患者家属只需打一个电话,医护人员即刻来到家中,并且按时回访,直到患者病情稳定为止。更值得一提交的是她们对老年患者的临终关怀做到了无微不至,使家属、子女深受感动。班斯拉奇老人患了食道癌,他在大医院开了药每天要到卫生所或在自己家里输液,卫生所医护人员亲人般的呵护为老要减轻了难忍的疼痛。1999年冬天,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和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同时病危,一个肺部感染,一个患心脏病。这期间,只要任何一家子女来电话,不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她们马上就会出现在老人身边,抽时间她们还主动上门询问病情。这两位老人虽然都已去世了,但谈起老人最后的那段日子,老人的孩子们都说,医务所的姐妹们对老人就像亲生闺女一样关心体贴。视患者如亲人是她们始终的服务宗旨,但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她们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上下学没人接,狠狠心让孩子自己走;家里老人生病了她们得照顾好患者之后再去照顾自己的老人。有谁偶尔生病了,总有人主动顶班。她们认为患者的需要就是她们的第一需要。没有奖金,没有加班费,她们从没有怨言。春节,大家都休息了,初一早上所长闫凤兰带着一名护士早早地来到所里像往常一样开诊了。一会儿功夫,燃炮炸伤的孩子在妈妈的陪伴下来了,熬夜赞成心脏不适的老年人来了……这一天,光来输液的就有十几个人,其实,这一天,患者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的。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的白衣天使给了他们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三八”节来了,她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们似乎忘了自己也是一个女人。“六一”儿童节来了,她们陪伴的是患者而不是自己的孩子……

有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而这7个女人唱的也是一台戏,一台全心全意为社区患者服务的大戏。

2001年4月8日 18989期 第4版

社区服务大有可为

西 贝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生产和生活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它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创造条件,下大决心搞好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工作。

总的说,社区服务,就是在政府的指导下,依靠街道、居委会,发动并组织社区内的成员开展互助活动,为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提供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通过社区服务,可以调节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城市社区服务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区服务是以街道和居委会为依托开展的。其次,社区服务是群众性的互助活动的一种方式,尽管分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两种形式,但是它不同于一般社会服务和第三产业,它的目的是以社会效益为主,以保本微利向社区成员提供低费和免费服务,服务对象重点是有困难的人,如老残幼,优抚对象及本社区范围的其他居民。第三,社区服务属于社会保障的子系统,是服务保障的重要内容,具有保障性,即为实现保障基本生活的目标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提供的服务,如开办福利院、康复中心、老人活动室、保姆介绍所、家庭劳务服务站、残疾儿童托儿班、文化站等。第四,社区服务的目的,在于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参与感和互助能力,强化社区的稳定机制。

总之,社区服务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新的工作,也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花钱少,见效快,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大好事。如呼市回民区从1988年开始试办社区服务的工作,经过近几年时间的巩固和发展,在各街道办事处、各个社区内,以居委会为依托,由企业、事业、集体、个体办起了老年人福利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社救对象服务、婴幼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青少年帮教服务、社会治安和调解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方面的社区服务。一个社区内的一所个体学前幼儿园,就是由3名退休教师自筹资金办起来的。虽然条件比较简陋,但从教学、管理、生活等方面都搞得很好。它不但方便了周围居民孩子入托,同时也发挥了离退休教师的余热。实践证明,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只要因地制宜,以服务为中心,以便民为内容,一定会形成一个“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为他人服务的互助、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2001年4月12日 18993期 第5版

便民社区卫生服务站

包头市中心医院十分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他们选派技术娴熟、服务态度好,乐于奉献的高、中级医护人员,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站。

医护人员认真负责,长年为居民进行医疗、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服务,受到居民的交口称赞。去年,他们利用节假日,在完成社区两个居委会1424户4108人的慢性病情况调查的同时,还为3326人次进行了详细诊治;为2056人次进行了输液打针、换药,出诊136人次;免费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进行健康检查、测血压、指导用药等义诊740多人次;抢救危重病人92人。一位75岁冠心病心衰孤独老人病情危重,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刘淑芬大夫和护士长、主管护理师郭琳等医护人员,及时到他家中抢救,并迅速叫来120救护车,患者得到了有效救治。

由于该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到位,被评为包头市社区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

2001年4月15日 18996期 第4版

满洲里:社区卫生服务现生机

江新辉

记者日前来到满洲里市体园小区社会卫生服务站时,见主治医生苗大夫正在耐心地为患者讲解药品的服用方法。苗大夫告诉记者,每天小区内来此就诊的患者差不多有30-40人。一位满头白发的患者竖起大拇指对记者说:社区医疗好,方便、省钱、放心、新闻媒体应该好好宣传一下。

其实,不只是体园小区一家,从1998年至今,满洲里市已经建立了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覆盖1.7万余户,覆盖面积达到30%,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已经成为许多满洲里市民的一项待遇。

在满洲里,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仅仅是简单的开点药、打打针,所有的卫生服务站都是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为一体的服务机构。满洲里市各家参与开办社区卫生服务的医院除投入大量资金外,还向社会派出了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全科医生的护理人员。这些医护人员在接诊的同时,还走家串户,对社区居民进行常规体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对慢性病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等特殊患者实施重点监护。据介绍,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已为近6000市民建立了档案,对社区慢性病及特殊人群的有效管理率达62%,216户家庭与服务站签订了保健合同,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的家庭保健服务。与此同时,各服务站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康复指导,宣传优生优育知识,并推出上门服务业务。这些措施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在满洲里社区,医患之间建立的是互帮互助的真诚和民与心之间的交融。在西大营小区,一位老人在临终之际得到服务站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他留下这样一个遗嘱:把他精心养育多年的一盆万年青送给服务站全体人员,并让子女到服务站致谢。在湖东小区,几位退休老干部看到服务站的人员从早到晚忙个不停,顾不上吃,就时不时地为他们送来大米粥、面条、还义务承担起卫生宣传栏的义务。面对居民们的热情,医护人员也为居民的健康尽心尽力,患者来就诊,他们微笑相对,居民来电话,他们主动上门。卫生服务站虽然没规定昼夜值班,但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从来都是加班加点,经常从早晨忙到半夜才回家。在体园小区卫生服务站,还挂着一块“青年志愿者基地”的牌匾,每逢假期,医院的青年志愿者便来到这里,把小区内的孩子们集中起来,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据满洲里市卫生局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正在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方向,比如,开办学生营养早餐餐桌,既能方便工作忙碌的父母,又能让孩子们得到足够的营养。社区卫生服务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001年4月22日 19003期 第4版

呼市新城区办事处组织义务劳动清运垃圾

李 强

呼和浩特讯 呼和浩特市把2001年确定为“城市建设年”,从3月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小街巷改造。为了给全市人民营造优美、整洁、文明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干干净净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西街街道办事处按照呼市、新城区两级文件的通知精神,4月20日精心组织市政府指派的呼市审计局、呼市土地局等七家单位以及驻区内蒙古建行、农行、内蒙古日报社等十四家单位,对西街地区已拆除的十四条街巷的拆迁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当天共出动铲车3台,汽车8辆,共计1529人参加。各家单位对此次义务劳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就业局等单位领导亲临现场参加义务劳动。

2001年4月23日 19004期 第4版

社区来了工作队

——包头昆区百名干部下社区活动侧记

曾晓风

伴随着新世纪的第一缕春风,来自昆区各部门、各单位的100多名优秀机关干部,分赴昆区13个街道办事处的50余个居委会,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推进社区建设的主题实践活动。近日,笔者对部分下派干部及其所在办事处及居委会进行了走访。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走进社区,就意味着要拿起这根处于最基层的“针”,菜篮子、米袋子、油盐酱醋耗子药,社会治安、街道卫生、工商企业、计划生育……千头万绪,事无巨细,处处离不开这根小小的“针”的穿、引、连、缀。如此纷繁复杂的工作,对于久居机关的下派干部来说,着实有些“剪不断、理还乱”。可是,通过一个阶段深入细致的入户摸底、调查,通过和各办事处、居委会的同志们的接触和沟通,“社区大有可为”这一观念已成为下派干部们走进社区之后所达成的共识。同时,他们也找到了一条在社区切实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

小区环境的绿化、硬化、美化问题;居委会的办公条件;失学儿童的救助;垃圾问题;社区服务网点的服务证办理困难……丰素琴等下派到林荫办事处的8名干部,刚一踏进社区,一系列棘手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便纷至沓来。对此,工作队的几名干部集思广益,梳理思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作为工作的动力和宗旨。队长丰素琴说:“这句老话永远不会过时。既然组织上派我们下来,我们就要踏踏实实地为居民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他们针对少先26#居委会辖区内老年人多、青少年活动场所少、化生活单调这一特点,配合居委会的同志,与区团委、党校等单位多方协调,募捐筹措图书近500册。建立了社区图书阅览室,每周定期开放,使小区的业余文化生活得以丰富,很受群众的欢迎。而少先办事处的下派干部,则与办事处密切配合,经过精心的组织和安排,率先在居委会中开展了大型植树活动,并得到了区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关领导都亲临栽植现场,与居民们一同挥汗如雨、播撒绿色。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气氛中,300余株垂柳和杨树很快在友谊18#街坊安家落户,居民们望着自己劳动的成果,欣喜地说:这样的工作队下来,我们欢迎!

2001年4月25日 19006期 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