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紫微斗数

洪水滔天地平线2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发布时间:2024-05-18 23:09:10作者:落荒而逃来源:互联网

洪水滔天地平线2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本文目录一览:

尧杀禹父,舜传位给禹,禹很尊重尧,看不起舜,知道为什么吗

除非特别说明,本文的资料都来源于《山海经》和史记两本书。

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山海经》都是中国最早的地理志,记载的是大洪水发生之前中国大地上的山川物产、人文风情。当然在一些发生过历史大事的地方,也附带讲了一些故事。

在《山海经》中,有一个出现次数比较多的人物,书中称之为“帝”。因为帝是对当时首领的称呼,凡是曾经当过首领的都可以称为帝,那么《山海经》中的帝到底指的是哪一个人,或者是不是不同的地方指的不同的人?老严为此专门研究过。

老严研究的方法很笨,但是非常实用。那就是把《山海经》中凡是有帝字的地方,全部摘抄下来,发现全书对帝的称呼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独称为帝,另外一种是在帝后面加上这个首领的名字。后面这种情况有炎帝、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丹朱、帝舜、帝俊、帝江。

而在《山海经》的结尾,有一段文字讲到这么一个故事:洪水滔天的时候,帝让鲧去治水,后来帝派祝融在羽地的郊外杀了鲧。鲧的儿子名叫禹,帝派禹去治水,因此拓宽了疆土,确定了九州位置。

根据史记的记载,在四岳的推荐下,尧一开始派鲧去治水。但是鲧失败了。尧杀了鲧,改派鲧的儿子舜去治水。禹获得了成功。把这两个资料一对比,答案就像俄罗斯的导弹一样轰然出现:《山海经》里被单独称为帝的人,就是尧。

老严回过头去验算。炎帝、黄帝、帝颛顼、帝喾、帝丹朱、帝舜、帝俊、帝江、白帝(少昊)就算单独出现的时候,称谓也是“帝+名字”的格式,没有特称为“帝”的。而“帝尧”这种称谓,只在尧和其他帝并列出现的时候才有。所以这个推论是正确的。然而问题来了。

《山海经》的主要部分是禹和他的助手写作的。所以书中对尧等人的称谓,代表的是禹的态度。其他人的称谓都加上了名字,只有尧被单独称为帝,这代表了禹对尧的尊重。然而尧是禹的杀父仇人!

鲧治水失败,这是能力不足,更多的过错体现在尧用人不当,鲧罪不至死。他为什么被杀了呢?《山海经》解释了事情的真相:鲧窃帝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意思是说,鲧偷了尧的息壤来堵洪水,没有听从尧的命令。原来他死于不听从命令以及偷盗,而并非治水失败。但是不听命令和偷盗也不是大罪,尧杀鲧,要么带有严重私人怨恨,要么处置失当。当然对于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来说,前者是最可能的。

我们知道,根据《史记》等书的记载,尧把帝位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按道理禹对舜感恩戴德才对,然而整个《五藏山经》,禹没有一个字提到舜。

而在之后的《海经》《大荒经》中,讲到一个故事。禹杀了共工的大臣相柳。相柳因为血液腥臭,禹把他死去流血的地方泥土挖了三遍、回填三遍,依然寸草不生,所以就利用这片土地建设了祭祀台,专门用来祭祀已经去世的帝们。祭祀台一共8座,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两座。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点是,禹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把帝喾台排在前面,而是把帝尧台排在前面,这充分证明上述观点:禹对尧非常尊重。第二点是,丹朱并没有帝的名分。丹朱是尧的儿子。尧把帝位传给舜,舜躲起来了,让人们去拱奉丹朱。然而人们有事情、有贡品都不去找丹朱,而来找舜。舜只好当帝。然而禹把丹朱当作帝来尊重,为他建祭祀台。这一方面依然体现了对尧的尊重,另一方面也真的打了舜的脸。

禹尊重杀父仇人,打脸传位恩人,这不符合逻辑。万事反常必有妖。这里的妖是谁呢?就是帝舜。

《山海经》多次提到,舜的坟墓在苍梧山。苍梧山在今天的湖南永州。舜时代中心在中原地区,那时候苍梧山属于边远荒凉之地,怎么跑那么远去死?这点很可疑。

当然在提到舜的墓葬的同时,几乎都会提到丹朱的墓葬也在苍梧山,和舜的墓葬一个在山南,一个在山北。丹朱虽然没能继位,但毕竟也是帝的儿子,怎么也跑到那么远地方去死?这点也可疑。

总之,在尧舜禹三人之间肯定有恩恩怨怨的故事,而《史记》等书并没有记载下来。老严已经把握了司马迁的选材方法,凡是对表现他自己的思想不利的材料,他是不会记录的。比如因为周穆王颁布了宫刑,而司马迁正是宫刑的受害者,所以对周穆王西巡昆仑的丰功伟绩,就没有记载,导致后世对周穆王的认识存在很大局限。

禹也为舜建造祭祀台,说明在舜死后,禹也承认他的帝位。然而对于尧的分外尊重,反衬了对舜是看不起的。几乎可以肯定,尧舜禹之间的恩恩怨怨被史学家故意忽略了。

湖中奇景镇江塔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南洞庭湖区的大白鹭。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将石塔建在大湖中,并不多见。从湖南沅江市区出发,在风光秀美的南洞庭湖上向东行船,30多公里后,镇江塔出现在白茫茫的湖面上。长年风吹雨打,塔身呈现青褐色,没有叮叮作响的风铃和飘扬的旗幡,显出几分过眼云烟的沧桑、几分与世无争的沉静。它四面环水,距离最近的湖洲也有两三里。游客只能将船停靠在塔前台阶边,一次两三人,分批登临。

据《沅江县志》记载,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十一月,镇江塔破土动工,两年后建成。它坐北朝南,基座用花岗岩石块垒成,上部全用青砖砌就,外观八方八角七级,高度超过24米,占地50多平方米。建塔时,地基还是高高的湖洲,背靠湘江和资水合流处的堤岸,能够俯瞰整个南洞庭湖,远眺北面的东洞庭湖,初衷是以塔镇江,守护垸围。由于湘资沅澧四水带到洞庭湖的泥沙一年年加厚,致使大区域水位日益抬高,淹没了这片湖洲,使塔耸立波浪之中,成就了这特殊的景观。

把船靠近,才发现湖水已经淹没了塔的第一层。许多年前,人们趁枯水季节,从山区运来花岗岩条石,将第一层填实并封闭起来,与塔基形成整体,确保上面几层坚固挺拔,风雨无撼。当年的建塔者把“镇江塔”三字镌刻在第二层西南门楣上,真是有先见之明。年年水涨水退,始终都在第一层之间起伏。今天,我们站在塔前,抬头欣赏这斑驳的魏碑体字迹,感叹前人的聪慧真是超乎想象。

走进塔里,攀援木梯而上,只有第四层和第七层有歇脚平台。第七层的平台仅晒谷的竹垫那么大,留了一尺五见方的口子,供人上下。游客来到这里,倚门望去,湖上风光尽收眼底。既可看到近处奔涌的波涛,也能清点大大小小的渔岛水寨,还能眺望雾霭中遥远的地平线。不管水涨水枯,这座塔都是南洞庭水图的精准坐标,让来往船只有了醒目的航向。哪怕洪水滔天,它挺立中流,纹丝不动。

这片水域是水鸟云集的家园,四周有万亩芦苇荡,为数百种野禽提供舒适的湿地环境。秋冬季,天鹅、白鹭、大雁、中华秋沙鸭长途跋涉而来,在这个中转站的飞檐上歇脚,继而振翅高飞,奔赴南方。蝙蝠长年栖居在石墙上,一到夜晚,它们蹿出石窗石门,振翅飞往芦苇荡,追赶飞虫。石板地上留下它们干燥酥软的粪便,日积月累有五六寸厚。我们用脚尖翻动,仿佛翻阅原生态的故事。塔基上留有水渍的痕迹,一线一线无数层,是洪水留下的标记。傍晚,夕阳挂在西面的门洞里,而东边的月亮卡在窗口,湖面金波银粼重叠闪烁,这时候的石塔恰似一枚长针,编织出别处难以复制的锦绣。

在第二层门边,并没有雕刻的楹联,或许设计者就是要让它素面朝天,保持最本真的湖乡样子。左边有一小块水泥板,长方形,刻着“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字样;右边的水泥板上刻着“远揖七十二峰之岳色,近临八百余里之湖波”的铭文,连同中间的“镇江塔”三字,就是它全部的文字表述。我不禁感慨,湖中塔,虽然孤单沉寂,却挺立湖中,大风大浪,毫不畏惧,自有一股傲然天下、敢为人先的气势。

阳光披在肩头,湖风梳理鬓角,水花打湿裤管,这时的来访者,人人与塔融为了一体。

唐朝人写下四句诗,准确预言了天平天国,并指出首领就是洪秀全

自从康熙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后,中国人口暴涨,康熙五十年(1711年),中国人口2462万,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已达四亿一千万。人多地少的矛盾很快凸显出来。

对于农民,土地就意味着生存,许多农民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接受残酷的现实,但是,人们虽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没土地的农民而言,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只有两条:科举和造反。洪秀全正是在第一条道路失败后,选择了造反。

刹那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几十万农民都跟着他干了。在这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出现了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三位大英雄,而他们在一个昏庸的领导者的带领下,面对不世出的对手曾国藩,最终也难免走向穷途末路。

也许,当一个国家不能满足其黎民百姓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时,太平是梦,天国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一切都要从洪秀全拜上帝会那会说起。1850年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在广西越做越大,与地方政府彻底撕破脸了,清政府启用了林则徐来镇压洪秀全,但林则徐在赴任途中就被毒死了,于是清政府另派他人镇压,但无法挡住洪秀全崛起的势头。

1851年(咸丰元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起义,起义军称天军,3月洪秀全在广西武宣县称天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开始了。

太平天国的爆发其实在1000多年前唐太宗执政时期就有人预料到了,当时有本书叫《推背图》,其中“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一句,说的就是太平天国。

“头有发”,太平军被称为长毛,因为他们留长发,不像同时期清朝人留的辫子。“衣怕白”,太平军广西的老战士还真不穿白衣。“太平时,王杀王”说的是天京事变。

《推背图》还说“太平又见血花飞,无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这几句更神了,连洪秀全的名字都预料到了。此事在唐德刚的《晚晴七十年》和刘绪义的《历史给谁来酿酒》等许多书中都曾论及。

提到太平天国,就不得不说下人们的一个习惯误区。我们称太平天国的军队为太平军,但是太平天国从来不自称太平军,他们自称“天军”、“天兵”,老百姓管他们加“长毛”,清廷管他们叫“粤匪”、“发逆”。

那么“太平军”的称呼是从哪来的呢?史式在《太平天国词语汇释》对此有说明,是“易被群众呼为太平军”,话句话说,“太平军”这个称呼是老百姓给起的。但在太平天国时代,称呼这支军队为太平军的只有两部书,一为《太平军纪事》,二为《镜山野史》。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下令以后写太平军的作品不能用“粤匪”称呼,一律用“太平军”称,从此“太平军”这个词才在书面语中广泛运用,因为主力干将大都出自广东,对“粤匪”这样的词十分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