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紫微斗数

刘傲夫简介 刘傲夫的诗

发布时间:2024-05-22 17:24:33作者:孤单的城来源:网友上传

刘傲夫简介 刘傲夫的诗

本文目录一览:

《与领导一起尿尿》-刘傲夫

江西瑞金籍青年诗人刘傲夫的一首诗《与领导一起尿尿》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公众号迅速传播,接着有搜狐网、环球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报告文学网等网络媒体跟进报道,一时掀起了全民阅读的火热高潮。

刘傲夫的这首诗写于2016年11月,后被著名诗人伊沙选入《新世纪诗典(第六季)》一书中,2017年1月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一经推出时,众多诗人就转发和评论。

诗人伊沙说“这是一首笑死你没商量的诗,确有戏剧性”;诗人徐江评论说“本诗堪称一幅精准的‘中国式生存’的快门留影。相信类似的场景在过往的生活中不少人遇到。它什么时候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目前还是一个谜”。

青年诗人李勋阳更是发出感慨“心里五味杂陈,因为嫉妒,刘傲夫,这是一首我多次想写没写成的诗,你说有多好,就是这么好,好得干脆好得直接”。

出生于1979年的刘傲夫,少年时就开始学习写诗,自2008年以来,专注于口语诗的研习和创作,全力进行诗歌语言的口语化、生活化,诗歌意识先进、独到。刘傲夫自2016年以来诗歌创作数量巨大,每月上百首的创作量,被著名诗人沈浩波称为“诗歌疯子”。

据刘傲夫介绍,《与领导一起尿尿》这首诗是自己一次跟上级领导一起尿尿时产生的灵感,但诗歌中的对话是虚构的,可很多读者还是认为它是真实发生过,他认为读者产生这种认识,源于文学虚拟的一种心理真实。有读者评论者说,之所以现在这首诗能在网络上口口相传,就在于这首诗太有现实的针对性,很有话题性。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中文系系主任熊国太教授评论说:大概不少人尿尿都有同样的经历,这也说明诗歌还是要有生活气息,要能引发共鸣。

《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编辑郭良忠评论: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趣味中找到了诗意。

附作品:

与领导一起尿尿

刘傲夫

厕所里立便器

只有两个

我正尿着

领导进来了

与我并排

站着开尿

气氛有些沉默

我觉得这时候

应该说点什么

我说,领导

你尿尿

也尿得这么

刘傲夫《河流组诗》选读:在灵魂的河流里泅渡

一条白巾

围在了村的脖颈

老村

分外年轻

以这首小诗开篇,刘傲夫为我们呈现出52首关于河流的组诗。组诗以“河流”为写作原点,用文字,用思想,用情趣,勾画出“河流的卷轴图”。

河流,永远是诗歌不能缺席的审美对象,或者说,诗人心中永远都流淌着一条河流。河流,和村庄,和生命,也和灵魂,融为一体,因而也就必然在诗人内心中产生化学反应,从而诞生无数关于河流的诗歌。这些诗歌,或是一朵浪花,或是一弯溪流,或是汤汤大水;这些诗歌,或是静静流淌,或是惊涛拍岸,或是一泻千里。而当这些诗歌以河流的多种态势呈现在我们的阅读视野,并以河流的方式浸润甚至湮没我们干涸的生命,让我们于痛感中升华为美感,这些诗,就成为一种纯粹的美学。

一如组诗第7首写到:

河水流进了

我的血管

我再也

寻它不得

我听到

体内有

轻哗之声

鱼跃的

声响

傲夫的《河流组诗》正是以生命中关于河流的叙述,关于河流的隐喻,关于河流的抒情,关于河流的种种领悟,让我们听到血管里响起的声音。这样的歌唱,冲击着我们早已失却高度、深度和温度的现实之岸。

我一直想在傲夫这52首诗歌中寻找一条主线,从而可以更清醒地解读。殊不知,我们已习惯用传统的思维去方式走进诗歌,以固有的认知图谱去对照诗人流动的精神河流,这本身就是读诗的误区。所有清醒的逻辑是不可能深入傲夫为我们提供的这一河流的世界;所有理智的分析,都让我们只能在河水中浅游,而不能全面勾画出诗歌中的精神谱系。努力着潜沉其间,涵泳其间,我依然有溺水的感慨,依然不能在水的深处,打捞更为具体的实物,只是一次次被冲刷后,让我有了对河的膜拜!

而作为读者,我是固执的。我固执地希望随着这条河流的流淌、奔涌,能听清诗人口语化表达下的关于河流乃至关于一切外显形式下最原始的生命体验。继而,我想到了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短篇小说《河的第三条岸》。

故事讲的是一个本分的父亲在某天忽然异想天开地为自己打造了一条结实的小船,挥手告别家人后,他独自一人驾舟河流上飘荡,只需要儿子送来些简单的食物,别无他求。他并不停留在此岸或彼岸,只在第三条岸上飘荡。小说富有深刻的寓意,那就是更多的人生活在河流的两岸,满足河边的春秋代序,满足于现实生活的花开花落,而根本不知道还有“第三条岸”的存在。而所谓第三条岸,不是一种物理空间有维度的存在,而是精神的空间,是灵魂的殿堂,是凡夫俗子、饮食男女难以触及的心灵的宽度和广度。

突然,我似乎找到了解读这组诗的密钥。透过傲夫的《河流组诗》,我开始选择性阅读,才发现组诗的内核正是“一颗不安的灵魂一直随大河流浪,一直在挣脱世俗的纠缠,而大河又昭示着诗人去寻找活着的意义,最终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我听见诗人的宣言:

河流把自己

举向空中

又重重地跌下

它喘息着

翻滚着

它一生都试图

逃离被两岸

挟持的命运

——《河流组诗(其五)》

成为湖泊

不是我们的

目的

彩虹

也是个

小插曲

奔流吧

倾泻吧

堤坝是什么

是用来冲垮的

飞奔

飞奔

——《河流组诗(其二十二)》

被裹挟的人生,本就是挣脱裹挟的突围;冲垮堤坝,才是人与自我、人与命运最激烈的抗争。“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岂止是二者,自由是人类最崇高的呼唤,追求自由也必将勇于抛开一切。承受生命不可承受的痛楚,才能抵达心灵难以抵达的自由而澄明的境界。于是,诗人不再是普通人了——

每座村庄

都有那么一两个

跟河流攀谈的人

一个是傻子

一个是诗人

——《河流组诗(其三十六)》

诗人成了傻子,成了疯子,成了一个愿意和河流攀谈的人。当他在与河流对话的时候,他已经把一个俗不可耐、无法洗净的世界抛在了身后,就像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样。海子并没有给予我们“春暖花开”的唯美许诺,因为我们不要忘了,海子是“面朝大海”,大海并不会给予我们“春暖花开”的诱惑,那只是身后大地的风光,属于海子身后的“在尘世获得幸福”的陌生人。“面朝大海”,是风暴也是苍茫更是悲凉!只有疯子、傻子,只有真正的诗人,才有这样人生痛苦体验的结晶,才有这样无畏的舍弃,才有这样悲壮的归宿,才有山海关铁轨上殷红鲜血绽放的花朵。

那些逆流而上者

给同行人

带来阵痛

历史就是那么

残酷

记住的

往往就是他们

——《河流组诗(其四十三)》

逆行者往往是不被人理解的,甚至因其逆行,可能会反衬出“顺行者”的卑微,并在卑微中可能萌生出羞耻感,可能带来某种阵痛。普通人,活一次也就十分艰难了,我们不能用崇高去苛求他们。但既然选择了做诗人,做有灵魂的诗人,就应该让大浪淘沙的历史河流,将这些诗人冲刷成闪烁光芒的真金。

跟河流恋爱

是危险的

你要有

全世界最好的

水性

且要面对

你已变老

她永远年轻

——《河流组诗(其四十八)》

所以,只有有灵魂的诗人,才可以和河流来一次最彻底的恋爱。虽然“河流永远年轻”,诗人终会老去,但诗人留下的诗歌不会白发苍苍。

将河流倒立起来

就是雨水

缩小变短

就是两行

清泪

——《河流组诗(其五十)》

河流的“两行清泪”,是什么?怕只有一直泅渡灵魂河流的诗人才品尝到了其中的味道。那已不是舒婷在《思念》中所写“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有两颗泪珠”那种“忧伤的美丽”,那般温婉缱绻了。

掩卷而思,我不知道,我是否读懂了刘傲夫。但“诗无达诂”,我用我的理解方式去阅读,最终是激励我也能在命运的河流中流浪,寻找属于我的“河流的第三岸”!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