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现在乡间办事吃席,都是请“专业团队”一条龙服务。搭棚子、桌椅板凳、餐具菜品、仪式娱乐等全部外包,几乎不用自己亲力亲为。
红事棚房上是大大的“囍”字,白事则换上醒目的“奠”字,都是热热闹闹好几天。万变不离其宗的奥义,早被民间朴素的仪式感融会贯通。
过度的“热闹”消解了丧事的沉重,许多老祖宗传下的繁冗流程都被简化了。谈及葬礼,似乎只有现场张贴的“奠”字,还保持着死亡的庄严。
言归正传,同样是表示悼念,为什么灵堂与花圈上只写“奠”而不写“祭”呢?
我们通常都把“祭”和“奠”放在一起说,祭奠、奠祭差不多一个意思。然而在古代,“祭”和“奠”分得很清楚——
死者下葬前的祭祀叫作“奠”,下葬之后的祭祀则称为“祭”。
孔子“梦奠两楹”
“奠”到底什么意思?有个成语叫梦奠两楹,73岁的孔子梦见自己“坐奠于两楹之间”,预感到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果真“寝疾七日而没”。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宋是殷商后代,所以孔子自称为殷人。殷人的殡丧礼节,会将死者棺木停灵在大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之间。
“奠楹、梦奠”后来就成为对德才者死亡的婉称。这里的“奠”,是安置、停放的意思。
奠字的演变
奠是一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形态像一个酒器放置在平地上。后来的金文演变成上、中、下结构,“酋”,代表精心酿制的美酒;“一”代表桌面;最底下多了两点,像桌子的两条腿。
所以奠的本意就是将酒食等放置在台面上,用来祭祀。
《礼记·檀弓下》中有这么一句:“虞而立尸,有几筵。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啥意思呢?
“虞”是下葬后的拜祭仪式,“几”就是几案,“筵”,指铺在地上的席子。
周礼的下葬仪式中,会找一个与逝者有血亲关系或外貌相似的人,担任“立尸”接受大家祭拜,只有这时才会把几案和席子摆放出来。
在这之前,祭品器物都放置在地面上。因为置于地,所以葬前的祭不叫祭,而叫奠——奠,置也。
人初死入殓暂厝后,需要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这个过程叫做奠。
古人认为,逝者没有下葬之前,他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会用对待生者的礼仪对待他,将棺柩停在家里,准备酒食供奉;下葬之后,才是真正的离世,以活人对待他的礼到此结束,而以鬼神对待他的礼从此开始。
清朝的“朴学大师”孙诒让,对于“奠”的流程有具体的介绍:
“丧礼之奠有十,唯始卒及朝夕奠为小奠,其小敛、大敛、朔月、月半、荐新、迁祖奠、祖奠、大遣奠,并有牲体,为殷奠。”
逝者死亡当天和第五天日出、日落的供奉比较简单,是“小奠”;其余的“八奠”是隆重的殷奠,需要大祭,酒食丰盛,要有马、牛、羊、鸡、犬、猪等牲畜。
一言以蔽之,下葬是条分界线:是奠的结束(给死者设置祭品),祭的开始(向鬼神献上祭品)。
“祭”都有哪些讲究?古人把葬前之祭称为“丧祭”或“凶祭”,儒家典籍《春秋公羊传》中提到,一切的丧祭都叫做奠,虞祭之后的仪式才叫祭。
中华民族素来是“礼仪之邦”,凶礼作为儒家的“五礼”之一,自然非常重视,咱们老祖宗可都是讲究人儿。
祭是吉祭,又细分为虞祭、卒哭之祭、小祥祭、大祥祭、禫祭。
一、虞祭
逝者下葬后的当天中午,治丧的家人就要赶回去举行虞祭。虞有“安”的意思,举行虞祭的目的,是为了让亡灵入土为安。
虞祭要举行三次:葬后的第二天再虞,到了第四天要三虞。
二、卒哭之祭
三虞之后,在百天时开始卒哭祭。这里的“卒”是停止的意思。
古人奉孝,如父母尊长过世,一直到下葬后很久都悲痛不已,因为随时随地想哭就哭,所以叫“无时之哭”。
行了卒哭祭后,就不能这样哭了,不合礼节也太伤神,只需在早晚的时候各进行一次哭奠就可,称为“有时之哭”。
三、小祥之祭
小祥,是指父母尊亲去世后一周年的祭祀活动。
祥,吉也。举行过小祥之祭后,孝子们可以渐渐脱去身上的丧服,换上部分吉服,能吃不加调味的菜和瓜果。
三、大祥之祭
父母尊亲逝世两周年时,要举行大祥之祭。
孔圣人主张,君子面对亲丧,心情肯定要万分悲痛,而好吃的食物、华丽的衣服,一切娱乐休闲都是享受,太不“孝”了!最少应该悲痛个三年,要吃得差、住得孬、天天哭丧个脸才行。
《搜神记》里就讲过一个叫田琰的西晋人,母亲死后得在她坟边搭个草棚住上三年,只吃粗饭和水,连一句话都不能和妻子说。
官员们如果遭逢父母的丧事,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守孝二十七个月,这就叫“丁忧”。要是敢匿丧不报,被发现了就得革职!
孝子们只有在大祥祭后,饭食才可以吃肉类、加酱醋等调味品。
四、禫祭
大祥过一个月后是禫祭。祭祀后大宴宾客,这时候漫长的丧事才算大致完成,可以完全除去丧服,能够喝甜酒、听曲乐。
《论语·为政》中有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正因为这种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才形成了咱们独有的丧葬习俗。
可能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祭奠流程琐碎到过于僵化,但正是基于这种礼法的约束力,才令以血亲关系为连结的家族组织纽带不断,才构建了封建社会稳固的秩序和制度。
写在最后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其实归根结底,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在形式中赋予的精神寄托。
死亡并不是我们与亲人交往的终点,祭奠便是对于亲人深沉的追思,给生的人一些牵挂的希望,慢慢接受生命的离逝。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于故去的亲者,我们终此一生也并不淡忘,这便是“追远”。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现在乡间办事吃席,都是请“专业团队”一条龙服务。搭棚子、桌椅板凳、餐具菜品、仪式娱乐等全部外包,几乎不用自己亲力亲为。
红事棚房上是大大的“囍”字,白事则换上醒目的“奠”字,都是热热闹闹好几天。万变不离其宗的奥义,早被民间朴素的仪式感融会贯通。
过度的“热闹”消解了丧事的沉重,许多老祖宗传下的繁冗流程都被简化了。谈及葬礼,似乎只有现场张贴的“奠”字,还保持着死亡的庄严。
言归正传,同样是表示悼念,为什么灵堂与花圈上只写“奠”而不写“祭”呢?
我们通常都把“祭”和“奠”放在一起说,祭奠、奠祭差不多一个意思。然而在古代,“祭”和“奠”分得很清楚——
死者下葬前的祭祀叫作“奠”,下葬之后的祭祀则称为“祭”。
孔子“梦奠两楹”
“奠”到底什么意思?有个成语叫梦奠两楹,73岁的孔子梦见自己“坐奠于两楹之间”,预感到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果真“寝疾七日而没”。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宋是殷商后代,所以孔子自称为殷人。殷人的殡丧礼节,会将死者棺木停灵在大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之间。
“奠楹、梦奠”后来就成为对德才者死亡的婉称。这里的“奠”,是安置、停放的意思。
奠字的演变
奠是一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形态像一个酒器放置在平地上。后来的金文演变成上、中、下结构,“酋”,代表精心酿制的美酒;“一”代表桌面;最底下多了两点,像桌子的两条腿。
所以奠的本意就是将酒食等放置在台面上,用来祭祀。
《礼记·檀弓下》中有这么一句:“虞而立尸,有几筵。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啥意思呢?
“虞”是下葬后的拜祭仪式,“几”就是几案,“筵”,指铺在地上的席子。
周礼的下葬仪式中,会找一个与逝者有血亲关系或外貌相似的人,担任“立尸”接受大家祭拜,只有这时才会把几案和席子摆放出来。
在这之前,祭品器物都放置在地面上。因为置于地,所以葬前的祭不叫祭,而叫奠——奠,置也。
人初死入殓暂厝后,需要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这个过程叫做奠。
古人认为,逝者没有下葬之前,他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会用对待生者的礼仪对待他,将棺柩停在家里,准备酒食供奉;下葬之后,才是真正的离世,以活人对待他的礼到此结束,而以鬼神对待他的礼从此开始。
清朝的“朴学大师”孙诒让,对于“奠”的流程有具体的介绍:
“丧礼之奠有十,唯始卒及朝夕奠为小奠,其小敛、大敛、朔月、月半、荐新、迁祖奠、祖奠、大遣奠,并有牲体,为殷奠。”
逝者死亡当天和第五天日出、日落的供奉比较简单,是“小奠”;其余的“八奠”是隆重的殷奠,需要大祭,酒食丰盛,要有马、牛、羊、鸡、犬、猪等牲畜。
一言以蔽之,下葬是条分界线:是奠的结束(给死者设置祭品),祭的开始(向鬼神献上祭品)。
“祭”都有哪些讲究?古人把葬前之祭称为“丧祭”或“凶祭”,儒家典籍《春秋公羊传》中提到,一切的丧祭都叫做奠,虞祭之后的仪式才叫祭。
中华民族素来是“礼仪之邦”,凶礼作为儒家的“五礼”之一,自然非常重视,咱们老祖宗可都是讲究人儿。
祭是吉祭,又细分为虞祭、卒哭之祭、小祥祭、大祥祭、禫祭。
一、虞祭
逝者下葬后的当天中午,治丧的家人就要赶回去举行虞祭。虞有“安”的意思,举行虞祭的目的,是为了让亡灵入土为安。
虞祭要举行三次:葬后的第二天再虞,到了第四天要三虞。
二、卒哭之祭
三虞之后,在百天时开始卒哭祭。这里的“卒”是停止的意思。
古人奉孝,如父母尊长过世,一直到下葬后很久都悲痛不已,因为随时随地想哭就哭,所以叫“无时之哭”。
行了卒哭祭后,就不能这样哭了,不合礼节也太伤神,只需在早晚的时候各进行一次哭奠就可,称为“有时之哭”。
三、小祥之祭
小祥,是指父母尊亲去世后一周年的祭祀活动。
祥,吉也。举行过小祥之祭后,孝子们可以渐渐脱去身上的丧服,换上部分吉服,能吃不加调味的菜和瓜果。
三、大祥之祭
父母尊亲逝世两周年时,要举行大祥之祭。
孔圣人主张,君子面对亲丧,心情肯定要万分悲痛,而好吃的食物、华丽的衣服,一切娱乐休闲都是享受,太不“孝”了!最少应该悲痛个三年,要吃得差、住得孬、天天哭丧个脸才行。
《搜神记》里就讲过一个叫田琰的西晋人,母亲死后得在她坟边搭个草棚住上三年,只吃粗饭和水,连一句话都不能和妻子说。
官员们如果遭逢父母的丧事,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守孝二十七个月,这就叫“丁忧”。要是敢匿丧不报,被发现了就得革职!
孝子们只有在大祥祭后,饭食才可以吃肉类、加酱醋等调味品。
四、禫祭
大祥过一个月后是禫祭。祭祀后大宴宾客,这时候漫长的丧事才算大致完成,可以完全除去丧服,能够喝甜酒、听曲乐。
《论语·为政》中有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正因为这种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才形成了咱们独有的丧葬习俗。
可能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祭奠流程琐碎到过于僵化,但正是基于这种礼法的约束力,才令以血亲关系为连结的家族组织纽带不断,才构建了封建社会稳固的秩序和制度。
写在最后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其实归根结底,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在形式中赋予的精神寄托。
死亡并不是我们与亲人交往的终点,祭奠便是对于亲人深沉的追思,给生的人一些牵挂的希望,慢慢接受生命的离逝。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于故去的亲者,我们终此一生也并不淡忘,这便是“追远”。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塔山没有塔也没有山,是一片平地,稍微有点丘陵。73年前,在这片空旷的土地上,面对军队的飞机、大炮、军舰和机械化部队,解放军战士靠顽强的意志堵住了敌人一次次进攻,塔山前的饮马河几乎成了一条血河。
塔山阻击战的故事广为流传,后面发生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
“我的位置就在同志们身边,是死是活我们在一起!”1948年,时任东北野战军4纵12师师长江燮元在塔山阻击战打响前,在全师官兵面前标出自己的指挥位置。
“我死后,就把骨灰撒往塔山,与战士们做个伴吧。”40年后,曾任东北野战军4纵司令员的吴克华中将的骨灰埋在了当年塔山指挥所的一棵树下。
从1988年到2014年,包括吴克华、江燮元在内,九位参与塔山阻击战的共和国开国将军不约而同将骨灰埋葬在塔山——昔日的战场遗址上,和他们紧密相伴的是747位在塔山阻击战中牺牲的烈士。
73年过去,生死与共的誓言从未被岁月冲淡,它早已融进了塔山的泥土,滋养着塔山的青松翠柏。
7月10日,记者来到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陵园。图为747位烈士合葬墓和英名碑,以及曾经指挥过塔山阻击战的八位将军墓的航拍照片。(图为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陵园提供)
走进塔山烈士陵园,聆听将士心跳
“我不要伤亡情况!我只要塔山!”这是热播电视剧《大决战》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展现的正是震惊中外的塔山阻击战。
六天六夜,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以5000余人的伤亡代价,共毙伤俘获军9000余人。这场战役,被称为辽沈战役中最为惨烈的一场,后被美国西点军校收录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7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的塔山阻击战烈士陵园。
塔山阻击战纪念馆馆长李红升告诉记者,塔山其实只是一个有着百多户人家的塔山堡村的简称。它位于葫芦岛与锦州之间辽西走廊的咽喉要道之上,东临渤海,西接虹螺山,山海之间是一条宽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这里就是当年军“东进兵团”驰援锦州的必经之地。
1948年10月10日至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用六昼夜鏖战阻止了“东进兵团”对锦增援,保障了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与辽西会战的胜利,一举扭转了东北战局。
7月10日,记者来到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陵园。图为塔山阻击战军人骨灰安葬园,许多曾参加过塔山阻击战的战士在逝世后回到这里长眠。(记者杨钰晨 摄)
塔山阻击战烈士陵园由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墓园及塔山阻击战军人骨灰安葬园组成,是在塔山阻击战战场原址上逐步修建的,园区总占地面积0.74平方公里。
顺着坡路走向陵园中心,12.5米高的纪念碑赫然矗立在眼前。纪念碑是1963年建成的,全部由白色花岗岩砌成,塔身为正方石柱形,纪念碑上“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题字简洁而庄重。碑下摆放的花圈,是当天前来祭奠的辽宁省军区代表敬献的。李红升说,纪念碑下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花圈,特别是近几年,社会各界前来祭奠的人非常多。
7月10日,记者来到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陵园。图为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纪念碑,高12.5米,碑上题词“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记者杨钰晨 摄)
绕到纪念碑后侧,顺路前行进入烈士墓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747名烈士合葬墓前的大理石石碑,正面铭刻着塔山阻击战亲历者,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的题词:“塔山英烈万世流芳——一九九八年清明”,后面刻满了747名烈士的名字。
在烈士墓碑前方,八位参与塔山阻击战的开国将军墓碑映入眼帘,他们分别是:东北野战军4纵司令员吴克华、政委莫文骅、副司令员胡奇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欧阳文、参谋长李福泽、4纵队12师师长江燮元、塔山英雄团团长焦玉山、塔山英雄团政委江民风。记者看到,在将军墓前分别整齐摆放着八捧鲜花,这是胡奇才的小儿子胡东宁7月9日特意从外地赶来为父亲和叔叔伯伯们献上的。“老人家和夫人一起来的,很低调,让我帮忙把花篮做得漂亮些,说这是给爸爸和他的战友们的。”工作人员杜爽告诉记者。“亲爱的父亲永垂不朽”——在献给父亲的挽联上,简单的话语流露出子女对父亲的深情怀念。
7月10日,记者来到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陵园。图为胡奇才、江燮元、莫文骅、欧阳文将军墓。(记者杨钰晨 摄)
今年80岁的孟凡贺在1992年到2002年担任纪念馆馆长,他告诉记者,当时烈士陵园“有园无陵”,烈士后人、游客来了陵园却无处祭奠,英烈们大都被当地百姓分别安葬在塔山附近的高桥、老官卜、沙河营等乡镇。1997年,葫芦岛市决定在纪念碑周边建一个陵园,把散落在各地的烈士合葬在一起。孟凡贺便开始了艰苦的“寻墓”之路。“正赶上夏天,我和同事骑着摩托,顶着大太阳,跑遍了散落在当年战场附近的多处战士墓,我们和当地村民仔细核实墓主信息,生怕落下一个烈士。”
1998年,当地民政部门开始着手把分散的烈士遗骨迁出合葬。“起墓时,村民们拿着锹、镐、毛刷,亲手为烈士们搬家,取出的遗骨都小心地用红布包好。”让孟凡贺最难忘的是很多烈士的遗骨都装在了当初老百姓家里的大木柜里,那个年代木柜是老百姓家里的重要资产。“当初甚至还有老人把自己的棺材拿给烈士用。”孟凡贺说起当时的场景,流出了泪水。
1998年3月24日,葫芦岛市举行烈士遗骨安放仪式。当年的《葫芦岛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10时8分,高高的塔山阻击战纪念碑前,早已等候在那里的120名武警官兵庄严地在通道两侧列队……承载着烈士遗骨的灵车驶入陵园,前来瞻仰的群众纷纷驻足肃立,以他们朴素的礼节迎接着曾为这块土地流血牺牲的烈士们。”
烈士陵园的东侧是新建的塔山阻击战军人骨灰安葬园,李红升介绍说,越来越多的塔山阻击战将士要求死后葬在塔山。经上级部门批准,专门建设了塔山阻击战军人骨灰安葬园,以满足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将士们的心愿。目前已经安葬在这里的有曾经杀敌在前的普通战士;有曾在塔山阻击战并肩战斗的军中伉俪……如今,他们长眠于此,一旁便是他们曾经的老战友。
7月10日,记者来到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陵园。图为747位烈士合葬墓和英名碑,以及曾经指挥过塔山阻击战的八位将军墓。八位将军是吴克华、莫文骅、胡奇才、欧阳文、李福泽、江燮元、焦玉山、江民风。墓碑正面为将军姓名、照片,背面为将军生平。(记者杨钰晨 摄)
塔山,他们是塔,他们是山
纪念塔的正南方建有塔山阻击战纪念馆。2013年开放的纪念馆是一座“碉堡”式建筑,坐落在当年“塔山英雄团”指挥部旧址——58高地。纪念馆展陈面积2000平方米,“迎接决战”“鏖战塔山”“策应决战”“人民支援”“彪炳千秋”五个部分诉说着这场非常战役,随着讲解员徐丹动情的讲解,记者的思绪也飞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刻。
1948年10月13日,是塔山阻击战最为惨烈的一天。战斗英雄程远茂指挥的28团1营2连1排,在连续击退敌人约4个营兵力的8次冲锋后,只剩下7人。最后用石头、枪托、刺刀与敌搏斗,一直到支援部队赶到将敌击退。在展柜中记者看到一颗普通的小子弹,“这是程远茂留给自己的‘光荣弹’,最危险的时候,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徐丹介绍说。
电话兵王振英手被炸伤无法将电话线接上,索性将两个线头用牙死死咬住,用自己的身体做导体,即使被电到麻木发抖,他仍旧坚持,保证了前沿阵地与指挥所的通信畅通。战士刘殿哲带伤参战,不幸被炮弹炸昏,他用最后的力气朝战友们高喊:“坚决守住阵地……给我报仇!”班长安天佑在敌群中抡起手中的爆破筒打倒几个敌人后,腹部肠子流出,倒在地上毅然拉响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
将士们用鲜血守住了塔山的阵地,用生命垒起了真正的塔山。在塔山阻击战中,广大指战员英勇无畏,员带头杀敌,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团队,“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守备英雄团”……
1949年3月25日,北京西苑机场,主席检阅部队,车子从“塔山英雄团”旗帜下通过时,特意在旗帜前敬礼,表达了对这支英雄部队的敬佩之意。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光荣的“塔山英雄团”旗帜又一次飘扬在广场上,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图为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陵园航拍。(图片由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陵园提供)
对于已经在纪念馆工作了整整20个年头的徐丹来说,这些故事虽然已经讲了无数遍,可每讲一次,仍会让她心潮澎湃。亲历塔山阻击战的军旅作家高玉宝到纪念馆参观时,徐丹看见这位钢铁汉子趴在烈士墓前痛哭。“我记得当时高玉宝说,‘很多战友明明前一天还在一起吃饭,可第二天就牺牲了’。”徐丹回忆道,“这些年真正接触了那些亲历者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于战友的怀念和深情。”
在工作中了解到的战斗故事,体会到的塔山精神,也在塑造着徐丹自己。先骑车20分钟,再坐1小时公交车,家住葫芦岛市区的徐丹每天的通勤需要将近3小时。而作为经验丰富的金牌讲解员,她几乎没有节假日。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徐丹坚持了20年。游客在听完她的讲解后能有触动,是她觉得很值得的事。“刚才在你们来之前,有一个大概50岁的中年男子,听完之后专门过来感谢我,说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特别感动。”
“我们其实是守墓人。”在塔山,李红升和他的“战友”们共同守护着英烈,维护着珍贵的红色资源。
73年前,解放军将士撑起了塔和山;今天,守墓人们也守住了塔和山。
7月10日,记者来到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陵园。图为吴克华、李福泽、焦玉山、江民风将军墓。(记者杨钰晨 摄)
回塔山,和牺牲的战友在一起
回塔山!1987年2月,中顾委委员、原广州军区司令员、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吴克华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我永远忘不掉塔山阻击战牺牲的战友,忘不掉塔山用鲜血染红的每一寸土地,塔山阻击战是那样的辉煌、那样的残酷,我是幸存者,死后我一定要回塔山和牺牲的战友在一起。”
当年接到“只要塔山”的军令后,时任东北野战军4纵司令员的吴克华咬着牙保证,“我4纵一定钉死在塔山。寸步不失,死守阵地。敌人打到团部,团部就是第一线。敌人打到师部,师部就是第一线。敌人打到我纵队,我纵队部就是第一线!哪怕只要一个人、一口气,我4纵也要坚决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吴克华忘不了那片血染的土地,忘不了埋在这片土地上战友。
1988年8月1日,吴克华逝世一年后,夫人张铭和子女一同将他的骨灰送回塔山。吴克华的二女儿吴彤生告诉记者:“父亲戎马一生,塔山阻击战是他经历的最残酷的战斗,也是最辉煌的战斗,许多战士都牺牲在那里,那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吴克华是第一个志愿将骨灰葬在塔山的将军,“父亲要求一切从简,那时的塔山烈士陵园还没有真正的‘陵’,就把骨灰埋在塔山纪念碑后面的一棵树下,没有墓,也没有碑。”
7月10日,记者来到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陵园。图为塔山阻击战军人骨灰安葬园,许多曾参加过塔山阻击战的战士在逝世后回到这里长眠。(记者杨钰晨 摄)
回塔山!时任纵队副司令员的胡奇才与战士们同在前线,他永远忘不了那些甘洒热血、誓死坚守的战友们。新中国成立后,胡奇才数次回到塔山祭奠战友。站在陵园向远处望去,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着满是伤痕的昔日战场。胡奇才的儿子胡鲁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塔山是父亲生命的寄托,他常说‘我是塔山的幸存者,做梦都梦到这个地方,死后一定要回塔山,这样我的灵魂才安稳’。”
1997年去世的胡奇才,20岁出头就担任红四军十一师政委;新开岭战役中指挥歼敌8000多人;塔山阻击战中,他被上级点名到前线指挥作战……班排连营团旅师军,胡奇才一级一级、扎扎实实地用战功成长为令敌人胆战的高级将领。
记者在葫芦岛市政府1998年3月的一份文件中查阅到:“吴克华、胡奇才、江燮元、焦玉山四位将军逝世后,已先后将部分骨灰埋在塔山烈士陵园碑前的树下,骨灰盒在展馆内,李福泽将军的骨灰盒也预定送来塔山安葬。为实现将军家属的愿望,决定在新建的陵墓园内将五位将军统一安葬,并分别竖碑纪念。”
1998年11月2日,当年“塔山英雄团”前沿指挥所旧址,五位开国将军的葬礼在这里隆重举行。
2000年,曾任东北野战军4纵政委、解放军装甲兵政委的莫文骅将军逝世;3年后,曾任东北野战军4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报第一任总编辑、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欧阳文将军逝世。两位老友于2003年7月1日一同归葬塔山。同样在2003年去世的曾任东北野战军4纵12师34团政委江民风在2005年的清明节,也归葬塔山与战友相伴。
除了纪念碑后安葬的八位将军外,在2014年,又有一位将军的骨灰安葬在塔山。他是曾任东北野战军4纵12师参谋长、原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李宏茂。而同样参加了塔山阻击战,曾任东北野战军4纵军医的李宏茂夫人马敦香,也与丈夫一同长眠于塔山阻击战军人骨灰安葬园中。
1948年的塔山,见证了将士们抱着“人在阵地在”的决心,并肩用鲜活的生命换来新中国的曙光。
1988年到2014年的塔山,迎回了九位将军和数百名战士,他们共同凝望这片早已光芒万丈的土地。(记者 于力 杨钰晨)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现在乡间办事吃席,都是请“专业团队”一条龙服务。搭棚子、桌椅板凳、餐具菜品、仪式娱乐等全部外包,几乎不用自己亲力亲为。
红事棚房上是大大的“囍”字,白事则换上醒目的“奠”字,都是热热闹闹好几天。万变不离其宗的奥义,早被民间朴素的仪式感融会贯通。
过度的“热闹”消解了丧事的沉重,许多老祖宗传下的繁冗流程都被简化了。谈及葬礼,似乎只有现场张贴的“奠”字,还保持着死亡的庄严。
言归正传,同样是表示悼念,为什么灵堂与花圈上只写“奠”而不写“祭”呢?
我们通常都把“祭”和“奠”放在一起说,祭奠、奠祭差不多一个意思。然而在古代,“祭”和“奠”分得很清楚——
死者下葬前的祭祀叫作“奠”,下葬之后的祭祀则称为“祭”。
孔子“梦奠两楹”
“奠”到底什么意思?有个成语叫梦奠两楹,73岁的孔子梦见自己“坐奠于两楹之间”,预感到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果真“寝疾七日而没”。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宋是殷商后代,所以孔子自称为殷人。殷人的殡丧礼节,会将死者棺木停灵在大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之间。
“奠楹、梦奠”后来就成为对德才者死亡的婉称。这里的“奠”,是安置、停放的意思。
奠字的演变
奠是一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形态像一个酒器放置在平地上。后来的金文演变成上、中、下结构,“酋”,代表精心酿制的美酒;“一”代表桌面;最底下多了两点,像桌子的两条腿。
所以奠的本意就是将酒食等放置在台面上,用来祭祀。
《礼记·檀弓下》中有这么一句:“虞而立尸,有几筵。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啥意思呢?
“虞”是下葬后的拜祭仪式,“几”就是几案,“筵”,指铺在地上的席子。
周礼的下葬仪式中,会找一个与逝者有血亲关系或外貌相似的人,担任“立尸”接受大家祭拜,只有这时才会把几案和席子摆放出来。
在这之前,祭品器物都放置在地面上。因为置于地,所以葬前的祭不叫祭,而叫奠——奠,置也。
人初死入殓暂厝后,需要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这个过程叫做奠。
古人认为,逝者没有下葬之前,他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会用对待生者的礼仪对待他,将棺柩停在家里,准备酒食供奉;下葬之后,才是真正的离世,以活人对待他的礼到此结束,而以鬼神对待他的礼从此开始。
清朝的“朴学大师”孙诒让,对于“奠”的流程有具体的介绍:
“丧礼之奠有十,唯始卒及朝夕奠为小奠,其小敛、大敛、朔月、月半、荐新、迁祖奠、祖奠、大遣奠,并有牲体,为殷奠。”
逝者死亡当天和第五天日出、日落的供奉比较简单,是“小奠”;其余的“八奠”是隆重的殷奠,需要大祭,酒食丰盛,要有马、牛、羊、鸡、犬、猪等牲畜。
一言以蔽之,下葬是条分界线:是奠的结束(给死者设置祭品),祭的开始(向鬼神献上祭品)。
“祭”都有哪些讲究?古人把葬前之祭称为“丧祭”或“凶祭”,儒家典籍《春秋公羊传》中提到,一切的丧祭都叫做奠,虞祭之后的仪式才叫祭。
中华民族素来是“礼仪之邦”,凶礼作为儒家的“五礼”之一,自然非常重视,咱们老祖宗可都是讲究人儿。
祭是吉祭,又细分为虞祭、卒哭之祭、小祥祭、大祥祭、禫祭。
一、虞祭
逝者下葬后的当天中午,治丧的家人就要赶回去举行虞祭。虞有“安”的意思,举行虞祭的目的,是为了让亡灵入土为安。
虞祭要举行三次:葬后的第二天再虞,到了第四天要三虞。
二、卒哭之祭
三虞之后,在百天时开始卒哭祭。这里的“卒”是停止的意思。
古人奉孝,如父母尊长过世,一直到下葬后很久都悲痛不已,因为随时随地想哭就哭,所以叫“无时之哭”。
行了卒哭祭后,就不能这样哭了,不合礼节也太伤神,只需在早晚的时候各进行一次哭奠就可,称为“有时之哭”。
三、小祥之祭
小祥,是指父母尊亲去世后一周年的祭祀活动。
祥,吉也。举行过小祥之祭后,孝子们可以渐渐脱去身上的丧服,换上部分吉服,能吃不加调味的菜和瓜果。
三、大祥之祭
父母尊亲逝世两周年时,要举行大祥之祭。
孔圣人主张,君子面对亲丧,心情肯定要万分悲痛,而好吃的食物、华丽的衣服,一切娱乐休闲都是享受,太不“孝”了!最少应该悲痛个三年,要吃得差、住得孬、天天哭丧个脸才行。
《搜神记》里就讲过一个叫田琰的西晋人,母亲死后得在她坟边搭个草棚住上三年,只吃粗饭和水,连一句话都不能和妻子说。
官员们如果遭逢父母的丧事,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守孝二十七个月,这就叫“丁忧”。要是敢匿丧不报,被发现了就得革职!
孝子们只有在大祥祭后,饭食才可以吃肉类、加酱醋等调味品。
四、禫祭
大祥过一个月后是禫祭。祭祀后大宴宾客,这时候漫长的丧事才算大致完成,可以完全除去丧服,能够喝甜酒、听曲乐。
《论语·为政》中有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正因为这种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才形成了咱们独有的丧葬习俗。
可能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祭奠流程琐碎到过于僵化,但正是基于这种礼法的约束力,才令以血亲关系为连结的家族组织纽带不断,才构建了封建社会稳固的秩序和制度。
写在最后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其实归根结底,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在形式中赋予的精神寄托。
死亡并不是我们与亲人交往的终点,祭奠便是对于亲人深沉的追思,给生的人一些牵挂的希望,慢慢接受生命的离逝。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于故去的亲者,我们终此一生也并不淡忘,这便是“追远”。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