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算理的含义
何为算理?顾名思义,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思维方式,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如计算214+35时,就是根据数的组成进行演算的:214是由2个百、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所以先把4个一与5个一相加9个一,再把1个十与3个十相加得4个十,最后把2个百、4个十和9个一合并得249,这就是算理。
二、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当学生进行了一定量的练习以后,发现了计算的规律:个位数只能与个位数直接相加、十位数只能与十位数直接相加、百位数只能与百位数直接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最后再把几个得数合并,这是学生感悟算理的过程;最后进行优化计算过程,为了便于计算一般写成竖式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普遍适用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出竖式,再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这就是算法。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算理与算法有这些关系:算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算法却是人为规定的操作方法;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算法为计算提供了快捷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计算的速度;算理是算法的理论依据,算法是算理的提炼和概括,算法必须以算理为前提,算理必须经过算法实现优化,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三、如何处理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怎样处理好算理与算法教学统一,使学生既理解算理,又能牢固掌握算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呢?下面就以二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例,说说如实现理算理与算法的的教学统一。
1.引导研究,理解算理
学生只有理解了计算的道理,才能“创造”出计算的方法,才能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才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所以计算教学必须从算理开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计算的道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帮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领悟计算的道理。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用14×2计算?使学生明白14×2表示求2个14是多少;其次,让学生思考:你打算怎么计算14×2?使学生明白14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可以把14×2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乘法计算:先算2个10是多少,再算2个4是多少,最后把两次算的得数合并,计算的过程有三个算式:4×2=8,10×2=20,20+8=28。通过这样的研究,学生就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的道理,学生就能应用这样的道理解决其他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
2.及时练习,巩固内化
通过上面的计算研究,学生虽然理解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道理,但是此时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算理还要经过实际计算才能得到检验和巩固,此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练习中才能把算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所以在学生初步理解了算理后,应当及时组织学生用三个算式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在练习中牢固掌握算理,为后面的抽象、概括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应用算理,进行创造
算理是计算的思维本质,如果都这样思考着算理进行计算,不但思维强度太大,而且计算的速度很慢。为了提高计算的速度,使计算更方便、快捷,就必须寻找到计算的普遍规律,抽象、概括出计算法则。计算法则是算理的外在表达形式,是避开了复杂思维过程的程式化的操作步骤,它使计算变得简便易行,它不但提高了计算的速度,还大大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所以当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算理之后,应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反思,启发学生再思考:计算14×2要写出三个算式,你的感觉怎样?可以简化一下吗?怎么简化?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创造方便、快捷的计算方法:可以像计算加减法那样用竖式计算,根据算理:先算4×2=8,在个位上写上8,再算10×2=20,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写0,最后再把8和20加起来等于28,得出算理竖式。接着再启发学生思考:还能再简化吗?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最终得出:加号可以省略,还可以把8个一与2个十直接合并,优化成简化竖式。
4.观察比较,归纳方法
当学生比较熟练地继续竖式计算后,再引导学生对竖式计算过程进行观察反思:这些乘法的竖式计算都是怎么算的?分几个步骤?从而归纳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一位乘数乘两位数的个位数,积的末尾写在个位上,再用一位乘数乘两位的十位数,积的末尾写在十位上。这时的计算就不再思考每一步的计算道理,只要按照这样的操作步骤进行演算就能得到计算的结果,由于避开了复杂的思维过程,缩短计算的思维路径,把计算演变成一种机械的、程式化的操作方法,所以计算的速度大大加快,计算的效率大大提高。
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以思维为主线、以算理为先导、以创造为契机,学生不但理解了算理,而且创造出了简便的计算方法,并发现计算的规律,归纳出计算的法则,实现了算理与算法的统一。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除法竖式谜。
来看一下这道题,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当中哪一个地方是直接可以确定出来的。
·首先观察一下这个位置,十几减18有余数,这个地方只能填的是几?是不是19-18于一对吧?11减几等于5?11-6=5。
·先把下面这三个空填出来了,再看这个9是从哪个地方落下来的?从被除数的十位上落下来的。
·再观察这个地方,7减几等于1?7-6=1,这个6是从哪来的?一乘除数得来的,16得6,被除数的10位应该商的是3,因为368,这个位置填的是16得6。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尤其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思维抽象程度还不高,经常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例如,利用长方形模型来教学分数乘法的算理,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乘法分配律等等。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利用点子图来解释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2页的学习内容。教材根据例1列出乘法算式14×12,并给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1)将12分成3个4,先算14×4=56,再算56×3=168,与之相对应的点子图呈现了3块,每块包含4行,每行有14个圆点。此方法是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培养学生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第(2)种思路是将12分成10和2,先算10个14是140,即14×10=140;再算2个14是28,即14×2=28;最后再将这两个积加起来,即140+28=168,也是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进行学习的。与之相对应的点子图分为两块,上面一块包含10行,每行14个圆点,下面一块包含两行,每行也是14个圆点。这种方法及点子图与竖式计算的算理相对应,为后面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作好铺垫。
2、利用长方形模型来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
“分数乘法”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教材第4页呈现了分数乘分数的例题“求1/2公顷的1/5是多少?”其中 1/2公顷,实际上就是1公顷的1/2, 1/2公顷的1/5,就是1公顷的1/10,即1/10公顷。与之相对应的3个长方形直观图很清晰地呈现了这个过程:先把长方形横着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1/2公顷,然后再将长方形竖着平分为5份,其中的1份就是1/2公顷的1/5,又是1公顷的1/10,即1/10公顷。此题不仅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利用线段图来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
“分数除法”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教材第30页例2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包括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两种情况,其中,理解2÷2/3是本例的重点,题目为“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平均每小时走几千米”。教材采用画线段图的直观方式呈现推算的思路:由于1小时里有3个1/3小时,而2/3小时走2千米,那么1/3小时就走了2千米的一半,即2×1/2=1千米,继而推出1小时走了3个1千米,也就是1×3=3千米,将两步合起来就是2÷2/3=2×1/2×3=3千米。
由于有了直观图的支持,降低了学生对2×1/2×3中每一部分含义的理解难度,顺利完成从“除以一个分数”到“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的转化。
4、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但用面积模型作直观解释的呈现却在五年级上册第57页的练习题里。此题的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小长方形的长分别为a和b,它们的宽都是c,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两种方法:(1)先分别算出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再求两个面积的和,即ac+bc;(2)先把两个小长方形的长加起来,算出组成的大长方形的长,再用“长×宽”算出面积,即a与b的和乘c。
由于这两种方法都是求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它们之间是相等的关系,用等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其实就是用字母表示的乘法分配律:ac+bc=(a+b)c。从中可以看出“用图形表示更形象,用符号表示更一般”。
5、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是人教版数学初中二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的学习内容。教材第109页下面呈现了两个面积模型图,虽然两个面积图看上去一模一样,但左图只标注了大正方形所分成的小长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长和宽,很明显此图是用来解释完全平方和公式的,即大正方形的面积(a+b的和的平方)=两个小长方形面积和+两个小正方形面积和(a的平方+2×ab+b的平方)。
而右图给出的是大正方形的边长a,和小长方形的宽b,求的是其中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很明显此图是用来解释完全平方差公式的,即小正方形的面积(a-b的差的平方)=大正方形的面积-两个小长方形面积和+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的面积(a的平方-2×ab+b的平方)。
综上所述,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是不是可以让人一目了然了呢。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