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融媒讯 由来: 杨姓出自姬姓,来源有二,一支系以国名为姓,一支是以居住地为姓。姬氏子孙被周幽王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建立杨国,国君称为杨侯,后杨国被晋国所兼并,杨侯的子孙便以杨为姓。晋国灭杨后,将杨地赐给其大夫羊舌氏,因此,羊舍氏的子孙也姓杨,羊舌氏的后裔因内乱逃到陕西,后逐渐发展到河南等地。
西晋末到唐朝末,杨氏逐渐迁入福建等地。自宋代起,福建开始成为杨姓播迁中心之一。至元明,为躲避战乱,福建杨姓迁入广东,后发展成为望族。
在中国历史上,杨姓称帝称王者有十几人,先后建立有隋、吴等。战国初期有哲学家杨朱,西汉有学者杨何,无神论者杨王孙。新莽末年有赤眉军大司农杨音,东汉末年有文学家杨修,魏晋之际有哲学家杨泉,西晋有太傅、大都督杨骏,北魏有大将杨大眼,北朝末杨坚灭周灭陈,统一全国,国号隋,唐朝,杨姓任宰相者11人,宰相杨炎,也是理财家,“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杨炯,学者杨士勋,雕塑家杨惠之,贵妃杨玉环,五代时有书法家杨凝式,杨行密创建吴国,定都扬州。宋代,杨氏最著名的人物要数以杨业为首的杨家将,杨业与其子杨延(yan)昭(zhao)、孙杨文广均为北宋名将。北宋有文学家杨亿、学者杨时,医学家杨介,南宋有诗人杨万里、哲学家杨简,数学家杨辉。元代有诗人杨载,散曲家杨朝英。明代,诗人杨基,文学家杨慎,画家杨文聪。清代学者杨名时,戏曲作家杨潮观,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现代有省港大罢工领导人之一杨殷,的夫人杨开慧,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杨靖宇,教育思想家杨贤江,爱国将领杨虎城。海外杨姓华人中如杨振宁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及美国著名企业家杨雪兰等。杨姓是当今中国的第六大姓,分布极广,遍及全国。
临淄融媒记者 王琳 报道
文:高天晨
杨姓在宋代的《百家姓》中位列第16位。现在,杨姓总人口约有400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四川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姓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是杨姓的得姓始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杨姓的姓氏起源以及“杨”字的汉字书法演变的过程。
杨姓的来源“杨”本意和太阳相关。很多人说自己姓杨,都说是“木易杨”其实是说错了,繁体字“楊”是“木”和“昜”yáng 组成。“昜”比“易”多一横
“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1、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①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
②源于周宣王子长父。
③源于晋武公子伯侨。
2、源自扬姓
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王大有先生绘制的“杨”姓姓氏图腾
杨姓祖先——杨伯侨杨伯侨(公元前724年~?),侨亦作桥、乔,又名文实,东周时人。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封伯侨于杨(国名,今山西洪洞县东南),称杨侯,他的六世孙杨道为避难始以祖地杨(邑)为氏,由此,为杨姓祖先。
“杨”字的造字本义和汉字书法演变
昜,是“陽”的本字,表示日照。楊,表示喜阳的果树。所以本意就是杨树,杨树喜欢日照充足的湿热之地,昜引申为繁荣昌盛的样子,用以标记“杨”字的含义。
“杨”字的字源图示
“杨”字的字体演变
“杨”字历代书体写法赏析【篆书】
金文
金文“多友鼎”中的“杨”字体结构凝练,笔势秀丽,拙朴可爱
石鼓文
石鼓文是秦小篆的先声,字形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字形雍容。
石鼓文中的“杨”
小篆
小篆的杨,汲取了先秦篆书的共性,婉转整齐,线条流畅大方,秀美多姿,笔画匀称。
清篆
清代吴昌硕所写的篆书“杨”,取法石鼓文“圆中寓方”的特点,用笔老辣苍劲,古意盎然,行笔中并非如小篆一般笔画均匀,而又力量的变化,如苍松老枝,刚强而又有生命力。
【隶书】
简牍
《包山楚简》中的“杨”字,是篆体结字以隶书的形态出之,风格秀丽而又雄强,波磔鲜明,极具动态,别有风格,由此可见由篆变隶的轨迹。
《包山楚简》中的“杨”
汉隶
《石门颂》中的“杨”,体现了明显的汉隶风格,彻底没有了篆书的味道,具有动态气势,结体有度而潇洒,意趣张扬。
《石门颂》中的“杨”
【楷书】
魏碑
《孙秋生造像记》中的“杨”,呈现明显的刀笔之势,方整遒劲,仆厚古拙,峭拔劲挺;力量外拓;章法处理上行列也较为整齐,显得纵有行而横有列,虽字字独立,但并无可板之感。
孙秋生造像记中的“杨”
唐楷
虞世南楷书“杨”,外柔内刚,萧散洒落,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虞世南楷书“杨”
【行书】
行楷
赵孟頫《闲居赋》中的“杨”,笔意安闲,气韵清新,通篇行楷结合,方圆兼备,体态优雅,体现出赵氏书法独特的书卷气和富贵气。
赵孟頫《闲居赋》中的“杨”
行草
颜真卿的行草《祭侄文稿》中的“杨”,写法引篆入行,圆笔中锋,善用枯笔,苍劲而有质感,以圆笔求筋力的风格被后世称为“颜筋。这种圆笔的善用,和王羲之行书的方笔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的“杨”
【草书】
孙过庭草书《书谱》中的“杨”,可见其继承魏晋笔法,妍丽多姿,体态具有动感而可爱。
孙过庭《书谱》中的“杨”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
杨是远古三苗之一柯挪耶劳的族称,为现代杨姓苗支,他的祖先是兵主蚩尤。“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这里的“昜”,读音yang,阳平调,不是大多数人误解的“易”。“木”在这里特指扶桑,在《山海经》等中国古籍中记载:扶桑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汤”读音yang,阳平调)(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汤谷又称作“阳谷”、“温源谷”。昜、阳、羊、杨、扬、汤、蜴、蜥(读音均为yang,阳平调)远古时为同义词,可以相互替代,所以“昜”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图中:有日、有月、有龙、有凤、有捕猎工具、有猎物、有吉祥物等等!意为:日月生辉、龙凤呈祥、繁荣昌盛、吉祥如意!
相传,说居住在汤谷的古老氏族采用扶桑纪历。扶桑纪历是观测太阳在扶桑树东西(阳阴)两侧的升落高度规律,这个规律东夷人确定为五阳五阴,合称“十日”,也就是“十天干”。观测时总是一个太阳一个太阳的位移,传作“一日居上枝,九日居下枝”;这就是扶桑汤谷十日的本义。这种扶桑树也称杨树,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氏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在做自我介绍时,通常会将“杨”称作“木易杨”,其实这是错的,实际上“杨”字的右边并非“易”,而是“昜”(yáng)(音同阳)。 而非“木易”。文言版《説文解字》:楊,木也。从木,昜聲。白话版《说文解字》:杨,一种树。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昜”作声旁。 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陽”的本字,表示日照。楊,金文 (木,果树) (昜,即“陽”,日照),表示喜阳果树。造字本义:名词,高大常绿乔木,叶子狭长,花白色或褐色,雌雄异株,喜欢日照充足的湿热“杨梅天气”,果实在初夏成熟,紫红色或白色,表面有粒状突起,味酸甜可口。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俗体楷书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的“昜” 简写成 。古籍诗文中“杨柳”常隐喻情侣“男女”:由于杨树高大挺拔、且“杨”字与“阳”(阳刚)字谐音,古人常借用“杨”隐喻女子仰慕的阳刚男性;由于柳树形态柔曼优美、且“柳”* 字与“留”(挽留)字谐音,古人常借用“柳”隐喻温柔深情的女子。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