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和佛赏花去
宋太祖赵匡胤并非排行老大,上面有个哥哥赵匡济,下面有3个弟弟,分别是匡义、匡美、匡赞。大哥很早就死了。因为赵匡胤当了皇上,兄弟要避讳皇上的名字,就将匡改成了光。赵匡胤有4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四个儿子中,老大和老三早逝,剩下燕王赵德昭和秦王赵德芳。宋太祖在位16年,50岁去世,此时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按照古代皇位的世袭制,赵匡胤为何不传位两个儿子而要传位弟弟赵光义呢?
虽然历史上有烛影斧声的传说,但是赵光义杀死哥哥赵光胤的根据毕竟不足。即便是他杀害的,以当时的情景毕竟不是李世民玄武门,赵光义继位必须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才行。那么,促使赵匡胤传位弟弟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赵氏兄弟的母亲杜太后说了一句话。杜太后出身于大户人家,因见赵匡胤的父亲骁勇异常,将其招赘。杜太后15岁出嫁,婚后治家严谨,办事果断。有几件事就可以证明她是个相当有见识的老太太。
当赵匡胤的妻子听到丈夫陈桥兵变的消息后,惊恐不安,担心大祸将至。杜太后却镇定自若,安慰儿媳说,我儿平生奇异,人皆言极富贵,何忧之有?不久,赵匡胤黄袍加身,大臣跑来报喜,杜太后平静地说,我儿素有大志,现在果然如此。甚至赵匡胤也不解地问她,您儿子做了皇帝,您为啥不高兴?杜太后说,我听说为君难,如果治国有方,则皇位可保。一旦失去驾驭,即使想重新当老百姓都难了,这是我所忧虑的。宋太祖听后拜道,我今后一定听您教导。
杜太后60岁去世。临终前召宋太祖和丞相赵普来听取遗命。杜太后问赵匡胤说,“你知道自己是怎么得到天下的吗?”赵匡胤是个孝子,他说是父母积德所致。杜太后说,不对,是后周皇帝传位给一个小孩子,闹得人心不归。如果立一个年长的皇帝,天下岂能到你手中。你百年后应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赵光义。立年长的君主才是社稷之福。宋太祖叩头说,我一定照您说的办。杜太后还不放心,让宰相赵普在床榻前写下文字,藏在金匣里。
这个“金匮之盟”颠覆了历来皇权父子继承制度,但要笔者说也并非没有可疑之处。因为杜太后无法预知宋太祖的死亡时间,如果他长寿,儿子便也长大了,不存在把江山交给一个小孩子手中之说。但是,金匮之盟对赵匡胤是起作用了。杜太后死后,赵匡胤就封赵光义为开封尹,在宰相之上。并且,五代时期,凡是皇位继承人都要照例被封为开封尹,可见,赵匡胤却有传位弟弟的打算。
赵匡胤确实对弟弟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呢?一次赵光义生病,他亲自到府上给弟弟艾灸;一次,赵光义在皇宫醉酒,赵匡胤亲自搀扶弟弟出宫。并且他还对周围人说,晋王(赵光义)龙行虎步,一定是个太平天子,我的福德不及他。但是,赵光义当了宋太宗后,太祖的儿子相继死亡。尤其是老二赵德昭被赵光义严厉申斥后回府自尽。
姓名:赵匡胤
拼音:zhao kuang yin(4-1-4)
年号:建隆、乾德、开宝
庙号:宋太祖
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
出生年:公元927年
逝世年:公元976年
出生地: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逝世地: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在位时间:公元960年—公元976年
主要成就: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完成基本统一
蒋金玲 x 澎湃问吧
公元960年,赵匡胤,一个在五代乱世中凭借军功脱颖而出的年轻军官,成为宋朝开国之君。没有他的布局和冒险一搏,不会有大宋的建立;没有他以“杯酒释兵权”结束武人乱政、以政治智慧平定叛乱,宋朝也许就是短命的“第六代”王朝。从布衣百姓到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传奇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开启的文人政治先河,如何影响北宋后来的发展?本期澎湃问吧邀请吉林大学中国史系蒋金玲教授,聊聊赵匡胤的一生和北宋开国史。
从布衣百姓到开国皇帝
@薄荷蛋壳:赵匡胤家境好吗?他如何在军营中一步步收获人心?
蒋金玲:赵匡胤的高祖赵朓当过唐朝永清、幽都县令,官六品左右;曾祖赵珽,累官至御史中丞,为唐朝最高监察部门御史台的二把手,官正四品下;祖父赵敬,历任营州、蓟州、幽州刺史,官正四品至从三品。可见从其高祖到祖父,赵氏家族是世代簪缨,且实现了官品的三连跳,从低中级官员晋升为高级官员。但其父亲赵弘殷不过是禁军中的一个普通中级军官。可以说,家世对赵匡胤的成功没有什么匡扶作用,赵匡胤是依靠自己从一名普通士兵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赵匡胤做战勇猛、屡立战功,受到柴荣的赏识,953年柴荣把他调到自己身边,任开封府马直军使,管理后周首都开封府的骑兵,此职位不可谓不重要,从此,赵匡胤成了柴荣的左膀右臂。954年,柴荣一即帝位,就把赵匡胤调到中央禁军,成为了禁军中的一名中级将领。这一年,在事关后周生死存亡的高平之战中,赵匡胤力挽狂澜锋芒初露,战后,柴荣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进入了后周高级将领的行列。高平之战后,柴荣让赵匡胤对侍卫司、殿前司两支禁军部队大力整顿,如果说赵匡胤在高平之战中是以惊人的智勇名传周军,那么在这次整军中赵匡胤则以非凡的治军能力令人刮目相看,由于拥有了人事任免权,赵匡胤不仅在禁军中树立了威信,还将自己的影响渗透到禁军之中,著名的“义社十兄弟”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这为他日后黄袍加身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玫瑰色的你:赵匡胤一介武夫,为什么会开启文人政治呢?
蒋金玲:正因为赵匡胤是武人出身且黄袍加身,他才对五代乱局深有体会,对于武将深有忌惮,所以深谋远虑的他建国之后采取多种方法着意防范武将的坐大。在赵匡胤看来,文官显然有武将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文官好合作、好控制;其次,文官文化水平高,相对来说具有更高的治国治民能力;再次,重视文官,通过科举选拔治国人才,也能让国人包括武官在内,学得以忠义仁孝为核心的儒家伦理,从而消除潜在反叛隐患。重视科举和文官,在很大程度上推助了文官政治的诞生。
@ 一只饺子OAQ:赵匡胤如何处理后周王室?
蒋金玲:赵匡胤对后周王室是非常礼敬的,他不仅自己厚待柴氏子孙,据说他还特意立下遗训,以让后世子孙像他一样优待柴氏,即使柴氏子孙有罪,也不得加刑,纵使犯了谋逆这类滔天大罪,也只能让罪者在狱中自尽,不得像其他死刑犯那样在闹市大庭广众之下被杀,也不得连坐亲属。
内忧与外患
@仙人掌仙人球仙人剑: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为什么传位给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记载的“金匮之盟”真有其事吗?为什么皇太后要提出兄弟即位的动议?
蒋金玲:金匮之盟是真实存在的,这是由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主持订立的,约定的皇位传承顺序是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二弟赵光义继承,赵光义驾崩后,皇位传给三弟赵廷美,赵廷美驾崩后,皇位再传回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兄传弟的“金匮之盟”的产生有其特殊历史背景。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五代十国乱世的频繁更迭,给了杜太后与赵匡胤最直接最深刻的历史教训。尤其是柴荣壮年猝死,由年仅七岁的幼主即位,赵匡胤才有机会夺得帝位。在此情况下,一国之君是否为一个成熟的、有威望和才干的领导人,与国家的存亡安危息息相关,“议立长君”就成为当时人的一大共识。
其次,五代十国时期,皇位传立中,传弟、传侄者屡见不鲜,宋朝作为紧接五代而立的一个王朝,自然也无法摆脱这种历史氛围的影响。
再次,基于宋朝初建、形势堪忧的现实状况。北宋开国之初,不仅四方割据,强藩军权未削,中央集权局面也尚示形成,而北方的契丹占据燕云十六州,对新生的北宋虎视眈眈,在此内忧外患形势下,需要一位有丰富阅历及威望的君主,来承担君临天下、统一四方的重任。
因此,只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从五代宋初传立的实际情况出发,就会发现杜太后的“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是颇有忧患意识的明智之论。
@ 砂渍: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什么重要?赵匡胤对收复燕云十六州持什么态度?
蒋金玲:北宋之前,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民族南下的防线主要是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也称幽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的北部地区,具体说来,以太行山为界,分为山前七州、山后九州地区,此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北枕燕山,西拥太行山,东环渤海,是天造地设捍卫南面中原的屏障,而战国以来,各又依山势修建长城,并在山脉缺口处修筑居庸关、紫荆关等关隘,这些天然的崇山骏岭、浩瀚海洋,加上人工修建的长城堡垒、重关峻口等一起构成了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综合防御体系,真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地。石敬瑭时期,燕云被献给辽朝。不得不说,失去燕云,是北宋在对辽关系中趋于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匡胤认为燕云十六州是必须要收复的,但另一方面,赵匡胤也清晰认识到,以宋目前的实力,无法在军事上与契丹争锋,赵匡胤自己也说:“我大宋今天的劲敌,只有契丹!”武力收复无望,赵匡胤萌发了一条收复燕云的新思路:以和平“赎买”的方式收复燕云。宋朝初建,常年作战,赎金显然不能直接从国家财政开支拨款,赵匡胤于是把讨平的南方诸国国库里的财物集中起来,专门建一个“封桩库”加以贮藏。他对身边近臣说:“我打算攒够了五百万缗,就派使者到契丹,商议用钱将燕云诸州赎回来。如果契丹不答应,我就用这些钱当军费,招募勇士,强行攻取。”赵匡胤的和平“赎买”政策,是符合宋朝国情的高明之策,既避免了与契丹发生正面冲突,得以将宋朝兵力集中到统一南方的战争中,又对将士们展示了他收复燕云的决心与承诺,鼓舞他们英勇作战,是一个两全的策略。所以,直至赵匡胤驾崩,北宋并未发动武力攻取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一生的功与过
@纸袋玫瑰:赵匡胤到底有哪些过人的功绩而备受推崇,甚至能与唐太宗并列?从杯酒释兵权开始,宋太祖为政一直较为宽厚平和,他个人性格也是这样吗?
蒋金玲:赵匡胤最大的功绩就是结束了五代乱局、基本统一了中原,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创造了基本的社会基础。五代时期的皇位更迭,更多是依靠实力的较量。毋庸置疑,经过多年积累,赵匡胤身边有一大批拥护者,如此在精密策划后他才能被拥戴、黄袍加身当上皇帝。赵匡胤当皇帝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安民措施,因此很得民心。另外,赵匡胤为宋朝奠定了较稳固的统治基础,比如对武将的控制,对科举、文臣的重视等,这些都成为“祖宗家法”,是宋朝立国之本。
赵匡胤首先是个皇帝、是个政治家,他的性格自然是复杂的,他的性格中是有宽厚的成分,而施仁政跟其性格确实也有点关系,但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无论推行何种政策,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巩固其统治,这种考虑是冷静的、理性的,而不会仅仅受性格驱动。
@DL.666:如何评价赵匡胤的功与过?
蒋金玲:作为开国皇帝,赵匡胤执政的17年里,基本没犯过大错,尽到了一个开国之君的职责。他的大贡献主要有二:一是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近二百年的藩镇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让饱经战火摧残的百姓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他虽然是靠篡位登基,但如果真的继续让后周的幼儿和寡妇治理天下,只会给更多的野心家提供机会,“五代”也就可能变成“六代”“七代”……只会带来更多的杀戮和灾难。
第二,作为“创业垂统”之君,赵匡胤奠立了宋代三百余年之基。因为对五代时期的“君弱臣强”深有感触,登基后他奉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杯酒释兵权”“强干弱枝”“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等政策,巧妙地把军权、行、司法权、财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作为开国帝王,他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立殿试等措施,给了文人一展平生抱负的机会。他减轻徭役,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实现了著名的“建隆之治”。他还有令人赞叹不已的人格魅力,宽仁大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崇尚节俭,对整个社会起到了极大的示范效应。
976年,赵匡胤英年早逝,年仅49岁,宋朝廷根据他的一生功过德行,定谥号为“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可谓实至名归。
《开国皇帝:赵匡胤》蒋金玲 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
责任编辑:鞠文韬
校对:刘威
赵匡胤建立大宋,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儿子?
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继位的是他弟弟赵光义。理论上讲,先皇去世,继位的应该是儿子,嫡长子继承制从商末一直流传下来,难道赵匡胤没有儿子?
显然不是,他是有儿子的,那么为什么赵匡胤不按照祖制传给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兄弟赵光义呢?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感情深厚:
皇帝定立继承人,常规情况下是自己的儿子,一方面要看哪个儿子能力强,另一方面就要看哪个儿子跟自己关系好,从而确立继承人。由于赵匡胤吸取了五代的教训,所以在考虑继承人问题上,他首先考虑不是儿子。
为了国家安危考虑,尤其在立国之初,政局不稳,让弟弟赵光义作为继承人最为合适。弟弟赵光义从始至终都跟随者哥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时,也是赵光义、赵普等人一齐协助策划实施的。
史料记载:
“开封尹光义暴疾,遂如其第视之。”
赵匡胤已经登基为皇帝,仍然对弟弟关怀备至,在赵光义得病的时候,赵匡胤亲自到府中看望。甚至亲自熬汤煎药,在床边照顾弟弟。哪怕已在帝王之家,手足之情也十分真切。
为了培养赵光义各方面的能力和经验,赵光义从殿前都虞候到大内都部署,之后可以行使宰相职权,任开封府尹加中书令,并封为晋王。
皇室宗亲任职开封府尹,基本就确立了其继承人的地位。感情深厚加着力栽培,这明显是奔着继承人去的,这毋庸置疑。
所以,从谁更适合做皇上的角度,赵匡胤选择的是弟弟,而不是儿子。
再有就是金匮之盟的约束: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赵匡胤一直在左右细心照料,赵匡胤是个大孝子,所以对母亲的话是言听计从。杜太后临危之际,马上叫来了宰相赵普,为遗命做个见证。
杜太后问儿子:“你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
赵匡胤急忙答道:“我得到天下,全是母亲积德才有的。”
杜太后厉声呵斥:“不对,如果后周世宗柴荣的继承人,不是个幼小的孩童,你还能得到天下吗?你百年之后要立你弟弟为继承人,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赵匡胤泣不成声,对母亲的话没有半字反驳,于是太后令赵普写下盟约,并严密保管起来。父母之命,做儿子的岂敢违背?实际上,当时赵匡胤的确是答应了母亲,但毕竟皇帝是他,权力在他手中。
哪怕他改了主意,他人没有办法阻止,况且赵普那是自己人,不是外人。但母亲的遗命常常萦绕在赵匡胤心中,假若赵匡胤不遵守,可能会于心不安,也无法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在盟约的约束下,赵匡胤最终选择赵光义为继承人。
也就是说,赵匡胤也是一个重承诺之人,更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于情于理都偏向了赵光义。
赵光义其实有篡位之嫌:
前面我们分析的是赵匡胤心甘情愿把皇位传给弟弟,那么有没有可能是非情愿的呢?
赵光义被封为开封府尹、中书令,可以位居宰相之上,是毫无疑问的实权派,况且赵光义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他在京城到处结交权贵,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的野心也逐渐开始膨胀。
赵匡胤病危之际,急忙令人召见晋王赵光义,来确立后事。当时屋内只有兄弟二人,然而门内有人影晃动,赵匡胤大声对弟弟说:
“将来你要好好干!”
接着赵匡胤突然去世,只有赵光义一人从门内走出。
宋皇后见晋王赵光义一人出来,十分惊愕,很快又转变了态度说:
“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您了!”
于是赵光义顺利继位。宋皇后为何惊诧,也许本来赵匡胤的病还不到病危的程度,却突然去世。在烛光斧影中,赵光义也许给哥哥下了毒,也许直接谋害了哥哥。
在赵光义即位后,理应对侄子赵德芳、赵德昭,弟弟赵廷美予以厚待,而这几位却接连死于非命,并且绝对是人为的。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了,就算赵匡胤真的有意传位给弟弟,这个做弟弟的行为也十分不地道。
所以,我们值得怀疑,在当时的情况下,赵匡胤实际上是被迫传给的赵光义。
赵光义势力庞大,已无法遏制:
在赵匡胤暮年,想到洛阳转一转,他也在洛阳出生的,也有落叶归根一说。皇帝出门,当然带上文武百官,赵光义也在其中。一生为国事操劳的赵匡胤,此一行也并非游玩,而是有迁都的想法。
开封虽然位置不错,却没有可以依仗的天险,只有黄河一道屏障,当然开封的水运异常发达,全国各地物资,可以以汴渠送到京城。开封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必须囤积大量军队来保证京师安全,这无疑也加重了国家负担。
当赵匡胤询问对建迁的看法时,有大臣说道: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
意思就是开封水渠便利,粮食运输方便,且重兵固守,不能轻易迁移。众大臣皆不同意赵匡胤迁都的计划,而赵光义最后说了一句惊世憾俗的:
“在德不在险!”
帝王的统治重要在德行,而并非险要的地理位置,这无疑在强词夺理,首都是全国的核心,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幽云十六州早已丢失,建都开封并是不个很好的选择。赵光义在大庭广众之上大放厥词,这是在宣示主权。
晋王赵光义多年积累的势力都在京城,这一迁都,不都白折腾了吗,反对迁都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赵匡胤着力栽培的弟弟成了参天大树,甚至都掩盖了他的锋芒。
弟弟的无礼赵匡胤已经看到眼中,但他并没有反驳什么,因为他已经老了,他现在最重要的是顺利交接权力,保证国家安定。所以赵匡胤妥协了,如果他让赵德昭继位,这无疑会引起一场宫廷,于国于己都没有好处。
赵匡胤以武立国,结束了五代军阀割据的局面,为大宋盛世垫定了牢固的基础。如此英明神武的帝王,却在继承人上犹豫不决,不论顺利继位也好篡位也罢,好在赵光义也是个不错的皇帝。
赵光义一生都在执着追求统一大业,力求汉唐盛世,他收复北汉,完成了哥哥未未完成的使命,两次北伐虽然失败,但宋军并没有落得下风。他也许对哥哥有所亏欠,但他一直在努力,在拼搏,哪怕无法实现理想,此生也足矣!
那么各位,你认为赵匡胤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传位给弟弟呢?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宋史》
赵匡胤建立大宋,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儿子?
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继位的是他弟弟赵光义。理论上讲,先皇去世,继位的应该是儿子,嫡长子继承制从商末一直流传下来,难道赵匡胤没有儿子?
显然不是,他是有儿子的,那么为什么赵匡胤不按照祖制传给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兄弟赵光义呢?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感情深厚:
皇帝定立继承人,常规情况下是自己的儿子,一方面要看哪个儿子能力强,另一方面就要看哪个儿子跟自己关系好,从而确立继承人。由于赵匡胤吸取了五代的教训,所以在考虑继承人问题上,他首先考虑不是儿子。
为了国家安危考虑,尤其在立国之初,政局不稳,让弟弟赵光义作为继承人最为合适。弟弟赵光义从始至终都跟随者哥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时,也是赵光义、赵普等人一齐协助策划实施的。
史料记载:
“开封尹光义暴疾,遂如其第视之。”
赵匡胤已经登基为皇帝,仍然对弟弟关怀备至,在赵光义得病的时候,赵匡胤亲自到府中看望。甚至亲自熬汤煎药,在床边照顾弟弟。哪怕已在帝王之家,手足之情也十分真切。
为了培养赵光义各方面的能力和经验,赵光义从殿前都虞候到大内都部署,之后可以行使宰相职权,任开封府尹加中书令,并封为晋王。
皇室宗亲任职开封府尹,基本就确立了其继承人的地位。感情深厚加着力栽培,这明显是奔着继承人去的,这毋庸置疑。
所以,从谁更适合做皇上的角度,赵匡胤选择的是弟弟,而不是儿子。
再有就是金匮之盟的约束: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赵匡胤一直在左右细心照料,赵匡胤是个大孝子,所以对母亲的话是言听计从。杜太后临危之际,马上叫来了宰相赵普,为遗命做个见证。
杜太后问儿子:“你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
赵匡胤急忙答道:“我得到天下,全是母亲积德才有的。”
杜太后厉声呵斥:“不对,如果后周世宗柴荣的继承人,不是个幼小的孩童,你还能得到天下吗?你百年之后要立你弟弟为继承人,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赵匡胤泣不成声,对母亲的话没有半字反驳,于是太后令赵普写下盟约,并严密保管起来。父母之命,做儿子的岂敢违背?实际上,当时赵匡胤的确是答应了母亲,但毕竟皇帝是他,权力在他手中。
哪怕他改了主意,他人没有办法阻止,况且赵普那是自己人,不是外人。但母亲的遗命常常萦绕在赵匡胤心中,假若赵匡胤不遵守,可能会于心不安,也无法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在盟约的约束下,赵匡胤最终选择赵光义为继承人。
也就是说,赵匡胤也是一个重承诺之人,更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于情于理都偏向了赵光义。
赵光义其实有篡位之嫌:
前面我们分析的是赵匡胤心甘情愿把皇位传给弟弟,那么有没有可能是非情愿的呢?
赵光义被封为开封府尹、中书令,可以位居宰相之上,是毫无疑问的实权派,况且赵光义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他在京城到处结交权贵,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的野心也逐渐开始膨胀。
赵匡胤病危之际,急忙令人召见晋王赵光义,来确立后事。当时屋内只有兄弟二人,然而门内有人影晃动,赵匡胤大声对弟弟说:
“将来你要好好干!”
接着赵匡胤突然去世,只有赵光义一人从门内走出。
宋皇后见晋王赵光义一人出来,十分惊愕,很快又转变了态度说:
“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您了!”
于是赵光义顺利继位。宋皇后为何惊诧,也许本来赵匡胤的病还不到病危的程度,却突然去世。在烛光斧影中,赵光义也许给哥哥下了毒,也许直接谋害了哥哥。
在赵光义即位后,理应对侄子赵德芳、赵德昭,弟弟赵廷美予以厚待,而这几位却接连死于非命,并且绝对是人为的。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了,就算赵匡胤真的有意传位给弟弟,这个做弟弟的行为也十分不地道。
所以,我们值得怀疑,在当时的情况下,赵匡胤实际上是被迫传给的赵光义。
赵光义势力庞大,已无法遏制:
在赵匡胤暮年,想到洛阳转一转,他也在洛阳出生的,也有落叶归根一说。皇帝出门,当然带上文武百官,赵光义也在其中。一生为国事操劳的赵匡胤,此一行也并非游玩,而是有迁都的想法。
开封虽然位置不错,却没有可以依仗的天险,只有黄河一道屏障,当然开封的水运异常发达,全国各地物资,可以以汴渠送到京城。开封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必须囤积大量军队来保证京师安全,这无疑也加重了国家负担。
当赵匡胤询问对建迁的看法时,有大臣说道: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
意思就是开封水渠便利,粮食运输方便,且重兵固守,不能轻易迁移。众大臣皆不同意赵匡胤迁都的计划,而赵光义最后说了一句惊世憾俗的:
“在德不在险!”
帝王的统治重要在德行,而并非险要的地理位置,这无疑在强词夺理,首都是全国的核心,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幽云十六州早已丢失,建都开封并是不个很好的选择。赵光义在大庭广众之上大放厥词,这是在宣示主权。
晋王赵光义多年积累的势力都在京城,这一迁都,不都白折腾了吗,反对迁都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赵匡胤着力栽培的弟弟成了参天大树,甚至都掩盖了他的锋芒。
弟弟的无礼赵匡胤已经看到眼中,但他并没有反驳什么,因为他已经老了,他现在最重要的是顺利交接权力,保证国家安定。所以赵匡胤妥协了,如果他让赵德昭继位,这无疑会引起一场宫廷,于国于己都没有好处。
赵匡胤以武立国,结束了五代军阀割据的局面,为大宋盛世垫定了牢固的基础。如此英明神武的帝王,却在继承人上犹豫不决,不论顺利继位也好篡位也罢,好在赵光义也是个不错的皇帝。
赵光义一生都在执着追求统一大业,力求汉唐盛世,他收复北汉,完成了哥哥未未完成的使命,两次北伐虽然失败,但宋军并没有落得下风。他也许对哥哥有所亏欠,但他一直在努力,在拼搏,哪怕无法实现理想,此生也足矣!
那么各位,你认为赵匡胤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传位给弟弟呢?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宋史》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