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13年6月底,山西高考放榜日到了,13岁的范书恺在第一时间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总分601分。之后,他被清华大学录取。消息传到网上,大家纷纷称赞他,并为他冠上“神童”的帽子。如今距他参加高考已经过去9年了,他又在做什么呢?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范书恺的成长之路。
范书恺一家人
出生河曲 两岁识字1999年12月,范书恺出生于山西河曲县。父亲是当地的公安人员,母亲是初中教师。范书恺是家中的独生子。
河曲县
父母虽然工作忙,但对于教育孩子,却十分重视。在他们看来,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至于他未来变成什么样,就要看父母在白纸上面涂抹什么,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
2000年,在范书恺咿呀学语的年纪,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她买来儿童专用的故事书、识字卡,放在家中。只要有时间,她就指着这些字,对着范书恺大声的念。
情景再现 非本人
不仅如此,她还特意为儿子制作了一个用彩色笔绘制的识字本,因为小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所以范书恺常常抱着识字本不撒手。
在这个家里,不仅范书恺的母亲会教育孩子,范书恺的父亲亦是。他每次下班回家,都会带来一些刻有数字的玩具,还有扑克牌,然后拿着这些玩具和范书恺玩游戏,游戏过程中,他会刻意的教范书恺认识数字,算数。
渐渐地,范书恺的天赋开始显现,一个陌生的字,多教几遍,他就能读出来。为此两岁的范书恺已经认识1000多个字,与此同时,也能进行一位数的简单运算。
天赋
对于这样的意外收获,范书恺父母的情绪却很复杂,一方面是欣喜,一方面是担心。欣喜儿子的天赋,担心儿子不能很好地运用这种天赋。
为此,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儿子身上。每次下班,吃完饭,就是孩子的教学时间。他们不仅教范书恺读拼音,读字母,还教他写字。
在此期间,范书恺的父亲还向朋友借了各个科目的小学教材。语文主要是古诗词的听说读写,数学就是一些极具规律的题,包括应用题,英语就是读课文、听听力。当然对于其他副课,范书恺也有所学习。为此他还有一个小小的课程表。
小学课本
对于这样的学习模式,范书恺适应得非常快。每次到了学习时间,他都会自觉地拿出课本,找父母给他“上课”。
不过,在范书恺父母看来:家庭教育也要张弛有度。小孩子只知道读书,是没有童年的,所以他们也会给范书恺买动画碟片,买儿童读物,即使范书恺和其他孩子玩耍,他们也不会阻止。
在此期间,为了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他们还教范书恺做家务,清洗自己的衣服。
情景再现 非本人
就这样,范书恺渐渐长大。5岁的他已经学完了小学的所有知识点。不仅如此,就连初中的少部分知识,也有所掌握。此时的他,有着300多首古诗文的储备量,就算是英语课文也能读得很流利。
5岁入学 7岁初中范书恺的成长父母看在眼里,为此他们也为儿子感到骄傲。但同时,他们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孩子学习进度这么快,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
情景再现
2005年,范书恺的父亲将儿子送进了家附近的小学,原本学校不同意,因为此时的范书恺也才5岁,但是在做了一份试卷后,他们不但同意了,还让范书恺进入了四年级的班级。
就这样,范书恺正式开启校园生活。但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集体生活,再加上他年龄小,所以对于校园生活,范书恺很不适应。
但是过了一个月,他就喜欢上了学校生活,因为这里有可爱的同学,有慈祥的老师。虽然没有父母的监督,范书恺对待学习依然认真,只要是上课时间,他永远是班里坐的最端正的那一个。
第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一次期末考试中,范书恺坐到了全年级第一名的宝座上,此后,他就成了这个宝座的常客。
范书恺不仅在学校刻苦,在家里也是如此。虽然他的年龄小,但他却有着异于其他孩子的自律。每天5点40是他的起床时间,晚上10点是他的睡觉时间,周末的时间,也不会睡懒觉,有时间就看书,或者看一些科普栏目,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他就自己找一些试卷上的题来做。
实验初中
2007年,7岁的范书恺进入县实验初中,这是他母亲所在的学校。进入初中的他依然没有松懈,除了学习,他还央求父母为他办了县图书馆的借书卡。因为家里买的书,他都看完了。有的书,读了不下3遍。
所以,有了借书卡后,他三天两头的往图书馆跑。而他看的书,也是涉猎广泛,有用来学习的,也有用来消遣的。读书之余,也会打打游戏,玩玩户外运动,不过,对于这些,他一向有自己的合理规划。在此期间,虽然爱好广泛,他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
河曲中学
10岁高中 圆梦清华2010年,10岁的范书恺走进了中考的考场,最终以604分的优异成绩,进入了河曲中学。高考在即,此时的范书恺有了一个理想,那就是考入清华大学。
为此,刚上高一,范书恺就为自己重新定了作息时间,起床时间不变,睡觉的时间推迟到12点半。为了迎接高考,喜欢的课外书也不看了,至于户外运动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
练字的范书恺
在学校,范书恺就跟着老师的进度走,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在家,就坚持刷题,即使是假期,他也遵守着学校的学习时间,每天两套题必不可少。累的时候,就听听歌、练练字,放松下心情。
父母担心范书恺太累,就时常让他歇一歇,可范书恺却笑着对他们说:“虽然每天很累,但我很开心,因为每过一天,我都觉得自己离梦想更近一步,再说,用短暂的三年,换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值得的。”
范书恺的话,让他们感到很欣慰。为了陪伴孩子,也为了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他们制定了和范书恺相同的生活作息计划。
父母鼓励范书恺的话
每天晚上,范书恺在刷题,父母在看书。一陪就是半夜,虽然困倦,但他们从来不抱怨。除此之外,他们时常将鼓励范书恺的话写在纸张上,并且将纸张压在范书恺的书本里。
手边是时时更换的水果和热茶,身边是默默支持自己的父母,这让范书恺的心中多了几分温暖,也让他更加努力刻苦。
寒来暑往,时光在慢慢地逝去,直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他做的习题卷累计起来已经有两尺高了。
高考
2013年6月,13岁的范书恺走进了高考的考场。在同龄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他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挑战。
临进场前,范书恺的妈妈告诉他:“不要紧张,只是一次考试而已,考不好了,咱们可以再来一次。”范书恺点点头,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进了场。
考场里,其他孩子一脸紧张,只有范书恺始终保持着镇定,随着开始考试的铃声响起,他从容地拿起自己的笔,开始答题。
对于范书恺来说,这就像是一场平常的考试一样。很快,两天过去了,高考也暂时落下了帷幕。
范书恺
回家之后的范书恺,告诉父母,自己估了分,大概可以考到605分。之后,他再次拿起手中的书本。
2013年6月底,山西高考放榜日到了,范书恺在第一时间查到了自己的成绩,总分601分,与估计的分数相差无几,这样的分数已经很不错了,但范书恺还是有些难过,因为这距梦想中的清华还有一定的距离。
就在这个时候,范书恺的老师告诉他:“清华在山西有专项招生指标,你可以试一试,这或许是个好机会。”
范书恺的录取通知书
这让范书恺看到了希望,在之后的填报志愿中,他填了清华大学,让他惊喜的是,没多久,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送到了家中。这一刻,范书恺异常欣喜,因为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欣喜过后,范书恺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读读书,写写字,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进入清华的机械工程专业,而变得浮躁。
2013年8月,范书恺背着行囊,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当天下午,父母就回去了,只有范书恺一人前往清华报到。在父母看来,儿子虽然年纪小,但能力却不差,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独立的自理能力,所以他们很放心。
来报到的范书恺
8月21日,清华大学3374名本科新生入学报到,范书恺就是其中之一,矮小的个子,身穿朴素的灰白短袖,稚嫩的脸上却是严肃的表情,这样的矛盾,引来不少家长和学生的围观。
面对着大家的围观,范书恺没有羞涩,反而一脸从容。就在这时,有10来个记者冲到范书恺的面前,然后开始了轮番提问。
从记者的提问中,大家才知道,原来眼前的这人是范书恺,他13岁就考进清华大学,并且他是2013届年纪最小的清华生,这让大家讨论的更激烈了。从嘈杂的喧闹声中,偶尔还能听到几个清晰的字眼“神童”“别人家的孩子”。
范书恺接受采访
此时的范书恺面对记者的询问,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有条不紊地回答。记者问他:“别人认为你能考入清华,是因为你头上有神童的光环存在,这点你认可吗?”
范书恺回答:“首先我不否认自己是有一些天赋存在的,但我能够进清华,它并不是主要因素。父母为我营造的学习氛围、清华的专项招生指标以及我个人的后天努力,才是我走到今天的决定因素。”
清华校长和范书恺
话音刚落,围观的人们自发得鼓起掌来,为他的回答,也为他面对记者的镇定自若。没多久,清华的校长也来到了现场,看到13岁的范书恺,他拍着对方的肩膀,说了一句:“少年老成”。
之后,范书恺的采访被放在了网上,很快,这个仅有13岁的清华新生引来大家的热议,有人折服他的谈吐,有人感叹他的努力,有人惊讶他的少年老成。有人为他冠上“神童”的帽子。也有人嘲讽范书恺的父母揠苗助长。网上议论纷纷,现实中的范书恺却过着平静的生活。
努力读书 攻读博士8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一天后,范书恺站在了新生军训的队列里,虽然个子小,但他的身姿却很挺拔。一滴一滴的汗水落下,他始终坚定地看着前方。
军训的范书恺
军训结束,范书恺再次投入学习,在他看来,因为自己年纪小,比起同届的学生,在学识上自然差一些,所以更应该努力学习。
所以进入大学的他,依然没有松懈。每次上课,即使班里同学都在打瞌睡了,他还昂着头,认真地听课,时不时的,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下。
范书恺和同学
范书恺虽然年纪小,但在生活上,却相当地独立,虽然有很多同学因为他的年纪小,总是迁就他。但范书恺总是强调,自己的心理已经成熟了。所以,日子久了,大家相处得更像同龄人了。
除此之外,范书恺还参加了不少社团活动,日子被他安排得如此充实,就连他自己也很感叹:“没想到,我的大学生活比高中还要繁忙。”但是在此期间,因为生病,范书恺休学了一年。病好后,他再次归来,愈加勤奋。
2018年,范书恺从清华大学毕业,虽然有企业向他投来的橄榄枝,但他依然选择了拒绝。因为他的想法是继续读研深造,以后走科研的道路。
硕士录取名单
2019年,不满20岁的范书恺考上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即使读研,范书恺依然踏实认真。
在此期间,因为范书恺学业出众,导师建议他直博。范书恺本来就有做科研的想法,自然采纳了导师的建议。
如今,范书恺快要23岁了,同龄人大学毕业的年纪,他已经直博了,不过与挑战而来的,还有巨大的压力。范书恺知道,如果直博期间自己的论文不过关,那么,他的硕士毕业证也不能拿到手,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
2013年6月底,山西高考放榜日到了,13岁的范书恺在第一时间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总分601分。之后,他被清华大学录取。消息传到网上,大家纷纷称赞他,并为他冠上“神童”的帽子。如今距他参加高考已经过去9年了,他又在做什么呢?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范书恺的成长之路。
范书恺一家人
出生河曲 两岁识字1999年12月,范书恺出生于山西河曲县。父亲是当地的公安人员,母亲是初中教师。范书恺是家中的独生子。
河曲县
父母虽然工作忙,但对于教育孩子,却十分重视。在他们看来,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至于他未来变成什么样,就要看父母在白纸上面涂抹什么,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
2000年,在范书恺咿呀学语的年纪,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她买来儿童专用的故事书、识字卡,放在家中。只要有时间,她就指着这些字,对着范书恺大声的念。
情景再现 非本人
不仅如此,她还特意为儿子制作了一个用彩色笔绘制的识字本,因为小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所以范书恺常常抱着识字本不撒手。
在这个家里,不仅范书恺的母亲会教育孩子,范书恺的父亲亦是。他每次下班回家,都会带来一些刻有数字的玩具,还有扑克牌,然后拿着这些玩具和范书恺玩游戏,游戏过程中,他会刻意的教范书恺认识数字,算数。
渐渐地,范书恺的天赋开始显现,一个陌生的字,多教几遍,他就能读出来。为此两岁的范书恺已经认识1000多个字,与此同时,也能进行一位数的简单运算。
天赋
对于这样的意外收获,范书恺父母的情绪却很复杂,一方面是欣喜,一方面是担心。欣喜儿子的天赋,担心儿子不能很好地运用这种天赋。
为此,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儿子身上。每次下班,吃完饭,就是孩子的教学时间。他们不仅教范书恺读拼音,读字母,还教他写字。
在此期间,范书恺的父亲还向朋友借了各个科目的小学教材。语文主要是古诗词的听说读写,数学就是一些极具规律的题,包括应用题,英语就是读课文、听听力。当然对于其他副课,范书恺也有所学习。为此他还有一个小小的课程表。
小学课本
对于这样的学习模式,范书恺适应得非常快。每次到了学习时间,他都会自觉地拿出课本,找父母给他“上课”。
不过,在范书恺父母看来:家庭教育也要张弛有度。小孩子只知道读书,是没有童年的,所以他们也会给范书恺买动画碟片,买儿童读物,即使范书恺和其他孩子玩耍,他们也不会阻止。
在此期间,为了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他们还教范书恺做家务,清洗自己的衣服。
情景再现 非本人
就这样,范书恺渐渐长大。5岁的他已经学完了小学的所有知识点。不仅如此,就连初中的少部分知识,也有所掌握。此时的他,有着300多首古诗文的储备量,就算是英语课文也能读得很流利。
5岁入学 7岁初中范书恺的成长父母看在眼里,为此他们也为儿子感到骄傲。但同时,他们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孩子学习进度这么快,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
情景再现
2005年,范书恺的父亲将儿子送进了家附近的小学,原本学校不同意,因为此时的范书恺也才5岁,但是在做了一份试卷后,他们不但同意了,还让范书恺进入了四年级的班级。
就这样,范书恺正式开启校园生活。但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集体生活,再加上他年龄小,所以对于校园生活,范书恺很不适应。
但是过了一个月,他就喜欢上了学校生活,因为这里有可爱的同学,有慈祥的老师。虽然没有父母的监督,范书恺对待学习依然认真,只要是上课时间,他永远是班里坐的最端正的那一个。
第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一次期末考试中,范书恺坐到了全年级第一名的宝座上,此后,他就成了这个宝座的常客。
范书恺不仅在学校刻苦,在家里也是如此。虽然他的年龄小,但他却有着异于其他孩子的自律。每天5点40是他的起床时间,晚上10点是他的睡觉时间,周末的时间,也不会睡懒觉,有时间就看书,或者看一些科普栏目,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他就自己找一些试卷上的题来做。
实验初中
2007年,7岁的范书恺进入县实验初中,这是他母亲所在的学校。进入初中的他依然没有松懈,除了学习,他还央求父母为他办了县图书馆的借书卡。因为家里买的书,他都看完了。有的书,读了不下3遍。
所以,有了借书卡后,他三天两头的往图书馆跑。而他看的书,也是涉猎广泛,有用来学习的,也有用来消遣的。读书之余,也会打打游戏,玩玩户外运动,不过,对于这些,他一向有自己的合理规划。在此期间,虽然爱好广泛,他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
河曲中学
10岁高中 圆梦清华2010年,10岁的范书恺走进了中考的考场,最终以604分的优异成绩,进入了河曲中学。高考在即,此时的范书恺有了一个理想,那就是考入清华大学。
为此,刚上高一,范书恺就为自己重新定了作息时间,起床时间不变,睡觉的时间推迟到12点半。为了迎接高考,喜欢的课外书也不看了,至于户外运动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
练字的范书恺
在学校,范书恺就跟着老师的进度走,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在家,就坚持刷题,即使是假期,他也遵守着学校的学习时间,每天两套题必不可少。累的时候,就听听歌、练练字,放松下心情。
父母担心范书恺太累,就时常让他歇一歇,可范书恺却笑着对他们说:“虽然每天很累,但我很开心,因为每过一天,我都觉得自己离梦想更近一步,再说,用短暂的三年,换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值得的。”
范书恺的话,让他们感到很欣慰。为了陪伴孩子,也为了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他们制定了和范书恺相同的生活作息计划。
父母鼓励范书恺的话
每天晚上,范书恺在刷题,父母在看书。一陪就是半夜,虽然困倦,但他们从来不抱怨。除此之外,他们时常将鼓励范书恺的话写在纸张上,并且将纸张压在范书恺的书本里。
手边是时时更换的水果和热茶,身边是默默支持自己的父母,这让范书恺的心中多了几分温暖,也让他更加努力刻苦。
寒来暑往,时光在慢慢地逝去,直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他做的习题卷累计起来已经有两尺高了。
高考
2013年6月,13岁的范书恺走进了高考的考场。在同龄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他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挑战。
临进场前,范书恺的妈妈告诉他:“不要紧张,只是一次考试而已,考不好了,咱们可以再来一次。”范书恺点点头,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进了场。
考场里,其他孩子一脸紧张,只有范书恺始终保持着镇定,随着开始考试的铃声响起,他从容地拿起自己的笔,开始答题。
对于范书恺来说,这就像是一场平常的考试一样。很快,两天过去了,高考也暂时落下了帷幕。
范书恺
回家之后的范书恺,告诉父母,自己估了分,大概可以考到605分。之后,他再次拿起手中的书本。
2013年6月底,山西高考放榜日到了,范书恺在第一时间查到了自己的成绩,总分601分,与估计的分数相差无几,这样的分数已经很不错了,但范书恺还是有些难过,因为这距梦想中的清华还有一定的距离。
就在这个时候,范书恺的老师告诉他:“清华在山西有专项招生指标,你可以试一试,这或许是个好机会。”
范书恺的录取通知书
这让范书恺看到了希望,在之后的填报志愿中,他填了清华大学,让他惊喜的是,没多久,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送到了家中。这一刻,范书恺异常欣喜,因为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欣喜过后,范书恺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读读书,写写字,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进入清华的机械工程专业,而变得浮躁。
2013年8月,范书恺背着行囊,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当天下午,父母就回去了,只有范书恺一人前往清华报到。在父母看来,儿子虽然年纪小,但能力却不差,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独立的自理能力,所以他们很放心。
来报到的范书恺
8月21日,清华大学3374名本科新生入学报到,范书恺就是其中之一,矮小的个子,身穿朴素的灰白短袖,稚嫩的脸上却是严肃的表情,这样的矛盾,引来不少家长和学生的围观。
面对着大家的围观,范书恺没有羞涩,反而一脸从容。就在这时,有10来个记者冲到范书恺的面前,然后开始了轮番提问。
从记者的提问中,大家才知道,原来眼前的这人是范书恺,他13岁就考进清华大学,并且他是2013届年纪最小的清华生,这让大家讨论的更激烈了。从嘈杂的喧闹声中,偶尔还能听到几个清晰的字眼“神童”“别人家的孩子”。
范书恺接受采访
此时的范书恺面对记者的询问,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有条不紊地回答。记者问他:“别人认为你能考入清华,是因为你头上有神童的光环存在,这点你认可吗?”
范书恺回答:“首先我不否认自己是有一些天赋存在的,但我能够进清华,它并不是主要因素。父母为我营造的学习氛围、清华的专项招生指标以及我个人的后天努力,才是我走到今天的决定因素。”
清华校长和范书恺
话音刚落,围观的人们自发得鼓起掌来,为他的回答,也为他面对记者的镇定自若。没多久,清华的校长也来到了现场,看到13岁的范书恺,他拍着对方的肩膀,说了一句:“少年老成”。
之后,范书恺的采访被放在了网上,很快,这个仅有13岁的清华新生引来大家的热议,有人折服他的谈吐,有人感叹他的努力,有人惊讶他的少年老成。有人为他冠上“神童”的帽子。也有人嘲讽范书恺的父母揠苗助长。网上议论纷纷,现实中的范书恺却过着平静的生活。
努力读书 攻读博士8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一天后,范书恺站在了新生军训的队列里,虽然个子小,但他的身姿却很挺拔。一滴一滴的汗水落下,他始终坚定地看着前方。
军训的范书恺
军训结束,范书恺再次投入学习,在他看来,因为自己年纪小,比起同届的学生,在学识上自然差一些,所以更应该努力学习。
所以进入大学的他,依然没有松懈。每次上课,即使班里同学都在打瞌睡了,他还昂着头,认真地听课,时不时的,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下。
范书恺和同学
范书恺虽然年纪小,但在生活上,却相当地独立,虽然有很多同学因为他的年纪小,总是迁就他。但范书恺总是强调,自己的心理已经成熟了。所以,日子久了,大家相处得更像同龄人了。
除此之外,范书恺还参加了不少社团活动,日子被他安排得如此充实,就连他自己也很感叹:“没想到,我的大学生活比高中还要繁忙。”但是在此期间,因为生病,范书恺休学了一年。病好后,他再次归来,愈加勤奋。
2018年,范书恺从清华大学毕业,虽然有企业向他投来的橄榄枝,但他依然选择了拒绝。因为他的想法是继续读研深造,以后走科研的道路。
硕士录取名单
2019年,不满20岁的范书恺考上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即使读研,范书恺依然踏实认真。
在此期间,因为范书恺学业出众,导师建议他直博。范书恺本来就有做科研的想法,自然采纳了导师的建议。
如今,范书恺快要23岁了,同龄人大学毕业的年纪,他已经直博了,不过与挑战而来的,还有巨大的压力。范书恺知道,如果直博期间自己的论文不过关,那么,他的硕士毕业证也不能拿到手,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
2013年6月底,山西高考放榜日到了,13岁的范书恺在第一时间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总分601分。之后,他被清华大学录取。消息传到网上,大家纷纷称赞他,并为他冠上“神童”的帽子。如今距他参加高考已经过去9年了,他又在做什么呢?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范书恺的成长之路。
范书恺一家人
出生河曲 两岁识字1999年12月,范书恺出生于山西河曲县。父亲是当地的公安人员,母亲是初中教师。范书恺是家中的独生子。
河曲县
父母虽然工作忙,但对于教育孩子,却十分重视。在他们看来,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至于他未来变成什么样,就要看父母在白纸上面涂抹什么,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
2000年,在范书恺咿呀学语的年纪,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她买来儿童专用的故事书、识字卡,放在家中。只要有时间,她就指着这些字,对着范书恺大声的念。
情景再现 非本人
不仅如此,她还特意为儿子制作了一个用彩色笔绘制的识字本,因为小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所以范书恺常常抱着识字本不撒手。
在这个家里,不仅范书恺的母亲会教育孩子,范书恺的父亲亦是。他每次下班回家,都会带来一些刻有数字的玩具,还有扑克牌,然后拿着这些玩具和范书恺玩游戏,游戏过程中,他会刻意的教范书恺认识数字,算数。
渐渐地,范书恺的天赋开始显现,一个陌生的字,多教几遍,他就能读出来。为此两岁的范书恺已经认识1000多个字,与此同时,也能进行一位数的简单运算。
天赋
对于这样的意外收获,范书恺父母的情绪却很复杂,一方面是欣喜,一方面是担心。欣喜儿子的天赋,担心儿子不能很好地运用这种天赋。
为此,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儿子身上。每次下班,吃完饭,就是孩子的教学时间。他们不仅教范书恺读拼音,读字母,还教他写字。
在此期间,范书恺的父亲还向朋友借了各个科目的小学教材。语文主要是古诗词的听说读写,数学就是一些极具规律的题,包括应用题,英语就是读课文、听听力。当然对于其他副课,范书恺也有所学习。为此他还有一个小小的课程表。
小学课本
对于这样的学习模式,范书恺适应得非常快。每次到了学习时间,他都会自觉地拿出课本,找父母给他“上课”。
不过,在范书恺父母看来:家庭教育也要张弛有度。小孩子只知道读书,是没有童年的,所以他们也会给范书恺买动画碟片,买儿童读物,即使范书恺和其他孩子玩耍,他们也不会阻止。
在此期间,为了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他们还教范书恺做家务,清洗自己的衣服。
情景再现 非本人
就这样,范书恺渐渐长大。5岁的他已经学完了小学的所有知识点。不仅如此,就连初中的少部分知识,也有所掌握。此时的他,有着300多首古诗文的储备量,就算是英语课文也能读得很流利。
5岁入学 7岁初中范书恺的成长父母看在眼里,为此他们也为儿子感到骄傲。但同时,他们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孩子学习进度这么快,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
情景再现
2005年,范书恺的父亲将儿子送进了家附近的小学,原本学校不同意,因为此时的范书恺也才5岁,但是在做了一份试卷后,他们不但同意了,还让范书恺进入了四年级的班级。
就这样,范书恺正式开启校园生活。但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集体生活,再加上他年龄小,所以对于校园生活,范书恺很不适应。
但是过了一个月,他就喜欢上了学校生活,因为这里有可爱的同学,有慈祥的老师。虽然没有父母的监督,范书恺对待学习依然认真,只要是上课时间,他永远是班里坐的最端正的那一个。
第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一次期末考试中,范书恺坐到了全年级第一名的宝座上,此后,他就成了这个宝座的常客。
范书恺不仅在学校刻苦,在家里也是如此。虽然他的年龄小,但他却有着异于其他孩子的自律。每天5点40是他的起床时间,晚上10点是他的睡觉时间,周末的时间,也不会睡懒觉,有时间就看书,或者看一些科普栏目,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他就自己找一些试卷上的题来做。
实验初中
2007年,7岁的范书恺进入县实验初中,这是他母亲所在的学校。进入初中的他依然没有松懈,除了学习,他还央求父母为他办了县图书馆的借书卡。因为家里买的书,他都看完了。有的书,读了不下3遍。
所以,有了借书卡后,他三天两头的往图书馆跑。而他看的书,也是涉猎广泛,有用来学习的,也有用来消遣的。读书之余,也会打打游戏,玩玩户外运动,不过,对于这些,他一向有自己的合理规划。在此期间,虽然爱好广泛,他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
河曲中学
10岁高中 圆梦清华2010年,10岁的范书恺走进了中考的考场,最终以604分的优异成绩,进入了河曲中学。高考在即,此时的范书恺有了一个理想,那就是考入清华大学。
为此,刚上高一,范书恺就为自己重新定了作息时间,起床时间不变,睡觉的时间推迟到12点半。为了迎接高考,喜欢的课外书也不看了,至于户外运动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
练字的范书恺
在学校,范书恺就跟着老师的进度走,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在家,就坚持刷题,即使是假期,他也遵守着学校的学习时间,每天两套题必不可少。累的时候,就听听歌、练练字,放松下心情。
父母担心范书恺太累,就时常让他歇一歇,可范书恺却笑着对他们说:“虽然每天很累,但我很开心,因为每过一天,我都觉得自己离梦想更近一步,再说,用短暂的三年,换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值得的。”
范书恺的话,让他们感到很欣慰。为了陪伴孩子,也为了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他们制定了和范书恺相同的生活作息计划。
父母鼓励范书恺的话
每天晚上,范书恺在刷题,父母在看书。一陪就是半夜,虽然困倦,但他们从来不抱怨。除此之外,他们时常将鼓励范书恺的话写在纸张上,并且将纸张压在范书恺的书本里。
手边是时时更换的水果和热茶,身边是默默支持自己的父母,这让范书恺的心中多了几分温暖,也让他更加努力刻苦。
寒来暑往,时光在慢慢地逝去,直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他做的习题卷累计起来已经有两尺高了。
高考
2013年6月,13岁的范书恺走进了高考的考场。在同龄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他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挑战。
临进场前,范书恺的妈妈告诉他:“不要紧张,只是一次考试而已,考不好了,咱们可以再来一次。”范书恺点点头,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进了场。
考场里,其他孩子一脸紧张,只有范书恺始终保持着镇定,随着开始考试的铃声响起,他从容地拿起自己的笔,开始答题。
对于范书恺来说,这就像是一场平常的考试一样。很快,两天过去了,高考也暂时落下了帷幕。
范书恺
回家之后的范书恺,告诉父母,自己估了分,大概可以考到605分。之后,他再次拿起手中的书本。
2013年6月底,山西高考放榜日到了,范书恺在第一时间查到了自己的成绩,总分601分,与估计的分数相差无几,这样的分数已经很不错了,但范书恺还是有些难过,因为这距梦想中的清华还有一定的距离。
就在这个时候,范书恺的老师告诉他:“清华在山西有专项招生指标,你可以试一试,这或许是个好机会。”
范书恺的录取通知书
这让范书恺看到了希望,在之后的填报志愿中,他填了清华大学,让他惊喜的是,没多久,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送到了家中。这一刻,范书恺异常欣喜,因为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欣喜过后,范书恺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读读书,写写字,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进入清华的机械工程专业,而变得浮躁。
2013年8月,范书恺背着行囊,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当天下午,父母就回去了,只有范书恺一人前往清华报到。在父母看来,儿子虽然年纪小,但能力却不差,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独立的自理能力,所以他们很放心。
来报到的范书恺
8月21日,清华大学3374名本科新生入学报到,范书恺就是其中之一,矮小的个子,身穿朴素的灰白短袖,稚嫩的脸上却是严肃的表情,这样的矛盾,引来不少家长和学生的围观。
面对着大家的围观,范书恺没有羞涩,反而一脸从容。就在这时,有10来个记者冲到范书恺的面前,然后开始了轮番提问。
从记者的提问中,大家才知道,原来眼前的这人是范书恺,他13岁就考进清华大学,并且他是2013届年纪最小的清华生,这让大家讨论的更激烈了。从嘈杂的喧闹声中,偶尔还能听到几个清晰的字眼“神童”“别人家的孩子”。
范书恺接受采访
此时的范书恺面对记者的询问,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有条不紊地回答。记者问他:“别人认为你能考入清华,是因为你头上有神童的光环存在,这点你认可吗?”
范书恺回答:“首先我不否认自己是有一些天赋存在的,但我能够进清华,它并不是主要因素。父母为我营造的学习氛围、清华的专项招生指标以及我个人的后天努力,才是我走到今天的决定因素。”
清华校长和范书恺
话音刚落,围观的人们自发得鼓起掌来,为他的回答,也为他面对记者的镇定自若。没多久,清华的校长也来到了现场,看到13岁的范书恺,他拍着对方的肩膀,说了一句:“少年老成”。
之后,范书恺的采访被放在了网上,很快,这个仅有13岁的清华新生引来大家的热议,有人折服他的谈吐,有人感叹他的努力,有人惊讶他的少年老成。有人为他冠上“神童”的帽子。也有人嘲讽范书恺的父母揠苗助长。网上议论纷纷,现实中的范书恺却过着平静的生活。
努力读书 攻读博士8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一天后,范书恺站在了新生军训的队列里,虽然个子小,但他的身姿却很挺拔。一滴一滴的汗水落下,他始终坚定地看着前方。
军训的范书恺
军训结束,范书恺再次投入学习,在他看来,因为自己年纪小,比起同届的学生,在学识上自然差一些,所以更应该努力学习。
所以进入大学的他,依然没有松懈。每次上课,即使班里同学都在打瞌睡了,他还昂着头,认真地听课,时不时的,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下。
范书恺和同学
范书恺虽然年纪小,但在生活上,却相当地独立,虽然有很多同学因为他的年纪小,总是迁就他。但范书恺总是强调,自己的心理已经成熟了。所以,日子久了,大家相处得更像同龄人了。
除此之外,范书恺还参加了不少社团活动,日子被他安排得如此充实,就连他自己也很感叹:“没想到,我的大学生活比高中还要繁忙。”但是在此期间,因为生病,范书恺休学了一年。病好后,他再次归来,愈加勤奋。
2018年,范书恺从清华大学毕业,虽然有企业向他投来的橄榄枝,但他依然选择了拒绝。因为他的想法是继续读研深造,以后走科研的道路。
硕士录取名单
2019年,不满20岁的范书恺考上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即使读研,范书恺依然踏实认真。
在此期间,因为范书恺学业出众,导师建议他直博。范书恺本来就有做科研的想法,自然采纳了导师的建议。
如今,范书恺快要23岁了,同龄人大学毕业的年纪,他已经直博了,不过与挑战而来的,还有巨大的压力。范书恺知道,如果直博期间自己的论文不过关,那么,他的硕士毕业证也不能拿到手,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