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紫微斗数

1299年的中国 1299年是什么世纪

发布时间:2024-05-23 07:32:59作者:追梦抓梦来源:网友上传

1299年的中国 1299年是什么世纪

本文目录一览:

奥斯曼三百年盛世之迎战葡萄牙帝国:地理大发现后的东西方

上文“大明、奥斯曼与帖木儿家族,亚洲三大势力对比谈”,我们谈了一个国家和一个家族比明朝的历史要悠久得多。本文继续谈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一个帝国与一个家族:伊斯兰文明的第二次崛起,东西方文明间的较量

奥斯曼帝国从元朝(1299年)建立,“一战”后(1922年)灭亡,时间长达623年,整个明朝期间,该国都是上升期。同时期的帖木儿家族,先后创立两大帝国,先是在洪武三年(1370年)到正德二年(1507年)建立帖木儿帝国,又在嘉靖五年(1526年)到清朝咸丰七年(1857年)在印度建立莫卧儿王朝。

更具体地说,这是伊斯兰文明第二次兴起时期。第一次就是阿拉伯帝国时期。相对帖木儿帝国和莫卧儿王朝来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历史更加悠久绵长,对东西方的关系史的影响更大。

奥斯曼一建国直到17世纪,奥斯曼帝国一直在应对西方文明的竞合中属于强势地位。16世纪时期达到全盛。巴尔干半岛、北非地区都进入帝国版图,中东地区则因为伊朗的强大只是占领了部分地区。

在那一时期,东方文明的最大代表非奥斯曼帝国不可。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消灭了欧洲历史上最古老的国家、西方文明的一大源头之——东罗马帝国。

君士坦丁堡

这时,天主教文明、新教文明则慢慢地崛起,其主要标志就是地理大发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开始崛起。四国中除了英国以新教为主体外,其他三国都以天主教为主体。

“欧式地理大发现”则比较世俗,正如茨威格所说的那样“欧洲人入侵印度的第一推动力完全是世俗的和功利的:那就是对香料的极大的需求”。

虽然说这句话把“香料的作用”过于拔高,但其中的“世俗的和功利的”利益确实是欧洲人的第一要义。香料、丝绸、茶叶、黄金都是他们意图掠夺(说好听点儿叫贸易)的对象。欧式地理大发现首先是从刚刚独立的伊比利亚半岛国家开始的。

在伊比利亚半岛上有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首先在1143年独立(1270年在阿方索三世手中彻底定鼎)。那时的西班牙还处在各方势力天主教、伊斯兰等各战斗中。因此,葡萄牙率先通过贸易增长自身实力。

伊斯坦布尔

(2)近代欧洲第一个帝国葡萄牙帝国崛起

在葡萄牙殖民过程中,恩里克王子(亨利王子1394-1460年)所做的“贡献”最大。1415年,亨利率领葡萄牙舰队征服了北非的贸易中心修达,从此拉开了葡萄牙殖民帝国时代的序幕。亨利王子死后,葡萄牙在海上殖民问题上越发激进。其重要历程有:

1471年,打败西班牙夺取北摩洛哥。

1488年,迪亚士来到好望角。

1498年5月20日,达伽马来到印度,开创了欧亚海上贸易路线。

1511年,占领马六甲。

自从1498年,成功到达印度后,葡萄牙人开辟了新航路。在海上,葡萄牙通过“国家海盗的形式”对穆斯林商人进行袭击、进攻,其残忍程度无法比拟,就连葡萄牙人自己都在给朋友的信中汗颜无比。

航海大发现纪念碑(葡萄牙里斯本),最前者即恩里克(亨利)王子

在与奥斯曼交战的同时,葡萄牙也和中国发生数次小规模战争。最终被彻底打服,如此才有通过行贿地方军事官员租界澳门的行为。

葡萄牙与奥斯曼帝国的竞争规模就比较大了,原因就在于葡萄牙人不但掠夺亚洲人还掠夺欧洲人的生计。也即开辟的新商路直接威胁旧商路的运行。旧商路的运输者是穆斯林商人,承接者则是威尼斯商人。

(3)因香料而起的战争,奥斯曼帝国打败葡萄牙帝国

从1503年到1506年,葡萄牙平均每年在亚洲抢走1044吨香料,其中88%是胡椒。这也是“地理大发现”有人说是为了香料而来的原因。本号对香料问题有多文介绍,可参阅文后链接。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

正因为穆斯林商人垄断亚洲香料的情况被打破了,无论是奥斯曼帝国还是其他伊斯兰国家在海上的利益都受到极大冲击。就连欧洲的威尼斯商人等其他欧洲商业势力也受到重大打击。由此,威尼斯、印度、埃及展开密切地洽谈,希望共同对付葡萄牙商人。

他们首先对达伽马留下的小规模舰队发动进攻,但不想这只五艘船只的小舰队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

1498年达伽马来到印度代表欧洲对亚洲的掠夺与奴役开始

1507年,在奥斯曼帝国地帮助下,埃及组建了一支海军舰队,准备发动更大规模地进攻。

1509年2月2日到3日,葡萄牙和埃及、印度联军进行了第乌海战(在印度)。西班牙方面18艘船(5条大卡拉克帆船,4条小卡拉克帆船,6条卡拉维尔帆船和3条其他小船),1800名葡萄牙士兵,400名科钦土著兵。

埃及、印度联军方面有大船12只、88艘的单桅帆船(没有火炮只配备弓箭手)。埃及方面的战船火炮、船速都极大劣势,根本到不了葡萄牙战船身前就被击沉了。

埃及战败后,奥斯曼帝国再次“不怀好意”地伸出援手。提供了30艘帆桨战船、20艘加里昂船,并委派指挥官和1500名船员、500名的军事资助。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埃及海军后,逐渐控制了陆军,最终于1517年征服了埃及。

既然奥斯曼帝国已经控制了海陆旧商路,那么,与新航线的控制者葡萄牙之间的战争也就早晚会发生了。

1517年,奥斯曼帝国陆军击溃了葡萄牙对今天沙特的吉达港地进攻;

1525年,在红海地区驱逐了葡萄牙势力;

1530年到1550年,奥斯曼占领今天的巴林、伊拉克等近邻波斯湾商路的地区。同时,对霍尔木兹海峡、今阿曼首都玛斯卡特等葡萄牙商船或据点发动进攻,并逐步占领该地区。

哥伦布作为航海家、殖民者、者,并非好的代名词

直到17世纪,在奥斯曼帝国地强势反击下,葡萄牙在印度洋地区处于守势。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达到最盛时期,印度东部沿海地区、马来西亚、东非等地区奥斯曼帝国的威名开始兴起。

面对不利战局,葡萄牙人只好在1540年开始向奥斯曼提出和谈,希望每年向葡萄牙据点今天伊拉克的巴士拉,运送300来吨胡椒,条件是不能和其他商业势力合作、做买卖。

奥斯曼则表示拒绝,运输要由穆斯林商船运输,买卖嘛都是自由的,你来买我来卖;别人来买,我也得卖。

谈不成怎么办?那就继续打吧。

虽然葡萄牙人在与奥斯曼帝国交锋中败下阵来,但更强大敌人来了,它的名字叫——西班牙。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来到亚洲。

与大明帝国同期的两大势力比,我们并非最优秀

古罗马消亡与印度香料:扔掉黄金屋,披起胡椒带

唐朝权相元载贪胡椒70吨,在明锦衣卫面前是拿不出手的

不知何人所绘《三圣像》,署名是伪款,为何能上《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第三季的第四期走进了孔庙、孔林、孔府,央视名嘴朱广权守护的是孔子博物馆里的一件展品《三圣像》,所谓“三圣”实际说的是儒家三圣,孔子、曾子、颜回,而这幅《三圣像》是明人所绘,具体是谁已经不可考,但其却通过字画结合的方式,让世人记住了《三圣像》。

《三圣像》简介

看过《国家宝藏》的朋友已经对《三圣像》有很深的了解了,从古至今,流传着无数版本的孔子画像,中国人几乎每个人都曾看到过,但孔子到底长什么样子,目前已经无从确定,《三圣像》的最大特色并不是说其中的孔子有多么的像,而是《三圣像》的身体上写下了整部《论语》。

根据孔子博物馆的对《三圣像》的介绍,《三圣像》是绢本设色,工笔淡彩,很有中国古画的特色。画面中间老者为孔子,礼冠玄衣,腰垂韦鞸,素袍乌履,神态端庄安详,目光神凝前方,孔子的左边为弟子颜回,右边为弟子曾参,两个弟子都头着巾帻,身穿镶缘素服,秉手垂立,表现出礼毕恭毕敬的样子,侍立两旁。

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孔子师徒三人的衣服上用工笔小楷书写着整部《论语》,字体端庄秀丽。如果不走近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发现,走近仔细观察才能看清工整紧密的字迹。《三圣像》款署"大德三年仲春吴兴赵孟頫谨写"。按照这个说法,该画作应为元大德三年为公元1299年,但经过文物鉴定专家鉴定其是伪款。而具体的画作者已经不可考,但其一定是孔子的忠实儒生,才能想到如此的创意,将《论语》与《三圣像》结合在一起,别具风格,令人叫绝。

儒家三圣是怎么回事?

现在搜索三圣像,出来的结果绝大多数都是西方三圣,如果搜索东方三圣,出来的结果大多数都是老子、孔子、六祖惠能,《三圣像》这幅画作是明朝,明朝并没有西方三圣、东方三圣的说法,所以并没有加定语,其实这里的三圣特指的是儒家三圣,除了孔子、曾子、颜回以外,含有子思和孟子,被称为儒家五圣。

儒家五圣都有各自的名号,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两个人,颜回是复圣,子思是述圣,曾子是宗圣,儒家五圣在儒家学派中占重要地位,为历代读书人所尊崇,对后世乃至当今都有深远的影响。

不知何人所绘的《三圣像》为何能上《国家宝藏》?

《三圣像》并不知名,如果不是《国家宝藏》的播出,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该画的存在,而且其落款是赵孟頫,文物鉴定专家鉴定其实是假的,那么为什么这个假借赵孟頫的画作能入得了《国家宝藏》的法眼呢?

首先赵孟頫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而《三圣像》上的《论语》即为小楷书写,这个不知名的明朝人,或许是想假借赵孟頫的名头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的三圣,虽然这种行为并不对,但其用心良苦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是该幅画体现了作者的用心以及创意,正常书写《论语》都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如果是用小楷则要求更加严格,而将整部《论语》书写在三人的衣服上就更不容易了,这体现一个儒生的诚心,他是发自内心对孔子的尊敬,而且将书法和绘画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没有丝毫的违和感,或许《国家宝藏》就是看中了这幅画的诚心和创意。

如何快速计算哪一年生肖及干支纪年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家喻户晓,尤其是86版的电视剧西游记更是儿时回忆。

最近看西游记原著时想到网上关于孙悟空的属相是什么的猜想,我也试了试。在此过程中我发现算出哪一年后推算生肖时比较麻烦,算法比较多,所以我决定找一个比较简单的算法。

其实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弄一张公历与生肖的对照表,想知道哪个直接查表,简单,不过我没有找到免费的表格,有收费的,因为穷所以只能放弃了。

推算哪一年是什么生肖的原理就不说了,因为我也没搞明白,但不妨碍使用。下面直接说方法,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法,我认为还不错,其他方法就不介绍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费点心思网上查看。

现在国际上通用公元纪年,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要注意的是没有公元0年,公元前1年以后就是公元1年,公元后简称公元。

公元后出生的计算方法

年份除以12,一直除,余数小于12就不在除,不用四舍五入,这是取所得余数,对照下表查看生肖,余数是多少就对应那个生肖

0猴,1鸡,2狗,3猪,4鼠,5牛,6虎,7兔,8龙,9蛇,10马,11羊

比如2021年,2021除以12商168余5,对照表格可知2021年出生的属牛,再比如公元1年,1除以12商0余1,对照表格可知是鸡,再比如公元2年,2除以12商0余2,对照表格可知是狗。

公元前出生的计算方法

方法和公元后的方法一样,同样是年份除以12得余数,不过是对应表格不一样。如下

0鸡,1猴,2羊,3马,4蛇,5龙,6兔,7虎,8牛,9鼠,10猪,11狗

比如公元前1年,1除以12商0余1,查看可知是猴,再比如公元前1299年,1299除以12商1296余3,查看可知是马。对照下表可以知道对错

上面的表要是全部需要收费,所以只有一部分,可以参考参考方法对错

推算哪一年对应那个属相的方法有许多,我觉得这个简单,就推荐大家这个方法。

顺带也把推算干支纪年法也说一说。干支纪年法就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60个组合,大家看下表就可以了。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六十干支表

上面的表于公元前后的推算均适用,方法如下:

1,求公元后某年的干支。方法是:先以年份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4,最后根据所得结果查表,相应序数所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比如公元1911年的干支:1911÷60余数为51,减4后得47,查表47对应的干支是辛亥,即1911年为辛亥年。

由于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当年份除以60的余数小于4时,需借干支纪年的一个周期60之数,例如1981年除以60余数为1,直接减4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4等于57,查表便知1981年为辛酉年。

2,求公元前某年的干支。方法是:先以年份除以60求其余数,再用57减去所得余数,根据所得结果再查表中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前1299年的干支:1299÷60余数是39,以57-39=18,查表18对应的是壬午,即公元前1299年对应的干支应为壬午年。

同样由于干支纪年的循环周期为60年,当余数大于57时,也需再借60。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干支:479除以60余59,用57减59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59等于58,查表知该年对应的干支为壬戌。

上面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表,就完全可以推出结果

其实知道了干支纪年也就知道了当年是什么生肖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形象,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按照干支纪年法知道是什么年后,只要知道地支是那个就可以知道十二生肖是那个。

奥斯曼帝国|(1299—1923),奥斯曼一世建立的多民族帝国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3年),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

奥斯曼帝国极盛时疆域达亚欧非三大洲。 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苏丹与也门。

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

促进了伊斯兰教在世界的第三次大传播。

在15至19世纪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盟主。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与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

统治者为起源于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的奥斯曼人, 穆罕默德二世时定都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人原为一个突厥小部族

初居中亚,迁至小亚细亚

奥斯曼帝国自1453年消灭拜占廷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

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

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奥斯曼帝国日趋鼎盛

领土在17世纪更达最高峰

在巴巴罗萨的带领下,海军更掌控地中海

奥斯曼帝国是15到19世纪唯一能挑战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

1699年《卡洛维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扩张的停滞

到19世纪初,帝国趋于没落

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败于协约国之手,奥斯曼帝国因而

1922年,凯末尔击退欧洲势力。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帝国灭亡。

历史

兴起扩张

土耳其人是突厥语民族,是原来的塞尔柱所属罗姆苏丹国下属的一个小型突厥部族。

这个部族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半岛逐渐定居,早期与拜占廷-希腊民族多有融合与战争。

罗姆苏丹国于1308年灭亡后,位于黑海和地中海间的安那托利亚出多个独立国家,统称为安那托利亚侯国。

土耳其人原本居住阿姆河流域,就是今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地区,

属于突厥人卡伊部落,当时为花剌子模王朝的臣属。

自古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

13世纪时,蒙古人开始向西扩张,迫使他们迁移。

最初他们依附于塞尔柱土克曼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

在和拜占廷帝国相邻的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

1290年部落酋长埃尔托格鲁尔死后,奥斯曼一世(1258-1326年)继位。

1299年,土耳其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正式宣布独立, 称号“加齐”,奠定了土耳其国家的雏形。

1326年,奥斯曼之子奥尔汗(1326-1360年在位)继位后,改称总督,建立了常备军,吞并了罗姆苏丹国之大部分地区。

于1331年3月,打伤了拜占廷帝国皇帝,占领了拜占廷帝国在安纳托利亚最大的城市尼西亚,并迁都于此。

1337年,攻陷尼科米底亚,定都于布尔萨。

1338年,又占领了于斯屈达尔。

1354年,土耳其奥尔汗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了加利波利半岛,并把这里作为进攻巴尔干半岛的桥头堡。

奥尔汗对内确立国家行政组织,中央设立迪万,任命维齐尔(即大臣),向各地派行政军事长官和卡迪铸造统一钱币,成为土耳其国家的真正缔造者。

1360年奥斯曼君主穆拉德一世(1360-1389年在位)继位后,向东南欧扩张取得决定性的进展。

1362年,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占领拜占廷帝国重镇亚得里亚堡,并改名埃迪尔内,定都于此。

又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和整个希腊北部,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统治者称臣纳贡。

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

震动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

欧洲各国为了拯救拜占廷帝国,派出了援军。

涉足欧洲

在1396年的尼科堡战役中,一举打败了匈牙利、法国、德国等国的联军,占领巴尔干大部土地。

将近一万名被俘,除了300名贵族骑士被巨款赎回外,其余的几乎全部被杀。

欧洲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扩张,拜占廷帝国危在旦夕。

中亚的突厥人帖木儿帝国强大起来,并开始向小亚细亚扩张。

1402年,在安卡拉战役中,奥斯曼军惨败于帖木儿军,君主巴耶塞特被俘。

巴耶塞特的四个儿子之间开始了争夺王位的战争,不得不推迟了在欧洲的扩张。

穆罕默德一世(1413-1421年)结束局面,收复帖木儿帝国征战时丧失的领土。

1444年,穆拉德二世(1421-1451年在位)在瓦尔纳战役打退了欧洲匈牙利、波兰的反扑,波兰国王亚盖隆契克和采萨里尼大主教阵亡。

1453年,21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不到两年,亲率8万大军进攻君士坦丁堡,鏖战53天,于5月29日攻克,并迁都于此,拜占廷帝国灭亡。

接下来奥斯曼帝国进入了漫长的征服扩张期,将疆域扩至欧洲及北非。

奥斯曼帝国的陆上扩张主要倚靠其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军事革新及铁一般的军纪,

由于土耳其握有欧亚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路线,帝国的经济因而蓬勃发展。

步入极盛

奥斯曼帝国在一些贤能君主的统治下繁荣兴盛。

塞利姆一世在位时,对内致力于国内经济的建设,对外致力于向东及向南扩张,

于1514年查尔迪兰战役击败了塔赫玛斯普一世治下的波斯萨非王朝,取得了阿塞拜疆的部分地区。

1517年,奥斯曼帝国消灭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其海军势力扩至红海。

1521年,土耳其攻陷贝尔格莱德

1522年占领罗得岛

1526年的莫哈奇战役,奥斯曼帝国一举击灭匈牙利君主国。

1532年,奥斯曼举兵逾25万再次进攻维也纳,但在维也纳以南的克塞格被击退。

1543年,奥斯曼继续进逼,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斐迪南一世在1547年正式承认奥斯曼帝国对匈牙利的宗主权。

在苏莱曼一世治下,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及反复无常的摩尔多瓦都成为奥斯曼的附属国,须向奥斯曼纳贡。

在东面,奥斯曼在波斯人手里夺取巴格达,得以掌控美索不达米亚及波斯湾。

在苏莱曼一世统治时期的末段,奥斯曼帝国的总人口多达1500万人。

在塞利姆一世及苏莱曼一世时期,奥斯曼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能控制地中海东部的大部分地区。

法国及奥斯曼因与哈布斯堡王朝于中欧及南欧的敌对而联合起来,成为当时的强大联盟,这是一个军事及经济联盟,奥斯曼帝国允许法国可在帝国内贸易而免收徵税。

奥斯曼与法国、英格兰王国及荷兰共和国缔结军事同盟,对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意大利及奥地利公国。

16世纪的发展,东南亚地区的亚齐国、马六甲苏丹国皆成为奥斯曼帝国势力范围。

由于奥斯曼封锁了向南及向东的海路,欧洲各国只得另觅路径。

苏莱曼一世时期,奥斯曼帝国拥有辽阔的疆土(约450万平方公里)和1400万人口,而这时的西班牙仅有500万人,英格兰仅有250万居民。

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在全盛时期拥有50万以上的人口(1600年),比任何欧洲城市都大 。

亚非扩张

1520年,土耳其海盗海雷丁,绰号为巴巴罗萨,征服了阿尔及利亚。

从1533年起,土耳其中央政府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地方官僚——贝勒贝伊。

1547年,土耳其占领也门,

1550年占领巴林,

1557年在阿曼马斯喀特击败葡萄牙人,并控制阿曼。

摩苏尔成了土耳其向伊拉克推进的新的出发点。土耳其与波斯争夺伊拉克的百年之争,以土耳其的胜利而告终。

继伊拉克之后,土耳其人又征服了波斯湾沿岸的哈萨。

几乎所有的伊斯兰国家都被土耳其所征服,只有摩洛哥和阿曼仍独立于土耳其之外,并以藩属国形式存在。

在以后300-400年的时间里,这些阿拉伯国家饱受土耳其的军事压迫。

西欧国家绕过土耳其的贸易垄断,建立她们的海路通往亚洲。

从新大陆大量涌入的白银导致土耳其货币的贬值及通胀,这对土耳其社会的各阶层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1571年焚烧位于东欧平原上的莫斯科后,土耳其支持的克里米亚可汗道拉特·格莱一世,计划征服沙皇俄国。

勒班陀战役的胜利在希腊和阿尔及尔触发了反抗奥斯曼人统治的起义。

欧洲提倡火枪而发展的长矛与火枪及线性战术对土耳其军造成致命打击。

内乱迭生

苏丹女权时期(1648-1656年)是土耳其后宫对政治有很大影响力的一个时期,由太后代表儿子行使权力。

由于伊卜拉欣一世无力管治国家以及1646年年幼的穆罕默德四世登位,政务就交帝国后宫治理,这时期最著名的女性是柯塞姆苏丹及其儿媳杜亨·哈提婕,其中柯塞姆苏丹因摄政招致政敌在1651年将她杀害。

接下来奥斯曼帝国进入科普律鲁时期(1656-1703年),帝国由科普律鲁家族的成员出任大维齐尔。

1683年5月,卡拉·穆斯塔法·帕夏再次举兵进攻维也纳,土耳其军被波兰国王约翰三世领导的哈布斯堡王朝、德国及波兰联军击败,围攻期间丧生约2万人。

《卡洛维茨条约》的签订使土耳其军须首次割让其控制的欧洲领土,包括奥斯曼帝国的匈牙利。

自此,土耳其在欧洲战线上只得采取防守。

奥斯曼帝国以《卡洛维茨条约》为主要标志而于19世纪初趋于没落。

滞止改革

在17世纪至19世纪间,沙皇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爆发了一系列争夺领土、属地和霸权的战争。

土耳其军事改革在塞利姆三世(1789-1807年在位)在任时开始,他是第一位尝试沿用欧洲路线将军事现代化的君主。

塞利姆三世的改革终招致杀身之祸,其继承者马哈茂德二世在1826年对土耳其新军进行了惊人而血腥的,压制了叛变。

18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并不是单纯地处于扩张及发展的滞止期,也是处于一个适应新事物和新体制的时期,它作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从军事扩张向近代改革过渡的阶段。

独立风潮

民族意识与公民民族主义意识的增长令西方的国家主义思想引入奥斯曼帝国,使帝国须应付国内外的民族主义。

1875年,塞尔维亚、黑山、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宣布脱离帝国独立。

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战争正式确立了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黑山及保加利亚的独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英国随即吞并埃及和苏丹。

帝国衰亡

国动在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领导下在土耳其独立战争获胜。

1922年11月1日,苏丹制被废除,最后一任君主穆罕默德六世于11月17日离开土耳其。

新成立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在1923年签订的《洛桑条约》得到国际承认。

1923年10月29日,大国民议会宣布土耳其共和国成立。

1924年3月3日,奥斯曼皇室被列为不受欢迎人物且被驱逐出境。

历史上六大帝国的兴起与覆灭,其中一个是被托雷儿子终结

在人类历史上,曾崛起过几个地盘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它们兵强马壮,热衷扩张,都曾辉煌一时,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那么这样的超级帝国在历史上有几个呢?灭掉它们的又是些什么人呢?当然,这里说的是那些世界古代和中世纪建立的帝国,近代的那些殖民大帝国性质不同,不在此列。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是古波斯帝国。波斯人原来只是一拨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土著部落,公元前7世纪一直被米底王国统治。公元前558年,也就是中国的春秋时期,智勇兼备的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前558——前529年在位)成为波斯首领,他于公元前550年起兵推翻了米底王国,接着又相继灭掉了吕底亚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成为西亚霸主。其子冈比西斯(Cambyses Ⅱ,前529—前522年在位)即位后,于公元前525年进军非洲,征服了埃及。到大流士一世(Darius I,前522—前486年在位)统治时,又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夺得巴尔干色雷斯部分土地,把帝国疆土扩张到极致,不过他发动希波战争打算征服希腊却惨遭失败。古波斯帝国后来国势衰弱,趋于。灭亡它的正是史上第二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的建立者——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前356—前323年)。

年轻英俊、智慧又勇武的亚历山大大帝是古希腊马其顿国王,公元前334年,也就是中国的战果时期,这个青年军事天才在东征中灭掉了波斯帝国,横扫叙利亚、腓尼基和埃及,又席卷中亚,进军印度,他的帝国疆域比波斯帝国还要辽阔。但是他33岁时就去世了,他建立这个超级帝国也极其短暂,灭亡它还不是外人,正是他们帝国自己的人。亚历山大死后,群龙无首,他手下的将领们为争夺地盘大打出手,结果把帝国给一分为三——大将安提柯占据了希腊和马其顿本土,其后人建立了安提柯王国;大将塞琉古在西亚建立了塞琉古王国;大将托勒密在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国,著名的埃及艳后就是他的后代。这三个王国分别灭亡于公元前168年、公元前64年和公元前30年。灭亡这三个王国的就是史上第三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古罗马帝国。

罗马城于公元前7—6世纪起源于七座山丘,传说其缔造者是母狼喂养大的。在罗马帝国正式建立之前,罗马还有两个时期,先是军事制的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继而是奴隶主贵族的共和时代(前509年—前27年)。共和时期,罗马不断扩张,尚武的罗马军团四处征战,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击破迦太基称霸西地中海、征服马其顿和希腊,又占领了西班牙。共和末期,也就是中国的西汉时期,和亚历山大一样极具军事天才的恺撒(Gaius JuliusCaesura,前100—前44年)所向无敌,征服高卢(今法国,还包括比利时、荷兰、瑞士和德国一部分),两征不列颠,控制埃及,进军西亚,内战打败劲敌庞培后,恺撒成为无冕之王,他遇刺身亡后,其养子屋大维(LaiusOctavius Augustus,前63—后14年)打败劲敌安东尼,于公元前27年获得“元首”和“奥古斯都”(至尊神圣)之称,开创了罗马帝国时代。此后罗马帝国继续扩张,图拉真(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53—117年)在位时,征服达西亚(今罗马尼亚)、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攻破安息帝国都城泰西封(今巴格达东南),把帝国版图扩张到最大。2世纪末开始,罗马贵族透顶,国内矛盾激化,多亏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272—337年)重新稳定的政局。公元395年,也就是中国的东晋十六国末期,罗马帝国一分两半,西罗马帝国逐渐陷入低谷,476年,也就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Flavius Romulus Augustus ,约463年-?)被日耳曼首领奥多亚克(Odovacar,435年-493年)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够幸运,不但继续生存,还成了人类历史上第四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

东罗马帝国,由于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天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而君士坦丁堡的希腊古名是拜占庭,再加上它和罗马基本没啥关系了,所以人们更多时候把它称为拜占庭帝国。这个帝国在查士丁尼(Justinianus,约483—565年 )时代最为辉煌,时为中国南北朝时期。查士丁尼立志重振古罗马雄风,他灭亡了非洲的旺达尔王国和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又屡次打败波斯人,一部《查士丁尼法典》更让他名垂千古。到巴西尔二世(Basil II,958—1025年)在位时,也就是中国的五代末期和北宋初期,拜占庭帝国再度辉煌,他夺回了当初罗马在叙利亚失去的领土,又灭亡了强大的保加利亚王国,还纵横高加索地区。拜占庭帝国相当长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后几百年,已衰落得厉害,苟延残喘而已。1431年,即中国明朝时期,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敌军攻占,拜占庭帝国正式灭亡。攻占君士坦丁堡的也是一位世界级的大征服者,他就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君主)穆罕默德二世(FatimaSultan Mehmet,1432—1481年),而奥斯曼帝国也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由于它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灭亡的超级帝国,而在它之前,还有个超级帝国也相当辉煌,所以我们就先讲讲奥斯曼之前的这个帝国——阿拉伯帝国。

拜占庭

顾名思义,阿拉伯帝国就是阿拉伯人建立的,穆斯林勇士们在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的领导下于632年统一了阿拉伯半岛,时为中国唐朝初期。不久,阿拉伯人在最高领袖、穆罕穆德的岳父也是其生前得力助手——欧麦尔(Umar,584—644年)的领导下,打着旗号,挥舞弯刀马不停蹄,摧毁波斯萨珊帝国,重创拜占庭帝国,征服了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耶路撒冷、埃及等地。后面的阿拉伯领袖们依旧痴迷征伐,他们西入西班牙和法国,东进印度和中亚,所向披靡。阿拉伯帝国有两大王朝——倭马亚王朝(661—750年)和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前者被古代中国称为“白衣大食”,首都在大马士革,后者被古代中国称为“黑衣大食”,首都在巴格达。帝国的最高领袖称“哈里发”。阿拉伯人不但军事厉害,文化也灿烂,阿拉伯文明传遍了世界。阿拉伯帝国和中国唐帝国有过友好交流,但也曾兵戎相见。唐玄宗时代的751年,阿拉伯军队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击败了唐朝名将高仙芝。此战还有个意外的影响,被俘唐军士兵中的工匠把造纸术传授给了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又把它传入西方。

阿拉伯

阿拉伯帝国衰落后,于1258年即中国的南宋末期,被一个牛人灭掉,此人就是蒙古军队的统帅、蒙古伊尔汗国的建立者——旭烈兀,他的爷爷、爸爸和弟弟也都是风云牛人——爷爷成吉思汗铁木真、爸爸监国拖雷、弟弟元世祖忽必烈。蒙古帝国虽然够猛,面积也超大,但它并没有横跨欧亚非,因为它在出征埃及时遭到惨败,没占得非洲的半寸土地。

最后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就是前面说过的灭掉拜占庭帝国的奥斯曼帝国。建立它的是土耳其人,土耳其人原只是突厥人中的一个小部落,13世纪依附于他们的远亲——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鲁姆苏丹国。13世纪末,一个叫奥斯曼的人成为土耳其首领,他趁鲁姆苏丹国之机,宣布独立,于1299年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奥斯曼帝国”,时为中国元朝时期。奥斯曼帝国的几乎每位君主都酷爱战争,他们的领土也变得越来越大。第三代君主穆拉德一世(Murad I,1326-1359年)入侵欧洲,击败了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匈牙利联军,横扫巴尔干半岛;第七代君主穆罕默德二世(约1430-1481年),灭掉了千年历史的拜占庭帝国,把世界名城——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变成了自己的首都;第九代君主塞利姆一世(Salim I,1467-1520年),击败波斯,征服埃及,还成了穆斯林世界的哈里发。苏莱曼大帝(Suleyman I the Magnificenturl,1494—1566年)在位时,即中国明朝时期,他把奥斯曼帝国的辉煌推向了巅峰。他一生征战13次,占领贝尔格莱德,夺占地中海上的罗德岛,击败匈牙利,打败波斯,占领伊拉克,降服奥地利,还横扫北非沿海。奥斯曼帝国在1571年的勒班托海战中,被西班牙、罗马教廷和威尼斯组成的联合舰队击败,由盛转衰。18世纪沙皇俄国崛起,多次俄土战争,沙俄把土耳其人打得惨不忍睹,奥斯曼帝国失去大量领土。19世纪,这个病入膏肓的帝国混成了“西亚病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它又面临被欧洲列强瓜分的危险。1922年土耳其革命爆发,这个苟延残喘的帝国终于被推翻,极具军事才华和治国能力的凯末尔(Mustafa Kemal Atatürk)元帅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终于进入现代化,凯末尔也被尊为“土耳其国父”。

历史发展,自有其规律,再辉煌的帝国到头来,也终究难逃土崩瓦解的命运,别说这六个横跨欧亚非的超级帝国了,即便近代那个称霸全球、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其结局又如何呢?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关注本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