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紫微斗数

火烧龙门是什么意思 火烧龙瓶放在什么位置

发布时间:2024-05-15 10:52:13作者:未及挽留来源:互联网

火烧龙门是什么意思 火烧龙瓶放在什么位置

本文目录一览:

德保红枫节:《火烧龙》

德保红枫节最养眼节目:《火烧龙》。

舞龙者光着上身,身上着彩画,舞着龙在烟火中翻飞,非常壮观的场面。

平顺龙门寺历史沿革考

平顺龙门寺历史沿革考

《文物世界》 2010年03期 宋文强

龙门寺,初名法华寺,又名惠日院,位于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北约1.5公里的山坳里(图一)。

龙门寺坐北面南,背靠龙门山,是为玄武,稳如泰山;南有金鸡岭,是为朱雀翔舞;东有驮经山,是为青龙飞升;西有说法台,是为白虎蹲踞,正符合古代建筑的“四灵”吉祥地的选址要求。龙门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选址幽静、意境深邃,“龙门冬雪”曾是平顺建县以前黎城县古“八景”之一。龙门寺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钟爱,将龙门寺周边人文景观和自然风物赞为“龙门八宝”,曰:龙门山前有龙门,菩萨含笑迎佳宾,金鸡报晓钟声响,宝石油灯昼夜明,帆杆予卜天阴睛,五檀闹槐映日红,龙嘴吐水注清泉,透明碑前整衣冠。惜五檀闹槐今已不存。

据寺内碑文载,龙门寺鼎盛时期,殿堂僧舍达百余间,僧人达三百余,阳高淳化寺曾是龙门寺的下院。历史上,龙门寺曾为周边县区培养了许多高僧。如今,龙门寺保存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六个朝代的古建筑,为我国现存古建筑所仅见。

龙门寺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年代最久者为第一进院西配殿,建于五代后唐同光期间,殿身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屋坡平缓,柱子粗壮,柱头卷刹和缓,柱间横向联接用阑额,无普拍枋,阑额至转角处不出头;栌斗直接坐于柱头,严守唐规。"(西配殿)除驼峰和侏儒柱外,其他构件形式和制作手法,与南禅寺大殿诸多相仿"。"脊部平梁上增驼峰及侏儒柱,乃五代新构,开平梁上置驼峰、侏儒柱之先河。殿宇虽然不大,建年确切,形制稀有,是我国现存唐至五代时期悬山顶建筑的唯一实例"。

大雄宝殿,是龙门寺中位置最高、体量最大、唯一一座歇山式建筑,体现了大雄宝殿中供奉的释迦牟尼至高无上的地位。大雄宝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前后檐当心间设格扇门,前檐两次间设窗。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耍头下昂形,批竹昂形。无补间铺作。梁架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栿上用驼峰、侏儒柱、大叉手共承屋顶负荷,结构规范合理,负重有力。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圣绍五年(1098年),比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皇家颁布的建筑规范《营造法式》早五年。因此,该殿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演变及《营造法式》颁布对营建的影响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山门,也叫天王殿,三开间,进深四椽,悬山式屋顶。柱头卷刹明显,柱头斗栱五铺作,前檐双下昂,后檐单抄单昂。补间铺作仅当心间一攒,华栱两侧各加斜栱一缝。梁架四椽栿分心用三柱,山门虽无确切建年,但从大木作构件的做法上判断,应为金代遗构。

燃灯佛殿,位于第二进院正面,三开间,悬山顶。柱头斗栱仅置于前檐,五铺作双下昂,耍头乃乳栿伸出檐外制成,梁架为四椽栿对前剳牵用三柱,梁架构件多是自然弯材稍加砍凿而成,断面极不规则,呈现出典型的元代风格。

东配殿、东院水陆殿以及厨库僧房皆为明清建筑。明清建筑由于砖石墙体的大量采用,部分墙体具有围护和承重的双重功能,因此,屋顶出檐大为减小,柱子相对变细加高,斗栱比例显著缩小,同时,装饰性构件大为增多。

龙门寺除保存有六朝古建筑外,还存有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尊胜陀罗尼经》石经幢、宋至清和尚墓塔和历代碑碣二十余通等附属文物,为研究龙门寺历史沿革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史料。作者在参阅部分地方史志和相关著述基础上,主要依据龙门寺现存历代碑碣,对龙门寺的沿革进行探究,以期方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创建

地方志书《潞安府志》(万历版)卷十四载:“法聪,陆机之兄。出尘纳戒隐居龙门山,坐雪诵经,善弭虎害、祈雨泽,人呼为神僧。北齐文宣帝召见,与语悦甚,敕建寺曰法华。宋更其额曰龙门。今属平顺。”《平顺县志》(康熙版)卷之三·寺观条载:“龙门寺在石灰里,唐庄宗同光三年建。”卷之六·仙释条载:“法聪,北齐南阳内史陆机之兄,出尘纳戒,见魏与北齐构兵,遂遁龙门山麓。时冬雪,僧坐雪诵经不寒。又善弭虎、祈雨泽,时人呼为神僧。文宣帝诏见语悦,敕修寺曰法华。至宋太平兴国赐额曰龙门。黎城志曰:龙门冬雪。”

目前寺内所存碑碣中最早明确记载龙门寺创建的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大宋隆德府黎城县天台山惠日禅院主持赐紫沙门思昊预修塔铭》载:“寺在黎之东南,山水之秀独冠一景,寺创建于北齐武定八年,迄师之至已六百余岁。”武定是东魏孝静帝的年号,武定八年五月改元为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元年(550年)。

明成化己亥(1479年)《敕赐龙门山惠日院重修碑记》载:“考诸断碑,厥初创建北齐文宣帝武定年间,实梁武第二王简文帝末年也,是时有僧法聪者,南阳新野内史陆机之兄,出尘纳戒,立志玉白□□□经,入五台山□礼圣迹,回还及此,……文宣帝诏见大喜,遂敕修寺,额曰法华。其弥虎灾、祈沛泽,具出神僧传焉。”

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重修惠日院记》载:“昔梁齐间神僧法聪者,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刻苦精持法华,栖隐雪松之下,化教劝率,天人际会,幸感北齐敕修寺额,尔后钵灯相续,代有住持。”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重建千佛阁碑记》载:“幸感北齐敕修斯寺。”

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载∶"自乙酉岁(五代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方营,胜概始尽良规,兴构法堂,崇建僧舍。……恢拓基址,揆蒇工徒,广厦俄成,大壮斯睹。"也间接记载了龙门寺的创建要早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

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燃灯佛殿记》碑载∶"盖闻龙门之兴起自唐太宗干戈之际,统师旅讨叛之后,佛有意于兹士,祥光现恍,寨烟雾腾,太宗一望,勃动其心,疑必逃贼潜伏,不觉欣授此地。古来有云,佛临雪松之上,盘膝端歆而坐。问彼老僧曰∶不在地而在松,何所因故?及彼僧反曰∶松下无吾寸地,吾故覆处松头,肯施一服之地,然后敢离松。稍,太宗愿许四至,片时,则化其形。圣人遇必圣主。遂命敬德督工创修之。志不存,遗言未必皆真。实不明创自何代。"这段文字实为"法聪冬雪诵经"的口头异化,连撰文者自己也说∶"志不存,遗言未必皆真,实不明创自何代。"

从以上各种史料记载分析,龙门寺创建于北齐文宜帝天保元年(550年)应是确凿无疑的。

二、名称的更迭

"法华寺"的名称仅见于志书和碑碣关于创建的叙述中,现存碑碣中没有以"法华寺"来命名的。"法华寺"是何时因何更为龙门寺(院,现有资料中未见任何记载。关于"龙门院"的最早记载见于2005年龙门寺维修时发现的《五代后唐长兴元年造像碑》"长兴元年(930年八月二十日造碣至天台山龙门院"。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载∶"今龙门山院者,□□攸趣囊圣所居,诸佛护持众灵依附,早谐愿力克就口,诚开辟金田,弘敞宝刹。"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的落款为"乾祐三年岁次壬申建立,山主僧悟深,院主僧志悟"看,当时龙门山和龙门院应是分开管理的,也充分说明龙门山的田产是非常大的。

从"龙门寺(院)"到"惠日院"更迭的记载最早见于距龙门寺约20公里的大云院存宋咸平二年(99年)《敕赐大云禅院铭记》"皇王大惠,潜赐鸿恩,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三月七日,特降敕额改仙岩院为大云禅院,更龙门为惠日禅院之名"。此碑另载"厥有当院兰若自建隆元年",结合龙门寺存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敕赐天台山惠日禅院》碑载∶"前至大唐重修此寺,后至大宋皇帝敕留此寺,往增废□,建隆二年辛酉岁二月十二日普降德音,应天下僧尼元无敕额未增毁□停废者,永口存留,此院亦在奉敕存留之内”。可见在宋建隆年间仅是“奉敕留存”,更名就到了太平兴国八年。此后延至清早期碑碣中均是以“惠日院”名之。自清嘉庆后则以“龙门寺”名之,这应是龙门寺名称沿用至今的主要原因。

三、规模与建置

五代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造像碑载:“长兴元年八月二十日造碣至天台山龙门院。邑人□盖堂殿宇一间,寺院主僧奉景同弟惠呈、惠回、前河东天雄□得部前兵马使治潞军使起置石城税官勾当。”(勾当:主管、办理)。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载:“自乙酉岁方营,胜概始尽良规兴构法堂,崇建僧舍。及山主悟深参禅自久,振锡言□,乃有自社信心清门多士,增加绀殿,塑绘尊仪,寻观相好之容,咸得瞻归之所。至乙未载复兴,府城及漳北两县邑人等共修盖到观音菩萨堂一座,并石像三事兼门楼□□行□计五十余间,并公输献技王尔挥斤择芳桂之□而翠屏之势,恢拓基址,揆蒇工徒,广厦俄成,大壮斯睹,梁横螮蝀,瓦序鸳鸯,若天上之化来,非世间之特起,仍于堂内安立石像,□久年华,俾□□生恭,一劳恒逸,兼造经藏,复建法幢四部,装写大悲妙句。”从以上记载分析:从乙酉岁(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到后唐长兴元年(930年)盖堂殿宇一间。堂殿应是建于高台之上、坐北朝南的殿宇。至乙未载(后唐清泰二年,935年)共修盖观音菩萨堂一座并石像三事兼门楼。结合现存西配殿结构特征和2005年消防工程施工时发现的石佛像(图二),似乎可以认定后唐清泰二年(935年)修盖的观音菩萨堂应为现在的西配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盖的堂殿宇应是现在大雄宝殿的位置,推断的依据是2005年消防工程施工时发现现在大雄宝殿西台明下约20厘米还有一层台明压檐石,约3米长,下一层台明石与上一层台明石有一定的夹角,最前部分约偏西20厘米(图三)。结合堂殿是坐北朝南的说法,说明大雄宝殿是在原堂殿的旧址上盖起来的。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敕赐天台山惠日禅院》碑载:“殿阁房舍百十余间,圣像五百余尊”。说明经过五代后唐和北宋两次大的修建已基本达到现存规模。

四、历代修葺

1.西配殿

建于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年),寺内现存碑碣均未提及该殿的重修。2001—2002年西配殿维修时在东北角柱柱头发现“嘉靖二十二年秋七月豆口里东庄施主赵仲文施石柱二根,每根用价七百五十文”题记,西北角柱“天运嘉靖二十二年七月吉日本寺僧明剑、真受施石柱一条”。说明在嘉靖二十二年大修过一次。

2.大雄宝殿

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重建。寺内现存碑碣只有明万历二十二年和清顺治十年有重修记载。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正殿碑记》载:“有东庄久积阴功者王氏,号白西桥,名曰一贯,隆庆元年正月初一日,夜梦大雄倾頺,神像容偃仰,趋而视之,其果然矣”。“倡率乡村倾心施舍出金玉者有之出,币帛者有之出,砖瓦木植者有之出,于大雄殿则华饰焉,佛像则鲜耀焉。又有殿则润丽焉。于神容则补塑焉,殿宇垣墉焕然一新。……工作于万历五年秋九月之始,效成于万历二十年秋八月之终。”清顺治十年《重修龙门山敕赐惠日院大雄殿碑记》载:“考厥初碑,自明朝隆庆时乃系东庄村信士西桥王公讳一贯,梦感神觉,翻修一次,今几百余年,复倾圯犹昔”,“所以不终岁殿宇焕然更新,佛像燦然改观。起工于顺治玖年拾壹月贰拾柒日,落成于顺治十年小春之念肆日也”。从以上记载分析,万历二十二年到顺治十年中间未曾修过。万历年间重修是一次大的修葺,前后持续15年。结合碑文记载和大雄宝殿内山墙壁画风格推断,殿内西山墙壁画应是此次维修所绘(图四),东山墙壁画可能是顺治十年(1653年)维修时所绘。

3 天王殿(山门

天王殿,也称为弥勒佛殿。据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载∶"至乙未载共修盖到观音菩萨堂一座并石像三事兼门楼"推断,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年)已建门楼。现存天王殿是否在原门楼基础上重建、重建于何时已无从祥考。现存天王殿为金代建筑。现存碑碣中记载关于天王殿的重修只有两通碑。最早见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碑载;"兹有四大天王殿门壁倾颓,瓦脊崩坏,历年深无记不复考证矣。于是有僧派真讳修,乃王曲里常氏之子,乃本寺明善之徒也。感前人之功业,兴一念之良心,于隆庆二年内游于豆口里豆口村,募化善信张朝经、郭廷保、张仕金、郝仲敖、王进米、张公道为首纠众捐资,戮力烧塑脊瓦完成,运送至寺,其僧真修一旦命卒,其功废矣。后于万历六年内,张廷佐乃张朝经之子,同长治县姬进禄不忍废驰前功,后兴好善乐诚之机,重振济始成终之意,纠众捐资,命工修葺,一概完美。乃经始于隆庆二年之冬,落成于万历六年之春。"其次为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弥勒佛殿记》。碑载∶"弥勒佛殿其来久矣,旧址恢宏,年湮世远,瓦飞木落,……于是有寺僧甲头元顺、广祥、绪常、昌礼恭请山主张永安、何中智等会同寺僧口公议重修,募化四方善信,各捐己资,赞襄胜举,起自嘉庆八年,落成于嘉庆十四年。"从以上文字记载可以断定天王殿上琉璃脊饰烧造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

4.燃灯佛殿(后殿)

燃灯佛殿位于中轴线第二进院正面,南向,创建年代无从考。现存为元代建筑(图五。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重修惠日院记》载"元末民遭涂炭,十室九空,岁遇饥荒,僧徒迁散。嗟乎。慧苑禅居,窥其户阅,其无人矣。斯寺爱有碑楼层檐三叠,彤丽奇巧,忽罹兵燹,惟石柱、碑座、正殿并东西两殿及三门存焉,余诸房舍悉被灰烬矣。"从此段文字看,元末燃灯佛殿已被烧掉了。该碑又载∶"明年戊寅,智旺梦力缔构后殿一匹,遂有善人张珠施银十两,塑造佛像一尊,于时四方善士不募而来,争先舍施,戮力修崇,塑造罗汉一堂……,而复瓦砌阶咳基陛整矣。"此处现存结构与文字记载有较大矛盾。本人揣度,可能当时被火烧并不太严重,大木构件在重修时基本能用的还用上了。为了突出此次重修和重塑佛像,碑文记载适当夸大和渲染也不是没有可能。此后,清顺治八年(1651年)、雍正十一年(1733年)、咸丰七年(1857年)皆有小规模的修葺。

5.东配殿

东配殿位于第一进院东侧,坐东面西。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重修东殿记》载“重修东殿三间,内塑佛像三尊;又修方丈一所,翼以宾客位次……感其所自始兴工于弘治十一年春三月,落成于十七年秋九月。”此次重修改动很大,除平面开间长宽比和内部五架梁还保持有早期做法外(图六),其余均为明代风格。

6.十王祠堂

十王祠堂位于山门东西两侧,在其他资料中也被称作围廊、迴廊。据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创建十王祠堂记》载:“观其旧制,前殿后堂、真容圣相、左右廊庑、东西僧舍悉皆全备,所缺者惟地藏十王神祠而已。……卜筮于三门之左右,择地于两廊之余空,宜立祠堂。佥谓允当,由是各捐已资及多方募缘,命工输材,起建东西裹角各六间,内塑观音地藏十王神像,护法、伽蓝各安其位,黝垩丹漆,焕然维新。……始兴工于弘治壬子年冬十月,完矣美矣,落成于甲子岁秋九月。”后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并重塑佛像。

7.其他

须弥碑座位于寺外明成化己亥(1479年)“敕赐龙门山惠日院重修碑”之下。“敕赐龙门山惠日院重修碑”为一完整龟趺座螭首碑,该碑座要比下面的须弥座小许多(图七)。明成化己亥(1479年)《敕赐龙门山惠日院重修碑》载:“奉大宋太祖皇帝建隆元年二月十二日□□□□□□□光禄大夫□□□□□□□□□□□□□□□□□□□□潞城两县人起盖观音堂一座,并石像三士及门楼、殿宇、行廊五十余间,装修□□□□□□□□□□□□□□□□□□□□□□转轮藏殿,起盖碑楼□□□□□□□□,并黄牒一道,旌深□为大禅师,敕赐龙门山惠日院额。”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重修惠日院记》载:“元末民遭涂炭,十室九空,岁遇饥荒,僧徒迁散。嗟乎。慧苑禅居,窥其户阒,其无人矣。斯寺爰有碑楼层檐三叠,彤丽奇巧,忽罹兵燹,惟石柱、碑座、正殿并东西两殿及三门存焉,余诸房舍悉被灰烬矣。”据上述碑文分析:该须弥碑座建造年代应介于北宋建隆元年至太平兴国八年(960–983年)(图八、图九)。

佛龛位于寺外东南方约200米的崖壁上(见图一○),也即龙门八宝中的“菩萨含笑迎佳宾”。据大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重修惠日院记》载“成化改元乙酉,……明年庚寅(成化六年,1470年)智祥造佛一龛,雕荘完就。”

水陆殿、钟楼等据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水陆殿圣僧堂碑记》载“考之水陆殿者即全神殿也。寺之有是殿者恒多。至龙门寺旧也有之,但较之大雄大佛后佛诸殿,未免狭隘。至今且日就倾圯,即圣僧堂亦多頺坏,……而转瞬一岁,厥功已告成也。添设僧舍五间,新修钟楼一座,以及门外照壁、狮台均系创建。”水陆殿旧有,现存应是光绪八年(1882年)扩大重修后的面貌。钟楼系新修,钟楼内的钟根据铭文记载铸造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

龙门八宝龙门八宝未见碑文明确记载,仅存于口头相传。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燃灯佛殿记》载:“龙门之迹,瞻之在前山;谓天台,天台之峻势状昭然。院谓惠日,惠日之光升降可考。北有丘陵,上居天官,丘陵之上玄山耸然,前有清流溶溶足玩,源泉之傍看经名岩,数珠山背后,袈裟山满面,驮经山在左,说法台在右,石佛像立于巽隅,系输子修制。石龟出水于坤方,亦皆古人创作。镜碑竖于艮向,其朗朗可喜。古檀班立门巷,其生成足奇。往者欲来者,续坐茂树以共饮,濯清泉,□自口诸峰拱翠,林壑尤美,四时之景,无不可爱,乃天造地成之境界,为平邑第一希有之工能口是。"此似乎应是龙门八宝的滥觞。

综前所述,龙门山创建于北齐天保元年(550年),经五代后唐至北宋初年始成今日规模。元末遭兵燹(应是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受刘福通红巾军三路北伐战火殃及),部分建筑遭受损失。明代迄正统至万历是龙门寺又一鼎盛时期。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平顺县文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