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西装革履的男人头戴着墨镜,手捧着十一朵玫瑰花,安静地伫立着。
他轻轻折下一枝玫瑰,插在了女孩儿的耳侧。
玫瑰鲜红的色彩被苍白的脸颊映衬的分外浓艳,在灯光下晕染着,晕染着,仿佛为女孩儿的脸颊又染上了一丝生命的血色。
在棺中女孩儿身侧的,是她的亲朋好友们,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黄日华,香港“无线五虎”中的四人都在她身旁,为了一个年轻娇艳的生命的离世掩面垂泪。
追悼会上,有数不尽的面容,数不尽的哀恸。男人、女人、青年、老年,成千上万的粉丝恸哭着,和他们的“蓉儿”告别。
翁美玲的死,引动了香江两岸。
影迷心中永远的黄蓉射雕英雄传作为中国武侠的经典之作,不知在课堂的书桌下,宿舍的被窝里陪伴了多少人的青春年华。
而古灵精怪的黄蓉又不知是多少人心中的弱水一瓢。
要怎样的女子,才能将这样一个灵动如真人的颜如玉请下书本,披在身上,闯进无数观众的眼中心中呢?
翁美玲就是这样一个黄蓉一般的奇女子。
据说在黄蓉角色的选拔中,她身披白练,手持柳枝,一个利落的翻身来到金庸的面前,巧笑盈盈地向金庸小施一礼,双手抱拳说到:“晚辈桃花岛主之女黄蓉,见过金大侠”。
只一眼,金庸便认定了他心目中的女主角。
翁美玲也不负众望,参演的83版射雕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最好的电视剧,她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唯一的黄蓉。
亲友心中的奇女子1959年5月7日,翁美玲出生在了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乳名囡囡。看似赢在了起跑线上,只可惜她的父亲妻妾双全,而她的母亲连个名分都没有。
换句话说,小囡囡是个私生女。
尽管父亲经常来看望小囡囡,但是这终究是外室,并不是男人的家。很快,因为父亲的离世,翁美玲连这一丁点儿父爱都没有了。童年的缺爱也为美玲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随着母亲的改嫁,翁美玲随继父到了英国。而在这之前,14岁就尝尽世间冷暖的翁美玲就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并且,小小的少女还不爱红装爱武装,在小女孩儿们都爱玩洋娃娃的年纪,爱上了舞刀弄棒,尽显未来的女侠风范。
俗话说,妍皮不裹痴骨。逐渐长大的翁美玲不但出落的明艳动人,更是考上了伦敦中央艺术与设计学院。妥妥的全能女神人设。
1982年,翁美玲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香港,打算在这片母亲的土地闯出一片天地来。
骄傲的小天鹅,登上港娱的第一步。
回到香港的翁美玲参加了香港小姐的选拔。
香港小姐号称是“智慧与美貌并重”,可谓是娱乐圈的敲门砖。翁美玲天生丽质,学历优越,又是刚从海外归来,见识广阔,曾经多的英国华裔小姐,亚军可谓是占尽先机。
在香港小姐选拔的一个环节中,主持人问道,如果想要选择一种动物来代表自己,美玲小姐会选择什么呢?
翁美玲含着淡淡的微笑,伸着纤长的脖颈,选择了天鹅。
天鹅,这真是一种骄傲又美丽的生灵啊。镁光灯聚集的舞池仿佛一瞬间安静下来,恍惚间变成了一片撒着月光的湖泊,静静的,静静的。
但是经历了重重选拔之后,翁美玲却因为身高问题,只能含恨名列第八位。
虽说港姐的选拔遭受了挫折,但似乎命运之手对她有着先定的安排,翁美玲之后的星途可谓是一路平坦,一路欢歌。
先是与香港无线电视台签约成为助理主持,又是接下了数个电视广告的拍摄邀约。翁美玲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不久,翁美玲又参与了黄蓉一角的海选“理想黄蓉”,并且得到了金庸先生的看中。由此登上了演艺事业的又一高峰。
翁美玲在诠释黄蓉这个角色时,完完全全的本色出演,仿佛她就是黄蓉,黄蓉就是她。就连从小看着翁美玲长大的舅舅,看到83版射雕时,也对着翁美玲惊叹道:“你根本就是在演你自己啊”。
此处,应有那首经典的《铁血丹心》响起。
天鹅湖畔的虞美人1985年5月14日,翁美玲在家中自杀,卒年26岁。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1983年的翁美玲将自己演成了黄蓉,恰如十年后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一样,人生如戏,又有多少人将人生演成了戏中人。
在英国求学时期,翁美玲恋上了同样求学的荷兰人罗伯。自幼缺少父爱的翁美玲对于伴侣的陪伴有着一种纯粹的执着。
这种执着似乎有着让她着魔的力量,催逼着她轻掷自己的生命。
就在翁妈妈反对她与罗伯的恋情之时,翁美玲就选择吞下一整瓶的安眠药自杀。
幸而发现及时,在医院中幽幽醒来的翁美玲以一种过激的方式得到了母亲对于这段跨国恋情的默许。
而这种默许也给了翁美玲一个暗示,当她被人际关系逼迫时,以命相逼的对抗似乎是一种可行的手段。
随着翁美玲和罗伯分别考入不同的学校,两人相伴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也许是从小缺爱让翁美玲对孤独感的恐惧无限放大,中间翁美玲因为不满于两人如同牛郎织女一般的相处模式,竟然又一次选择自杀。
要不是翁美玲求生的生理本能让她发出呼救的声音,远离家人和恋人陪伴,孤单的翁美玲可能就这样香消玉殒。
罗伯知道之后第一次对着翁美玲发了脾气,要求她从此之后不能再做同样的事。
翁美玲答应了。
但两人的恋情最终没能结出果实。
大学毕业后,罗伯回到了荷兰发展。翁美玲则回到了故土,进入了香港娱乐圈,经营起自己的演艺事业。
结束了自己青涩而稚嫩的初恋后,乘着事业的东风,翁美玲又一次遇见了一个她认为能够托付终生的男人。
汤镇业,也就是在翁美玲葬礼上手捧玫瑰,将玫瑰插在她耳边的人。香港无线五虎的那个第五人。
彼时的汤镇业,相对于刚刚涉足演艺事业的翁美玲已近成熟很多了。在拍摄《十三妹》的过程中,认真地为翁美玲讲戏,在平时也是十分照顾这个片场上灵动飞舞的小妹妹。
就像老师有着很多机会能够收获学生的崇拜一样,相比翁美玲更加成熟老道的汤镇业也是顺利获得了翁美玲的倾慕。
翁美玲没有像是其他艺人一样隐瞒自己的恋情,而是大大方方的在节目上携手汤镇业官宣了这段恋情。
这样直白、大胆而又火热的爱恋,就像是放肆欢歌,敢爱敢恨的女侠一样。可惜娱乐圈并不是一个可以放心泛舟的江湖,这里风波恶。
悲剧的诞生翁美玲和汤镇业的爱情悲剧并不是一个个偶然串联起来的悲剧连锁,而是由人尽心谱写,满足看客贪心味蕾的,在舞台上倾情上演的悲喜剧。
荧幕上,翁美玲与汤镇业出双入对,在各种节目上大秀甜蜜,仿佛是一处完美结局已经注定,只剩下用蜜糖与香辛料填满的恋爱喜剧。
但是在夜里,有无数的笔杆子正在奋笔疾书。只有喜剧可不行,吃够了甜点就该上正餐,观众看客们渴望着更多的悲欢,还想要更多呢。
绯闻像是红色的丝带绞上了那两个人的脖颈。
一开始的小情侣们总是能够风轻云淡,海誓山盟的誓言在他们的心中还没有淡去,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相信着彼此。
但是他们都是演员,总是要在荧幕上上演着不属于自己人生的悲欢。
当翁美玲带着小女儿的娇嗔,命令汤镇业立下不拍脱戏,宁拍鬼片的誓言时,她就已经迷失了人生与戏的边界。
而媒体的风言风语是挡不住的,两人都深陷其中。
隔阂,也在两人中间渐渐生了出来。
与此同时,虽同为演员,又是荧幕上的模范情侣。翁美玲的事业节节攀升,而汤镇业相比却只能算是不温不火,与翁美玲同台登场时,仿佛只有一颗明亮的星,而自己只是一个小跟班。
这让骨子里骄傲的汤镇业感到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对翁美玲也是渐渐疏远。
致命的照片同好友邹世龙一同出游,刚刚回到香港的翁美玲,就遭到了记者们的围堵,记者拿到了一张汤镇业与吴君如的照片,问翁美玲作何感受,而翁美玲只能故作云淡风轻,表示信任汤镇业。
但是宣之于口的话语要怎么欺骗自己的心呢?
下午,有媒体就听到了风声,汤镇业与翁美玲在片场吵架,汤镇业独自先行离开了片场。
翁美玲回到了家中,彻夜拨打汤镇业的电话,她一直等待,等待,等着冰冷该死的机械音中断,其中能传来抚慰她惶惶内心的人声。
在灌下一瓶洋酒之后,翁美玲跌跌撞撞来到了厨房,打开了煤气。
最后的最后,翁美玲死前唯一留下的,是写在日历上的。
“Daring,I love you”。
幕后之人翁美玲死了。
郭靖的饰演者黄日华在葬礼上为昔日好友泣不成声。
一旁是失魂落魄的汤镇业。汤镇业手执梳子,以夫妻结发之礼告别翁美玲。前来悼念翁美玲的影迷切齿望向他。但他无法再挽回些什么,死者已逝。
这场荧幕外的悲喜剧毫无疑问是有剧本的,被大众细细品味,然后忘却,抛在记忆的某个角落。
而笔杆子们也马不停蹄,赶着下一个热点去了。
一个人的纠结,一个人的宿醉,一个人的死。对于看客来说只是一行字而已。
这样的文字,这样的图片,这样的视频,直到今天也在被人们接受着,消费着,最后再被解构,消费最后一把。
这就是一个悲伤的事实,人们需要故事。需要跌宕起伏的故事来填充自己人生中那些无趣的角落。
更宏大的来讲,人类社会本身这个概念就是一个被无数人奉为圭臬的故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也许真正的无故事王国只在大刘的小说里和老子“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想象中才存在。而这两者不过也是故事罢了。
是谁杀死的翁美玲呢?
警方说是自杀,有好事者说是他人情杀,但终究她是被喜好故事的人杀掉的。
就连今天,她还要被笔者再杀一边。可悲。
如何终结悲剧带来的悲剧翁美玲的死是悲剧,但看客观瞻着翁美玲一点点死去并一直死去是更大的悲剧。
只要人类社会还在存续,人类还在发展,人们就不会停止追寻故事。
要避免这种人造悲剧的再次上演,我们依赖的只有法律,很多作者和观众都很不喜欢针对文艺的管制,并称其为铁拳。
然而事实上任何野蛮生长不加任何约束的事物最终都将走向悲剧。甚至于最终自毁,被一刀切下,永远不得翻身。
我们对于相应的管制的态度不应是阴阳怪气的嘟囔一句“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相反对于好的管制,比如对,,,的政策,我们难道不应该大力支持吗?对于上头的层层加码一刀切,我们难道不能够再善于沟通一点,仔细一点吗?
对于娱乐致死的乐死人心态要加以警惕,对曾经悲剧的诞生保持一份哀悯,在网上冲浪的时候记住保有人性的温情。
你的对面不止有资本,还有无数被资本追逐的,被冰冷的机制压迫的,同你一样的人。
只有看懂了翁美玲不只是一个上世纪的荧幕人物,还是一个人,一个和你一样的,有烦恼,有追求,在心灵与人际之间挣扎的人。才能摘下看客的墨镜,重新看到这个像黄蓉一样的灵动的女子,在向你招手。
参考资料:《BTV档案》第2015-05-20期翁美玲:戏里戏外寻找“靖哥哥”
三十四年前翁美玲的葬礼上,影视圈人士、记者、亲友等三百多人到灵堂致祭,仅到场采访的记者就多达百余人。阿翁在圈中的资历浅,时间短,加上香港又没有什么亲人,所以来致祭的亲友并不太多,三百人中,竟有一百多新闻媒体记者。逾万市民在殡仪馆围观,丧礼在上午11时举行,但在上午9时已有超过三千人在殡仪馆外守候,到大殓时多达七千人之众,警方亦派出数百蓝帽子机动部队维持秩序和封锁道路。最叫人心惊胆跳的,是新闻界的瞻仰队伍,记者们令现场大乱,当局不得不中止瞻仰,连忙出殡。
12时30分,翁美玲的遗体由苗桥伟、黄日华、梁朝伟、刘德华、何家联、萧笙、李添胜、伍润泉八人扶灵,稳步移出殡仪馆大堂
契姐则捧着翁美玲遗照上灵车,数名契姐妹哭得呼天抢地。
当灵柩移上灵车之际,近万名市民欲争睹这情景过程登时秩序大乱,警员的呼喝声,影迷的叫嚣声,混成一片。阿翁是香港电视业上第一个自杀死亡的当红电视艺员,所以她在红磡世界殡仪馆出殡时,的确可以说是万人空巷。警方也出动了大批军警维持秩序,疏导交通。另外,还成立了医疗辅助队,以便抢救中署休克和被挤伤的人。
灵车在警车的开路之下,于12时半抵达哥连臣角火葬场,这时火葬场已有百余个影迷预先到达,他们表示要来看扶灵的明星,当灵车到达之后五分钟,八名为翁美玲扶灵的男士亦随即到达,而汤镇业亦在友人的陪同下手持鲜花稍后出现,却被在场的影迷叫骂,发出一片嘘声。下午1时,由一神父主持祷告仪式,亲友围着灵棺与遗体最后告别,然后,由神父按钮。按照惯例,应由死者亲属按钮,但亲属中无人忍心担当这一职责,结果要由神父代劳。
在一阵电动机声响中,翁美玲的棺木,即缓缓下降,逐渐消失在教堂的地库里,从此这位深为观众所喜爱的艺员,永别人间。
葬礼结束,亲人好友各自散去,黄日华突然悲从中来,搂住梁朝伟,不禁又哭了起来。
西装革履的男人头戴着墨镜,手捧着十一朵玫瑰花,安静地伫立着。
他轻轻折下一枝玫瑰,插在了女孩儿的耳侧。
玫瑰鲜红的色彩被苍白的脸颊映衬的分外浓艳,在灯光下晕染着,晕染着,仿佛为女孩儿的脸颊又染上了一丝生命的血色。
在棺中女孩儿身侧的,是她的亲朋好友们,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黄日华,香港“无线五虎”中的四人都在她身旁,为了一个年轻娇艳的生命的离世掩面垂泪。
追悼会上,有数不尽的面容,数不尽的哀恸。男人、女人、青年、老年,成千上万的粉丝恸哭着,和他们的“蓉儿”告别。
翁美玲的死,引动了香江两岸。
影迷心中永远的黄蓉射雕英雄传作为中国武侠的经典之作,不知在课堂的书桌下,宿舍的被窝里陪伴了多少人的青春年华。
而古灵精怪的黄蓉又不知是多少人心中的弱水一瓢。
要怎样的女子,才能将这样一个灵动如真人的颜如玉请下书本,披在身上,闯进无数观众的眼中心中呢?
翁美玲就是这样一个黄蓉一般的奇女子。
据说在黄蓉角色的选拔中,她身披白练,手持柳枝,一个利落的翻身来到金庸的面前,巧笑盈盈地向金庸小施一礼,双手抱拳说到:“晚辈桃花岛主之女黄蓉,见过金大侠”。
只一眼,金庸便认定了他心目中的女主角。
翁美玲也不负众望,参演的83版射雕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最好的电视剧,她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唯一的黄蓉。
亲友心中的奇女子1959年5月7日,翁美玲出生在了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乳名囡囡。看似赢在了起跑线上,只可惜她的父亲妻妾双全,而她的母亲连个名分都没有。
换句话说,小囡囡是个私生女。
尽管父亲经常来看望小囡囡,但是这终究是外室,并不是男人的家。很快,因为父亲的离世,翁美玲连这一丁点儿父爱都没有了。童年的缺爱也为美玲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随着母亲的改嫁,翁美玲随继父到了英国。而在这之前,14岁就尝尽世间冷暖的翁美玲就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并且,小小的少女还不爱红装爱武装,在小女孩儿们都爱玩洋娃娃的年纪,爱上了舞刀弄棒,尽显未来的女侠风范。
俗话说,妍皮不裹痴骨。逐渐长大的翁美玲不但出落的明艳动人,更是考上了伦敦中央艺术与设计学院。妥妥的全能女神人设。
1982年,翁美玲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香港,打算在这片母亲的土地闯出一片天地来。
骄傲的小天鹅,登上港娱的第一步。
回到香港的翁美玲参加了香港小姐的选拔。
香港小姐号称是“智慧与美貌并重”,可谓是娱乐圈的敲门砖。翁美玲天生丽质,学历优越,又是刚从海外归来,见识广阔,曾经多的英国华裔小姐,亚军可谓是占尽先机。
在香港小姐选拔的一个环节中,主持人问道,如果想要选择一种动物来代表自己,美玲小姐会选择什么呢?
翁美玲含着淡淡的微笑,伸着纤长的脖颈,选择了天鹅。
天鹅,这真是一种骄傲又美丽的生灵啊。镁光灯聚集的舞池仿佛一瞬间安静下来,恍惚间变成了一片撒着月光的湖泊,静静的,静静的。
但是经历了重重选拔之后,翁美玲却因为身高问题,只能含恨名列第八位。
虽说港姐的选拔遭受了挫折,但似乎命运之手对她有着先定的安排,翁美玲之后的星途可谓是一路平坦,一路欢歌。
先是与香港无线电视台签约成为助理主持,又是接下了数个电视广告的拍摄邀约。翁美玲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不久,翁美玲又参与了黄蓉一角的海选“理想黄蓉”,并且得到了金庸先生的看中。由此登上了演艺事业的又一高峰。
翁美玲在诠释黄蓉这个角色时,完完全全的本色出演,仿佛她就是黄蓉,黄蓉就是她。就连从小看着翁美玲长大的舅舅,看到83版射雕时,也对着翁美玲惊叹道:“你根本就是在演你自己啊”。
此处,应有那首经典的《铁血丹心》响起。
天鹅湖畔的虞美人1985年5月14日,翁美玲在家中自杀,卒年26岁。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1983年的翁美玲将自己演成了黄蓉,恰如十年后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一样,人生如戏,又有多少人将人生演成了戏中人。
在英国求学时期,翁美玲恋上了同样求学的荷兰人罗伯。自幼缺少父爱的翁美玲对于伴侣的陪伴有着一种纯粹的执着。
这种执着似乎有着让她着魔的力量,催逼着她轻掷自己的生命。
就在翁妈妈反对她与罗伯的恋情之时,翁美玲就选择吞下一整瓶的安眠药自杀。
幸而发现及时,在医院中幽幽醒来的翁美玲以一种过激的方式得到了母亲对于这段跨国恋情的默许。
而这种默许也给了翁美玲一个暗示,当她被人际关系逼迫时,以命相逼的对抗似乎是一种可行的手段。
随着翁美玲和罗伯分别考入不同的学校,两人相伴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也许是从小缺爱让翁美玲对孤独感的恐惧无限放大,中间翁美玲因为不满于两人如同牛郎织女一般的相处模式,竟然又一次选择自杀。
要不是翁美玲求生的生理本能让她发出呼救的声音,远离家人和恋人陪伴,孤单的翁美玲可能就这样香消玉殒。
罗伯知道之后第一次对着翁美玲发了脾气,要求她从此之后不能再做同样的事。
翁美玲答应了。
但两人的恋情最终没能结出果实。
大学毕业后,罗伯回到了荷兰发展。翁美玲则回到了故土,进入了香港娱乐圈,经营起自己的演艺事业。
结束了自己青涩而稚嫩的初恋后,乘着事业的东风,翁美玲又一次遇见了一个她认为能够托付终生的男人。
汤镇业,也就是在翁美玲葬礼上手捧玫瑰,将玫瑰插在她耳边的人。香港无线五虎的那个第五人。
彼时的汤镇业,相对于刚刚涉足演艺事业的翁美玲已近成熟很多了。在拍摄《十三妹》的过程中,认真地为翁美玲讲戏,在平时也是十分照顾这个片场上灵动飞舞的小妹妹。
就像老师有着很多机会能够收获学生的崇拜一样,相比翁美玲更加成熟老道的汤镇业也是顺利获得了翁美玲的倾慕。
翁美玲没有像是其他艺人一样隐瞒自己的恋情,而是大大方方的在节目上携手汤镇业官宣了这段恋情。
这样直白、大胆而又火热的爱恋,就像是放肆欢歌,敢爱敢恨的女侠一样。可惜娱乐圈并不是一个可以放心泛舟的江湖,这里风波恶。
悲剧的诞生翁美玲和汤镇业的爱情悲剧并不是一个个偶然串联起来的悲剧连锁,而是由人尽心谱写,满足看客贪心味蕾的,在舞台上倾情上演的悲喜剧。
荧幕上,翁美玲与汤镇业出双入对,在各种节目上大秀甜蜜,仿佛是一处完美结局已经注定,只剩下用蜜糖与香辛料填满的恋爱喜剧。
但是在夜里,有无数的笔杆子正在奋笔疾书。只有喜剧可不行,吃够了甜点就该上正餐,观众看客们渴望着更多的悲欢,还想要更多呢。
绯闻像是红色的丝带绞上了那两个人的脖颈。
一开始的小情侣们总是能够风轻云淡,海誓山盟的誓言在他们的心中还没有淡去,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相信着彼此。
但是他们都是演员,总是要在荧幕上上演着不属于自己人生的悲欢。
当翁美玲带着小女儿的娇嗔,命令汤镇业立下不拍脱戏,宁拍鬼片的誓言时,她就已经迷失了人生与戏的边界。
而媒体的风言风语是挡不住的,两人都深陷其中。
隔阂,也在两人中间渐渐生了出来。
与此同时,虽同为演员,又是荧幕上的模范情侣。翁美玲的事业节节攀升,而汤镇业相比却只能算是不温不火,与翁美玲同台登场时,仿佛只有一颗明亮的星,而自己只是一个小跟班。
这让骨子里骄傲的汤镇业感到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对翁美玲也是渐渐疏远。
致命的照片同好友邹世龙一同出游,刚刚回到香港的翁美玲,就遭到了记者们的围堵,记者拿到了一张汤镇业与吴君如的照片,问翁美玲作何感受,而翁美玲只能故作云淡风轻,表示信任汤镇业。
但是宣之于口的话语要怎么欺骗自己的心呢?
下午,有媒体就听到了风声,汤镇业与翁美玲在片场吵架,汤镇业独自先行离开了片场。
翁美玲回到了家中,彻夜拨打汤镇业的电话,她一直等待,等待,等着冰冷该死的机械音中断,其中能传来抚慰她惶惶内心的人声。
在灌下一瓶洋酒之后,翁美玲跌跌撞撞来到了厨房,打开了煤气。
最后的最后,翁美玲死前唯一留下的,是写在日历上的。
“Daring,I love you”。
幕后之人翁美玲死了。
郭靖的饰演者黄日华在葬礼上为昔日好友泣不成声。
一旁是失魂落魄的汤镇业。汤镇业手执梳子,以夫妻结发之礼告别翁美玲。前来悼念翁美玲的影迷切齿望向他。但他无法再挽回些什么,死者已逝。
这场荧幕外的悲喜剧毫无疑问是有剧本的,被大众细细品味,然后忘却,抛在记忆的某个角落。
而笔杆子们也马不停蹄,赶着下一个热点去了。
一个人的纠结,一个人的宿醉,一个人的死。对于看客来说只是一行字而已。
这样的文字,这样的图片,这样的视频,直到今天也在被人们接受着,消费着,最后再被解构,消费最后一把。
这就是一个悲伤的事实,人们需要故事。需要跌宕起伏的故事来填充自己人生中那些无趣的角落。
更宏大的来讲,人类社会本身这个概念就是一个被无数人奉为圭臬的故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也许真正的无故事王国只在大刘的小说里和老子“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想象中才存在。而这两者不过也是故事罢了。
是谁杀死的翁美玲呢?
警方说是自杀,有好事者说是他人情杀,但终究她是被喜好故事的人杀掉的。
就连今天,她还要被笔者再杀一边。可悲。
如何终结悲剧带来的悲剧翁美玲的死是悲剧,但看客观瞻着翁美玲一点点死去并一直死去是更大的悲剧。
只要人类社会还在存续,人类还在发展,人们就不会停止追寻故事。
要避免这种人造悲剧的再次上演,我们依赖的只有法律,很多作者和观众都很不喜欢针对文艺的管制,并称其为铁拳。
然而事实上任何野蛮生长不加任何约束的事物最终都将走向悲剧。甚至于最终自毁,被一刀切下,永远不得翻身。
我们对于相应的管制的态度不应是阴阳怪气的嘟囔一句“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相反对于好的管制,比如对,,,的政策,我们难道不应该大力支持吗?对于上头的层层加码一刀切,我们难道不能够再善于沟通一点,仔细一点吗?
对于娱乐致死的乐死人心态要加以警惕,对曾经悲剧的诞生保持一份哀悯,在网上冲浪的时候记住保有人性的温情。
你的对面不止有资本,还有无数被资本追逐的,被冰冷的机制压迫的,同你一样的人。
只有看懂了翁美玲不只是一个上世纪的荧幕人物,还是一个人,一个和你一样的,有烦恼,有追求,在心灵与人际之间挣扎的人。才能摘下看客的墨镜,重新看到这个像黄蓉一样的灵动的女子,在向你招手。
参考资料:《BTV档案》第2015-05-20期翁美玲:戏里戏外寻找“靖哥哥”
1985年5月19日,翁美玲的追悼会在香港红墈世界殡仪馆举办。她的遗体放在世界堂,这是当时最阔大的治丧礼堂,占地五千平方尺,可容纳千多人观礼。灵堂上挂着翁美玲的遗像,横匾写了“魂归天国”、“天妒红颜”及“音容宛在”。
影视圈人士、记者、亲友等三百多人到灵堂致祭,仅到场采访的记者就多达百余人阿翁在圈中的资历浅,时间短,加上香港又没有什么亲人,所以来致祭的亲友并不太多,三百人中,竟有一百多新闻媒体记者。但她却是大家公认的好女孩,记者们一方面是职责所在,另一方面,阿翁一向与记者关系良好,特别是摄影记者们,也都自愿来见阿翁最后一面,为阿翁流下一把男儿泪。
来访的拜祭者有戴思聪夫妇和罗佩芝,戴思聪是阿翁生前的音乐老师
赵雅芝夫妇
成龙怕有人借葬礼闹事,特带成家班前来致祭
港姐梁韵蕊、寇鸿萍、余绮霞、钟子纶
黄日华、梁洁华在阿翁灵前哭的着实伤心。
吕方、梁朝伟、秦煌
梅艳芳在灵前也哭的异常伤心,大约是想到自己也并不平坦的情路,心有戚然吧。
戚美珍在灵堂上哭成泪人。
最激动的是阿翁的契妈之一李香琴,琴姐步入灵堂的时候已泪如泉涌,她向翁之灵鞠躬的时候,更加放声大哭。三鞠躬之凌,琴姐便走到亲属栏去,与翁的另一位契娘陈女士搂作一团,抱头痛哭。在坐的其他亲友目睹翁美玲的两个契娘如此伤心激动,使站起来把琴姐和陈女士分别拉开,劝她们别再伤心,场面感人肺腑。琴姐其后坐在一旁,情绪好久才平静下来。
无线总经理陈庆祥、高层林冯美基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笔下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近些年来也是多次被翻拍。
故事的大致内容主要以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为主,特别是郭靖和黄蓉的人物角色更是深入人心。
在这么多不同版本的《射雕英雄传》拍摄中,要问郭靖的扮演者哪个最具有特色,相信大家脑中有着好几个人选。
但要提起黄蓉的扮演者哪位最贴切小说原型,那肯定就是翁美玲了。
翁美玲作为曾经的著名香港女演员,凭借《射雕英雄传》黄蓉的角色迅速走红,一跃成为知名人物。
香港小姐出身的她不仅拥有着剑桥大学毕业的高学历,还有着不俗的演技。
彼时的她原本前途一片大好,却在1985年5月14日在家中因为吸入太多煤气自杀死亡。
翁美玲自杀事件在当时的娱乐圈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无数的国际巨星前去祭奠,黄日华泣不成声,当时有数万名粉丝前来送别。
在翁美玲的自杀现场,她的遗言只有一句话:“Daring I LOVE YOU”,这让彼时身为翁美玲前男友的汤镇业瞬间落向了舆论的中心。
对于翁美玲的自杀,很多人都对她的死多加猜忌,大多数认为她的自杀和汤镇业有着直接的关系。
他们二人的分手是击垮翁美玲内心的直接原因,但事实究竟是否如此,还需要结合翁美玲的情感经历。
01 童年不幸,性格扭曲翁美玲出生于1959年,她的出身并不高贵,私生女身份出生的她从小时候便注定了和他人不同。
由于她的母亲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以至于她的母亲在家中没有任何地位,连一些仆人都对其没有丝毫的敬意。
为了生活,他们母女俩只能待在翁美玲父亲的别墅中,在她小时候,她的母亲就像家中的保姆一样,没有佣人理会她的母亲。
由于无名无份,翁美玲的母亲在别墅的生活可谓是苦不堪言。
但年幼的翁美玲并不理解母亲的委屈,她只知道在他们家中父亲的地位是最高的,只要受到父亲的庇护在这个家中就不会受委屈。
在别墅中那段时间,虽然它们母女二人没有什么地位,但好在有个落脚之地,不至于露宿街头。
但好景不长,翁美玲父亲的去世也标志着她们母女二人失去了在别墅中的唯一庇护。
翁美玲的父亲去世之后,她们母女二人就被赶出了家门,为了生活她们只能寻找别的出路。
在一番颠沛流离之后,翁美玲的母亲开展了她的第二段感情,并跟随她的继父去往了英国,但却没有带着她共同前往,而是把翁美玲留在了舅舅家。
童年的不幸经历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划痕,母亲每天受尽委屈,晚上在房间里哭泣的样子全都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不愿像自己的母亲一样任人摆布。
在舅舅家的生活还算安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翁美玲对她舅舅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每天都要看到他才能安心,还经常向他撒娇,对他的依赖已经达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13岁的翁美玲已经褪去了青涩的面容,再加上童年的遭遇让她的心智达到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
为了今后的生活,翁美玲决定离开自己的舅舅,前往英国留学。
也正是因为小时候的不幸遭遇,翁美玲在做事时特别执拗,她不愿比任何人差,无论在任何地方,她都争取达到最好的成绩。
在只身一人办理完前往英国的签证之后,翁美玲就离开了自己的舅舅,远赴英国就学深造。
在翁美玲参加高考那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收到了《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1982年,学成归来的翁美玲决定凭借自己的长相和气质进军娱乐圈,为了尽快地打响名头,她参加了彼时最受人欢迎的香港小姐海选大赛。
在数千参赛者的比拼下,拥有《剑桥大学》学历的翁美玲最终以黑马的称号,夺得了那一届比赛的第8名成绩。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能够在如此激烈的比拼中,以新人的身份夺得第8名的成绩,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绝佳的成绩。
但翁美玲却并不这么认为,她的目标是第一,没有完成这个目标一直以来也是她心中的一道坎。
在比赛结束以后,翁美玲急需一个能够让自己出名的机会,在当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荧幕中亮相。
恰逢当时《射雕英雄传》的剧组正在为黄蓉的角色寻找演员,但由于女主的选择对节目的影响太大,一直没能确定下来。
得知这一消息的翁美玲觉得这是一次机会,在一番询问之后,就按照小说中的人物原型,身穿一身古装,手持一根柳条来到了金庸的面前。
毫无疑问,翁美玲的气质太适合黄蓉这个角色了,金庸也这么认为,当即就决定了由翁美玲担任这一角色。
要知道当时竞选黄蓉这一角色的演员足有上千人,包括一些一线演员,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翁美玲,足以说明她彼时的天赋。
在节目放映之后,《射雕英雄传》这一节目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特别是翁美玲饰演的黄蓉这一角色更是深入人心,古灵精怪的模样仿佛小说中走出来的一般令人难以忘怀。
凭借着黄蓉这一角色一炮而红的翁美玲,从无人知晓一跃成为了知名演员。
本应从此鱼跃龙门的翁美玲,却在饰演黄蓉这一角色之后,渐渐地淡出了观众的视线,再次出现在新闻中时,却是她自杀身亡的消息。
02 自杀身亡,究竟为何翁美玲去世的消息公布之后,数万名粉丝纷纷发声讨伐汤镇业。
粉丝们认为如此这般精灵古怪的翁美玲怎么会如此极端,因为二人的分手而选择放弃生命,其中一定有隐情。
虽然网友们一致认为翁美玲的死是汤镇业一手造成的,他应该为其偿命,但这却只是网友们的猜测,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
1985年,在翁美玲去世的消息公布之后,曾经和她有过情感经历的罗泊表示他对翁美玲去世的消息并不奇怪。
原来在二人曾经交往的时候,翁美玲就已经有过自杀的行为。
彼时的二人正值热恋期,和很多其他的恋人一样,为了进一步的发展,翁美玲带着罗泊去看望了她的母亲,她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够得到母亲的祝福。
但没想到的是,对于二人的感情,翁美玲的母亲并不赞同,她认为两人年纪还小应当再加深了解之后再做决定。
对于翁美玲母亲的反对,罗泊并没有太过吃惊,他认为凭借时间的推移,他早晚会被翁美玲的母亲接受,但彼时的翁美玲并不这么想。
为了得到母亲的同意,翁美玲以死相逼,在家中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
面对女儿的极端做法,翁美玲的母亲只能选择同意二人交往,这也是她的第一次自杀行为。
经此事后,翁美玲和罗泊两人暂时分隔两地,但异地的痛苦并不是谁都能忍受的,对于翁美玲而言更是如此。
她怀疑罗泊背着她有了外遇,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她却依旧选择相信自己的感觉。
每天的怀疑和猜忌早已让翁美玲的内心百孔千疮,最终迫于心中的压力再次选择了吞服安眠药。
好在本能的求生欲让她最终还是拨打了求救电话,避免了惨剧的发生。
二人也因此闹得不欢而散,结束这段感情。
在前往香港之后,翁美玲认识到了同为香港无线电视台的汤镇业,并相互心生好感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恋人。
在之后的生活里,翁美玲再次表现出了自己极强的控制欲,她希望汤镇业能够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除此之外,她不允许汤镇业接吻戏,每当看到汤镇业和其他女演员太过亲密的时候,都会为此心生妒忌。
在这样的环境下,二人的争吵也是难免的,感情也为此出现了一些裂痕。
每当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梦到汤镇业和她分手的情况,在第二天再和自己的朋友讲述自己心中的恐惧。
也正是这段时间,邹世龙向翁美玲表露了好感,为了引起汤镇业的注意,她默认了邹世龙的这种行为,那段时间在娱乐圈邹世龙也成为了翁美玲的绯闻男友。
在翁美玲选择自杀前,邹世龙曾在不久前和其通过电话,在电话中邹世龙听出了翁美玲的语气和平时有所不同。
在电话挂断之后不久,邹世龙终于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再次拨打翁美玲的电话时,已经是无人接听。
意识到情况严重的邹世龙立刻跑到了翁美玲的家中,敲门无果后选择破窗而入。
刚进房间就闻到了满屋的煤气味,恢复意识之后发现翁美玲早已失去了生机,惊魂未定之后选择了报警。
1985年5月19日,翁美玲死后第四天,追悼会便在香港红墈世界殡仪馆举办,葬礼现场占地数千平米。
由于翁美玲的亲人不多,到场葬礼现场的大多都是一些当红明星,包括刘德华,黄日升等一线演员。
为了防止一些人在翁美玲的葬礼现场闹事,就连成龙大哥都带着自己的成家班来到了现场。
他们在翁美玲生前都有着深厚的交情,除了心中的悲痛之外,也在为本应拥有大好未来的翁美玲而感到惋惜。
在葬礼的现场,除了数十位当红的一线明星以外,更是有着数万的粉丝前来送别。
在葬礼中,汤镇业也身穿一身黑衣戴着墨镜来到了现场,在向翁美玲的遗体行礼之后退到了人群之中。
翁美玲的粉丝在看到汤镇业的时候,心中的猜疑和愤怒爆发了出来。
不知道真实原因的他们,能够想到的只有自己偶像去世的噩耗,纷纷怒骂:“打死他,他就是杀人凶手。”
对于粉丝们的怒骂,汤镇业没有太大的反应,静静地站在人群之中,看着周围的来客。
在向翁美玲的遗体表示最后敬意的时候,曾经和她一同出演《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扮演者黄日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痛。
在人群中哭了出来,对他而言,翁美玲不仅是自己的好友,更是自己的精神伴侣。
曾经在一起拍戏的日子都只能化作回忆,心中那个古灵精怪的“黄蓉”再也不会回来了。
翁美玲的好友赵雅芝等人在葬礼现场失声痛哭,掩面而泣。
葬礼的最后一步是抬棺入坟,刘德华,黄日升等人亲自为翁美玲抬棺,满心悲痛地去送翁美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原本周围哄闹的粉丝们见到翁美玲的棺材抬起的那一刻也没有了声音,他们也知道人死如灯灭。
不管翁美玲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曾经所有人心目中那个活泼可爱的阿翁再也不会回来了。
小结葬礼结束之后,出席的明星们也逐渐褪去,只有葬礼现场写着“天妒红颜”,“魂归天国”的标语屹立不断,送翁美玲的灵魂走完最后一程。
身处舆论中心的汤镇业,迫于舆论的压力只能暂时告别了娱乐圈,作为无线电视台的当红明星被雪藏,待到复出之时早已没了曾经的光芒。
但总的说来,二人的分手对翁美玲的自杀来说只能称作为导火线,真正击垮她的却是内心深处多年来的辛酸与悲痛。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