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是广东的一个小县城。我们爸妈他们是八十年代结婚的,听说那时候普遍都是男方出两三百块钱就能把酒席和彩礼办完了,然后房子是家里的单间,和爷爷奶奶一起盖的,新婚的夫妻自己一个房间而不是一座或一套房,然后一大家子人一起生活。
我们这一代八零后,就认识和听说的八零九零的亲戚朋友结婚,可能是地域的关系,而且大部分家庭比较普通,父母一辈的愿望也朴素。
八零九零的很多是自由恋爱然后父母双方同意,但是还会找一个媒人走过场,表示是明媒正娶。媒人的红包大约都是三、五百,然后生宝宝后会送一罐农村自家酿的酿酒,市场价大概五六十左右,一般还会再附上一只鸡和茶叶之类的,大概也是几十块,家庭经济好的会买贵一些,没有标准。
如果是媒人介绍双方然后喜结良缘,媒人钱会稍高一点,一千左右,还会和媒人说好这个红包是要盖媒人脚。不知道这是不是地方性的礼节,表示男女双方这一对鸳鸯要白头到老,以后不会麻烦媒人再来介绍牵线,所以这个媒人红包也是封口又封脚的。但是生了宝宝也不会忘记媒人的功劳,一样要送上酒茶之类的表示心意。
第一次上女方家叫相看,不知道成不成,所以水果之类的不能少,几十块的水果钱少不了。然后要给姑娘"面花钱",两百的红包是比较常见的,表示人家姑娘金贵,不能给人免费相看。有礼节的男方会给女方的老人和小孩也会准备几个红包,老人一般也是一两百一个红包,小孩三五十不等,看男方的意思,但女方都没有讨要的道理。
如果男女双方相处没问题,想要商量结婚了。男方家长需要第二次正式上女方家的门拜访,讨论结婚的事,选定日子,彩礼是多少,酒席怎么安排。嫁妆上男方不会要求,全由女方家决定。这里要用的钱就是女方全家老小都要红包,大人一般两百左右,小孩就是三五十。商量的婚礼酒席一般是男方全部出,大办简办不一样,从一万以下到三五万都常见,但是十万八万还是比较少。不过这边因为礼金收的少,大部分还不能收,所以办酒席都是属于纯支出。
房子的问题,也是各自家庭来说,家庭经济好的另外买一套,普通家庭暂时另外买不起房子就和老人一起住,一个房间也好小两口一层也好,为表示重视都会重新装修一下房子。这个钱也是各自家庭衡量来用。
我们这边的老人普遍的想法都是希望孩子以后要好好过日子,小两口结婚不单单是两个年轻的事,也是两个人背后两个家庭的事。以后要长期友好来往相互扶持,所以结亲家结亲家,要结的欢欢喜喜,两个家族都兴旺发达。
前几天,在头条中,有个友友发牢骚,说在某某地方吃拌面,加面老板还收钱 ,这个老板是外地人。该条友说老板不讲规矩 ,大多数友友评论一边倒:这个饭馆不地道,不去了!甚至使用新疆骂人的土话:赖瓜子。 有的说行规被唯利是图者一点一点破坏了。
新疆人爱吃拌面,手工拉面,外加一份菜,菜面一拌,吃了很舒服。中国人吃饭讲究是吃饱,新疆人豪爽、好客,全疆大多数拌面店,不知从何而起,形成一种惯例,凡是吃拌面的加面不加钱,很多热情的老板还主动问:“面够不够,不够加”。这久而久之,在大多数新疆人的饮食文化中形成了加面不加钱的思维。我去过新疆每一个地州市和大多数县城,每一个地方都有拌面馆,可能拉面手法不同,拌面菜炒法不同,但只要是本地人开的,极少极少有加面收钱的。
甚至这种思维,也影响了其他民族饭馆,比如新疆肉抓饭,如果没吃饱,加素抓饭,很多店也不另外收钱。
吃饭不一定吃好,但一定吃饱。
其实这种饮食文化在内地也有,比如在重庆很多菜馆,米饭按人头算,一句“打饭",服务员将一盆米饭端上来,自己盛,米饭吃得再多老板都不会加钱。
在新疆吃面,加面收钱的大都是外地来疆做生意的老板,他们认为多吃就要多收钱,这样才公平,要不大肚汉吃多份面小店不亏了。
其实,加面不收钱是店家招回头客的一种手法,深受吃客喜欢。但从另一方面讲,加面收钱只要店家提前价格公示或告知在法律也没什么问题。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是入乡随俗,在新疆加面收钱会失去很多本土客户,一句赖瓜子,很少再去第二次了。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