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退休前,汤世相在辽阳供电公司物资供应公司做了一辈子物资保管员。
退休后,电动推子,剃须刀,剪子等理发工具成了他的宝贝,每天都离不开。
他带着橙黑相间的背包和一张老年月票卡走遍整个辽阳,为老人理发、刮胡须。服务对象是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康复院的患者、街边的环卫工人……只要围布系好,推子启动,汤世相保准让对方满意,而且不收一分钱。仅一年多时间,他就义务理发1200余次。每次来到社区的活动室、乡村的敬老院,他都是最受欢迎的人。
同事和朋友对他义务理发的行为不太能理解,每月拿着数千元的退休金干点啥不好,怎么就迷上了义务理发这一行?
10月11日,记者走近汤世相,看到了他为老人义务时那股认真劲,感受到他从中收获到的快乐。
他是护理院老人眼中的大红人
11日下午1时许,汤世相换乘两辆公交车赶到辽阳市博爱护理院。刚一进门,就看到大厅里的老人们冲着他笑。
汤世相一边卸下背包,一边笑着和大家打招呼。距离上次理发快一个月了,老人们的头发长了,“大家都盼着你来呢。”
汤世相脱下外套,拿着理发工具,为胡慧芬老人围上围布。他左手捏着梳子,右手的剪刀飞快地舞动,两三分钟的工夫,围布和地面上满是剪掉的头发。
“剪完头发了,你就更美了。”汤世相与胡慧芬开着玩笑。
胡慧芬年近7旬,患病多年,出入只能依靠轮椅,虽然头发还不算太长,但她还是希望老汤过来给剪短一下,那样看起来更清爽。
女式发型修剪起来相对慢些,汤世相左右比照,时而蹲下,时而斜着身体。胡慧芬理完发,冲着汤世相笑个没完,心里满是感激。
修剪男式发型,对汤世相来说算是轻车熟路了。“我现在把眼睛蒙上,都能剪个差不离。”正常修剪男式发型大约需要5分钟,但剃须、剪鼻毛要花更多时间。
老人王铁全在隔壁的糖尿病医院住院,听说下午有人过来免费理发,他就早早过来,坐在大厅里等着。理过发后,他对汤世相赞不绝口,“好人啊!”
半个多小时过去,汤世相一共为5个人理了发。后面还有几人在排队,有的需要他到房间内理发。他手中的理发器没电了,就又从插排上拔下来一个,“这些都得随时充电,不然耽误事。”
院长胡春英称,护理院内的老人大多患病行动不便,院内又人手紧张,没有余力帮老人理发,理发就成了老大难问题。自从去年汤世相登门义务理发,老人们就不再担心理发的问题了,大家对汤世相特别欢迎。此次理发,汤世相特地提前一天与院方联系,确认上门理发一事,“他自己记得上个月理发时间,所以到日期他就准时过来了。”
拿自己练手他学会了理发
汤世相四处为人义务理发,被大家称为汤师傅。可谁也想不到,两年前的他连推子怎么用都不知道。
退休后,汤世相一度没有前进的目标和人生方向,直到有一次碰巧参与了爱心活动。
那次爱心活动主要是给敬老院的老人理发。爱心团队的成员大多年轻,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剪发如飞,相当专业。看见别人娴熟的手法和老人们理过发后的喜悦,对理发一窍不通的汤世相在一边看着干着急。
“别人能会,为啥我不能会呢?”汤世相回家后暗下决心,就算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学会理发!于是他买了电动推子、电动剃须刀、剪子等理发工具,开始熟悉理发工具的使用方法,四处找教程。
半个月下来,“满脑袋都是头发茬子,做梦都是在给人理发。”慢慢睇,他对理发有了初步了解,但接下来拿谁练手成了问题。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汤世相心一横,对着镜子在自己的头上动起了剪子。
刚开始,他不知道怎么下手,怕剪不好没法出门。可一转念,“我都60多岁的老头了,难看又能咋样?”
他拿出有卡尺的理发器,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就是几剪子下去,头发落地。可总是左不齐或者右不齐,几次过后,整个脑袋都剃光了。“等于一个下午剪了6个头,心一下豁然开朗了,剪头也没啥难的,大不了就剃光头。”
练得差不多了,汤世相才有勇气继续加入爱心活动。但第一次给老人理发时,他的心突突地跳得厉害,理了好长时间还剪得不好看,最后在别人的再次修剪后才算完工。
有了这一次经历,汤世相信心倍增,手法更自然了,也逐渐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主动联系敬老院义务理发
光头好剪,寸头就难了,当然这些对汤世相来说都不在话下。许多接受汤世相理发的老人都认为他是理发的老师傅,“谁都不知道,我其实是现学现卖。”
自从迷上理发之后,上班时从不用名片的汤世相特意印制了名片,上边写着“辽阳慈善义务理发汤世相”,走到哪里他就发到哪里。“只要有需要,打个电话我就会上门理发,不抽一支烟,不喝一口水,不收一分钱。”
沙岭敬老院、辽阳县河栏镇亮甲敬老院、辽阳县甜水乡敬老院、灯塔西大窑东后黑敬老院……他向民政部门要来各敬老院的电话,主动与院方联系,上门给那里的老人理发。近途乘坐公交,远途乘坐小客车,经常早上走,晚上才能回来。
“现在大伙儿都离不开我了!”汤世相骄傲地说。到现在,他已经走过数十家敬老院、养老中心,经他手理发过的老人达1200多人。
汤世相自己制作了一张回访表格,表格里有全市各敬老院的基本信息,包括院长联系方式、理发日期等。“这样我好知道哪一天我应该再去。”
今年10月2日,他听说文庙爱晚村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需要理发,便背上理发工具找上门去,为那里的5位老人理发,并祝大家国庆快乐。临走时,老人们还在门口看着他,向他摆手。
每开发出一个新的义务理发点,汤世相就会高兴好几天。他认为,人口老龄化不可避免,需要义务理发的老人也越来越多,“义务理发的任务任重道远!”
为三位老人完成人生最后一剪
汤世相认为,老人们接受他的服务是对他的信任,他也通过这种服务方式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关爱之情。
做义务理发期间,最让他难忘的还是为三位即将离世的老人理发,让他们安详的离开。“虽然心情沉重,无比不舍,但内心却无比坦然。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感受到了社会人间的真爱,看到了雷锋精神长在。”
每当想起为孙殿甲老人理发,汤世相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眼泪止不住地落下。
今年6月5日,汤世相和韩莲娣到辽阳县河栏镇亮甲敬老院为老人理发,由于到得比较早,没到中午就基本结束了。为了不落下一个老人,他临走时又挨屋巡视了一遍,结果看到一间屋内还躺着一个老人。老人叫孙殿甲,85岁,因为患糖尿病已经没法下炕了。
“当时看到他时,他已经坐不起来了。”汤世相在工作人员和院友的帮助下给孙殿甲老人理了发。之后他又给老人洗头、洗手、洗脸、洗脚,让老人干净舒服些。孙殿甲老人感动地说,“我活了85岁,还能遇到这些好人。”
7月初,汤世相再次去亮甲敬老院为老人理发时,得知孙殿甲老人已经在半月前离世,那次理发成了孙殿甲老人一生最后一次理发。
汤世相的服务对象大多是五保老人和重病患者,能在老人们行动不便之际给他们带去幸福和快乐,他觉得“很值!”
有些老人患有皮肤病,汤世相还准备了专用的理发剪。每次理发回来,他都要对所有理发用品擦洗消毒,保证下次出去,理发工具干净无病菌。“我要保护老人的身体健康,决不让老人因为理发而得病。”
他要把一生献给公益事业
汤世相为老人义务理发,有些人却在背后议论他。那些人说,一个月好几千元退休金,带着老伴安享晚年多好,到处显摆啥呀?
汤世相对这些议论从来不往心里去。为了更好地为老人服务,增加机动性,他甚至离开了最早的爱心团队,“一个人更便于为人民服务,一些偏远的养老院,一个人去不用事先准备什么,更方便。”
除了理发,他还参加了各种社会爱心活动,包括为白血病患者捐款,为五保老人买生活用品等。今年7月份,汤世相在铲除豚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志愿者。“我要把一生献给公益事业。”
至今,汤世相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救人时的场景,那次行动让他树立起“处处想着别人”的人生信条。
1975年的夏天,汤世相下乡到沙岭王家公社上口门大队。有一天,刚下过雨,他在回青年点的路上看见大队医生非常焦急,原来村里有一个小孩高烧不退,急需一支卡那霉素,但医生到处都买不到。汤世相正好认识邻村的医生,他便自告奋勇,一路狂奔,取回了邻村唯一的一支卡那霉素。当天下午,大队医生告诉他说,孩子用完药后退了烧,得救了。
汤世相觉得自己的努力挽救了一条生命,这比什么都宝贵。只要能帮助别人,“为何不能奉献一点呢?”
对话汤世相:
献爱心不能等要一直干到干不动那天
记者:你整天忙于义务理发,家人支持吗?
汤世相:最开始是反对,但后来看我忙中有乐,也不再说什么了。原来,老伴就盼着我退休后和她一起出去转一转,没想到我干上这一行后,一次也没陪过她。我认为什么事都可以等,但献爱心不能等。
记者:你想没想过学会这门手艺后摆摊设点,一天也会有些收入?
汤世相:退休后的生活很幸福,钱不是幸福的标尺。我觉得奉献的人最美,帮助别人比什么都重要。用平常心去做公益,不求名,不求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咱图的就是这点精神!
记者:您给自己定下明确目标了吗?
汤世相:人活着就要为这个社会多做点有益的事,等我们到岁数大了,那时想做也做不动了。我第一个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理发人数过万,我要一直干到干不动那一天。
辽沈晚报/金国建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