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传统文化中,很多的地方都有“一”的出现。如“一以贯之”,如“天得一以清”,如“道生一”,如“奉一”,等等。其中,《朱子近思录》卷之四第一条中这样记载:有人请教周敦颐圣道是否可以学,其中有什么要紧处。他这样回答:
“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遮矣乎。”
这段文字中,周敦颐先生直接提出了“一”就是要紧的地方,并且解释为“无欲也”。“一”与“无欲”的体用关系中,“一”是体,“无欲”是用。“一”是要坚守的原则,“无欲”是具体的行为表现。
儒家对“诚”的解释是:“无妄谓之诚,不欺次之。”其中的“无妄”与上面的“无欲”意思上是一致的。儒家认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将“诚”定位在天道的层面上。那么,周敦颐先生说的“一”,就是将天道具体落实到个人身上所要坚持的,就是“诚之”。
“一”是数词。用在传统文化中,它就是代词的作用,代指特定的事物。为了更好地理解它,我认为“一”就是“本”。通俗地说,就是事物的本原,具体地表达,就是初心、源头、基础、根、职责等等。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可理解成“君守君的本分,臣有臣的本分,父亲有父亲的本分,儿子有儿子的本分”,各守其本,各尽其分,从而天下万物各有其性、各有其用、各有其德。如《道德经》中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意思是天地各守本分,就会日月轮转、四季分明,大地安宁、万物向荣。
没有欲望,就能够守本。在此基础上,就会有“静虚动直”。何谓“静虚动直”?就是一个人在安静的时候,内心是不着在具体的事上的,因而为“虚”。心内无物,心中无念,更没有欲望、妄想。行动的时候就会直率,不掺加任何杂质。
何谓“静虚则明”?一个人内心没有欲望杂念,就会明澈无碍,所以思想通达。
何谓“动直则公”?行动时不掺加杂质,就能做到公平、公正,从而就会惠及天下大众,即是“溥”。
所以,孔子说“一以贯之”,就是这里的“一为要”。枊宗元在《小石潭游记》最后写道:“还有崔家二小生:曰恕己,曰奉一。”奉一,即是守本。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