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2007年4月2号农历是多少(2007年4月)

发布时间:2024-05-31 10:38:10作者:超甜的布丁来源:网友整理

2007年4月2号农历是多少(2007年4月)

本文目录一览:

2021年度“新时代好少年”简要事迹

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2021年度“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近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举办2021年“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向社会推出全国各地32名优秀少年的感人事迹。

发布活动围绕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主题,采取北京发布现场与各地连线的云发布形式,通过视频播放、连线采访、嘉宾寄语方式,重点展示了10位好少年的先进事迹,并对其他22位好少年的事迹进行集中发布。这32名优秀少年是在各地中小学校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的基础上,经过层层推荐、优中选优产生的。他们在传承红色家风、开展党史宣讲、弘扬传统文化,在勤学上进、苦练技艺、创新发明,在孝老爱亲、乐于助人、保护环境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决心和行动。

发布活动上,好少年代表通过视频向全国少年儿童发出倡议:我们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奋进的新时代,心中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珍惜大好年华,修身立德、勤学上进、强健体魄、锤炼意志,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据悉,此次“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节目于12月25日晚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

张子夏男,汉族,2010年7月出生,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六年级学生。设计的作品“分小萌”入选垃圾分类卡通形象,在学校建立“分小萌”基地,策划发起“分小萌在行动,伸伸手,我们一起做分类”活动,带动同学们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在班级设置可回收物收集箱、环保日志,与同学们一起组建“创意环保产品”群,将生活垃圾设计成精美工艺品,用卖废品得到的钱“云认养”树木。经常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类环保公益活动,通过知识宣讲、科普展示、发放环保袋等方式传播环保理念,为绿化美化首都贡献力量。疫情期间,积极参与楼道清扫、防疫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创作《废弃口罩分类歌》,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被评为首都新时代好少年。

任益萱男,汉族,2008年11月出生,天津市鉴开中学七年级学生。擅长朗诵主持,曾担任丽泽小学红领巾广播站站长,创办“小任说事儿”栏目,宣讲党史故事、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疫情期间,专门录制“正确戴口罩、摘口罩方法”“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消毒”等疫情防控知识视频。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在“东东丽丽传递正能量”宣传片中扮演“东东”角色,录制多期文明礼仪宣传视频。2020年7月,作为天津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天津新时代好少年。

邸嘉萱女,汉族,2010年11月出生,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用演讲、书画、朗诵、歌唱等形式歌颂党歌颂祖国。2019年,成为一名小小先锋宣讲员,认真讲好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讲好身边好人、草根模范的故事,经常到社区讲、到广场讲、到街头讲,传递新风正气。演讲作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雪山小太阳》等在“学习强国”平台、“人民视频”客户端推出。疫情期间,协助老师利用“空中课堂”领读课文,帮助小区物业做好人员登记、提醒过往行人配戴口罩等,撰写抗疫作文《不平凡的假期》。被评为河北新时代好少年、河北省三好学生。

时晨阳女,汉族,2006年12月出生,山西省孝义市第六中学初三年级学生。热爱足球,小学二年级时加入学校足球队,多年来不管酷暑严寒,每天坚持训练。因为长期在绿茵场上苦练,皮肤变得黝黑,同学们亲切地叫她“黑妹儿”。意志顽强,赛场上勇于拼搏,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校园足球国家队小学女子乙组,并被评为“小学女子组校园足球未来之星”,曾作为小旗手参加法国女足世界杯首场比赛入场活动,梦想将来能够参加世界杯为国争光。被评为新时代山西好少年。

闫雪晶女,达斡尔族,2007年4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五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担任班长,积极配合老师参与班级事务,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热爱书法、跑步、游泳、主持等,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活动并取得好成绩。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写春联送福字,做“爱心超市”义务售货员、市规划馆义务讲解员等,用一颗爱心温暖他人。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

杨羽歌女,汉族,2009年9月出生,辽宁省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多次在省市书法、绘画、朗诵等比赛中取得佳绩,在省教学展演中饰演环保音乐剧《家园》主角,并进行公益演出。疫情期间创作抗疫歌曲《看见爱》,撰写《致敬最美逆行者》《写给医护人员的一封信》等文章助力抗疫。策划开展“年俗文化进万家”“小小图书管理员”等公益活动,连续4年为盲校学生录制音频故事,定期走进孤儿学校、山村学校结对帮扶,奉献爱心。被评为辽宁省新时代好少年。

吕妙言女,汉族,2008年9月出生,吉林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学生。作为学校少先队大队长,组织同学们开展社区垃圾分类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在长春市少代会上提出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提案。热爱写作,利用业余时间各处走访,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变化,撰写《美丽的家乡》《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巨变在身边》等文章,被省市媒体刊载。疫情期间,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采访身边抗疫工作者,赞美抗疫工作中无私奉献的人们。被评为新时代吉林好少年标兵。

陈子昂男,汉族,2004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勤奋好学,成绩突出,与同学结成学习小组共同进步,在完成课业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取得优异成绩。作为班长处处以身作则,热心班级事务,努力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疫情期间,主持年级网上主题班会,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表达对抗疫勇士的崇敬之情。被评为新时代龙江好少年。

盛晓涵男,汉族,2005年2月出生,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二年级学生。热爱学习,课外涉猎各类科学知识,特别是对医学知识充满兴趣,认真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经常与同学分享探讨。2020年10月,在放学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晕倒,就主动上前了解情况,发现老人疑似心脏骤停,于是一边请旁人拨打120,一边实施心肺复苏,帮助老人获得自主呼吸,为抢救工作赢得时间。他挺身而出“教科书式”施救的事迹,被各级媒体广泛报道,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平日里,他乐于助人、热心帮助同学,捐助家境贫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起成立“黄浦区红十字BOYS”,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公益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急救、学会急救。被评为2021感动上海年度人物、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上海市三好学生。

郝茜米女,汉族,2007年10月出生,江苏省涟水县陈师中学八年级学生。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科技小组成员,她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科技书籍,主动钻研发明创造,是大家公认的“小小发明家”。利用物联网传感器设计制作“基于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鱼池”模型,获青少年物联网创新创客大赛物联网创新赛一等奖。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参与“刘洪河水系野生小杂鱼保护”研究并提出保护建议,在江苏省红领巾“创未来”科学建议征集活动中获一等奖。被评为新时代江苏好少年。

肖立沣男,汉族,2009年1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北师大附属杭州中学初一学生。生于南湖畔,从小耳濡目染,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主动加入“红船小讲解”志愿者,参与“红领巾重走一大路”“红船少年在行动”等活动,努力为更多人讲好红色故事。兴趣广泛,热爱书法、游泳、滑雪、吉他、编程等,积极参加全国和省市比赛并取得佳绩。善于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细心观察并设计了“带刺花枝修剪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被评为浙江省新时代好少年。

詹柯怡女,汉族,2012年3月出生,安徽省金寨县第二中学小学部五年级学生。她是开国将军詹大南的后代,从小受红色家风熏陶,喜欢阅读红色经典,经常到金寨红军广场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很小就能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故事。积极参与学校红色课堂,担任义务“小讲师”,向同学们讲述金寨红色传奇。利用节假日到光荣院为老人打扫卫生,到红色景点当义务导游,为游客讲述革命故事。积极参加红色经典故事宣讲活动,在安徽电视台《七彩路》节目专题介绍“金寨红”,被选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花儿向阳童心向党”——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全国少儿晚会节目组。被评为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

马宬恺男,汉族,2005年11月出生,福建省上杭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学生。从9岁开始在父亲的帮助下,创办“快乐星期天”陪伴成长亲子公益组织,组织劳动实践和慈善扶贫等主题亲子活动,帮助家长和孩子在劳动实践中收获快乐、不断成长。7年来,他始终坚持“把艰苦的劳动办得有趣味,把有趣味的劳动办得有意义”理念,不断总结经验,希望推广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快乐劳动模式。发起实施“馒头计划”,号召10个家庭帮助一个贫困孩子,先后帮助4位贫困学生。设计上杭“福禄银币”,获外观设计专利。被评为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

付哲豪男,汉族,2005年6月出生,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学生。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班长,积极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连续7年参加义务写春联活动,每年寒暑假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2014年开始,每逢节假日都到抗日老战士贺奶奶家,陪老人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给老人带去欢乐,直至贺奶奶离世。疫情期间,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测体温、发传单,为社区独居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送蔬菜和生活必需品。被评为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

梁润畅女,汉族,2008年4月出生,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山大华特卧龙学校九年级学生。2015年起,利用节假日与重大纪念日,到沂蒙红嫂纪念馆和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担任志愿讲解员,经常一去一整天,直到最后一波游客参观结束。截至目前,义务讲解服务游客6万多人次。2019年参加山东省“红动齐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荣获总决赛小小红色讲解员组第一名。经常和同学们一起看望孤儿院的小朋友,为敬老院爷爷奶奶送去慰问品,积极参加团县委“希望小屋”关爱项目。被评为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

郑坤健男,汉族,2005年8月出生,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学生。勤奋好学、喜爱诗词,从小背诵和积累了大量优秀诗词。2020年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中学生选手,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以良好的表现蝉联四期擂主并获总决赛季军。积极参加文明交通、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兴趣广泛,在体育、音乐、朗诵等方面表现突出。被评为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

王凌云女,汉族,2007年4月出生,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沙道沟镇民族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父亲独臂,母亲患有癫痫病和智力障碍,爷爷奶奶年岁已高,靠父亲在外打工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她自立自强、乐观自信,从小就很懂事,不但主动为爷爷奶奶分担家务,还照料患病的妈妈和年幼的妹妹。尽管生活艰辛,却从未向命运低头,始终乐观向上,坚信前方有路。她最大的希望是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医生,把妈妈的病彻底治好。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

陈羽析女,汉族,2010年1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大桥小学六年级学生。在第八次全国少代会上,提出《城乡携手共建红色教育网络》的提案。暑假期间规划“追随伟人足迹”红色研学线路,撰写文章《与红色同行朝梦想出发》,在“学习强国”平台首页推送。作为少先队大队长,依托湖南丰富的红色资源,带领队员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巧手绘制地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获得师生家长一致好评。经常带领同学们到社区看望老党员,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蛋糕,到雷锋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开展红色宣讲,用红色故事感染带动身边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新时代湖南好少年。

杭翌帆男,汉族,2010年3月出生,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六年级学生。品学兼优,担任广州市少先队理事会理事、学校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委员。在编程和机器人设计方面能力突出,多次带领团队在全国和省市级科技比赛中获得佳绩。为动画片《百变校巴》配音,用报酬设立“雅逊公益——翌帆奖学金”,架起汉藏青少年心连心公益桥梁,资助近百位家庭困难学生。带领“南山中队”携手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工农街小学共同开展“手拉手读红书”活动。被评为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

石唯颂女,汉族,2007年10月出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初三年级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从小喜爱戏曲艺术,9岁开始学习邕剧,多年来坚持刻苦练功,在全国大赛中斩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奖”。兴趣广泛,在舞蹈、游泳、绘画、钢琴、朗诵等方面表现突出。7岁加入广西民族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利用节假日为中外游客义务讲解上千场。经常和同学们一起为农村学生和社区孤寡老人送戏曲演出、送生活用品,奉献爱心。被评为广西新时代好少年。

王安泰男,汉族,2004年9月出生,海南省农业学校19烹饪大专海职班学生。从小对餐饮行业有着浓厚兴趣,考入海南省农业学校后,进行系统的烹饪专业学习。先是学习雕刻后转入面点,虽然进入面点组时间晚,但他肯学、肯拼、肯下苦功,每天课后都要给自己增加练习任务,中午累了就在凳子上休息,下午课后继续练习,周末也是如此。因为学习勤奋,面点技艺进步飞速,获学校“包子王”比赛一等奖、海南省烹饪技能大赛面点项目三等奖。“弘扬工匠精神,争做行业小能手”是他的目标,他对梦想的执着与坚持也影响带动了身边人。被评为新时代海南好少年。

周茂姣女,汉族,2006年1月出生,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广泛阅读红色书籍,经过层层选拔,成为重庆市红岩精神志愿宣讲员、“小萝卜头进校园”小小讲解员。她走进农村社区,走进田间地头,走进机关单位,声情并茂地讲述江姐、王朴、小萝卜头等烈士的革命故事,累计参与宣讲110余场次,反响良好。带动身边同学加入红色宣讲员队伍,目前王朴中学红岩精神“小小讲解员”队伍已达50余人。被评为新时代重庆好少年。

石昊文男,汉族,2009年11月出生,四川省乐山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刻苦、热爱集体,担任班长、少先队中队长,是老师的“小帮手”,班级的“领头雁”。兴趣广泛,喜爱演讲、书法、歌唱、二胡、钢琴、航模等。热爱川剧艺术,刻苦练功,唱、念、做、打表现突出,连续三届获得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一等奖,演唱的《空城计》入选《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传唱演唱范例》。热心公益,节假日在乐山大佛、峨眉山景区向中外游客免费表演川剧,经常到贫困山区进行公益演出。疫情期间,参与录制四川抗疫公益短片《草》,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等播出。被评为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

杨雨蝶女,汉族,2005年9月出生,贵州省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热爱集体、品学兼优,学习上与同学互帮互助,主动帮助老师分担班级事务。通过爱心义卖筹款购买玩具和学习用品,捐赠给福利院的残疾儿童,经常与同学一起到养老院看望老人。疫情期间,协助社区服务人员做好清洁、消毒等工作。经常参加朗诵、征文、歌唱等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组织同学开展“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技调查体验活动,普及环保知识。被评为贵州省新时代好少年。

浦赛女,布朗族,2004年2月出生,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勤奋好学、热爱集体,曾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班长。组织能力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多才多艺,在演讲、主持、钢琴、游泳等方面表现突出,是同学眼中的“全能”选手。在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中获演讲三等奖。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新时代云南好少年。

布群男,藏族,2005年8月出生,重庆西藏中学高二年级学生。积极上进,热爱集体,关心同学,担任校学生会主席。作为校科技社团负责人,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并取得好成绩。参加“暑假优秀学生返藏宣讲”活动,感恩党和国家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立志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建设家乡。被评为西藏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

王天娇女,汉族,2009年4月出生,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寺沟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从小生活在革命老区照金,常听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英勇奋战的红色故事,将红色种子深埋心底。2018年“六一”前夕,执笔代表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全体同学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学习革命历史的体会和学校的发展变化。认真学习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斗争史和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小小年纪已经是铜川市“红”孩儿宣讲团主要成员、照金纪念馆小小讲解员、学校红色故事社团主讲员,义务为8万多名游客讲解照金革命史。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全国优秀学生干部、陕西省新时代好少年。

颜智禾女,汉族,2006年2月出生,甘肃省敦煌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从小热爱敦煌文化,阅读大量有关敦煌文化的书籍,2017年经过选拔成为敦煌研究院一名志愿者讲解员。暑假每天早晨六点多起床,便匆匆赶往莫高窟,开始一天的讲解工作。立志做敦煌文化的传播者、文化遗产的守护者,让更多人了解敦煌文化。被评为新时代甘肃好少年。

更求拉毛女,藏族,2010年2月出生,青海省称多县珍秦镇中心寄宿制学校五年级学生。生活在三江源核心保护区,受草根环保志愿者父亲的影响,从小就懂得高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多年来,只要有时间,就跟随父亲去草原、河床、国道沿线等地清理垃圾,受条件所限只能手捡、肩扛,将一袋袋垃圾运出草原。经常给同学们讲环保故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带领小伙伴成立小小环保志愿团,共同守护高原净土。被评为新时代青海好少年。

陈宇阳女,汉族,2008年1月出生,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九年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带头服务学校、服务同学,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为“小雷锋”。从小跟着父母一起做公益,担任暖阳爱心志愿服务团小团长,积极策划、组织开展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爱心助残、关怀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参与人数3000多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近1万小时,所在团队被授予“银川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被评为宁夏新时代好少年。

尤丽图孜·伊里亚女,维吾尔族,2008年3月出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第十六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主动帮助同学辅导功课,分享读书笔记和学习方法。兴趣广泛,喜欢绘画、舞蹈、快板、朗诵,油画作品《我的家乡》获“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金奖。长期关心帮助独居老奶奶,帮忙打扫卫生、陪伴聊天,教会老奶奶使用智能手机。喜爱京剧,带领同学们一起学唱京剧,传承弘扬京剧艺术。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

姚方媛女,汉族,2005年7月出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擅长钢琴、游泳、长跑、漫画、写作等。经历了开颅手术、腿部骨折,依然勇敢坚强、积极阳光,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刻苦学习。课余时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利用假期去看望福利院的孩子们,为孩子们带去欢笑,被孩子们称为“天使姐姐”。被评为兵团新时代好少年。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6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历史上的今天——4月16日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4月16日是阳历年的第106天(闰年是10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59天。这一天,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影响了世界和社会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历史上的4月16日,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和记忆的大事件。

(1)73年:罗马帝队攻占马萨达要塞,犹太起义被镇压

马萨达要塞位于今以色列南部死海西岸的一座高台上,是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最后一个据点。

73年4月16日,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围攻和攻坚,罗马军队终于攻破了要塞,但发现里面的960名犹太人已经,只有两名妇女和五名儿童幸存。这一事件标志着犹太起义被彻底镇压,也是犹太人被迫流散到世界各地的开始。

(2)1071年:诺曼首领罗伯特·吉斯卡尔攻占巴里,标志着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境内的统治正式结束

诺曼人是11世纪从北欧来到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一支民族,他们在当地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并与东罗马帝国和教皇展开了长期的争夺。

1071年4月16日,诺曼首领罗伯特·吉斯卡尔率领军队攻陷了巴里城,这是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最后一个据点。从此,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境内的统治正式结束

(3)1346年:塞尔维亚大公斯特凡·杜山在斯科普里称帝

斯特凡·杜山是塞尔维亚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在位期间扩大了塞尔维亚的领土和影响力,并与拜占庭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等邻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1346年4月16日,在斯科普里举行了隆重的加冕仪式,斯特凡·杜山正式成为塞尔维亚皇帝,并宣布建立塞尔维亚正教会。

(4)1917年:列宁乘坐火车从瑞典返回彼得格勒,参加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

列宁是俄国著名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他领导了1917年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建立了苏维埃。

1917年4月16日,列宁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流亡生涯,乘坐由德国政府安排的密封火车从瑞典返回彼得格勒。他在火车站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为后来的十月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5)1919年:美国提出山东省由五国共管

山东问题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收回被德国占领的山东省,但遭到日本和西方列强的反对和阻挠的问题。

1919年4月16日,美国代表团提出了一项关于山东问题的方案,主张将山东省由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五国共同管理,而不是完全归还给中国。这一方案遭到了中国代表团的坚决拒绝,也引发了中国民众的愤怒和抗议,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6)1943年:瑞士化学家霍夫曼在实验室工作时不慎让LSD接触到皮肤,从而发现它的致幻效果

LS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致幻药物,它可以引起人的感官和心理的变化,产生幻觉、错觉和妄想等现象。LSD的发明者是瑞士化学家阿尔伯特·霍夫曼,他在1938年首次合成了LSD,但当时并没有发现它的致幻作用。

1943年4月16日,霍夫曼在实验室工作时不慎让LSD接触到皮肤,随后他感到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并看到了各种奇异的图像。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LSD中毒的案例,也是LSD的致幻效果被发现的开始。

(7)1961年:美国策划的古巴猪湾登陆失败

猪湾登陆是美国对古巴进行的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旨在推翻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1961年4月16日,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和支持的古巴反对派武装在古巴南部的猪湾登陆,试图发动起义。然而,由于情报失误、计划不周和执行失误等原因,登陆行动遭到了古巴军队和民兵的强烈抵抗,并在三天内被击溃。这次行动不仅使美国在国际上遭到了严厉批评和谴责,也使古巴和苏联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8)1972年: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在工作室打开煤气开关自杀身亡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以其精致优雅的文风和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于世。他的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自己位于东京世田谷区的工作室打开煤气开关自杀身亡,享年72岁。

(9)1987年:会见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论述五十年不变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领导人,他在处理香港问题上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为香港的和平回归和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7年4月16日,会见了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委员,对香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他强调,香港回归后将实行高度自治,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会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他还明确表示,这种安排将持续五十年,不会有任何变化。

(10)2007年: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发生校园枪击案,最后包括赵承熙在内共33人死亡及23人受伤

维吉尼亚理工校园枪击案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事件,也是全球最惨烈的单人枪击事件之一。

2007年4月16日,一名21岁的韩裔美国学生赵承熙在维吉尼亚理工校园内先后在两个地点开枪射击,造成32人死亡,23人受伤。随后,他在教室内用枪自杀身亡。赵承熙的动机至今不明,但据推测可能与他的心理问题、社交障碍和对社会的不满有关。

(11)2014年:韩国客轮“世越号”自仁川港航向济州岛途中翻覆沉没,造成304人死亡,172人受伤

“世越号”沉船事件是韩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难之一,也是全球最惨烈的客轮事故之一。

2014年4月16日上午8时48分,载有476人的客轮“世越号”在自仁川港航向济州岛途中,在全罗南道珍岛郡附近海域发生倾斜并逐渐翻覆沉没。由于船长和船员的失职、救援不力、通信混乱等原因,大部分乘客无法及时逃生,最终只有172人获救,304人死亡或失踪。其中大多数是来自安山市丹阳高中的学生和老师,他们原本是去济州岛进行校外教学活动。这一事件引发了韩国社会的强烈愤慨和悲痛,也导致了政府、航运公司、媒体等多方面的责任追究和改革。

(12)2019年:以色列3D技术打印全球第一个完整心脏

3D打印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控制的打印机将材料层层堆叠起来,形成三维实体物品的技术。它在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人体方面。

2019年4月16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打印出了全球第一个完整心脏。

以上就是历史上的4月16日,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介绍。通过回顾这些事件,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也可以感受到人类精神的力量和价值。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和经验,珍惜现在的生活和机遇,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四季轮回间,属狗人哪个季节出生,福气与幸福并存?

属狗的人出生在阳历的以下日期范围内:1922年1月28日至1923年2月15日、2月14日至1935年2月3日、1946年2月2日至1947年1月21日、1958年2月18日至1959年2月7日、1970年2月6日至1971年1月26日、1982年1月25日至1983年2月12日、1994年2月10日至1995年1月30日、2006年1月29日至2007年2月17日、2018年2月16日至2019年2月4日。

属狗人出生时的季节大多是冬季和初春,这期间是一年中的寒冷季节。然而,不同属相人的福气与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出生季节,而是与个人的运势、性格以及行为有关。

狗象征着诚实、勇敢和友善。因此,属狗的人通常被认为具有忠诚、正直和慈爱的品质。他们对朋友和家人非常忠诚,并愿意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奉献自己。这种品质使他们在社交圈中受人欢迎,并拥有许多真诚的友谊。

福气和幸福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机遇。属狗的人在工作和事业上通常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勤奋、坚韧和有责任心。然而,他们也需要注意不要过度追求成功,以免忽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在家庭生活方面,属狗的人通常对家人非常关心和照顾,享受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他们懂得家庭的重要性,并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然而,他们也需要注意与伴侣、家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

总的来说,属狗的人在福气和幸福方面并不特别受季节的影响。他们的福气和幸福更多地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品质、努力和态度。无论在什么季节出生,只要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奋斗并关心他人,就能够获得福气和幸福。

2007年4月,辽宁清河钢厂30吨钢水倾倒流淌,32名工人化为灰烬

2007年4月18日7时45分,位于辽宁省铁岭市以西40公里处的清河特种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前来上白班的33名工人正在开班前例行会议。

辽宁铁岭清河特钢有限责任公司大门

会议室旁边5米处就是真空炼钢炉,上方就是冶炼后的钢水包平移到铸锭台的行(háng)车往复运行路线。钢水包里就是真空炼钢炉熔化后的钢水,每包重约30吨左右,靠吊车吊起,行车平移运送到距离60米远的铸锭台上,浇铸为成品钢锭。

钢水包倾倒,岩浆似的钢水四处滚淌

一切都和往常一样,这间不大的会议室,其实是个工具间,最开始搭建它的时候,就是用来放临时不用、闲置的工具的。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工具间被清理干净,当作了工人交接班时所用的会议室。

钢水铸造

眼看就要8点了,到了白班和夜班交接的时刻。8点整,夜班的工人就要下班,白班的工人接着上班。正在开会的段长丁贵明给工人小王使了个眼色,让他赶紧去准备开班所用的物料。小王走出会议室,突然听到吊车闸的尖叫声,同时伴随着一种奇怪的“丝丝”的声音,他无意中抬头一看,发现一个钢包被行车运送到会议室上方时,钢丝绳闸似乎是失灵了,正在往下滑落,小王浑身打了一个激灵,本能的反应让他快速向车间门口撒腿就跑,同时大喊了一声,而正在会议室旁边弯腰拿工具的夜班铸锭班班长矫正岩听到喊声,也发现出了问题,马上丢下工具往旁边跑开,因反应敏捷他捡了一条命,但仍被钢水、热气严重烫伤。

起吊设备发生故障,钢丝绳脱扣致使钢水包掉落

此刻一切都为时已晚,30吨重的钢包从10米高空滑落,碰到了地面上的一个台车,随即倾倒,1600多度的滚烫的铁水顷刻间涌出,将会议室的铁皮门熔化后,灌入室内。会议室里的32条生命,在一瞬间消失殆尽,成为永恒。

事故发生七个小时后的车间场景

新中国冶炼历史上最大、最悲惨的灾难事故就在这一瞬间发生了。

除了这32人遇难外,另有6名工人被不同程度地烧伤,其中有两人重度烧伤。这6名工人是矫正岩、郭力君、周晓飞、李晓东、王健伟和郭立海。这6人能幸免,完全得益于他们是夜班,当时正在准备交接班,没有进入那个夺命的会议室,但即便如此,六人都不同程度地被烫伤,其中郭立海受伤最严重,全身60%面积深三度烧伤,头部、前胸后背、双腿都烧伤严重,双手焦黑变形,口袋里的2000元现金被烧成灰烬。由于烧伤严重,郭立海被转进重症监护室里治疗。

一名工人正在接受治疗

24岁的李晓东毁了容,失去了一只眼睛,鼻子也烧没了。37岁的矫正岩头部和右臂烧伤严重,留下终身残疾。周晓飞的伤最轻,他跑得快,饶是如此,还是被滚烫的热浪灼伤了双脚,躺在病床上三个多月,经过几次手术治疗,但也无法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他后来回忆说,飞溅的钢渣就像子弹射在身上一样,非常的疼,就算自己离得远点,跑得快些,但双腿也被严重烧伤,脸上、胳膊上都被烫出许多血泡。

痛不欲生的遇难者家属

但对于会议室里的32名同事,这六个负伤者已经算是幸运的了,不管怎么说保住了性命。而小屋子里的32人,经受了怎样的绝望、恐惧和痛苦,谁也无从得知。网上经常有人设想,一个人掉进炼钢炉里是什么滋味,会感觉到疼痛吗?这32名工友,在那一刹那间,经受了怎样的痛苦和绝望,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遇难者家属

1600℃的钢水,滚烫的岩浆,在几十秒的时间里,涌进几十平方米的小会议室内,仅仅是热浪就足以让人窒息而死。更悲惨的是,他们连完整的遗体都没能留下,被化进了钢水里,最终熔进了一个约70平方米大小的铁饼中。遇难工人张福祥,DNA鉴定后的编号为15号;段长丁贵明,遇难后的鉴定编号为19号……

钢水浇铸

事故发生后,各级部门都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救援,将6名伤者火速送往武警辽宁总医院救治。现场由于气温过高,无法靠近,消防车不停地喷洒水降温,直到下午3点以后,救援人员才能穿着防护服,走进车间内。实际上,会议室里的32个人,早就没有了生命迹象,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遇难了。事发8个小时后,有记者进入事故车间,依然是热气扑面,地面上散落着钢水冷却后形成的钢渣,而那间会议室内外,形成了一个大约有70平方米的铁饼,薄的地方有8厘米,而靠近墙角厚的地方超过10厘米。脱落的钢包依然倾倒在地上,像一个巨大的球形锅,滚滚热气向四周散发着,距离它十几米远,依然能感受到它的热浪。

事故发生后的高炉

事后,国务院成立联合调查组,查明了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起重设备(吊车)不符合国家安全规定,没有采用《炼钢安全规程》里规定的,起吊钢水包应采用冶金行业专用的铸造起重机,而是为节省成本使用的是一般用途的普通起重机。

一片狼藉的厂房车间

二.设备日常维护存在重大缺陷,检查形同虚设,安检意识模糊,用来固定钢丝绳的压板螺栓松动,以至于在负重30吨的钢水包时,螺栓控制不住钢丝绳,致使钢水包脱落。

三.生产现场混乱不堪,材料和设备随处堆放,杂乱无章,作业空间狭小,员工的安全撤离通道不符合规范和要求。

一名烧伤者在输液

四.班前会的设置地点(会议室)严重违章,不符合安全规定。该会议室长期处在距离铸锭台仅五米远的真空炉下方,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钢水包因各种问题脱落,这间会议室在劫难逃,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

车间地面上到处都是凝固后的钢渣

其实,以上四点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能引起重视并改善,这起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比如使用符合标准的起重设备;生产管理规范、严格;认真检查机器设备,落实到人、到位;将真空炉下方的会议室拆除或在远离危险区域的地点开会等,都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但一切都没有假如,32条生命的逝去,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反思,也给负责人、当事人敲响了一个振聋发聩的警钟。

倾倒的钢水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该厂车间内的立柱上,会议室残留废墟的墙壁上,还遗留有“安全奋战一百天”的标语,而当天的班会,也是以安全作为主要讨论话题。事后有工人说,再过一天,就满100天了。所以说,口号喊得再响,不落实到位,做表面文章,早晚得吃大亏,得付出沉重的代价。

护士正在给一名负伤者输液

令人万分难过的是,事后救援人员和幸存的工人走进那间会议室,发现32个人并没有被完全地熔化进钢水里。还有几个发红的疙瘩块,大点的有一米左右,小点的有三、四十厘米长,工友们和消防员既震撼又难过。

事发后的车间现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半截的“人形”立在一扇窗户边,两只碳化成黑色的手还在紧紧地抓着窗户上的钢筋,似乎是想把它掰开;另一个挂在窗台上,只剩下中间半截。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落泪了。他们在生命消失前的那一刻,经历了怎样的悲痛和绝望呢?

救援人员在车间里巡查

实际上,窗户外面就是一个高达五米的工具柜,即便“他俩”能破窗而出,也没有逃生的可能性,等待他们的还是死亡。尽管他们没能逃生,像烤熟的土豆一样遗留下了半截的黑乎乎的尸骨,但对比其他人,二人留下了相对完备、容易辨认的尸骨,也留下了一份尊严。而其他人的尸骸则根本无法辨认,只能用一个“堆”字来形容了,有的人什么都没有留下,被熔化进钢饼里或被高温汽化得干干净净。

钢水包倾倒

鉴于这次事故太惨,所以这块熔进32条生命的钢板也备受关注。有人提议将它熔化成一块警示碑矗立在工厂外面;有人建议把它切割成32份,分给每位死者家属一块。但这些都不是当务之急,也不是社会和遇难者家属最关心的,人们和死者亲属最关心的,是赔偿问题。事故发生的次日,32人的DNA鉴定完毕,到第4天,所有“尸骨”都已经火化完毕。

炼钢行业非常危险

赔偿也紧接着紧锣密鼓地进行,竟然出奇地顺利,钢厂赔偿每位遇难者亲属21万元,铁岭市总工会发放给每位遇难者家属12万元,这384万元是社会各界的捐款。钢厂边上的货郎屯村的人都说:“啥时候见过事故死了人能拿这么多的赔偿款啊!”的确,在15年前,死亡事故能拿33万元,确实是不少了。赔款到位后,家属都非常满意,没有一人有反对意见。

另一起生产事故,一名工人掉入炼钢炉中

让人伤心的是,死去的人死去了,活着的亲属还念念不忘赔偿,这也许就是一种悲哀吧!

当然,对此次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四个人,也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包括钢厂董事长——辽宁省人大代表、清河区区长助理高峰,开吊车的朱连伟, 铁岭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检验员王振东、郑卫国等人。

一名工人在违章作业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希望这样的悲剧永远都不要再发生。

考古工地的姑娘们

女子考古队在重庆忠县坪上遗址。

考古工地的日常。

张雅兰在工作中。

这是中国第一支全员女性的考古队。队伍由起初的5名骨干发展到现在的11人,涵盖田野发掘、科技考古、器物修复、绘图等多门类专业人才。

---------------

出生于1994年的张雅兰,已在重庆江津石佛寺住了一年半。春节前刚下山的她,这两天又上山了,还要继续待下去。她原本的职业设定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大学毕业后到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成为一名考古绘图师。画笔所描绘的对象,从地上转到了“地下”。

石佛寺的考古工作站是标准的“江景房”,开门就是长江,江对岸是江津老城区,万家灯火会和夜幕一起降临。如果下雨,江面起了雾,就像一轴水墨画卷。重庆多雨,张雅兰每次都感慨,“相机拍不出这美”。

风景美则美矣,她的日常还有另一面。“只要我上班穿得够土,下班后就没人能认识我”,张雅兰觉得,这句话说的就是自己,“全副武装你知道吗?长袖长裤,最大帽檐的渔夫帽,最好还是有口罩的那款,就露出眼睛”。

化妆是不现实的,防晒才是唯一的“真理”,毕竟在重庆的阳光下,防水化妆品都挡不住一直流的汗水。每天从考古工地下班,张雅兰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扎紧了一天的长发放下来,第二件事是洗混合了汗水和防晒霜的脸。“我们平常也会讨论现在流行什么款式的衣服、什么颜色的发色,热烈讨论之后说,唉,也没办法弄,就只能想想。”

2017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以下简称“女子考古队”)成立,张雅兰当年就加入了考古队,是队伍中最年轻的姑娘。

考古队曾是清一色的男性

女子考古队队长燕妮是一名80后,200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刚到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记者注)时,她是“现役”唯一的女性一线考古队员。

从前,坚持一线考古的绝大多数是男生,毕竟长年累月在野外,听上去就不“适合”女性。比如,夏天——重庆的夏天,一群男生光着膀子、穿着裤衩拖鞋,女生就不行;再比如,上厕所也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毕竟考古工地不会给你特地修一个厕所。

情况在2017年发生了变化。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业技术人员捉襟见肘,因此无论男女,刚到单位初几年,统统下考古工地。燕妮说,从个人职业生涯角度,刚出校园的学生,也只有广阔天地中才能把学校教的理论转化为实践。

2012年,燕妮获得考古发掘领队资格证书;2017年,重庆的考古工作异常繁重,人手急缺,原本散在各个考古队中的女孩儿们,被组建为“女子考古队”。这是中国第一支全员女性的考古队,燕妮担任项目负责人。队伍由起初的5名骨干发展到现在的11人,涵盖田野发掘、科技考古、器物修复、绘图等多门类专业人才。

蔡远富是一名文物修复师,上世纪80年始接触这一行,从学徒做起,一干就是30多年。刚到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时,考古一线的同事基本是清一色的男性。女子考古队成立之初,她就加入队伍,是队中年龄最大的姐姐。

文物修复虽然不是“挖土”,但修复师依然需要到考古现场作业。重庆的城市发展迅速,在开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沿线地下文物提前发掘保护。从整个行业来说,文物修复师都是稀缺资源,所以尽管快到退休的年纪,蔡远富依然跟着考古队,一出门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几个月。

女性能胜任吗?

女子考古队的成立,让原本散落的力量被聚合,还顺带解决了上厕所等生活难题。但“挖土”听上去是一个兼具体力和脑力的活儿,女性能胜任吗?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一线考古行业,她们有什么优势?

“考古其实是一个比较程式化的工作,一个项目开始,严格按照科学发掘流程,一支队伍的效率是可以估算的,不存在特别的男女差异。反而是队伍中的人员协调关系更加重要。在一个地方待几个月,见不到家人,队友之间互相陪伴、纾解情绪是很重要的事情。” 燕妮说,“女生比较细腻,有时候在对一些遗迹现象的解释上,能从感性出发,带来新的视角。”

从室内设计师讲求艺术创造到考古绘图师强调还原本质,张雅兰一开始有些不适应,要转变的不仅是职业,更是思维方式。她画的第一件文物,是一个宋代的盏,口怎么画、底座怎么画,都有规矩,还要拿卡尺一点一点地量。后来,画着画着,张雅兰发现,在画花鸟鱼虫的纹饰时,似乎也需要加入一点艺术的表现方式,在精准的基础上赋予其生动性。

“考”的是古,但对考古工作者的技术要求与时俱新。张雅兰说,现在的考古绘图除了手绘的基本功,还要结合数字化,比如对一个遗址进行整体的数字三维建模。“我的成就感来自我完成了一幅文物的画。如果我的画上了考古报告集、出了书,能被很多人看到、被业界认可,那我就更有成就感了。”

就文物修复行业的分工而言,蔡远富觉得女性具有一定优势:“对一件器物的了解,观察一件器型的变化,我们会非常仔细、非常用心。”

蔡远富最开心的时刻,就是把碎片“复活”成它本来的模样。她喜欢年代久远的文物,“新石器时代、夏商周……这对我更有挑战性”。2021年第一天,她在考古工地度过,一地“瓶瓶罐罐”的碎片和修了一半的半成品,是她的新年礼物。

冷门辛苦不顾家?

2020年有一则新闻,来自湖南耒阳的女孩钟芳荣以全省第五的高考成绩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考古这个专业“冷门”“辛苦”“不赚钱”。对女生来说,可能还要加上一条,“不顾家”。

燕妮的儿子快7岁了,每次她出差,儿子都要抱着妈妈哭一场,“有一次我中途从工地回家了一趟,他抱着我说妈妈你是不是永远都不走了,把我说得也快哭了”。

张雅兰长期在偏僻的山上,见不着几个人,“耍朋友”困难。父母很着急,给她介绍了几次相亲,队里领导也关心下属,只要是相亲,每次都准假。

燕妮回忆,2007年年初在江津小南海水库作调查,回程无旱路可通,坐了两个小时的趸船,人冻得不行。回到镇上,队员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的,队长请吃了火锅,“这是我吃得最热的一次火锅”。

随着社会整体发展,考古工作的条件越来越好,住宿、交通环境渐渐都不再成为限制女性的原因。“当代女性并不满足社会对自己的定位,我们更独立,有自己的专业目标,而且愿意为之奋斗。”燕妮说。

“很多人觉得女生和男生不一样,其实是出于传统社会观念对女生的要求,比如要求女生照顾家庭。现在社会多元化了,了解考古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加入这个行业的女生也越来越多,这样是很好的。”张雅兰说。

在干这行前,张雅兰对考古的认知几乎为零,这也是她身边同龄人的常态。这些年,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出圈,张雅兰周围的亲朋好友,也开始“打听”她的工作。

博物馆热已经不是新闻,年轻人对文博领域的兴趣正在“前移”,考古作为最一线的工种,还有什么能比直接从土里“挖”出一段隐秘往故更令人好奇呢。张雅兰说,当考古慢慢走向公众,不再是一个神秘的学科,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不分性别。

截至目前,张雅兰尚未脱单,她透露了自己欣赏的类型:“喜欢有趣的灵魂啊。”

最大不同是拥有更多“生活”

如果一定要说性别对考古工作者的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女子考古队的队员们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拥有更多“生活”。

护肤是队员们讨论的一个重点话题,重中之重是防晒。夏天的重庆是火炉,烈日下的工地无遮无挡。在考古工地看到燕妮,十有八九穿着速干衣速干裤,其实她日常喜欢穿旗袍。有一次,她在工地从5月忙到9月,用掉了两大瓶高倍防晒霜。

考古工地会雇用一些民工,队员有时住在民工家里。一群姑娘就和主人家的孩子一起玩、和女主人一起聊天、择菜、做饭……工地多在野外,摘花也是她们的一大业余活动,找来各种瓶子,细细地插花,摆在房间里。

很多时候,狗依然是考古工地重要的安保措施。在江津石佛寺,大家养了4只中华田园犬。队长原本给狗起了很文艺的名字,队员们叫着叫着,就叫成了直截了当的“小花”“小黑”……

“苦是苦,但我们能看到很好的风景,接触到淳朴的人。”燕妮记得,2017年,女子考古队负责重庆忠县洋渡镇坪上遗址发掘。遗址所在地是个并不富裕的小村庄,发掘工作进行到后期,村民们就给熟悉了的考古队送来成熟的桂圆。

对考古队员们来说,石佛寺的“江景房”并不稀奇。燕妮这样描述:在涪陵周煌墓做调查勘探时,旁边就是水库,清晨,薄雾从水那边慢慢飘过来,山上有很多松树,阳光从树枝的空隙漏下来;夏天在沿江工地上,有时会搭起一排排黑色的遮阳网,风吹来,网面鼓起,就像起航的风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