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星座

杨一格琵琶(杨一格)

发布时间:2024-05-22 22:32:55作者:煮酒送别来源:用户分享

杨一格琵琶(杨一格)

本文目录一览:

西藏唯一财神庙,供奉着一位嗜酒的女财神,寺庙虽小但香火却很旺

来西藏旅游不参拜寺庙,基本等于没来,因为这里90%的景点都和宗教有关。如果说拉萨“每隔百步就有一座寺庙”这话并不算夸张,因为除了名声远播的“大昭寺”外,很多寺庙都是掩身在市场或民居中。

那些自带标签的“四大林”、“三大寺”以及摄政官邸固然是游客的重点目标,但在拉萨的北郊还有一座寺庙虽面积不大,但因所供奉的主神相当灵验,使得这里香火极其旺盛,它就是西藏唯一的财神庙——扎基寺。

一、扎基寺的由来‍

扎基寺远离拉萨老城,却是西藏唯一一座财神庙,也是格鲁派寺院色拉寺的属寺。扎基寺名称源于“扎巴”一词,在藏语中“扎巴”被译为僧人,“基”是数字“4”的藏文变音,扎基寺就是“有4个僧人的寺庙”,也就是依据最初色拉寺派遣来管理这座属寺的人数,而确定的寺院名称。

前门所说的“远离老城”是延续藏民习俗所指,在当地人的概念里,拉萨老城是指大昭寺、八廓街周边的区域,扎基寺位于拉萨市北郊的扎基东路,虽距离市中心不远,但距离“老城区”确实不算近。

按照当地人的习俗,到扎基寺参拜是很有讲究的。每逢周三祈福保平安,周五参拜求健康,扎基寺的财神不只赐财富,同样是这一方土地的保护神。

二、来自内地的女财神

扎基寺的“财神爷”是一位来自汉地的女神,在藏语中被称为“扎基拉姆”,是拉萨城护法神“吉祥天母”的世间化身,“拉姆”在西藏又被译为仙女。

相传扎基拉姆是跟随一位赴汉的色拉寺高僧来到拉萨,女神原为宫中后妃,被人毒害而亡,冤魂久久不愿离去,后经大师度化一心向佛并来到拉萨,我们现在可以见到扎基拉姆像被供奉于寺庙主殿的一个佛龛中。

但女神的形象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美丽,面目乌黑,怒目圆睁,血盆大口还挂着红色的长舌。扎基拉姆原为皇宫后妃容颜美丽,但因遭人嫉妒被下毒手,导致面颊呈黑色舌头也收不回去了,失去双足并以一对鸡爪取代。但天母像的法衣宽大过足,通常我们是看不到的。

扎基拉姆来到拉萨就担任起扎基的守护神,最初的扎基寺也并非因为求财而香火旺盛,它的兴建是为了外来人求平安的,随着来拉萨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拜一拜,敬神之后又非常的灵验,于是便有了“财神庙”一说。

三、参拜财神记得带酒

未入扎基寺主殿,就已闻到扑鼻的酒香,再看殿外更是排起了长长的人流。来参拜的人大多一手拎着酒瓶,一手捧着哈达,这是因为殿中供奉的扎基拉姆最爱饮酒。

通常每周的第三天是扎基寺最热闹的日子,信众们会带上哈达、酥油、艾草松叶,最重要的是不能少了扎基拉姆最爱的白酒。进入主殿后将酒交与专门负责的僧人,由僧人再倒入供桌前的酒缸中。

到扎基寺除了朝拜扎基拉姆,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试,那就是寺中的占卜算命。每天这里都会汇集很多人排着长队找僧人问卜,但是如果您不懂藏语可能还要请一名翻译解释。

游走在拉萨街头,不时闻到煨桑炉中飘出的青烟,再看看眼前的一张张虔诚面孔。

如果您也对西藏保有浓厚的兴趣,并对这里的事物充满好奇,一定不要错过亲自前往的机会。其实,拉萨并不只有布达拉宫,很多如扎基寺一样的小寺庙才是西藏更好地诠释。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杨一格

故宫内廷中等级最高的宫殿,并非乾清宫,这里见证了甄嬛半生荣光

文/格子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每天都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体验式的参观特点,让游客行走在文物之间,也拉近了我们和历史的距离。

您,有没有因为一部清宫剧的热播,而来到故宫打卡的经历?但是,如果太执着于影视剧中的情节,那么在现实的故宫和真实的历史中,可能很难让您找到完美的契合点。

荧幕中我们熟知的甄嬛,原型人物就是历史中的崇庆皇太后,也就是乾隆皇帝的母亲,因为许多清宫剧中都有她的身影而被大家所熟知。这位有着各种荧幕形象的女性,在真实的历史中,又是个什么样子?

甄嬛并非雍正选中,才“嫁”入皇室

清朝的八旗女子,凡是年龄在13~17岁之间都需要参加三年一次的选秀。参加选秀的女子,要经过皇帝或太后的亲自挑选,被选中者会被记名,之后参加复选。

没有皇帝的特批,未参加选秀的八旗女子是不可以私自结亲的,如果因病因故几次都没有参选,那么这个女子可能就要终身不嫁了。

如果被选中进了宫,也不一定全家都会沾光,因为如果不受宠,就会老死宫中,更不要想惠及家人了。由此看来,选秀并非是通往成功的捷径,也有可能是噩梦的开始。

而历史中的甄嬛并没有具体的名讳,只是被称为钮祜禄氏,并且她也不是雍正亲自选秀,选出的秀女。

《清史稿》对钮祜禄氏的记载,特别是早期就只有寥寥的几行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意思是说,她13岁入贝勒府为格格,而这里所指的格格是府邸的低等侍妾,并非我们想象中王爷女儿的意思。

而通常八旗女子是不可能直接入贝勒府的,由此推测钮祜禄氏是参加过康熙年间的选秀,但史书中并没有确切的记录,所以也只能是推测,她可能是被康熙赐给皇四子胤祯的。

钮祜禄氏入住景仁宫,从熹妃到熹贵妃用了7年

钮祜禄氏作为贝勒府的低等侍妾,地位比侧福晋还要低,所以在府中她并不受宠。据史料记载,因为当时身为雍王的胤禛患上时疫, 病情严重几乎丧命,而钮祜禄氏被派遣去照顾胤祯,在这期间的朝夕相处,让她获得了胤禛的感激和喜爱。

而后,钮祜禄氏生下弘历,当时的她只有二十岁。在贝勒府的整整18年,她都是辈分最低的侍妾,哪怕生下了弘历也没有晋升位分。

公元1723年,胤禛登基后,号为雍正,三十一岁的钮祜禄氏被册封为熹妃,入住景仁宫。随后的7年间,她的位分都没有晋升过,直到三十八岁时才晋位熹贵妃。

宫斗冠军算什么,母凭子贵才能福寿安康

在慈宁宫的西侧,有一个南北方向的三进院落,名为寿康宫。它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建成于乾隆元年(1736年),第一任主人就是乾隆皇帝的母亲——钮祜禄氏,此时的她已经被尊为崇庆皇太后。

无论在影视剧还是历史中,乾隆都是个大孝子,为母亲所建的宫殿,当然也是后宫中最高等级的。这座长方形的院落,由主殿、后殿及暖阁组成,主殿廊下绘制的是“龙凤和玺”的彩画,这里是皇太后在重大庆典时接受朝拜的地方。

进入正殿,最醒目的就是摆放在正中的缂丝海屋添筹屏风,这是乾隆为皇太后80大寿盛典特意更换的陈设,缂丝上的细节通过绘画来进行描绘,非常的费工费时,从而看出乾隆对母亲打手的重视及孝心。

清代的宫殿都为木质结构非常怕火,主殿的屋顶设有浑金升龙火焰宝珠藻井,寓意以水镇火。在故宫中,房屋上有藻井的宫殿,都是规格比较高的,寿康宫就是后宫中等级最高的宫殿。

寿康宫的后殿为皇太后休息和日常生活的地方,如今的东暖阁和西暖阁都做成了原状展室,我们所看到的陈设几乎与崇庆皇太后在世时无二。在东暖阁的北墙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崇庆皇太后万寿图》的仿制品,画中所描绘的场景就是皇太后过80大寿时的情景。

西暖阁为皇太后休息的地方,虽不能走进其中,但从正中悬挂的乾隆御志诗“六旬帝子八旬母,史策谁曾见此曾”中,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身为儿子的乾隆对母亲高寿的喜悦。

寿康宫中还有一件宝物,那就是原来陈列于主殿冬暖阁中的金发塔。皇太后仙逝于圆明园的长春仙馆,随后乾隆便命人打造了这尊高147厘米的金发塔,专门用于存放崇庆皇太后的落发,也表现出对母亲的不舍和思念。

我们在历史文献中可以找到关于钮祜禄氏的资料并不算多,特别是她从熹妃晋升为熹贵妃的7年间,关于她的历史记载更是少之又少。我们无从得知这段时间究竟发生过什么,但凭借她在弘历之后再无子嗣,可见雍正对她的宠爱也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所以,与其说是雍正给了钮祜禄氏皇贵妃的位分,倒不如说是她的独生子乾隆给了她后半生的安康。钮祜禄氏以皇太后的身份,在寿康宫度过了42年的时间,这里见证了她母凭子贵的华丽转身,也让她成为清宫后妃中最高寿的人享年86岁,在整个清朝时期也是极为罕见的。

很多人说寿康宫是钮祜禄氏的福泽宝地,下次您再来故宫,特别是带父母游览故宫的时候,也可以来寿康宫转一转。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杨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