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眉尖刀图片 眉尖刀和日本薙刀

发布时间:2024-05-04 07:33:37作者:孤独是毒来源:互联网

眉尖刀图片 眉尖刀和日本薙刀

本文目录一览:

宋朝时期的“眉尖刀”,形制与日本薙刀相仿,宋“刀八色”之一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这件冷兵器是我国宋朝时期的一种常用作战兵器,它的名字叫做“眉尖刀”。眉尖刀是我国宋朝时期的特色刀类兵器之一,在北宋时期编写的《武经总要》中与其他七种刀类合称为宋朝的“刀八色”。眉尖刀属于长柄刀,它的形制与日本薙刀相仿所以在网上有很多人对于眉尖刀的来历争论不休,多数人认为眉尖刀是我们古代本土兵器,也有少数人认为眉尖刀是仿日本薙刀所制。

眉尖刀的制式在宋朝时期的《武经总要》中记载如下:“刀身狭窄,单刀,刀尖锐利,其后斜阔,木柄,后有铁鐏。”从这里我们能看出眉尖刀是长柄刀,它的刀身不像是朴刀一样厚重而是比较细窄,刀尖部分极为锋利,从刀尖到刀柄刀身逐渐变宽,长木柄,在木柄尾端装有铁鐏,这种长柄刀的整体外形像是女人的细眉一样,所以被称为‘眉尖刀’。

关于眉尖刀的来历小编的观点倾向于是我们本土演变而来的刀类兵器,并不是因为无脑爱国而是有确切的可以站得住脚的理由,我国在唐朝是有长柄刀的记载的,唐玄宗在位期间整个大唐的国力达到了我们民族处于封建主义社会阶段的历史顶峰,在史书上这段时期被记载为“开元盛世”,而在武器的发展上唐朝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品质上,因为国力的充足以及铸造技术的进步唐朝时期出产的兵器普遍品质都极为优秀,然后是兵器样式,唐朝的近战兵器样式普遍为刀,唐人爱刀就像是楚人爱剑一样,从他们的叫法上就能看出来,他们不仅将刀打造成各种样式而且唐人嘴里的的“剑”也是刀,在盛唐时期军队中使用的战刀主要分为四大制式,分别是横刀、仪刀、障刀以及陌刀,其中的唐陌刀就是长柄大刀。

日本的薙刀最先出现在他们的奈良时期,与之对应的是我国唐朝时期,在那个时期日本派使者从我国学习了很多那个时代先进的技术,兵器锻造技术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盛唐的兵器装备在当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翻看他们的历史都能找到我国的痕迹,日本是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唐宋相隔不过五十三年引进日本薙刀全面装备军队的可能性真不是很大,相反这样算下来日本薙刀是模仿我国唐朝陌刀的可能性以及合理性简直高的离谱。

在如今其实关于眉尖刀能查到的资料很少很少,更奇葩的是小编在查资料的时候中国眉尖刀显示的是游戏里的一种装备,而后还在日本薙刀的百度百科中显示出来了,这件事让小编感到一阵沉默,与之而来的就是一阵深深的无力感。

关羽“青龙偃月刀”与张飞“丈八蛇矛”,都存在吗?答案让人失望

三国演义凭借着许多受人追捧的角色,一直广受世人喜爱,尤其是义薄云天的关羽关云长,其人气一直是居高不下。

而与关羽名气同样很高的,还有他的武器青龙偃月刀,几乎和关羽融为了一体。关于他们的传说,也一直被世人所流传: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斩文丑颜良……以至于到了今天,青龙偃月刀也被人们称为“关刀”或者“关王刀”。可见,二者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然而,历史上关羽使用的武器却并非青龙偃月刀,而是一种类似于枪矛的武器。

实际上,在三国时期,几乎没人使用青龙偃月刀,甚至,它的出现也不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三国演义》里,一直将青龙偃月刀作为关羽的专属武器,但是,毕竟《三国演义》不是正史。作为小说,作者为了满足故事情节的需要,往往会有许多杜撰之处。

在《三国志》中,对于关羽斩颜良、文丑有着这样一段记载:“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从一个“刺”字,便可以看出,关羽使用的应该是一种枪类或者矛类的武器。因为,青龙刀并无尖锋,所惯用的招式,也应是劈砍而非枪刺。

另外,关羽身上应该还携带着一些匕首或短刀之类的武器,方便在杀死敌将之后,对其枭首。不过,虽然在三国时期,并未出现青龙偃月刀,但是,类似的武器却是存在的。在《三国志》中的“典韦传”,曾有记载:“韦好使大双戟与长刀”,其中,长刀,便是一种带有木柄的刀。

不过,这种武器在当时并不常见,关羽、吕布、张飞等武将,所使用的武器也大都是以矛为主。而在正史中,对他们战斗的记载,也多用“刺”字。

真正要说刀得到广泛应用,应该要从西汉说起。

不过,当时的刀,大多数是以短刀为主。比如:在三国时期,士兵所使用的刀长度大多数在一米左右,这种刀多数为窄而直,有些类似后来的唐刀(也称“横刀”)。除此之外,各个地方的刀,也有所差异。

比如:吴国的刀大多数是0.6米长,而蜀国的刀却达到了整整1.2米,是吴国的两倍。这种刀带有单侧刃和坚厚的刀背,但是,却没有锐利的尖锋。因此,招式也大多数以劈砍为主。刀一般都会带有环首,在环首上系一条布,再将布条缠在手腕上,这样可以防止打斗过程中,刀从手中脱落。

西汉晚期以后,随着鼓风技术的改进和炼炉的增大,使得炼炉的温度得以提高,即使是铁也能够熔化。而炼铁技术的不断进步,铁匠们将生铁进行锻炼,逐渐除去上面的碳和其他杂质,使其变成熟铁。在制造刀、剑的时候,将生铁和熟铁相互糅合,再经过反复的折叠锻打,便能够打造出优质的武器了。

百炼成钢,便是如此。

这种钢虽然质量很好,但是,却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其制作成本往往很高,所需时间也很长。曹操曾经令人锻造5把百炼刀,耗费三年时间才造成,最后,给自己留了两把,将另外的三把分别给了三个儿子随身佩带。到了唐宋时期,短刀渐渐被淘汰,使得长兵器的地位越来越高。

这其中,长柄大刀就是长兵器中的重要武器之一。而唐朝的“陌刀”,就是一种较为著名的长刀。这种刀不仅两面带刃,前边还有尖刺,作战时能砍能刺,极其凶悍。在唐朝,著名的陌刀使用者,就是名将李嗣业。但是,这种武器,跟青龙偃月刀依旧相距甚远。

直到宋朝时期,才有偃月刀的出现,那时也被称作“掩月刀”,其中,“偃月”就是“半月”的意思。偃月刀最早见于宋朝《武经总要》的绘图之中,除此之外,宋朝还有许多其它长柄大刀,诸如:屈刀、掉刀、笔刀、戟刀、眉尖刀、偃月刀等许多武器,其样式和名称五花八门,品式众多。

而《三国演义》也是成书在宋朝之后,所以,书中所描述的青龙刀,很可能也是借鉴于此。

同样的,三国演义中的名将张飞,也有他的“宿命武器”,即丈八蛇矛。

通过《三国演义》的渲染,丈八蛇矛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张飞的最佳搭配,实际上,就像关羽所搭配的青龙偃月刀一般,丈八蛇矛也仅仅是作者的杜撰罢了。历史上,张飞所使用的武器,也的确是矛类中的一种,但是,这和丈八蛇矛比起来,却是相差甚多。

在《三国演义》书中,对丈八蛇矛的描述,是“矛头似蛇形”,而该武器,也是因此得名。在电视剧版的《三国演义》中,丈八蛇矛的形状,也大致如此,其矛头弯曲似蛇,而且,更令人惊奇的是,其矛锋就如同毒蛇吐信一般双锋并举,看上去极为威风。

不过,这类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丈八蛇矛,看上去虽然威风,但是,其在战场上的实用性,却不得不令人怀疑。汉代人将称丈八长矛称之为矟,由于矟和蛇的读音相近,且该武器矛长如蛇一般,所以,得此名。以“蛇”来命名,主要是为了突出其长度,并不是后世所说的那般矛头似蛇。

而后世所画的丈八蛇矛,实际上,与其本来面目是相差很远的。

其实,真正的丈八蛇矛,它的长度大概有汉魏尺的一丈八尺,换算过来大概是4.15米。这个长度看上去有些夸张,但是,实际上却很符合两军作战的需要。两军在对阵的时候,

如果,双方都挺矛前刺,那么,矛长的那一方,便可以占到很大的优势。当然,矛的长度也不是无节制的,不仅要受到使用者力量和熟练程度的限制,对其材质,也有很大的要求。矛越长,矛的重量就越重,对材质的要求,也就越高。

后来,由于矛的长度太长,要求过高,且作战不便。所以,历朝历代大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其长度也不如原来那般恐怖,但是,却依旧保持在三米以上。

参考资料:

【《武经总要》、《三国志·魏书·典韦传》、《出警入跸图》、《三国志·卷三十六 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

比倭刀更受中国人欢迎的日本特色武器:明代中式薙刀鉴赏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了。康熙分派汉军正白旗的蔡毓荣专督湖广,防守荆州,进而率水军杀入洞庭湖,与吴三桂大小战十余次。打完洞庭湖后,清兵兵分四路,首尾夹击,吴军败退镇远。蔡毓荣乘胜追击,杀进云南。著名的《蔡毓荣南征图卷》就记述了蔡毓荣从守荆州到平云南的过程。比如个人对于大清皇帝和汉军正白旗将军在内战中砍了多少首级,立下多大赫赫武功毫无兴趣。笔者感兴趣的是这个图卷局部出场的一种武器。

这个局部描绘的是辰龙关战役(1680年)。大将军的营帐周围插满了完全不属于《皇朝礼器图式》的长柄武器。显然,这些兵器都是要用的。请不要说这些都是礼器,中式礼器的特色是成对出现。比如下图

可以看到,官老爷需要能够成对出现、分列两旁、战斗部巨大明显的兵器来彰显老爷的威风。这才是礼器。当然进入照片中这个时代,老爷们手下的兵丁经常维持不住战线,被各路土洋泥腿子杀进中军帐的情况很常见。所以这些礼器也多有挥砍使用的痕迹。即使如此,这些武器并没有因为砍过人而变得好用起来。和照片中的样子不同。《蔡毓荣南征图卷》中出现的长兵器体态修长,没有过于宽阔的刀刃,重量分布十分谨慎,战斗部设计的非常好。这些实战兵器不见于《皇朝礼器图式》的原因只有一个:这是明军的军器!

▲蔡毓荣画像来源见水印

(PS:蔡毓荣这个人很有趣。他爹是辽宁锦州人,是跟着祖大寿一起降清的,任过顺治年间的漕运总督和兵部尚书。他本人在平三藩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时候统帅的都是汉军旗。所以这张图忠实记录了他麾下鲜明的汉军旗特色。身为大清的封疆大吏,蔡毓荣灭吴三桂时竟然收了吴三桂的孙女当妾,最后因为这个事被康熙判鞭一百,戴枷游街示众三个月,然后抄家,发配到黑龙江充军,继续为建设大清添砖加瓦。求仁得仁,完美的言情小说猪脚。可惜最后康熙心软了,赦还。这出悲剧没有完美收官)

▲《绣春刀》中周一围扮演的角色扛着明代长刀

大明在和倭寇战斗时,除了认识到日式双手长刀的犀利,还发现日式薙刀非常顺手好用。其实这种长柄有扁圆形横截面,可刺可砍的武器中国一直都有。铍就是其中的代表。不过铍的传承在汉代就断了,到明代已经鲜见“剑做矛装”的长柄武器。有剑一般细长矛身的矛倒是不少,不过杆子横截面是圆的不适合挥砍。薙刀刃部相对较小,不像偃月刀这么巨大,挥舞起来十分灵活,在中国东南山多水密的地区展现出极强的战斗力。《武经总要》记录的眉尖刀和薙刀很像。但是和明代的薙刀没有传承关系。近期我在网友猪糯糯处,就见到了一把这样的明代薙刀。

全长65~66cm,刃长38cm,全重456g,刀根部11.5~11.6mm厚,刀剑2.1cm宽,刀根部2.81cm宽。物打区2.4cm宽。刀茎2.2cm宽,茎尾11.1cm宽,11mm厚。刀茎向上5.5cm处有樋,樋长15cm,左右樋有0.3cm的尺寸误差。樋宽6mm,深1.9mm。这个薙刀是一根直条,看起来有弧度是因为刀茎有点侧弯,需要修复时矫直。任何稍微了解过日式薙刀的朋友都能看出来,这就是中国土产的薙刀。

▲ 日本薙刀

实际上绝大多数明代薙刀都是刀匠用想象中的日本货作为参照。除了刀做矛装这个思路来自日本外,从技术到形象全都和日式薙刀不一样。也正是由于刀做矛装这个思路,明代的各种薙刀其实就相当于把腰刀的柄拉长。相对而言,这一把已经算是很在意刺杀效果的薙刀。很多明代的薙刀甚至还保留了鱼头。不过有一点中式薙刀和日本薙刀是一致的。就是明代的薙刀刀鐔小且厚,上面还有切羽一样的铜垫片。这一把薙刀的刀装已经遗失,所以就没有更多的图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灵吸怪,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刀光与剑影

在金庸构建的武侠体系中,剑法代表了最厉害的技击术。练成邪气的“辟邪剑法”,那必是天下无敌、东西方都不败;练成正义的“独孤九剑”,也是纵横于世、难遇对手,只好孤独地“求败”。而金庸笔下最厉害的刀法,应该是《雪山飞狐》中的胡家祖传刀法吧!然而,这仅仅是武侠小说家想象出来的武术世界而已。在现实世界的实战中,剑的杀伤力、攻击力其实远远不如刀。

《雪山飞狐》海报/来源“搜狐网”

剑纵横天下的时代只是在先秦,先秦的国王、贵族、武士、刺客、战场上的士兵,都使用剑。这个时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铸剑师,比如欧冶子、干将、莫邪、徐夫人、烛庸子;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宝剑,比如太阿、纯钩、鱼肠、巨阙、龙泉。1965年,湖北江陵楚墓出土了一把越王勾践使用过的青铜剑,千年不锈,如今已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先秦的人当然也使用刀,只不过在青铜时代,刀的质地较脆、软,难以发挥劈砍的威力,因而在实战中的应用不如剑之广。秦汉之后,随着铁器的普及,刀的时代才宣告全面来临,剑逐渐退出江湖,被铁制的环首刀取代,战场上基本已经不使用剑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著名的宝剑都诞生于先秦,而汉后却少有名剑问世的原因所在。

据陶弘景《刀剑录》记载,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以黄武五年,采武昌铜铁,作十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铸造的剑才“十口”,当然不可能分配给士兵使用。差不多同时期,蜀主刘备命令工匠蒲元“造刀五千口”,司马炎命人“造刀八千口”,可见士兵上阵杀敌所用的武器是刀,而不是剑。

宋人曾公亮、丁度著《武经总要》,收录了当时战场上的各类兵器,其中常用的格斗兵器也是刀与枪。刀有八种:手刀、掉刀、屈刀、偃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枪有九种:双钩枪、甲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鸦颈枪、锥枪、棱枪、槌枪、大宁笔枪。而剑只有两种,而且都是“厚脊短身”之剑,可以像刀那样砍杀。

图/来源网络

在成书于元明时期的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所使用的武器,也以刀、枪为主。大刀关胜、美髯公朱仝、行者武松、青面兽杨志、赤发鬼刘唐、立地太岁阮小二、拼命三郎石秀、病关索杨雄等好汉,都使刀;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小旋风柴进、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金徐宁等,则是使枪的高手;此外,使斧头的,使棍棒的,使鞭的大有人在。

唯独使剑的很少见,只有寥寥数人:铁面孔目裴宣用双剑,镇三山黄信有一口丧门剑,公孙胜有一口松纹古定剑,宋江也有一口锟铻剑。但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格斗功夫都比较差劲。黄信上战场还得使用刀,宋江行走江湖时也带着一把朴刀,而公孙胜的宝剑却是用来施展法术的,严格来说,是法器,并不是武器。

明代的抗倭名将俞大猷著有一本《剑经》,其自序说:“猷学荆楚长剑,颇得其要法。”看起来俞将军也是一名用剑高手,可是他的这本《剑经》,却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里面介绍的技击术,跟剑法毫无关系,而是——棍法。一些想学剑的朋友,看到《剑经》喜出望外,翻开一看,大失所望。其实并不是俞大猷想骗人,在战场上,一口长剑的攻击力,真的不如一根长棍。

但是,剑在失去武器功能的同时,也在往象征化、符号化、礼器化的方向发展。它拥有了特别的文化内涵,成为尊贵身份的象征、符号,只有那些地位高贵的人才具有佩剑的资格,其典型者为玉具剑与班剑。玉具剑就是饰玉的剑,剑要以玉装饰,当然不可能拿它当杀人利器,而是想显示剑的尊贵;至于班剑,实际上就是没有杀伤力的木剑,所谓“班剑无刃,假作剑形,画之以文,故曰也”(《五臣文选注》)。前文说过,孙权命人铸造“十口剑”与“万口刀”,那一万口刀显然是发给普通士兵当武器,而十口剑则应该是赏赐给将军级别的人物,作为军事统帅的信符。

剑的这一功能转化,有点像胶卷相机在大众市场被数码相机取代之后,并没有被市场完全淘汰,而是演变成奢侈品,成为摄影发烧友炫耀品位与情怀的装备。假如说胶卷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品质比数码相机的高得多,恐怕难以使人信服。只不过是胶卷冲印让人觉得充满了情调和情怀,而数码成像却不具这样的文化功能罢了。

我们知道,宋朝以前,贵族与高官有佩剑的待遇,《晋书·舆服志》记载:“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晋世始代以木,贵者犹用玉首,贱者亦用蚌、金银、玳瑁为雕饰。”可知晋代以降,贵族与高官佩带的剑是玉具剑与班剑。他们佩剑,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尚勇”、武功高强,而是要显示自己的血统、地位、身份高贵,用佩剑的礼仪,将自己与一般平民区别开来。

而且,什么级别的贵族与高官应该佩带什么规格的剑,礼法上都有严格规定,按《隋书·礼仪志》:“一品,玉具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这里的“象剑”,即木剑,是班剑的另一种叫法。

有些人说,唐朝之后,士大夫不再佩剑,说明了中国人“尚勇”精神的流失。这是无稽之谈,佩剑礼仪的消失,其实是“唐宋变革”背景下,建立在血统与身份基础上的社会政治结构逐渐解体的结果。

由于剑具有象征高贵身份的符号意义,而刀没有这一功能,因此,刀虽然名列十八般兵器之首,实用性远大于剑,但与剑相比,身份却低了一等,以至于有所谓“剑是君子所佩,刀乃侠盗所使”的说法。为什么剑客与刀客留给人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原因就在这里。

在兵器市场上,剑与刀的价格也相差很大。剑有如奢侈品,数量稀少,但价格昂贵;刀是普通日用品,数量巨大,价格便宜。出土的《居延新简》与《敦煌汉简》记录有汉代西北边地的一部分兵器价目,其中,“剑一,直六百五十”“贳卖剑一,直七百”“贳卖剑一,直八百”,也就是说,一口剑的价格大约是650~800钱。那么刀的价钱呢?“尺二寸刀一,直卅”“出钱十八买刀”,一口刀才18~30钱。

换言之,在汉代,剑的价格是刀的二三十倍。

这是因为铸造一口剑的工艺比刀更复杂吗?还是因为铸剑需要比刀更多的材料?我觉得都不是。核心的原因在于剑具有奢侈品的属性与功能,而刀没有。佩一把剑可以使自己显得身份特高贵,而佩一把刀只会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士卒、盗贼。在这样的符号功能区隔之下,刀怎么贵得起来呢?只有极少数告别了“平民身份”、被附加了特别内涵的宝刀,才卖得出好价钱。市场是残酷的,“实用”从来不是获得昂贵价位的保障,“格调”才是。

图/来源网络

关于剑与刀的这一符号功能区隔,另一位武侠小说家古龙在《飞刀又见飞刀》的序文中有精彩评论:

刀不仅是一种武器,而且在俗传的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可是从某一方面来说,刀是比不上剑的,它没有剑那种高雅、神秘、浪漫的气质,也没有剑的尊贵。剑有时候是一种华丽的装饰,有时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刀不是。剑是优雅的,是属于贵族的,刀却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有关于剑的联想,往往是在宫廷里,在深山里,在白云间。刀却是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出世以后,从剪断他脐带的剪刀开始,就和刀脱不开关系,切菜、裁衣、剪布、理发、修鬓、整甲、分肉、剖鱼、切烟示警、扬威、正法,这些事没有一件可以少得了刀。人类的生活里,不能没有刀,就好像人类的生活里,不能没有米和水一样。奇怪的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刀远比剑更残酷、更惨烈、更凶悍、更野蛮、更刚猛。

大概也是想替刀鸣不平吧,古龙在他构建的武侠体系中,打造了几柄令人印象深刻的传世名刀,如萧十一郎的割鹿刀,魔教的圆月弯刀。也塑造了几位远比“剑客”有魅力的“刀客”:李寻欢,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傅红雪,苍白的手,漆黑的刀,孤独而高贵。

来源:《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

作者:吴钩

编辑:潘茜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