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古诗中时间的别称(时间的别称)

发布时间:2024-05-13 10:47:51作者:万物皆甜来源:网友上传

古诗中时间的别称(时间的别称)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人对时间的雅称,有多美?

在我们看来,“时间”二字对中国人来说,充满魔力。

它不是冰冷的数字、刻度,在中国人的世界里,时间是自然的礼物,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是美的生活。

在他们心中,

时间是流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是春雨,“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

时间是白发,“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

时间是声音,“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时间还可以是很多东西,日落日出,一弦一柱......

时间是诗意的存在。

图|清可 ©

什么是一年?甲骨文中,年是一个人背着稻谷回家,从新生到成熟视为一年。然后周而复始,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

在尧舜时,一年叫一载。有开始之意,意为周而复始,年年轮转,从不改变。

在夏朝,一年叫一岁。仿佛时间也随着人的成长,一步一步长大。

在周朝,一年叫一祀。年终岁尾,他们举办祭祀仪式,表达一年丰收的庆贺。

一年中,被分成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来计一年的流逝。

春天叫芳华。它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萌动,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莺莺燕燕,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繁花盛景。

夏天叫蕃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大地葱茏,这是一个饱满的充满的时节。

图|清可 ©

秋天叫三秋桂子。“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香了,秋天就深了,月也圆了,这是一个思念的时节。

冬天叫雪落。北京变成北平,西安变成长安,苏州变成姑苏......一场雪落,人间成了一首浪漫的诗。

也许季令的变幻不是很准确,有时春晚,有时冬迟,但可以吃,可以看,可以叮嘱思念,这样的变幻是一件美的事情。

图|清可 ©

一年谓一岁,一岁十二月,“月”是怎么来?古人抬头看,白天有灼目的阳光,夜晚有清白似霜的微光,称为月光,承载着它的便是月亮。

从前的人们并不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本身不发光。但看它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时而如眉,时而如盘,时而彻夜微亮,时而沉入漆黑。

长久以来的观察,人们发现月的阴晴圆缺,总是一个周期变化,便以月之名有了月份。十二月为一个轮回,在这循环往复之中一岁一枯荣。

一月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这是一年的开始,东风解冻。

二月杏月,“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剪开春天的发梢,大地复苏。

三月桃月,“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人间迎来繁花盛景的三春。

四月麦月,四月中,小麦灌浆饱满,小得盈满。

五月午月,天气燥热,虫蛇繁殖,炎炎仲夏要来了。

六月荷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汗流浃背的夏天,也美得清尘脱俗。

七月兰月,兰花吐露芳华,也是“七月七日”乞巧的相遇。

八月桂月,人间仲秋。有丰收,有满月,有桂香,花好月圆。

九月菊月,深秋霜浓,收获完毕,菊花傲霜头,点燃萧索的冷清秋。

十月阳月,也叫小阳春。“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异常和煦的日子,堪比阳春三月。

十一月冬月,短暂的温暖之后,一场雪落,冬天更严峻了。

十二月腊月,腊者接也,一年之尾又要庆祝新岁。

图|清可 ©

古人的一天分十二个时辰,一时辰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除了以地支表示以外,如子时、丑时、卯时......还有更雅致的名字。

平分日夜谓夜半,子时23:00-1:00。一半属于今日,一半属于明天。

人鸡俱安谓鸡鸣,丑时1:00-3:00 。公鸡清啼人熟睡,都各自的时间里舒适。

太阳一线谓平旦,寅时3:00-5:00。漆黑的夜里乍现天地一景。

守得天明谓日出,卯时05:00-07:00。新的生活正式开始。

一天早餐谓食时,辰时7:00-9:00。这是一天中最早的期待。

神采奕奕谓隅中,巳时9:00-11:00。一个人精神最饱满的时刻。

日照中空谓人中,午时11:00-13:00。太阳耀眼,人要休息。

阳光西斜谓日仄,未时13:00-15:00。与隅中相对,一天的第二个黄金时刻。

图|清可 ©

慢慢散步谓晡时,申时15:00-17:00。适合运动行走。

飞鸟归林谓日入,酉时17:00-19:00。夕阳西下,人亦归家。

日月交互谓黄昏,戌时19:00-21:00。有些邂逅发生在此时,“人约黄昏后”。

静静休息谓人定,亥时21:00-23:00。即人静,好好睡觉。

在这十二时辰中,有日出日落,星起星沉,也有鸡鸣人眠。人与自然一起轮转,顺时而为,配合得就像一首浪漫的诗。

时间是一束光。

早晨的阳光,叫曙光、朝阳。太阳东起,一切美好刚刚发生充满希望。

傍晚的阳光,叫余晖,残阳。太阳西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然后唯有黄昏,阳光才会变成橘色,充满温暖。

时间是一个影子。

万物在阳光之下,都有自己的影子,有时深,有时浅,有时长长一线,有时短短一点。

于是人们利用阳光与影子,发明了日晷,计算时间。日者,光也;晷者,影也。

故宫太和殿上便有一块汉白玉石制成的日晷,一个笔直的铁针垂直圆心。早上太阳低,影最长;中午太阳最高,影只有一点;夕阳西下,影子再次变长,这就是一天。

可见阳光给予温暖的同时,也有黑暗,但不必惧怕,日日夜夜,朝朝暮暮,都是我们的时间。

清晨的时间,叫钟声。日出之际,大地苏醒,有人爬上钟鼓楼,撞击大钟,发出一声一声轻柔清亮的声音,穿过薄雾,叫醒了千家万户的人们。从此炊烟袅袅,街巷滴滴答答响了起来。

傍晚的时间,叫鼓点。打鼓人眼瞧着夕阳一西下,他便奏起密集的鼓点,一声声如催促,劳作的人们纷纷回头,心领神会,已到日暮归家时。

图|清凉地儿-了琹 ©

深夜的时间,叫打更。更夫手持打梆子,每一个时辰,即两小时打响一次,声声夜鸣,陪伴人们温柔入睡。

所以,古人的时间是一种声音。作家刘心武在《钟鼓楼》写到:“钟鼓楼高高地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

来到我们这一代,生活在现代科技里,除了刺耳的闹铃,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温柔的声音了。

图|清凉地儿-了琹 ©

时间是一炷香。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从开始到成灰,这就是一炷香的时间。但要“静逐”,才能香柱上冒出烟来,细细地缠绕向上,如一道游丝。时间是安静的语言。

图|清凉地儿-了琹 ©

时间是一盏茶。

这一盏茶可以是一人独饮,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也可以三两成趣,举杯话桑麻,唠叨唠叨日常。时间就是你投入的生活。

图|清凉地儿-了琹 ©

时间是一弹指。

这个时间来自佛家,拇指与中指压覆一起向外一弹便是,它很短暂,就像一叶落,一花开,一风过。

图|昔物所 ©

这些无法量化的都是时间,它不具体不清晰不明确,无法说尽,却意犹未尽。中国人的时间,是一种敏锐的感知。

就像巴克曼在《时间的礼物》中所言:“有时候,我们需要全心投入地爱一个人,才会理解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当我们全心全意投入生活,就有了时间。

图|昔物所 ©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人的时间成为了非遗,二十四节气申请世界非遗成功。

但对于中国人而言,时间不止时间,它让我们在流年往复的日子里,感知光影变化,感知草长莺飞,吃到鲜美的瓜果,最后目送雪落,一年轮回。

中国人比任何人都明白时间的意义,它是生活,是春夏秋冬,是美,是诗意。

图|昔物所 ©

来源:微信公众号“物道”

作者:物道君

编辑:杭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中国人对时间的雅称,有多美?

在我们看来,“时间”二字对中国人来说,充满魔力。

它不是冰冷的数字、刻度,在中国人的世界里,时间是自然的礼物,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是美的生活。

在他们心中,

时间是流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是春雨,“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

时间是白发,“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

时间是声音,“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时间还可以是很多东西,日落日出,一弦一柱......

时间是诗意的存在。

图|清可 ©

什么是一年?甲骨文中,年是一个人背着稻谷回家,从新生到成熟视为一年。然后周而复始,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

在尧舜时,一年叫一载。有开始之意,意为周而复始,年年轮转,从不改变。

在夏朝,一年叫一岁。仿佛时间也随着人的成长,一步一步长大。

在周朝,一年叫一祀。年终岁尾,他们举办祭祀仪式,表达一年丰收的庆贺。

一年中,被分成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来计一年的流逝。

春天叫芳华。它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萌动,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莺莺燕燕,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繁花盛景。

夏天叫蕃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大地葱茏,这是一个饱满的充满的时节。

图|清可 ©

秋天叫三秋桂子。“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香了,秋天就深了,月也圆了,这是一个思念的时节。

冬天叫雪落。北京变成北平,西安变成长安,苏州变成姑苏......一场雪落,人间成了一首浪漫的诗。

也许季令的变幻不是很准确,有时春晚,有时冬迟,但可以吃,可以看,可以叮嘱思念,这样的变幻是一件美的事情。

图|清可 ©

一年谓一岁,一岁十二月,“月”是怎么来?古人抬头看,白天有灼目的阳光,夜晚有清白似霜的微光,称为月光,承载着它的便是月亮。

从前的人们并不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本身不发光。但看它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时而如眉,时而如盘,时而彻夜微亮,时而沉入漆黑。

长久以来的观察,人们发现月的阴晴圆缺,总是一个周期变化,便以月之名有了月份。十二月为一个轮回,在这循环往复之中一岁一枯荣。

一月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这是一年的开始,东风解冻。

二月杏月,“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剪开春天的发梢,大地复苏。

三月桃月,“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人间迎来繁花盛景的三春。

四月麦月,四月中,小麦灌浆饱满,小得盈满。

五月午月,天气燥热,虫蛇繁殖,炎炎仲夏要来了。

六月荷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汗流浃背的夏天,也美得清尘脱俗。

七月兰月,兰花吐露芳华,也是“七月七日”乞巧的相遇。

八月桂月,人间仲秋。有丰收,有满月,有桂香,花好月圆。

九月菊月,深秋霜浓,收获完毕,菊花傲霜头,点燃萧索的冷清秋。

十月阳月,也叫小阳春。“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异常和煦的日子,堪比阳春三月。

十一月冬月,短暂的温暖之后,一场雪落,冬天更严峻了。

十二月腊月,腊者接也,一年之尾又要庆祝新岁。

图|清可 ©

古人的一天分十二个时辰,一时辰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除了以地支表示以外,如子时、丑时、卯时......还有更雅致的名字。

平分日夜谓夜半,子时23:00-1:00。一半属于今日,一半属于明天。

人鸡俱安谓鸡鸣,丑时1:00-3:00 。公鸡清啼人熟睡,都各自的时间里舒适。

太阳一线谓平旦,寅时3:00-5:00。漆黑的夜里乍现天地一景。

守得天明谓日出,卯时05:00-07:00。新的生活正式开始。

一天早餐谓食时,辰时7:00-9:00。这是一天中最早的期待。

神采奕奕谓隅中,巳时9:00-11:00。一个人精神最饱满的时刻。

日照中空谓人中,午时11:00-13:00。太阳耀眼,人要休息。

阳光西斜谓日仄,未时13:00-15:00。与隅中相对,一天的第二个黄金时刻。

图|清可 ©

慢慢散步谓晡时,申时15:00-17:00。适合运动行走。

飞鸟归林谓日入,酉时17:00-19:00。夕阳西下,人亦归家。

日月交互谓黄昏,戌时19:00-21:00。有些邂逅发生在此时,“人约黄昏后”。

静静休息谓人定,亥时21:00-23:00。即人静,好好睡觉。

在这十二时辰中,有日出日落,星起星沉,也有鸡鸣人眠。人与自然一起轮转,顺时而为,配合得就像一首浪漫的诗。

时间是一束光。

早晨的阳光,叫曙光、朝阳。太阳东起,一切美好刚刚发生充满希望。

傍晚的阳光,叫余晖,残阳。太阳西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然后唯有黄昏,阳光才会变成橘色,充满温暖。

时间是一个影子。

万物在阳光之下,都有自己的影子,有时深,有时浅,有时长长一线,有时短短一点。

于是人们利用阳光与影子,发明了日晷,计算时间。日者,光也;晷者,影也。

故宫太和殿上便有一块汉白玉石制成的日晷,一个笔直的铁针垂直圆心。早上太阳低,影最长;中午太阳最高,影只有一点;夕阳西下,影子再次变长,这就是一天。

可见阳光给予温暖的同时,也有黑暗,但不必惧怕,日日夜夜,朝朝暮暮,都是我们的时间。

清晨的时间,叫钟声。日出之际,大地苏醒,有人爬上钟鼓楼,撞击大钟,发出一声一声轻柔清亮的声音,穿过薄雾,叫醒了千家万户的人们。从此炊烟袅袅,街巷滴滴答答响了起来。

傍晚的时间,叫鼓点。打鼓人眼瞧着夕阳一西下,他便奏起密集的鼓点,一声声如催促,劳作的人们纷纷回头,心领神会,已到日暮归家时。

图|清凉地儿-了琹 ©

深夜的时间,叫打更。更夫手持打梆子,每一个时辰,即两小时打响一次,声声夜鸣,陪伴人们温柔入睡。

所以,古人的时间是一种声音。作家刘心武在《钟鼓楼》写到:“钟鼓楼高高地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

来到我们这一代,生活在现代科技里,除了刺耳的闹铃,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温柔的声音了。

图|清凉地儿-了琹 ©

时间是一炷香。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从开始到成灰,这就是一炷香的时间。但要“静逐”,才能香柱上冒出烟来,细细地缠绕向上,如一道游丝。时间是安静的语言。

图|清凉地儿-了琹 ©

时间是一盏茶。

这一盏茶可以是一人独饮,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也可以三两成趣,举杯话桑麻,唠叨唠叨日常。时间就是你投入的生活。

图|清凉地儿-了琹 ©

时间是一弹指。

这个时间来自佛家,拇指与中指压覆一起向外一弹便是,它很短暂,就像一叶落,一花开,一风过。

图|昔物所 ©

这些无法量化的都是时间,它不具体不清晰不明确,无法说尽,却意犹未尽。中国人的时间,是一种敏锐的感知。

就像巴克曼在《时间的礼物》中所言:“有时候,我们需要全心投入地爱一个人,才会理解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当我们全心全意投入生活,就有了时间。

图|昔物所 ©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人的时间成为了非遗,二十四节气申请世界非遗成功。

但对于中国人而言,时间不止时间,它让我们在流年往复的日子里,感知光影变化,感知草长莺飞,吃到鲜美的瓜果,最后目送雪落,一年轮回。

中国人比任何人都明白时间的意义,它是生活,是春夏秋冬,是美,是诗意。

图|昔物所 ©

来源:微信公众号“物道”

作者:物道君

编辑:杭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古人表示时间的46个雅称,知道8个算你厉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是刘希夷的一句古诗,讲述时间流逝,感慨物是人非。

谁都想抓住时间,古人们对于时间,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名称,一瞬间、一天、一年、一辈子,都有美丽的说法。

古人表示时间的45个词语,也太美了吧,知道8个算你牛!

1.岁:一年为一岁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期年:一年

横戈且趁从军乐,不及期年待政成。

——夏竦《到任泾州寄长安府学诸先辈》

3.积年:多年,好几年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4.曩:从前

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伤友》

5.向:先前

今之屈,向之骄也。

——《谷梁传·成公二年》

6.久之:很久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王昌龄《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7.良久:很久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高适《渔父歌》

每常把酒,向东望良久。

——任华《寄李白》

8.异日:将来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9.旦旦:天天

叶舟旦旦浮,惊波夜夜流。

——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

10.旦日:第二天

旦日思双屦,明时愿早谐。

——陆龟蒙《风人诗四首 其三》

11.日:一天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司马相如《凤求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2.翼日:明天

翼日大风雨,慎勿临长途。

——方以智《古诗三首 其二》

13.翌日:次日

翌日倏分携,南北各如萍。

——释智圆《送惟凤师归四明》

14.旦:早晨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5.质明:天刚亮

清漏宿斋宣祖庙,质明行事昊天坛。

——王禹偁《南郊大礼诗 其二》

16.亭午:正午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

——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17.宵:晚上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18.暝:天黑了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9.即日:当天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

——李商隐《即日》

20.中夜:半夜

中夜悲兮当告谁,独收泪兮抱哀戚。

——嵇康《思亲诗》

21.失时:过时

食饮从来戒失时,衣裘亦复要随宜。

——陆游《自咏二首 其二 》

22.无何:没有多久

无何覆社稷,为尔含悲辛。

——吴筠 《建业怀古》

23.尔来:从那时以来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蜀道难》

24.尝:曾经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篇》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吴伟业《圆圆曲》

25.素:一向,平素。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王维《青溪》

26.既:已经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佚名《风雨》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国殇》

27.既望:阴历十六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苏轼《赤壁赋》

28.适:刚才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9.几:将近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萧衍《东飞伯劳歌》

30.初:刚开始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31.未几:没多久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2.寻:不久

彤寻与世祖会信都。

——《后汉书·邳彤传》

33.已而:不久

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

——滕岑《记前身》

已而适异县,吊古寻隐幽。

——韩淲《寄和卿丈》

34.遽:立刻、马上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韩愈《听颖师弹琴》

35.瞬息:一眨眼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殷尧藩《端午日》

36.食顷:一顿饭工夫

潭水以绳缒石数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砾投之,翔扬徐下,食顷乃不见,其清澈如此。

——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君侯忧国念,食顷讵能忘。

——陈宓《次楼宗簿祷雨韵》

37.卒:同“猝”,突然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柳宗元《咏荆轲》

38.倏尔:忽然

疾风吹征帆,倏尔向空没。

——孟浩然《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

39.秋:时候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柳宗元《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40.朔:阴历每月初一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佚名《十月之交》

41.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米芾《绍圣二年八月十八日观潮于浙江亭书》

42.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玄之又玄不可言,元来朔望明晦弦。

——陈楠《紫庭经》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43.今者:现在

范公今者镇江东,亦云教化似文翁。

——刘敞《题浙西新学》

44.夜阑:夜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45.薄暮:傍晚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

46.一向:从来,一直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晏殊《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